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将要迎来新的学期,同学们都会去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查漏补缺,你收藏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小知识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奖励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杨帆,你看这是什么?”新年的时候,我把孩子发表的文章做了一个汇总,共有5篇。我制作了一个奖状,把这5篇文章写在了奖状里。

“奖状!谢谢爸爸。”孩子接过奖状,显得很高兴的样子。

“你可以把奖状读给我听一下吗?”

“杨帆小朋友:你在2004年勤奋努力,发表了《雾像什么》等5篇文章,特此向你表示祝贺。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更加认真,力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2005年,你能超越自己吗?爱你的爸爸妈妈。”孩子读得很自豪。

“这是送给你的新年礼物之一,你喜欢吗?”

“喜欢!我要是明年能多发表几篇文章就好了,还能得到稿费。”

“是啊,祝你成功,同时也祝你各门功课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孩子离开时,一路都低着头看那张奖状。后来,他把奖状藏在了资料盒里。他说,明年让我们再做一张,希望比今年的更漂亮。

奖励孩子有多种形式。把属于孩子的成绩做个小结性的汇总,并以奖状的形式给予展现,是一种好的方法。孩子会从这一张简单的奖状中看到过去的成绩,从而产生兴趣,增强信心,产生超越自我的欲望。

关于奖励的问题,多数家庭比较随便,只要孩子能考得好,几乎是有求必应。其实,这并非小事一桩,处理不好就可能事与愿违。有的家长有这样的经历,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回来就向家长要"说法",还说其他考得好的同学都得到了父母的奖励。关于奖励的问题,多数家庭比较随便,只要孩子能考得好,几乎是有求必应。其实,这并非小事一桩,处理不好就可能事与愿违。

所以,家长们也要讲究奖励的策略和原则。

第一,少奖为佳。

适当时候、适当次数的奖励,就相当于给发动机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不可太滥。奖的频率太高,其刺激作用就会逐步下降,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不断加码,以满足孩子迅速扩张的胃口。而更为严重的是会引导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不能产生真正的动力。因此,在满足孩子必需的学习用品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要逐步减少奖励的次数,最佳境界就是没有奖励。

第二,奖态度不奖分数。

大多数家长是以分数或者名次来设定奖项和决定是否奖励,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态度进行奖励。因为从长远看,态度和努力的程度比一两次的分数更重要。而且考试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卷子的内容对每个人的适应性,孩子复习题目的"机遇"性等,所以并不能真正反映其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效果。用分数和名次作为奖励的标准,有可能出现孩子已经非常努力,但因为一些偶然因素而没有达到设定的奖励目标,结果反而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一诺千金。

如果和孩子有了约定,比如有的家长是定考多少分,有的家长是定考到第几名,就一定要兑现。如果孩子达到了约定的要求,就要坚决奖励,做父母的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更为严重的是给孩子树立了言而无信的榜样。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设立的目标,也不可迁就,形成讨价还价的习惯。与其怕影响孩子的情绪而改变初衷去迁就他,还不如没有这样的约定。

第四,奖品适当,价值适中。

奖励的价值不要太高,其价值和奖品要与孩子的年龄、取得的成绩等等相适应。有些家庭由于形成了奖励并不断加码的习惯,常常给孩子价值过高和不适当的奖励,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某次考试满分,就给孩子买电脑买游戏机,结果孩子玩物丧志。

第五,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

很多家长给孩子的奖励是以物质享受吃、穿、玩为主,这样的弊端是将孩子的目标引导到享受方面。其实学习用品,特别是书籍才是最好的奖品。

延伸阅读

早期教育是什么?


有这样的两个镜头:在幼儿园门口,妈妈对两岁多的孩子说:“好好跟阿姨读书、写字。”另一个是姐弟俩每人带着一个大书包,姐姐约6岁,弟弟约3岁,他们的妈妈叮嘱说;“到幼儿园里好好写字,看谁写得好。”

不少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读书、写字、算算术。因此,家长硬是让两、三岁的孩子背唐诗,趴在桌子上认字、识数、写字。有些家长对幼儿园教得好坏的评价就是孩子认了多少字,会数几个数。其实,这样理解早期教育就太简单和片面化了。因为早期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六大要素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能力系统,共同影响人的活动,所以,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时,不能偏重于单个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把孩子的记忆力强弱作为衡量智力的唯一标准,认为孩子能背几首唐诗,识二三个字就聪明,智力就好,从而不断要求孩子死记硬背,使孩子养成不动脑子的习惯。有的人知识虽不算多,但头脑灵活,智力水平也就较高,而有的人知识好像很多,但机械呆板,不会运用,智力水平也就不高。如大家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曹冲秤象等,他们都是靠自己独特的智力活动,做出令人赞叹的事。而像英国有个叫亚克敦的,他嗜书如命、终日背诵,藏书7万余卷,但一生毫无成就。

早期智力开发,应是通过一些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活动,如引导孩子游戏、讲故事、听音乐、学动作、设计、劳动来培养和促进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学习百科知识,如在吃饭时你可问问,馒头是怎么来的,并给孩子讲讲做成馒头需要多少工序,对孩子进行爱惜粮食,尊敬他人劳动的教育。也可扩展到哪些农作物是粮食,哪些是干果、水果等,它们离开水、空气、阳光就不能生存,也可和孩子一起做小实验。

在看到鸭子游水时,讲讲鸭子的生活习性和与人们的关系。当你烧水做饭时给孩子讲讲水蒸气,让孩子想想,利用水蒸气能干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开发孩子的智力是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计深浅、不求一次巩固的。

多数事例证明,对幼儿来说关键在于开发智力,培养兴趣,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并伴有想象、创造的活动。至于识字、背唐诗、算算术也可以教,但要本着不强迫孩子学为原则,也不能小学化,“填鸭式。”而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点播式的提问和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孩子自然而愉快地吸收,而不是灌输。这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是启蒙,而不是系统教育。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顺其自然


为了教育孩子,我已经翻过了太多的书。当孩子过早被送到学校时,由于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他们得到的父母之爱和家庭的照料关怀势必相应减少。这时,他在精神上和感情上容易受到伤害和遇到困难。最容易受到这种影响的年龄是5至8岁之间。孩子最好的教师就是父母。当父母在评价孩子时,他们的表情、动作、姿态对言语具有强化作用,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

有一个问题,是养育孩子会发生的实际问题,看到孩子丢三拉四该怎么办?而这时,我们的孩子正屡屡犯这样的错误,橡皮什么的每天都丢,甚至在寒冷的冬天,外套还丢在学校找不回来。于是决定好好学习一下,翻开书,发现一个解决方案首先简单分析了原因:对孩子来说,健忘也是一种消极的争取关注的方式……。那么该怎么办呢?比如老是习惯性忘做作业的孩子,不要包办孩子的作业提醒功能,而是让他自己去承担忘记做作业的结果——老师的惩罚以及自己的羞愧。这一点倒是和日本一个教育专家的看法一致。他的教育方针是顺其自然,按照他的理论,给孩子一段时间去自我做主,自我适应,孩子就会自立并保持生活中各项事务的平衡。也许孩子真的应该是顺其自然成长的,犯错,改正,再犯,再改。而我们只能在其中起到引导和配合作用,真正去干涉的结果并不好。

有趣的道理,就是越少唠叨,越多受益,简而言之是“行胜于言”。联系到教育孩子来说,也是一样。我们总是在限制孩子做不好的事情,也阻止他们去花笨力气做原本简单的事情。其结果反而适得其反。“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我觉得中国孩子有一点点可怜,被剥夺了太多的成长空间,也没有学习生长智慧的环境。就像某些孩子不知道鸡蛋是有壳的一样,他们长大后更不知道社会的复杂性和生存的艰难。养育孩子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听我们的话吗?我们不在了,他们会如何?我们对孩子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呢?顺其自然养孩子吧。真的!对于孩子来说,只要他是个好人,有着健康的身体,有着坚韧的品质,有着向上的精神,有着快乐而简单的心态,也就够了。

早春,孩子咳嗽是什么症状?(幼儿疾病专题)


引言:春天到了,孩子受得了换季的突然时节吗?咳嗽又突然侵入孩子的身体了,很多孩子都是有爷爷奶奶照顾的,面对突入起来的咳嗽症状,爷爷奶奶能分析出主要原因吗?

中医学认为,小儿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外感咳嗽是由感受外邪,肺失清肃所致;内伤咳嗽是由于小孩体质虚弱,肺脾受损所致。很多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看到孩子干咳就以为是上火。

临床虽然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但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的不同。因此,治疗上应分辨病因病理,风寒者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风热者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病邪在表,应先解表,过早或不恰当使用清热药,会引起表邪入里。

清热药的药性多属寒凉类,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或脾胃,加上儿童的体质属“稚阳之体”,一味滥用清热药会损伤有助于儿童身体发育的“阳气”,还会使脾胃受损,严重的还会令孩子的生长发育减缓。尤其对那些体质较弱的儿童,不能随便服用清热败火的中药。

对于儿童感冒咳嗽,预防胜于治疗。家长平时可通过建立儿童的健康饮食、生活习惯来加强儿童的体质。春季预防感冒咳嗽可多吃以下食物:

多吃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维生素A缺乏是感冒发病高峰季节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一个诱因。研究表明,维生素A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抗呼吸道感染。如果给婴幼儿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南瓜、红黄色水果、动物肝、奶类等,可有效减少感冒发生。 疾病常识

多吃锌含量丰富的食物。富锌食物有助于人体抵抗感冒病毒,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吞噬细胞的抗病毒作用。锌在海产品和家禽类食物中含量最丰富。

多吃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新鲜绿叶蔬菜和各种水果中都富含维生素C,它可促进人体免疫群抗体合成,增强免疫力,由此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多吃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富铁食物可促使免疫细胞的功能恢复,奶类、蛋类、肉类等都是铁含量非常丰富的食物。需注意的是,补充铁要适宜,过量补铁尤其是铁强化食品反而有害无益。

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补充足量的水分,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孩子房间应保持温暖,并增加房内的湿度。小孩运动出汗时及时更换衣服也可以明显减少小儿患上呼吸道疾病的几率。

小编总结:早春孩子咳嗽疾病,当然我们要对症下药,看着孩子不停的咳嗽,您是不是心头一阵阵的酸楚呢?通过上面的介绍,您正确的认识到了吗?您找到了一些小方法了吗?

本网站小编总结:http://www.cn0-6.com/parents/Admission.html

奖励惩罚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


奖励和惩罚是对人性中低层次本能的迎合,并不能真正促使孩子投入工作,也无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孩子的道德品质比许多人高尚。然而,随着他内心的解放,他会对高尚产生新的理解。他开始对掌控其他事物产生兴趣,而对自我身心的发展——这个他曾经无法抗拒的东西——变得漠不关心。人们普遍认为,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会促使他们认真完成该做的事,或是养成安静听话的好习惯。然而,这些物质奖励却往往助长了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比如暴饮暴食、自私自大等。我们应该了解,孩子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可以自发地抵制那些低等的本能。我们告诫教师和家长以及所有愿意帮助孩子的成人,不要再寄希望于给孩子颁发物质奖励或是实施惩罚,那些做法不仅不适用于孩子,还会阻碍他们在日常行为处事中进行自我指引。

然而,让教师或家长抛弃旧的习惯和偏见是十分困难的事。蒙台梭利曾在书中提到很多事例。

曾有一位老师一直喜欢“改良”我的想法,当我不在的时候,她会引入一些自己熟悉的方法。有一天,我无意间造访她负责的那间教室,看到班里最聪明的一个孩子胸前挂着一个用丝绸吊着的大大的十字勋章,还有一个孩子坐在房间中央的扶椅上。第一个孩子是被奖励的,第二个孩子就很不幸被惩罚了。而老师,至少在我出现时,并没有干预孩子。我保持安静,继续观察着。挂着十字勋章的孩子前后专心忙碌着,将他的小桌子上的东西拿到老师的桌子上。他在扶椅上的孩子面前来回经过很多次,不小心将十字勋章掉在了地板上。正在被惩罚的孩子捡了起来,翻来覆去地仔细看了又看,对十字勋章的主人说:“你是不是掉了什么东西?”那个孩子转身毫无兴趣地看了看十字勋章,他的表情分明是“不要打扰我”,说道:“这个掉了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犯错的孩子平静地问道,接着又补了一句,“如果这样的话,那我戴了哦!”另一个答道:“好的,好的,你戴就是了!”话语中似乎透着“但是你让我安静点吧”。扶椅上的孩子慢慢地将十字勋章戴在胸前,仔细地看了看,接着伸了个懒腰。这是整个小事件的结局,小挂件让被惩罚的孩子很高兴,但却没有激起忙于做事的那个孩子的关注。

另一天,我带领一位女士访问另一群孩子的房间。我们的访客表扬了那些孩子,之后,在我面前打开一个小盒子,拿出许多用丝绸系着的发着亮光的铜制小玩意儿,说道:“老师将会把这个挂在最好、最聪明的孩子胸前。”因为我不想用自己的方法去指导这位女士,所以没有出声。老师接过盒子。这时,一个安静地坐在小桌前的很聪明的四岁男孩皱起眉头,大声抗议:“不要给男孩子!不要给男孩子!”

多么令人吃惊的一幕!虽然从没有人告诉过这个男孩,可是他早就清楚自己是这个屋子里最聪明的孩子之一了,但他并不想被这个奖励伤害感情、摧毁自信。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他,只有借助自己是男孩这么个事实了。

就惩罚而言,我们面对的是常常打扰其他人,又不听从我们劝告的那些孩子。如果我们送他们去接受医生检查,结果往往显示他们是正常的,并没有多动症之类的问题。于是,我们在房间的角落放一张桌子,把他们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我们让他们坐在扶椅里,这样同伴可以看见他们,并把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递给他们。从他们所坐的位置,也可以很方便地看见同伴。同伴的各种行为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比老师的话有效得多。这种隔离常常可以很成功地让孩子安静下来。而且,他们渐渐地意识到和别人在一起工作的好处,并开始像别人一样做事。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纪律的重要性告诉所有“捣乱”的孩子。一般来说,被隔离的孩子就像那些生病或行动不便的人们一样受到特别关注。无论我自己什么时候到房间,都会首先来到他们面前,像对婴儿一样和他们说话,接着再转向其他人,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关注他们在做的事。我不知道被隔离的孩子的内心有了什么变化,但是从此他们开始逐渐为自己的一些良好举止感到自豪,并且通常会对老师、对我抱有一种喜爱之情。

总之,家长们要重视的,掌握好具体的方法,正确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好性格是最重要的了,让孩子的品德高尚。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


很多时候,家长会在不知不觉中把食物当成育儿工具,控制、诱惑、处罚……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和食物的关系变得扭曲而不健康,对孩子影响深远。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从食物中获得营养,能够与健康的食物做朋友,远离不健康的食物。可是,就像中了魔咒一般,长辈将食物作为工具的做法一不留神就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让我们陷入误区里。

常见误区1:食物当奖励

“只要你听话,我们就去吃XX。”

这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很多父母都会说:“宝宝乖,我们就吃一个冰激凌。”“宝宝今天睡觉好,奖励一个棒棒糖。”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用来奖励的食物常常是不健康的食物或零食。这些食物一般的特征是:高热量、没有太多营养、口感比较好,平时吃不到的。

这些食物由于平时稀缺,再加上积极的奖励,其实已经在宝宝的心理层面建立了关联——

他会觉得被奖励的食物是特别好的。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只是父母无意中给宝宝造成了这样一种不正确的关联。

常见误区2:食物当慰藉

“把这颗糖吃掉,会让你心情好一点。”

还有些父母在孩子心情不好时,或者哭闹时,就用蛋糕、冰激凌或者糖果来哄孩子,这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人在心情不好时,由于生理机制的反应,本来就会多吃甜食,如果父母再进一步强化,就会让孩子产生不恰当关联。

孩子上小学或者成人之后,可能会出现遇到挫折或压力通过吃不健康的东西来缓解压力。这种牢固的心理慰藉就是小时候不恰当的关联所引起的。

现在有很多人失恋了或者工作压力大时,就开始暴饮暴食,或者吃高热量的食物来缓解压力,比如炸鸡、巧克力、热可可、蛋糕等。(原来院君的暴饮暴食是从小埋下的隐患……)

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父母提供的慰藉食物是健康的食物,他长大以后也会偏爱这种食物。哪怕在压力比较大时,他也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和方式,因为这种选择代表的是安全感,是心理抚慰。

常见误区3:把食物变成愧疚

“把盘子里的东西全部吃掉,还有很多小朋友在挨饿。”

还有很多家长会规定孩子吃一定量的食物,如果孩子吃不完,会告诉孩子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没有饭吃,不能浪费粮食,必须把碗里的食物吃完。

确实,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但有时候家长给孩子的分量确实太多,超过了孩子的需求。如此下去,孩子不容易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反而容易被食物控制。

现在都倡导吃到七分饱,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不多。

这是因为我们常常缺乏对食物的控制感,很多时候虽然已经饱了,但是如果不把盘子里的东西都吃完,如果不感觉吃饱了,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来自于小时候我们常常被告知:“这一盘东西你必须得吃完!”

于是,我们失去了食物的控制感,被食物控制了。这也是造成一些饮食障碍的原因。

因此,从小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让孩子与食物建立良好的关系其实非常重要。建立吃饭的控制感,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吃多少,而不是一定要限制他必须得吃完。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放到碗里的东西必须吃完。但是,我不知道你可以吃多少,所以,你自己可以每次都少一点,如果不够吃,可以多来几次,直到你自己觉得够了为止。”

常见误区4:食物当处罚

“把蔬菜都吃光,否则别玩游戏。”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把食物当做处罚。我们发现,把食物当作奖励时,奖励给孩子的都是零食或不健康的食物,而把食物当作处罚时,处罚孩子的食物往往是孩子不喜欢吃的健康食物。

奖励不健康食物:巧克力、蛋糕、冰激凌……

惩罚健康食物:胡萝卜、苹果、大白菜……

如此一来,孩子跟健康食物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恶劣了。有些孩子会在大人的强迫下吃掉食物,但他的心里非常抵触。此时,跟食物相关联的是孩子的负面情绪。

基本上可以预料,如果以后没有人强迫,孩子是绝对不会吃曾经被逼迫吃的食物的,因为这个食物在他的心里已经象征着处罚与痛苦了。

甚至,他会将这种厌恶情绪泛化,如果一盘菜里有某种食物,或者像某种食物都会觉得厌恶,而且会非常敏感。

这其实也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孩子一旦讨厌某种事物,这种厌恶的泛化比积极的泛化会更快,而且影响更大。

人有独特的学习语言的能力,能够把事物的概念、意义、功能进行关联,所以我们可以把健康食物与积极的情绪、情感、乃至积极的认同,转移到吃健康食物这件事情上。

如果父母希望能够培养宝宝一些较好的心理品质,或者说希望宝宝能够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关联,而不是让不健康的食物与好的情绪情感关联,或者让健康的食物与不好的情绪情感关联。

采写/柳佳

受访专家/张婍(美食心理学家,副研究员)美食心理学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博士后;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心理健康硕士生导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评审专家;北京维世达诊所心理咨询师;澳大利亚达利奇中心认证叙事治疗师,中澳叙事研究中心叙事督导师;国际语境行为协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接纳与承诺疗法咨询师、督导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兴趣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兴趣班”

妈妈:吴女士,36岁

女儿:甜甜,8岁

育儿关键词:营造氛围、培养兴趣

“孩子有一项兴趣爱好,对他的成长很有帮助。尤其是对我们甜甜来说,通过上兴趣班认识了很多小伙伴,这对现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而且对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都很有好处。”吴女士对孩子的教育颇有心得。

“我们工作忙,女儿小时候就丢给爷爷奶奶带,也没什么小伙伴,一直到上幼儿园,她都要比班上的其他孩子更害羞,不爱说话。我开始也没太在意,后来孩子到了小学,我看到孩子总是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级活动,我才意识到问题比较严重,于是看了很多书,也请教了许多老师,最后想出一个办法:给孩子报兴趣班。”可哪个班适合孩子呢?这让吴女士很头疼。

寻找兴趣班的过程持续了大半年,吴女士还从中得出一个结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兴趣班”。“我和她爸可是费尽心思,我们要让孩子自己提出来要学某项本领,要上某类兴趣班,而不能让孩子觉得是我们要求她这么做的。我和她爸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画画,才走到一起的,所以一开始那段时间,只要有时间,我们就重新拿起画笔,两个人一起画画,有时出去写生,为完成一幅画我们总是会讨论……虽然我们一直没有要求甜甜也来试试,但看到我和她爸如此快乐的样子,她也禁不住好奇起来,主动要求画画。”等看到她确实喜欢上画画后,我又跟她商量:“爸爸妈妈没有时间教你,我们去找专门的老师教你,好不好?”如此一来,她很容易就接受了,并慢慢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爱上画画了。“在后来的兴趣班上,她认识了很多一起画画的小伙伴,我于是经常鼓励她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

快报记者袁永红

孩子摔倒了,看看各国妈妈是什么反应!


关于怎样育儿,各国妈妈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做法,但哪种更好更适合于自己的家庭,还需要妈妈们多做判断。现在我们就以一个2岁半的小孩子走路时不小心跌倒了“哇哇”大哭为力,看看不同国家的妈妈会有怎样不同的反应。

★美国妈妈:不去扶孩子起来,而是用坚定的目光鼓励孩子:“宝贝,你会很勇敢的,爬起来!”

★俄罗斯妈妈:再哭闹也不去扶孩子起来,让孩子自己解决。

★非洲妈妈:看到孩子摔倒,不去扶他起来,而是自己一次次地爬在地上,然后做爬起来或是站起来的动作,直到孩子看懂了她的行为。暗示孩子自己掌握了方法后自己爬起来。。

★中国妈妈:立即上前把孩子扶起来,一边敲打地面一边对孩子说:“宝贝摔疼了是吧?不哭不哭,妈妈打它!”

摔倒,是谁的责任?各国妈妈们的不同做法,折射出了不同的教育态度和理念。

★美国妈妈认为:既然是你自己跌倒的,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解决了就没事了。美国妈妈是从培养孩子独立性、勇于承担责任的角度出发的,教给孩子的是坚强、勇敢等坚毅品质。

★俄罗斯妈妈认为:自然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果孩子自己选择了某种过程,那么就让孩子自然地去发展,自己去承担责任,家长不会给予任何干涉。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哭闹都是没有用的,只会让你更累,如果自己爬起来了,还能得到大人的表扬。

★非洲妈妈认为:孩子摔倒了,就要鼓励孩子解决问题,但如何解决问题,孩子没有经验,需要大人手把手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有章可循,有方法可操作。非洲妈妈及时为孩子提供具体帮助,让孩子有方法可操作,有范本可模仿。

★中国妈妈认为:孩子摔倒了,他已很痛苦了,我也心疼啊。拿地板当替罪羊,可以缓解他的痛苦,反正地板是没有生命的。

孩子,需要承担责任!

对比各国妈妈的做法,我们会有什么感想呢?除了中国妈妈教会孩子推卸责任外,其他国家的妈妈都在教会孩子自己承担责任。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难道其他国家的妈妈不爱孩子吗?不是的,是中国的妈妈没有长远目光,没有为孩子将来的人格健康发展负责任!很多孩子长大后不想承担责任,和早期中国妈妈无意中教会孩子推卸责任、逃避责任、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思自己,反而从他人或外界找原因、进行错误的归因大有关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挫折,犯下了错误,到底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让孩子反思:这是谁造成的问题?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吗?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吗?如果是,自己就要承担起责任,而不是推脱给他人或社会。有时我们会看到孩子很悲哀的一面:考试没考好,怪老师出题太难;找不上工作,怪父母不是没权没势,不是当官的;家境贫穷,怪父母没本事;谈不成恋爱,怪对方不好。之前南平校园惨案事件的制造者郑民生,找工作不顺利,怪社会;与原单位领导发生矛盾,怪对方不关心他、不尊重他;多次谈对象不成功,对女友怀恨在心。最后拿无辜的小学生解恨,报复社会。只有先反思和剖析自己,理性分析原因,理智面对问题,敢于承认现实,才是敢作敢当、勇于负责的态度,才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摆正自己和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这样的人,才会受人尊敬,被人仰慕,这样的人,才会有人愿意和他合作,共同完成事业。

从小,教孩子去承担!

有些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总是说:“你怎么搞的,又弄错了,改正过来!”一顿批评和命令。但孩子依然没去做,没去改正,有一个原因很可能就是孩子不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为自己承担责任。比如,孩子不小心,“咣当”一声把碗打碎了,往往会招来父母的一顿批评:“怎么搞的,连个碗都拿不稳,笨手笨脚的!”用批评、指责代替了教导,结果孩子能记住的就是你严厉的目光,凶神恶煞的表情,不会去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拿不稳碗。而父母也没有给孩子提供承担责任的具体方案。

正确的做法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看看一位美国妈妈的做法:

一位美国妈妈在客厅里看书,她五岁的孩子汤姆在客厅走动,不小心被茶几碰倒,顿时大哭起来。

美国妈妈听到儿子的哭声,就过来把他扶起,既没有安慰儿子,也没有拍打茶几,而是郑重其事地说:“儿子,你再重新走一遍!”于是汤姆又走了一遍。结果这次没有碰到茶几。

美国妈妈蹲下身子,这样教育儿子说:“汤姆,走路会碰到茶几,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为走得太快,二是走路的时候没有看到前面有什么东西,三是走路的时候脑子里在想着别的东西。你刚才被茶几碰倒,想一想是哪一种情况呢?”

这次汤姆明白了,是自己的原因,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因为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很弱,这位美国妈妈就详细地在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孩子去思考。这种方法既锻炼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又教会孩子凡事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让孩子理解自己应该负什么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