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能讲,可是没有实践不行呀。”

“实践,什么叫实践?”

“就是实际行动。”

“实际行动?”

“就是亲自动手动脚去做。”

“那我做了呀。用手使用筷子,穿上鞋用脚走路。”

“那些事儿都不算数。”

“那,什么算数?”

“比如……”

“我明白啦!收拾干净,打扫卫生,不出交通事故……”

“对,就是这些。你能办到吗?”

“……”

儿童的心理分析:

“妈妈叫我自己去实践。可是问她什么意思,她一点也说不出来。所以,我就代替她说了。”你们看怎么样,孩子心里感到非常得意。认为他自己完全明白了实践的意思。

“虽然妈妈批评我讲话多,可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就在于能讲话吗?我可不能停止讲话,变成一个动物呀!”

这个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如果说不清楚“实践”的意思,那么使用“实践”这个词也就毫无意义。

“妈妈想说些什么话,我都知道。‘收拾干净’已是妈妈的口头语了,所以我就先说出来了。”

“明白了就去做嘛。”这似乎成了妈妈的习惯用语。

妈妈的高招:

这个孩子嘴很能说,妈妈总觉得他光说不练,是不个健全的孩子。然而他的健谈,说明他是聪明的,所以,似乎可以称他是一个富有“语言型”智能的孩子。他很懂得道理,会巧妙适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容易被认为是傲慢不逊。

他这一优点,应该受到充分的爱护。不要去指责他的缺点,而是通过语言游戏来指导孩子。母子两人一问一答,其乐融融,这是高明的指导法。

“实际行动”或“实践”,家长不能仅靠口头说说“收拾干净”就够了。最重要的是母子两人共同做“收拾干净”的游戏,这样孩子才能充分理解其意义。应该认识到,能说会道的语言型孩子,将来学业成绩优良,擅长阅读,这也是表达个性能力的一种类型。

延伸阅读

什么是社会性智力


“妈妈,那个孩子为什么哭呀?”

“是呀,不知为什么哭。”

“哦,我明白啦。他迷路了。”

“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只是一个人哪。”

“也许他在等他妈妈。”

“不对,你看他很着急的样子在哭。”

“是呀,很伤心的样子。”

“他好像在找什么人?”

“如果是你,你怎么办呢?”

“我去找警察。”

“不错,可是对警察说什么呢?”

“我说,我迷路了。我的名字叫阿陵,今年五岁,……”

儿童的心理分析:

这位阿陵,有相当高的观察力。为了判断孩子是否迷了路,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收集着各种可以当作论据的事实。“那个孩子,一个人在哭,一定是在寻找爸爸妈妈”。这是他按小孩子的想法做出的推测。

根据别人的行为,能推测其心理及原因,并能够做出正确理解和正确判断,这就是智能在发挥作用。像这种能猜测出别人的心理,看出别人的行动,在人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智力,叫做“社会性智力”。

阿陵具备的这种特殊能力,是将来能与人融洽交往或领导别人的能力,是在人际关系中能发挥有利作用的个性能力。

妈妈的高招:

阿陵母亲的做法是非常高明的。她让孩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大人做出回答之后,孩子的思考力就得不到提高和发展了。

特别是问孩子:“你怎么知道?”让孩子思考其原因、现由,这种教育方法是非常好的。看到别的孩子的行为,让自己的孩子去思考、推测其原因,是提高和发展孩子的社会性智力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家长在孩子做过各种思考之后,最后再问上一句“如果是你,你怎么办呢?”让他设身处地,思考措施和对策,这也是极好的方法。教给孩子应该怎样做是再简单不过了,可是这样一来,就抹杀了孩子思考的积极性和必要性了。

人际关系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将来导向社会生活上的成功。这是靠被动式的学习理论和灌输知识等教授法培养不出来的。关键在于要通过孩子本人的实践和体验。

你是智慧型父母吗?


中国父母爱孩子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父母无时不在操心,总而言之“为孩子把心都操碎了!”

然而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这些,他们喜爱和崇拜的人可以是歌星,是影星或球星,但很少有人能想到自己的父母。另外,在一些调查中,孩子们对为他们“操碎了心”的父母,不但不领情,还有颇多抱怨,惹得很多父母感叹“好心没好报”啊!

面对父母的无奈和疑惑,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副教授胡玉顺表示:父母应补上“效能训练课”,从而使自己在育儿生活中更具智慧。

换位思考: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胡玉顺认为,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误区。比如:在爱孩子的问题上,许多父母多是出于本能的爱,却不重视爱的表达方式,不会施爱,因而使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

在一次咨询活动中,胡玉顺曾接待过一个伤心妈妈。说到孩子两门功课只得了197分时,这位妈妈难过得直流泪。站在一边的女儿看着妈妈感到十分困惑,她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如此痛苦。此时这位妈妈就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妈妈的价值标准是要得双百,孩子没有满足她的需求,她就感到伤心。而换个位置看看孩子,她努力了,得了197分,她感到高兴。而妈妈却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父母的行为与孩子的体验相反,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会产生疑问:妈妈这就是爱我吗?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就会形成一种理念,认为这就是爱。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反映大学生冷漠,不懂得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爱的体验,父母的做法,在他们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只有学会施爱,让孩子体会到爱,并学会去爱别人的父母,才能成为一个智慧型的父母,你的投入才能有理想的产出。

尊重孩子:把他当成一个大写的人

我们的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与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相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有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这就是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教育理念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孩子:

1、把孩子当成一个大写的人

对此,有些父母不能接受,觉得自己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可以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怎么能说没有把孩子当成人来看待呢?可是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往往就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主体,一个有思想的人。比如有些父母打孩子,训斥孩子,对孩子冷言恶语。如果真把孩子当成了一个与你同样的人,下面的问题就好解决了。能与孩子平等地交谈,你的眼神、语调、用词都会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

2、要把孩子当孩子看待

孩子既是与我们一样的——一样的大写的人,又是与我们不一样的---他是发展中的人,他还不完善,不成熟,但他具有潜能,潜在发展的可能性。他们更需要关心、关注和爱护,但并不是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现在不少父母一谈尊重就没有要求了。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认为西方的父母对孩子非常放纵,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不然。西方的许多父母都是极为重视孩子家庭教育的,从生活到学习上都有严格的要求。但在对孩子的期望值方面从不强加于孩子,中国父母关心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美国父母关注孩子适合干什么。

细致教育:让孩子在体验中明白对与错

中西方在家庭教育方式上有一个明显的差异: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告诉你具体的方法,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去领会其中的道理。

有不少父母,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哪。让孩子从体验中去认识道理,他才会记忆深刻。

例如:一个19岁的名牌大学的学生,因偷盗进了拘留所。原因是他对原来的中学不满,想通过偷这个学校的电脑施行报复。据说偷时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没忍不住。其中除了他父母离异,没有人关注他的心理感受外,与我们以往的教育中,细微的体验太少也不无关系。如果他小时候曾因拿了人家一块糖、一块橡皮受到过惩罚的话,他就会体验出为什么不能偷窃的道理。

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都要受到惩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你想做的事不让你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理念.智慧.行为

理念、智慧、行为是“父母效能训练”的三个重要环节。

胡玉顺表示:当今的父母应该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些理念转化为自身的智慧,用智慧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父母应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感受到你对孩子所施的爱,感受到你的关注,感受到你的期望,而这种期望是你的孩子成长的动力。只有这样,父母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产生正效应,真正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

悲哀!你是忽视型父母吗?


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态度息息相关,不同类型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现在看看你是哪种类型的父母吧:

忽略型父母的特点: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对孩子提要求。对孩子漠然、拒绝,亲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

孩子的发展:产生很多行为问题,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

专家指导

判断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依据两个标准:一是父母是否关爱孩子,二是父母对孩子是否提出要求。

既关爱孩子,又对孩子有要求的父母,是权威型(或称民主型)父母;

对孩子缺乏关爱,但严格要求的是专制型父母;

关爱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的是纵容型父母;

对孩子既无关爱,也无要求的是忽略型父母。

养育风格理论得到了很有力的证实,但人们也发现,当它走进东方文化时,却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中国家庭强调孩子孝敬父母、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很容易被划分到专制型中。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孝”的另一面是“父慈”:父母既要教给孩子适当的行为规范,也要给孩子温暖和关爱,保持家庭和睦。这更接近权威型的养育风格,而不同于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苛求和支配。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利于孩子成长的亲子关系中,都有一些共同的要素,那就是: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和关怀。

民主型家教也需要惩罚


民主型家教的核心是孩子与家长在人格上平等,互相尊重。家长在替孩子拿主意时,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合理要求与需要,但在孩子因年龄小拒绝执行正确的建议时,家长必须坚持正确的主张,因此它也有强制的一面。所以,民主型家教应包含“说理”和“惩罚”两种手段。

第一步要说理,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愿意改正。但是,“已经习以为常的错误行为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惯性,要阻止“惯性”作祟,使孩子纠正错误,就必须有足够大的外力。惩罚就是这样一个外力。

如何惩罚?有人说惩罚是一门艺术,就是说惩罚有许多讲究。惩罚应视对象不同而加以区别。孩子犯错误,家长应明辨错误的性质,有些属于成长过程中的失误,应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提醒注意就行了,如打破碗,弄脏衣服,发点小脾气。

有些属于主观过错,故意为之,家长应区别是首次犯错还是再次。首次以说理为主,着重向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危害以及如何避免再次出错。

为了使其长记性,有所顾忌,家长有必要和孩子约定,若再犯就要接受某种惩罚。若真的再犯了,就要严格按约定办,不能打折扣。和孩子“商量”出来的惩罚手段,肯定会比体罚、责骂更加有效。

当然,这种“惩罚”应在不伤害孩子的精神、身体的前提下制定。

当惩罚被人们简化为打和骂,或滥用后,惩罚的名声变得狼藉。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惩罚手段是,学生犯错误后,他根据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初次还是再次,要学生写500~3000字的说明书,效果很好。

有位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打招呼外出,家长以三天不许看动画片作为惩罚;国外有位教育家的两个小孩打架了,他先和他们讲道理,告诉他们不能打架,再要他们互相口头道歉,如果感到难为情,可以写信向对方道歉,事实证明这种“惩罚”方法也不错。

处罚并不代表简单的打骂,而是心理的疏导和行为的适当约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记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分析什么是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三部曲之一什么是早期阅读?

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容易把它与识字联系在一起——不识字怎么阅读呀?其实早期阅读的范围是很宽泛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刘炎教授认为:婴幼儿凭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的所有活动都是早期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了解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的各种关系;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成人读书中的故事等等,都是早期阅读活动。通过多种阅读活动,孩子会逐渐把字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领悟词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使他们对文字驾轻就熟,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早期阅读三部曲之二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

1、幼儿图书总量充足。调查表明,城市幼儿的图书拥有量已十分充足。人均50本以上的占19.8%,人均20—40本的占75.3%,没有图书的幼儿不存在。对于购买诸如“图书”之类的学习用品,家长总是非常愿意“慷慨解囊”。

2、幼儿图书内容片面化。学前期的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教育。在理论上家长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但在为孩子购买图书时,家长首选的还是“智力类”(识字、学数)图书。

3、幼儿阅读环境欠佳。调查发现,幼儿虽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往往是东放一本西搁一册,没有一个固定的图书架和书袋的幼儿占被调查总数的50%以上,没有阅读角落的幼儿占60%以上。

4、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令人担忧。在调查和观察中,幼儿的阅读兴趣令人担忧。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阅读”的仅占被调查总数的30.1%,而“一般”的要占59.8%。许多幼儿爱“听”家长讲故事,不喜欢自己“阅读”故事,因而每天“缠着家长要求讲故事”,能够自己“一页一页认真仔细翻看”的仅占调查总数的3.5%。

5、家长指导乏术。早期阅读具备个别化的教育特点,易受兴趣、环境等影响。因此,家长是指导孩子阅读的最好老师。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希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家长只是在孩子“缠得没办法”时给孩子讲个故事聊以应付。

6、超前识字教育者众多。当我们问及孩子在家有无识字时,65.8%的家长回答“有”。尤其是大班幼儿,69.9%的家长甚至要求孩子“写字”。虽然大部分家长觉得早期阅读应该是“正规阅读的预备阶段”,但受社会风气和“早识字”与“早成才”等因素和观念的影响,提前进行识字教育的家长还是很多。

早期阅读三部曲之三什么时候开始早期阅读

专家的建议是:从9~12个月开始。同时,对于孩子阅读的引导,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进行,切不能操之过急。

第一步:玩书(9个月-2岁)

阅读特点及对策:

9个月~2岁的宝宝活泼好动,把书作为玩具,喜欢撕书、咬书、玩书,父母不必干涉他或要求他。这一阶段是宝宝的前阅读时期和语言的萌芽期,父母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对书感兴趣,让他喜欢书,因此宝宝要怎么翻、怎么看、怎么玩,都随他。

适合的图书:

1、塑料的洗澡书,这种书可以让孩子在洗澡时边玩边看。

2、布书,也是不易撕坏的,比较适合这个阶段的宝宝。

3、立体书,可以展开成立体模型的玩具书,可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毛毛书,通过孩子的触觉来认知,并引发阅读的兴趣。

小编

什么是正确的归因方式


宝宝摔倒了,家长们常常埋怨地面,而不说宝宝自己没走好,小板凳夹着手了,家长们让宝宝打小板凳,却不告诉宝宝自己做在了那里,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以下就来具体的看下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抱有的稳定的情感和态度,大多由他们从小习惯化形成的归因模式所决定。归因简单说就是把失败与成功归于某种原因。

向外归因表现为遭受失败时首先找寻外部因素,如环境恶劣,背运,并推卸自身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而向内归因则表现为遭受失败时先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向稳定因素归因表明导致失败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向不稳定因素归因则表明导致失败的因素是可以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向不可控因素归因说明自己不能够对导致失败的不利因素有所作为,消极对待;相反则说明自己可以或者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变失败的不利因素,能够积极地坦然地面对。

培育宝宝正确归因,要及早进行。在宝宝刚刚能具有语言交流能力的时候就要开始。比如宝宝撞到了门,家长千万不要说:“门不乖,撞疼了宝宝,该打”而应该说:“宝宝把门撞疼了,门没有眼睛,宝宝有眼睛呀,门不哭,宝宝下次一定会小心的!”

父母若注意引导幼儿学习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即凡事主动自己承担责任,认定事情可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并积极寻求自己可以解决的办法,那么随着孩子逐步长大,他会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并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能够成为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本网站小编总结:让宝宝们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可以使孩子们在遇到挫折及错误之后不怨天尤人,而是积极的面对,懂得如何改正自己的不足,同时宝宝们也更加容易获的成功!

小宝宝的智力是需要刺激的


宝宝小时候就是一张白纸,爸爸妈妈如果能抓住小宝宝各个时期发育的特点,并给予他们各种良性的刺激,就能帮助他们的大脑尽快地建立起良好的智力系统。

1.触觉刺激

应该在宝宝餐后1小时进行抚触,或选择在宝宝沐浴后或穿衣服时,每天抚触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

小宝宝的皮肤触觉非常敏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柯海劲表示,他们都非常喜欢妈妈的温柔抚触,通过抚触,不仅可以让小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并和妈妈建立起愉快的依恋关系,而且抚触还可以刺激新生儿皮肤感受点,促进触觉神经细胞和中枢的联系,从而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所以,新妈妈们应该每天多点跟小宝宝进行“皮肤交流”。

抚触时应该在宝宝餐后1小时进行,可以选择在宝宝沐浴后或穿衣服时,每天抚触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当宝宝觉得疲惫、饥渴或烦躁时则不宜进行,抚触前将室温调到25℃以上,并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来调节气氛,妈妈双手搽一些婴儿润肤油润滑双手,在抚触按摩时,力度要适中,同时用安慰性语言和亲切的目光与宝宝进行交流,使宝宝在抚触时能处于安静、愉悦的状态。

另外,给小宝宝换完尿片后,也可以给他一些皮肤接触,用温暖的手轻轻地拍拍他的小屁股,让他感受到妈妈温暖的体温。平时也可以经常用手揉揉宝宝的小手和小脚丫,促进末梢的血液循环。抚触是随时随地进行,不一定必须全身同时进行。

2.视觉的刺激

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容易被色彩鲜艳(如红色)、有强烈黑白对比的颜色吸引

视觉的成熟相对比较慢,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来说,周围的事物大多是模糊的,然而,在不同的时间,宝宝对色彩的感知也是不同的,爸爸妈妈应该要抓住每个时期的特点给予适当的刺激,以促进宝宝脑部的发育。

柯海劲称,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容易被那些色彩鲜艳(如红色)、有强烈黑白对比的颜色吸引。因此,妈妈可以拿一些红球或黑白相间的几何图案、人物头像等,举到距离宝宝脸上方大约20厘米处,摇动红球以吸引小儿注意,然后将球从小宝宝头的一侧向中央,再向头的另一侧(180°)慢慢移动,来吸引小宝宝的追视,以训练他们头部和眼睛的活动。随着宝宝的视觉神经对彩色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敏感,视觉范围也随着月龄慢慢扩大,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慢慢对宝宝进行色彩感知度和认识度的培养了。比如,爸爸妈妈可以给小宝宝的婴儿房涂上温馨美妙的色彩,在小宝宝的视线范围内摆放些色彩鲜艳的彩球、彩色玩具等,给小宝宝的床单被套换上温暖的色彩等,这不仅可以对宝宝的视觉进行刺激,而且对大脑的发育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小孩长大,也可以带小孩到户外进行更多的视觉训练。

3.语言的刺激

两三个月开始宝宝发出“咿呀”之声的时候,家人也应以“咿呀”之声作出回应

柯海劲指出,有些家长觉得宝宝还没到说话时就可以不用跟他聊天,其实宝宝的语言发育是一个累积渐变的过程,需要多一些语言环境的刺激,才能让小宝宝在潜意识状态下发展认知和与人交往的情感。

在小宝宝还是两三个月开始发出“咿呀”之声的时候,家人也应以“咿呀”之声作出回应,见到回应后,小婴儿会非常兴奋,继续重复发音。经常频繁地对着他讲话,这些声音的刺激,可以锻炼小宝宝的语言听觉能力。同时,也可为小宝宝购置一些色彩鲜艳、能发出声音的小玩具,训练他的听觉和语言感受能力。

当宝宝七八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听懂大人说的话了,这时爸爸妈妈在刺激宝宝语言时就应该将声音与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教他指着说“爸爸”、“妈妈”、“宝宝”,看到他对某件物品感兴趣,可以用手指指着告诉他这是什么,如“球球”、“熊熊”等,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具体事物与词汇之间的联系。当宝宝开始学说话时,父母也可设置多一些交流的情景,刺激他来模仿你说话,对宝宝“啊啊”用手指的示意要求,不要立即给予满足,而是要训练他开口说“要”。

总之,爸爸妈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吃饭、游戏等方式,随时和宝宝进行交流沟通,有意识地创造刺激宝宝说话的语言环境,但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与宝宝的眼神交流,说话时一定要注视着他,表情要尽可能丰富,声音要尽量柔软温和,语调要缓慢夸张,这样传递给他们的不仅是词汇,更重要的是刺激宝宝大脑语言中枢的发育。

4.味觉的刺激

添加的味道只是尝试,不作为长期进食的基础,平时添加的辅食以清淡为主

宝宝长到6个月的时候,爸爸妈妈应该要开始为他们添加辅食了,让宝宝开始尝各种味道的食物,如果添加过晚,则可能会由于刺激不够,导致孩子长大后味觉弱化,或拒绝某种味道。

柯海劲称,在各种味道的刺激中,小宝宝首先接触到的是微微的甜味,如母乳或牛奶。在甜味之后,小宝宝会接触到咸味,如在粥里加一点点的盐,看看小宝宝的反应,可能刚开始他会有一些排斥,不过这是正常的现象,家长不用因为小宝宝一开始排斥就不再尝试了,而是可以先让他尝试一点点,然后再慢慢添加,但是要注意一点的是,盐的添加量不宜过多,因为这个时候小宝宝的脏器发育还尚未完善,一下子就添加过多的话,容易造成肾脏的负担,而且可能会导致成年后的高血压问题等。之后,再到酸、辣、麻、苦的顺序逐一添加。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添加的味道可以说是尝试,但不作为长期进食的基础,平时添加的辅食也是以清淡为主,1岁前是不常添盐的,更不用说苦、辣,等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