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妈,我决定先要狠狠地表扬你一下,恩,这次就弄一瓶甜面酱吧,尤其是帖子第一部分的总结,看得出美国的红灯时间是够长的,很深的思考起了相当的作用,开开这小子的幸福生活今后会越来越好:)

对于你的最后一点是否该在“开开平静下来以后跟他讲道理”,你担心“扯动那根筋”所以没有再提。我觉得我们总是低估了孩子的记忆力,因为我们在哄孩子的时候,经常发现“转移注意力”是一件屡试屡爽的法宝,所以认为孩子的记忆力是短暂的,但是我却觉得孩子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尤其是在受到莫大的委屈或挫折之后,他一定会记住。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安妮喜欢自己剥瓜子吃,屡劝不听后,终于有一次呕吐了个西里哗啦,然后她一看见瓜子就做呕吐状,不用别人提醒;安妮喜欢在在楼梯上爬上爬下,并为自己身手敏捷而得意不已,终于有一天一脚踏空,磕着了脑袋,现在下楼梯比谁都慢,小心得很……我觉得在孩子平静下来以后,是讲道理的最佳时机,否则在他小小的记忆里,那场痛哭一直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是妈妈欺负我的一件事情:),是一件没有办法反抗的事情,反而会是误导,你以为呢?

安妮妈妈的语文水平也太耷僵了不是?琢磨半天,还是决定红着脸来做一个澄清:安妮妈妈的意思是:在宝宝0~6岁期间,坚决不要给孩子立规矩,只是引导他该怎么做,但做不做也给他充分的选择的自由,宝宝只有三个方面会得到坚决无情的约束:道德的约束、健康的约束、危险的约束。

其实我坚决相信,开开生活里的大多数时间和安妮一样,都是在如沐春风里度过的,那次是事件是一个很少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大家讨论的也是针对这些小概率极端事件的紧急处理办法,如果三天两头要上演这样的悲喜剧,那么恐怕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就很成问题了。安妮的生活里也经常听到大人说不,一般安妮总会给大人面子,乖乖就执行了,这类矛盾有60%吧,安妮表示不同意,经过劝说或利诱后同意的,这类矛盾有30%吧,最后有10%是碰到双方不能达成共识的小概率极端事件,如果违反妈妈的三个约束政策的,安妮屈服(很少的情况),否则,我们做父母的屈服。

所以,如果安妮要吃可乐或其他垃圾食品,我会告诉她可乐不好吃,可以吃果汁,并尽量提供给她一个没有可乐的环境,如果不可避免,她又一定要吃的,我会给她吃,但反复提醒她可乐不好,爸爸妈妈都不爱吃。我想这时候就要体现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了,总之一句话,6岁之前,我尊重安妮的选择,6岁以后,我会告诉她,你不可以吃可乐,因为可乐不好,不听话,妈妈就要生气了。哦哦,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我怎么可能在安妮的6岁生日过后,就突然告诉她你的自由生活已经结束了。

延伸阅读

关于自由和规则(下)


关于给孩子立规矩,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

*立规矩,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他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他的态度,却会让他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

*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的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

*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家长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家长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家长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

*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Sam三岁后的那个夏天,有一阵子他要求每天吃两次冰激凌。我对他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他不理解。我就依着他每天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他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他“难受、不舒服”。我告诉他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约束自己,只吃一次。

*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比如Sam爱吃肉,不爱吃青菜。我们劝他吃青菜,告诉他吃青菜的好处,他就是咽不下去,我们也不要求他一定吃。经常做一些带馅儿的食品,比如包子、饺子、馅饼等,以此种方式让Sam进食青菜。每顿饭的青菜,我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让他看着眼馋。有时他会主动要求吃一些,还对我们讲道理:“吃了这个菜,我就身体好,不得病。”

*有些我们看着不恰当的行为,比如,说“狠”话(“我要拿枪把他打死!”)、咬人打人,更正无数次也不见效,甚至发脾气、惩罚孩子都没有用,就干脆“冷处理”好了,多给别人道歉,少对孩子做过激反应。这些行为是阶段性的,孩子在试探自己的力量。过激的反应倒会强化他的印象,感到自己有能力激怒他人,就更不愿意放弃了。耐心等一段时间,他看着观众反应不强烈,也就索然寡味,不再“表演”了。

*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在他看来,向你身上泼水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恼火,而是和缓地告诉他,“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我们给Sam立了那么多规矩,他能够每天每次每一条都完全地遵守吗?当然不可能!甚至说了N次不可以做的事情,他还会做。这不是他不明白道理,也不是他忘了,而是他还小,自我控制能力没有那么强。兴致所在,他控制不住自己。体谅了这一点,我们就会耐心地对他讲N+1次,“不可以…”不要怕麻烦,重复、重复、再重复,也是儿童学习的必然过程。

*记住,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成年人),不要时时处处紧绷着阶级斗争的弦,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规矩有了,小处不妨宽松一些。苛求完美只会把你变成碎嘴婆子,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你对他的规范越精简,起的作用越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慎用惩罚手段。打孩子是万万要不得的,暴力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在孩子的心里埋下恐惧、愤怒和仇恨的种子,也在教导孩子一切问题都可以运用暴力来解决。其他的惩罚手段也不可多用,尤其要注意,行为和惩罚之间一定要有通顺的逻辑关系,比如,“你要是把弓箭对着别人发射,我就必须没收它,不让你玩儿,以免你伤害别人。”做出这样的承诺之后,一定要履行诺言,而不是威胁了又威胁,雷声大雨点小,让孩子觉得你只是在吓唬他,久之他也就不把你当回事了。曾经有几次,Sam闹着在吃晚饭之前吃甜食,我对他说,如果他现在吃甜食,就没有晚饭吃。他马上不吭声了,因为他知道,妈妈绝对说话算数,为了一口甜食而损失晚饭,实在不划算。

Sam的爸爸对于惩罚和行为之间的逻辑联系,曾经掌握的十分教条。有一阵子他对Sam的任何不妥行为都采取没收玩具的手段来对应。一次,Sam连续掐捏妹妹,爸爸一怒之下把他心爱的绿球劈手夺走,告诉他,如果想要球,就必须停止欺负妹妹。Sam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大喊大叫,并且更加努力地企图进攻妹妹。我对他爸爸说,“你这样做,有点儿不讲理。Sam不应该掐妹妹,是因为妹妹会疼。他应该因为爱护妹妹而不掐她,而不是因为不失掉自己的玩具而不掐妹妹。掐妹妹和没收玩具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你这么做,他不会明白道理,反而会以为是妹妹令他失去了自己的玩具,从而更要欺负妹妹。”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惩罚对于孩子来说,效果十分微弱。我也曾经按照书本上宣讲的一些做法,在Sam“犯错误”时,显出很生气的样子,试图把他关在一间屋子里,给他“timeout”。结果Sam吓坏了,大哭大叫着要我抱他,却依然不能够控制自己的“错误”行为。我也就摒弃了那些书本的教导,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自己的方法。我总结出这样三个法宝:

法宝一:孩子不讲理发脾气摔东西时,不要生气,也不要训斥他,而是迎上前去,拥抱他,爱抚他。“闹”的孩子都是在索要爱和注意,你越把他往外推,越会适得其反。Sam一般都是在饿了累了困了的时候出现“不良”行为,我在安抚他的同时也会告诉他,“你肯定是饿了(困了),才这个样子,有点儿不讲理。”有时候这么一说,他就收敛起来,哼哼唧唧地往我身上一靠,“妈妈抱抱!”皆大欢喜。

法宝二:孩子闹的你心烦意乱、恨不能扇他耳光时,不要发脾气,深呼吸,平静下来,多想想他可爱的地方,回想他平时给你的欢乐,这会给你无穷的耐心,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法宝三:要具备一定的幽默感。孩子不服从你时,不要强硬地推行你的政策,因为无论孩子多小,你都“打”不过、拧不过他。剑拔弩张之时最难实行规矩,不妨采取迂回战术,施展一下自己的喜剧才能,尤其要顺着孩子的思路说出他不遵守的理由。把孩子逗笑了,一切就都容易了。

一天晚上Sam赖着不去睡觉,催促他,他说“待会儿”,拉他走,他干脆躺在地上嚷嚷,“我就是不要睡觉!”眼看他爸爸要发脾气,我抱着他就势滚在地上,学着他的口气,“你不要睡觉,我也不要睡觉!睡觉多没意思啊!醒着多好玩儿啊!这么多的玩具,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谁要睡觉?可是,可是,不睡觉,就没有精力,就困,就难受,就没有劲儿玩儿了。还是睡一会儿吧,让玩具也休息休息。明天一睁眼,它们还都等着Sam哪!”Sam早就被逗的嘎嘎大笑了,乖乖地爬起来跟着我刷牙去了。

再比如,Sam有时候不愿意仔细地刷牙。这个时候跟他讲不好好刷牙将来牙会坏掉之类的道理是没有用的,小孩子心目中没有“将来”,只有“现在”。所以我和他爸爸都各自设计了一些办法,很夸张地叫他长大嘴,让我们看看刚才吃的水果(米饭、肉、甜食)是不是还挂在他牙上,看看喜爱甜味儿的小蚂蚁是不是来偷吃Sam嘴里的残留食物了,是不是误把Sam的牙床当作好吃的,别把Sam的牙吃了!哎呀!快刷快刷!哎~~!刷干净了,让妈妈闻闻,嚯!Sam的嘴好香啊!(当然这种“故事”要掌握分寸,不要什么都瞎编吓唬孩子,将来他长大了,学到了正确的科学理论,会以为你一直在骗他。)

我自认为自己是个脾气急躁的人,却不知什么时候起,在邻居中得了一个“耐心”的美名。好几次,别的妈妈对我说,“你怎么对孩子有那么多的耐心啊?我看你从来不发脾气,总是那么耐心。换了我,早就要吼了。”

我的回答是,“我要是吼,岂不是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有个“耐心”的妈妈,也就有了“懂事”的孩子。邻居们,无论老人、父母、还是保姆,都曾经向我感叹,“你们家的孩子就是懂道理,什么事情和他一说就通!”

如何把握对孩子的爱和自由


近年来,很多父母接触到“爱和自由”的育儿理念,并付诸实施。有些父母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扰:给孩子自由,是不是意味着不“管”孩子?如果约束孩子,是不是意味着我没有给他足够的自由?孩子受到约束后,哭闹得厉害,我是不是伤害他了?

的确,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到大都没有享受过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没有享受过真正的自由,没有和父母以及他人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疆界,所以当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爱和自由的度应该怎样把握。

简而言之,爱和自由不意味着对孩子有求必应、包办孩子的生活、听任孩子为所欲为。爱和自由不意味着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只要一哭闹,家长立刻乖乖“投降”,顺从孩子的一切要求。这不是自由,而是娇宠,这样“惯”出来的孩子散漫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真爱需要我们保护孩子,保护的措施之一就是让孩子过上有规律、有规则的生活。

自由不是放纵,而是与责任相辅相成,有多大自由就要担负多大责任。大自然的安排是合理的,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他的“破坏力”成正比:孩子很小的时候,力量薄弱,不能对他的环境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恰是他到处爬到处摸的探索时期,我们在保护他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自由探索。孩子大一些,“破坏力”提高了,相应的规则也需要逐步引进,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儿童需要成年人树立规则,因为规则给儿童安全感。曾经有人做过以下两个测试,生动地说明儿童对规则的需求。

围栏的测试——孩子们需要规则:一个校园里有非常宽阔的草坪,草坪的外围是学校的院墙。但是,成人发现孩子不会到很远的墙壁旁边去玩,而是集中在离教学楼更近的地方。当成人将墙挪近一些的时候,孩子们才开始放心地到草坪上去玩。这个测试说明规则对儿童至关重要,他们需要生活中存在明确的疆界,知道自己可以自由活动的范围,而不是没有限制。疆界让孩子感觉安全,否则,他的世界就会变得茫然、混乱、难以控制。

纸墙的测试——规则要严格执行:一个房间里,几面墙都是纸糊的,当孩子在房间里玩耍时,发现那些墙一推就倒,孩子们立刻对这个房间失去了安全感,这就如同父母给孩子的规则不够稳固一样。当孩子遇到规则,他可能会反抗父母,去推那堵墙,如果那堵墙是坚实稳固的,孩子就获得了安全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受到规范和保护的,知道规则是恒定的,而不是变幻无常的。如果墙是纸糊的,一推就倒,孩子就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就会慌张失措。所以规则要坚定而温和地执行,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这面墙就轰然倒地:父母不是妥协就是大发雷霆,以武力和要挟来逼迫孩子就范,孩子也就失去了安全感。

即便坚持原则,态度也很重要,墙倒了不仅指父母妥协这一种情况,父母发脾气、威胁孩子,好像坚持了原则,但在孩子看来,这墙仍然是纸糊的,父母没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承受孩子的“推”,一推就崩溃。因此父母这堵规则的“墙”,必须在坚定之上给孩子温暖的感觉,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孩子心灵的作用。

树立规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全家生活有规律,吃饭、睡觉、游戏都有固定的时间和节奏。注意这里不是说只让孩子生活规律,成年人可以随心所欲,开夜车、睡懒觉。全家生活有规律,孩子才能真正过上有规律的生活。规律的生活赋予儿童安全感,规律的生活是规则的基础,生理周期稳定,帮助孩子规范行为、理解规则。

其次,不要把孩子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不要看到孩子的某种行为不合己意就要求孩子立刻改正,否则就感到是自己做父母的失败;也不要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心如刀绞、内疚自责,想办法哄住孩子、讨好孩子。父母和孩子划清疆界,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同时父母也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恐惧,看看到底自己在担忧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必须以身作则,遵守规则。孩子是在模仿中学习的,单纯要求孩子遵守规则是没有用的。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首先要做那样的人。

从理解到自由(下)


这些事情从根本上讲就是儿童发展中的自由有些时候孩子要发展什么我们知道,那是经过客观的谨慎的研究才知道的,它需要儿童发展的很多专业的背景知识,需要我们对孩子的深深的爱。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几乎是一无所知,了解儿童真的很难,有个孩子蹲在一个树坑里,那树刚好容下他蜷伏,他就蜷卧在里面,背上背着一只兔子,坑口盖上一块纸板,里面的空间因为太小而使他一动不能动,可他就在里面趴半个小时外面还有个“小护卫”。然后他们急不可耐的轮换着,你说奇怪不奇怪!他们在发展什么呢?我们不知道,但孩子们喜欢这个游戏。

只要给儿童自由。有了自由儿童就摆脱了我们狭隘的界限。有了自由儿童就去自动施行我们想不到也不理解的“神奇”的发展方式。

蒙特梭利说,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我在我的儿子身上也发现了这种"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有一次我给了他一个大的豆沙饼,然后我说:“让妈妈吃一口吗?”他说:“可以”我就用手掰了一块,他把饼子扔掉,躺倒就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我当时特别奇怪,他答应给我了,为什么还这样?我说:“你不要哭你不要哭,妈妈再给你换一个。”我就给他换了一个。他立刻站了起来,说:“妈妈,这次吃。”我就在他那个饼子边上慢慢的咬了一口。他笑了,说:“这次对了。”然后他用手在饼子边缘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这次是咬的,不是掰的。掰意味着破坏了一个整体和完整,咬一口却不算破坏。

一个在审美情趣方面很高雅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很平庸,也不会很野蛮,更不会很庸俗。他的整个人生基础和结构就建立起来了。所以要作一个蒙特梭利老师,要作一个好的家长就要特别尊重孩子。

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想测验一下他的儿子的智力状态。他在两把椅子上面放了两个垫子,然后拿了一个东西藏在其中一个垫子底下。他把孩子请进来说:“你给爸爸说说,东西藏在哪个垫子底下?”孩子就径直走到那个没有藏东西的椅子前,掀起垫子说:“咦,没有呀?”他爸爸说“噢,那就请你再出去吧。”孩子出去后他就把这个东西又藏到另一个垫子下面,又把孩子请进来。孩子进来后就径直走到这边没有藏东西的垫子前,掀起来,说:“噢,没有呀?”他爸爸说;“简直不可理喻,怎么这样呢?”蒙特梭利笑着说:“你根本不了解儿童,孩子现在是想让父亲有成功感。”这是在跟父亲玩一种游戏,是为了满足父亲的一种需求,他认为他只要发现不了,爸爸就会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是他不知道爸爸在测试他的智力。所以蒙特梭利说:“我们成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儿童的真实心理状态。”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很大的,儿童的内心世界比天还要广阔。只要我们潜心地去爱儿童,只要付出爱,儿童都会变得非常美好。只要爱儿童,我们就会给儿童自由。有了爱和自由,儿童就具备了基本成长的条件。

有一天,自由和爱就会在漫长的童年时代过去后,成为一个人身上最美、最崇高、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质。(完)

荷兰育儿黄金法则:自由和尊重


报告覆盖21个国家,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一些欧洲国家。调查显示,荷兰、瑞典、丹麦和芬兰等北欧国家占据了综合排名的前几位。

荷兰的孩子被评为是欧洲最幸福的,因为在荷兰,“让他们自由发展吧”是培养孩子的黄金法则。从孩子们幼年起,他们的观点都是宝贵的,他们的心愿都被尊重,直到学前教育的最后一年,他们才开始要做家庭作业。

很少荷兰孩子需要做家务,但是当他们年满12周岁后,就会被要求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荷兰一项权利法案规定,让孩子清扫自己的房间算是“合法”的劳动。

荷兰社会往往鼓励婴幼儿去探究和体验那些能让他们满足的事情,为他们提供最多的自由,让他们承担最小的责任。有人也许认为那是溺爱下一代,会对孩子教养不够。也有人认为开放的、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让孩子更加快乐、更好地成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就是这么认为的。

在别国看来有点溺爱

17世纪初,游客们就对荷兰人过分溺爱下一代感到惊奇和不安。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心理学博士格利特·伯雷斯马说:“看看扬·斯坦(荷兰画派重要的风俗画家)描述1600年时荷兰家庭景象的巨作吧——虽然其他地方的家庭是从20世纪前后才开始以孩子为中心,但在荷兰却早已出现了。”

伯雷斯马博士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结果,即荷兰儿童生活状况排在所有发达国家的首位一点也不奇怪。

他说:“差不多可以说,我们荷兰是首创‘孩子中心制’的国家。由于荷兰的家庭关系比以往更加自由、宽容与和谐,孩子就永远在家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荷兰,孩子们基本上是百无禁忌的。”

惟一缺点责任教育少

纽约出生的荷裔南非人珀莉斯,是在荷兰培养自己女儿的,她对伯雷斯马博士的观点深表赞同:“我觉得女儿艾莉在荷兰是绝对安全的。对孩子好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所有事情都围绕着孩子考虑。他们的很多活动,从空手道到游泳,可能用美国标准来衡量简直是不文一钱。直到孩子们成为少年之前,无论他们的什么行为都是没有压力的。”

但是,荷兰儿童总体上缺乏纪律性,或者说如何“拯救”荷兰问题儿童,是荷兰面临的一个问题。珀莉斯说:“看上去荷兰人陷进去了,自由主义走得太远。就我的经验来看,孩子们在早期需要接受一些责任意识的教育,但在荷兰这一环明显缺失。”

和儿子的几次谈话(下)


3月2日话别

父亲的身体不太好,我必须利用双休日回家去看看他。儿子知道了,很乖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临睡前,我关照他,在家要好好地听爸爸的话,帮助爸爸将家里整理干净,并且要认真地上好围棋课和乒乓球课。

儿子已经睡在被窝里了,突然伸出了双手,紧紧地握着我:“妈妈,你今天多陪我一会儿,你回去的两天,我看不到你的!”

是啊,他会想我的,我在老家,也会想他的。“妈妈,人老了,就会生病吗?”儿子又问。“人老了,抵抗力下降了,当然就容易生病啊!”“我不要你生病,我要你一直都好好的。”

我无语。

虽然只有两天的分离,可是,却还有着这一份牵挂。我由他握着手,那份安逸,让我好喜欢。

3月5日生病了

吃早饭时,儿子说有一些不舒服,估计是昨天打球出了太多的汗受凉了。临走前,我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放在他的文具盒中,告诉他,如果有什么情况,可以请老师打电话给我。

刚到单位,就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儿子在操场上吐了,肚子也不舒服。我立即放下手上的事,向学校赶去。

到学校的路似乎很长,等我来到学校时,孩子们正在上课,我匆匆往教室里看了一眼,没有看到儿子,又赶到班主任办公室,儿子果然在那里。

带他来到医院,只是开了一点感冒药,我打算今天不去上班了,在家好好陪陪他。

吃完药,给他灌了一个热水袋,要他到床上睡觉。印象中,儿子自从上了小学以后,还从来没有在大白天睡觉,可是,这一次,由不得他,为了他能够尽快地好起来,他必须听我的。

也许是药力发生了作用,儿子终于睡着了,我连忙为他烧了一点稀饭,作为他的午餐。

两个小时以后,儿子醒了。他说全身无力,还不想起来,我只好陪他聊天。儿子说,他很想上学,“同学们一定上了好几节课了,我不知道今天的作业怎么办?”

我想起了张晓凤的散文《我在》,当孩子因故不能正常上学时,心里总会觉得很恐慌,因为没有老师和同学喊他的名字,因为他没法回答“我在”!

虽然我下定了决心放下一天的工作,但是,儿子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有一种被遗忘的孤独感。

我问他是否好点了,是否可以在下午去上学,我觉得,如果他想融入到正常的学校生活中,我应该鼓励他克服那一点点不舒服。

他很用力地点头。

我盛好了稀饭,开始喂他。这是近三年来第一次这样喂他,他吃得很快,也很听话。

我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儿子,如果以后妈妈老了,生病了,你会不会这样喂我?”“我会戴一个大口罩,然后再喂你!”

哈哈,这个小家伙口无遮拦,倒也想得周到,大口罩,我怎么没想起来先戴上一个?:)

终于在下午上课以前将他送到了学校,我也顺路向前到单位上班。我们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题外话:

昨天刚从老家回南京,父亲已经出院了,在家的两天,我只是陪着他晒晒太阳,聊聊家常。在母亲的关照下,我定点定时为他准备药物。离家十多年,家中的老习惯没有太多的变化,可是,我却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久在外地,无法照顾父母,这已经是一种遗憾,可是,父母为了不影响我们在外面的生活,也总是报喜不报忧,回家后,渐渐地就象是客居故里。我常常在梦里回到故乡,可是,我知道,我的重心已经发生了变化。

儿子生病时,我给先生打了电话,先生的单位很远,无法赶回来,所以,我一个人带儿子去看病,当时的心情真的很苍凉,一路上我都在想,上有老下有小,我再怎样也不能倒下!

所以,为了放松自己,我鼓励儿子坚持去上学。因为他可以承担的就应该学会承担,我该放手的也应该放手。

3月6日名片

晚上睡觉前,儿子摸一摸上衣口袋,然后对我说:“妈妈,你的名片在这里!”我乐了:“哦,以后你一定不会有事的,把名片还给我吧。”儿子不依,说:“我就要你的名片,这样,我可以很快找到你。我的同桌也想要你的名片呢。”我笑,这小子,有一张妈妈的名片也值得这样炫耀。

名片,就这样成了他的钟爱,因为,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是名片将他的妈妈带来。那么,他摸着口袋的时候,是否觉得妈妈就在他身边呢?

所以,也就在今天,我才明白,为什么古代的人总是挂着护身符,原来他们早明白了这样的道理。

结束语:

好了,这几天的经历都记下来了,如果以后有什么好玩的,以后再写吧:)

和孩子一起善良(下)


现在社会上的乞丐我们有时分不清真假,但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我宁愿让她以为这些都是真的,以培养她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品格,因为告诉她他们有的是骗子是件比较复杂的事情,我觉得会给她带来失望和困惑,她还不能接受,或许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别人带来快乐,我想对孩子是有益处的。至于是真是假,随着孩子的长大,她慢慢就会理解和接受。所以我觉得文章中的父母做的很好,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我也要象他们一样。

chloris的回复:

我觉得行善要针对人,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完全是看着一些感觉上比较穷困落魄的人就给予帮助,象那对母女应该给予温暖,但是那个汉子呢?难道自己就没有能力挣钱,只能靠乞讨吗?应该教给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相信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是好的,但是也有不好的啊,如果只是让孩子看到美好的一方面,等某一天他突然发现世界原来和他想的或者知道的不一样会是什么感觉呢?

rgx的回复:

孩子的天性都是善良的,不善只是后天被蒙蔽了。不过现在大街上乞讨的搞不清楚是真是假?经常有人在饭馆碰上刚在路口乞讨的人,有些地方就有讨债村,全村靠乞讨发家治富。所以我现在都不知何时该去行善,何时该去除恶?不知怎么去给孩子讲。要是佛或者上帝能告诉我们就好了,佛讲一切尽随心意,圣经上意思也差不多,但我还是不知怎么办,也许我悟性太差。

我和孩子很亲密,好吗(下)


心理学家认为:“父子拥抱是极其自然的,只是我们的文化体系太在意所谓的男子气概的。父子、兄弟、朋友间自然的亲密举动,常被这种偏差的社会观念或禁忌所扰杀。其实是否拥抱或亲吻其他男性,并不能作为是否具有男性气概的标准。”像法国人就不大在乎这么多。

这种错误的观念,剥夺了男孩在最重要阶段与父亲亲密相处的权利。在这段成长过程中,男孩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惑特别多,迫切需要亲密的力量来鼓舞。只不过,孩子也许不会把这种渴望明白地表达出来。

父子间(暂且不讨论家中的女性成员)似乎总是需要身体上的亲密关系,因为人都有被抚触的迫切愿望。薛伊博士认为,生命中这种亲密的联系,有生之年都该持之以恒。

母女相拥极其自然,母亲搂抱十几岁的儿子也不足为奇,但是母亲为一个堂堂六尺之躯的儿子“洗澡”,就是另一回事了。

提到母亲为儿子洗澡,性教育学家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该让孩子学着自己处理了。这种论点的主旨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照料自己的能力。基于同样的理由,母亲也不应让女儿养成太大的依赖性。

孩子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洗澡?一般说来,是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在这个阶段的过渡期间,或许你还可以为他们放水、准备肥皂;对年纪较小的孩子,偶尔还可以探头看看。不过,千万别花太多时间去“照顾”他们,因为孩子日渐成长后,会开始要求拥有隐私权,而且请你离开浴室,好让他把门关上。专家建议:“孩子一旦开始有这种要求,母亲就该把洗澡时间完全留给他了。”父母应该永远尊重且维护孩子的隐私权,同时也对他们提同等的要求。

自在是行为的原则

父女间会不会玩得过火呢?父亲该在什么时候适可而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前提在于,父亲得先想想自己的行为动机。如果发育得亭亭玉立的女儿的确会使父女在身体接触时,双方都有亢奋的感觉,就该停止这类行为。教育专家雪莉·若曼博士认为:“但是,不必完全终止父女间的亲呢关系,搂搂她或是牵着她的手去散散步,同样能维系父女的情感。”

换言之,父亲应留意女儿的感觉,随时调整步伐。假使双方都觉得昔日的嬉闹方式很自在,就不必突然谱上休止符。若是觉得不对劲,就得寻求其他保持亲密关系的方式。

亲子间没有一项限制是绝对必要的。但是,这个答案也有多面性。孩子渴求与父母间的亲密关系,同样也渴望能够独立,他们对事情的看法会随着成长而有所改变。在交往中,父母将会渐渐觉得某些举动不太自然,这时就得适度调整两代间的相处模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