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精神心理专家指出,家长独自带异性孩子外出,如爸爸带女儿,妈妈带儿子时,把几岁的孩子带入自己性别的卫生间、更衣室或会致孩子性变态。这说法一浮出水面,立刻引起家长们的高度关注,看来这一说法的确吓人!情况真的如此严重?昨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云南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张洪喜。“这一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实属无稽之谈!”相信这一观点,会让家长们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但他同时也表示,孩子的早期性别教育不容忽视,因为性别认同将直接影响群体认同。

专家观点

如厕不会引发性变态

云南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张洪喜

张洪喜告诉记者,通过多年来大量的资料研究以及案例分析,小男孩进女厕,或者小女孩进男厕与性变态并没有事实依据,更没有直接联系。

那么什么是性变态呢?张洪喜解释说,其实很简单,性变态就是对性的非常态表现,这与一个国家文化的开放程度有关。比如,很多中国人认为同性恋就是一种性变态,但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已经把同性恋踢出了性变态的范畴。说到性变态的表现,他在工作中接触到更多的是暴露癖、异装癖、窥阴癖等。从这些人群中,他了解到,导致他们性变态的原因与小时候是否去过异性厕所没有直接联系。事实上,导致性变态的因素有很多种,情况也比较复杂,先天因素、家庭病态关系,以及社会上其他因素都脱不了干系。打个比方,有的孩子断乳特别晚,这样一来,孩子容易对母亲产生畸形依恋,导致依恋性人格,有些甚至表现在对性的态度上。

“性别认同将直接影响群体认同!”张洪喜说,尽管性变态与“厕所”一事没有直接关系,但也反映了人们对孩子早期性别教育的关注。性别教育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性教育的第一步,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得并不明显,可一旦来到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就非常突出,这时,性别认同将直接影响群体认同。假如一个小男孩分不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其他小朋友就会对他“另眼相看”,久而久之,男孩、女孩都会孤立他、远离他,而他也无法融入到这个集体中。两岁左右时,孩子就开始有性别意识,家长、幼儿园老师都要抓住这一时机,让孩子尽快认清自己的性别,不要在儿时生活懵懵懂懂,影响以后的成长。

给你支招

支招一

幼儿园分男女厕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开始有性别意识。除了父母引导外,幼儿园正是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性别的最好场所。但仍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一些幼儿园是男孩女孩公用厕所,这不利于孩子性别意识的培养。因此,尽管孩子还小,但幼儿园也应该分男厕女厕。

支招二

别给男孩穿女装

女孩就是女孩,男孩就是男孩,身体特征和性格都会不同。给男孩穿上漂亮的女装,或者给女孩穿上英俊的男装,看起来可爱逗人,但实际上后果很可怕。这样一来,男孩搞不清楚自己的性别,其他孩子也不愿意跟他玩,男孩本应该有勇敢、冲动如果被限制,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很不利。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心血来潮,给孩子“换装”。

支招三

最好别一起洗澡

家长给异性小孩洗澡当然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要共浴。比如母亲与儿子共浴,孩子很可能会较早地出现性萌动、性早熟。在洗澡这件事情上,就应该培养孩子性别意识,因为性别教育是性教育的第一步。家长还可以借此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性别,比如母亲可以对儿子说,“你是男人,妈妈是女人,男女有别哦,我不能跟你一起洗澡!”

支招四

让孩子学会观察

“啊,爸爸长胡子,妈妈没有。”在平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通过父亲、母亲观察男与女的差别,同时认准自己的性别。比如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在父母身上“找不同”。

支招五

家庭完整很重要

一个人不可能分饰两角,一个单亲爸爸更不可能忽而变成和蔼可亲的母亲,忽而变成严厉的父亲。单亲家庭中,孩子只见到母亲,或者只见到父亲,在孩子性别意识培养上非常困难。在孩子的性格培养上也会有影响,从小跟着母亲的孩子多会导致性格懦弱,从小跟着父亲生活的孩子则很可能是个“暴脾气”。所以,一个完整的家庭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延伸阅读

宝宝太胖容易引发疾病


引言:老人说,有苗不愁长,可是苗长的太快了,也是很让人担忧的。

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引发了很多疾病。

1、肥胖的孩子血糖比正常高,糖耐量试验也出现异常改变,这些都为将来患糖尿病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2、肥胖的孩子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重度肥胖的孩子,由于胸腹部、咽部脂肪增多,妨碍正常的呼吸,容易造成缺氧,一旦患呼吸道疾病,往往不容易治愈,甚至会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3、胖孩子的运动能力一般比较差,有时被家长、老师看作是“懒”,其实这已是心肺功能降低的表现。在年龄、身高相同的情况下,胖孩子的体重比瘦孩子重,那么心肺就要增加循环和呼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这相当于心肺增加了负担。肥胖程度越重,心肺的负担越重,心肺长期超负荷工作必然会导致功能的下降。肥胖导致的心肺功能降低在开始是可逆的。如果肥胖被控制,心肺功能会恢复正常。如果肥胖状况持续下去,将会出现心室肥大等器官突发性质病变,就无法恢复正常了;

4、肥胖儿童大多数血压偏高,而且越胖血压越高。此外肥胖儿童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浓度比较高。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很容易患高血压和冠心病;

5、肥胖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比身体上的伤害打击更大、更持久,将影响肥胖儿童个性、气质和性格的形成,甚至影响将来的升学、就业和生活;

6、肥胖儿童如果肥胖的状况持续到成年,容易患胆结石、骨关节病、皮肤病、静脉曲张、痛风、癌症等疾病。

本网站小编总结: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以免引发肥胖给孩子带来伤害。

小心宝宝“触电”引发疾病


引言:给宝宝摘帽子,脱外套都会电到宝宝,以防宝宝“触电”,引发疾病,我们了解一下静电的危害和如何减少静电。

静电噼里啪啦除了会让触电的皮肤感到丝丝疼痛,静电竟然还会致使宝宝生病?诱发心律失常:当瞬间电压过大时,人会感到一种燥热感,并有烦躁、头痛的感觉。宝宝的心脏非常脆弱,他们可经受不了这种静电的“体罚”,静电不仅改变了体表电位差,妨碍了正常的心电传导,严重的还会诱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导致血钙流失:持久的静电还可使血的碱性升高,血清中钙含量减少,尿中钙排泄量增加。宝宝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或多或少都有缺钙的现象,如果同时还要遭受静电带来的血钙流失。引发皮肤炎症:静电吸附的大量尘埃中含有多种病毒、细菌与有害物质,最容易引起皮肤炎症,容易刺激皮肤,影响皮肤的光泽和细嫩,有些皮肤易过敏的宝宝还会出现红肿、瘙痒、发炎等症状,抵抗力弱的孩子甚至有可能引发气管炎、哮喘等。 如何减少静电带给宝宝的危害呢?随身携带小喷雾。出门时也可以带上一小瓶水,隔段时间就喷一点在宝宝的衣服上,这也能有效的转移掉宝宝身上的静电;多洗手扶墙。宝宝出门前可以先去洗手或者把手放在墙上,以便把静电转移掉,这样宝宝就不怕被电击到了;小配件帮助。为避免静电击打,宝宝还可以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多给宝宝穿纯棉的衣物;洗澡加强皮肤保湿;多喝水,多吃蔬果以及带鱼、甲鱼等可以增加皮肤弹性和保湿性的食物,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抗细胞氧化和保护细胞膜电位正常的功效;保持室内湿度加快静电转移;在家有暖气的地方,也可以让宝宝赤脚走路,脚底接触地面有利于体表积聚的静电释放。

本网站小编总结:冬季天气干燥,易在空气中产生静电,父母要引起注意,以免伤到宝宝。

学习压力引发儿童性早熟


上海社会调查中心主任杨雄手拿《上海青少年性早熟调查报告》,忧虑重重。他说:“最新调查数据已显示,上海达到性早熟标准的孩子占青少年总人数的3%。而在5年前,这个数字是1%,当时上海有约3万名的孩子存在性早熟。此外,上海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相对5年以前又有了明显提前。”

重要原因:孩子学业负担太沉重

沉重的学业负担是上海孩子性早熟的重要诱因。做过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杨雄主任这样剖析:“上海中小学生的上学时间整整比日本同龄孩子早1个多小时,夜晚学习的时间则又要长于日本学生。中国孩子体育锻炼的时间却少得可怜。”

杨主任的解释得到上海儿科医院专家俞建的赞同:“巨大的学业压力的确诱发了上海学生的性早熟。”

教育学家包水娟感慨:“中日青少年的体质差距已经敲响了教育界减负的警钟。日本也曾面临青少年的性早熟困境,可日本早就开始了学校减负改革。现在,日本的性早熟比例同其他先进国家一样,已将数字控制在0.6%左右。”

缺觉,严重影响生长素分泌

与近邻日本的同龄孩子比较,上海孩子的性早熟年龄明显要提前,直接后果是平均身高低于日本孩子。

俞建表示:正处于发育阶段的低年级孩子每日睡眠时间不应少于10小时,睡得少会直接影响生长素的分泌。另外,夜晚长时间人工光源下的学习会严重干扰人体褪黑激素,从而影响身高。性早熟的孩子因发育提前,往往发育期还没结束,骨骺就提前闭合,成年以后个子矮小。

“弱智”帽子别给孩子乱戴


单亲家庭中的小孩子是十分敏感的,心理很脆弱,就算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家长也不能随意给孩子扣弱智的帽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

开学不久,南京的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向报社写了一封“求救信”——“尊敬的编辑叔叔阿姨,求你们快救救我吧。要不然,我只有到那没有烦恼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样的遭遇,竟然使只有12岁的孩子,陷入如此绝望的境地呢?

这个孩子的父母离婚,谁也不要他,从小和姑母生活在一起。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在班里经常是在倒数三名之内。虽然经过班主任的帮助,学习成绩还是没什么明显起色。于是,班主任就让家长带他去医院神经科检查一下,看看大脑是不是有问题。并且还说,如果智力有问题,即使成绩差一些,按规定可以放宽升中学的条件。

检查的结果,孩子的大脑和智力都很正常。但是,班里的同学却因此指指划划,议论纷纷,说他大脑有问题,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开学第一天,班主任不收他交的书本费和学杂费,也不发给他新课本。还在班上当众问他,为什么不到医院神经科开证明。孩子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认为自己没有脸面再见同学。于是,上完两节课就回家了,再也不想回学校,甚至不想活了。

为了减轻学校和老师在学生及格率、升学率上的压力,有不少学校想了“歪主意”,动员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神经科测查智力,开具“弱智”的诊断证明。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弱智”又称为“低常”、“智力落后”、“智能不足”、“智力残缺”等,是一种疾病,在国内外都有严格的测查、评价标准。我国抽样测查表明,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和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弱智儿童”的发病率只在3/1000左右,最高也只有7~8/1000。如果孩子确属“弱智”,早期诊断、发现,及时治疗、训练和教育,情况会有明显改善的。在小学,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弱智,而是学习方法、能力、习惯等问题,家长要谨慎对待。

假若硬给孩子“戴”上弱智的帽子,就等于给孩子判了“无期徒刑”,后果不堪设想。“弱智”的帽子戴上容易,要想摘掉可就难了。同学们都知道孩子是“弱智儿童”,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或者是同情,或者是蔑视,或者是怜悯,或者是讥笑,对孩子都是极大的伤害。孩子小时候留在人们头脑里“弱智”的印象,是很难被抹去的。家长千万别做这种蠢事。

宝贝即将入园 如厕技能需掌握


九月就是宝贝们入园的时候啦,很多妈妈都开始担心宝宝在幼儿园中的生活。只要在入园教会宝宝一些基本生活技能,那么上学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在这其中,如厕能力就非常关键。

1.准备儿童专用马桶

对于一般马桶,孩子可能会觉得太大而好不适应,既然如此,不如给孩子买一款儿童专用马桶。你可以让孩子现场时这坐稳,这样方便他日后长大了就可以使用大人的坐便器了。

当然,建议你带着孩子一起上厕所,这样孩子就可以观察你是如何如厕的,这样他就开始愿意去尝试。能和爸爸妈妈一样做同样的事,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乐趣所在。不要选择那些花里胡哨的儿童马桶,这回让孩子以为这是玩具,用来玩耍的。

2.经常鼓励宝宝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尿裤子是一件常有的事,你不可以将一些高难度的事强加于他们身上。因此,当孩子尿裤子时,不要给予他太多的责备,相反应该经常鼓励他,告诉他,以后想要尿尿可以先到你的小马桶中尿完再回来玩,不必要憋着。

3.提示宝宝尿尿

如果不想让孩子尿裤子,最好定时定点提醒她尿尿,比如你可以告诉孩子:“每天早晨起来,宝宝第一件事就是尿尿和拉臭臭,如果想要尿尿就去找马桶。。。”或者在午休前,晚上睡觉前都提醒孩子,让孩子形成尿尿的生理点。

长久下来,你会发现每每早上,他就会和大人一样冲向马桶,自主尿尿或者拉臭臭了。

小孩儿肥壮为何会导致糖尿病?(幼儿疾病专题)


引言: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依据不一样的病因,孩童时期的糖尿病首要分为:

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靠型糖尿病,首要因遗传基因、免疫要素和环境要素一起参加起病,有的归于本身免疫疾病的一部分;

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靠型糖尿病,多发作在孩童时期,称为从孩童(青少年)期开端的成人糖尿病; 幼儿疾病

养分不良有关的糖尿病:有胰腺纤维钙化或胰岛钙化,并有蛋白质缺少的病史;

其他型:包含胰腺疾病、内排泄病、药物或化学物直接导致的糖尿病,某些遗传综合征、胰岛素受体反常等导致的糖尿病;以及葡萄糖耐量损害等。

“肚子胖”是高危要素

以往1型糖尿病是孩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如今跟着小胖墩的增多,孩童及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添加。国内外很多研讨证明,肥壮,尤其是肚子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独立风险要素。中国养分和安康查询材料显现,孩童和青少年中体重超支及肥壮的人数疾速添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纪也越来越小,孩童和青少年正变成糖尿病的生力军和“后备人群”。据世界糖尿病联盟猜测,将来十年在某些种族中,孩童2型糖尿病的份额将超越1型糖尿病。

防止六字诀:吃得好,动得多

吃得好,指操控饮食,养分素和热量应方案摄入,要粗细粮调配,副食蔬菜品种要多,尽量广泛地吸取各种养分素。动得多,就是指经过加强运动,晋升身体机能水平,增强免疫力,才干不做“糖娃娃”。

(文章来源于 本网站) 温馨小提示:http://www.cn0-6.com/parents/Admission.html

不愿在幼儿园如厕怎么办?


玲玲妈:我女儿在幼儿园就是不愿意大便,一直憋着,到家里就很正常,有时由于某些原因,憋不住了,拉在裤子上。如果我在她身边,她也能入厕。但孩子就是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真是让人头疼。

彬仔妈:我儿子也是一样的,宁愿在外面的公厕大便,也不愿在幼儿园大便,要不就忍着回到家里再大便。很奇怪的是,周末孩子在家的入厕时间就很正常,也不会憋着。

孩子任何一种行为的出现都会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愿在幼儿园入厕呢?

孩子来到了人间,从落地的最初一刻到开始接受人类社会的教育,慢慢的,他将从一个“生物人”逐渐变成“社会人”。孩子,这个在成人眼里毫无分量的词却是每个人的必经历程。孩子的世界充满着幻想、快乐,让成人很难捉摸。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许在成人眼里无所谓,但却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于1958年提出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他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

根据海德的归因理论,我们可以尝试找出孩子不愿在幼儿园入厕的原因:

外部原因:

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差异

孩子从出生到入园之前,家庭环境是他最熟悉的、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地方。对于他来说,家庭和它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带给他一定的秩序感。蒙台梭利就曾特别指出:秩序是孩子生命的第一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愉快,相反秩序有所变化就有可能产生不愉快。

重要他人的期望态度

所谓重要他人是指教师、父母、同伴等,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个人或者群体,他们构成儿童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儿童发展最具动力性的因素,因而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意义。在幼儿园,教师成为儿童成长环境中的重要他人,是儿童学习的榜样。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育方式以某种方式传达给儿童,从而形成教师对儿童的期望。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的儿童对教师的期望进行知觉加工,而形成了儿童的自我期望。如果教师认为某个儿童表现很好,经常受到表扬,儿童可能形成这样的自我期望:我一定要按照教师的指示去做,不能落下,如果大便的时间比较长,有可能自己会落后的,是不是教师就不喜欢自己呢?因此,有的儿童宁可憋着也不在幼儿园大便。

内部原因:孩子的性格

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性格没有好坏之分,而是根据维度而定。内向型性格的孩子总是出言谨慎,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表达,而且也比较注意对方的反馈。而且,内向型的孩子比较注重对方对自己看法,尤其是重要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教师作为孩子的重要他人,孩子的行为都希望在教师那里得到肯定,尤其是对于内向型的孩子,他们更加注重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因此,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的孩子多为内向性格的孩子。

明确了解了孩子“不愿在幼儿园入厕”的原因,父母和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轻松度过每一天。这里提供2个小方法给大家:

Tips1:因性施教

孩子在入园之前,教师与父母交流孩子的发展情况是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基本要求。如果孩子比较内向,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在与内向的孩子交流时,言行与态度要特别注意。教师不仅关注孩子的性别差异,更要关注孩子的性格差异。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孩子“大便”的时间长短以及孩子当时的状态。有的孩子可能时间较长,甚至一边哼哼一边入厕,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因个别孩子而打乱教学计划。而教师作为教育者更应该关注这些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Tips2:父母也是教育者

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让孩子在父母那里得到安全感。在安全感的情境下,孩子能够自由、

轻松的展现自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中的孩子能够充分彰显自我。而亲子游戏不仅促进亲子交流,而且父母更能够了解孩子真实的自我。例如,在角色扮演中,孩子扮演教师,父母扮演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想去厕所大便,此时教师的反应会是怎样呢?(即游戏中孩子的反应是怎样呢?)游戏情境中,孩子无拘无束,孩子的言行能够表现他的真实的想法。父母抓住教育时机,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

总之,入厕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孩子是教育的对象,而教育者(父母和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关注孩子的一日生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