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快出去活动吧。

时间是一条金河,又是一年开学季,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中,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下雨了,快出去活动吧》,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雨了,快出去活动吧》——两岁半

上班时,雨还没有停,小阿姨说:“这回可出不去了!”我倒觉得挺兴奋。因为换了一种天气,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可以打着伞在雨中漫步,去观察雨中的景象。

一起打着伞,倾听雨滴打在伞上的声音、落在地上的声音,雨变大了和原来声音有何不同?像不你一幅跳跃的音符?可不可以伴着雨滴一起跳舞?用声音、身体、乐器来表现雨滴?编一首有关雨滴的小诗、故事?;雨落在水泥地上积成了小水洼,落在土地上,土就变成了泥巴;观察落到地上溅起的小水花,能说说为什么吗?踩在上面行走感觉有何不同?观察周围有没有小动物?如果没有它们都去了哪里?哪种小动物在雨天出现?(蜗牛,可以观察它,编些动作来表现它或借助乐器来表现它的特点)再看看松树上的松塔,是紧紧地闭在一起呢?还是散开得象朵花?(因为雨天与晴天空气的湿度不同,天气越干燥,散开的程度越大,当它紧密结合在一起,说明湿度很大,快要下雨了。);拿个小瓶子放在窗外,接此水,测量一下水量,跟自己估计的有多大差别?和天气预报又多大出入?当太阳出来时,看看有没有彩虹?彩虹有几种颜色?把地上的水洼用笔圈起来,看看水洼的面积,过一段时间,水洼变小了,水跑到哪里去了?(蒸发的概念)。再做个气压计来测量空气的压力。回到家,温水泡泡脚,看看用水能否把小雨表现出来?能否用单一乐器和多种乐器来表现所看到的一切呢?做个小实验,来说明雨的形成,云的形成和雪的形成。

雨的形成:接点水放入水箱,将成冻成冰块时拿出来让孩子观察,了解原因和水的三种状态。再端碗水,上面盖上保鲜膜,(会出现水雾)把冰块放在膜上,情况会如何呢?水雾凝结成许多小水滴,落到碗里,这就是雨的形成。同时也会明白蒸发、凝结的概念。

雨是诗意的,撑把伞陪孩子在雨中漫步,让孩子去溶入,去感受,去体会,去想像,去创造。在雨中唱歌,读几首雨的小诗,多么美好!——02/4/5

延伸阅读

了解下国外父母的教育法则吧


宝宝们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所关注的问题,但是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比较合理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外父母的教育法则吧,多了解了解对教育自己的孩子很有帮助的噢!

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早教网

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做敢当。家长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这样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激发儿童的上进心

爱迪生小的时了侯曾经被他的班主任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是,他的母亲却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这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的无能。爱迪生的妈妈把爱迪生接回家,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千方百计鼓励他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爱迪生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大科学家,这与母亲的教育、与母亲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是分不开的。

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的调查表明,家长期望水平越高,他们子女的智商和学习成绩相应也越高。反之亦然。

捕捉儿童成才的敏感区

在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叫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萝的花瓶。等到麦克斯韦画完交卷时,父亲边看边笑了起来,因为满纸涂的都是几何图形: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大概是表示叶子的。细心的父亲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于是父亲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后来又教他代数。果然,麦克斯韦不久就在数学方面显示了惊人的才华。

凡是发育正常的孩子,大多在五、六岁时就开始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一种极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倘若父母能够迅速及时地捕捉孩子的“敏感区”,顺势予以引导,会为孩子的成才打开通道。

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训练

在德国,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参加修鞋草坪之类的劳动。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的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动手吃饭,几乎看不到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在美国、日本、英国教育法规中,还有专门条款规定孩子的劳动时间,家庭和学校均不得剥夺孩子的这一权利。

现在的家长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由此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过度保护。而且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从小让孩子接受必要的劳动训练,是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吃苦精神,形成良好心态和健康人格的重要一课。

在实践中教育儿童

在瑞典,2岁多的小班学生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以外,都是森林里的植物及野果的名称。夏天,每星期中有两天老师会带小宝贝们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试验。例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纸、玻璃、香蕉皮等埋入,过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对小孩讲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像土地不会吸收玻璃,而且还会伤害到人和动物的脚,太阳光反射聚焦还会引起火灾。瑞典的环境建设搞得那么好,这与自身从小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早期教育

与理论教育相比,实践教育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儿童接受,瑞典这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接受、对生活及人类的热爱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目前孩子的人格健全与非智力的因素已逐渐的占主题,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大问题,希望家长们都能够重视!

单亲家庭也快乐(下)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许多同学都会在开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亲家庭也快乐(下)》,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恬恬(女孩4岁多妈妈肖迪是大学教师):我有两个家

恬恬快3岁时父母分手了,当时她对爸爸有了清晰的印象,不明白为什么她喜欢、也爱她的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开始时,恬恬常常问为什么爸爸搬出去住,肖迪说爸爸换了一个上班的地方,离家远、工作忙,天天回家太累了。随着一天天长大,恬恬不相信妈妈的解释了。索性,肖迪告诉了她真相:“爸爸妈妈在一起不快乐,就分开了。”“可你们怎么没吵架呀?”“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不喜欢某个小朋友,不和他玩,但并不跟他吵架?”“有”。“爸爸妈妈也是一样,但是爸爸妈妈依然爱你。”“那你们还会再在一起吗,就像我今天不跟文静(恬恬同班的小朋友)玩,过几天又想跟她玩了?”“也许会,也许不会,我现在还说不好。”恬恬似懂非懂,只是很少问了。

肖迪一个人照顾孩子,平均一天4节课,还要攻读博士课程,很是紧张,可她坚决不送孩子全托,认为再好的幼儿园教育也不能代替亲情。每天有两三个小时,和女儿玩玩具、讲故事、听女儿说自己的画,聊聊在幼儿园里高兴和不高兴的事……等孩子睡了,她再工作。实在忙不过来,比如出差,前夫会帮忙。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明白为了孩子,彼此必须时常保持联系、见面。平时每周有一天,前夫带恬恬出去玩或到自己家。在爸爸和妈妈家,恬恬都有自己的房间、玩具、书、光盘、漂亮衣服和好吃的,也结识了新的小朋友,挺开心的。但是看到不少小朋友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的,也要“三个人一起去动物园”。肖迪哄她:“爸爸妈妈分着带你出去玩,你可以多去一个地方,不好吗?”“不好!”恬恬很坚决。于是,肖迪和前夫商定,每月双双带孩子玩一次,每次回来,恬恬都兴奋地跟人说和爸爸妈妈去了哪。

肖迪担心的,是恬恬最近的变化:不愿意到小朋友家去了,连最要好的小朋友家也不去,问她,说:“别人家里有三个人,可我们家只有爸爸或妈妈和我两个人……”

点评:单亲的环境使孩子更为敏感,孩子有趋同心态,长久地由父母一方陪伴,会给孩子较大的心理压力,觉得自己在小朋友面前很特别。另外,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孩子在两个家里都得宠,父母要尽量避免补偿心态,理智地对孩子,同时正确引导,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父母分开的原因,让孩子摆脱"两个家"的困扰。

珊姗(女孩9岁妈妈苏婷是外企高级职员):为妈妈骄傲

星期六早上,珊珊一边吃饭一边和妈妈讨论该给爸爸买什么生日礼物,明天是爸爸的生日,而且,今年是爸爸的本命年,她要选一款让爸爸兴奋的礼物。

珊姗父母离异已5年,这对9岁的她来说没有什么影响。3岁,父母就为她选择了一家条件非常好的双语寄宿幼儿园,那时父母还没分手。后来每周多是妈妈接,偶尔也去爸爸家。无论在哪过,这两天都由珊姗支配,一般是妈妈带她去公园、看画展、听音乐,还有购物,让她自己选择想要的东西,当然约法三章,不能见买什么就买什么;爸爸带她去郊外、爬山、游乐场、体育场馆、科技馆、博物馆,或者和爸爸在家玩电脑。爸爸的妻子——珊姗称阿姨,也能和她玩得火热。如今,在寄宿小学读3年级的她已经制作了自己的网页;其他的爱好也很广,游泳、滑冰、长笛、画画,都懂一点,还参加了小主持人培训班。学习是愉快的、生活内容也丰富多彩,除了时常在北京走走看看,每年她都能跟着妈妈或者爸爸出去旅游,最难忘的是今年暑假随妈妈出差去了欧洲,因为妈妈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化妆品公司驻北京的中方代表,珊姗也有了看看外面世界的机会。

和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比,珊珊感到幸福的是爸爸妈妈能像朋友一样相处而非像仇人似的;他们开明、豁达,她有什么想法都能直接跟爸爸妈妈说,不用藏着掖着。比如,请父母彼此给对方过生日、希望爸爸为妈妈或妈妈为爸爸做什么。父母能理解珊姗,满足她的合理要求,在她遇到困惑时帮她揭开疑团;在与之有关的事情上,尊重她的意愿。珊珊说:“我从爸爸妈妈身上学到的是善待他人和善待自己。”

苏婷感到为难的是不想让珊珊频繁去爸爸家,又不好张口。因为,单纯的珊珊总控制不住和爸爸说妈妈的好话,十有八九招致阿姨不高兴,说点冷嘲热讽的话,让珊珊伤心。她不理解,能和自己疯玩的阿姨,为什么不能接受妈妈?

点评:能如此开明的离异夫妻并不多见,珊珊的运气真的不错。父母所给予珊珊的不仅仅是爱,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告诉了孩子什么是宽容。然而,毕竟父亲又组建了新家庭,珊珊不能要求阿姨和妈妈一样大度,事实也是如此,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一封未寄出的信(下)


假期时光匆匆走过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年,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不会慌乱,你收藏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小知识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下)”,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我觉得翩翩真可怜,如果可能,最好能换个幼儿园,或换个班级,否则对孩子很不利。而且,你一定要多给孩子赞扬,对老师不好的做法,也要想办法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卑。

may2的回复:

1、我认为家园联系是很重要的。可是很多幼儿园流于形式,或者认为是家长提意见,不是很积极。

2、关于教育,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期电视节目,说中国的家长(老师)习惯于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对比,所以孩子从小就有比、竞争的观念;而国外更注重拿孩子和他自己对比,比如说“你从前吃饭很慢,今天你吃的很好也快了,妈妈真高兴。”孩子树立的是自信。

我同事的孩子学钢琴,老师几乎每次都说他弹的好,也不吝啬给他小红花,老师是这样说的“你弹的真好,如果你下次注意什么什么就会弹的更棒了!”结果孩子特别有兴趣。

我们的好多老师确实爱把学生分成好坏优劣,真不敢想在家里受到赏识、赞赏的孩子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喜爱,他是否会厌学?

hanshome1999的回复:

我觉得如果如此诚挚感人的信寄出后,得到的是负面作用多于正面作用的话,那我是会很寒心的。翩翩妈妈的贴子看过许多,你的育儿态度我很欣赏,也很认同。

我也是个喜欢用笔来交流的人,并且在晴晴一年的幼儿园生涯里,换过三个幼儿园,三次将晴晴的详细情况书面告知老师,一次将晴晴的一个阶段的小结写好给老师。希望与她们作个细致的交流。还有若干次将我觉得很好的资料打印好送给老师,第一次还热烈地谢谢过,之后连声谢谢都不起劲了。我的做法其结果与我的预料非常遥远,是非常失败的。

其实我们现在的老师还算蛮好的,四个月来我没有见老师对哪个孩子狠声狠气过,对新来的孩子和小一点的孩子非常的尽心。但是我的做法得不到一点认同,对孩子的一些观察和感受也得不到一点感应,一开始我真有点儿挫折感,觉得和老师沟通怎么那么难啊。后来我有点儿事还是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我觉得她们的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态度也是中肯的。可能用书面的交流方式不是许多人能接受或者喜欢的缘故吧,特别是建议性质的,对于素质不那么高的人来说,书面的东西比语言会严重一些。

有这个认识后,我便杜绝了给老师用书面交流的想法。毕竟,老师是种职业,她们要考虑很多事情,而我们做母亲的考虑的却只是如何对孩子来说更好一点。我想也许这就是无法那么深切地与老师沟通的原因吧!

反正,到现在我还是觉得与老师沟通是件难事。而且对我来说是件无奈的事。

翩翩妈的回复:

你说得对,我与老师当面沟通,似乎总比较笨拙:(加之,我一周中只有一天可以接翩翩,平时是外公外婆接的,我接触老师的机会也很少。像信里写的一些事,当面很难谈。不过,写信也只有这一次,还没发出。倒是应园中之邀,写过表扬信,因为是上级验收时要用:(在翩翩毕业前夕,我倒是曾跟一位我比较欣赏的老师、也是幼儿园的后备领导(班上的两位老师之一)在电话里长谈过一次,大致说了信里的意思,也说了我有一封信没敢给她们。有些情况她知道,有的她说不清楚。倒是很热情地说,欢迎我把信给她们。可是,当时我的热情已经淡了,仍然把信压在电脑中了。

淘淘妈咪的回复:

我写过信,但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交流,老师的态度很中肯,对孩子也很随和宽容,她们虽然年纪不大(五人中只有一人刚刚结婚),但我觉得对工作都非常负责,对蒙氏的理解都很深,学习抓得也很紧,每星期必须有一次的学习和总结,毕竟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嘛。孩子自从转到这所幼儿园后自信心明显增强,也有爱心,所以我觉得与老师多交流是有好处的,同时老师的素质也很关键。

翩翩妈的回复:

有时候觉得,送孩子走进幼儿园也像走进一个婚姻一样:有点赌博的性质,很难预测好坏,而且如果不是实在难以忍受的话,也往往没有勇气中途变卦……

所以,淘淘真幸运!

父母的这4种行为最伤害孩子,快停止吧!


家,就像冬夜里守候游子的一盏窗灯,父母对子女的拳拳爱心更让人温暖。但是,爱是一门需要学习和培养的艺术,殊不知一些不经意的疏漏,可能让家成为孩子的伤“心”之地。

问题一

父母意见矛盾,孩子逃避

《红楼梦》“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贾政为教育宝玉,对其实施“笞挞”,闻讯而至的王夫人上前阻拦,威胁道:“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勒死我,再勒死他。”这一情节虽然是古人的文学创作,但在今天的生活中并不少见。教育孩子时,父母经常一方“唱白脸”,一方“唱黑脸”。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杨甫德在接受采访时,对这种教养方式埋下的隐患十分担忧。

“今天上午,我刚刚接诊了一个小姑娘,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杨甫德告诉记者,这个女孩正在上初中,妈妈对她的学习要求严格,而父亲则习惯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总是替她说好话。可最近,孩子表示不愿上学了。

“父母对待孩子的立场分歧,容易让他们变得遇事就依赖别人,喜欢逃避,甚至养成回避性人格。”杨甫德说。人从小就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懂得“趋利避害”。当孩子犯了错,父母中一方责罚他们时,孩子会本能地寻找庇护。此时如果另一方站出来跟爱人“唱对台戏”,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惯性思维——总会有人来帮我,即便我做错了。“可以想见,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见了困难绕着走或者依赖别人,办了错事也为自己开脱,没有责任感。”杨甫德说。

此外,中科院心理所副教授李新影还指出,父母的分歧还可能影响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正常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从幼儿时期开始萌芽,比如孩子剩饭时,如果父母多次一致地告诉他“剩饭不对”,孩子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错了,以后就会尽量把饭吃光。这种不断调整不当行为、发扬正确行为的过程就发展了自我控制能力。反之,父母意见常常相左,这种能力自然无法发展。

虽然弥合父母教养方式上的鸿沟不是件简单的事,但一点点的变化却能让家长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一,在心理上突破“自以为是”的障碍,不妨放心地让妻子或丈夫一方管教孩子,相信对方跟自己一样,都是有道理的。其二,如果短时间无法统一意见,那么也别当着孩子公然对抗。在对方教训孩子时,你可以出去转转,等到夫妻独处时,再跟爱人争论也不迟。其三,如果实在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共同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借“权威”调整两个人的认知,进而改变不当的行为。

问题四

一紧一松,孩子极端

家长心情好,就对孩子溺爱得要命;而一旦心情糟糕,看见孩子就觉得不顺眼,少不了训斥打骂。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看来,一紧一松的家庭教养方式实在有些糟糕。

“很多人都认为严厉教养不好,其实,父母时紧时松的方式更是弊端重重。”郑毅分析说,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对孩子严加管教是会起到正面效果的,能够帮助他们学会遵守既定规则,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而一紧一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孩子人格缺陷。

对此,北京安定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梁月竹解释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父母情绪的起伏变化直接作用于孩子,这会使孩子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之后,情绪也会起伏不定,忽冷忽热。轻则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重则可能会演变成边缘性人格,即看待事物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容易走极端。

梁月竹指出,问题的关键是父母,“我建议,这样的父母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在外面受了刺激,可以在回家前找个合适的途径进行排解,如找人倾诉、运动、转移注意力等,而找心理咨询师学习一下情绪控制则比较有效。退一步说,如果父母心情正不好,孩子还惹是生非,那么教育时要对事不对人,别伤孩子自尊,而是教他们为错误承担责任。

给他12个快乐的理由(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高效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他12个快乐的理由(下),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6.保证孩子吃好吃“对”

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暴躁、不安或者任性的情绪,那么他可能是饿了。如果还不到吃饭时间,可以给他一些小点心,但记得一定要是有营养的。

正确的饮食可以缓解情绪波动,对身心的健康都有好处。对小孩子来说,最合适的零食和小点心应该是:低脂酸奶、新鲜水果或者果脯,当然还有全麦面包,在上面抹一点点花生酱或者水果着哩,孩子一定喜欢。

7.发掘他内心的艺术世界

关于音乐的好处,你一定听过不少,比如:古典音乐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等等。其实,让孩子接触包括音乐、舞蹈在内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有好处的,能够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发现自身的价值。

此外,艺术还能带给孩子成就感,当他们完成一幅画或者学会弹一支曲子,都能从中感受快乐和更多自信。

8.别对孩子吝啬你的微笑

向你的孩子展示一个放松、会心的微笑,孩子从中感受到的安慰肯定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羞涩的东方父母可能不会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那么,就用一个微笑来代替吧。你的宝贝一定能从中间得到爱的信息。(当然,加上一个拥抱,效果会更好。)曾经有位心理学家有过这样一种有趣的说法:一个人每天至少需要4个拥抱才能生存,8个拥抱可以让他生活得更好,而16个拥抱才能让他的生活继续发展。其实,所有这些微笑个拥抱不仅是送给孩子的,对父母们也会大有好处。

9.你专心听过孩子说话吗?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对他的表现给予全部的注意力,因为这能让他觉得你重视他。想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吗?记得要把你的两只耳朵都给孩子。如果孩子对你说话的时候你正在忙着其他的事情,一定要停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那里。不要打断他,不要插嘴,也不要催促——即便他讲的事情你已经听过一遍了。

还有,学会抓住那些与孩子交流的黄金机会,比如和孩子一起坐车,或者是在他临睡前,坐在他的床边。

10.放弃所有的完美理念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最好,但如果做父母的试图帮助孩子改正或者“收拾”他们造成的不够完美的结果,其实反而损害了孩子的自信心。

你让孩子擦桌子,然后你自己又再擦一遍,这种举动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你做得不好。更不幸的是,孩子慢慢也就会相信:我做得确实不好。

下一次如果你又试图帮助孩子修正他做过的事,记得问问自己:

*如果不这么做,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或者安全吗?

*如果不这么做,一年以后会有什么遗留的后果吗?

如果答案都是“NO”,那么你最好还是放弃。

可能你会认为帮助孩子掌握更多技能是身为父母的责任,但记住,这只是做父母的一部分。你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远远比他是否把桌子擦干净要重要得多。

11.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系鞋带到安全过马路,每一次尝试都是孩子迈向独立的一次努力。其实“解决问题”这4个字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就是让孩子从小形成这样一个概念: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每一次当孩子遇到困难——无论是和小伙伴闹了别扭,还是新买的拼图怎么也拼不起来了——你就可以用这样的办法来帮助他解决问题:

1帮他分析困难在哪里;

2让孩子自己说说他的解决方法;

3告诉孩子解决问题需要的步骤;

4判断孩子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还是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5如果孩子需要帮助,你一定要尽力帮他。

12.给孩子一个发光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为什么不给他机会把优点展示出来呢?

他喜欢读书吗?那就让他在你做饭的时候一边讲故事给你听。他对数字敏感吗?那就带他去超市采购,让他帮你算个小帐。只要你对孩子的特点表现出热情,你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激起他的自信和自尊。

宝宝愉快入园了


9月1日,儿子入园的日子。我早早就起了床,一遍遍地检查要带的东西。回望睡中的宝宝,心中不禁发问:“第一次离开家,去面对全新的环境,羊羊,你能适应吗?”儿子翻了翻身,小屁股一撅爬了起来。刚睁开明亮的双眸就冲着我乐,一边为他穿衣服一边说:“羊羊真棒啊,成大孩子了,要让幼儿园了呀。”见儿子一脸灿烂,忙忙掉转头,唤过照看他的大姐姐,自己躲进门厅,心中滋味真是难以言说。

早在半年前就为儿子入园做准备,早在半年前就一次次地设想今日的情形。担心他吃不好睡不惯;担心他拉屎撒尿忘了说;担心他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更担心他的哭声会使我放弃送他入园的打算。别说是自己的宝贝,就是看到别人的小孩子入园时拉着家长在哭时,我都会鼻子发酸,泪水盈眶。而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上幼儿园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与同龄儿童交往的机会(这对孩子心理发育至关重要),还可以让他们学会集体生活准则,进行系统的学前学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让孩子愉快地走进幼儿园,半年来,我抓住一切机会向儿子灌输;小朋友都应该上幼儿园。玩耍中遇到邻居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总忘不了夸奖几句:“真是好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为了引起孩子兴趣,一次次地带孩子到幼儿园“体验生活”,当孩子玩在兴头时,我就抱上他回家,并保证下回还来玩。仅仅让孩子有了愿望当然不够,还要告诉他“实情”。我反复地向儿子说明“宝宝上了幼儿园就要自己吃饭。妈妈上班,姐姐在家,羊羊自己同老师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羊羊一天都不回家,自己睡觉,妈妈下班后才去接宝宝。”……

这一天真的来了,明知道羊羊是懂道理的孩子,但还是决定我不去送。心中忐忑地到了班上,逢人问起,就自慰般地说“我儿子性格好,从来不拧。”虽这么说,眼却不时看表,到了8:30,急忙往家里拨电话,儿子果然没哭!他起初是拉着家人不放,但当老师说“松了手吧,跟老师看看你的小床。”便犹犹豫豫、不大情愿地进了屋。

中午睡觉,是对儿子最大的考验。实在放心不下,请假奔回家。离接孩子的时间还早,便绕到窗外去听,哭声中没有儿子的声音。家长陆陆续续地到了,新生的家长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自家宝贝早上的表现,并推算今天的情况。终于盼来了看门老头儿,大家拥进大门,冲向自己孩子的所在班。我先向哭闹的孩子中望去,没有羊羊;再在面朝门坐着的小朋友中瞧,还是没找到小羊羊。正疑心走错了班,老师问,接哪个小朋友,“羊羊。”老师指两个都不是,正在此时,我看到儿子,背冲门坐在后面,看见妈妈,竟似浑然不觉。“羊羊”我唤他,儿子依然老老实实地坐在小凳上,“羊羊!”我一阵心痛,张开双臂快步过去,羊羊才站起来,扑到我怀里叫了声“妈妈!”我抱起他,儿子紧紧地搂住我,小脸用力地贴住我的脸。许久,方用小手捧起我的脸认真看看,送给我粲然一笑。

我不能马上带孩子离开,他刚才呆呆地神情,千万别是认为妈妈不管他了。他毕竟才不到3岁呀!我知道孩子的荣誉感很强,又有超出年龄的自律力,我要给他鼓励,坚定他上幼儿园的决心。于是,便抱上他向老师询问。老师介绍说,他是自己吃的饭,有事知道跟老师说。就是午睡时哭了一下。我忙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吧,明天羊羊睡觉时也不哭,对吗?”儿子认真地点点头。我知道,明天,他一定不会哭了。

其实大多数孩子都可以不哭,他们的表现取决于家长的态度。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忧虑;有些家长用幼儿园吓唬孩子;有些家长在闲谈时用批评的口吻议论幼儿园。这都会给孩子留下上幼儿园不好的印象。当孩子进入那陌生的环境时就难免要大哭大闹。

儿子入园有1个多月了,每天都高高兴兴地离家,主动向老师问好。当妈妈夸羊羊上幼儿园不哭时,羊羊还特诚实地说,我那天哭了一次。在这,我还要感谢羊羊的老师,他们良好的敬业态度,是羊羊顺利“走上社会”的重要因素。

放大招 让娃假后快乐上学去


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做好入学准备不会让我们手忙脚乱,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高效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放大招 让娃假后快乐上学去”,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放假,很多孩子就乐疯了,放肆玩。等到放完假上学,孩子们很难把心收回来放在学习上。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帮助孩子情绪没那么跌宕吗?那当然是有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维持习惯

其实,在假期之后,孩子经常过渡不过来,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习惯的中断。让孩子保持上学时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孩子及时调整上学状态。在小长假期间,建议让孩子依旧保持上学时的作息,早睡早起;中午到点,按时吃饭、午休;晚上也不要玩的太晚,及早休息。

2.父母要起带头作用

平日里,大家都要上班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好不容易放假了,很多人会肆意享受,好好玩乐一番。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言行举止上最好不要表现出对上班的排斥,因为负面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孩子,使得孩子不想上学。

3.陪孩子回顾假期生活

一个假期过去了,总会有点收获,因此在假期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回顾一下即将过去的假期,并适当的进行总结。同时,也可以顺便疏导一下孩子即将上学的忐忑情绪,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校园生活充满期待。大家可以让孩子讲讲在学校发生的有趣事情,唤起孩子对校园的憧憬。其次,在空闲的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书,玩一些小游戏,重温一些在校的举动,借机告诉孩子:校园生活很有趣!

提醒大家,在小长假结束前后要留心孩子的情绪,如果发现孩子有厌学情绪应及时疏导。千万不要为此打骂孩子,因为只会起到反效果。

童话故事下雨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