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来源于选择有智力目的的活动,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即经历专注、兴趣、意志、顺从四个环节。儿童的意志力并非成人所理解的那样,可以通过后天强化训练出来。实际上,儿童的意志力形成是一个天然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天赋的本能,它是儿童自然成长的法则。

蒙台梭利观察到,在意志力形成的第三个环节,即意志的发展,总要经历三个重要的阶段,其中最常见也是首要的阶段便是“重复练习”。

“反复操作是儿童的智力体操。”蒙台梭利用这个比较恰当的比喻说明了重复和智力的关系。儿童在玩耍一样东西时总是重复进行,在读一本书时总是重复听,在操作一样教具时总是重复几十次,这在成人的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成人认为这是由于儿童的幼稚而导致的,但是这样的重复却使儿童感受到力量和独立,并使儿童达到极度的满足。实际上,如果儿童能达到重复一种活动的时候,那是因为儿童已经能够相当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点上。这种状态我们才把他称为注意力集中。这种集中的注意力在重复中,儿童的内心就获得了一种力量。我们把这种力量解释为控制的力量,儿童既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又能控制自身之外的物质世界。

许多父母都不难发现儿童重复练习的现象,要么是在学校,要么是在家里。但是,他们多数会表现出茫然的表情,并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意志力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正是基于“重复练习”的起点,儿童才慢慢形成了自制和自觉的能力,为进入第二个阶段打下了基础,即自由地选择自我训练的生活方式。

人们已经意识到手和语言是人类智力的两种外部表现,所以重复地听、说、读、画,以及所有重复性的劳动都是促进心智发展的运动。儿童喜欢用双手去重复做事正是他工作本能的一种表现,他们往往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对一些“基本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可以自主阅读之前,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重复听故事的阶段。重复听故事,能使儿童逐渐地掌握故事中的词句,使一些好词好句在记忆中得到反复强化,并积累一定的语言经验,从而使孩子在自编故事时,把那些储存在脑海中的语词语句,迁移运用到新的故事情景中。所以,让孩子重复听故事,不但令孩子获得了有关知识信息,学习了一些语词语句,懂得了相关的道理,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为孩子提供了创造性言语表达的素材,开发了孩子的语言潜能。

让儿童为之着迷的“基本工作”还有很多,比如把瓶盖拧下来再盖上;把玩具反复地拆开、重装;打开房门再关上等。类似的重复行为都是儿童的基本行为,不具备任何目的性,它们对儿童来说都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也是儿童进行的不够成熟的努力。“重复练习”的行为能够满足儿童特定时期的需求,也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独立感。另外,驾轻就熟的工作内容更容易让儿童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点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

然而,这些看似枯燥、简单、浪费时间的重复练习,却容易使成人与儿童之间发生冲突。成年人的思想中,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障碍,即“最大效益法则”。当他们看到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或者一直在从事浪费时间却毫无收获的劳动时,就会忍不住想去干涉或帮助他们。

在成人看来,类似于反复把彩色玻璃球放进瓶子里的游戏是一种琐碎而毫无用处的工作,他们不能理解儿童为何对此那么热衷而痴迷。实际上,成人不理解儿童“重复”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行动的节奏。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去医院探望患病的父亲,老人中风了。当她看到父亲倔强地用颤抖的双手异常缓慢地把水杯举到唇边的时候,那种抖动的动作与父亲昔日行动自如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位母亲因为看到了这种反差,所以十分痛苦。于是,她产生了一种冲动,即帮助父亲喝水。实际上,她想设法用自己的行动节奏去代替老人的节奏,以此缓解心中的不适。但是,当她3岁的儿子充当这个角色的时候,就变得十分耐心,刚好符合老人需要的节奏。但是,一旁的母亲又产生了上面的那种冲动,因为她早已习惯了那种敏感而迅速的节奏。

当儿童在做一些重复的事情时,成人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这件事,会产生一种干预儿童的欲望。然而,这么做对儿童的心理需求不但毫无帮助,还破坏了他们喜欢做的事情,阻挠了他们自由地行动。自由选择与纪律三自由选择与纪律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方法中有一种建立在儿童自由之上的教育法——观察教学法。“儿童之家”的所有老师都必须知道如何观察儿童,避免违反了他们的自然成长法则。这一点不但是教师的职责,更应该成为家长的习惯和本能。

相关推荐

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


一个3岁的小女孩,安静地坐在房间的角落里玩耍,她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个看似单调的活动中,将一些彩色的玻璃球一颗颗地塞到玻璃瓶中。每当一个玻璃球落下去的时候,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撞击声,这样的过程中,小女孩只是面无表情地重复一个动作,将玻璃球一颗颗地放进瓶子。母亲喊了小女孩三次,她都充耳不闻。当瓶子装满之后,小女孩把玻璃球倒出来,然后继续重复这样的动作,直到母亲进来收起瓶子,她才被迫停止游戏。

“妮妮,把瓶子收起来吧,看看妈妈给你买的花裙子。”小女孩被母亲抱起来,不情愿地看了一眼窗台上的玻璃球。但是很快就恢复了活力,精神饱满的样子。其实,母亲只想转移她的注意力,小女孩每天都要重复这个游戏,少则十几次,多则几十次,这种情况让她有些担心,而女儿却似乎对此有用不完的热情和专注。

晚上,小女孩早早地躺在床上,等着母亲给她讲“床头故事”。母亲准备给妮妮讲一个新故事,但是她非要听《金色的房子》。母亲有些吃惊,这个故事女儿已经听了十多遍了,虽然她还不认识几个字,但是已经熟悉到可以背诵了,“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

妮妮的母亲想:重复一件事情多么枯燥啊,女儿是不是患上“孤独症”了?

对于成人来说,重复操作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少人都会充满疑问:“反复做事需要耐力,3岁或5岁的孩子能忍受得住吗?”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儿童本来就喜欢重复地做某一件事,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当他们碰上感兴趣的事,就会没完没了的重复地做这件事。

“重复做事”是儿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训练活动,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幼儿特有的“常同行为”,蒙台梭利将其称为“重复练习”现象,同时,她也通过实践研究得出了儿童重复做事的必然性——为了意志力的形成。

意志力来源于选择有智力目的的活动,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即经历专注、兴趣、意志、顺从四个环节。儿童的意志力并非成人所理解的那样,可以通过后天强化训练出来。实际上,儿童的意志力形成是一个天然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天赋的本能,它是儿童自然成长的法则。

蒙台梭利观察到,在意志力形成的第三个环节,即意志的发展,总要经历三个重要的阶段,其中最常见也是首要的阶段便是“重复练习”。

“反复操作是儿童的智力体操。”蒙台梭利用这个比较恰当的比喻说明了重复和智力的关系。儿童在玩耍一样东西时总是重复进行,在读一本书时总是重复听,在操作一样教具时总是重复几十次,这在成人的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成人认为这是由于儿童的幼稚而导致的,但是这样的重复却使儿童感受到力量和独立,并使儿童达到极度的满足。实际上,如果儿童能达到重复一种活动的时候,那是因为儿童已经能够相当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点上。这种状态我们才把他称为注意力集中。这种集中的注意力在重复中,儿童的内心就获得了一种力量。我们把这种力量解释为控制的力量,儿童既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又能控制自身之外的物质世界。

许多父母都不难发现儿童重复练习的现象,要么是在学校,要么是在家里。但是,他们多数会表现出茫然的表情,并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意志力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正是基于“重复练习”的起点,儿童才慢慢形成了自制和自觉的能力,为进入第二个阶段打下了基础,即自由地选择自我训练的生活方式。

人们已经意识到手和语言是人类智力的两种外部表现,所以重复地听、说、读、画,以及所有重复性的劳动都是促进心智发展的运动。儿童喜欢用双手去重复做事正是他工作本能的一种表现,他们往往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对一些“基本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可以自主阅读之前,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重复听故事的阶段。重复听故事,能使儿童逐渐地掌握故事中的词句,使一些好词好句在记忆中得到反复强化,并积累一定的语言经验,从而使孩子在自编故事时,把那些储存在脑海中的语词语句,迁移运用到新的故事情景中。所以,让孩子重复听故事,不但令孩子获得了有关知识信息,学习了一些语词语句,懂得了相关的道理,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为孩子提供了创造性言语表达的素材,开发了孩子的语言潜能。

让儿童为之着迷的“基本工作”还有很多,比如把瓶盖拧下来再盖上;把玩具反复地拆开、重装;打开房门再关上等。类似的重复行为都是儿童的基本行为,不具备任何目的性,它们对儿童来说都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也是儿童进行的不够成熟的努力。“重复练习”的行为能够满足儿童特定时期的需求,也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独立感。另外,驾轻就熟的工作内容更容易让儿童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点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

然而,这些看似枯燥、简单、浪费时间的重复练习,却容易使成人与儿童之间发生冲突。成年人的思想中,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障碍,即“最大效益法则”。当他们看到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或者一直在从事浪费时间却毫无收获的劳动时,就会忍不住想去干涉或帮助他们。

在成人看来,类似于反复把彩色玻璃球放进瓶子里的游戏是一种琐碎而毫无用处的工作,他们不能理解儿童为何对此那么热衷而痴迷。实际上,成人不理解儿童“重复”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行动的节奏。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去医院探望患病的父亲,老人中风了。当她看到父亲倔强地用颤抖的双手异常缓慢地把水杯举到唇边的时候,那种抖动的动作与父亲昔日行动自如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位母亲因为看到了这种反差,所以十分痛苦。于是,她产生了一种冲动,即帮助父亲喝水。实际上,她想设法用自己的行动节奏去代替老人的节奏,以此缓解心中的不适。但是,当她3岁的儿子充当这个角色的时候,就变得十分耐心,刚好符合老人需要的节奏。但是,一旁的母亲又产生了上面的那种冲动,因为她早已习惯了那种敏感而迅速的节奏。

当儿童在做一些重复的事情时,成人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这件事,会产生一种干预儿童的欲望。然而,这么做对儿童的心理需求不但毫无帮助,还破坏了他们喜欢做的事情,阻挠了他们自由地行动。自由选择与纪律三自由选择与纪律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方法中有一种建立在儿童自由之上的教育法——观察教学法。“儿童之家”的所有老师都必须知道如何观察儿童,避免违反了他们的自然成长法则。这一点不但是教师的职责,更应该成为家长的习惯和本能。

宝宝学游泳有利于大脑发育


婴幼儿游泳是最适合他们的一种主动运动方式,近年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婴幼儿游泳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游泳可使孩子的肌组织得到锻炼,加速了肌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肌肉的发育和生长。

其次,身体在水中,四肢关节和脊柱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直接冲击,不易受伤,而且有利于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让关节得到伸展,让骨骼的生长更有动力。

第三,水又能对外周血管起到按摩作用,通过游泳可以让孩子幼小的心脏得到更好的锻炼。

第四,孩子游泳时,全身皮肤均匀地受到大量温和的水的刺激,可提高婴儿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促进智力开发。

另外,婴儿游泳时,由于运动和要克服水的阻力及水对胸廓的压力,还可使胸肌、腹肌都得到有效锻炼等等。

专业指导婴幼儿游泳

婴幼儿游泳的原理是让婴儿在类似母体的羊水中做自主运动,进行该活动时要注意多方面,毕竟新生婴儿各方面都很脆弱。

婴儿游泳应在专门场所进行,需经过培训的护士来指导。如婴儿游泳时须有专人全程监护;出生10天内的新生儿脐部必须贴防水护脐贴,游泳完毕后要将新生儿防水护脐贴取下,还要进行脐部消毒并包扎。游泳圈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测(如泳圈的型号、保险按扣、是否漏气等)。新生儿套好泳圈后,检查保险粘贴是否粘牢,要逐渐且缓慢入水。游泳完毕后要迅速擦干婴儿身上的水迹,注意保温。

最重要的是,消毒措施的到位是婴幼儿游泳健康开展的重要前提。婴幼儿的各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自身对外界的抵抗力非常弱,例如,婴幼儿游泳室每天要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游泳缸要保证一婴一缸水,一巾一消毒,缸内套一次性标准塑料薄膜,一人一换,所用浴巾要经过高压蒸气消毒,对游泳时的水质、水温、水箱和室温的要求也很严格。婴儿游泳时间一般控制在10~20分钟比较合适。

画画有利于宝宝智力开发


有研究证明,画画是培养宝宝想象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宝宝合适的年龄培养宝宝的画画兴趣,是可以开发宝宝智力的哦。但是专家也指出,儿童美术的教育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不同,而且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过高,不然会给孩子过大的负担,一旦孩子达不到父母满意的高度,则很有可能让孩子对画画失去兴趣,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低,孩子没有尽力去学,可能就达不到了学习的初衷。

孩子学画画几岁最合适

2~3岁的孩子,视觉感受能力发展迅速,此刻就可以开始教孩子学画画了。一般该年龄段的孩子,也会时不时的将手里的东西拿来甩动,甚至是丢掉,这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教孩子如何握笔,然后准备一些厚实的牛皮纸,以及各种颜色的蜡笔。铅笔和钢笔的笔头都太尖硬,怕伤到孩子,所以父母最好不要选用。

2岁大的孩子,已经是是可以有目的的通过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爸妈们可要抓住这一画画的最佳时期。

孩子学画画有什么好处

宝宝在纸上涂鸦出各种痕迹,对于宝宝们来说,从他们自己手中描绘出,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会让孩子们刚开始兴奋不已。

而且,在涂鸦的过程之中,其实痕迹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痕迹,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杂乱无章的痕迹,体会到手部运动与这些痕迹之间的关联,而且还可以锻炼到肌肉,手部也会更加灵活。

如何教孩子画画

1、借助孩子兴趣点

一般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先画圆形,再过渡到椭圆形,之后再画方形。刚开始接触画画的时候,孩子们肯定是不会太注重色彩,一般先吸引孩子的都是笔下的线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带领孩子去认识色彩,一般是从红色、绿色、蓝色、黄色、黑色和褐色这些基础的颜色去认识。一旦熟悉了这些色彩,孩子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不同颜色去表达自己的心情。

2、借助孩子形象能力

孩子开始学画画的时候,杂乱无章的作品会令父母有些担忧,会迫不及待的想去教孩子去画太阳、画白云、画花朵,这种心态是不太好的,其实一开始,爸爸妈妈们对于孩子的涂鸦作品,应该持一种肯定的态度,应该多多鼓励孩子,多给孩子一些赞美的话语,这样也会让孩子们对画画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对自己作画也更有信心了。

父母们也可以通过有趣的形式来教孩子们画画。雨天的话,就可以教孩子通过画线条来形容这淅淅沥沥的雨,织毛衣的时候,就可以教孩子顺着一个方向画螺旋线,也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又如,万里晴空的时候,可以教孩子画画太阳。通过这些简单的图形,慢慢的抽象出来,可以画苹果,画房子,画花朵……

刚开始接触画画的孩子,一般都是不大胆的,画画也轻轻画,不敢太过用力,这时候父母就要多多鼓励孩子大胆去画,努力去画,每次画画都能把画纸填满是最好了。

让宝宝学游泳有利于大脑发育


据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黄鸣剑介绍,婴幼儿游泳是最适合他们的一种主动运动方式,近年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婴幼儿游泳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游泳可使孩子的肌组织得到锻炼,加速了肌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肌肉的发育和生长。其次,身体在水中,四肢关节和脊柱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直接冲击,不易受伤,而且有利于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让关节得到伸展,让骨骼的生长更有动力。第三,水又能对外周血管起到按摩作用,通过游泳可以让孩子幼小的心脏得到更好的锻炼。第四,孩子游泳时,全身皮肤均匀地受到大量温和的水的刺激,可提高婴儿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促进智力开发。另外,婴儿游泳时,由于运动和要克服水的阻力及水对胸廓的压力,还可使胸肌、腹肌都得到有效锻炼等等。

专业指导婴幼儿游泳

黄鸣剑说,婴幼儿游泳的原理是让婴儿在类似母体的羊水中做自主运动,进行该活动时要注意多方面,毕竟新生婴儿各方面都很脆弱。

婴儿游泳应在专门场所进行,需经过培训的护士来指导。如婴儿游泳时须有专人全程监护;出生10天内的新生儿脐部必须贴防水护脐贴,游泳完毕后要将新生儿防水护脐贴取下,还要进行脐部消毒并包扎。游泳圈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测(如泳圈的型号、保险按扣、是否漏气等)。新生儿套好泳圈后,检查保险粘贴是否粘牢,要逐渐且缓慢入水。游泳完毕后要迅速擦干婴儿身上的水迹,注意保温。

最重要的是,消毒措施的到位是婴幼儿游泳健康开展的重要前提。婴幼儿的各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自身对外界的抵抗力非常弱,例如,婴幼儿游泳室每天要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游泳缸要保证一婴一缸水,一巾一消毒,缸内套一次性标准塑料薄膜,一人一换,所用浴巾要经过高压蒸气消毒,对游泳时的水质、水温、水箱和室温的要求也很严格。婴儿游泳时间一般控制在10~20分钟比较合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