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档案

父亲:王中山(HazemElhady)IBM大中国区软件服务部经理国籍埃及

母亲:王端(SuzannahWang)北京启明星教育研究所教师国籍美国

大女儿:王雅敏(Yasmene)8岁国籍美国

二女儿:王捷朗(Zaina)5岁国籍美国

到王中山先生家时,正好是中午1点,碗筷还没来得及撤下餐桌,一家人就热情地来到客厅,倒上茶水,端上水果,两个花朵般的女孩儿,急着为大家表演木偶剧,以及攀爬沙发的功夫。爸爸王中山和妈妈Suzannah面带微笑而又略有不安地看着两个活蹦乱跳的女儿,在她们表达了自己对客人的兴趣与友好之后,妈妈建议她们去房间看图书去了,大家才安坐下来,聊起了各自的工作、生活以及做父亲、母亲的心得与感受。

父母是一个整体

作为父亲,王中山并不觉得父亲和母亲在孩子们面前一定要扮演两种不同的角色。在他看来,父母亲应该是一个整体,孩子们从爸爸或妈妈那里获得的生活观念、做事原则、处事方法应该都是一致的,夫妻俩互为补充。

但是,既然是两个人,总有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在一个家庭中,如何来协调呢?“每周五晚上,我和Suzannah都特意抽出时间出去散散步。一边走,一边讨论家庭中的各种事情,如下一周的生活计划、对孩子们的教育中的感受。散步只是我和她两个人,孩子们就留在家中由阿姨照看。因为俩人工作都比较忙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时间安排,我们就难以及时、良好地沟通。”王中山说。

许多当了爸爸的人,由于忙于工作,难得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而在这一点上,王中山的安排可谓家庭工作兼顾,他在时间上作了一个灵活的变通。每天下午6:30,他都按时回到家,因为孩子们通常晚7:30或8:00就上床准备睡觉了。这样,每天他可以和孩子们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一起说说话,做做游戏。小女儿Zaina过生日得到一把吉它,他就教她弹吉它;大女儿Yasmene喜欢钢琴,多才多艺的王中山又教她弹钢琴。每天傍晚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但对于王中山来说却是生活的必需。

当问及上司会不会因他每天下午准点6:30就离开公司而不满时,他爽朗地笑起来:“不会,上司很开通也理解我。如果还有工作没做完,我就在女儿们晚8:00上床以后,在家里继续干。或者再回办公室去,因为办公室离家也不远。”

男人不善沟通

生活中人们时常看到一些爸爸面对感情丰富而又多变的孩子,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对于这一点,王中山颇为理解:“男人从小就被灌输要独立,不能轻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如果一个小男孩哭了,大人就会说‘别像个女孩儿似的’,而这种说法其实对男孩的情感成长是有害的,长此以往,男人们就渐渐地变得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变得喜欢掩藏自己的情感世界。但男人毕竟也是人,总是回避自己的真实感受,会带来许多问题。因此,男人们在面对情感丰富的孩子时,会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从我自己来说,我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的活动,往往是本身也令我自己感到愉悦的。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其实更让我受益。和孩子们相处时,我尽量诚实地去对待自己的感受,并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就情感的问题,王中山提到他最近刚读到的一本书,其中讲到人的两种智能——智商与情商。他很赞成书中的观点,即人的智商往往在童年时期就基本定型了,而人的情商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因此年龄大一些的人往往会显得更智慧,那是因为他们更能体察周围其他人的感受,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而情商恰恰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情商教育上,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Suzannah有独到的见地:“作为家长,我们往往只看到孩子做得不对或不好的那一点,却忽视了许多孩子做得好、做得对的地方。这好比一座冰山,孩子们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许只是露出海面上的那一点,却往往被家长发现和反复强调;而做得好的地方却是海面下那巨大的冰体,然而家长们看不见,也不提及。因此,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家庭生活中,我都总是提醒自己,也提醒其他的家长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孩子们,要看到孩子们身上许许多多的优点。”

“好孩子”的压力

当成人夸奖一个孩子时,往往喜欢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而实际上,在Suzannah看来这种评价是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的。因为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而且我现在好,不一定保证我能作到永远好。因此,从孩子们的心理来分析,当他们听到别人称赞他们是好孩子时,他们往往更多地会感到一种不安和压力。因而,比较可行的评价方式是说出孩子的具体行为,比如孩子为客人送上茶水了,或自己收拾玩具了,这时肯定孩子们的这些行为。

作为一个过来人,回想起孩子们还在0-3岁的那些日子,Suzannah轻轻叹息了一声:“那可是段艰难的日子。我所认识的母亲中,几乎没有一位觉得自己非常自信、非常有把握。尤其是生第一个孩子时,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同时,你又了解到这个时期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Suzannah正在研究和学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其中提到在孩子0-3岁阶段,有动作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等。对动作的敏感期,她深有体会。在女儿们快3岁时,她感觉到她们确实有一个阶段对爬高上低、走马路沿等有一种抑制不住的迫切和渴求,一遇到路边的高沿,就非要去走不可。现在学了蒙氏的理论,才明白孩子在那时,大脑的运动平衡中枢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得到了运动与平衡锻炼的机会,他们的这种能力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不要太民主

在问及Suzannah认为自己是不是一个民主型的母亲时,她笑了笑,然后说她和丈夫都认为在这一点上,他们做得有点过了。她认为,在生活中,孩子们有时更需要成人给她们设定明确的界限。当孩子们知道界限在哪儿时,她们似乎更加安然自得,否则她们会不断地试探,直到你发火,然后明白“哦”,这就是底线了。

作了8年的父亲和母亲,其中的苦辣酸甜是难以在三言两语中道尽的。王中山和妻子Suzannah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对孩子来说,每天给予他们哪怕半小时的关注,不是一边看电视一边搭话,也不是一边工作一边对孩子敷衍几句,而是眼睛看着她们,耳朵听着她们,给予她们充分的关注和回应,孩子们会感受到真正的爱和满足。

精选阅读

也谈全托


很感谢WeeWitch参与我们的讨论。

事实上,我的观点仅代表我自己,连我的先生也代表不了。更不用说代表“早期教育”这个版面的意见了。

如果WeeWitch看过我们关于全托的全部讨论,应该可以看出来,我家的孩子并没有按照我的意愿上全托,而是遵照先生的意思上的日托,其间,所付出的辛劳不再一一说起。

父母,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了孩子的发展才聚到一起的,大家在现实中,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无奈。如果撇开生活给我们的压力,撇开现实中的负担,我相信,这里的大部分父母情愿整天待在家里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可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我不希望早期教育成为我一个人的一言堂,我希望这个版面以一种活泼,轻松的氛围吸引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既然是讨论版,就允许有相反的意见存在,我的言论并不代表大众。

就这个全托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在讨论中找到适合自己对待孩子的方法,很多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让我们在讨论中成为好朋友,毕竟,我们大家对待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和孩子谈条件


的确,对年纪不太大的孩子,有时有理也说不清。这时候,做父母的可要善于观察,当机立断,来化解孩子不当的要求。

在公众场合,或有客人到家里来的时候,孩子常会提出无理的要求,故意考考父母的耐心。做父母的如果妥协,答应他的要求,那么以后碰到相同场合,孩子会索取无度。如果这时能提出些有条件的报酬,可以暂停止他的吵闹,同时收到教育效果。

四岁的小珊在客人来时,总要吵着妈妈帮她买玩具。妈妈一开始总是答应她,结果小珊看准这一点,每次都提出过份要求。经过学校老师的辅导,妈妈开始对小珊说:“我们约好哦,帮妈妈做七件事,才可以买一个玩具。”下次客人来,小珊又吵闹着要买玩具,妈妈说:“这星期你帮忙做了几件事啊?”小珊想起了约定,有点失望。妈妈说:“今天如果你乖乖听话,就算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好不好?”小珊不再吵闹,心里直盘算她怎样得到玩具。

小孩子有时不懂事,父母有责任教导。像小珊这样的例子,就是因势利导,让她朝有利方向思考,这样一来,买玩具的比例降到七分之一,可以省下一大笔钱,同时教孩子知道节制。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死亡教育大家谈


一死亡教育大家谈

家长被5-6岁的孩子问及什么是死亡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知所措。其实儿童和成人一样,也会面对困扰和心理紧张。一套名为“比比和朋友”的教育方案将于明年在上海31所幼儿园进行试点。整个方案围绕一只宠物和一群孩子展开,“生死”这种人生大命题也包括其中。幼儿园引进“死亡教育”,多数家长难以接受。给孩子提前灌输“生死”概念,有这个必要吗?你会用何种方式给孩子解释这个问题?

死亡不等于GAMEOVER

孙小姐32岁公司职员

儿子虽只6岁,可他对“死亡”并不陌生。他的死亡概念完全来自于电脑游戏,他会说,等他“死了”再过来吃饭,在他眼里死亡并不可怕。虽然习惯了,可我总觉得,应及时纠正他这样的概念,让他知道真正的死亡到底是什么。我也曾想过告诉他什么是“死亡”,可又怕方法不当会吓着他。如果幼儿园里能用适合孩子的方法来告诉他们,我觉得长久以来困扰我的难题就有人帮我解决了。

生死教育不用刻意为之

王小姐34岁机关办事员

在孩子一定年龄的时候,让其懂得“生死”这个无法回避的大问题,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可是,在幼儿园里专门开设这样一门课来讲这个问题,我觉得刻意的痕迹太重了,在孩子们还没有这方面心理准备的时候强行灌输这样的理念,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带来不可承受之重。

在生活里,接触到“生死”的机会也不少,比如孩子精心喂养的小兔子死了,比如他正好看到了小区里有人故去。在这种已经发生的事实面前,适时地告诉他什么是死亡,我想他可能更能接受。如果在幼儿园里开设这样一门课,在假设的前提之下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恐惧。如果不是身边有这样的例子,5-6岁的孩子可能根本无法体会什么是死亡,带去墓地给予其“死亡教育”,哪怕是烈士陵园,孩子们可能都无法理解。在那种情况下,孩子们反而会发挥他们的想象,死亡在他们的脑海里到底成了什么样,我们便无从知晓了。只记得自己小时候对死亡是非常恐惧的,我不想给孩子带来同样的困惑和思想负担。

二死亡教育的原则

在专家看来,不论采取哪种形式进行“死亡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当遵循以下两点。

一、死亡是很自然的。我想,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肯定不是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产生心理阴影,而是让孩子们知道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甚至是很应该的事情,让他们以平常心坦然面对死亡。

二、死亡是很突然的。正常来说,死亡是在我们生命机能用尽的时候。可是,在生活中,非正常死亡的例子太多了。我们其实无法知道,身边的人会在何时何地离我们而去。

很显然,在死亡被电脑游戏“轻巧化”的今天,对孩子们进行“死亡教育”是很必要的。但是,但愿“死亡教育”能够少一些噱头和作秀,对一些国外的做法——如让孩子到敬老院进行临终关怀,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而不是仅仅学点花哨的表皮,因为引导很难、误导却很轻松。

三宝宝对死亡的认知特点

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年幼儿童对死亡的认识一般经历这样两个阶段:

1、分离的阶段:0~3岁,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在此阶段亲密和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最重要。

2、结构性阶段:3~6岁,学龄前的儿童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常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就像卡通片一样,还常将死亡与睡着或旅行相联系,有时会害怕睡觉。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会对死亡充满幻想及魔术性思考,相信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会导致某人死亡。儿童还会将“死亡”与“老年”相联,但不确定什么是“老年”。除非重病的儿童从成人那儿得到相关死亡讯息,一般儿童不认为自己可能会死亡。这个年纪的小孩需要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重复的再保证和温和的教导,直至成熟的死亡观初步形成。

此后便是6~12岁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和12岁以上的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观。由此,对于死亡,再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回避死亡话题,反而会压抑他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而令这些体验和感受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

孩子眼中的生命现象是这样的

孩子对不同情境下的生命现象,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下面的情景就展现出他面对生命现象时的不同表现:

情景1:2岁3个月大的乒乒与父亲玩枪战游戏,只见双方拿出“手枪”瞄向对方,嘴巴同时发出“啪、啪”的声音,只见乒乒倒下来,眼睛闭上,妈妈问乒乒:“你怎么了?”乒乒笑眯眯地说:“我阵亡了!”接着,马上翻个身又站起来,展开另一次枪战。就这样,发出“啪、啪”声、倒下来、“我阵亡了”、站起来、再发出“啪、啪”声,这场“亲子枪击战”笑声不断。

专家解析:在男孩心目中,玩战争游戏时“死亡”是一个必要环节,这种情况下,当然无需将“什么是死亡”这个严肃的话题凸现出来,而破坏了游戏的兴致。

情景2:有个小男孩,平时喜欢在爸爸身上跳来跳去玩,很调皮。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脏病过世,小男孩非常难过,认为一定是自己太顽皮,害死了爸爸。家人怎么劝都没用,最后只好求助心理医生。

专家解析:这个小男孩面对父亲死亡时表现出的是一种自责心理,这时最好立刻告诉孩子真相,找个跟孩子亲近的人,在孩子感到熟悉而安全的环境里亲密地陪伴他,让他知道自己仍旧被爱,往后也会持续被关怀,降低他的孤独感。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不是自己导致了亲人的死亡,没人能预防死亡。亲人要鼓励孩子用语言及肢体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问问孩子在想什么,想知道些什么。

情景3:3岁半的丁丁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随后他便从“麻雀在干什么”开始连珠炮似地提问:“死了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死?”“它死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妈妈、爸爸会死吗?”“我会死吗?”

专家解析:此时丁丁对“死亡”非常感兴趣,远远超过了他对此的恐惧。虽然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这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话题。但是,丁丁却全然不知,他兴奋地大喊:“我们再回到花园去吧!我想看看麻雀是不是还是死的。”丁丁展现的是单纯的对生命现象的好奇,是一种科学探索的热情,这时候配以生动有趣的生命科学探索活动,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也许是最适当的。

四死亡教育课这样开始

与宝宝交流死亡话题时,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时给以诗意的审美,要结合情境寻找一些最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1、说个家族故事

引导孩子认识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可从共同分享家族故事起头。专家曾建议,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时,找出泛黄的照片翻阅,跟孩子说说父母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他们从哪来?做什么?生了几个小孩?他们那时喜欢玩什么?吃什么?最开心或难过的事是什么?也可以陪孩子把这些故事画下来,在画图说故事中,逐渐了解生与死。

2、拿宠物当媒介

很多宝宝喜欢养宠物,宠物的寿命短,极易成为小孩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父母不妨善用机会进行生命教育。宠物死去经常激起孩子对死亡的疑问,狗狗去了哪里?天堂是什么?我可不可以一起去?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容许表达情绪,且经常被关爱,那么在遭遇亲人过世时,孩子较能从容面对。

让孩子观赏《狮子王》,当看到小狮子辛巴的爸爸死去,电视机前的孩子会跟着掉泪,其实就是在“演练”悲伤,学习让情绪有出口。

3、在游戏中谈生死

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在《关于儿童与死亡》的书里提到,透过绘画、游戏过程,有助于儿童理解或面对死亡。这几年,国内也出版了一些与死亡主题相关的童书绘本,透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谈论生死大事。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讲小男孩布鲁诺的爷爷过世了,他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所以一开始他非常愤怒,因为爷爷答应带他去钓鱼,却什么也没说就去了天堂,他的胸口经常感觉刺痛。面对爷爷的死亡,布鲁诺经历了疑惑、痛苦与悲伤,最后他终于明白,心中的爷爷就像照片上那样微笑着,继续活在自己的记忆中。

4、从大自然知生死

让孩子体悟四季转换,比如看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有一位临床心理咨询师选择让孩子种树,在花开花落中明白“花谢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诞生了”。

育儿8字箴言 犹太人的教子秘诀


爱书

古代犹太人将书看得破旧得不能再看了,就挖个坑庄重地将书埋葬,这时候他们的孩子总是要参与其中的。他们对孩子说:“书是人生命的东西。”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书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传说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有书本,他们相信死者在夜深人静时会走出来看书。尽管这种传说具有某些迷信意味,但其象征意义却对现实的人很有教育意义:即生命有结束的时刻,求知却永无止境。

犹太人从不焚烧书籍,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犹太人(以色列人)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堪为世界之最。犹太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说法,那就是书柜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进而遭到大众的唾弃。

尊师

犹太人称山为“哈里姆”,称双亲为“赫里姆”,称教师为“奥里姆”,这三个词是同源的,在他们那里,教师与大山、父母是同样的。

惜时

世界上多数民族都将早晨作为一天的开始,公历的一天开始于午夜,而犹太人的一天则是从太阳落山时开始的。当孩子问为什么时,他们说:“将黑暗作为开始的人,他的最后就是光明;而将光明作为开头,最后则是黑暗。”以此教育孩子先吃苦,后享受。

当孩子问现在是几点钟时,他们总是说:“现在是10点21分35秒。”从不说快10点半了、10点多钟。正是因为这样,犹太人的时间观念极强,他们对数字也是非常敏感与精确的。

坚忍

犹太人说:“有十个烦恼比仅有一个烦恼要好得多,只有一个烦恼时,痛苦一定是深刻的,而有了十个,就不一样了。没有一个自杀者是因为有了十个烦恼,全是为一个烦恼而死的。”所以犹太人虽然苦难多多,但他们并不惧怕。

多数民族将胜利、喜庆作为节日,可是犹太人最盛大的节日“逾越节”,却是纪念祖先在埃及当奴隶时的苦日子。这天他们给孩子吃一种很难吃的没发酵的面包和很苦的叶子,然后讲祖先在埃及受屈辱的故事。

每一个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猜开一个谜团:“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呢?”如果孩子回答说是钱或者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当孩子无法回答时,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会伴随你的一生。”

爱书,尊师,惜时,坚忍,这就是犹太人教子的秘诀,也是这个伟大民族的魂之根本。

单亲孩子教育专家谈


对于“单亲孩子”这个称谓,我们并无歧视意味。在智商方面,单亲孩子和普通的孩子并无差异。甚至,因为他们特殊的经历,只要引导得当,他们在情商方面的的完善和成熟还能比一般孩子更快更好。

对于“单亲孩子”这个称谓,我们并无歧视意味。在智商方面,单亲孩子和普通的孩子并无差异。甚至,因为他们特殊的经历,只要引导得当,他们在情商方面的的完善和成熟还能比一般孩子更快更好。

家长问:我和妻子离婚了,该怎么对5岁的儿子解释,怎么让孩子不难过啊?

育儿专家建议:

可以学学美国人对孩子说离婚的方式:爸爸妈妈会像以前一样爱你,只是不再爱对方了,这是爸爸妈妈之间的事,与你无关,你要像以前一样快乐的生活!而孩子也慢慢接受了这种现实。

总之,你要强调离婚不是孩子的过错,不要对孩子说“你爸爸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你也需要与孩子协定他与双亲相处的时间,以及受哪一方监护;最重要的向孩子保证父母依然深爱他,仍会与他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强迫孩子表态“站在哪一边”。

家长问:离婚后,孩子判给了妻子,我怎样对待孩子?

育儿专家建议:

你要经常去看看孩子,每周一起吃顿饭是保持亲子关系的一个有效办法;把探望孩子的时间安排得稍微有点弹性,以免万一有变化让孩子失望,如果真的有什么事需要改期,也要向孩子说明原因;不要让孩子做父母的传声筒,不要向孩子打听对方的生活细节。

家长问:我听说由母亲带养的男孩子容易变成同性恋,是真的吗?

育儿专家建议:

这种家庭的孩子,因为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心理特质容易趋于女性化,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步入性的误区。正确引导孩子,我们可以:一、有意识地培养儿子果断、自信、大胆、心胸坦荡等男性角色性格,并使孩子多与亲属、同事和朋友中个性成熟的男人交往。二、母爱适度。单身母亲往往将儿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唯一寄托,把全部的爱和感情都倾注到孩子身上,使孩子产生“恋母情结”,导致一些变态心理和行为。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与其他家庭相比,单亲家庭情商培养的难度的确较高,但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教育原则,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一样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

和儿子谈遗精和手淫


儿子读六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在儿子的班里讲过青春期发育时身体的变化,内容很详细,包括遗精和自慰。我的他是第一个读者.

儿子上初中后,看着孩子快速发育的身体,我还是请先生给儿子单独谈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我想让儿子在这个阶段不要因为发育而带来任何的压力,让他和父亲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因为孩子的性问题不是一堂课和一本书就完全能够解决的。父亲和儿子谈青春期的问题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可先生告诉我,他不知道怎样开口,他说:“你是性教育专家,你去和他谈吧!”,一副想推卸的样子。我告诉他:“儿子长大了,是个男人了,我是个女人,和他谈遗精不合适了,你们男人的事应该有男人来解决呀!”,先生勉强同意:“好吧,可我不知道怎么谈!”我开始教先生和儿子谈话的技巧:“你可以这样开始:儿子,爸爸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变化,比如,有一天早上起床时,发现内裤上有一些粘粘的液体,这就是遗精,这是我们每个男人长大的标志,是非常正常的。我不知道你有这个变化了吗?如果已经有了,爸爸要祝贺你长大成人了,如果现在还没有,总有一天你也会像爸爸一样。”于是,选择一个儿子心境平和的夜晚,先生遵照指示执行了,他告诉我儿子不是很配合,不愿意和爸爸交流,我告诉先生,不管儿子是什么态度,你都要将那些话说完,你认为他不配合,是因为他害羞,但那些话他一定会听进心里的。先生还告诉了儿子如果遗精,该如何进行清洁的问题。

儿子上初中二年级了,我继续请先生给儿子谈手淫的问题。有了第一次的尝试,这次他没有推辞,接受了任务。我仍然将技巧告诉了他,一定要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开头,这样,儿子就容易接受。比如,可以这样说:“有时候,我们的身体有性的冲动,我们会用手或其它物品去摩擦生殖器官,获得一种快感,这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感到轻松,爸爸在你这么大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你有吗?随后就能够进入与儿子的交流。”先生说儿子仍然没有配合他,我说没有关系,他心里已经接受了你和他的谈话,在和儿子谈手淫的问题时,一定要告诉孩子:身体有性的冲动,通过手淫可以释放性压力,这样的手淫对身心健康是有利的,如果没有性冲动,通过手淫刺激身体产生性兴奋,这样的手淫会带来身心伤害。

用父亲自己的经历开头,让孩子感到不尴尬,感觉到父亲的亲近:“原来爸爸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在随后的交流中,可以用相关的书籍进行,因为父母的专业知识有限,用专家的书籍比较合适。最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爸爸交流。在以后的每半年或一年,都要循序渐进的和孩子交流,如果这样来处理青春期孩子的发育问题,孩子就愿意和父母交流,可以减少孩子在青春期的逆反,因为,青春期的主要问题就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变化引起的。

当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时,由于害羞的心理,加上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搭建与孩子进行性问题交流的平台,所以孩子不愿意主动与父母交流。在这个时期,父母主动和孩子交流尤为重要。

如何与儿子谈遗精和手淫?


儿子读六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在儿子的班里讲过青春期发育时身体的变化,内容很详细,包括遗精和自慰。我的<成长与性>他是第一个读者.

儿子上初中后,看着孩子快速发育的身体,我还是请先生给儿子单独谈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我想让儿子在这个阶段不要因为发育而带来任何的压力,让他和父亲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因为孩子的性问题不是一堂课和一本书就完全能够解决的。父亲和儿子谈青春期的问题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可先生告诉我,他不知道怎样开口,他说:“你是性教育专家,你去和他谈吧!”,一副想推卸的样子。我告诉他:“儿子长大了,是个男人了,我是个女人,和他谈遗精不合适了,你们男人的事应该有男人来解决呀!”,先生勉强同意:“好吧,可我不知道怎么谈!”我开始教先生和儿子谈话的技巧:“你可以这样开始:儿子,爸爸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变化,比如,有一天早上起床时,发现内裤上有一些粘粘的液体,这就是遗精,这是我们每个男人长大的标志,是非常正常的。我不知道你有这个变化了吗?如果已经有了,爸爸要祝贺你长大成人了,如果现在还没有,总有一天你也会像爸爸一样。”于是,选择一个儿子心境平和的夜晚,先生遵照指示执行了,他告诉我儿子不是很配合,不愿意和爸爸交流,我告诉先生,不管儿子是什么态度,你都要将那些话说完,你认为他不配合,是因为他害羞,但那些话他一定会听进心里的。先生还告诉了儿子如果遗精,该如何进行清洁的问题。

儿子上初中二年级了,我继续请先生给儿子谈手淫的问题。有了第一次的尝试,这次他没有推辞,接受了任务。我仍然将技巧告诉了他,一定要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开头,这样,儿子就容易接受。比如,可以这样说:“有时候,我们的身体有性的冲动,我们会用手或其它物品去摩擦生殖器官,获得一种快感,这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感到轻松,爸爸在你这么大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你有吗?随后就能够进入与儿子的交流。”先生说儿子仍然没有配合他,我说没有关系,他心里已经接受了你和他的谈话,在和儿子谈手淫的问题时,一定要告诉孩子:身体有性的冲动,通过手淫可以释放性压力,这样的手淫对身心健康是有利的,如果没有性冲动,通过手淫刺激身体产生性兴奋,这样的手淫会带来身心伤害。

用父亲自己的经历开头,让孩子感到不尴尬,感觉到父亲的亲近:“原来爸爸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在随后的交流中,可以用相关的书籍进行,因为父母的专业知识有限,用专家的书籍比较合适。最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爸爸交流。在以后的每半年或一年,都要循序渐进的和孩子交流,如果这样来处理青春期孩子的发育问题,孩子就愿意和父母交流,可以减少孩子在青春期的逆反,因为,青春期的主要问题就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变化引起的。

当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时,由于害羞的心理,加上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搭建与孩子进行性问题交流的平台,所以孩子不愿意主动与父母交流。在这个时期,父母主动和孩子交流尤为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