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的亲子关系:

父母长辈和孩子应当是最亲密的朋友关系(当然又是监护关系,但有利于教育则要突出亲密的朋友关系)。这种亲情关系,是亲切,是尊重,是自由谈笑,是赞赏鼓励;父母以生活态度、表情教育为主,言教为次,有时也要认真说服,甚至严肃批评,严肃的程度看当时情况而定,必要时可表现愤怒、伤心,但不可打骂、数落、讥笑和侮辱。

不能把孩子当宠物,当笑料,当知识罐头和出气筒;有时候与孩子疯闹玩耍是必要的,但玩过以后要认真各自做自己的事;玩乐和认真做事应有一条界线,要掌握好分寸。父母在孩子面前情绪不可大起大落,尽可能保持大朋友和老师的表情及风度,行为和语言尽量给孩子做榜样。

2、良好的环境影响:

家庭的环境是无声的“早期教育场”,因此科学早教务必让孩子在丰富的智力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优雅的美育环境、规律生活的意志环境中生活长大。孩子是环境塑造的动物,他是否性格优秀、快乐成才,也看环境的影响和熏陶。

3、丰富的生活情趣:

“冯式早教法”中设计的除胎教以外的15个早教区,100多种早期教育活动,绝大部份都应让孩子6年间快乐地经历,不可遗漏。定要培养起孩子的广泛兴趣,并学会自己认真专注地玩和学。孩子的正当情趣越广泛,经历越丰富,成才的根系和枝叶就越繁茂,这样长大了必将成参天大树和栋梁之材。

4、群体的快乐游戏:

人是合群的社会动物,人长大了也必得进入团队发挥作用。所以早期教育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有玩伴,要和邻居小朋友在各种场所一起游乐、交往和自由玩耍,培养起他团结友爱、协作精神、遵守规则、竞争意识、领袖气质和正确处理矛盾的能力等品质。早期教育不能缺少孩子间自由团队快乐游戏的“课”。

5、高大的楷模影响:

一定要多给孩子讲名家、伟人的传记故事,在孩子心里树立他敬仰的高大形象,这是给他播下理想、志气、气概的种子。还要在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同事,甚至报上登的大孩子中找一个大有出息的榜样大哥哥或大姐姐,常常说说他(她)小时候怎么怎么好,现在怎么怎么好等等事例,大家都要流露赞美之情,这就给了孩子一个永远抹不去的“心理的楷模”,对孩子终身都起积极的作用。人的志向和气概就是这样诱导出来的,父母的言谈和行为也要为孩子所敬重。

6、愉快的学习活动:

宝宝是人世间最神奇的学习能手,以上5个方面就是为他提供“适应性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另外还要满足其“无意识探求性学习”的本能,那么他可以完全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听觉语言、视觉语言、数学启蒙、多种外语、观察提问、科学实验、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等知识技能,并把它当作认知和操作的玩耍。但这种教学活动必须是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快乐学习,并且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每一瞬间都在进行着有益的早教。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的快乐培训,但那不是早期教育的主要场所,更不能代替中国特色的亲情早教。

有的父母把孩子整个童年送出去抚养和教育,五六岁再回家来,哪就糟了,“亲生后母”现象就产生了:两个巨大而不同的“潜意识板块”必然摩擦碰撞,造成双方难易愈合的“心理创伤”。所以科学早教决不可淡化“亲情教育”。

延伸阅读

上早教班的请举手


0-3岁需要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这已经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共识。而早教班作为早期教育的一种手段,被越来越多的爸妈关注。宝宝上、不上早教班,该如何选择早教班?希望能够通过本文,让爸妈对市面上的早教班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宝宝的早教投资做出合适的“决策”。

我们不上早教班

一样事物总是有人反对,有人赞。上不上早教班是每个家庭自己的选择,该如何做出最适合的判断呢?所谓兼听则明,正、反两方的建议都要听一听哦。

现在市面上早教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有些场地看上去就不太尽如人意,最大的问题就是总感觉老师不够专业,这样的机构不如不去!

上早教班无非是宝宝能够接触点多一些的小朋友,我们社区有宝宝的家庭很多,大家经常一起活动挺好的,没必要去早教班。

一些早教班的游戏和玩法,其实在早教书上就可以找到很多,一些母婴论坛里也有很多,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做。

早期教育关键是在爸妈,为了培养宝宝,只要爸妈能够学习一些早教理论,根据宝宝的特点加以实施,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最了解宝宝的还是爸妈自己啊。

上了早教班的爸妈,会太过依赖早教机构,或者认为宝宝早教就是这些机构的事情,疏于家庭对宝宝的早期教育,也许对自己宝宝的评价也受到老师的影响,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果妈妈看过很多早教的书、,或者从其他渠道学习了关于早教的知识,那么就不需要上早教班。

一些早教机构老师只会蹦蹦跳跳,连基本的宝宝成长规律和教育方法也不太清楚,不敢把宝宝交给这样的老师。

早教班收费用不合理,不同的地方收费都不一样,甚至相差悬殊,早教班市场并不规范。一星期一节课,45分钟,对宝宝来说,真正能起到多少作用?时间太少了。不知道究竟能学到多少东西。

上课的时候,宝宝只顾着自己玩或者去抢老师手里的东西,根本不听,更别说按照老师的话去,所以觉得没必要再上去。这么小就让宝宝去上课学习,太辛苦了!现在的早教班就是利用爸妈“望子成龙”的心情,过早把竞争的压力带给天真可爱的小宝宝不可取。

三岁前宝宝的身体免疫能力不高,最容易生病,早教班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去上的话来回奔波宝宝也受不了,早教班也算是公众场合,害怕宝宝会因此染上疾病,考虑到宝宝的健康问题还是算了。

现在早教班太多,又是蒙氏、又是奥尔夫、又是铃木、又是感统训练、又是英语、又是公文数学,概念那么多,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如何判断,总不能用宝宝做试验吧。

目前市面上早教班的教材都是改编自国外教材,真的适合国内的宝宝吗?

早教班就是一个让宝宝玩乐的地方,有必要那么贵吗?

我们都上早教班

理由一:课程内容可作为教养指导

guoguohao:没有接触早教课时,以为学汉字背唐诗就是早教。上课后才知道早教内容其实很丰富。涉及社交、精细动作、大动作、益智游戏、亲子游戏、音乐欣赏等。特别是益智游戏,有些是自己在家里想不出来的。即使在网上查些游戏,对宝宝来说要么太简单,要么太难,觉得不系统。对爸妈来说,上了课就有了“工作指导”,上课只有短短的1小时,平时还是要靠爸妈在家复习。上了课之后,什么月龄宝宝该懂得什么、该学什么,目的很明确。

Yexi:作为家长,也想学习一些先进的育儿观念。观念上比较认同早教,但是如何早教还是比较模糊,上早教班可以有所启发,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方法。

小狸子:平时要上班,与宝宝玩的时间不多,也不知道和他怎么玩,上早教班可以学习如何陪他玩。

zabb:婴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非常重要,但是作为爸妈不可能非常全面地掌握这些知识。即使通过杂志、网络等各种途径也能学习这些知识,但它们毕竟是零散的知识,所以还是专业的早教机构合适一点。最重要的不是说在课堂上宝宝学会了多少东西,而是回到家后,爸妈知道了如何去教育和培养宝宝。

大圣爷:早教班的专家帮助我们提高了在宝宝的喂养、体格发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水平。

zabb:爸妈同时参与亲子课程,可以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宝宝进行游戏,并在游戏中增进三口之家的情感。

理由二:为入园打基础

且听风吟2001:若宸第一天上幼儿园就非常适应那里的环境,我认为“早教班”功不可没,因为在早教班里宝宝习惯了和陌生的大人和同龄宝宝相处,若宸乐于交往的性格和那时相关的体验分不开。

Babyrain: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开心上幼儿园做准备,让她体验一下集体生活,和其他小朋友多多接触,免得以后到了幼儿园不适应。通过上早教班,开心懂了一些规矩,比如上课要坐好,如何自我介绍,玩具从哪儿拿要放回哪儿去等等。

zabb:三岁前幼儿的身体免疫能力不高,最容易生病。所以三岁前最好不要上托儿所、幼儿园之类的学校。但可以选择上早教,在早教学校慢慢学习适应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Zzt:虽然早教课上的一些东西我们在家也能教、很简单,但是宝宝需要的是一个环境和氛围,她也需要朋友。

理由三:激发宝宝努力

lulu7588:和同龄小朋友一起接触,会对宝宝在不足的地方有一个刺激。我记得宝宝学走的时候,上了一个音乐早教班,她本来不敢走,怕摔跤,但看见好多一样大的小朋友都会走,就特别想和他们一样走几步,自从那一次课后,宝宝一回家就会走了,是一个质的飞跃。

理由四:宝宝爱去

babyrain:蒙氏课是主张小朋友自己动手的,比如让他们自己做包子、做汤圆、打鸡蛋,关键的是还让他们自己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正合了开心的心意,在早教中心她也学到了不少,所以非常乐意去。

baby-hanlin:早教班游戏花样多,宝宝喜欢玩,玩好心情就好,心情好就不容易生病,妈妈自然很开心。

Zzt:我们上的早教班有个感统游戏,这个在家里教不了,因为家里没有那么多色彩鲜亮吸引宝宝的教具,这个游戏可以培养综合能力、协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我的宝宝玩得高兴。如果经济能力许可,应该去参加。

Yexi:在早教班上,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玩玩具很有气氛。拉拉情绪可高了,嘴巴张得大大的,有时候开心得咯咯直笑。没有说教,在游戏和玩玩具中宝宝慢慢成长。拉拉和妈妈的关系也更亲密了。回到家,课堂上做过的游戏,唱过的歌经常拿来使用,小家伙更是乐此不疲。

理由五:宝宝长本事了

babyrain:在早教中心这些时间,她愿意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了,想要什么东西也不再是叫妈妈去跟老师讲,会自己去给老师提要求了。

liwang3339171:宝宝能唱会说了,小嘴一张就是歌谣,而且能连着几首唱完全不重复。我还觉得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明显比同龄小朋友要好。

Fujingkun:宝宝的语言真可谓突飞猛进,第一次上完课,宝宝回到家像念数字一样的一边走一边念:“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不仅学会了念这些称呼而且可以完全对号入座,第二次早教归来,走到楼下见到同小区里的人不再躲躲闪闪了,而是甜甜地叫个不停“叔叔好!阿姨好!”另外,还让宝宝慢慢知道了该如何用语言和肢体表达自己的喜好。

涟漪cy:宝宝上了早教班后,胆子变大了,可以主动去跟老师和别的小朋友交流,游戏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能力和大动作、精细动作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善良的种子请给孩子早点种


儿子系两代单传的独苗,从小被爷爷视为掌上明珠。而事实上,这个物质充裕的家庭,并没有让他变得更好。

那天晚上,我烧好开水,灌进暖瓶里。还剩一点水,不想浪费,就倒进他的杯子里了。没想到水太烫了,他的杯子裂开了,滚烫的开水顺着桌面滴到我的脚背上。我抬起头正想说什么,就见儿子大叫:“我最喜欢的杯子啊,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是的,那是他最心爱的东西。可是,我的脚……

一瞬间,我的心里很伤感:我亲生的儿子,竟然自私到这个分上,妈妈的脚烫伤并不重要吗?重要的是他的杯子。那天晚上,我想了许多。

我扪心自问:不错,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一些应有的好品质却没有了。我宁可要一个普通善良的孩子,也不要一个学习好却极其自私、冷漠的孩子。

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的一些美好品德。我给他讲《白雪公主》的故事,讲小矮人的善良;讲《海的女儿》中的奉献精神。同时,我也给他讲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七岁的丽丽很不幸,因为生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出院以后,妈妈给她买了顶帽子,让她戴着帽子去上学。但一想到同学们都没戴帽子,而只有她一个人戴着帽子,会显得很抢眼。她忐忑不安。

班主任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的学校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的穿着也应该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个同学必须戴一顶自己最喜爱的帽子来上学,而且要越新奇越好!”

那天清晨,丽丽来上学了。走进教室,她惊奇地发现,班上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在这一片晃动的帽子中,她的帽子反而显得毫不起眼了,她开心地笑起来。

我对儿子说,人世间,凡是有善良和爱的光芒普照的地方,就会让人感受到心灵的温暖,会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儿子仔细地听完这个故事,感动地说:“如果丽丽在我们学校上学,我也会为了她的快乐戴上一顶帽子的。”

从那以后,儿子思想有了深刻的变化。公交车上,他会主动把座位让给老人。在街头遇到乞丐,他便给他们钱。一起逛商场,看见捐款箱,他便往里投钱。

秋风中,一颗刺槐的种子沾到了他的衣服上。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粒种子,轻轻地把它埋进花园的土壤里。他对我说:“春天到了,它一定会发芽。”

我欣喜地看到,一颗善良的种子,悄悄地在儿子心里萌芽,生长。 

警惕!误让孩子入学恐慌症


警惕!误让孩子入学恐慌症

离开学还有十天,不少父母给今秋初入园的孩子提早进行家庭模拟训练。近日,了解到,不少孩子因为学前准备压力太大、恐慌、紧张过度而引起发烧、腹泻、头疼等生理不适。人为的“入学恐慌”正在袭击即将入园的学前儿童,专家提醒,入学准备是需要的,但还要注意一个度。 

一、别拿老师吓唬孩子 

“再闹,等你到了幼儿园,让老师来管你!”临近开学,不少父母拿学校和老师来吓唬即将入学的孩子。暑期里,还未入学的孩子可在家胡作非为,可即将入学,父母对孩子动辄表示不久将家庭、学校“双管齐下”,要给孩子上规矩。特别是即将进入寄宿制幼儿园的孩子,不少父母还以“一周不回家”来惩罚孩子在园不好好学习。 

市立幼儿园园长赖丽芳表示,吓唬孩子绝对不可取。父母在入园前应对孩子多将讲自己当年入园、入学时的高兴心情,介绍学校里各种有趣活动。当孩子向父母提出一些好奇问题时,可在解答之余告诉他:“你就要上学了,有好多好多有趣的知识可从老师那里学到。”从而唤起孩子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激发孩子对未来新环境的向往和对老师的尊敬热爱。这样,孩子就不会惧怕上学了。 

二、能力训练不能强制 

有些孩子玩玩具、看画册经常只有几分钟的专心度,而且平时迷迷糊糊,经常丢三落四。临近入园,父母难免不为此心烦,有的父母便开始每天“集训”。内容包括注意力训练、“打坐”训练等,以强化孩子的注意力。 

东方智能亲子园负责人老师表示,训练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应从幼儿期开始。在孩子入园之际,可适当进行学习能力训练,但不能强制。比如: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必备的独立生活能力,像会不会自己走进厕所大小便、自己穿脱裤子、自己擦屁股、识别自己的东西、知道自己和父母姓名等等。 

专家建议,帮助孩子养成必要生活和学习习惯最好在入园前几周,可以制定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但入园前的学习预演最好和游戏、娱乐结合,不枯燥、不刻意。同时在游戏活动中加入模拟剪纸、捏泥人、写字和画画等,以便入学后更快适应。 

三、心理恐慌会引发儿童的身体不适 

幼儿的心理恐慌和紧张容易引起一系列生理上的连锁反应。近日,记者从儿童医院、儿科医院等了解到,因为入园前出现紧张、恐慌情绪的孩子直接引发各种生理性疾病。有的孩子因过分紧张而出现饭前神经性胃痛、痉挛,有的孩子因为整天战战兢兢而出现夜间惊梦、失眠,还有的孩子因为白天压力过大、晚上休息不佳,甚至引起发烧、腹泻等。 

儿童医院消化科沈医生表示,学前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异常极易引起连锁生理疾病。由于学习压力大、父母期望高而出现异常情绪,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前儿童小小年纪就出现失眠、神经性胃痛等成年疾病。医生建议,父母应该给孩子减负,不要过早、盲目地给他们制造人为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合理饮食、充足睡眠来保证幼儿身心健康。

请多给孩子拥抱


TIPS:孩子一哭就抱,好吗?

许多父母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孩子嚎啕大哭时,有人会严肃地“告诫”你,这个时候不要去抱小孩,因为会养成孩子依赖的习惯。此时心中难免挣扎,看着哭得面红耳赤的宝贝,到底是去抱抱他、安抚一下他不安的情绪,还是不理会他呢?

据李文贞医师分析,1岁以前孩子的哭是一种运动,而且他们需要父母来满足生理需求,并快速做出反应才能建立信任感与安全感,所以,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多抱一抱,以满足他的生理需求。

等孩子过了1岁之后,当他渐渐会说话、会表达时,就要问清楚哭闹的原因,坚守应有的尺度,这样才不会让孩子把哭闹作为要挟大人的“武器”。

拥抱培养性格

也许是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么热情,人与人之间拥抱的动作实在是不多见。就算是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特别等他们长大到一定的年龄后,就很少有亲密拥抱的动作出现。但千万不要小看拥抱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它对孩子可是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拥抱的习惯,养成习惯后就变成一种很自然的行为了。

据李文贞医师介绍,拥抱对孩子的影响可以从“质”与“量”这两个方面来讲。在质的方面,时常被拥抱的孩子,一定是被父母关怀、接纳的孩子,当他长大向外发展时,以往收到的拥抱经验更能鼓舞他独立探索,发展独立性格,就像一艘扬帆待发的船,时刻准确出发,航向惊喜的旅程。另外,在智能发展上,充分被拥抱的孩子由于拥有安全感与自信心,所以发展得也较为出色,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在量的方面,时常拥抱孩子、用心接纳孩子,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好的身体发育状况。正如先前提到的罗马尼亚孤儿院内的孩子,他们为什么会生长迟缓呢,就是因为缺乏充分的爱。

TIPS:多拥抱,有益身心发展

据相关研究发现,拥抱对幼儿来说具有6大心理功能和4大生理益处。

6大心理功能:情绪较为稳定、较容易建立安全感与信赖感、较容易睡眠安稳、较容易建立幼儿的自我认知、增加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较容易体验母亲所接触的外界。

4大生理益处:促进肠胃功能、循环功能、免疫功能、呼吸功能。

拥抱不分时间

或许你以为,孩子长大了、上学了,就已经不需要拥抱了。其实,不论人的年龄有多大,人人都喜欢被拥抱的感觉,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人。所以,拥抱可以随时在平日生活中展开,自然又时常的肢体、肌肤接触,抱抱孩子、摸摸头、碰碰鼻子、拍拍背、搭搭肩膀,这些小动作都可以充分传递爱的讯息。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等孩子充分熟悉这些动作的含义后,亲子沟通会更好,亲子关系也会更加紧密。

拥抱不分年龄

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拥抱,即使他已经长大了,也还是不可或缺。因为拥抱本就是人类的天性。下面两个实例就很好地说明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拥抱。

第一个实例是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教授做过的一个很有名的猴子实验,他将一只刚出生的猴子和母亲隔离,然后准备了两只“铁丝网妈妈”,其中一只用绒布包裹,比较温暖,另一只则没有,但身上放了一个奶瓶。实验结果发现,这只小猴子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抱着包裹了绒布的猴妈妈,这和小孩跟妈妈抱在一起情况很相似,而只有在肚子饿的时候,才去找有奶瓶的猴妈妈。

另一个例子在罗马尼亚的孤儿院进行,院中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喂食孩子,但是这些孩子几乎没有任何与他人拥抱的机会。最后研究人员发现,虽然他们每天都定时喂饱院中的孩子,但是他们的生长发育仍旧不尽如人意,而且智力发展也明显迟缓。

由此可以看出,父母除了让孩子衣食无缺之外,更应该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而拥抱就是一种最直接的表达爱意的方式,它直接带给孩子最强烈的信息:“我是爱你的!”通过亲子肌肤接触的拥抱,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温暖,进而建立起对人的信任与安全感,将来也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向外探索世界。

TIPS:来场亲密的抱球游戏

小孩子都很喜欢球类游戏,如果能在游戏中加入拥抱的亲密接触,那么孩子将获得更充分的安全感,对人际关系的培养也大有帮助。

1、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皮球。

2、把皮球夹在你和孩子中间,你抱紧孩子,让孩子也抱紧你。

3、提示孩子注意,不要让皮球掉下去。

4、可以和孩子来上一段舞蹈,尽情地玩耍吧,只要不让皮球掉下去就可以。

总之,父母从小就给孩子养成亲密拥抱的习惯,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好,孩子被爱所包围成长的心理更健康。

聪明妈咪防误小攻略


那一次,我误解了你

因为是我给了你生命,是这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很多时候,我总是自信地认为,我也一定是最了解你的人。可是,你小小的心灵世界,仍有我不了解的秘密,我还是误解过你,让你伤心委屈。

故事1:其实,我是守秩序的好宝宝

叙诉人:COCO妈

周六下午四点,是COCO去亲子教育中心上课的时间。眼看着就要迟到了,我催过她几次了,她还在鼓捣着拼图。我一股火上来,跑过去把拼图抓着就扔进了垃圾桶里。COCO眼泪汪汪地看了看我,低头换了鞋,跟着我出门了。一路上,我又批评了她几句,玩拼图可以,但是不能耽误了上课时间。COCO小声地说了一句,我就是想把它们放回盒子里,下次好再玩。虽然我后悔自己有点过火,但我真的很不喜欢孩子拖拖拉拉,这样下去会养成很不好的习惯。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朋友带着孩子来我家里玩。小家伙比COCO大上两岁,玩具乱扔不说,还不爱惜;COCO却每玩完一件玩具,就能随手收拾放回原来的位置,被弄零乱的玩具,显得有条不紊。朋友见了,羡慕地对我说,你怎么做到把COCO培养成这么守秩序的孩子?

这句话让我很得意,我便兴高采烈地向朋友介绍经验,从COCO两岁的时候开始,我们就给她准备了专用的玩具架,每次她玩过玩具后,都能自觉地把玩具归位。虽然她玩具很多,但是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位置,一点也不会乱。

说着说着,我猛然间想起自己扔COCO拼图的事,当时她解释过是想把拼图归位,我因为心急,根本就没过脑子,还误解成是她贪玩,不光责备了她,将她心爱的拼图扔进垃圾桶里了。

当时一阵难受从我心底袭来,犹豫了一阵是不是该和她道歉。朋友和孩子走了以后,我把COCO叫过来,同她说起前不久因为拼图的事骂了她,向她道歉。让我没想到的是,COCO似乎已经忘了这事,听到我要再买拼图送她很高兴。但我还是庆幸自己能意识到误解了她,至少,以后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不经意间,破坏宝宝一直以来遵守得很好的守秩序的好习惯。

了解宝宝:有的时候看似“不规矩”的行为,其实有一个很“规矩”的动机。

故事2:冰块里藏着爱的秘密

叙述人:晓晓妈

我已经警告过晓晓好几回了,别再不停地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的门,可她还是执著地不时跑到厨房里开冰箱。我想弄清楚究竟冰箱有什么好玩的吸引着她,打开了冰箱看,这一看可把我惹火了,小家伙用她办家家酒的锅和杯子、小碗,一概装满了水,放在冷冻室里,不用说是想玩冰块了。

看着晓晓冻得通红的小手,我既心疼又生气,为了让她不再玩冰块,那天下午,晓晓被罚不能吃她最喜欢的草莓奶油小蛋糕。

说来也凑巧,过了一个星期后,晓晓爸不小心崴到了脚,又红又肿的,我急着给他找冰块来止痛。我焦急地在冰箱找冰块,晓晓那些玩具杯子里的冰块派上了用场,我小心地将它们倒出来,装进袋子里,给晓晓爸敷上。晓晓蹲在爸爸面前,也很着急地帮着爸爸揉伤,看着我将她储藏的冰块用上了,开心地笑着,还告诉爸爸,上次,我在幼儿园里,小蓝摔痛了,老师用冰块装在袋子里,给小蓝捂着。我也想做冰块,妈妈跳舞总是痛痛,我想用冰块帮妈妈捂捂。

我当时就愣了一下,原来上次晓晓做冰块,还是想着要给我消痛呢。可是我当时根本就没想到晓晓这么大点的孩子就知道冰块能止痛了!我心里既感动又愧疚,我在心里一遍一遍说,对不起宝贝,妈妈怎么当时就没问问你拿冰块做什么呢?

第二天,我带着晓晓去超市,选了几个专门用来冻冰块的小格子,回到家后,和晓晓一起在每个格子里装了水,放进了冷冻层,我告诉晓晓,这些冰块就像是我们的备用药,只有需要用时才能去动,可不能拿来玩哟。晓晓认真地点头。

了解宝宝:孩子小小的心灵里蕴藏着爱的宝藏,她想表达的爱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只有我们细心呵护,才会让这纯纯的爱如花朵般绽放得更美。

故事3:妈妈,我想让你和我一起当美女

叙述人:小萱妈

我家小萱年纪不大,但对美容可是资历不浅了。平时特别喜欢跟着我看美容节目,小脑袋瓜里美容经验还一套一套的,常跟我说,妈妈,我要和你一起当美女。

她有了当美女的志向,我哄她吃东西就容易多了,小萱不爱吃水果,我只要跟她说,苹果能让我们的皮肤变漂亮,她一准二话不说就能将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啃完。用着这法子,我诱使宝宝吃了不少青菜水果,很快,小萱便秘的情况就没了。

接着我又使了一计,她睡觉比较迟,上床后还要闹腾半天,于是,我指着自己的黑眼圈说,妈妈小时候不好好早点睡,现在都长黑眼圈了,你想当小美女,就得早睡。果然,小萱的睡觉时间就提前了好多,让我上网冲浪得更痛快。

可是这法子没使几天,小萱开始却不依不饶地闹着让我和她一起上床睡觉,不让我上网,我正迷着在网上看在线电影,只能用巴掌把她打安静下来。可是第二天,她又照样拖着我不放,非要我上床睡觉。实在拗不过她了,我也只得陪着一块睡了。

前两天,同几位妈妈在小区广场带着孩子玩时,我们聊到了黑眼圈的事,她们都觉得我最近黑眼圈得到了改善,我说,小萱最近不听话,老让我陪着睡。在一边拽着我衣襟的小萱,突然仰起小脸说:“妈妈说我,早睡能当美女,不长黑眼圈,妈妈现在也和我一样啦,是美女。”

那表情还特别骄傲,我这才恍然大悟,小机灵鬼也给我使了一个美容计呢。老闹腾着我和她一起早睡,原来是怕我长黑眼圈呢,是我误解了这位小小美容家的好意,还别说,多亏了她这美容计,我也跟黑眼圈说再见了。

了解宝宝:虽然你不懂,但宝宝也许也在用他的智慧,来表达他们对妈妈的爱!

妈咪防误小攻略

1。 当宝宝在做一些反常的事时,妈妈先冷静,别急于发火,给宝宝为自己解释的机会,听取他的真实想法后,再来责罚也不迟。

2。 宝宝对妈妈表达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可能行动上出现偏错,造成不好的后果,妈妈不能只注意到后果,而应该充分肯定他做得好的部分。

3。 当误解出现时,需要道歉的,请拿出你的诚意,并且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以免造成下一次误解,伤及宝宝的自尊心。

职场白领:请蹲下跟孩子说话


职场白领到底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对此,专家给他们开出了“药方”。

给孩子有质量的时间

专家表示,自从有了孩子后,家里就再没有播放过电视节目。他的理由是,大部分孩子看电视时,不会做太多的思考,大都是被动接受节目制作人设定好的议题。此外,如果看电视时间过长,会使亲子互动的时间减少很多。这么多年一家人虽然失去了看电视节目带来的乐趣,却养成了一起对话、讨论、阅读的习惯。

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专家认为,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总是以说教者的身份在对待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等的,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要改变这一点,要遵循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蹲下来和孩子的眼睛平视着交流,这时跟孩子在人格上就平等了,平等的交流才有可能。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认为,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只是高高在上的长辈,孩子就会变得保守、胆小、被动和听话。这种孩子在30年前的企业是受欢迎的,但是今天已经过时了。

做终身学习的父母

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谢琴表示,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学习。因此,家庭教育并不等同于父母如何去教育子女,而是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学会如何在这个家庭当中自己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请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


年轻的爸爸、妈妈工作非常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他们可能会请孩子的祖父母帮忙,也可能为孩子请一个保姆,还可能给孩子一堆玩具,或将电视打开,让孩子独自玩玩具或看电视。但是父母并不知道,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对孩子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孩子需要父母关心、陪伴的请求被拒绝以后,他会非常失望,会导致孩子烦躁、脾气多变,甚至他会通过摔打自己的玩具发泄内心的不满。父母不能很好地和孩子接触、不重视与孩子的交往,会导致孩子性格的孤僻、冷漠,产生攻击性和行为失控。

所以,爸爸妈妈不要认为孩子进了幼儿园就可以放手不管,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在工作之余,务必要抽出一些时间,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与他做一些游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因为工作忙,无法满足孩子的这点要求,请耐心向孩子作解释,以得到孩子的理解。

尽管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不像小婴儿那样需要父母更多的抚摸、拥抱等肌肤接触,但他们对父母情感上的需求却更加增多。不知做父母的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特别喜欢父母与他一起做游戏、一起看图书、希望父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他在一起,给他讲故事、解答他的问题,能得到父母的赞赏和鼓励是他最感快乐的事情。请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不是要你看着他玩,而是要你多和他一起做游戏,走进他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