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启发不只对孩子有益,就是大人也能得到好处,你将因此发现自己举手投足的空间更宽阔,无形中为自己提供了自在表达、引发潜能的机会。

日本长野冬季奥运期间,我正好人在东京,看到荧幕上,不论是电视记者还是一般民众,都对日本奥运选手的表现投以热切的关注。

其中介绍日本金牌国手船木和喜的一段,让我印象深刻。荧幕上首先介绍的是,船木和喜在五、六岁时接受父亲训练的录像带。当时,船木和喜站在高处由上往下平行地跳,父亲则在下面承接。

船木和喜在冬季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他从山丘出发点滑下,又纵身飞越,再精准平衡地落地——荧幕上所显示的姿势优美的身影使我联想到,船木和喜勇夺冠军的一跃,应该与当年父亲训练他不断地向下纵身一跳有很重要的关系。

享受肢体舒放的感觉

类似这种从小的体能启发,在张德培、关颖珊,还有国内多位知名选手的身上,我们都可以找到印证。今天,我们不是要每个孩子都变成国手而强调体能启发,而是要从小培养孩子有好的体能,一方面直接发展出体能方面的潜在能力,另一方面间接地与其他潜能产生相辅相成的作用。

有一回,我应中央大学教育学程中心的邀请,主讲“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当天由于冬阳乍现,我灵机一动,邀请这些准老师在草坪上奔跑、跳跃、滚爬、嬉戏,去享受肢体舒放的畅快感觉。当时一位实习老师好奇地问:“像我这样教经济学的,又如何能够在课堂中带学生去做体能活动?”

她问的没错,每位老师各有专业,又如何在赶进度、维持课堂秩序之余,还有空带动学生做体能启发?我则回应她的问题,体能启发不只对孩子有益,就是大人(包括家长、师长)也能得到好处。你将因此发现自己举手投足的空间更宽阔,无形中能为自己提供自在表达、引发潜能的机会。

扩大生命空间

我们常见一些孩子在家里还算活泼,但是一到社交场所,就明显的害羞,所有的才能似乎一下子不见了。这种下意识的自我限制,其实也是可以透过孩子所喜欢的体能活动,让“心理”和“身体”之间有更舒畅的管道。

从今天起,当我们看到孩子在客厅钻来钻去,或者学生在教室跑来跑去,我们千万不要泄气,不要认为没有把孩子教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提供他们一定的尽情游戏、跑跳和开发体能的时间和空间。

可能你曾经看到有些父母把小婴儿带到游泳池,让孩子在水面上浮动;可能你曾经看到有些父母把小娃娃放在草坪上爬动;可能你也曾经看到有些父母和孩子共乘双人脚踏车在郊外踏青……在这样的游戏、活动的机会里,孩子的生命空间正因此而开始扩大,孩子的潜能也正因此会被开发了。

相关知识

学习幼儿舞蹈激发宝宝更多潜能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份,它们都是属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范畴。在现代社会的艺术生活中,音乐与舞蹈各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然而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时,音乐与身体动作常常是不能分割的。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学习音乐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幼儿舞蹈的作用

一、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幼儿舞蹈亦是如此。它与成人舞蹈所不同的是幼儿舞蹈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达他们思想、感情和态度的舞蹈。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例如:学习舞蹈《嘀哩、嘀哩》,通过用手模仿小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和花儿开放的动作,,可促进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指关节和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通过娃娃步、小碎步、蹦跳步等动作的学习可促进幼儿的腿部肌肉的发育。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幼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例《学做解放军》通过各种操练动作和杀敌动作,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爱憎分明的情感。如《采茶舞》中,通过舞蹈表现小姑娘清晨去茶园采茶,与小伙伴们一起劳动,然后跳起了欢乐的采茶舞,最后带着劳动的喜悦回家的场景,以此培养幼儿爱劳动、团结友爱的好品质。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

三、幼儿舞蹈可发展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

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般采用不同的方法。例:用前倾、低位置的、柔软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柔和的目光直视幼儿;用轻柔的小幅度的、近距离的方式去接触幼儿;用柔和、亲切、缓慢、情感重音清晰的语言向幼儿说话,是培养年龄较小的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老师用充满活力的、姿势多变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愉快、有幽默感和鼓励性的目光直视幼儿;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义和情感的语言向幼儿说话,这些方法特别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迅速集中注意力。观察模仿的学习方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幼儿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可不断提高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另外,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

总之,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此同时还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联想、思维和创造性表现,交流合作的需要。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

激发宝宝右脑潜能


科学和经验告诉我们,宝宝在6岁之前,对事物的思考主要以右脑为中心,也是右脑最活跃的阶段,适当的良好的刺激可以让右脑功能发挥更优秀。及早对宝宝进行感官训练,促进他的右脑发育,对宝宝的整体发育,包括智力心理及学习生活能力等,都有重要意义。美国的医学专家和幼教工作者共同分享了制作艺术和手工艺品对宝宝早期右脑发育的益处。

培养社会情感能力:增强情商

手工艺品的制作让宝宝不受传统意义上条条框框的限制,从而使他们的心情得到舒缓和放松。宝宝的大脑交流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全,因此他们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艺术能够帮助宝宝释放情感和思想。

医学博士认为:宝宝3岁的时候只能够认知到他自己是一个独立出来的个体,尽管宝宝可以表达他基本的需求,但是他们不能分辨自己的情感。

恰巧工艺美术作品没有对与错的区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当宝宝完成一件作品,他会有一种成就感,这就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促进他情商的提高。幼儿教师们如是说。

培养认知能力:想到做到

一件工艺美术作品材料的搭配使用会影响到宝宝认知能力的发育。例如,宝宝想到用棉花来做白云,或者用碎鸡蛋壳来堆成鹅卵石沙滩,这些都会让宝宝的想象力得到锻炼。从因果关系上来说,让宝宝接触到不同的颜色也是一个经验的学习。

使用不同材质的材料来让宝宝学习事物的多样性;使用不同的形状和线条来完成一件作品,教会宝宝联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精细的动作技能:手上作业

常见的运动技能是通过体育或其他体能运动来提高,但是精细的动作技能则是通过手上活动来锻炼,比如,使用剪刀、固体胶、颜料刷,这些都是制作手工艺品一定用得到的工具。

首先,像剪裁、粘贴这样的动作可以让宝宝的双手变得灵巧,同时手和眼睛的配合也训练了宝宝用手指操作小物件的能力。

其次,像挤压、滚动、粘贴纸张的动作让宝宝能够注意到细节。

最后,把特定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完成一件作品,这就是对宝宝进行的一个整合与对称性训练。

早教知识:如何恰当的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学习压力过大,可能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甚至可能压垮孩子;但是,一点儿压力没有也是不行的,那样孩子很容易因失去动力而放任自流。繁重单调的课业负担,一方面造成孩子精神长久地处于紧张状态中,一方面也导致他们对学习越来越不在意、麻木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课业压力对孩子的发展一定会好吗?教育专家从一些孩子的学业进步和成长过程中体会到,孩子必须有适当的学业压力,才能不断追求、探索、进取。

实实在在地说,学习岂能无压力?农时不可违,学时也不可违,孩子正处在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家长不给他们一点儿压力、一点负担,不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怎么行呢?这是责任,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在一定的年龄、一定的学习阶段,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且尽可能多掌握知识,才有助于将来的发展与成就。

一般来说,承受能力较强的孩子乐观豁达,有满足感和幽默感,热情而有广泛的兴趣,行为自然,机智而自信,善于自我放松,有冒险精神,能自己面对困难,能愉快地接纳自我,有自省能力,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也能接受和理解别人的意见和感受,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并承担责任,能体贴和帮助别人,能与人较好的合作,在必要时懂得向他人求助。

承受能力较弱的孩子则表现得过于敏感和害羞,行为孤独,不易结交朋友,不易与人沟通,对人际关系持敌对态度,总是摆出防卫的姿态,任性、固执、急躁、缺乏耐心、易闹情绪,遇事爱抱怨、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行为畏缩,犹豫迟缓,经常以我不知道来回答别人的问话,经常做噩梦,容易感到疲倦,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的性格和行为都是受教育培养的结果,无论孩子多么缺乏承受压力能力,经过教育培养都有可能转化。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适当的压力,来敦促孩子不断进步,激发孩子潜在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望;而不能一点压力都不舍得给,让孩子随心所欲的去学去玩,这样下去不但不能将孩子培养成才,同时也浪费了不少金钱。

总结: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平常仅用了一部分,往往借助于压力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果没有压力,老是优哉游哉的生活,永远不可能成就事业。但如果压力过重,超过人的承受能力,无论如何拼搏都难以实现所制定的目标,这将伤害孩子心灵和身体,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因此,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适当的压力,不要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否则会适得其反。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求事物和进行活动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就会观察得仔细,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灵活。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呢?

1、将孩子带到大自然,让孩子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大自然中的景物丰富多彩,充满着勃勃生机,孩子对新鲜的事总是充满着好奇,家长要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引出问题,鼓励孩子自己提问题,如:一年为什么要分春、夏、秋、冬四季?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要下雨?为什么湖面上的水会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孩子十分感兴趣的。

2、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开动脑筋,多思考问题。生活中的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很多,父母要鼓励孩子多提一些问题,如:下雨天上幼儿园,怎样才能使身上不淋湿?停电了,应该怎么办?等等。

3、鼓励孩子多动手。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喜欢拆这拆那,碰到这种情况,父母不能立即加以制止,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愿望,父母要加以引导,要向孩子说明哪些东西可以拆,哪些东西不能拆。同时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可拆装的东西,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引导他思考为什么,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除了让孩子拆装一些东西外,还可以让孩子动手进行一些小制作,如制作风筝、制作不倒翁、制作万花筒等,这些活动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大有收益的。

4、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孩子。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可以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和兴趣。当孩子完成一件作品时要加以表扬,当孩子解答一个问题时,有时不太准确,也应肯定他肯动脑筋的精神,只要孩子取得了点滴成功,都要给予表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