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例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手-耳协调,身-脑协调,动作灵活和灵巧等等。如果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孩子写作业当然要慢,写字写不好,容易出格;手-眼不协调的,看到的和写出来的就会不同,常出现吵错数,写字颠倒等问题,难免家长要数落:怎么照着抄还会出错?手-耳不协调的,听到的与写出的不一致,听写就容易出问题;身-脑不协调的,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转来转去,不安地乱动,小动作多等。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消极,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脾气暴躁,粗心大意。另外,因为控制小肌肉和手-脑协调的脑神经与控制舌头、嘴唇肌肉、呼吸和声带的神经是相同的,所以,本体感不足的孩子,大脑对舌头、嘴唇、声带的控制不灵活,容易造成语言障碍,如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大舌头、口吃等。

家长可以根据下列几个方面检查3-13岁孩子的本体感:

1、穿脱衣裤、扣纽扣、拉拉练、系鞋带时动作缓慢、笨拙。

2、顽固、偏执、不合群、孤僻。

3、吃饭时常掉饭粒,口水控制不住。

4、语言不清,发音不佳,语言能力发展缓慢。

5、懒惰、行动慢,做事没有效率。

6、不喜欢翻跟头、打滚和爬高。

7、上幼儿园仍不会洗手、擦脸、剪纸,以及自己擦屁股。

8、上幼儿园(大、中班)仍不会用筷子、拿笔、攀爬或荡秋千。

9、对小伤特别敏感,依赖他人过度照料。

10、不善于玩积木、组合东西、排队、投球。

11、怕爬高,拒走平衡木。

12、到新的环境很容易迷失方向。

扩展阅读

如何帮孩子化解羞耻感


在婴儿即将届满一岁之际,他们逐渐从爬行慢慢开始学走,此时,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也开始有了改变。舒尔指出,研究者观察到,12个月大的幼儿从母亲那边获得较多的正面回应,而18个月的孩子则获得较多的教导与指引。而研究发现,母亲平均每9分钟就对他摇摇学步的孩子发出一次“不可以……”的警告,这可能是因为开始学爬、会走的婴幼儿喜欢探索充满危险性的东西。

最新的早教理论则认为,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羞耻感也未必是绝对不好的。脑神经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处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实上可以刺激右脑的发育,这部分主要掌管创意、情绪与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觉不要太久,而且能够跟随着一些复原与补救的经验。专家认为,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父母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

舒尔说:“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藉由一些小小的羞耻感来促进其社会化是很重要的。”尴尬(羞耻感的成份之一)大约在14个月大时出现,当母亲“不可以”的指令,跟随着孩子低垂的头与难过的表情开始产生。

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记得,要赶快让孩子从羞耻感中复原过来。长久的羞耻感会让孩子自我封闭、易怒甚至产生暴力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尴尬的感觉一直持续下去,你会不会想要逃开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为?

儿童早教:如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今天桐姥爷的生辰,全家人聚会,唱过生日快乐歌、吹罢焟烛,便来到分蛋糕的阶段,桐被委派承担生日蛋糕的派发工作中,第一块蛋糕切了出来,桐忙放进自身的菜盘里,还一本正经地表述道:“分蛋糕要遵循秩序,应当按由小到大的次序发……”如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几日以后,来到全体人员剪发日,全家人工作人员在理发馆“结集结束”,提前准备剪发,桐妈激励桐身先士卒:“桐,你不是说要遵循秩序,依照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吗?那么就从你刚开始剪发怎么样?”“不太好!”桐一脸的惶恐不安,“如今秩序发生变化,改为按从大到小的次序啦!”

秩序感培养准则

怎样才能让无机构无纪律的小宝宝们越来越懂老规矩、守秩序呢?下边桐妈就和大伙儿聊一聊有关培养宝宝秩序感的话题讨论——

准则一: 给宝宝造就一个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

给宝宝造就一个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她们秩序感的前提条件。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包含:其一,规律性的作息时间。生活起居中,妈妈们要为宝宝分配一个科学规范且相对性固定不动的作息表,并催促她们遵照执行,那样不但有益于宝宝的快乐成长,还能为她们规则意识的产生和秩序习惯性的培养确立优良的基本。其二,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家庭氛围。

家中的各种各样物件要放置齐整,应用结束后需物归原来地方,妈妈们也要细心培养宝宝归整秩序的专业技能,激励她们亲自动手整理小玩具、书籍,即便宝宝主要表现得“毛手毛脚”、越帮越忙,也不必训斥她们,而要细心具体指导,持续夸奖。其三,和谐的家庭环境。仅有家庭主要成员中间和谐关怀、长幼有序,才可以促进宝宝产生一种追求完美文明行为、秩序的幸福心理状态。

准则二: 从琐事下手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妈妈们还需重视生活起居中的关键点,从琐事下手培养宝宝的秩序感。比如,桐妈会规定桐进门处脱鞋,并将靴子放置齐整,根据这一不值一提的小习惯,培养他的日常生活秩序。如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此外,妈妈们也要常常带宝宝报名参加团体活动,让宝宝在与别人交往的全过程中产生时间观念,如在儿童游乐场玩滑滑梯时,母亲要告知宝宝应当主动排长队,有先有后,不推不挤。

准则三: 留意公共场合宝宝秩序感的培养

每一个公共场合都是有它相对的管理制度,规定大伙儿严格遵守,如乘座公交车,要先松后面再上、文明行为谦让;游玩生态公园,不必攀折花卉、踩踏草地;观看影片,不能乱扔果仁、大声喧哗这些。每到一处,父母在言传身教的另外,也要向宝宝解读有关的要求,让她们明白社会发展日常生活存有着诸多的秩序标准,遵循是无上光荣的,而违背则是不负责任的。

权威专家出新招

0~4岁是宝宝的秩序关键期,妈妈们要维护好她们的秩序敏感度并把握住她们造成秩序感的第一时间培养优良的时间观念。此外,平稳的日常生活秩序也是宝宝归属感的关键来源于,妈妈们要留意不能随便摆脱。宝宝一岁之后的一段阶段里,会对秩序造成一种几近呆板、难除的规定,小玩具书籍换了地区、自身的坐位坐了他人、二块乐高积木沒有放置齐整……

她们便会痛哭大喊,妈妈们不必一味地指责宝宝顽皮、骄纵,要了解它是她们一切正常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由于宝宝觉得生活是井然有序的,而这类秩序是稳定的、不可更改的,它是她们自我约束感及时间观念产生的关键环节,妈妈们要了解并尽可能考虑她们这一时期对事情固定不动秩序的特别要求。如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当宝宝由于某类“秩序”被摆脱而又哭又闹时,妈妈们要尽可能宽慰,并帮助她们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恢复她们的躁动不安心态。

如何锻炼宝贝的方位感


手眼协调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技能,需要婴儿大脑皮层中的感觉中枢与运动中枢的协调活动,应通过话语和动作给婴儿简单的方位感。当你对初生的婴儿说“笑笑”的时候,你要自己对着他微笑,他就会学你的动作了;随着婴儿的长大,可以举着他的小脚或小手说“举高”,然后放下它们说“放低”;在婴儿够不着的地方,试着用手捧着球接近了,训练他用手来够;在婴儿躺着的时候,把玩具靠近他的脚,让他试着用脚来踢,用左右两只脚交换着接近玩具;当婴儿开始迈步时,应尽量让他多走动。并从高到低,从低到高来回走动。还可做婴儿被动操,如:俯卧、翻身等,以促进婴儿全身动作的发展。

帮助婴儿发现他自己。2~3个月时,将婴儿立起来让他看周围物体,开阔眼界,增强其感觉信息;4~5个月时让婴儿照镜子,对着镜子笑,并学会认识自己。妈妈把孩子抱到镜子前,一边对着镜中的孩子微笑,一边用手指着说:“这是婴儿,这是妈妈”,然后拉着孩子的小手去摸摸镜子。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婴儿萌发认识物体、寻找物体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婴儿感受镜子这种玻璃制品的质地,丰富触觉刺激。5~6个月时,经常和孩子逗玩说话,引导学语,并在不同的地方躲着叫婴儿的名字来锻炼婴儿的转头转身,用眼睛寻找。把他放在毯子上,妈就跪在他的上方,慢慢地把脸贴近婴儿,然后说“脸”,再把婴儿的小手放在你脸上,重复说一遍“脸”,以动作来表示理解。反复地这样教,可以使婴儿认识身体的每个部位,比如鼻子、嘴、耳朵。7~8个月时,如果你问:“鼻子呢?”,他就会笑眯眯地指着自己的小鼻子。

6个月以后,成人将家里的常用物品名称告诉婴儿,然后让他指出这些物品在哪里。随着婴儿的长大,可以指着一个东西给婴儿看,然后告诉他东西的名称。例如,你指着他的玩具熊说“小熊”,然后拿起玩具熊,再给婴儿看一遍,很快,当你再说“小熊”时,婴儿就能正确指出相应的玩具,并且把它拿起来。开始指给婴儿东西看时,他可能会东张西望,但你要吸引他的注意力,坚持下去,每天至少5~6次,这样才会有效。通常学会认第一种东西时用15~20天,学会认第二种东西用12~18天,学会认第三种东西用10~16天。也有1~2天就能认识一件东西的,这要看你是否敏锐地发现他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婴儿越感兴趣的东西,认得就越快。注意要让婴儿一件一件地学,不要同时认几件东西,以免延长学习时间。只要教的得法,婴儿5个半月时,就能认灯,6个半月能认其他2~3种物品。

如何训练宝宝的方位感


1、藏猫猫

有意识地创设一下可以让孩子藏身的“设备”,比如孩子可以钻进去的大盒子等等。

当你四处走着打他们时,要对你走过的地方有一个“实况报道”,当然也包括你找到他们的地方。

2、整理物品

应该让宝宝自己玩玩具并将它放回原来的位置。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爸爸妈妈用正确的语言提示,比如“记住动物园里小动物的‘家’在门边衣橱最下边的一层”。只有当宝宝听到规范的、细致的描述时,他们才能学会这些词汇。

可以和宝宝玩一个游戏,叫做“我是一个侦察兵”,这个游戏要宝宝熟悉周围物体的位置和名称。

3、修建“公路”

找一块空地,和宝宝一起在几个点之间修建公路,比如为一个小木偶的房子,车房和超级市场之间修公路。它们可以用木块或塑料来作为铺路的材料。

要宝宝描述小木偶从一处到另一处时所需走的路线。

增加一些停止地点,比如说红绿灯或斑马线,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并使任务更复杂些。使用一些短句,比如“走斑马线穿过马路”和“在红绿灯处向左拐”等。要使任务多样化,可以要求宝宝描述在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时的不同路线。

4、绘制地图

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激发宝宝绘制地图,读一个故事,如“一个小姜饼人”。他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老婆婆阁楼上的煎锅里。他从煎锅上跳到地板上,溜出厨房,跑出门去,然后沿着小路逃跑。他穿过花园,看见一个园丁正在干活。之后他跑到田野里,看到一头牛和一匹马。因为所有的动物和人都在追他,他就跳进了一条很深的河,一只狐狸救起了他。

当你讲故事时,鼓励宝宝参与到你的讲述中,可以不断地重复这句很有名的对白:“跑啊,跑啊,你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但你追不到我,我就是小姜饼人。”

让宝宝画一幅图来表现事件的顺序。当他描述每个事件发生的地点时,你要强调正确的词汇的说法。

5、描述房间布置

通过画地图宝宝可以学会大量的方位知识。

在一张大纸上,让宝宝画出房间的墙,并标出窗和门的位置。

让宝宝剪出不同颜色,形状的粘贴纸片,代表房间的不同区域,比如读书角架,并把这些小纸片贴到大纸上。

鼓励他做一张比较精确的室内地图。这将是宝宝理解绘制一个区域的过程的良好开端。

然后宝宝就能用相似的方法来介绍他自己小卧室的内部陈设了。

以上这些小游戏,要注意安全。最好有父母陪同一起进行,还可以促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