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是应该提倡“拇指教育”,还是奉行“食指教育”呢?事实上,中西方的这两种教育方法到底孰优孰劣,孰利孰弊,不能简单取舍,一概而论。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将“拇指教育”奉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不可一概地认为“食指教育”百无一利。只有根据教育的不同内容和孩子的不同情况,区别孩子所处的不同场合,选择运用不同的“指头”,赞贬交替,各有侧重,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也是要求子女与学生要绝对尊重听从与孝敬顺从父母师长。虽然时代变迁,观念不断进步,很多父母师长都已改变做法,在许多事情上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见,但是仍有不少人对待教育过于急躁,出了问题不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

与人相处最基本的准则是懂得互相尊重。家庭、学校也不例外,孩子尊重父母,学生尊敬老师,而父母师长同样也要尊重孩子。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现在的许多家庭和学校,常常是亲子矛盾迭出,师生关系紧张,“代沟”逐日加深。究其根源,主因就是家长老师不懂得尊重学生,或不知道如何尊重他们。

教育需要大眼光。大眼光就应该拉长一点“焦距”。焦距拉长了,才能看到学生的全身而不是局部,才能在分析他们的优点与缺点、长远发展与短期发展等问题上客观公正,才能因人施教,宽严适度。按说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但是有时候因为他们看孩子太近,反而看走样、看失真了。很多时候,老师对学生的缺点如数家珍,指指点点,对明显的优点却视而不见。这便是中国家长与教师容易犯的通病。

延伸阅读

孩子受不了一点批评怎么办?


引言:家庭早教中,对孩子的教育如何才能事半功倍呢?鼓励和批评是两个对立词。如何正确的使用这两个手段是每个爸爸妈妈应该学习的。

一位妈妈问:我家有个3岁半的女孩。孩子很自信,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如何把握?

一个人有自信是好事。但是,亲子游戏,人不能过于自信。过于自信,就是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文过饰非,拒不接受批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建议,那就无法进步。必须尽早加以克服。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一般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平时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过苛,追求完美,孩子怎么表现家长都不满意,批评过多、过频,使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此,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反感了,自然就会抗拒、抵触批评。

二是平时对孩子表扬得过多、过滥,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家长总是把“你真好”、“你真行”、“你真棒”挂在嘴边上,亲子游戏,进行无原则的廉价的所谓“赏识”。那不是教育,而是在“哄孩子”。

何谓“哄”?就是用言语或行动逗孩子高兴。为此,孩子怎么做都说孩子爱听的话,这就难免有虚假不真实的言语或做法。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了一个错觉:自己什么都好、都行、都棒,渐渐地就完全丧失了自我评价能力。因此,就变得不虚心了,给家长批评孩子制造了障碍。你再批评他,他就不接受了,或是接受不了了。

纠正孩子的这种缺点:

一是发现孩子的缺点或毛病,家长先不要批评,而是启发、引导孩子自己反思、反省,这样可以减少对立情绪;

二是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情景,使孩子暴露缺点或毛病,家长及时指出,使孩子口服心服,无法狡辩、抵赖;

三是不能接受批评的孩子是比较敏感的。对于这样的孩子,表扬和批评尤其要注意讲究分寸,拿捏尺度,不可夸大、过分,一是一,二是二。

何谓“分寸”、“尺度”?这是两个很近似,而且都是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概念。

“分寸”,即界限。“尺度”,即标准。都是说,说话、做事不能太过随心所欲,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意志不成,一定要看说话或做事的对象的承受能力,程度应该限制在对象能够接受和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才是有益的。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走向反面。这就是“过犹不及”。

表扬和批评孩子的分寸、亲子游戏,尺度没有一定之规,没有统一的、适合所有孩子的一个通用标准。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家长只能细心观察、深入了解、认真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谨慎从事。

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或情绪动态,“摸着石头过河”,不要鲁莽行事。不能率性而为,不能完全以家长的主观意志或凭空想象做为自己行动的依据。

对孩子要因势利导。孩子在接受批评方面有进步,要及时肯定、表扬。即或是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只要虚心接受批评,态度好,就要从轻发落。

本网站小编:教育与批评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周选择一个时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机会提出对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出意见。在平等交流之后,孩子如果认识到错误,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订出改正错误的计划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强,他对于自己写下的计划是会认真对待的。

浅谈园所活动之后的一点感想


创建工作对园所而言,是对几年来总体工作的一个检验,也是一种新的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对个人而言,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全面的提升。

为了以后的工作跨入一个新的台阶,静下心来把这段时间以来准备工作的过程、忙碌的身影、活动的效果、专家和领导对工作的评价在头脑中回放。为了确保顺利完成本次验收工作,大家连续加班20多天,每天工作接近11个小时,早上安排工作,晚上走之前必须保质保量的“交差”,否则下一步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教师的孩子生病了托付给老人;带病上班已是“家常便饭”;嗓子“冒烟”也没时间喝点水;繁多的任务经常让大脑处于暂时的“空白”状态;工作一项一项的记录,检查之后又一一划掉;电脑和打印机累的“罢工”;我们每天看到的只是朝阳和夜色,等活动结束之后,正常下班时反而有些不适,教师的角色是多姿多彩,既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朋友、既是一名维修工、也是清洁工、既是一名泥瓦匠、也是设计师……不管多疲惫,教师的脸上永远是一副灿烂的笑容,这就是幼教人的“特色”。在付出的同时收获着这份事业和孩子们给予的幸福快乐,因为心中有爱,会永远充满活力。

通过大家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山东省学前教育专家和领导对园所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次活动首先有东营市的专家领导小组对参评的园所进行评比,我们有幸参加争创活动,凭自己的实力展示了幼儿园的特色与魅力,再苦再累也值。

家长开放日活动,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参加并详细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从园所的整体时间安排和内容、班级课程内容的时间和活动设计都进行了认真地调整,在园所整体活动上安排了家长参观幼儿园、亲子制作、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代表品尝饭菜等环节。通过一天的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园、家长和教师进行零距离的交流沟通,同时也为家长们之间共同分享和交流育儿经验提供了平台。

针对家长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统计整理,和班级教师交流和探讨,并根据园所实际情况、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制定计划并做详细安排。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多数家长提到孩子的两面性,就是所谓的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表现不一;其次是家长眼中认为“听话”孩子的标准。

边回忆边翻看当时和每位家长谈话的记录过程,之后陷入沉思。从家长的交流中,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完美的、没有瑕疵的,是应该在家长的“标准”中去成长。如果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要求或者标准”去做,就认为还不够好,就要努力变成家长所谓的“乖孩子”。

对文化的一点儿随想(中)


中外婴儿行为特征存有差异

不爱哭,不爱闹,中国小孩天生“乖”

本报讯(记者张雪梅)中国孩子天生和外国孩子不同。这里讲的不是外表上的,而是说在一些行为特征上存在着差异。相对于欧美白种婴儿,中国婴儿活动量、哭闹和发声都比较少,而且对外界刺激不做强烈的情绪反应。

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和哈佛大学、都柏林大学的学者近期共同做了《婴儿气质特点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得出了这一结论。这一研究选择了数百个只有4个月大的小婴儿,分别选自中国、美国和爱尔兰3个国家。结果专家们发现,这些小宝宝除了肤色、头发和体态等外貌上的差别,连内在的气质也天生不一样。气质是个性心理特点之一,是先天素质,具有稳定性,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某种改变。心理学家认为婴幼儿气质表现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强度和唤醒水平。

在北京、波士顿和都柏林,参加测试的研究人员和母亲,都是先把婴儿喂好并放松,放在婴儿椅中。母亲面带微笑向下看着他们,如此持续1分钟。然后开始分别给予一系列的各种外界刺激。让婴儿听已录好的声音,拿塑料玩具在他们面前摆动,还在他们头的上方拍破1个气球,观察他们的反应和举动。这样做时无论哪国孩子,男婴都比女婴爱笑,发声次数也多。美国和爱尔兰的婴儿比中国婴儿发声次数更多。在唤醒他们时,美国婴儿最快,其次是爱尔兰,最后醒来的是中国婴儿。中国孩子与白孩子唯一没有差异的行为就是微笑。另外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哭泣更多,运动活动水平和烦躁程度,也是美国和爱尔兰的婴儿更强。

其实早在3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就对1周岁的亚裔和欧裔婴儿进行了比较,结果就是前者活动量比较小,较安静、稳定,变化性也较小,易于形成习惯,并在不安时能进行自我安慰。这次的研究再次证明黄种和白种婴儿生下来不仅体质上存在差异,心理上也存在着差异。

参加这项研究的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王玉风教授说:很难把4个月大的中国婴儿在玩具运动听录音带讲话时,发生较少运动活动性和哭泣的反应,归为因为他们有什么特殊的早期经历所致,也就是说,这些区别不是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中国孩子与欧美的白孩子先天气质就不同。他们属于曾经彼此隔离繁衍了很长久的不同种族的人类儿童,历史上欧洲人和亚洲人曾隔离繁衍了约4万年,经历约1500至2000代人,可以料想有遗传特点上的差异。因为在很多动物中仅需15至20代即可造成行为表现上的差异。王教授说气质无好坏,此研究主要是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对儿童身心潜能的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北京晚报>>科学新闻2001年5月8日

对文化的一点儿随想(下)

宝宝入园谨记四个“早一点”


宝宝即将入园。马上要进入新的环境,如何才能更快适应呢?看看以下四个小妙招吧!

早一点认识幼儿园

家长应对幼儿园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孩子入园的细节,带孩子认识幼儿园,让他们喜欢上幼儿园。

全面了解幼儿园。家长要全面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规模、办园特色、教师情况、作息时间、接送须知等内容。关注其中的一些细节,在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参观幼儿园环境。为了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家长可以常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走走,让孩子知道这就是自己要去的幼儿园。看看幼儿园里漂亮的大型玩具,看看哥哥姐姐在上面快乐游玩,让孩子产生去幼儿园的欲望。家长还可带孩子进入幼儿园参观,熟悉班级环境,让丰富的玩具、漂亮的环境设计、舒适的小床吸引孩子,减少孩子入园时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浏览幼儿园网站。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建有自己的网站,栏目齐全,内容丰富。家长可以常和孩子一起浏览幼儿园的网站,欣赏幼儿园里孩子们快乐的活动画面,向孩子介绍活动的内容,告诉他们:“宝宝马上要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也可以在这里看见你的照片了。”慢慢地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向往。

早一点熟悉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生活和家庭生活有诸多不同,家长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生活,逐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调整作息时间。孩子在家与在幼儿园的生活规律有所不同,例如在家孩子不想午睡,可以不睡,或晚一点睡,可在幼儿园有固定的午睡时间。家长需要了解幼儿园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根据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使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较好衔接。

培养规则意识。有些孩子在家以自我为中心,随意性强,规则意识差。入园前,家长可以提前帮助幼儿树立初步的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共同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好吃的大家分享、好玩的大家一起玩、玩具要收归等。家长在孩子面前要言行一致,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提高自理能力。家长要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家里,家长通过关注孩子的动作与神情了解孩子的需求。入园前,家长可以适当延缓自己的回应,让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我要喝水、我要小便……当孩子能够说出自己的需求时,家长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家长还要教孩子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孩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如自己握勺子吃饭,洗手,擦嘴,穿脱鞋子和简单的衣服等。在家里,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先去尝试,要教给孩子准确的操作方法,孩子在做的时候,家长要有耐心,学会等待,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孩子自理能力强,适应新环境也就较为容易。

早一点产生安全感

孩子在家,时时刻刻都有家人陪伴左右,并得到他们的细心呵护,家人给了他们很大安全感。来到幼儿园,对老师、小朋友和环境都不熟悉,因此,家人要提前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重视第一次家访。很多幼儿园都会在幼儿入园前组织老师家访。家访是父母、孩子与老师沟通的好机会,家长要安排出时间,尽量家人都在家。家长要考虑好咨询老师的话题,要如实反映孩子的喜好、自理能力及一些特殊情况,如孩子有过敏史,过敏源是什么,孩子平时不愉快时会有攻击性行为,其他的特殊关照等。家访中,家长、老师和孩子最好一起拍摄合影,家中留几张,平时可以经常让孩子认一认,尽快熟悉自己的老师。幼儿园班级里老师也会贴一张,以便孩子入园后能看到自己和老师的照片,这样逐步让孩子产生安全感。

常和小朋友交往。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和准备一起入园的小朋友交往,让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玩具、食品,帮助他们建立友谊,成为好朋友。当孩子们来到幼儿园,找不到自己的亲人时,还能和自己熟悉的小伙伴一起玩。

关注特殊的孩子。对于个别特别恋家的孩子,家长要事先和老师沟通,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平时常用的物品,让他们带在身边,如有的孩子不肯独自午睡,可以让他带个喜欢的玩具,陪他一起睡,有的可以带上孩子在家午睡时盖的小毯子,让他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早一点模拟入园情景

孩子从熟悉的环境突然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不知道如何与周围人相处,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帮助孩子减少负面心理,入园前,家长可以模拟入园情境,让孩子早一点适应。

模拟分离情境。早晨入园,孩子与家长分离很痛苦。家长可以创设与孩子分离的机会,让孩子与其他人在一起,也就是让孩子有与父母分离的经历。可以让他独自在小朋友家做客,逐步淡化孩子对家人的依赖性。可以把孩子交给同事,并告诉孩子过会儿来接他,家长和孩子告别时,要拥抱一下,挥挥手说再见,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暂时离开自己了。

模拟上课情境。家长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模拟上课,妈妈当老师,孩子和爸爸当小朋友,也可以让孩子当老师,让孩子产生自豪感。家长还可以利用家里的空间,创设一些与幼儿园类似的活动区域,引导孩子做一些模拟练习,如娃娃家游戏,点心店游戏等等,帮助孩子逐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模拟入厕情境。幼儿园的厕所蹲厕较多,部分女孩子会不适应。入园前,家长可以让孩子事先练习蹲厕,家长要解除孩子的紧张心理,告诉他们在幼儿园里蹲厕比坐厕要干净、方便,扶着小把杆很安全。入厕时,鼓励孩子自己拉裤子,当孩子成功时,及时鼓励,让他产生自信心。

入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不适应其实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家长放松心态,带着孩子一起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可以缩短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开始全新的幼儿园生活。

对文化的一点儿随想(上)


自从做了母亲,我就对儿童教育颇为上心,中西方的育儿观也了解了不少。慢慢地就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事儿,象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许多中国人喜欢从孩子很小(只有几个月)就给孩子把尿,而西方人呢,则是一直给孩子用纸尿裤,直到孩子自己有意识地控制大小便为止;西方人喜欢让孩子趴着睡,而我们喜欢让孩子仰着睡,等等。我无意比较孰优孰劣,而是带着一种兴趣盎然的眼光去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观念。比如前些天奥妙洗衣粉生产商做的亲子调查,问当孩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出去玩之前,妈妈对孩子说什么。调查的结果是中国的妈妈都说:“小心点儿,别把新衣服弄脏了!”而西方的妈妈则说:“希望你玩得开心!”我不太相信这个结果,就在我的一些朋友中问了一下,结果问了六个母亲,六个母亲都说:“小心点儿,别弄脏新衣服!”瞧!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在我还没做母亲时,每每看到周围有小孩儿的人总是在说:“你要乖,要听话。听话才是好孩子。”时,我就很不以为然,看到幼儿园的老师对她班上的小朋友们说:“都在那儿坐好了,比一比谁最乖!”我就颇有微辞,不时地还对他们大侃一通什么“乖不是好孩子的标准!”,“要是我有了孩子,如果他的幼儿园老师对他说比比谁最乖之类的话我就给他转园”等等。可是,现在我家虎子上幼儿园了,每天上幼儿园之前我常对他说:“你今天要乖乖的。”等从幼儿园接他回家,也是常问他:“你今天乖不乖啊?表现好不好啊?听不听老师的话呀?”每次一说完,我就立刻后悔,悔不该对他说这样的话,问自己我怎么也这样了?这会抑制他个性的发展,磨平他的“棱角”的!可是没办法,过会儿我又忘了,又对他说同样的话!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恍然大悟,我从小就是在这样话语的“鞭策”下长起来的!我从小就是受这样的教育,即"乖就是好,听话就是好",所以才会不自觉地用在儿子身上。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我在这里不是说我们的文化不好,我只是想说文化这种东西真的是根深蒂固,它是一种融入人骨子里的东西,即使你接受了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观念,可“一不留神”,就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你最先接受的那些东西。

在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常提到“CROSSCULTURALMANAGEMENT”一词,意即“跨文化管理”。主要是说,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观念、语言及行为都是不同的,必须要把多元文化的条件考虑进去,才不至于有COMMUNICATION(沟通)上的困难及误解。现在,我想,在育儿时也是这样,我们常说西方的什么什么作法如何如何好,但也别忘了,我们在中国,很多事情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要结合我们的国情,在吸收西方教育精华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我想,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乃至我们这样的父母迫切要做的工作。

最后还想补充一点儿有意思的事儿。在当当妈那儿学了些英文儿歌,回来后就热衷于搜集各种英文儿歌并与虎子一起边唱边游戏。结果我惊奇地发现,许多古老的英语儿歌与游戏竟然和我们长期流传下来的童谣与游戏惊人地相似,有些竟然完全一样!比如有一首英文儿歌“TeddyBear”是这样的:

TeddyBear,TeddyBear,turnsaround.

TeddyBear,TeddyBear,touchtheground.

TeddyBear,TeddyBear,showyourshoe.

TeddyBear,TeddyBear,beexcused.

而我们小时候(大约在我五六岁时)与小朋友们一起边跳绳边说的:

小熊小熊你转一个圈儿,

小熊小熊你摸一下儿地,

小熊小熊你瘸一只脚,

小熊小熊你跑出去!

竟然同出一辙!

再比如,又一首英文儿歌是这样的:

妈妈边点着宝宝的手指边说:

Thislittlepiggywenttothemarket,

Thislittlepiggystayedathome,

Thislittlepiggyateroastbeef,

Thislittlepiggyhadnone,

Thislittlepiggywentweeweeweeallthewayhome.

然后给宝宝挠痒。

而我们也有一首中文童谣:

妈妈边点着宝宝的手指边说:

这只小鸡爱吃米,

这只小鸡爱吃菜,

这只小鸡爱喝水,

这只小鸡爱吃虫,

全都吃没了!

瞧,是不是也很相似?再联想到很多英文成语和歇后语都能在中文中找到可以匹配的相同意思的成语或歇后语,我们又不禁感叹:其实不同文化背景的很多东西也是相通的!

愿就此和大家展开讨论!

对文化的一点随想(中)

对文化的一点儿随想(下)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尽管我内心非常希望儿子能听我的话,那会减少我不少“麻烦”,:)但是针对他的问题,我还是给他提出了一套“三讲”原则,第一条就是讲道理,第二条是讲礼貌,第三条是讲分享。我告诉儿子,妈妈喜欢你讲道理,谁有道理听谁的。4岁半的儿子现在和我争执时,常常会说,你没有道理!那么我就让他说说他的道理,有时候平心静气地听孩子讲他的道理,我会发现,换个角度看问题,孩子的道理也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不希望孩子变成应声虫,希望孩子有独立的思考,这实际上是给我们自己的教育增加了难度,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东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观念是有相通的地方,因为真、善、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nightingale的回复:

每天上幼儿园之前我常对他说:“你今天要乖乖的。”等从幼儿园接他回家时,也是常问他:“你今天乖不乖啊?表现好不好啊?听不听老师的话呀?”每次一说完,我就立刻后悔,悔不该对他说这样的话,问自己我怎么也这样了?这会抑制他个性的发展,磨平他的“棱角”的!可是没办法,过会儿我又忘了,又对他说同样的话!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恍然大悟,我从小就是在这样话语的“鞭策”下长起来的!我从小受到就是这样的教育,即“乖就是好,听话就是好”,所以才会不自觉地用在儿子身上。

我也是这样矛盾着!

有时在叫轩儿“听话”之后,只好补救一下:“妈妈说的对,所以要听妈妈的,轩轩如果说得对,妈妈也会听轩轩的。”

真是步步都难做啊。

关于文化差异的话题,我非常有兴趣!

教孩子家长可“一心两用”


教孩子家长可“一心两用”

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集中”都需要后天培养,而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期。“一心两用”的条件是,其中一件事是孩子较熟悉又较简单的,不需要花费很大的注意力。

理由

孩子未来做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同时把握全局、通盘考虑。比如开汽车要留意地形、注意路上的环境和行人、还要关注红绿灯的变化;弹钢琴时,眼看琴谱、耳听琴音、脚踩踏板,大脑则要分析、判断音乐的节奏。学会“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就能很好地应付。

好处

研究表明,在“一心两用”训练中表现出色的孩子,在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也有出色的“业绩”;而且,大脑反应快、身体协调性好、记忆力强、富于创造性。

实际操作

1岁: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说话;一边学走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儿歌,一边玩游戏。

2岁:一边学儿歌,一边双脚跳;一边唱歌,双手一边有节奏地舞动;一边听故事,一边做动作。

3岁:一边自言自语讲故事,一边给娃娃穿衣服;一边涂鸦,一边听音乐;一边拍球,一边和小朋友说话。

4岁:一边走平衡木,一边数数;一边捏橡皮泥,一边唱歌。

5岁:一边滑轮滑,一边数数;一边画画,一边编故事;一边折纸,一边听歌。

6岁:一边穿珠子,一边和小朋友聊天;一边看电视,一边背诵唐诗;一边弹钢琴,一边唱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