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童话故事
2020-08-11 海洋的童话故事 球的童话故事 海洋动物的童话故事海洋球的玩法 教孩子的101种海洋球玩法!。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要在班级里举行主题活动。因此也需要写一份完整又详细的活动策划方案,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内容,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你在写活动方案时会不会感到很苦恼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洋球的玩法 教孩子的101种海洋球玩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给大钱买的玩具绝对不算多,但其中海洋球是我非常满意的玩具之一(嘚瑟脸)。
我买的是一款法国的海洋球,我感觉颜色好好看,比一些市面上的海洋球色彩饱和度和丰富性上要强很多。当然,只要是正规厂家出产的安全有保障都可以哟!
买的时候也没想太多,觉得就是可以玩海洋球啦~~~但结果大钱真是把海洋球玩出了新高度!
(当然101种玩法我也是说说的。。。期待你家娃补充哈!)
1.海洋球
首先,当然它是一种海洋球,具备你所理解的海洋球玩法——躺进去,滚一滚,踢一踢,爬出来。
2.空间探索
8-12个月的孩子就已经可以将物体从容器中放入和拿出了,所以妈妈可以提供不同高矮胖瘦的罐子瓶子盒子,让宝宝尝试把小球塞进去,增加他们对不同空间大小的认识。
3.小小搬运工
大钱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之一,就是把池子里的球一个一个运到阳台上的洗衣篮里,再一个一个运回来==。。。我感觉增加运动量、锻炼大运动很不错~
4.球球在哪里?
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知道了东西并不会平白无故消失,所以我还经常会把一些球藏起来,或是故意露出一个角,让大钱去找,他总是乐此不疲。也是亲子互动的好方法呢!
5.捏一捏,咬一咬
其实海洋球本身也比较软,材质也很安全,对于出牙期间的宝宝来说随手捏一捏、随口咬一咬也是很安全的。柔软的玩具还能培养他们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能力。
6.洗澡玩具走一个
海洋球顾名思义当然可以放在水里啦~每次洗澡前,大钱都像选妃子一样去挑选今天陪他入浴的“球妃”。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一些能自己决定的权利,对于某些他不得不遵守的规定(比如要睡觉了,吃饭时候不能玩玩具等),接受度就会高很多。
7.色彩辨认
其实五颜六色的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识别色彩的道具,可以让宝宝按照不同色彩分类摆放,或是给宝宝指令,让他把红色的球拿给你~英文也可以顺便教一教哟!
8.数字识别
这个还用我介绍嘛?1个球,2个球,3个球,4个球。。。。数字也可以教英文哟!
9.自制形状盒
一岁后的宝宝在站立行走等大动作上发育较快,大人很容易忽略他们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方面的发展,所以借助一些形状盒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这方面能力。其实自己在家用快递箱挖几个洞,自制一个圆形的形状盒也不错哟!如果想增加难度,还可以邀请乒乓球、网球等不同大小的球。
10.锻炼抓握能力
我会告诉你大钱可以一手抓两个球嘛!而且是他自己发现这样运球效率更高/(ㄒoㄒ)/~~
此处还不包括:
固定位置投球,看谁扔的准;
把球从一个脸盆里“咣当”一下倒到另一个脸盆里;
以及用球扔我;zj09.COM
。。。。
其实,孩子的创造力不应该被限制,玩具的玩法应该由孩子来教我们,而不是由我们灌输给他们。家长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应给予最大程度的想象空间。
亲子活动扩展阅读
教孩子玩旋转的方法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很少陪伴孩子,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为了使活动更顺利的进行,学校就要制定一套详细的活动方案。这样才能让活动达到最佳的活动意义,你们都写过那些活动方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孩子玩旋转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运动
【目的】通过旋转运动,促进全身发育,提高运动能力。
【材料】坐垫、枕头
【游戏方法】
①开始横转。
a.让孩子伸直躺在床上,开始横转,手可以伸到头上。开始时可能转得不直。
b.也可以站立在走廊转,手仍然伸向上方,有时两腿会拌在一起,有时手要打头,习惯以后,掌握了要领,自然就能顺利地转动起来。
c.在平坦的地方学会了转动以后,也可以在大床上,用坐垫和枕头做障碍物,从上边滚过去。在室外,有公园有坡的草地上,也可以利用自然坡度,让孩子从上向下滚,不过这要在夏季穿短衣服时。做这种游戏,孩子会感到更愉快。
②蜷曲旋转。
a.在床上用双手抱住双膝左右转动。身体要缩成一团。
b.妈妈也可以喊着口号,让孩子在床上转动。
③练习向前转。
稍微又开两腿,弯腰,手摸到脚尖,从两腿之间向后看,把身子翻向前方,即慢慢地向前翻跟斗。
三口之家的玩球游戏
活动对象:三口之家——父亲、母亲、孩子。
活动目的:练习各种方法拍球、抛接球、踢球,发展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培养孩子玩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皮球3只(也可以用橡胶排球、吹塑球代替)。
活动过程:
1.拍球比赛
(1)父用左手,母用右手,孩子用右手,分别拍球比赛,看谁拍球的次数多,多者为胜。
(2)父可用右手拍球,母和孩子拍球次数相加,一对二比赛,看哪方拍球次数多,多的一方为胜。
(3)父、母、孩子分别花样拍球,看谁拍球的方法多,多者为胜。可参考的方法有:单手拍球;双手同时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高低变化拍球;转体360度接着拍球;边走边拍球;曲线行进拍球等。
2.抛接球
(1)自抛自接球:父、母、孩子各人自抛自接球,看谁抛得高,接得稳为好;父、母、孩子各自抛球后击掌再接球,看谁抛球后击掌次数多并接住球。
(2)父、母、孩子相互抛接球,看谁抛得准,接得稳。
(3)两人抛接球,一人在中间抢球,抢到球后,轮换进行。
3.踢球
(1)父、母、孩子三人相互用脚踢传球,看谁传得准,接得稳。
(2)母在前踢球,父和孩子快速追球,看谁先用脚抢到球,三人可轮换做。
(3)用两个纸盒做球门,父做守门员,母和孩子设法将球踢进门。
注意事项:
(1)此项活动适合场地大些的地方玩。
(2)球门可做得大些,踢球的方向只能往前,而不能往上。
介绍“玩具猎人”的环球旅行
小猫尼姆是个淘气的小家伙,他喜欢在一旁专注地看小主人啦啦玩各式各样的玩具。可是,没过多久,他很快就对这些玩具失去了兴趣。怎么办呢?尼姆找来了一只热气球,“我要到国外去,看看那里的小朋友有什么新鲜玩具!”酷劲十足的尼姆还用画笔在自己的宠物衫上写了四个大字“玩具猎人”。于是,尼姆的旅行就这样开始了。
第1站:日本
日本:玩具柜台,性别分明
去日本的店里看玩具,第一印象就是性别分明——女孩区,柔柔的粉红色,摆放着各种娃娃、过家家的玩具;男孩区,硬邦邦的蓝黑色,其中有各式各样的汽车、拼插模型。日本妈妈也很自然地按孩子的性别去选择。有一次,女儿看上了一款轨道车。我向店员向问价格。她分明看到我女儿在饶有兴致地摆弄那个玩具,却还是问我“你家里有男孩子吧”?我告诉她只有这一个女孩,她喜欢轨道车。店员似乎觉得我女儿有些个别——“一般都是男孩子喜欢这种玩具。”
在日本,为女孩提供的过家家的玩具特别丰富:厨具、炊具、各种食品模型、美容美发化妆用具、婴儿护理用具、购物的玩具钱币、模拟超市,简直是应有尽有。
日本孩子特别喜欢玩虫子。到处都能买到虫箱和捕虫网。不过令我惊讶的是还有专门卖虫子的商店。不同于国内卖的那些装在笼子里的几块钱一只的蝈蝈,日本店里卖的虫子都价格不菲,特别是有些品种还是国外进口的,就更贵了。
日本的木制玩具也很多,但不仅限于一般的积木和轨道车。我见过一种小球钻洞的“隧道积木”很受孩子们欢迎。每块积木都有洞,孩子们用这种积木搭成各种各样的隧道,小球从隧道上端的小洞放进去,经过曲曲折折的隧道,从下端的洞口滚出来。如果隧道设计得不好,小球就可能从牛路掉出来或者停在中间出不来。这比普通的积木更具挑战性,也更有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科学实验玩具的种类很多。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通过小小的玩具展示给孩子们,他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试验,在玩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科学知识。
日本妇女喜欢手工制作,她们也很重视孩子们的这类活动。比如,有一种用小塑料管拼插图形的玩具也很流行。在各种形状的插板上,用各种颜色的小塑料管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拼好之后,用熨斗一烫,那些小塑料管就会连在一起。一个漂亮的挂件就做好了。在育儿中心还举办过自制玩具展览呢!
与此同时,日本的一些传统玩具依然很有市场。像日本陀螺、剑玉球、沙包、风筝等传统玩具也是孩子们从小就玩的,陀螺和剑玉球还是小学体育课的测验项目,根据玩法不同分成若干级别,测验后就颁发相应级别的证书。日本国内甚至还有陀螺和剑玉球专门的比赛呢!
第2站:德国
德国:玩具里,装着爸爸的童年
小孩子的思维可以说是最绝妙的了,你拿一个具象的东西,他会给你一个超乎你想象的描述。所以,德国的幼儿园里,除了孩子必须认识的事物之外,孩子们更多的玩具可以是凭想象自己动手制作。
记得我儿子Leo4岁时,从幼儿园带回家一件他自己制作的艺术品:一个罐头瓶子里的《海边记事》。瓶子中,蓝色和黄色的橡皮泥代表着大海与沙滩,大海上,一只用牛个香槟酒瓶塞儿和一块红纸做成的红帆船正乘风破浪地前进着;沙滩上,倒扣着三两个小贝壳儿,接近瓶口,一丛绿草茂密盎然。那绿草是用绿纸卷起来后剪成的,从那不均匀的剪裁痕迹上,还能看出孩子刚刚学会使用剪刀的笨拙……
除了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之外,德国人还有一个极好的传统——继承玩具。即便是富翁的家庭也不例外。在很多的跳蚤市场上,孩子已经长大的家庭会去那里拍卖他们的玩具,而购买者当中,也有不少成人为自己去买。因为,在德国,有些玩具是一代一代增加内容的,比如小火车或者某些牌子的城堡。所以,在跳蚤市场上,他们很可能会有意外收获——能发现一段铁轨正好是自己坏了的那段,能配上自己城堡上少了的城门。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婆婆拿出了一个箱子。打开一看,竟然都是我先生Stefan小时候的玩具。有现在依然流行的乐高拼插玩具和50多个蓝精灵。各种小动物身上穿着一看就是出自孩子之手的布衣服。婆婆说,是Stefan的手艺。
所以,Leo的旧玩具都是从我先生那儿继承的,甚至还有我先生母亲小时候的,如一个雪橇,还是Stefan的外祖父做的呢。
谁都知道德国的玩具贵,质量好,而且很多玩具都有传统。正因为质量好,传下来的可能就极大,不光是指花钱多少,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留出一份想象的空间——父母亲的童年时代和他们的游戏。有时,父母亲还会跟着重新玩起来,那其中的乐趣是无穷的。
“以前,这是爸爸的玩具,现在属于我了。”Leo常常这么说。奇怪的是,Leo从来没有新旧的概念。Stefan的儿童画册也让Leo爱不释手。一本小胖熊的故事,Stefan小时候曾经用剪刀要把扉页上的小熊剪下来,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只剪了一半,就不剪了。“爸爸为什么要剪掉小熊呢?”现在,这倒成了Leo看这本书的主要问题。“爸爸小时候真淘气。”未了,这个小家伙说。
有时,一些自然的、被你看成是垃圾的东西却被孩子们视为珍宝。为此,很多家庭都要腾出一个房间作为孩子的聚宝盆了。
Leo小的时候,我们家的客厅里除了四仰八叉的橡皮熊,或者倒立在沙发腿边的布猴子那些正经玩具外,在靠近窗台处,堆满了他的宝藏:有从花园里拣来的羽毛,有从沙坑里找出来的石头子儿,还有从游戏场带回来的树枝……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孩子眼里组成了无数个童话世界。
此外,德国人挑选玩具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玩具不是只给一个人玩的,而是给大家玩的,也就是说,玩具应该能使一家人围坐桌子边,应该能让孩子和其他人互相配合,玩具还应该是启迪智慧的,并且能在任何场合方便使用,哪怕在饭馆,在火车上,都该能让孩子有所事事,而不无聊。
总之,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选择适合宝宝的玩具,玩具对宝宝也是很重要的,家长们要重视选择。
孩子积木玩腻了?这21种脑洞玩法,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家中各类积木散落一地,宝宝总是很快就没兴趣了,怎么让闲置一旁的积木,重新获得孩子的“宠爱”呢?哈哈,“陪宝宝一起玩”,确实是门功课啊。慢成长整理总结了21种积木玩法,分享给大家,让一款普通的积木,陪伴孩子整个童年时光吧~
认识几何图形
积木的形状、大小、长短各不相同,孩子可以通过积木来区分几何形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等。标准积木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孩子在摆弄过程中,可以感知积木不同的形状、比例、大小、粗细、高矮、长短等。
1、建宝塔
给孩子准备几块方形、圆形积木,教他码高。然后在最高的位置放一块三角形或圆锥体积木当房顶。玩积木至少要有2块,从2块到3块、4块,数量在增加。孩子会逐渐明白,积木越多,就越能搭出复杂的物体;搭得越高,就越容易倒塌。在玩的过程中,孩子知道了大的积木放下面,小的积木放上面,这样宝塔才不容易倒下来。不知不觉地,使孩子理解了多少、大小、轻重、高矮等概念。
2、找图形
先教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积木,如圆形、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然后你说一种形状的积木,让他从一堆积木中准确地找出来。还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找得又快又准。这可以让孩子了解几何图形,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也有好处。
3、加倍
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的积木对成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对成一个正方形,两个半圆形对成一个圆形等等。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不同图形之间相互组合的关系,理解部分与整体等概念。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用眼睛观察不同形状的积木是否能够对得上,这对观察力的培养很有益处。
4、对数字
准备一套标有数字的积木。你先根据积木上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码好几块,然后让孩子根据下一个数字,把相应的数字积木放到上面去。要是放错了积木,或者在放的过程中把原来码好的积木碰倒了,就算输了。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使孩子对数字的概念更加清晰。
5、谁的积木多
先是妈妈和孩子各分得数量相等的积木块,然后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每玩一次,赢的一方就从对方那里得到一块积木。玩3次以后,数一下双方各自拥有的积木数量。这个游戏可以使孩子理解多与少的差别,对加减法有最初的体会。
构建空间概念
孩子很喜欢用积木搭建漂亮的建筑物。在建造的时候,他要想象每块积木在建筑物中的位置,然后将每块积木摆放在最适当的地方,这就是空间感的基础。
1、积木倒了
你把积木一块块码起来,码到一定高度时,让孩子用手去推倒。看到积木倒下来的样子,孩子通常会开心地大笑。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搞破坏”的游戏,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项提高空间认知能力的重要活动。
2、弯弯曲曲的小路
教孩子把长条积木按照一定的间隔排列起来,就可以连接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了。再给孩子一辆玩具小汽车,他就可以顺着这条“小路”玩车了,要求最好不要碰到积木。这可以锻炼孩子目测空间距离的能力,培养立体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3、打保龄球
先把不同颜色的圆柱体积木排列成倒三角形,然后让孩子离开一段距离,拿一个球滚向积木,将积木碰倒。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强,可以逐渐加大距离。这个游戏要求孩子具有方向的意识,对提高注意力、锻炼身体协调性也有帮助。
4、多米诺骨牌
把积木按多米诺骨牌的方式排列好,然后撞倒排在最前面或最后面的一块积木,欣赏积木按次序倒下的有趣景象。在积木的摆放过程中,孩子需要准确地判断空间距离,而且要求手部动作精确和高度集中注意力。
建立科学思维
积木体现了很多的力学原理。比如大小不同的积木,稳固性是不一样的,稳固性好的不容易倒塌;用积木盖房子,孩子会逐渐意识到平衡、对称等关系。搭积木之前,孩子要先有一个计划,下面搭什么,上面放什么。这些都对培养科学思维大有好处。
1、盖房子
利用各种形状的积木来建造房屋。通过用积木盖房子,孩子可以了解简单的建筑方面的原理。比如左右结构对称才好看;在搭好的房子上放一块小的三角形当房顶不会倒,要是放一块大的三角形可能就塌了。孩子从中学会了比较,在不断尝试中总结经验。
2、跷跷板
在跷跷板的两边放上色彩、大小相同的积木,试试它们的平衡。也可以放上大小、数量不同的积木,看看哪边轻哪边重。在不断的尝试中,孩子学会了区别多少、轻重等关系,这有助于建立重量、平衡等概念。
3、搭小桥
教孩子把方形积木按照一定的间隔并排放好当桥墩,中间留出的距离代表桥洞,再在上面放上长条积木当桥梁。桥梁还要有一定的坡度,这样人或汽车才能在上面走,孩子可能就会用三角形积木建两个缓坡。坡度多少合适呢?孩子就需要思考。在简单的搭桥活动中,提高了孩子在平时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丰富语言表达
孩子和爸爸妈妈或小朋友一起搭积木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语言的交流。例如把搭积木的想法表达出来,想和别人交换积木等等,都需要语言的支持。因此,玩积木也是发展语言的好机会。
1、开火车
教孩子把几块方形积木排成一排,然后扶着最后一块积木往前推着走,可以一边推,一边教孩子说:“火车开喽。”停下来的时候,就说“火车到站啦。”同时在下面铺上一张卡通地图,让孩子描述一下火车开到了哪里,给孩子讲述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盛产是什么、有哪些动物在此居住,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慢慢地引导孩子来表述地区特色。
2、和什么一样
在孩子认识了几种颜色和形状的基础之上,可以让他拿着积木去找一找,家里有什么东西和他手中的积木颜色或者形状是一样的,或者谁穿的哪件衣服或哪本绘本中有相似的,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认识颜色形状,并且鼓励孩子用语言正确的表达出来。
3、找字母
把标有字母A-Z的积木散放在孩子周围,然后你说到哪个字母,就让孩子把标有那个字母的积木挑出来,然后组成单词让孩子进行跟读,在重复寻找朗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字母单词,还能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4、过家家
用积木不同的形状搭建房屋家具,利用一些乐高人物或者小型绒毛玩具作为故事中的人物。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积木组装起来,然后用语言讲述家庭小故事。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编故事,这个游戏还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激发创造和想象
搭积木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搭积木之前,孩子要先学会观察,对事物有一个整体印象,并且能关注到细节,然后把生活经验迁移到积木搭建中,对经验进行重新整合,这就是最初的创造。而且,积木的变化多端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进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1、给小动物搭个家
孩子都很喜欢小动物,可以鼓励他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搭个家。在搭建过程中不断给孩子提出新的要求。比如教他多安几个窗户,好让小动物看看外面的景色;搭一个楼梯,让小动物上楼去玩;再搭一张小床,天黑的时候小动物就可以睡觉了。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还可以激发孩子的爱心。
2、猜一猜搭的是什么
用积木拼搭一些常见的物体,如飞机、火箭、轮船等等。妈妈和孩子分别搭建,并且互相猜一猜,看看能不能猜中,或者比一比谁搭得更多、更像真实的物体。这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很有帮助。
3、模拟“吃饭”
把拱形积木反过来当桌子,用方形积木作椅子,然后让玩偶坐到椅子上,摆上塑料碗,或者直接把积木当作香肠、蛋蛋、蔬菜什么的,把不同形状的积木命名成不同的食物后,既锻炼了认识各类果蔬又培养了想象力。
4、小小园丁
孩子都对玩水浇花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积木模拟一个小花园,把大圆柱形当作水管,引导孩子用其它积木搭起来当作各种花草,取了名字,然后在屋里的垫子上给它们“浇水”,提高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对花草的保护意识。
5、敲积木
在听音乐时候,可以拿两块积木作为打击乐器,互相敲打发出声响,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引导孩子敲打或一通敲打做示范,可以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和韵律。
如何引导小宝宝第一次接触积木
(1)给宝宝正确地示范:搭2-4块积木,让他模仿着去搭。在搭的过程中,每加一块都夸奖他,用激励的语言让宝宝爱上搭积木。
(2)先用大积木垫底,再依次用较小的积木或磁性积木以保证他容易成功。这样宝宝在成功中体验到了快乐,良好的情绪刺激促进他往更高的求知欲发展,满足他获得成功的需要。
(3)如果宝宝不感兴趣,你可先搭3-4块积木,只让他搭最后一块,必要时牵着宝宝手一起搭,搭好后允许他推倒作为鼓励,小家伙会对“搞破坏”产生兴趣。
球类玩具开启宝宝智力
亲子活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和组织形式,为此学校将准备举行大型亲子互动活动。为了能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加强沟通,每学期都会举行亲子活动游戏。这样可以清晰的知道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你们都写过那些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球类玩具开启宝宝智力”,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时候,一些物美价廉的物品,在开启宝宝智力,发展宝宝的运动、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上,并不比高档、时尚的玩具逊色,比如各式各样的球,包括乒乓球、小皮球、气球、篮球、足球。
半岁以后的宝宝都可以玩球,随着宝宝的长大,玩的种类可以越来越多。日积月累,宝宝的“球技”就会大有长进。
游戏1:“诱惑”就在前面
年龄:6~12个月
目的:刺激宝宝爬行和两只小手的抓握能力,促进四肢和手部肌肉的发育。
准备:小皮球、乒乓球或带“刺”的触摸球,色彩一定要鲜艳,以便吸引宝宝的视线。球的大小以宝宝的两只小手能抱住为宜。
方法:让宝宝趴在床上或木地板上,将球放在他前方1米左右;用两只手顶住宝宝的脚,鼓励他往前爬。等宝宝会爬以后,家长可以把球放在离他更远的地方,吸引宝宝以更快的速度爬过去,拿到球。
安全:这个时期的宝宝喜欢把东西往嘴里放,所以球要每天消毒。宝宝在床上爬时,父母应守在旁边,防止孩子从床上摔下来。如果冬天把宝宝放在木地板上,最好铺上地毯,免得受凉。
游戏2:比比谁捡得多
年龄:1岁半以上
目的:锻炼孩子下蹲、弯腰、站起等动作的敏捷性;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耐心,在欢乐的气氛中自然地向孩子渗透进取的意识与友爱、合作的精神。
准备:色泽鲜艳、类似游乐场海洋池中的塑料球、塑胶球或乒乓球。
方法:把球撒在地上,大人带一个宝宝或两三个宝宝一起捡球,放到指定的容器中,看谁捡得快、捡得多;也可以把不同颜色的球混在一起,让孩子捡起来分别放进不同的容器。
安全:场地平坦。最好在木地板、铺有地毯的地面或草地上玩这个游戏,避开抛光地砖或大理石地面。一起游戏的孩子不宜太多,否则,他们相互比赛捡球、送球,容易发生碰撞。
游戏3:接球传球
年龄:2岁以上
目的:四肢、手脚配合,提高全身动作的协调性。
准备:皮球或带“刺”的触摸球。
方法:
●和宝宝相距1米站好,由宝宝将球用力投向家长。家长把球还给宝宝,再重复这个动作。待孩子熟练掌握之后,渐渐加大两人之间的距离。
●家长把球往地面掷,待弹起来时让宝宝用双手去接。也可由宝宝自己把球掷下去,家长接球。
●家长把球扔到宝宝胸前,力度适中,便于孩子接住;扔球的部位最好在孩子的肩和膝之间,过高或过低会增加接球的难度。训练一段时间后,渐渐加大距离,再有意把球扔向离孩子有一定距离的左方或右方,让他转动身体去接球。
●宝宝熟练掌握了上面的技巧后,就能和父母玩传球游戏了,即把球相互投给对方,连续传的次数越多越好。
安全:家长发球的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冲过来的球打伤宝宝;气太足的球打到身上很疼,因此球的充气量要适中。
游戏4:数数我能拍多少下
年龄:3岁以上
目的:学习四肢、手脚配合,锻炼全身动作的协调性。
准备:皮球或小一点的篮球。
方法:最初双脚站在地上不动,先将球掷到地上,待其弹起后用手去拍。家长拍一次、宝宝拍一次,让宝宝看清楚家长的动作。
能连续拍几下后,再教给宝宝根据球的位置,稍稍移动双脚的方法,学习四肢互相配合。
安全:往地上投掷的力量不宜太大,否则,球跳起来高过宝宝,不仅拍不成,还有可能砸伤宝宝。
和爸爸一起玩的亲子游戏:桌上足球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要在班级里举行主题活动。为了让这个活动能够举办成功,首先要做一份活动策划方案。这样才能让活动达到最佳的活动意义,如何让才能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和爸爸一起玩的亲子游戏:桌上足球”,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生活中,许多球迷爸爸很喜欢带孩子去附近的草地和宝宝玩踢球游戏,既能让在游戏中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还能增强宝宝的体质,而且许多父亲还存有私心希望孩子喜欢上足球,长大当球星。足球在桌子上也能踢。在此,我们为球迷父子介绍一款桌上足球游戏。
球门的制作方法
1;配合球的大小,先在图画上做好记号;
2;制作两个球门;
3;用透明胶布将球门固定在桌子上。
游戏方法
1;2人一组;
2;拿着前端弯曲的吸管站在球门边上各就各位。球友在桌子的中间部分;
3;听到开始的声音之后,马上用吸管去吹动球,想尽办法将球吹入对方的球门里面。防守的队员也要有两位。同样以吸管吹球防止对方将球吹入自己的球门里面;
4;将球吹入对方的球门就是赢家;
5;可以订好每声球的时间、或是先拿到几分的队伍为赢家的方式来进行游戏;
6;试试以淘汰赛的方式来进行游戏。
小时候的爸爸也爱玩——滚铁环、拍洋画、骑马打仗……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举行六一活动,父母也可与孩子共同合作演出。精心设计一套亲子活动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感情,还会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那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时候的爸爸也爱玩——滚铁环、拍洋画、骑马打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我要西!横着!8下!”……还记得童年时候,课间经常玩的游戏吗?撕下作业本中间的一张纸,三下两下就可以折出来,然后相互整蛊。如今的小孩子已经手拿各类数码产品各自玩着,楼下孩子们的嬉笑声也渐渐的少了。
摇爸摇妈们,不要再让孩子坐在家中玩着“高科技”了,赶快来熟悉一下儿时的游戏,找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让宝宝一起来陪你重温那些童年的美好记忆吧!
1.跳房子
2.滚铁环
3.丢手绢
4.拍洋画
5.斗鸡
6.抽陀螺(抽汉奸)
7.老鹰捉小鸡
8.粘知了
9.丢沙包
10.骑马打仗
11.跳大绳
12.跳皮筋
13.翻绳
14.打弹珠
15.超级玛丽(这也是小编超爱哒~还是通关选手哦!)
专家:适合宝宝的九种玩水方法
专家简介:徐素珍,原北京妇产医院妇产科护士长、主管护师;中国首位获得拉玛泽国际组织认证的分娩导师,美国pat(爸妈作为宝宝启蒙老师的家庭辅导计划)爱婴导师。多家母婴媒体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宝宝一家亲》专家、新浪亲子中心特聘专家、爸妈在线母婴研究中心专家。著有《徐素珍育婴宝典》系列图书。
在北京市妇产医院从事医疗和护理教学工作二十多年里,一直坚持在医疗护理工作第一线,接触数以万计的孕产妇和新生儿。长期从事婴幼儿的喂养、护理、潜能开发研究和亲子教育,致力于将国际先进育儿理念与中国实情结合,入户家庭进行“一对一”育儿咨询和指导。
玩水是宝宝的天性
水——对于宝宝来说,可以成为一种既便宜又方便获取的玩具。玩水是宝宝的天性,即使家长不教,宝宝在接触水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地玩两下。有的宝宝喜欢在洗手的时候把水捧住,也有的喜欢用手弄得水花飞溅。总之,水是一种友善的玩具,既清洁又有柔性,变换无穷。
爸妈可以与宝宝一起玩水,因为有了爸妈的参与,水可以变得更神奇。爸妈不妨试试同宝宝一起用各种方式玩水,让宝宝懂得水的各种奇妙特性。
下面介绍几种有趣的方法:
一、用各种大小、不同形状的器具让宝宝舀水、盛水,也可把各种质地的物体放在水里,让宝宝了解,哪种质地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哪种质地的会沉下去,把空的器皿和装满水的器皿分别放在水里,物体的沉浮情况怎样。让宝宝对浮力和物体与水的轻重有个感性的认识。
Tips:
准备两个篮子,做做分类的练习吧!让宝宝通过自己的实践,把会浮起来的和会沉下去的物品分开来放,你还可以引导他探索一下(比如用眼睛观察,用小手触摸、掂量),想一想这两类物品它们各自都有些什么特点?
二、把水分别放在各种器皿中,再敲击器皿,看看同样的器皿,水量不同,声音是怎样的,不同的器皿声音又是怎样的,可否弄出递增或递减的音阶。
Tips:
这是对宝宝听力的训练,也可以把水装入有盖子的瓶子里,把盖子拧紧后,晃动瓶身,让宝宝听,告诉宝宝,这是水动时的声音。然后,把水倒掉后,同样拧紧盖子,让宝宝听,还有没有声音了?
三、让宝宝尝尝各种水的味道,平时能喝的水都可以给他尝尝,比如糖水、盐水、饮料等,顺便可让宝宝知道什么是溶解。
Tips:
杯子里的水可以有不同的温度:热的、温的、冷的。让宝宝用手摸摸杯子,感受不同的温度。不过要小心的是,杯子里的热水可不能太烫手哦!
四、爸妈用杯子装满水,然后用一片硬纸盖住这满杯水,不要留有空气,用手扶住硬纸和杯子倒过来,放开手,宝宝会惊奇的发现,水被硬纸托住了,不会流出来,爸妈示范后,可以让宝宝也跟着做。有点理解力的宝宝,爸妈可告诉他水不流下的原理。
Tips:
在往杯子里装水时,你可以使用不同的速度分两次倒入,让宝宝来听一听哪一次倒水的时间长,哪一次的时间短。
五、爸妈们还可以模拟水管,用两个盆,其中一个盆装水,放在高处,在低处再放一个空的盆,用一根导管连接这两个盆,在导管底端吸一下,水就源源不断从高处的盆通过导管往低处的盆流了,像水管一样,宝宝可以在流动的水中玩各种东西。
Tips:
出去走走看看,在哪些地方,水也是像这样从上往下流动的?比如,家里的水龙头被拧开的时候;用洒水壶给花儿浇水的时候;小溪从山上流下的时候……培养宝宝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
六、也许所有的宝宝都喜欢玩水枪,水能按他们想要的方向射出好远,这是很有趣的。玩水枪最好在室外,避开人多的地方。
Tips:
水枪玩起来的确很有趣,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哪些用品也具备跟水枪类似的特点呢?比如厨房里去油污的清洁液、洗衣服用的衣领净、宠物使用的去味剂……不过,你更需要告诉宝宝的是——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不是玩具!平时,你要注意把它们都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才行。
七、给水调上不同颜色,五彩缤纷的水能增加玩水的情趣,也能刺激宝宝的视觉。
Tips:
把不同颜色的果汁分别倒入透明的杯子里,就是信手拈来的色彩练习的好道具啦!猕猴桃汁是绿色的;橙汁是黄色的;葡萄汁是紫色的;番茄汁是红色的……好看又好喝,真的太有意思了!
八、玩吹泡泡,宝宝会特别开心。
Tips:
市面上有出售自动泡泡机、还有造型可爱的吹泡泡的成品玩具,如果觉得这些现成的玩意价格太贵,想节约一点的话,那么你也可以在家自制吹泡泡的工具和少量肥皂皂液,不要准备过多,只需要当天的量就可以了,防止宝宝误吞。
九、让宝宝自己浸泡在水中,水温要合适,可适当变换水温让宝宝感受,在水里放一些玩具,宝宝一定会很开心。如果宝宝会游泳,去游泳池更能让他在水里自由玩耍。
Tips:
通过玩水,让宝宝感受水的特性,比如:它是可流动的,不定形的。你也可以在水里放上一只空瓶子和一块海绵,让宝宝动动脑,试着把水装进瓶子里吧!(用海绵吸水,挤入瓶子或用手掌捧水倒入瓶子等)
总之,玩水的方法是很多的,根据水的不同特性还可发明出自己喜欢的独特的玩法。爸妈可以在感觉热的时候与宝宝玩水,相信这种清凉的玩具可以让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