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育儿也需独立的“地盘”

爸爸若想成为育儿能手,就要拥有独立的“地盘”,也就是说,要跟宝宝单独相处。因为有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当有妈妈在场的时候,爸爸常常会对宝宝感到手足无措,他们很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依赖宝宝妈妈来搞定一切;而妈妈呢,则如同一个行家里手,总是对爸爸指手划脚,又总是觉得爸爸不得其要领而冲突不断。

当然,爸爸跟宝宝独处的好处不止于此。婴儿期间,只要爸爸靠近宝宝,宝宝的肺活量、血流速度就会明显增强,对于促进宝宝的生理发育和提升生命力非常有利。再有,父亲在促进孩子智力发育方面远超过母亲,同时,还能把主动、独立、意志力坚强等男性特征传递给孩子。所以,爸爸从宝宝出生起,就应持续享受单独与宝宝相处的时光。

比如,爸爸可以经常抱抱宝宝,给宝宝洗澡,或坐在椅子上看书读报时,把宝宝拥在怀里小憩一会儿;把宝宝放在小推车里带他出去散步,或是用婴儿背带背着宝宝去超市购物,还可以和宝宝一起在地板上玩耍;宝宝长到三四岁以后,爸爸可以单独驱车带宝宝做个一整天的短途郊游。

爸爸和宝宝单独相处,就有了属于二人之间共有的独特体验,爸爸由此能感受到跟宝宝相处的幸福,宝宝也感受到爸爸不一样的爱。所以,一定不要总是忙工作、打游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了家庭的“边缘人”。你和宝宝单独相处的机会越多,就会对自己做爸爸的能力越自信。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宝宝为啥不要爸爸 亲子关系需改善


大多数的3岁以下的小宝宝,都喜欢粘着妈妈,做妈妈身后的“小尾巴”。当爸爸要求宝宝,亲亲或者抱抱的时候,他们就会躲开转而扑向妈妈的怀中。这时,爸爸们就很不高兴,甚至还斥责孩子。但事后,爸爸们大多不去想,宝宝们为什么不找爸爸?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爸爸们,快来跟着小编补补课吧!

宝宝“不要”爸爸的原因

找原因之前,爸爸们先做一个小测试。回答问题时先别找理由,是或不是?有或没有?只选一个答案……。

1.你每天都在孩子没睡着前回家吗?

2.你会帮孩子换尿布、泡牛奶吗?

3.每天专心陪孩子玩的时间有没有1个小时?

4.你有为他说晚安故事、陪他散步或玩球吗?

5.你常常抱他并且跟他说话吗?

6.孩子哭个不停时你会耐心的哄他吗?

如果以上几个简单的问题,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孩子不要爸爸很正常的。说的现实些,爸爸的存在与否对孩子而言根本没有差别,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你只是一张不陌生的脸孔罢了。

互动时间不够是关键

对父母来说,宝宝从出生到青少年这段时间,是唯一可以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时期。宝宝六个月到一岁就会认人了。时常出现在他面前、抱他、陪他说话的人,即使不是妈妈也会成为他依赖的对象。这个阶段如果爸爸没有多抽时间出来陪伴他,那宝宝不要爸爸的情况就自然而然出现了。爸爸会发现,某一天好不容易早回家,想陪宝宝一起玩或者想抱抱宝宝,宝宝却丝毫不领情地拒绝了。到了三岁四岁,宝宝已经会很流畅地表达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情绪,并且不会骗人。爸爸应该在宝宝面前表现得活跃开朗,多逗宝宝乐,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陪宝宝说话、玩亲子游戏,有假期的时候带全家出游,增加自己在宝宝心目中的存在感。

个性影响亲子关系

除了爸爸太忙陪孩子时间太少之外,爸爸的个性有时也会导致孩子不愿或不敢亲近,尤其是生性害羞的宝宝更容易受影响。以下几种性格的父母会影响亲子关系:

1、不经常对宝宝笑

2、讲话的时候语气不温和,有时还大声怒斥

3、在宝宝面前对家中其他人发号施令

4、不亲自陪宝宝玩耍

5、孩子吵闹时,会不耐烦,也不帮孩子解决问题和需求

6、跟孩子妈妈的感情不融洽,总是吵架

预防亲子关系不和的方法

要成为受孩子欢迎的爸爸是,需要用心去学习、去体验的,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遇到这样令人头痛的状况,也千万别因此忽略了用心的重要。常常建议忙碌的父母们,要为自己也为孩子做一个备忘录,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自己该有什么样的准备?用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都要事先有个书面化的规划,随时检视自己是否做到了?随时提醒自己不能忽略孩子的成长,因为陪孩子成长是一项无法预测的挑战,一路上随时会出现状况,父母细心的去预防,将会比发现问题时再来弥补容易多了。

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爸爸需做那些呢?


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离不开父亲的参与,但是据相关的调查得知,目前多数的家庭都是全职妈妈在打理孩子的一切,其实小孩子们成长有许多的技能都是妈妈所教不会的,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爸爸需要怎么做吧!

一般在家中,父亲不会承担很多的育儿责任,其中有传统观念的因素,也有妈妈认为男人粗手粗脚,怕弄疼宝宝,因此,父亲在育儿中顶多扮演一个为妈妈打下手的角色,但这远远不够。如果爸爸觉得不够,那就该再多做一件事情——陪孩子玩。

有些父亲会感到迷茫,平常孩子和他妈妈一起不是玩得挺开心。这种想法非常错误,因为爸爸的角色母亲无法取代,而且难道爸爸不想享受和宝宝在一起的那一刻吗?

增加印象分

如果爸爸不想让自己的音容笑貌在孩子的心目中只是个模糊的影像,就应该拿出时间来让她记住你。最简单的办法是举起宝宝面对面地与她说话。

培养男性品格

不能指望幼儿园的女老师都能培养出孩子坚毅勇敢的男性品格,因此,父亲在和宝宝游戏时,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点。

让妈妈休息会儿

新好男人不会把全部家务放给妻子去做,帮助妻子照顾好孩子实际上就是对她的最大支持。你和孩子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她干着家务也会感觉心里甜甜的。

减缓工作压力

劳碌一天,为工作生计打拼,你当然需要回到家好好休息。看着你的宝贝可爱的神态,可以减缓工作压力对你健康的损害。

可见,不要小瞧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游戏。游戏中,父亲不仅能教会孩子许多母亲不能教他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脑海中会逐渐刻画出一个高大、勇敢的爸爸的形象。

本网站小编总结:亲子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培养父子关系之间很好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可减轻妈妈的工作量,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何乐而不为之呢?希望父母们都能够多考虑!

荷兰爸爸乐于育儿


家庭成员:

爸爸:Eric.J.Wolters(中文名:吴乐得)荷兰人壳牌天然气及发电公司中国公司财务经理

妈妈:Therese.Wolters(中文名:欧康乐)英国人壳牌天然气及发电公司中国西部特别项目总经理

女儿:Saskia8岁北京京西学校三年级

儿子:Matthijs5岁北京京西学校学前班

儿子:Caspar13个月

荷兰人育儿现状

在荷兰,整个社会对于父亲参与到抚养孩子过程中的重要性似乎有更清楚的认识。一个家庭如果有小宝宝降生,那么除了母亲享受产假以外,刚刚“上任”的父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他们会和公司商议,把五天工作制调整为四天,以便可以更多、更好地照顾家庭中新添的成员。

荷兰有一整套非常完善的婴儿护理体系。

首先,绝大多数孕妈咪在临产时不必经受路途颠簸之苦,赶到妇产医院去生孩子。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都有专业助产士在孕妈咪临产时,来到家中,帮助她们在自己熟悉而舒适的家庭环境中分娩。

其次,在宝宝降生后的最初几个月中,还有专业婴儿护理人员来到家中,指导和帮助新妈咪照料刚出世的小宝宝。刚开始每天来一次,然后随着新妈咪对育儿过程的逐渐熟悉,就每两天、每三天来一次。婴儿护理人员会指导新妈咪如何给宝宝喂奶、洗澡、烹饪,每次在家中呆大约1、2个小时。有了她们的帮助,新妈咪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因婴儿降生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去逐渐习惯做一个母亲。而这一切,据Eric说都是免费的。

那么,在家中分娩的这种人文的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在荷兰开始的呢?Eric想了想,据他的回忆,他自己还是母亲在医院中生下来的,因此这种情况应该是近二、三十年来逐渐改进形成的。而在英国,Therese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在医院出生的,她的弟弟却是在家中出生的。不过,即使在今天,英国的绝大多数孕妈咪还是在医院生下自己的小宝宝。婴儿护理人员的上门服务也没有荷兰那么完善,居住地离市区大医院近的家庭可以享受到这种免费的上门护理,而居住地距离医院较远的家庭则可能两星期或1个月可以享受到一次。

荷兰VS英国育儿小差异

在问到Eric与Therese有没有因为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时,两人共同的感受是:分歧肯定有,但这更多来自于各人幼年被抚养和自身的成长经历,而非文化背景的不同。不过,细心的Therese还是回忆起几个小小的细节上的差异。

当小宝宝刚生下时,她的荷兰婆婆把一个盛着热水的瓶子用布包好,放到宝宝的床上,给宝宝取暖。而在英国,人们会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绝对不这样做。

宝宝满3个月后,婆婆在牛奶瓶中装入麦片粥喂宝宝。而在英国,婴儿奶瓶生产商往往提醒母亲们,不要将任何牛奶以外的食品放入奶瓶,以免宝宝发生噎食。

Therese坚决反对使用安抚奶嘴,而她的婆婆却认为安抚奶嘴是妈咪的一个小帮手,应该使用。

这些与其说是国家差异带来的不同,不如说是因时代差异造成的。因为Therese的婆婆毕竟是在用她那个时代的育儿方式在指导和帮助自己的儿媳妇。Eric分析说,在他小时候,他的妈妈按照当时流行的育儿理论,每隔4小时给宝宝喂奶一次,这4个小时中间则什么都不喂。而现在,人们更趋向于按照宝宝的天然生物钟去给喂食,当宝宝饿了,就给他喂奶,而不必刻板地等到4个小时以后。

睡眠家传妙招

在宝宝的睡眠问题上,Therese与Eric很有心得。在荷兰和英国,人们都普遍使用睡袋来作为宝宝睡眠时的覆盖物。Therese与Eric也不例外,在养育3个孩子的过程中他们都使用了睡袋。一个惊人的发现是,宝宝在使用睡袋以后,睡眠确实好了很多。Eric解释其中的原因在于——很多小宝宝睡眠不好,是因为半夜踢被,被子被踢开后,床上的温度下降,宝宝就被冻醒了,于是哭闹。用了睡袋以后,宝宝晚上能够保持适度的体温,自然就睡得踏实安稳多了。

在荷兰和英国,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气温和宝宝体形年龄的大小,父母给宝宝准备厚薄、尺寸不同的睡袋,让宝宝睡得舒适。Therese与Eric的使用经验是,从宝宝6-8周时可以开始在睡袋中入睡,然后一直用到约3岁左右。

他们还有另一个妙招是,当宝宝到了该入睡的时间,就把Therese或Eric的一件旧睡衣或T恤衫放在宝宝的脸蛋旁,亲吻一下宝宝的脸蛋,跟他说一声“晚安”,宝宝很快就入睡了。这个方法最初是从朋友那里学的,那时他们才刚刚有了第一个女儿Saskia。回到家,他们立即在Saskia身上试了试,果然十分奏效。在照料随后的两个宝宝时,他们也采用这个方法,确实为他们节省了很多哄孩子入睡的时间,而宝宝睡得还很好。其中的原因在于:宝宝闻到妈妈或爸爸衣服上那熟悉的体味,手和脸蛋接触到柔软的棉布料,仿佛感到父母就在自己身边,在这种安全和温馨的感受之中,他们很快就甜甜地入睡了。

不过,为避免孩子变得过分依赖父母的衣物,他们告诉孩子只能入睡前,用父母的衣物来作为陪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现在8岁的Saskia已经不再需要爸爸妈妈衣物的陪伴,就可以安然入睡了。这是由于年龄的自然成长带给了孩子更多、更充实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因而不需要再凭借外物。5岁的Matthijs还需要,而且平时喜欢随身带着一块儿柔软的海绵,需要温暖体验时,就摸一摸;1岁的Caspar则还在父母衣物的陪伴下乖乖地入睡。

先进的育儿法

国内外的父母如今都认识到了,宝宝从刚一降生,尽管还不会表达,也不能立即理解父母的话语,但他们的小脑瓜却是在接受爸爸妈妈带给他的许多信息。因此,在这个阶段给宝宝提供适合他玩耍的物品、玩具以及可供探索的小世界,对宝宝的成长会很有益。

在语言方面,Therese与Eric根据家庭中得天独厚的双语优势,以及西方语言学家的建议,在对孩子说话时,妈妈总是使用英语,爸爸总是使用荷兰语。这样,孩子们对两种语言都有很好的理解能力。由于父母之间主要使用英语交流,因此家庭的主导语言是英语。孩子们听到爸爸对他们说荷兰语,回答的时候仍旧使用英语。惟一的例外是在孩子们想要讨好爸爸时,才用荷兰语回答,这样似乎很容易让爸爸高兴,他们的如意算盘就可以“得逞”。

此外,据Therese在中国几年来的观察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喜欢把宝宝抱在手中,而西方父母在孩子刚刚会爬的时候,就放手让宝宝在家里的地板上随处爬行、活动。当然,为了宝宝的安全,他们首先要把一切不安全隐患排除。比如,到专门的商店购买包家具角、固定抽屉、柜门、马桶盖等的家居安全用品,把危险的物品转移到宝宝够不着的地方。这样,宝宝就有了一个广阔、安全的自由空间,可以任由他们去发现、去探索。Therese回想起他们在伦敦刚有了大女儿Saskia时,尽管居住在一套面积并不大的普通公寓中,Saskia仍然可以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自由爬行,甚至包括厨房和卫生间!据Therese说,这种看护爬行期或学步期宝宝的方式在英国和荷兰都非常普遍,她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以及Eric的家人、朋友都是这样看护7、8个月到2、3岁的孩子。

这真是一项明智的育儿举措,对于爬行到学步期的宝宝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也应该在宝宝会爬行、蹒跚学步之时,把家居环境做一个安全化处理,为宝宝提供活动的场所,避免把宝宝总是抱在手中,或限制宝宝的活动自由。宝宝有了广泛的探索空间,他的智力、活动能力、求知愿望都会发生、发展。

夫妻搭档

爸爸Eric生活小点滴

1.从大女儿Saskia出生以后,就重温和刷新自己所会的儿童歌曲。有时间,就和孩子们一起唱歌,在送孩子去托儿所的路上,在外出游玩的路上,或者在家中。

2.外出到餐馆或去朋友家时,随身为孩子们带着纸和笔。这样,孩子们在等待时,就总是有事可做——画图画。

妈妈Therese生活小点滴

1.经常带孩子们与同年龄的小朋友聚会,平均每周2次。

2.到超市购物、拜访朋友时经常都带着孩子。

3.每周去图书馆,给小宝宝和两个大孩子借各种图书。

爸爸育儿“正能量”


孩子出生后,爸爸对孩子的爱绝对不会少于妈妈,但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似乎都是妈妈在照顾宝宝,这又是为什么呢?

各种传统观念认为,似乎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妈妈能够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更准确、更敏锐的判断。但现代教育学却认为,对于孩子的反应和需求,爸爸和妈妈的判断能力其实并没差异。现实生活中爸爸参与教育不太积极其实是传统观念影响的结果,只要爸爸们对宝宝的教育稍加重视,一定能够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让爸爸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呢?

•做好分工,比如妈妈喂食、爸爸哄睡觉;妈妈换尿布、爸爸负责给孩子洗澡,合理分工可以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双方的爱,也能合理减轻家庭的负担。

•孩子一周至少一次只和爸爸睡觉,这样既能让爸爸体会到育儿的辛苦,也能加深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任何事情都预留爸爸的位置,比如带孩子出去玩,只要爸爸在家,最好都能参与到各项与孩子互动的活动中去,因为在玩耍中最能增加爸爸和孩子的感情。

正能量1:教育互补

一般情况下,爸爸在育儿方面都不如妈妈般感性,爸爸更多的是理性思维。但感性和理性的教育,在孩子最初的成长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爸爸和妈妈的差异,其实是男人和女人的差异,往往在妈妈看不到的部分,爸爸可以做出非常好的补充。

•和妈妈相比,爸爸虽然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在家庭中比较敬畏的人。

•爸爸的说话方式虽然不能像妈妈那样温柔和漂亮措辞,但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说话中更严密的逻辑性。

•爸爸可能不会想妈妈那样有耐心地陪着宝宝一起玩,但更能让宝宝学会独立使用玩具的能力。

爸爸在宝宝教育过程中的“力量”补充,能够使孩子的左右半脑更平衡地发展,既学会语言的柔和,也能学会语言的逻辑性。可以说这样互补的教育,在一个家庭中是对宝宝最好、最全面的教育。

正能量2:培养独立性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区别于爸爸和妈妈的独立个体,这个时候,孩子思想上会出现一个时段的混乱,对妈妈会有更强的依赖感。爸爸可以趁此机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行为榜样。

爸爸在这个时段对孩子的赞扬和鼓励,会让孩子产生自信。而爸爸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候的批评也会对孩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所有事情都依赖妈妈的时候,跟爸爸一起的时间会让孩子脱离对妈妈的依赖,更独立地进行各项游戏和活动,同时也能够得到爸爸比较客观的评价,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批评的时候批评,久而久之,对孩子的独立性是种很好的锻炼。

正能量3:行为示范

孩子通过与爸爸妈妈接触后获得的完全不同的感受,也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应该更适合跟父母双方中的哪一个学习各种行为。此时,女孩可能偏爱粉色系,喜欢打扮;男孩则表现出不愿意接触红色的东西、不喜欢娃娃等等的行为。相比女孩而言,男孩更喜欢模仿爸爸的一举一动,也更喜欢要爸爸跟自己玩或给自己买玩具。男孩喜欢的游戏,比如腾空跳跃、被举过头顶等等也只有爸爸强壮的双臂可以支撑。而爸爸也更倾向于给儿子购买汽车、刀、枪等等比较男性化的玩具。

同样的,爸爸对女孩的行为示范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女儿能够更好地通过与爸爸的接触,从而了解男性与女性的不同。女孩对爸爸也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跟爸爸在一起比跟妈妈在一起会更有安全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给予他们大脑的刺激和教育,将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孩子今后大脑的构成和发育。现代社会中,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的参与度已经越来越高,有些甚至从胎教的时候就开始参与了。经过专家长期的观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亲教育影响多的孩子,在长大后有着更好的独立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比其他孩子更优秀的心理素质。

由此可见,各位爸爸如能认清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等什么呢?和妈妈一起来快乐育儿吧!

准爸爸育儿的异人之处


教育孩子如果有爸爸的参与,可以使得小孩子们更加的健康活泼,如果家长不相信的话就来一起看看以下两位“超级奶爸”的育儿经吧,其过人的育儿经验连许多的妈妈都甘拜下风呢!

“奶爸”1

想当好“超级奶爸”

就要有另类招数

一个男人在家泡奶粉、洗尿布、带小孩,整天围着孩子打转,您觉得那是不可能的吗?今天,小记要大声地告诉您:“绝对有!”不信,咱们今天就来瞧瞧这位“超级奶爸”敖先生。

守则1

做好胎教工作

另类招数:每天用英语和未出生的宝宝说话

自从妻子怀孕后,敖先生每天都在期待宝贝的出生。敖先生说,为了做好胎教工作,他几乎每天都会到新华书店看看有关于胎教育儿的书籍。亲子网

有意思的是,宝宝还在妻子肚子里,他每天都试着多用英语和妻子对话,每天早上9点准时让妻子和宝宝听听录好的英国BBC广播电台或是美国之音的节目。

敖先生笑道,这是他从一本胎教书上看到的方法,让腹中的胎儿每天多听听英语广播或多听一些英语对话,有利于孩子将来的语言天赋的培养和发展。话说敖先生这样的胎教方式,貌似效果不错。敖先生说,儿子乐乐学说话特别快,1岁就会说话,5周岁就懂得很多字,敖先生为此特别欣慰。

守则2

每周末都要陪儿子

另类招数:多带孩子去户外玩

敖先生每个周末都会带乐乐出门,看山看水,或去公园、游乐场游玩。这个惯例从乐乐1岁多时起就开始实行了,从一开始用手推车推着孩子出门,到现在孩子可以自己走路,每一步的成长变化都牢牢地印在了敖先生的心海里。

乐乐8个多月时,还不大会讲话,只会咿咿呀呀地叫“妈妈”,怎么教都不会叫“爸爸”。有天去左海公园的海底世界,乐乐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海底的一只海豚,那手舞足蹈的高兴劲儿,都没法形容了。突然他张嘴轻声地叫了“爸爸”。“当时,我大吃一惊,从那以后他就会叫爸爸了。”为此,敖先生更加坚定了要多带乐乐出去见识的决心。

乐乐越来越活泼可爱,每次出门,乐乐都会主动和公园的叔叔、阿姨说话,敖先生也一度乐在其中。“每一个不同的地方都是熏陶不同人格的天堂。”敖先生说,如果可以,他要带儿子旅游看世界,增加历练。

守则3

满足孩子的一切兴趣

另类招数:用孩子喜欢的数码产品来进行教育

乐乐从小就很好动,又喜欢动手,由于对数码产品特别感兴趣,比如电脑、照相机等,所以敖先生就有意识地带他在兴趣中学习。从两周岁多开始,敖先生就一直这样教育,只要乐乐能说出在幼儿园里新学的歌或者字时,敖先生就会打开电脑,指给他看,再次进行指导,尽量让乐乐接受新学的知识。

若乐乐看的时间超过了,他会选择和乐乐一起玩游戏、看绘本、表演儿歌、下棋、做彩泥等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兴趣。

同时,乐乐在幼儿园里受到表扬了,敖先生会主动拿出手机或者照相机,教孩子使用,每次都不超过20分钟,敖先生说,这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教孩子适应和接受新产品,不至于落伍。现在,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播放DVD音乐,乐乐玩得特别老练。

“奶爸”2

“穷爸爸”的“富教育”

在玩乐中学习与成长

两年前,妻子为自己生了一个“小公主”。做爸爸的第一天,何先生就对亲友感叹“多想把全世界都给她!”

“当了爸爸才发现,自己很穷!”何爸爸笑着感叹,自从有了女儿飞扬后,他工作更卖力了,因为想为女儿营造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不过,虽然无法给女儿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何爸爸骄傲地说自己有一套“富教育”可以补偿给女儿。

镜头1

电视机前“乱舞”的父女

“奶爸”目的:培养孩子的舞蹈兴趣

飞扬爱跳舞,可妈妈觉得孩子还这么小,就送到培训班去学舞蹈,太浪费钱。但何爸爸觉得吧,孩子的兴趣转瞬即逝,一不留神说不定一个天才舞蹈家就这样被埋没了。

为了不让孩子的热情遭遇冷落,你猜何爸爸每天晚上会干啥?他买回了一大堆光碟,各种舞蹈的都有,每晚对着电视屏幕,跟女儿一起“乱舞”……每当夜幕降临,何家小屋里总能传出父女俩的欢笑声。何爸爸最骄傲的是,现在他已经教会了小飞扬玩倒立。

“我们浪费不起昂贵的艺术班培养费用,但我认为艺术最深刻的宗旨是要爱生活,快乐地生活,如果从这个角度说,我和女儿都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了!”这是何爸爸经常对飞扬妈妈说的一句话。

镜头2

游乐场里的喂鸽女孩

“奶爸”目的:培养孩子的爱心

何爸爸还记得第一次带女儿去左海公园玩,小家伙不玩过山车,也不玩碰碰车,非要爸爸买一堆鸽食,去喂鸽子。

发现女儿的这个喜好后,何爸爸很自豪地对飞扬妈妈说,“我们要因材施教啊,看女儿和鸽子相处的这阵势,我保准将来让她做爱心大使没问题!”于是,以后每一次到左海公园去喂鸽子时,何爸爸都会随手带上很多人与动物友爱的故事,念给飞扬听,为她讲述一些保护小动物的常识。

有趣的是,飞扬还会把爸爸念给她听的保护小动物的知识,举一反三运用到人身上。爸爸一说哪里不舒服,飞扬就像呵护小鸟一样,帮他这里吹吹,那里摸摸,逗得一旁的妈妈捧腹大笑。亲子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目前教育孩子已经不是妈妈的专利,爸爸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育儿专家指出,由爸爸带大的宝宝往往更加的聪明,其主要的原因也许是有性格所决定!

爸爸育儿,父子都受益


近期,国际一份前沿报告更加阐明了爸爸参与育儿的重大意义,那就是:爸爸育儿,不只给宝贝,给爸爸本人也带来巨大益处。

1.会使爸爸更健康

都以为参与育儿工作多,会使爸爸更劳累,身体的压力更大,其实不然。

最新研究显示,婚姻状况和父亲的责任对于男性睾丸激素及其他荷尔蒙分泌有很大影响。科学家们发现,父亲和非父亲的男性在荷尔蒙分泌上有显著区别,而荷尔蒙分泌保持在一个相对正常幅度对于男性健康大有益处。

当爸爸积极参与育儿时,他会抽出一些时间来推着小推车带宝贝外出晒太阳,和邻居小宝贝一起轻松玩耍、逛逛公园、购物、远足、烹饪、清扫以及亲子阅读。这就使得他接触更多有益的良性环境,而更多放弃了那些无益于健康的活动或压力较大的环境,如抽烟、和朋友一起喝酒、上网、看电视、超负荷工作。

2.会使爸爸心智更成熟

当上爸爸后,生命的延续给男性带来前所未有的骄傲和自豪感。在教育宝贝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宝贝的影响,更多地从原始生命本质的部分去思考生命及生长的内涵及过程,修正或提示他原本的许多认识偏差。

爸爸的责任感,也会使男性更多地去协助妻子承担家庭责任,并且在引导宝贝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会使爸爸个人与外界的交往机会更多,交往技巧更成熟。

网友爸爸分享育儿经验


接电话——迅速换尿布

贝贝爸爸:我给1岁的女儿换尿布时,他总是不停地动,常让我无法进行而失败。据观察发现,女儿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抢我或她妈妈的电话,所以我就投其所好,发明了一个让她不动的方法。要换尿布时,我就假装拿起电话听一下,然后对女儿说:“贝贝,你的电话。”在她对着电话咿咿呀呀的时候,我就迅速地把尿布换好。 

玩“寻宝”——主动上床睡

皮皮爸爸:以前,每天晚上要4岁的皮皮上床睡觉可是件难事,总是要费很多周折。为此事,他妈妈也感到非常烦恼。一天晚上,我把儿子的睡衣藏在被子下面,并且让他自己去寻找睡衣。没想到,他很喜欢这种“寻宝”游戏,现已几乎成为每天睡觉前的惯例。我常常把他喜欢的,且在睡前要看的书藏在床上,或是床旁柜等其他地方,然后给他三条线索寻找。现在他已经爱上睡觉时间,有时候还主动要求早点上床呢。我觉得,对小孩子讲道理很难行得通,而如果把每件事都当成游戏,不仅能达到目的,孩子也会非常开心。

定时表——游戏有时限

娜娜爸爸:让3岁的女儿停下手头的玩具去做另一件事情无异是一场战斗,需要费很大的劲。有一次,我指着手腕上的手表告诉她:“现在我们有5分钟的时间滑滑梯,5分钟后它就会响,表示游戏就结束了。”让我感到十分惊讶的是,当定时的声音响完后,女儿就开始关注起我的手表。一整天都是这样,她总在关心我的手表发出的声音。当然,这一整天,她都乖乖地按照我最初的计划。以后,每次出去玩,她都要我的手表发出这种提示声音,无形中让她了解了时间概念。

讲故事——分别更顺利

巍巍爸爸:去年秋季儿子上幼儿园了。我在校门口和他分别时,他会很沮丧。为了让儿子尽快度过这个特殊时期,我就每天给他讲个新故事。故事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先讲一半,如果分别时他不哭闹,晚上接他时就接着讲另一半,就这样,没有多少时间,儿子就度过了艰难的时期。不过这期间,对我的挑战也蛮大的,每天讲的故事要有质量、要新颖,并且还得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这样才能吸引他期盼得到故事的后半部分。于是,我每天得花时间看些童话书,并且设计好故事的进程。现在儿子特别喜欢我跟他在一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