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

此游戏适合于4岁以上的孩子,主要教孩子认识10以内的序数。这是在孩子认识10以内基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此游戏。使孩子了解序数的含义,能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正确使用序数词;同时对孩子记忆力的提高很有帮助,也发展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工具:

家中各种小物品10件,如小娃娃、小飞机、小闹钟、小皮球……

步骤:

1、家长将各种物品排成一排。。

2、请孩子看看有哪些东西,并说出什么物品放在第几位,如提问:“小狗放在第几位”“小火车放在第几位”。

3、请孩子闭上眼睛,家长将其中2件物品交换位置,如将小狗和小娃娃换个位置。

4、请孩子将眼睛睁开,看看哪2件物品换位置了。

5、让孩子分别说出调换位置的物品原来放在第几位,现在放在第几位,如提问:“小狗原来放在第几位?”“现在放在第几位了”可任意交换2件物品的位置,游戏的次数不限,也可与孩子交换角色,由孩子操作提问,家长来回答。

游戏的变化:

对一些记忆力强的孩子每次更换一些物品或玩几次换一次物品,以增加游戏难度。

精选阅读

释放扔东西的愿望


随着一声脆响,杰西手里的玩具小鸭不小心掉落在地板上。她好奇地看了看自己的小手,又看了看掉落在地上的玩具。杰西眼里亮光闪闪,她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杰西从小椅子上出溜下来,俯下身子,急切地爬过去捡起小鸭,随即高高地举起她那只抓着小鸭的小胖手,狠狠地将小鸭再度扔到地板上。

又是一声脆响。杰西的猜想得到了证实,小家伙咧着小嘴乐了。

发现“扔”的快乐 

扔玩具的感觉真爽!自从发现了扔玩具的乐趣,杰西便兢兢业业地开始了她的尝试。每天一大早起来,杰西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爬到玩具屋旁边,将各种色彩纷呈材质各异的玩具一个个掏出来,开始她百玩不厌的扔玩具游戏。杰西不停地试验,很快便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实。将毛毛熊狠狠地扔在地上,一种低沉而发闷的声音传出来,如果不仔细听,几乎听不到什么动静。杰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她又捡起毛毛熊,狠狠地扔在地上。声音还是有点发闷。杰西皱了皱小眉头,不屑一顾地将毛毛熊撂在一边。

是不是还有更好玩的呢?杰西转而抓起一只硬塑料的小松鼠扔到地上,一种很脆的声音响了起来。杰西满意地笑了,她又好奇地扔了几次小松鼠。突然,杰西看到了那只彩色的小皮球,她的注意力马上被小皮球吸引过去。杰西好奇地拿起小皮球,继续她扔东西的游戏。小皮球在地面上上下下蹦跳着,仿佛一只生机勃勃的小动物。杰西因为这个新发现而大受鼓舞,她不停地追着在地板上舞蹈的小皮球,嘴里咿里哇啦说着些什么,那情形仿佛在说:“扔玩具的感觉真爽啊!”

杰西有了新发现!杰西将玩具屋里的玩具扔了个遍,通过扔玩具,她得到了很多十分有趣的体验,但是这对杰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杰西会走了,她的领地也因此扩大了许多。扔玩具确实是个十分有趣的游戏,不过随着杰西体能的提高,她觉得她完全可以尝试扩大她的游戏领域。于是,杰西将妈咪叠好的被子从床上拽起来,扔到地上。

被子不再那么整整齐齐,它的形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杰西看着地上那一摊被子,红扑扑的小脸上写着一脸的成就感。杰西将玻璃杯扔到地上,玻璃碎裂的响声以及玻璃碎片四处飞溅的情形对杰西来说又是个全新的体验。

杰西的眼睛又瞄准了妈咪的香水,小家伙爬上梳妆台旁边的椅子,随即又敏捷地爬上妈咪的梳妆台,一把将那瓶晶莹剔透的香水抓在手里,狠狠地扔到地上。香水瓶碎裂的声音,香水瓶碎片飞溅的场景,香水在地板上一点点扩散的情景以及满屋弥漫的清香带给杰西梦幻般的感觉。有那么一刻,她几乎为她自己创造的奇迹惊呆了。

“No!baby!”当妈咪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杰西刚从梳妆台上出溜下来,正准备研究那些可爱的玻璃碎片究竟能带给她一些什么样的惊喜。杰西的游戏被迫中断了。不过这点小小的挫折丝毫也不会影响杰西玩扔东西游戏的热情。趁着妈咪不注意的时候,杰西仍旧不断地尝试扔家里一切她能够到的物品。

这些崭新的尝试让她有了更多新的发现。原来,除了玩具,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扔着玩,而且这些东西扔起来比玩具更加有趣。有一次,杰西甚至溜到了厨房,将一只奶锅还有一只炒勺拽了出来。这种不锈钢的物品扔在地上的响声很特别,清脆响亮,甚至还在木质的地板上砸出来一个个浅浅的小小的坑呢。杰西用小手摸摸那些小坑,又好奇地将奶锅与炒勺扔了下去。果然,杰西发现,那些小坑与她扔的奶锅与炒勺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是啊,没有什么比获得新发现更令人陶醉的了。

后来,杰西又有了更多新的发现,于是她开始把东西往墙壁上、柜子上或者其他家具上扔,这跟扔地板上当然完全不一样。

前所未有的阻力自从杰西摔碎了妈咪的香水瓶后,妈咪的警惕性空前提高。于是杰西的活动受到了限制。妈咪不仅将很多易碎物品束之高阁,连炒锅炒勺也都挂在了杰西够不着的位置。更要命的是,每次看到杰西扔东西,妈咪都要给她上一堂课,告诉她哪些东西可以扔,哪些东西不可以扔。

可以朝着哪些地方扔,不可以朝着哪些地方扔等等。杰西仰着头,一边听妈咪上课,一边不停地四处张望,寻找任何可以用来扔一扔的物品。尽管妈咪总是细心地将那些不能给杰西扔的用具收拾妥当,某天,杰西还是将电视遥控器弄到手,狠狠地扔了一把。妈咪的说教对杰西的行为没有任何影响力,于是妈咪给杰西定下来很多的规矩,严格地限制她。一开始,这些规矩让杰西很不舒服。不过,杰西很快就发现,一旦她不遵守这些规矩,她就可以获得妈咪的注意。这一发现更坚定了杰西绝不放弃这个有趣游戏的念头。 

退出历史舞台的游戏

妈咪似乎洞悉到了杰西的小心思。因此,她把一些不能扔的东西收藏好,只留给杰西一些可以随便扔但又不会构成任何危险的物品来满足她扔东西的需要。每当杰西扔东西的时候,即便妈咪心里痒痒,也假装没有看见一样,故意冷落杰西。妈咪的态度使杰西感觉十分没趣,于是,她决定加大扔东西的力度,来触动妈咪迟钝的神经。不过,杰西很快发现,她的行为丝毫没有意义,不管她如何表现,妈咪的神经迟钝依旧,没有任何改观。令杰西深感奇怪的是,妈咪不仅不再限制她扔东西,她甚至还自创了两个很有趣的游戏——“打坏蛋”和“进进出出”。

妈咪用硬纸板做了个靶子,上面贴着一只滑稽的大灰狼,杰西可以用她的“武器”狠狠地扔大灰狼。此外,妈咪还准备了一只大箱子,每当妈咪说,“让玩具回家吧!”杰西就会快速地将扔得满地的玩具捡回大箱子。而当妈咪说,“让玩具出来玩吧!”杰西就会将玩具从箱子里拽出来一一扔到地上。

杰西发现,这些游戏一点都不亚于她以前玩的那些到处乱扔的游戏,因为有了情节,这些游戏的有趣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她以往那些盲目乱扔的游戏。当然,杰西有了这类更好玩的游戏,乱扔其他物品的游戏也就随之退出历史的舞台了。杰西慢慢地理解了游戏情景,她扔东西的欲望也在游戏中得到释放。更重要的是,这些简单的游戏情景给了她很多启发。随着她一点点进步,她甚至开始在玩扔东西游戏的基础上尝试自创一些情景游戏,让游戏本身变得更加有趣。杰西的新游戏受到妈咪的高度赞扬,当然,杰西因为扔东西而带给妈咪的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

孩子扔东西并喜欢他人的玩具(上)


友:我的女儿现在16个月,喜欢把家中台子上的东西都扔到地上,她这么小,听不懂道理,不知该如何教育她。并且她似乎没有一件特别感兴趣的玩具,对什么都只有三分钟热度,自家的玩具不要玩,出去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是一块小纸片也喜欢,真是搞不懂。请专家帮我出出主意。

茅于燕:这儿有两个问题:扔东西、对玩具的不同态度。

先谈第一个问题。

扔东西和拿东西一样,都是一种技能,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出现的,会拿东西早,五个月左右可以在看到一块积木时,伸手拿来,八、九个月可以有目的地放开手,让手中的东西落到一定的地方,比如纸盒里、大盆里等,也就是说会扔东西。儿童在一岁到两岁左右扔得最多,扔有个结果,即有响声。自己作了一个动作(扔)就有一个结果(响),多作,多响,所以就乐此不疲地做下去。而且扔了东西,大人要干涉,也就吸引了大人的注意,是多好的事啊!

为了让孩子不乱扔东西,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台子上放一些可以扔的纸盒子、小勺子、不要的乒乓球等,她扔下以后,不替她拣,也不批评,等于没发生什么事。

2、和她玩游戏,把她喜欢的“扔”变成“游戏行为”。但这时,就不是乱扔了,而是有一定规则的,比如:把积木扔在小盆里,不能乱扔。扔了以后再拣起来放到桌上等。

3、有时也要和她讲一点“道理“,比如说:“你把它扔到地上,它会跌疼了”。“好孩子要爱它,让它在桌上站着,它高兴”等等。

4、当她快要扔东西了,赶快转移她的注意,拿一个新颖的玩具让她玩,或者把她抱离现场,到外面走一走,也许有好处。

5、这种行为到两岁以后会主动减少,所以不用太紧张,等待一段时间。

孩子扔东西并喜欢他人的玩具(下)

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


近日,一个八岁小朋友写在作业本上的诗,在朋友圈刷屏了!诗人天赋满格,在微博上引起了数万网友的讨论:“小姑娘对妈妈的怨念好深啊!不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不过好可爱!这孩纸有同款么,我收了!”这首诗是这样的:“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我就会是一个妈妈,我会有一个小孩子,她一定要是女的。我要带她走遍全球,我一定不老是骗她说‘你现在还小,等你大一点再说吧。’我要给她买一只她最喜欢的宠物,我一定不对她说‘我现在很忙,下次再去吧。’”看完这首诗之后,是否有一种心塞的感觉呢?既然宝宝这么喜欢走遍全球,喜欢宠物,那妈妈们就陪孩子走起吧!饲养小动物

做法:选择些比较容易养活而且温驯的小动物,如金鱼、乌龟、蚕宝宝、小蝌蚪等,父母要记得提醒宝宝给小动物喂食了,并观察小动物每天有什么新的变化。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和耐心,培养宝宝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性格,建立良好的责任感。最后不要忘记把养大的蝌蚪放生。

寻找小蚂蚁

做法:带宝宝去公园里,如果看到蚂蚁,父母可以引导宝宝看蚂蚁的走路线路,在蚂蚁洞口放个米粒,引导宝宝观察观察蚂蚁运米粒的场景,并适时地介绍给宝宝蚂蚁的生活情形。

温馨提醒:不错,即使是小小的蚂蚁也是一种生命,不能随意践踏,帮助宝宝建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

去植物园

做法:可以去植物园或是郊外观察动植物,父母要在陪同宝宝观摩的同时,注意为宝宝讲解动植物的特点,也可以预先参考有关资料或者现场听解说员讲解。

温馨提醒:观察真实的动物比平时看画册形象很多,也有助于发展宝宝的想象力建立素材库。

种植花草

做法:父母不妨在院子或阳台上种些简单的植物,如:绿豆芽;每天带宝宝观察豆芽生长的情形,并把市场上买来的豆芽拿来比较,告诉宝宝有哪些不同。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培养耐心,更因此感受生命成长的独特魅力。

观察云的变化

做法:云有各种不同变换的造型,父母可以引导宝宝这朵云像什么,也可以告诉宝宝云的来由等。同样的内容还可以是沙的变化,水的变化……

温馨提醒:最佳的姿势就是和宝宝躺在草坪上,发挥宝宝的想象力,锻炼宝宝口语表达的能力。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做法:带宝宝去远离都市的自然空间里,让宝宝听听自然界鸟的声音,风的声音、甚至雨的声音……也可模仿这些声音,并让宝宝学,比比谁学的更逼真。

温馨提醒:自然界声音纯净、自然而且真实,对净化宝宝的听力很有好处,而且在模仿发声比赛中激发了宝宝的竞争意识和观察能力。

当儿童缺失了游戏


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问: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

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孩子的游戏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学前教育中游戏缺失的调查

一位幼儿园老师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情境:老师扮演“鸡妈妈”,小朋友们戴上头饰当“小鸡”,“鸡妈妈”领着“小鸡”们到小猫家串门,小猫不在家,但在家里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写着数字的卡片,让“小鸡”们找出这些卡片,并且根据这些数字在地板上绣花,卡片上写着几,就绣几朵花。

“这样的游戏在如今的幼儿园里非常典型,老师是想通过这个游戏检查一下孩子们是否掌握简单的数字概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黄进说,“但是我们却不禁要问:孩子们在老师设计好的游戏里,在老师的带领下没有一点自己去开发新的游戏情节的想法,这样的游戏其本身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是不是成了一种点缀?”

有专家认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游戏当作“糖衣”,靠“糖衣”来诱使孩子们吞下知识这个“苦片”。“人们认为在幼儿园里游戏对学习重要,是因为人们希望游戏能赋予孩子们一些经验、技能和知识。”黄进说,“但却忽视了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即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的、欢愉的体验。”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提到了当前学前教育中的游戏缺失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教授李季湄说,所谓游戏缺失,更多是从游戏被成人控制这个角度而言。不少专家认为,老师成了游戏的设计者,游戏成了老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了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感受到乐趣的行为,但现在许多幼儿园里游戏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经常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说: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孩子们根本不把这认为是游戏,是玩。游戏被当成了工具。”

李教授说,“当然寓教于乐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这样的所谓‘游戏’,大部分还应该是孩子自发的游戏。”

成都市第五幼儿园的老师曹伟的经验是:让孩子们玩自己的游戏。她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们一起吃卤花生,有孩子突然问:这种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么做出来的?于是,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很快孩子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卤花生是种出来的,另一派认为是煮出来的。曹老师提议孩子们干脆一起来做试验,看看卤花生究竟怎么做出来的。于是一组孩子开始种花生,另一组孩子则开始煮花生。答案当然很快就出来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却很有兴趣地加入到种花生的行列中。种花生的过程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才能让种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说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里,但立刻又有孩子说不对,应该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浇到土里;随即又出现了新问题:用热水泡、温水泡还是冷水泡?

“这些问题,我都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曹伟说,“他们完全能够解决,孩子们的能力和创造经常会让你意想不到。”

曹伟说她班上的孩子们玩的游戏主题经常是从孩子们讨论的感兴趣的话题中找出来,游戏情节怎么发展进行下去也由孩子们来决定,谁在游戏组织中扮演什么角色,不是由老师来指派,而是由孩子们自主决定,最后游戏做完了,再让孩子们自己来作评价。“那你呢?起一个引导作用?”记者问她。“严格来说,‘引导’这个词不准确,不是引导,我只需要在一旁观察和发现他们,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帮助。”曹伟说,“我跟他们是平等的,是他们的一个玩伴,跟他们一起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焱教授认为,学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儿全面发展,而且还要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应当体现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给幼儿自由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应当体现创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强加给幼儿。教师不能用组织作业或上课的方法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游戏。应当改变“重教师编制的教学游戏、轻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的倾向。

但是幼儿园的老师们也有满肚子的苦水。据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多了,认字识数少了,就会有家长找上门来提意见,“我让孩子到这里来是受教育的,不是来玩的”。

刘焱教授说,“提前开始”、“越早越好”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对于婴幼儿教育的普遍信条,望子成龙的家长希望通过这种“提前开始”的学习,让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尽管1989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但刘教授指出,理论上、口头上重视游戏,实践中轻视甚至忽视游戏,已经成为当今学前教育领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

“幼儿园教室中的游戏在迅速减少,使用笔和作业纸的现象在急速增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焱教授说,“幼儿教育也已被纳入到应试教育的轨道。”

孩子扔东西并喜欢他人的玩具(下)


友:我的女儿现在16个月,喜欢把家中台子上的东西都扔到地上,她这么小,听不懂道理,不知该如何教育她。并且她似乎没有一件特别感兴趣的玩具,对什么都只有三分钟热度,自家的玩具不要玩,出去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是一块小纸片也喜欢,真是搞不懂。请专家帮我出出主意。

茅于燕:这儿有两个问题:扔东西、对玩具的不同态度。

关于第二个问题:自己家的玩具不爱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很感兴趣。这实际上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心理造成的。儿童的兴趣很短暂,自己家的玩具都是老面孔,没有兴趣,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是新面孔,所以喜欢。

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如果家长不喜欢,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1、玩具一次不要给她好几种,否则都成了老面孔,就不喜欢了。

2、买的玩具要大体适合她的年龄,这样好才会玩,才有兴趣玩。比如她16个月,可以买一些带响声的玩具,她一敲击,就有声响,她就会喜欢。比如哗铃棒、摇鼓、带盖的圆盒(可盖上,不必拧,里面放上一两块糖,一拿就有响)、沙锤等。

3、有时可以带她到玩具店去,看她喜欢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这样,她玩这个玩具的热情就会大些(当然要有节制,不能要什么就买什么)。

4、有时也可以和她一起看看图画书。有的儿童喜欢小画书,不喜欢玩具,那么,看书也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可以试试她是不是喜欢书。

学会用身边的东西开发孩子大脑


很多的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全脑开发,经常会问,哪儿有全脑开发的玩具或教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是开发孩子大脑的教具,不必非要买什么教具,关键是家长需要做一个有心人。 1.训练类别能力

我们每当吃一种食品时,都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东西,是蔬菜、水果、糖果、点心等等,告诉他们的各种食品的特点,到时候你可以将几种食品混合起来,让孩子根据物品的种类、颜色、口味,用途、形状来进行分类。还可以通过分类多问孩子几个:“还有什么食品?”“什么食品可以替代它?”“什么食品与它有一样的用途?”“它们除了吃还有什么用途?”这样做是为了训练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也可以将孩子的玩具,按用途,颜色,形状,让孩子分门归类放好。然后让孩子说说:你见过什么汽车呀?孩子可能说出: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吊车……。咱们的玩具里有这些汽车吗?让孩子背诵着说,练习孩子的记忆力。也可以让孩子蒙上眼睛,用手摸给你、通过孩子双手的感知觉,练习孩子的具体形象认识能力,活化孩子的右脑。

2.训练空间认识能力

当孩子早晨起床时,可以问孩子,你的左手在哪里?你的右脚在哪里?左脚应该穿左鞋还是穿右鞋?帮我找出左鞋来!毛背心是穿在里面还是穿在外面?衬衣应该穿在背心的里面还是外面?请宝宝帮助妈妈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放在柜子里!等等。站队买东西,可以问3岁左右的孩子:妈妈前面还有几个人?从前面数妈妈是站在第几位?从后面往前数第几个人是妈妈?这样孩子清楚了妈妈所在空间的位置,而且也学会了按数点物和排序的概念。也可以让孩子说说排队的人里有几个奶奶、几个爷爷、几个叔叔、几个阿姨、几个姐姐、几个哥哥?通过区别不同年龄段的人,让孩子学会类别认识能力。同时也让让孩子学会等待,懂得遵守社会公德。

平常用过的小塑料瓶不要扔掉,清洗干净,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1岁之内的孩子可以练习将小瓶放在大瓶里,或将糖米花放在小瓶子里,练习孩子手的精细动作,手眼脑结合的能力。1~2岁可以让孩子将小瓶子按大小搭成宝塔。看看你的孩子可以搭几个瓶子。不妨趁这时教教孩子认“数”。洗澡时将它们放在水里,将一个瓶子里放入石子,让其沉入水里。让孩子通过漂浮的瓶子将浮力的信息提前储存在右脑里。这样孩子一定玩得很开心,也学到知识了。不过玩后一定要告诉孩子,瓶子要一起回家休息,宝宝要帮助它们。让孩子养成玩具用后收拾好的习惯。(一定要注意小瓶盖,不要让孩子吞咽了。)

3.训练图形认识能力

带着2~3岁的孩子走在街上,看见大广告牌,可以告诉孩子这是长方形,这是正方形。那么,我们家的什么东西也是这个形状的?孩子可能说:桌子面是长方形,电视的荧光屏是正方形。看见孩子玩的皮球,可以问孩子:什么东西和它形状一样?孩子可能答:苹果、足球、橙子、月亮、气球、宝宝的胖脸蛋等。如果孩子不费力气说的很多,就说明你的孩子思维的流畅性好。不妨你可以采用我的方法,教给你的孩子认识五角形,圆柱体,圆锥体,梯形,六面体等等。

4.训练形象扩展能力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家家”。如果孩子去医院看过病,不妨让孩子做“医生”,妈妈做“孩子”。通过“医生”给“孩子”看病的过程,让孩子在联想或表演中,认识了“医生”和“孩子”的形象。你也可以装成看病就哭哭啼啼的“孩子”或不愿打针的“孩子”,和“医生”对话。说不定你的孩子还能说出让你感到惊奇的话来。孩子通过游戏,提高孩子形象认识能力,练习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减轻或克服了对医生的恐惧心理。

5.训练观察力

带着孩子外出,例如坐公共汽车时,不妨事前给孩子布置任务:“今天去外婆家,你仔细记住我们要经过几个车站?外婆家的车站有什么特殊的标记使你一眼就能很快认出它?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得孩子认识植物的,动物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的形象,让孩子多认识,多识别。例如让孩子寻找他没有见过的野草和野花,这就需要孩子进行比较,仔细观察,增加了孩子的见识。另外可以通过孩子见到的支离破碎的树叶,让孩子说这是什么树的叶子,使得孩子能从局部认识整体,进一步区分各种不同形象物体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满了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开发全脑的方法就在其中,关键是我们要做个有心的家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采用灵活的办法,不失时机地向孩子传授知识,孩子会有很大的收益。

天冷了,宝宝也要出来玩!


天气突然变冷了,宝宝最好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之间出来活动,这段时间气温相对较高,阳光充足,不容易因室内外温差太大而引起着凉。如果大风较为猛烈,或者有雾,这样的天气则不适宜外出活动。

服装

不要穿得太多太紧,外套最好是便于穿脱的蓬松的棉服或羽绒服,便于宝宝四肢与躯体的活动。里面可以再套一件薄的可以外穿的夹克,简单、宽松,这样即使脱掉外套,也有夹克可以遮挡风寒。帽子和围巾也必不可少,尽量不要把皮肤暴露出来。可适当在经常暴露的部位涂抹护肤油以保护皮肤。

鞋袜

宝宝的身高矮、重心低,自己运动的惯性却不容易控制,所以最好穿摩擦力大、有气垫的运动鞋,这样宝宝能顺利地停、动和安全地跳、落。切忌穿塑底鞋和皮鞋,冬天地面干燥、硬度大,尤其是雨雪天后,地面特别滑,容易造成关节扭伤、震伤或摔伤。不要穿太硬太挤的鞋,否则将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而发生冻伤。袜子吸汗性要强,以免因潮湿冻伤脚。携带必需物品

1)准备一顶帽子,宝宝头上的汗落下后及时戴上,以免头部着凉。

2)带上毛巾,及时擦汗。

3)最好给宝宝带一件衣服,活动完毕汗稍稍落下后,给宝宝披上。

4)最好用保温瓶带上一瓶热水,不要烫,待宝宝活动结束后喝些温水补充流失的水分。

5)备好湿纸巾、面巾纸,供宝宝擦手之用。

6)带上护肤油,待宝宝擦完汗时,再及时涂抹一层护肤油,保护宝宝幼嫩的肌肤。

食物能量储存

宝宝身体产热需要食物供给能量,而且冬天需要热量较多,因此,外出活动前要让宝宝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如肉、蛋、奶及豆制品,以增加耐寒力。注意:如果宝宝比较胖,则要减少这类食品的摄入。另外宝宝活动起来会出汗,应该给宝宝多补充些汤水类食物。(切忌进食完马上就活动)

学用口鼻式呼吸

为避免冷空气刺激而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家长应教会宝宝运动时运用口鼻式呼吸,即用鼻吸气,微张口呼气,不要迎风张口呼吸。

先来一会儿冷空气浴吧

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冬日的阳光有时也很温暖。散步在楼下小花园里,或者公园弯曲的小径,仔细聆听小脚丫踩到落叶或者积雪的吱吱声,感受凉风吹过面颊的清爽和惬意,手牵手聊聊天,唱唱歌,讲讲故事,就这样漫步一圈又一圈,一点都不觉得冷呢!

如果您的孩子不满足这样比较安静的活动,那么就让他赶快动起来吧。首先做好热身准备,做做徒手操,活动手腕和脚腕等,这样既能让宝宝尽快适应户外寒冷的环境,又可以提高其肌肉兴奋度。活动中要注意运动强度的控制,动静交替,不要玩久坐不动的游戏,还要经常按摩手、脚、面部、耳朵等部位。

注意:要选择平坦、宽敞、干燥的地面,避免滑倒、绊倒、磕碰。

尽可能不要让浸湿的手脚等部位受冷风的正面吹袭。衣服弄湿时要及早换上干衣服,头部、颈部出汗后,要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掉。

踩虫子

家长自制一些一定长度的纸条,一头握在家长的手里,一头拖在地面上,舞动起来很像一条小虫子。宝宝追跑着用脚踩纸条落在地面上的一端。对于这个游戏,宝宝能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愉快的情绪,不仅锻炼了宝宝动作的协调性,也发展了他们灵活应变的能力。

老鹰抓小鸡

这是个很传统的游戏,几乎每个家长都会玩。寒冷的冬日玩老鹰抓小鸡,一定会很刺激很有趣,不仅锻炼宝宝的灵敏反应,而且更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依恋感情。(跑步是宝宝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似乎每个宝宝还没有学会走路,就已经在“哒哒哒”地小跑了。宝宝在跑动时,不仅可以增强肺活量,还会促进四肢的协调发展以及身体的控制能力呢。)

认形状跳房子

在地上画一些几何形状,妈妈手里拿着相应的纸剪的几何形状。妈妈举起任意一种形状,宝宝看到形状后迅速辨认出地上相应的位置,然后跳过去。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跳跃能力,还能帮助宝宝认识形状呢!(跳跃活动可以促进宝宝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更可以培养宝宝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品质。)

丢沙包

许多家长小时候一定玩过丢沙包吧,与宝宝玩丢沙包的游戏,真的很有意思!亲手缝制的沙包,是既经济又环保的玩具,它不仅能锻炼小肌肉,还能训练手眼的协调以及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游戏时,爸爸和妈妈站在预先设定的区域两端,宝宝站在中间,爸爸妈妈相互投掷沙包,宝宝站在中间自由闪躲,如果被击中就下场,与爸爸妈妈互换角色。(投掷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宝宝的上肢力量,促进其关节和韧带的发展,更能提高宝宝身体的协调性。)

跳绳

跳绳是操作最简便的一项冬季运动,除一根绳外,不需要其他的装备,却能使宝宝的手、脚、腕、肩等部位的协调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对锻炼宝宝感觉的敏锐性也大有好处呢。

年龄较小的宝宝在玩跳绳游戏时,可以取一根长一点的绳,由爸爸妈妈各持一端,宝宝站在中间跳。期间爸妈可以通过说唱儿歌提出要求,比如:小熊小熊你转一个圈(摸一下地、单腿跳等),宝宝听着儿歌口令再做出相应动作。

玩球

宝宝都比较喜欢玩球,独自抛球接球,或者与爸爸妈妈互相抛球接球,都能使宝宝玩得不亦乐乎。拍球游戏需要宝宝较大的坚持性和耐力,单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高低变化拍球,转圈拍球或者移动拍球等等,与爸爸妈妈比赛看谁拍得多拍得好。

爬山

最后再为家长们提供一个建议,带宝宝去爬山吧!这真是一项很不错的冬季运动,尝试通过比赛、背诗歌、猜谜语、讲故事等有趣的途径使得爬山不那么枯燥乏味,从而吸引和鼓励宝宝坚持下去。爬山的成功和喜悦对于他的身体和心理情感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个皮球、一根绳子,都可能成为宝宝游戏、运动的材料。宝宝利用各种器械作运动,可以锻炼宝宝手部、肩臂的力量,还可以增强宝宝上下肢及身体的协调性。)

怎么样,我们给您和您的宝宝推荐的这十项活动方案是不是很有趣呢?当然,也不要玩得忘乎所以,记住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注意事项;记住活动归来,我们还有些事情一定要注意做到啊!

1.活动结束后,待头上的汗落下后及时戴上帽子,以免头部着凉。

2.给宝宝带一件衣服,运动完毕汗稍稍落下后,给宝宝披上。

3.回家后不要马上脱掉衣服,要循序渐进,待孩子的体温调节平衡以后再逐渐脱减衣服。

4.回家后用温水轻轻洗脸和手,并轻轻按摩,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5.在宝宝活动结束15分钟后,少量喝些温水补充流失的水分。

6.活动结束半小时以后再进餐,不要吃太烫的食物。

1.5-2岁宝宝爱扔东西的亲子游戏


设计意图:

2岁左右的宝宝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爱扔东西,越不让他扔,他就偏要扔,专门和父母对着干,宝宝成了家里的捣蛋大王,父母们常常为此百思不得其解,宝宝怎么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宝宝爱扔东西是因为他对声响感到好奇,每扔一次,就会听到一次声响,扔得越多,声响就越多,所以就乐此不疲地做下去。而且扔了东西,大人要干涉,也就吸引了大人的注意,是多好的事啊!为了保护宝宝这种看起来的捣蛋行为的好奇心,同时又有效的帮助父母解除烦恼,特意设计了这个游戏活动。

游戏目标:

1、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培养宝宝的动手操作能力。

2、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游戏准备:

1、盒子、小勺子、乒乓球等

2、去掉面的大纸箱。

游戏过程:

1、妈妈出示各种各样的小盒子、小勺子、乒乓球、塑料瓶等,让宝宝扔个够。

2、宝宝把物品扔完以后,妈妈说:“哎呀,扔得满地都是!妈妈要用小盒子装饼干,宝宝去帮妈妈捡起来。念儿歌:“小宝宝,扔东西,满地是,东捡捡、西捡捡,真呀真累人!”

3、宝宝快捡完时,妈妈端着一盒玩具去给宝宝,故意踩到了宝宝扔出去的小勺子,摔倒在地上,玩具撒了一地,说:“谁扔的小勺?”

4、妈妈:妈妈踩到了宝宝扔的小勺子,摔了一跤,哎哟,屁股真疼啊!宝宝扔东西对不对?小勺子能不能扔?塑料瓶扔哪里不用捡?妈妈也不会踩到摔跤?

5、妈妈出示大纸箱,“快看,宝宝可以把东西扔到箱子里”,妈妈和宝宝一起用小动物等图案装饰纸箱。

6、妈妈把宝宝没捡完的东西捡起来,和宝宝一起把东西扔进纸箱内,念儿歌:“小宝宝,扔东西,扔箱内,不用捡,不摔跤,真呀真快乐!”

游戏延伸:

1、宝宝吃水果时,可以让宝宝把削好的水果皮扔进垃圾桶内,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帮助他人的品性。

2、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参加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多,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温馨提示:

1、当看到宝宝扔东西的时候,父母们不要生气,不要责怪或制止宝宝扔东西,应给宝宝提供扔东西的机会,让宝宝从扔东西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2、宝宝扔东西时,应引导宝宝有规则的扔,不能随便乱扔,这样很容易拌倒人,应给宝宝布置扔东西的独立空间,等宝宝想扔东西的时候,就要到这个指定的位置才能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