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宝宝爱哭吗?你家的宝宝好动吗?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先天气质,不同气质的宝宝,需要有不同的教养方式,只要父母和宝宝取得平衡点,你会发现,宝宝的独一无二,会让你无时无刻都充满感动喔!

所谓的气质,是指天生对于各种内在或外在刺激所做出来的行为反应,包括情绪、感受、应对方式和行为模式,是比较属于外显的表征。

气质1 活动量

活动量是指宝宝在一整天的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节奏。在儿童健康手册后面有一个评估量表,家长可参考量表中对不同年龄层宝宝的活动量评估,也可以上网下载一些相关测验,为宝宝做出简单的检定;或是跟同年龄、条件相仿的小朋友互相比较,就能大概了解自己宝宝的活动量。

分辨宝宝的活动量高低

俗语说“七坐、八爬”,有了自己独立移动能力(翻身或爬)的宝宝,通常对于外在环境和玩具会开始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和兴趣,如果妳发现自己的宝宝看到玩具总是懒洋洋的,或是给予新奇玩具的逗弄也难以引发他们获取或操弄的动作,这样的宝宝可能就是属于活动量比较低的类型;相反地,整天到处探索、似乎一刻都静不下来,就是活动量偏高的宝宝了。

好动宝宝充满朝气

活动量比较高的宝宝,给人感觉充满朝气、具有探索性、体力好,但反向思考则是似乎永远都静不下来。面对这样的宝宝,父母先不要认为宝宝为什么总是管不住,甚至觉得他们是过动儿,其实,这些活泼好动的宝宝有活力又有朝气,是很可爱的喔!教养这类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安排一段适当的时间陪宝宝做些静态活动(涂鸦、组合积木、串珠珠或是说故事),除了带着宝宝一起做,父母本身也应该培养出适当静态休闲活动的习惯,自然而然就能吸引的宝宝的模仿和兴趣;另外,平日避免给他们吃一些高热量、高刺激性的食物(油炸食品或含咖啡因饮料);睡前避免玩太激烈的游戏,才能让他们拥有良好睡眠质量。最重要的是,尝试包容他们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没事就看他喜欢摸头发或玩小手),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允许且包容他们去做。只是父母应该注意到活动量比较高的宝宝,会因为好动而提高日常生活的危险性,家中必须做好防护措施,让好动宝宝在和世界互动时也可以很安全。

安静宝宝乖巧细心

活动量比较低的宝宝,可能会给人懒洋洋的感觉,体能表现方面通常也比较差,但相对地对于静态活动却很喜爱,做事细心,安静、乖巧又好带养,但相对地,做起事来就会比较缓慢。家长可以陪着宝宝做一些动态活动,因为活动量比较低的宝宝,很有可能是刚开始做不好,影响自信心之后,他们就更不愿意做,因此,和宝宝一起参与,会让他们觉得好玩,进而引发兴趣和自信心。有时候,宝宝的肢体发展没有问题,却懒得玩玩具,这时,父母要观察一下,是不是玩具不够具有吸引力,如果是,就应该多花点心思为宝宝准备更有趣的玩具,才能让他们玩得更开心。

气质2 规律性

规律性指的是宝宝的生理机能,饮食、生活作息是否有规律。如果你发现宝宝的睡觉时间长短不一、每餐喝奶量也不一定时,那么,他就是规律性比较低的宝宝;反之则为规律性比较高的宝宝。

规律宝宝带养轻松

规律性比较高的宝宝,爸爸妈妈通常可以很清楚了解宝宝睡了多久会起床?每餐要喝多少奶量?当宝宝睡饱饱、也吃饱饱,照顾者就会很轻松。不过,如果生活中需要有一点改变,也许是更换照顾者,或是妈妈临时加班不能准时回家陪伴,而造成原本生活的规律改变,这类宝宝会很难接受;萧治疗师提醒所有爸爸妈妈,面对这类宝宝,父母应该在生活产生变化之前先告知他们,让他们有心理准备,有时间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

不规律宝宝容易适应

规律性比较低的宝宝,往往让父母难以捉摸,因为,他们的睡眠时间不固定、喝奶量也不固定,带养起来相对就比较劳累,但优点就是一旦父母训练成功,宝宝也建立起规律,双方都能适应得很好。萧媺妮治疗师建议,家长应该用鼓励的方式,先帮宝宝规划活动表(稍大可沟通的孩子,更可以和他一起规划),如果宝宝准时完成工作,绝对不要吝啬给予他们鼓励、夸奖,才能提供他们正向发展潜力发挥的机会。

气质3趋避性

趋避性是指宝宝在第一次接触新的人事物时,反应是接受或是排斥。有些宝宝只要一看到不熟悉的人就尖叫,或是躲在妈妈后面,这是属于趋避性比较高的宝宝;反之,如果宝宝很容易接受新的人事物,就属于趋避性低的宝宝(但请记住,有的孩子可能是驱物但避人)。

主动宝宝喜爱尝鲜

属于比较“趋”的宝宝,他们不会排斥新事物,通常也较喜欢主动接触他人,但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由于这类宝宝很喜爱接触新事物,相对就容易遇到危险,自己却不知道。家长必须不断叮咛宝宝,教导他们评估自己的能力、如何分辨危险的人事物,如果宝宝个性真的很冲动,父母就必须给他们一些限制,避免发生意外。

被动宝宝远离危险

属于比较“避”的宝宝,通常看到陌生的人事物,就会躲在妈妈后面,甚至是看着别的小朋友玩耍,仍然不愿意主动踏出第一步,因此,会明显失掉许多机会。不过,也由于他们不随便接触陌生人,往往能够避掉很多危险。萧媺妮老师表示,家长应该陪着宝宝接触新事物,避免宝宝一个人面对未知的环境或事物会不知所措、害怕而导致不敢去做,,当家长愿意陪着他们去做,教导宝宝如何跟别人相处、如何认识新朋友,他们就会有充分的安全感;此外,必须记住尽量使用以渐进的方式带领宝宝接触新事物,宝宝也会比较容易接受。

延伸阅读

分清宝宝的气质与性格


性格、气质,是被我们经常提起的两个词,但却又很容易把它们混为一谈,他们指的是一个意思吗?其实,它们也是两个心理学名词。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宝宝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经常会说:“这孩子性格真好,真好带。”看到彬彬有礼的宝宝也会夸上一句:“这么小就像个小绅士,真有气质。”

词条1: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力的大小、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知觉或思维的快慢等。

气质的特点

气质是先天的

1.宝宝出生后就表现出气质上的不同,有的生来好动,有的很安静,有的则很急躁。所以说,气质是由遗传、天赋等生物因素决定的,它是一种先天的素质。

2.气质具有稳定性

一项研究发现,3岁时测量的气质,不但在3-18岁之间比较稳定,而且能够预测个体在18-20岁时的反社会倾向和家庭关系质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正是说明气质是相对稳定的。但在儿童时期,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气质也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是有限的。

3.气质无好坏之分

任何类型的气质均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特点。气质不能决定智力的发展水平;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在同一领域内,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均有杰出的代表;而一个人的活泼与稳重也不能决定他为人处世的方向。

儿童的9个气质因子

父母想了解宝宝的气质,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价——

1.活动水平:是指活动中身体的活动量,如游戏、进食、睡眠。

2.节律性:是指饥饿、睡眠、大小便等生理活动是否规律。

3.趋避性:是对新刺激的最初反应特点,即接受或躲避。

4.适应性:是对新环境或新刺激的适应过程的快慢。

5.反应强度:是指情绪反应的强烈程度,不管它的性质或方向。

6.心境特点:主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还是消极。

7.持久性:指专心于活动的时间,分心对活动的影响,即从事单一活动稳定时间的长短。

8.注意分散:指注意力是否容易从正在进行的活动中转移。

9.反应阈:引起一个可以分辨的反应所需要的刺激强度,如光、噪音或其他。

词条2:性格

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性格的特点

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1.性格的形成有遗传影响,但主要靠生活环境和教育。它随年龄的发展逐步形成,但婴幼儿时期是关键,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

2.性格具有可塑性

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强大的外来影响下,某些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3.性格具有复杂性

人的性格非常复杂,由许多特征综合反映;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之分。各种性格特征可在一个人身上混合存在,形成几种主体特征。

儿童的性格特征

1.态度特征:指儿童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如对人的诚实或自私,多属于道德品质范畴。

2.理智特征:指儿童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如思路开阔或爱钻“牛角尖”。

3.情绪特征:指儿童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如热情、冷淡、暴躁、退缩、任性等。

4.意志特征:指儿童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如自控能力、是否勇敢等。

TIPS:气质与性格

区别

1.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性格主要是后天的。

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3.气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的作用较为明显。

联系

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

1.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

2.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3.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淡化孩子的“独特”心理


淡化孩子的“独特”心理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有美丽、纯洁、敏感的心灵。儿童时期的心理烙印常常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因此,在育儿方法上要注意“扬长避短”,淡化孩子“与众不同”、“独特”的心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淡化相貌心理。对于那些长相特别丑或特别美的孩子,家长有时会当着他们的面发表些议论。在被他们提示后,这些“相貌异常”的孩子对自己的相貌会产生“自己与众不同”的自卑或自傲心理。这种过早的自我浅层表面的关注,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全面健康发育的。因此,对于特美、特丑的孩子,家长都应努力去淡化他们的“与众不同感”。

二、淡化优势心理。有时,孩子的特长、优势也需适当地淡化。在“望子成龙”的心理态势中,许多家长对孩子从小表现出来的天资往往是给以充分肯定、赞扬、鼓励和宣传。这种强化孩子“异于常人能力”的行为,易导致孩子过早地“专业化”,从而影响心身的全面发展。在孩子的少儿时期,让他们广泛接触、涉足生活与事物的方方面面,广泛汲取知识营养,也是在为将来的“专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淡化情感心理。别让他们发现自己是家长的“心头肉”。如今独生子女们的家长大多对孩子有“过于关怀”的倾向。许多家长尽量满足孩子们提出的一切要求。久而久之,在娇惯中,孩子便有了那种“我在父母心目中地位绝对不一般”、“我比其他孩子优越得多”的异常心理。这种心理情感往往导致他们任性、不负责和不愿吃苦等。

家长对子女的疼爱,尽可能地深藏一点,含蓄一点,才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淡化一下孩子的“独特心理”,让他们在平凡中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扎根大众的沃土中枝繁叶茂。

发现宝宝的学习类型


在宝宝们开始转动眼珠,偶尔微笑时,爸妈就该开始考虑如何教育宝宝。可是,宝宝各自有特点,怎样指导宝宝学习呢?还是很犯愁的。没关系,让我们来支几招吧。

一、放眼看世界

小千是个喜欢“看”的宝宝,对于图片上的故事理解得很快,爸妈给他买的识字卡片他经常一个人玩得很开心。而且他很喜欢爸爸买的机器人,绘画能力比一般宝宝都好,经常能画出一些让爸妈都吃惊的富有艺术性的图画。按照学习的“通道论”来看,小千的学习类型是典型的视觉型。

1.视觉型宝宝的特点

观察力敏锐;对于图形很敏感,喜欢画画和拼图;不太爱说话;动手能力强,喜欢拆拼或组装玩具。

适合视觉型宝宝的游戏

“创意拼图”:购买市售的一些智力拼图器材,或把杂志彩色的人物图片剪下来,例如:棒球选手、司机、警察等等,让宝宝说说他们是谁,都做什么事(可以给予提示,如果宝宝无法表达确切的职业,可以让宝宝说出与这些人相关的一些行为)。然后,爸妈可以把这些人物图片的头部和身体部分剪开,让宝宝重新任意组合,使每一个身体配上头部,并贴在白纸上。将宝宝拼出来的图一点点地向他解释,让他了解事物各个部分的概念。这个游戏可以让视觉型的宝宝学会关于整体和部分的知识。

TIPS

(1)可以在吃饭时间给宝宝看红色的小旗子,睡觉时间用蓝色的闹钟提示,游戏的时候坐在绿色的环境里。不但能使宝宝从色彩中获取信息,而且还可以让他从小就能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2)要多鼓励宝宝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把它画出来。这样既丰富了宝宝的生活视野,又可以培养宝宝做个细心的人。

把耳朵叫醒

逸莲是家里的明珠,粉嫩的脸庞,情感丰富,对爸妈和叔叔阿姨们都不吝啬自己的笑容。而她最激动的时刻就是家里有音乐的时候。只要电视机在播放歌曲或者音响一开,她就会非常开心地挥舞着胳膊,两只小腿也不停地运动,还很会踩节奏。虽然还没有到说话很流畅的时期,但是特别喜欢跟着音乐后面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逸莲还很喜欢爸妈给她讲故事,偶尔会重复故事里面她觉得有趣的词。有时,爸妈为了引起逸莲的注意,也会在不同地方发出声音来和逸莲做游戏。逸莲的学习类型属于听觉型。

2.听觉型宝宝的特点

语言表达能力强;喜欢听故事或讲故事;喜欢音乐、戏剧及有表现力的活动;听觉灵敏,容易分散注意力。

适合听觉型宝宝的游戏

“寻找反义物”:把大皮球、小皮球,黑袜子、白袜子等实物或图片放在桌上,让宝宝看一下,并说出名字(选取宝宝认识的简单物品,但在性质上是相反的)。接着开始游戏,爸妈任意取出一件说:“这是大皮球。”要求宝宝找到小皮球,并说:“这是小皮球。”以此类推。宝宝会玩后,可以只说单词,如,爸妈拿着袜子说:“黑袜子。”宝宝就要拿出白的袜子说:“白袜子。”或由宝宝先说,爸妈进行配合。也可以用动作做游戏,如,爸妈和宝宝都坐在地板上,爸妈举右脚,宝宝就举左脚。这个游戏可以让听觉型的宝宝更快更多地掌握意义相反的词,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TIPS

(1)可以通过大声朗读朗朗上口的儿歌或简单的故事让宝宝记忆知识。

(2)因为宝宝对语言很敏感并易于接受,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宝宝的学习热情。

3.身体动起来

翀翀是家里的调皮鬼,外号“小旋风”,总是安静不下来。在他玩的时候,很难让他静下来安分地坐一小会儿。妈妈说:“翀翀两分钟都坐不住,还好家里比较宽敞他经常在家里跑上一圈,因为还不太稳,所以很让人担心。”翀翀是典型的运动型宝宝。

4.运动型宝宝的特点

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做”的总是比“听”和“看”多;身体的运动协调性强,喜欢节奏感强、技巧高的活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精力充沛,如果不加以引导管理,很容易被人看作“多动症”。

适合运动型宝宝的游戏

“劳动最光荣”:将宝宝平时会用到的沐浴露、儿童梳子、不锈钢碗和小衣服等一些日用品放在桌子上,让宝宝去归类。首先,让他说出这些都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宝宝把物品放到合适的地方去,比如说,沐浴露、儿童梳子放在漱洗室,如果宝宝放不到合适的位置,爸妈可以协助;碗放到消毒柜,爷爷奶奶也可以跟着,但绝对不能插手;自己的衣服放在自己的抽屉里面。通过练习,宝宝不但能把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也让他参与了劳动,锻炼了劳动能力。

TIPS

(1)多用实物和玩具来帮助宝宝学习知识,让宝宝在玩中学、做中学,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知教育理论”。

(2)有研究表明,手势语言对运动型宝宝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因此爸妈应注意多使用手势语言。

结语:我们区分宝宝三种学习类型,并不是说宝宝光用视觉、听觉或者运动的单一途径进行学习,而是说不同的宝宝的某一个感觉通道比其他感觉通道更敏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采用更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让他们发展得更好。

新生儿的先天反射


新生儿时期躯体不能自由移动,只表现出手足的不自主的乱动。他主要以一些先天性反射活动来适应周围环境,这些先天的反射是早期婴儿特有的,它可以反映婴儿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是否正常。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逐步发展,这些先天的神经反射会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渐消失,被更成熟的神经活动来代替。这些先天反射的存在与消失不仅能反映出神经系统是否正常,还与今后的运动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的先天反射有下列几种:

觅食反射:用手指或乳头触摸新生儿的面颊,他就会将头转向被触摸的这一侧并张开嘴表现出吸吮动作。这反射大约在生后4—7个月时消失。

吸吮反射:将奶头或其他物体放入孩子口中或者手指触及上、下口唇,即引出吸吮动作。此反射大约在4—7个月时消失。

握持反射:将手指触及小儿手心时即被小儿紧握不放。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3个月以内的婴儿他的双手是紧紧攥拳的。大约到了3—4个月时此反射消失,孩子的手开始松开,出现了不随意的抓握。

拥抱反射:用一只手托起新生儿的颈和背部,另一只手托起头的枕部,然后突然将托起枕部的手下移4—5厘米(手不离开枕部),使新生儿的头及颈部向后倾10—15度。正常的孩子会出现两上肢外展、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回缩呈拥抱状态。这种反应称之为拥抱反射。它的消失时间是3—6个月。

不对称颈紧张反射:小儿仰卧时,他的头会转向一侧,与脸面同侧的上下肢体伸直,对侧肢体屈曲。早期的婴儿他的睡姿经常呈这种状态。这个反射大约在6个月时消失。

踏步反射:用双手托起新生儿腋下,竖直把他抱起时,使他的足背触及桌边下缘,新生儿就能主动出现“开步”的样子。这种反射大约在6周消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