(原作者:李维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

我们知道中小学教师上课都有一个教学大纲,规定了这门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给你的大纲上说:你培养的学生将来应该去获得诺贝尔的某某奖,哪个老师还敢去上这门课呢?惟独我们的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要比获诺贝尔奖还具有意义,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多少年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的观念就是和民族的存亡联系起来的。

打开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材,第一页是五星红旗,第二页是红领巾,然后写了一句话: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这句话对一个6、7岁的孩子来讲是那么抽象,他能理解如此具有象征意味的东西吗?企图从这里开始让他爱国,然后再去爱爷爷,爱奶奶,一下子从那么远爱到身边,他能不能爱得起来,会不会爱?

在德国,同样是一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他们的教材是洲编的,第一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孩子现在所居住的社区在当时的样子,很大的一片废墟,惨不忍睹。图片上标了路名,然后让孩子查查自己家所在的道路,孩子一查,看到自己家的路上有很大的弹坑,或者那条路上堆满了尸体。翻到第二页是现在社区的照片,依然让孩子去找自己家的位置,然后在孩子比较了第一和第二张照片后,问他喜欢生活在哪张照片里?孩子很清楚,他不要生活在死人堆里,生活在弹坑旁边,当然愿意生活在现在的社区。于是老师就告诉他,第一张照片是现实,是你们的父母所经历的现实,这不是想象出来的,从第一张照片到第二张照片,是靠你们的父母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建造出来的,单凭这一点,你们就没有权利无缘无故的对你们的父母发威,向你们父母抱怨,因为你们的父母给你们带来了那么美好的生活。这样的教育一下子就把孩子感染了,树立起了对父母的崇敬。第三张照片是一张2000年的图片,当时是1983年。照片特别漂亮,是一张蓝图。然后问孩子,与前一张比,你更喜欢生活在哪张照片里?孩子当然喜欢第三张。老师就说,老师也喜欢第三张,但你们想一想,你们还有没有勇气和理由让你们的父母再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去建造第三张照片?忍心吗?

一个孩子算了算他父亲已经40多岁了,到2000年已经60多岁了,不能再去造房子了。有个孩子说让土耳其人来造,老师跟他聊天,说让土耳其人来造,父母退休了,付不出钱让别人来造房子怎么办?考虑来考虑去,孩子终于明白了,第三张照片是要用我们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来建造的,不能再依靠我们的父母了,这就让孩子在爱好父母以后接下去爱社区,巩固了地域的观念。

我从中得到一个启发:教育孩子应该从爱父母,爱社区,爱老师,爱同伴……再爱到一个国家,这样的教育更容易感染孩子。《文汇报》曾登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个孩子回家洗红领巾,洗不出血迹,他说给他的红领巾是假的,他要真的红领巾,要洗得出血来的红领巾。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们用那么抽象的东西教育孩子,孩子把它当作了真的。你还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教他什么叫象征,而当他了解象征的时候知道象征都是假的!为什么不能从单纯的开始呢?德国孩子的教材就紧紧围绕德性与适应,去适应生活。我们中国的德性教育能不能也走向适应社会?而我们的家长更应迫切需要把德性与适应联系起来。

我举一个例子结束我的观点。我每年都会安排一笔资金让我的女儿出去旅游,看上去她在玩,实际上在旅游中她能接触三教九流,在无意识中去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长期积累下来就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是永远存在的,以后她长大了、成家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她就会运用这个无形中形成的能力。

她有一年在吐鲁番旅游,我当时在家里看书。她打来长途电话说:“爸爸,我短裤放哪了?”我说:“你自己找,找不到去买一条。”吃完饭她又打来电话,说:“爸爸短裤找到了。”我说:“你找到了还打什么电话?”她说:“爸爸,我怕你担心。”我说:“爸爸不会因为一条短裤担心的,你在打第一个电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长途电话费可以买很多条短裤?”

那天晚上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初中生这样去处理她所遇到的问题,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从那以后女儿出去旅游再也没有打过电话,最多寄一张明信片报平安。我觉得作为父亲,我做了最好的德育教育,我教会她去生活。以这个故事做结束,希望能给大家思考:德育教育的最大目的是让孩子去适应生活,去学会生活。

延伸阅读

早教教什么?让孩子知道挣扎才获生存


亲子你见过天蛾吗?天蛾的茧是十分独特的,一头是细管,一头是个球型囊,很像实验室里的细颈瓶。一个孩子在奇怪地看见天蛾出茧,天蛾要从球型囊里爬过那一条细管,随后才可以展翅翱翔到上空。它勤奋、拼搏、挣扎了整整的一个早上,都没有前行是多少。怎么让孩子知道挣扎才获生存?

怎么让孩子知道挣扎才获生存?孩子感觉它确实很累,随后动了恻隐之心,他要助这一可伶的天蛾一臂之力。因此,他取出剪刀将细壁厚的茧丝剪薄了一些。确实!天蛾很随便地爬出了茧外。孩子对自身的作品十分得意忘形。但是他迅速就发觉,这只他协助过的天蛾同这些自身挣扎出去的天蛾是这般地不一样,人体看起来出现异常的松垮,那两只孱弱的羽翼抽动着,却不可以像别的天蛾那般无拘无束地半空中飘舞。它看上去比刚刚在茧中更痛楚地挣扎了一会儿,便去世了。亲子

孩子看过很难过,之后他求教一位微生物老师方可获知,原先,天蛾在茧中的挣扎,使身体的一些动能流到羽翼的多元性中来到,羽翼因而越来越强有力,殊不知这也更是它足以存活的基本。孩子这才觉悟,更是自身愚昧的“同情心”谋害了那只本能够 翩翩飞舞的天蛾。之后他从而遭受启迪而最终成为一位教育学家。

由这个故事,我想到到大家的一些父母,她们经常满怀同这一孩子一样的“同情心”,用自身的“剪子”为子女用心割剪着一切阻止,使孩子们很随便地获得自身想要的东西,使孩子们随便地保证自身想干的事儿。因此,孩子们便无法产生这些历经“挣扎”才可以得到 的健硕的身体和坚强不屈的性情,有的人将会基本上早已终究要变成将来社会发展市场竞争中的失败的人。但是,父母们可曾想起,全部临到孩子头顶的挫败、艰难、憋屈、痛楚,不更是阻拦天蛾爬出来茧外的牵绊吗?不更是由于这种牵绊,才促使天蛾的羽翼慢慢粗犷起來,才足以享有半空中随意飘舞的开心吗?

在国外的一所初中,有一个身体素质柔弱的孩子,有一天遭受了一个坏小子的欺压。他带著一脸的伤疤含着泪去见爸爸。爸爸是个体格健壮的熟练柔道的硬汉子,一见此情此景心如刀绞,拍案而起,欲为爱子讨公道。而他行到大门口却停住步伐,回过头看见略逊一筹的孩子,半天不言。

突然,它用两手握紧孩子的肩上询问道:“能忍受吗?”

“不清楚。”孩子摆摆手。

“忍受,他还会继续再欺负你;不忍受,你又斗不赢他。实在太不尽人意了!……但是,孩子,将来你要会碰到那样的事,那时候父亲年纪大了,你又怎么办呢?你可以自身应对吗?”亲子

“爸,我可以!”

“那为什么不从如今就刚开始试一试呢?借着父亲还年轻的时候,我敢确信一定能够 。但要记牢:想好啦再做。假如你确实必须父亲的情况下……跟我说。”当晚,孩子彻夜未眠。怎么让孩子知道挣扎才获生存?对于父母,更显而易见了。隔日,当那坏小子和他的一伙弟兄们正玩到兴头上的情况下,这孩子大步走地来到他的眼前,双眼紧抓着那坏小子的双眼,以出现异常宁静的一口气讲到:“我想问你个问题。” “什么问题?”坏小子被他的镇静震惊。

“你可以给自己的自尊努力性命吗?…… 我敢确信不可以。可是,我可以!对你说,昨日的事,我宽容你呢。但如果你再碰我的话,失望攒够了绝不会放过你,你务必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坏小子一步步地逼向哪个孩子,周边的气体好像凝结了…… 放学了,孩子出現在大门口,眼睛里闪着激动的光对妈妈说:“他说道要与我做朋友,同意了。”

怎么让孩子知道挣扎才获生存?一些难题,让孩子自身处理,即便是最差的結果还要比父母去处理的最好是的結果更有意义。由于不管怎样,孩子能够 从前面一种学得一些东西,而后面一种交给孩子的则大量的是负面影响。孩子不仅沒有一切获得,仍在心理状态上造成依赖性。假如孩子对父母的干预有一种无形中的侮辱感,这孩子也许也有“救”;若觉得得意忘形,则发展前途危矣!由于父母不太可能始终守候孩子的上下,用强劲的“剪子”時刻为孩子剪去一生的牵绊。

早教: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


现实生活中,不言而喻的是,大家大部分家中对孩子娇惯过多,不管孩子在哪儿出了难题,身后总会有一双支援的手,在家里,爸爸妈妈也是包办代替了孩子的一切,孩子连基础的自控能力都没有。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

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 一天早上,我提前准备去上班,走在路上,听到了那样一位年轻母亲与闺女的会话。闺女十分发火地说:“都怪你,我上幼儿园要迟到了,让小朋友笑话我。”母亲说:“母亲夜里并不是加班加点了没有,很疲劳,因此 醒来晚了。”“那么你应当惦记着将我喊醒,我看你一直睡,因为我睡下去了。”这时候,母亲说了:“都是我不好,母亲不对,我领你打的还不好。”

这就是孩子显著不可以单独存活的典型事例。自然,大家也会经常见到,有一些孩子不容易穿衣服、叠被子,不容易自身洗手消毒洁面,也有的孩子摔倒了,趴在地上又哭又闹,非得有些人来扶他,才可以终止吵闹。不可置否,全是孩子欠缺独立性的一些主要表现,归根结底,关键根本原因取决于亲子教育。

科学研究证实,孩子在幼稚园期内主要表现出去的独立性、自觉性,对他将来独立思考、积极工作中的危害是比较突出的,而大家如今很多家长通常只高度重视孩子读写能力的训炼、专业技能方法的训炼,刚好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塑造。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他便是一个单独详细的人,伴随着年纪的提高,有很多事儿必须她们去试着。家长应当有目的地塑造孩子的独立性,协助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第一,学会生活自立。

但凡孩子自身可以保证的就需要使他自己做,如自身洗脸刷牙,自身整理玩具,自身梳理衣服等,家长要给与一定的具体指导,而且要有耐心,将会孩子做得不尽人意,这时候,家长也不可以心浮气躁或动恻隐之心,务必让孩子在做事情的全过程中,锻练工作能力,提高自信心。

第二,让孩子自身解决困难。

这类观念关键是塑造孩子勤奋动脑筋、勤奋动手能力的习惯性,例如孩子穿不了鞋该怎么办,拉锁不容易拉该怎么办,要想的物品够不着该怎么办,玩具滚来到布艺沙发下边该怎么办,这种日常生活常常碰到的难题,家长应当让孩子自身去感受,思索一下处理的方法,必需时给与一定的协助,家长干万不能用“你就需要笨死了”、“你永远不知道那样风险吗”等伤害到孩子主动性的語言,来斥责孩子或是果断大包大揽,孩子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困难的机遇,独立性难以产生。

第三,对自身的个人行为承担。

如今的孩子有一个特性,便是开始玩起玩具来,撒落得到处都是,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家长一定要提示孩子,自身的物件自身梳理和存放,那样做,便是要提高孩子的担当意识,不然,孩子总是让家长给惦记着什么放到哪里,自身不劳而获。再一点便是孩子做不对事儿,理应让孩子担负一定的义务,例如,孩子一不小心粉碎了碗,家长一定要告知孩子他有义务。孩子做不对事,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做不对就需要胆大地认错,人不太可能不做错事,关键是要汲取教训,假如敷衍塞责得话,慢慢地,孩子便会瞒报不正确。

第四,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家长要有目的地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学家务劳动,先真诚待人,例如抹桌子、打扫、扔垃圾等,这种小小家务活,即便孩子干不太好,也不可以舍弃,要让孩子明白,自身在家里也是有工作中,也是有每日任务,长此以往,孩子有这一观念了,这种小活才可以干好。

将来社会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一个人的单独生存力通常决策着工作和自主创业的成功与失败,有一位少年儿童教育学家说过:孩子全是好的,就看着你如何正确引导。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所以说,以便不许孩子倒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家长在对孩子开展智力投资和塑造的另外,干万不能忽视对孩子责任感、独立性的塑造和铸就。放开手,让孩子去感受、去勤奋;放开手,让孩子去存活。

如何让孩子适应分房睡觉


等女儿快1岁,该脱离婴儿床时,我们就开始考虑分房的问题。当时全家还在日本,记得那天去看儿科医生,顺便问了一句:“日本的不分房和美国的分房哪种好?”没有想到,日本医生对美国的从小分房很有成见。他说:“你们想想,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自己孤独地躺在屋子里,感觉不到父母在身边,长大后也不懂得和别人沟通,最后闹不好会拿枪杀人,那时父母后悔也晚了!”这几乎是听到的最偏激言辞。不过因为他说得激烈,我不得不把问题重新想一下。我记得小时候去一个同学家,他姐姐向我们抖落同学丑事,说他没有胆量上厕所,就把尿撒在暖气片上,弄得屋子里臭得进不去人。当时我们哈哈大笑。想想也是,我为什么要委屈自己的女儿呢?为此,我对妻子说,能分房就分,但不要强迫孩子。

女儿2岁时,她妈说服她分房睡,并且告诉她:“爸爸妈妈的床就在几步之外,而且门也不关,不要怕。”女儿开始还挺高兴的,可是第二个晚上就开始哭,到后来,干脆半夜哭着跑到我们床边来,我们赶紧把她抱在怀里。分房计划就这样破产了。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我们不断告诉她,别的孩子都是分房自己睡的,就你还和父母同一个房间。这样说是为了让她感到自己与众不同。等她上了学前班,他和父母一个房间睡就成了家庭秘密,说不出去了。以后她上了二年级,自己开始有压力了,因为小朋友们串门时问及此事,她只好支支吾吾。最后她主动与我们商量分房的事情。我们也就顺水推舟,满足了她的愿望。

总之,家长们需要注意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让孩子养成独睡的习惯,让孩子慢慢的适应独睡,让孩子健康成长。

让孩子适应弟弟妹妹的到来


一个新生婴儿的到来可以给一个家庭带来重要的转变。在孩子到来之前,父母都会花很多的精神并且将注意力放在生孩子的准备功夫上。当孩子到来后,整个家庭的注意力都会放在这个孩子身上,尽力去满足他的需要。所有的这些变化对于家庭里的哥哥姐姐来说是很难适应的,所以经常看到有大的孩子会讨厌新生的弟弟妹妹抢走了他们的光芒。

下面有一些步骤可以帮助你的孩子适应弟弟妹妹所带来的变化:

怀孕期间

告诉孩子新的婴儿的到来并没有对与错,也没有所谓的最适当时机,只是能够让孩子有更长的时间去接受就越好。在跟孩子说的时候,你可以根据你的喜好和孩子的成熟程度而选择说的方法,最好是能够按照孩子的思维特点去解释。例如孩子是学龄前的儿童的话,他们对时间的观念还不强,所以你跟他说新的孩子会在九个月以后降临这个家的话,他可能还不是很清楚,所以你可以跟他解释说他会在冬天到来。

至于如何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呢?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可能会问:“这个BB是从哪里来的?”虽然听起来有点尴尬,但其实孩子是想问BB是从具体的什么地方来,而不是想问有关于性的问题。所以这样的回答就已经足够了:他是从妈妈肚子的子宫来的。假如孩子想知道更多的话,他会向你发问的。

但如果孩子对你肚子中的孩子更感兴趣的话,你可以通过一起的活动增加他的兴趣,例如:一起看孩子的照片,阅读有关育儿的书籍,一起拜访有新生婴儿的朋友家庭,一起准备去医院的包包和一起去做产前检查听BB的心跳。

生孩子之前

随着预产期越来越近,这是为孩子做好你在医院期间的安排的最好时机。你可以告诉他你的安排让他也可以知道这天什么时候会到来。你可以在生孩子后尽快安排孩子过来医院看看。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因为这里有很多亲戚,可以防止孩有被孤立的感觉。为了保持孩子的日常生活可以尽快恢复,你也需要在产前尽快做好房间的安排。

新生的孩子回家后

当新生的孩子从医院回家以后你需要尽快让孩子适应所有的变化。最好可以让孩子可以跟新生的孩子一起活动,这样他就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

孩子可能会很想帮忙照顾BB,即使有时他们会越帮越忙,但这样能够正面地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根据孩子的年龄,你可以让他帮忙叠或取尿片,跟BB说话,帮忙穿衣服或者帮忙洗澡等。如果孩子表现出来很冷淡的话你也不用着急,可能他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但如果在喂乳的时候,你可以用玩具引开孩子,这样既不会干扰喂乳,孩子也不会有被忽略的感觉。

同时也要抓住机会趁BB睡觉的时候跟孩子制造多些面对面的时间。可以的话每天安排一个时间可以单独相处,这样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还有跟父母在一起的专属时间,同时也可以减少他们对新生孩子的憎恶。

发泄情绪

面对这么大的一个转变,难免孩子会有一些情绪而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首先要明白了解他们的感受,不要责骂,这只是表明他需要跟你单独相处的时间。你可以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用适当的方法去发泄自己的情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