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诗词
2020-09-18 儿童古诗词 胎教古诗词 童话故事过生日古诗过故人庄孟浩然带拼音版 古诗过故人庄孟浩然翻译。
古诗过故人庄孟浩然带拼音版guògùrénzhuāng
过故人庄
mènghàorán
孟浩然
gùrénjùjīshǔ,yāowǒzhìtiánji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lǜshùcūnbiānhé,qīngshānguōwàixié。wWw.zj09.cOM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kāiyánmiànchángpǔ,bǎjiǔhuàsāngmá。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dàidàozhòngyángrì,huánláijiùjúhuā。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古诗过故人庄孟浩然翻译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古诗过故人庄孟浩然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孟浩然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古诗词精选阅读
过故人庄孟浩然诗意赏析
过故人庄孟浩然诗意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一品菊花酒吧。
2过故人庄孟浩然拼音《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gùrénjùjīshǔ
邀我至田家yāowǒzhìtiánjiā
绿树村边合lǜshùcūnbiānhé
青山郭外斜qīngshānguōwàixiá
开轩面场圃kāixuānmiànchǎngpǔ
把酒话桑麻bǎjiǔhuàsāngmá
待到重阳日dàidàochóngyángrì
还来就菊花huánláijiùjúhuā
3过故人庄孟浩然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具”和“邀”说明此饭局主人早有准备,说明了故友的热情和两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感惠徇知”在文学艺术领域真挚的情感能催笔开花。故人“邀”而作者“至”,大白话开门见山,简单而随便。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窗一开上句描述的美景即入屋里来,“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细微的动作表现出了主人的豪迈。窗外群山环抱绿树成阴,窗内推杯换盏,这幅场景,就是无与伦比的古人诗酒田园画。“场圃”的空旷和“桑麻”的话题又给人以不拘束、舒展的感觉。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这就是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这首诗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醇厚的友谊,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他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古诗留别王维孟浩然注音版 古诗留别王维孟浩然翻译
古诗留别王维孟浩然注音版
liúbiéwángwéi
留别王维
jìjìjìnghédài,zhāozhāokōngzìguī。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yùxúnfāngcǎoqù,xīyǔgùrénwéi。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dānglùshuíxiāngjiǎ,zhīyīnshìsuǒxī。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zhīyīngshǒujìmò,huányǎngùyuánfēi。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2古诗留别王维孟浩然翻译这样寂寞无聊静静地生活还等待什么呢?每天都碌碌无为空手而归。
我想要寻找幽静的山林归隐,但又珍惜友情不愿与老朋友分离。
如今当权者有谁能容纳我提携我?世上知音毕竟寥寥无几。
或许今生今世命只应该守住寂寞的日子,回乡关上故园的门扉。
古诗留别王维孟浩然赏析这首诗应是作者科举落第离开长安时赠别友人王维的作品,主诉怨悱。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古诗早寒有怀孟浩然带拼音版 古诗早寒有怀孟浩然翻译
古诗早寒有怀孟浩然带拼音版
zǎohányǒuhuái
早寒有怀
mènghàorán
孟浩然
mùluòyànnándù,běifēngjiāngshànghán。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wǒjiāxiāngshuǐqū,yáogéchǔyúnduān。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xiānglèikèzhōngjìn,gūfāntiānjìkàn。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míjīnyùyǒuwèn,pínghǎixīmànmàn。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古诗早寒有怀孟浩然翻译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方,北风呼啸刮个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我的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古诗早寒有怀孟浩然赏析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古诗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带拼音版 古诗岁暮归南山孟浩然翻译
古诗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带拼音版
suìmùguīnánshān
岁暮归南山
mènghàorán
孟浩然
běiquèxiūshàngshū,nánshānguībìlú。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bùcáimíngzhǔqì,duōbìnggùrénshū。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báifācuīniánlǎo,qīngyángbīsuìchú。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yǒnghuáichóubùmèi,sōngyuèyèchuāngxū。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2古诗岁暮归南山孟浩然翻译我已不再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返归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屋。
没有才能才使君主弃我不用,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
时光流逝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岁暮已至新春已经快要临近。
胸中常萦怀愁绪彻夜不能入寐,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
古诗岁暮归南山孟浩然阅读答案(1)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2)这首诗是在诗人心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
(1)这句诗的妙处就在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松下的月光(月光透过松树)照进窗内,增加了诗人的空虚,给诗人一种更加清冷、寂寥(孤寂)之感。这样情景交融,韵味悠长(耐人寻味)
(2)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之悲,世态炎凉之苦,年华已逝之哀,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
古诗秦中寄远上人孟浩然拼音版 古诗秦中寄远上人翻译
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相信大家都学习过诗词,简单来说,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你阅读的诗词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古诗秦中寄远上人孟浩然拼音版 古诗秦中寄远上人翻译》,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古诗秦中寄远上人孟浩然拼音版qínzhōngjìyuǎnshàngrén
秦中寄远上人
mènghàorán
孟浩然
yīqiūchángyùwò,sānjìngkǔwúzī。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běitǔfēiwúyuàn,dōnglínhuáiwǒshī。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huángjīnránguìjìn,zhuàngzhìzhúniánshuāi。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rìxīliángfēngzhì,wénchándànyìbēi。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2古诗秦中寄远上人翻译我常常向往去丘山隐居高卧,但苦于没有资财把庭院经营。滞留西秦求仕并非我的意愿,我常常怀念东林寺我的远师。囊中黄金已在羁旅中用尽,京城物价太昂贵,难于久留,一腔报国壮志也逐年衰减。夕阳渐落凉风吹来,听着蝉鸣,只能增加我的悲哀。
古诗秦中寄远上人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落第之后滞留长安时的作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厌倦仕途生活,希望归隐的愿望,同时也描写了自己生活穷困潦倒的状况,揭示出归隐也需要钱的事实,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诗人常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描写以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词语,往往一字不用。而此诗却一反这种通常的写法。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于是“怀我师”;求仕进而不能,这使得作者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穷愁潦倒;感受到凉风、听到蝉声而“益悲”。这种写法,有如画中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而读者读来并不感到抽象,反而显得诗人的率真和诗风的明朗。
古诗词大全:赠孟浩然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我们小时候都阅读过一些诗词作品,学习一首好诗就是向一位良师请教。你对诗词什么有独特的见解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古诗词大全:赠孟浩然”,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注释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3.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4.白首:白头,指老年。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说解:曹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7.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赠孟浩然》鉴赏
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该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唐诗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带拼音版 唐诗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翻译
唐诗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带拼音版
yànméidàoshìshānfáng
宴梅道士山房
mènghàorán
孟浩然
línwòchóuchūnjìn,kāixuānlǎnwùhuá。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hūféngqīngniǎoshǐ,yāorùchìsōngjiā。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dānzàochūkāihuǒ,xiāntáozhèngluòhuā。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tóngyánruòkězhù,héxīzuìliúxiá。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2唐诗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翻译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揭帘远望去,依然见美景。
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殷情相邀约,来到赤松家。
炼丹的金炉灶刚刚生起火,屋外仙桃花,盛开艳灼灼。
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醉饮流霞酒,我岂会吝惜。
唐诗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赏析这首诗吟咏道士山房中的景物,反映了作者失意之余的离俗之感。诗以隐士身分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诗的前半部分写作者在赏玩春景时,忽然被邀到梅道士家。诗的后半部分热情赞叹梅道士的生涯。诗中用仙家典故和道家术语,涉笔成趣。虽为一般应酬之作,但语出自然,妙句天成。
宿建德江孟浩然拼音版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sùjiàndéjiāng
宿建德江
tángmènghàorán
唐孟浩然
yízhōubóyānzhǔ,rìmùkèchóuxīn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yěkuàngtiāndīshù,jiāngqīngyuèjìnrén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古诗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3古诗赏析《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带拼音版 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赏析
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带拼音版
xiàrìnántínghuáixīndà
夏日南亭怀辛大
mènghàorán
孟浩然
shānguānghūxīluò,chíyuèjiàndōngshàng。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sànfāchéngxīliáng,kāixuānwòxiánchǎng。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héfēngsòngxiāngqì,zhúlùdīqīngxiǎng。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yùqǔmíngqíndàn,hènwúzhīyīnshǎng。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gǎncǐhuáigùrén,zhōngxiāoláomèngxiǎng。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2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赏析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翻译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带拼音版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带拼音版
huánɡhèlóusònɡmènɡhàoránzhīguǎnglíng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lǐbái
李白
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
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wé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惟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
2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翻译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烟花三月”明媚艳丽的色彩既是实景,也借景抒情地表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国古诗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诗,才能加深诗意,拓宽诗境,扩大诗的张力和容量。李白的这首诗,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的时间多久,但收到的艺术效果却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诗味浓郁。
由这首小诗中,我们或许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就是抒情短诗末尾宜用含蓄笔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