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阅读本书,很可能你也在教养子女上充满挫败感。也许你正面对着一大堆成长的“机会”,但你却只想逃走。那么我要祝贺你,因为生命还在眷顾着你,你还在面对的挑战和各种充满压力的状况就是生命眷顾的明证。因为某些理由,这个宇宙似乎对你的成长很感兴趣。

但我们已经是成人了,生命到了这个阶段,不是应该已经完成成长了吗?事实上还差得远呢。我们得继续让自己成长,让孩子看到我们也在努力地学习努力地成长,这一点很重要。

你希望孩子愿意找你倾诉,分享他们的生活,但如果你对他们透露的消息反应过度的话,你所得到的信息便是混乱的。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把你当做导引与支持他们的明灯,那就停止成长吧,继续让你的冲动主宰一切,让你的焦虑控制你的反应吧。

然而,如果你想成为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冷静并且理智的酷爸酷妈,那么就别忘了让自己继续成长。当然,关键不在他们身上,而是在你身上。

zj09.com小编推荐

小儿不难养 宝宝最爱萌爸辣妈


随着大批80后成家立业,养儿育女逐渐成为他们及其父辈们的生活主题。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儿难养》,是史上首部以育儿为切入点,融合当下80后在赡养父母、恋爱结婚、抚养孩子等压力下引发的一系列社会话题的电视剧,深入剖析了“都市大小孩们”身份升级后的欢喜忧愁。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剧中陈思成扮演一个80后超级奶爸,卖萌、撒娇,对孩子、妻子疼爱有加;而小宋佳饰演的一个强势辣妈。在传统“男强女弱”的家庭组合所衍生出的教育观念是中国式家教的主流。其实,80后父母大可打破传统,成为年轻一代的萌爸、辣妈,来一个“男弱女强”的教育模式吧!

什么是“男弱女强”?

中国家庭大多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强女弱”式的家庭组合,以致在传统的家庭角色中,父亲大多是沉默威严,母亲大多是慈祥温和的形象。但是在当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在职场上更是撑起了半边天,以往的全职妈妈开始逐渐将重心由家庭转向职场,成为职场女强人;而男性开始逐渐退居“二线”,在家带孩子成为超级奶爸,最终便形成了一个“男弱女强”的新组合。

萌爸别树一格的育儿经

与传统严父的形象相比,80后的超级奶爸可卖萌可撒娇,进得了厨房,换得了尿片,泡得了奶粉,还能哄孩子老婆开心。谁说照顾孩子是妈妈的专利?爸爸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之前网络热议“男孩危机”,认为现在的男孩子总有点“奶油”,这都是家庭中“父亲角色缺失”的影响。因此,父亲更多地将参与孩子的成长和生活,其实更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和行为的塑造。

1、更理性更放手

爸爸会比妈妈更看重孩子探险冒险精神的培养。妈妈会对宝宝的冒险行为加以阻挠,总是怕孩子磕磕碰碰会受伤,但是爸爸在照看孩子时,会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爸爸在孩子学爬学走路时,把家里有棱角的地方都包起来,用吸尘器清理地上的脏东西,尽可能去除危险因素后,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或者孩子摔倒了,妈妈可能更多地会跑过去抱起孩子,一边哄孩子不哭一边骂地;但是爸爸会则会更多地鼓励孩子试着用自己的方式爬起来。爸爸理性而充分的保护,勇敢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孩子逐渐相信自己我能行。

2、接纳孩子情绪,分清对错

男性天生比女性更有理性的思维,因此爸爸在教育孩子上也就会比较少情绪化,而且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分清是非对错。在孩子大吵大闹要买玩具时,妈妈会因为旁人的目光而感到尴尬从而屈服与孩子的要求,或者在街上大声责骂孩子。

而爸爸则会比较冷静地对待孩子的闹情绪,爸爸不会轻易地大声呵责,而是在一旁等着孩子哭完,然后待孩子较为平静以后再给孩子讲道理。引用经验丰富的奶爸的话,就是“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跟他一起发脾气。”

爸爸更善于从日常琐事中总结经验,他们会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当小皇帝在家耍赖打滚,爸爸可能会冷静地叫孩子起来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奶爸的经验就是当孩子做对一件事,或者做错一件事,除了简单的表扬或批评,更要告诉他原因,告诉他下次应该怎么做。

辣妈的育儿高招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妈妈过于强势,家中宝宝,尤其是男孩子的性格会变弱,也就是所谓的“奶油男孩”。因此还是倡议妈妈要维持一贯慈母的形象才是家庭教育的最好范式。其实,强势的妈妈只要用到实处上,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塑造也是很有利的。

强势的妈妈并不是不温柔,也不是那种对孩子说一不二时刻表现着母亲的威严。强势妈妈有着一个坚强刚毅的外壳,怀着一颗善良温柔的心。那么,强势辣妈的育儿高招是怎样的呢?

1、张弛有度,控制好情绪

辣妈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张弛有度,既能和孩子高兴地玩,又能够成熟理性地待人接物,适当得体地解决孩子生活中的困难,既体现母亲的亲切和善,又能多一分理性果敢,宝宝建立对妈妈的依赖感和安全感。

另外,职场妈妈工作压力再大也要尽量在孩子面前控制好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或者不断地宣泄一些负面的情绪,要尽量保持一种冷静积极的形象,避免做一个情绪化的家长。

另外,也要尽量给宝宝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多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开心地笑,让宝宝能够由衷地感受到父母与自己的积极互动,在游戏和生活中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

2、坚持原则

不要一说到强势妈妈,脑海里就是那个挥着皮鞭的御姐形象。其实现代女性并不失传统的温婉,她只是多了一份竞争意识,变得更加的坚强,而不再是那个柔柔弱弱的“林黛玉”。对于孩子的教育,妈妈也不再是因孩子一滴眼泪一声啼哭就会心软的,强势辣妈有着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原则。

现代辣妈不再轻易地屈服于孩子死皮赖脸的哭喊,妈妈有着一套赏罚分明的原则。和孩子协商,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孩子做得好,妈妈大加赞扬,给孩子树立自信和成就感。

如果孩子确实做错了,家长也就根据轻重禁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并清晰地指出孩子的错误,适当地给他一些小惩大诫。坚持一贯作风,不能因为溺爱、惯宠孩子而忘记原则,迁就孩子。

强势辣妈以身作则,在事情处理上清晰果断,给孩子树立刚强果敢的形象,这一方面能够使孩子逐渐形成男女平等的观念,让男孩子学会尊重女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女孩子以妈妈作榜样,成为一个追求自己事业、坚强勇敢的女性,对男女孩子良好性格、行为的塑造都很有好处。

宝宝受欺负家长要理智


提问: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总挨别人欺负,我教育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要懂得谦让,但是其他小朋友先欺负你时,你也要学会反击。但孩子就是不会,总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怎么办呢?

回应:孩子在幼儿园发生“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作为父母既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懂得谦让,睚眦必报的刺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两种状况之间取得平衡,做到既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

可是很多父母发现让孩子取得这样的平衡真是难上加难,说了很多道理,费了很多心,可就是收效甚微。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幼儿的交往能力一般情况下 不可能通过外界的说教而起效,如孩子对其他孩子动粗,这时父母一大堆“谦让美德”的说教对孩子而言几乎无效;反过来对孩子大打出手,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的 “棍棒教育”也只能让孩子的“暴力倾向”更甚。孩子的成长必须通过孩子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经验,才能有所长进。对幼儿而言较好的方法就是自然后果法,也就是 因为你的粗鲁和霸道,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你玩,这对孩子的刺激和“教育意义”远大于上述两种。

再来看看孩子总是被别人欺负的状况。首先,从意识上,父母不要轻易地把孩子之间的“冲突”定义为欺负,在幼儿阶段,这种有意识的欺负并非常态。 更多情况下都是孩子们表达自身情绪的方式,只是这样的表达方式不太恰当,需要成人的引导而已。当孩子受到这种“欺负”时,首先要平复受到“攻击”孩子的情 绪,告诉他对方只是想要表达友好;其次要把两个孩子拢在一起,告诉发起“攻击者”如何表达喜欢;最后要让两个孩子在友好的气氛中再一次进入游戏状态。

当然,家长可能觉得有些孩子不是表达友好的无意犯过,而就是具有攻击性。那么当孩子向自己告状或者诉苦时,父母该怎么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 也不建议父母代替孩子去处理问题,更不主张父母拿别人的孩子“出气”。因为,那是幼儿世界的冲突,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处理方式。我始终建议父母在教育 孩子的过程中更多地扮演协助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如当孩子哭哭啼啼地来找你,告诉你某个孩子总是欺负他,一般情况下,父母会吐口而出:“他为什么打你啊?”这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建议先把孩子 拢在自己的怀中,理解同情他的遭遇,并尝试着帮他表达清楚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不是很委屈?是不是很疼?”其次,等孩子的情绪平复了,父母可以尝试着让孩 子慢慢建立起事情的因果联系和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

父母尽量克制自己表达所谓“正确的做法”的欲望。鼓励孩子去尝试他所设想的方法,然后进一步探讨。

面对老师“告状” 家长冷静应对


当老师来告状的时候,家长应该冷静

刘清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老师打电话对刘清妈妈说:你的孩子这一星期的表现极差,上课讲话,注意力一点也不集中!刘清妈妈当时脑袋嗡的一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她还是努力克制情绪,耐心地听老师讲述了许多细节,并联想到自己给孩子讲故事时,孩子的注意力也很不集中,终于接受了孩子出状况的事实。

此后,刘清爸爸经常到幼儿园找老师谈话,告诉老师:我们会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孩子的班主任很赞赏他们的做法,她对刘清更关心了。不久,她告诉刘清爸爸,她发现刘清只能集中20%的注意力,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刘清的家长很难接受这种建议,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可能是帮助孩子的唯一的办法。

由于及时去看儿童心理医生,一段时间以后,小刘清的多动症倾向得到了矫正。

专家认为当老师说出家长不想听的话时,家长要诀,如果家长不尊重老师的建议,那么,老师和家长合作的愿望就会减弱。家长不妨告诉老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在和老师交谈中说:我应该怎么做?我应该怎样配合你工作?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类事件发生?这样的话,可以缩短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为双方的进一步交流营造诚恳、融洽的气氛。

女孩的特殊养成办法:更多理智的爱


有的家长认为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是一样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男孩和女孩的发育规律不相同,心理和思维的发育也是有自己的特点的,在教育时我们应该抓住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如何把女孩养的更好。

【原则一】教你的女孩学会爱自己

作为女孩的父母,我们会发现,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善解人意,为了赢得我们的宠爱,她会努力地去背古诗、学画画以及去做一切让我们高兴的事情……“关系”式的思维方式,使女孩天生就具备很多优点,如善解人意、能体谅他人、能很容易地与他人和谐相处,等等。

一直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生活,即使成人都会感觉很累,对于这些内心还不是很坚强的小女孩来说,这也正是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告诉她们:不要无原则地奉献自己的正当利益、不要总是埋没自己不同的声音、要学会对故意侵犯你的人说“不”、要学会爱自己。当然,这并不是要女孩的父母故意去违背女孩的思维规律,去打破她们的思维方式。要知道,父母对女孩的提醒和教育,往往可以大大减少她遭遇伤害的可能,或是避免伤害的发生。所以,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告诉她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好,但要学会爱自己!【原则二】给女孩更多理智的爱

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给予女孩更多的爱,让她时刻感觉到爱就在身边、永远都不会消失,这样,她才能成长为一个自信、坚强、乐观的优秀女性。需要提醒的是,太多的非理性之爱往往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作为女孩的父母,我们如何才能让女儿在自己的爱中健康成长呢?——答案只有一个,给女孩更多理智的爱!这包括:1.疼爱但不包办、2.宠爱但不娇纵。本网站小编总结:“女人心海底针”其实这也正说明了女性性格的多变和敏感,当然小女孩也不例外了。所以在其是成长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她们的成长,心理的变化也要时刻注意。让她们更加的珍爱自己,学会在以后更好的享受生活。

奶爸的育儿高招


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离不开父亲的参与,有时爸爸带孩子反而更加使小宝宝开心,以下就让我们来看几个有关奶爸的育儿高招吧,在玩的时候也可以有效的开发宝宝们的智力!

1、给宝贝来个“空中飞毯”

“空中飞毯”游戏非常简单,就是将宝贝轻轻地抛向空中,然后接住。这是一项宝贝非常喜欢,爸爸也乐得尝试但是让妈咪提心吊胆的游戏。有心的爸爸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别的有趣的游戏元素,让“空中飞毯”游戏摆脱单调乏味的境地,让宝贝玩得更加有滋有味:抓住小宝贝的两只小胳膊,让宝贝骑在爸爸脖子上,轻柔地迈着舞步前后左右摇晃着走上几圈,然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宝贝扔在空中接住,再扔在空中接住,如此反复。还可以将宝贝放在膝盖上,一边哼唱一些柔和的曲子一边轻轻地跺脚、颠脚、左右摇晃双腿,或者将双腿前伸,降低膝盖的高度再将膝盖抬起来……这些不断变化的花样会带给宝贝很多新奇的感受,让他很快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忘记挂在小腮帮上的眼泪。早教网

2、展示惊人的表演绝技

变换说话的声调、拍手、跺脚、砸舌、敲打宝贝附近的家具或者将物件扔在硬表面上会发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响声。

这些不同寻常的响声可以有效地吸引宝贝的注意力,让哭闹的宝贝很快安静下来。对着宝贝做鬼脸,将东西放在头顶,故意让它坠落,然后假装很沮丧地将它捡起来,再让它坠落,如此反复。让宝贝看到爸爸平时难得一见的笨拙可笑的模样,一定带给他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爸爸的演技即便不怎么样,也要尽量将每个动作做得十分夸张、怪异,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吸引并安抚哭闹的宝贝。

3、做个“摇滚”爸爸

哼唱一些流行歌曲,并模仿摇滚歌星的动作可能让宝贝感觉十分好奇。Lanigan常常通过哼唱PatsyCline的《疯狂》——一首很美但是比较沉闷的歌曲来安抚他的小宝贝。RayCharles的歌曲也都不错,可以担当安抚哭闹宝贝的重任。不过宝贝感兴趣的并非歌曲本身,而是爸爸那些奇奇怪怪的动作。要做个宝贝喜欢的“摇滚”爸爸,千万不要盲目地模仿某个歌星,而应该根据宝贝的喜恶选择适合宝贝的歌曲。比如有的宝贝喜欢《与成功相逢》,而另外一些宝贝则可能喜欢《安静吧,我的宝贝》。

4、发挥婴儿背带的大用场

将哭闹的宝贝放在那种前置背带里,让宝贝感受爸爸的体温,倾听爸爸的心跳声可以有效地缓解宝贝的哭闹。如果再带着宝贝走上几步,也许过不了几分钟,宝贝就会在背带里安然入睡。早期教育

5、让宝贝哭得淋漓尽致

有的时候,无论怎么安抚,宝贝都会哭闹不休。这个时候,如果宝贝没有身体上的疼痛,也不是因为饥饿、疲乏、尿湿等原因哭闹,并且他也拒绝被爸爸搂抱或者摇晃,那么宝贝可能仅仅是想通过哭泣来发泄一番。

如果碰上这种情况,无法忍受宝贝哭闹声的爸爸最好戴上耳塞,并尽量控制自己心中的怒火,给宝贝一个哭泣的机会。一旦宝贝哭够了,他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好。

本网站小编总结:宝宝闹个不停,家长们是否知道应该如何来哄孩子开心呢?我想大部分的奶爸都不太清楚吧,那就多关注下这方面的小妙招吧,有奶爸一起照看的孩子往往更加的聪明噢!

让不听话孩子冷静的方法:隔离


让不听话孩子冷静的方法:暂时隔离

当宝宝还在襁褓之中时,爸爸妈妈给予宝宝的,更多是生活上的照料。当宝宝自理能力增强,会说、会走,有了自己的主意时,慢慢问题就出现了。“怎么抢哥哥的玩具?”“不是告诉你,不能咬人吗?”“玩具扔一地,不能好好地玩吗?”类似的责备和唠叨是不是常常从你嘴边溜出?

对于一些性格倔强,脾气大,达不到目的就生气发怒的宝宝,爸爸妈妈们常常感到难堪。想帮助孩子改善他的行为,但又束手无策。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孩子冷静下来,认识到那是不当的错误行为方式吗?

记得曾经在一所国际学校看见这么一幕: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英语课,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认真地听着课,做着对话练习。这时有一个小男孩注意力不集中,眼睛左顾右盼,并且时不时动手碰旁边的孩子,使这个孩子也无法认真地听课,两个人眼看要闹起来。老师看见了,走到肇事的男孩身旁,注视着他,用平静而又严肃的口吻说:“请你起立,到教室后面的空位去坐5分钟。”5分钟后,这个男孩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不再打扰他人,而且自己也把心思放到课堂内容上了。

短短5分钟环境的更换,孩子的行为立即就有了改善。在课后与这位老师交流,了解到他实际上是运用了“暂时隔离法”。这种方法是由一位美国心理学教授发明,对处理2-12岁孩子的不良行为颇为有效。但要正确使用,需要了解其具体的操作步骤。

“暂时隔离法”步骤

步骤一: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父母首先要与孩子保持目光的接触,表情严肃但不必严厉。

步骤二:用10个字以内的句子简单地告诉孩子他必须被暂时隔离的原因,并即刻付诸实施。

步骤三:把孩子送到隔离地点——卫生间、储藏室等安全但无聊的地方。

步骤四:按照一岁一分钟的原则把握时间,隔离结束后再要求孩子说出他被隔离的原因就行了,不必要求他认错,表现出家长对孩子“面子”的尊重。

对许多孩子来说,当他表现出不良行为时,采用暂时隔离法,被父母“晾”在一边不加理睬,能很快让孩子冷静下来。这种方法对处理孩子一些冲动性的、难以控制的行为比较安全、有效,不会对孩子产生感情上的伤害。当孩子明白自己被孤零零地扔在一处完全是咎由自取,他会记住这是为了什么!

隔离法改造“小霸王”

3岁的豆豆是个顽皮淘气的男孩,是家里的“小霸王”。当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总是大发脾气,尖叫骂人,摔东西,踢门,甚至咬人。爸爸妈妈为此没少训斥他,可他依然我行我素,爸爸妈妈感到生气而无可奈何。

一天,爸爸妈妈带他到刚从美国回来的姑姑家去做客,豆豆与表姐媛媛玩得很高兴。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妈妈提醒说:“豆豆,快收拾好玩具,咱们该回家了。”豆豆不理睬妈妈的话,仍然玩着手里的玩具。妈妈又说了一句:“豆豆,天不早了,该回家睡觉了。”豆豆不耐烦地说:“讨厌.我还想玩一会儿。”拖延了10分钟,豆豆还是不愿走。最后,爸爸强行夺下他手中的玩具,把他拖到门口。豆豆大哭大闹起来,躺在地上打滚。爸爸妈妈感到十分难堪。表姐媛媛见此情景,拿过来一个小闹钟,说:“豆豆,你乱发脾气,应该暂时隔离。”姑姑看到这个情况,向豆豆父母解释说:“在美国,父母对待不听话的孩子使用‘暂时隔离法’的策略。这对于终止儿童的不良行为很有效,我采取这种方法对媛媛进行管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爸爸妈妈决定用这种方法来帮助豆豆改掉坏习惯。他们首先把豆豆的“乱发脾气”确定为“目标行为”,并向豆豆作了解释。每当他尖叫哭闹、打滚时,爸爸妈妈都平静地命令他立即到卫生间去暂时隔离,并把闹钟设定为3分钟,直到闹钟响了才让他出来。在他们使用暂时隔离法的第三天,豆豆已被隔离了6次。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中,随着反复应用暂时隔离法,豆豆明显减少了发脾气的次数,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正确的方式与人交往,大家都说豆豆变得懂事可爱了。

“隔离法”的使用范围

暂时隔离法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不良行为。像不愿做作业、忘记做家务、胆小、害羞、依赖、孤僻等行为,就不宜用暂时隔离法来处理。因为暂时隔离是阻止不良行为,而不是发动良好行为。你可以用它来制止孩子的冲动性、攻击性、破坏性行为,但不能用它来鼓动孩子做他不乐意做的事情。具体归纳一下,可以使用暂时隔离法的有以下一些行为——

1.对父母或其他大人无礼、顶嘴;

2.生气地大嚷大叫;

3.抢别人的玩具或故意损坏玩具;

4.踢人、咬人或威胁要咬人;

5.揪头发或掐别人的脖子;

6.拧人或抓人;

7.用东西打人;

8.向别人扔沙土、石头或树枝;

9.饭桌上乱扔食物;

10.有意损坏家具或房屋;

11.警告之后仍不服从命令,不能立刻终止错误行为。

虎妈当道,不如学做一个会示弱的妈妈


如果你老是在孩子面前无所不能,那孩子成长的动力在哪里?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就很强,特别是男孩,长大后会有许多的障碍无法跨越。有时不妨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妈妈需要你,你能帮妈妈吗?记住妈妈的需要才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标准场景

爬山时,孩子爬不上去了,父母通常会说:“来,坚持,妈妈带着你爬。”这时,父母多半会身先士卒,跑在前头,带着孩子。

示弱妈妈1

我经常会带孩子爬山。带儿子爬山的时候,碰到一个很陡的坡,儿子站在前面犹豫不前,我看了就会试探着说:“儿子,妈妈有点不敢过去,你敢吗?”于是,儿子回过头看看我,然后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我会在后面牵着他的手,实际上,他根本没什么危险,但是这种换位的感觉绝对不一样。终于走过去了,我长叹一口气说:“儿子,今天要不是你,我真的不敢过呢。”儿子马上得意地说:“没有我在你就不敢吧。”而且隔几分钟说一次,可见多么得意。这样对他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让他意识到自己是个小大人了,妈妈反倒需要他。

标准场景

上楼时,妈妈拎着东西,孩子却要妈妈抱,这时妈妈通常会抱起孩子。妈妈觉得理所当然,孩子也会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

示弱妈妈2

我们家住7楼,上到一半时,儿子经常会说:“妈妈,我累了。”我也歪着身子说:“妈妈也有点累了。儿子,你能牵着我上吗?”而这时候,儿子多半会牵着我的手,我故意走在后面,让儿子牵着往上走,一边走还一边说:“儿子还真不错,能牵着妈妈上楼,有儿子跟没儿子真的不一样。”儿子就会越来越起劲,再也不要我抱着上楼了。想想这样真是一箭双雕,我轻松了,又培养了儿子的男子汉气概。

标准场景

下班回到家很累,而孩子又在这时缠着你,这时,很多父母或是吼孩子一顿,或者是强装笑脸陪孩子玩、给孩子做饭。

示弱妈妈3

下班回来,孩子通常会马上迎上来,我会摸着他的头,轻轻地说:“妈妈好累啊,你给妈妈拿拖鞋再倒一杯水,好吗?”其实孩子是很乐意做这些事的,感到自己被需要实际上是很快乐的。儿子忙不迭地去给我拿拖鞋,又跌跌撞撞地去给我倒水,我端过来很享受地喝下,坐下来说:“哎,儿子都会给我倒水了,妈妈真高兴啊。”儿子会说:“我要给妈妈倒很多很多水。”我笑了。有时,我干脆在床上躺一会儿,说:“儿子,妈妈累了,来,陪妈妈躺一会儿,给妈妈讲个故事,好吗?”还真神,儿子居然摇头晃脑地讲起来了。一点也不吵不闹。妈妈不能什么都很强,这样,你的孩子就弱了,示弱的结果是让孩子觉得自己也很能干。

标准场景

情绪不好时,很多父母都知道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强颜欢笑,而内心却很压抑,实际上孩子是很敏感的,你压抑的情绪他也会察觉,进而变得不快乐。

示弱妈妈4

职场妈妈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碰到这样的时候,我就会跟孩子说:“妈妈现在有点不高兴,你安慰安慰妈妈,好吗?”儿子也像很懂事似地迎上来,我会把头靠在他身上,过了一会儿,我就说:“妈妈现在感觉好多了,谢谢儿子。”儿子也似懂非懂笑着说:“妈妈,你高兴了吧。”真的很有趣。我会经常地靠在孩子身上,母子俩体验到了一种身体的交流,这样的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让孩子能体会到一种成长,一种从内心保护妈妈的欲望。

标准场景

每每孩子画画、搭积木时,父母会在边上不停地指点,做好了就表扬。孩子总好像是在达成家长的目标。

示弱妈妈5

儿子在搭积木时,我总是在边上看着,等着儿子自己搭,这样儿子学会了自己动脑筋,看他搭得差不多成形了,我就说:“儿子,你是怎么想到这样搭的,搭得还真不错,妈妈都没想到,教一教妈妈好吗?”孩子是好为人师的,于是,儿子扬起小脑袋得意地说:“妈妈,你看,这样搭。妈妈你都不会吧。”儿子一块一块地比划着教我,他的积木搭得还真不错。儿子画画时,我喜欢让他随心所欲,他画了以后,我不明所以地问他:“儿子,你画的是什么呀。”儿子就会得意地跟我讲解,我会恍然大悟地说:“儿子还真有创意,妈妈都想不出来。”儿子画画的劲头就更足了。我就是这么不露声色地把表扬变成了示弱,让儿子来当我的老师,让他体会到一种真正的快乐。

标准场景

家里每天都有垃圾袋,孩子对这些通常是视而不见的,而父母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示弱妈妈6

我家的垃圾袋每天是儿子拎,因为我总是对他说:“如果儿子能做这些事,妈妈就轻松多了。”儿子就会拎着垃圾袋晃晃悠悠地下楼,我就说:“儿子还真能干,比妈妈小时候都强。”儿子就会问:“妈妈,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会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知道帮妈妈做事呢。哪像我儿子这么懂事。”于是,小孩子就很得意。别说,这样一夸还真有效。现在我们家的垃圾袋已经被儿子承包了。这样的结果是让孩子在不自觉地状态下学会了帮妈妈分担家务,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地索取。

标准场景

打雷时,妈妈通常会捂住孩子的耳朵说:“不要怕,有妈妈在呢。”

示弱妈妈7

我很怕打雷,但我没对孩子说:“我不怕。”我就让儿子帮我捂耳朵。儿子知道我怕打雷,有一次突然就跟我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个办法,你一到闪电时就捂耳朵,光比声快,这样你就听不到雷声了。”原来,儿子在父亲的帮助下去查了少儿大百科,我怕的东西就勾起了他研究的欲望,他会告诉我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就装傻:“儿子,你今天说的我必须记下来,我都不知道呢。”后来有一天下雨时,我回来就对儿子说:“今天下雨妈妈按你教的方法一闪电就捂耳朵,果然就没听到雷声。”儿子得意地说:“听我的没错吧。”我就这样示弱一步成全了孩子的强大。有一次过马路时,我在红灯亮的时候故意过马路,儿子一把拉住了我:“妈妈,红灯停,绿灯行,是红灯不能走。”我佯装才看到地说:“今天要不是儿子,妈妈差点就违反了交通规则。”我越这样,儿子充当老师的欲望就越强,这是个策略。有些东西不是硬教的,你要让孩子自己真正记住,反过头来教你,这样自主的效果就达到了。

有时候,适度地表现自己弱的一面,孩子反而能更快成长,有时你不妨做伞下的一株小草,而让孩子为你遮风挡雨,这样的孩子长大才会坚强、才会大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