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通过自己的临床与实践,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做了重大的修改,建立了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形成理论,他强调“自我”的作用。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自我与社会要求之间矛盾冲突的表现。他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乳儿期:此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本阶段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家庭以母亲为中心按社会文化要求组成育儿方式,使婴儿获得舒适及安全的

感觉。如果此时缺乏来自护理者的爱抚,或照料无规律,那么就会产生基本不信任感及不安全感。

(2)婴儿期:此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由于在此期间肌肉和神经系统具有了更大的整合能力,而增强了自我力量。这期间明智的父母对儿童的行为要注意掌握分寸,既要给予其自主权,让儿童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要有所控制。这样才能养成儿童宽容和自尊的性格。此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可为今后儿童的遵纪守法做好准备。

(3)幼儿期: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这阶段由于知觉和肌肉运动的更加精确化,加上语言能力的增进,大大激发了儿童的独立性。本阶段儿童有更多的自由,社会也向他们提出了行动要有主动性和目的性的要求。此期儿童的社会关系已从家庭中的三角关系(儿童、父母)扩充到社会同伴中去。儿童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模仿成人的社会生活,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发展。

(4)童年期:此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此期儿童开始意识到进入社会,意识到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社会任务,也必须勤奋学习以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此期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也由家庭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

(5)青少年期:此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同一感和克服角色的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如果此期不能很好地解决自我同一性,则产生角色的混乱或消极的同一性,这是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或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以及社会不予认可的角色。这一阶段是青少年追求性别、职业、信念和理想等方面同一性的标准化时期。

相关阅读

第7章 心里社会发展


上一篇

婴儿的发展问题

一个依赖他人、情绪匮乏、生理需要迫切的婴儿,如何变成一个拥有复杂的情感、能够理解并控制情感的个体?许多这类以发展为核心的问题都需要考虑到婴儿和照料者的关系。

信任的发展

人类婴儿依赖他人而生活的时间远远长于其他哺乳动物的幼崽,他们依赖他人提供的食物和保护。那么他们是怎样形成需求将得以满足的信任的呢?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早期经历非常关键。

埃里克森将心理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定义为“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详见第1章表1.4)。该阶段开始于婴儿期,持续到大约18个月大。在这段时间,婴儿对其所在世界中的人和事物形成了一种信任感。他们需要在信任(促使他们形成亲密关系)和不信任(使得他们形成自我保护)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如果信任占主导,儿童会获得期望的美德或者力量,即关于他们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和愿望能够实现的信念。相反,如果不信任占据了主导地位,儿童会将世界看做是不友好和不可预测,并且很难形成亲密关系。发展信任感的关键因素是敏感、及时、一致的照顾。埃里克森认为喂养情境是建立信任感或不信任感的关键环境。

依恋的发展

依恋是婴儿和照料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持续的情感联结,双方都影响依恋关系的质量。从进化角度而言,依恋有助于婴儿适应,确保他们的心理社会需要和生理需求得以满足。根据进化论,婴儿和父母具有相互依恋对方的先天倾向,并且依恋提高了婴儿的存活率。

依恋类型的研究

对依恋的研究很多要归功于生态学研究者约翰•鲍尔比,他是研究动物关系戴安对安娜需求的敏感性有利于安娜基本信任感的发展——可以信任世界中的其他人和事情。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信任是儿童形成亲密关系所必需的。的先驱。依据对动物的研究和对伦敦心理动力临床中心自闭症儿童的观察,鲍尔比逐渐确信了母亲和孩子关系的重要性,并警告,在没有提供合适的替代照料者之前,不要把母亲和孩子分开。

当爱因斯沃斯和同事观察陌生情境和家中的1岁婴儿时,他们发现了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分别是安全型依恋(最普遍的类型,大概60%~70%的北美低危婴儿属于这种类型),还有两种焦虑或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15%~25%),以及矛盾型或阻抗型依恋(10%~15%)。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当母亲离开时开始反抗或哭泣,而当母亲回来时表现得很开心。她们将母亲当做是安全基地,允许母亲离开,母亲离开时他们会探索,但是会时常返回寻求安心。他们通常是合作的,相对较少生气。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当母亲离开时很少哭,而且当母亲返回时避免和母亲接触。他们更容易生气,在有需要时也很少求助于母亲,他们不喜欢被抱起,也不喜欢被放下。矛盾(阻抗)型依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之前就表现得很焦虑,母亲离开后烦躁不安,但是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又表现得非常矛盾,想要接近母亲但同时也踢腿或扭动反抗。阻抗型婴儿很少自己去进行探索,也很难被安抚。

在研究涉及的所有文化中,如非洲、中国、以色列文化,虽然从属于每种依恋类型的婴儿的比率不同,但上面提及的三种依恋类型都是适用的。然而在不同文化下,依恋行为却有所差异。东非的古西人,生活在肯尼亚的西部边界,通过握手向婴儿表示问候,古西婴儿与父母握手就像西方婴儿与父母拥抱一样。

其他的研究认为,存在四种依恋模式,其中最不安全的依恋是混乱型依恋。混乱型依恋的婴儿在陌生情境的压力下似乎缺少一种凝聚性的策略。相反,他们表现出矛盾、重复或者混乱的行为(和陌生人比较亲近,但是和母亲却不亲近)。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高兴地欢迎母亲,但是一会儿就转过脸去或者在不看母亲的情况下去接近母亲。看起来他们很困惑、很担心。这种依恋类型的婴儿,其母亲更有可能不敏感、强人所难、辱骂或者遭遇过不可弥补的伤害,婴儿的气质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影响因素。

研究者认为至少有10%的低危婴儿是混乱型依恋,但是在危险人群中其发生率更高,如早产儿,患有孤独症或者唐氏综合征的儿童,母亲是酒精或药物成瘾者。这种依恋类型似乎是后期行为问题尤其是攻击行为的危险性因素。

气质的作用

气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依恋,以什么方式影响?对此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在以6个月和12个月的婴儿及其家庭为被试的研究中发现,母亲的敏感性和婴儿的气质都会影响到依恋类型。导致气质差异的神经和生理状况也会潜在影响依恋。例如,心率的易变性与易怒性有关,心率在非安全依恋儿童群体中变化更大。

婴儿的气质不仅仅对依恋有直接影响,还会有间接影响,如通过影响父母来影响依恋。荷兰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与非易怒的婴儿相比,15天时就表现出易怒的婴儿在1岁时更有可能是非安全型依恋(通常是回避型)。然而,如果易怒婴儿的母亲接受来访者的建议,学会怎样安抚他们的婴儿,那么这些婴儿被归为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与非易怒婴儿相同。因此,婴儿的易怒可能会妨碍安全依恋的发展,但是当母亲能巧妙应对婴儿的这种气质时,易怒便不会形成阻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融洽度也是理解安全依恋的一个关键因素。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苏菲过去是一个友善的孩子,对陌生人微笑,接近陌生人,只要周围有人在(任何人),她都会发出愉快的笑声。但是在8个月大时,当陌生人接近时,她会拒绝,当父母尝试将她留给保姆时,她大哭。苏菲同时经历了陌生人焦虑(对不认识的人的警觉)和分离焦虑(当一个熟悉的照料者离开她时,感到忧伤)。

过去,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被当作是婴儿后期情绪和认知发展的标志,反映了其与母亲的依恋。然而,最近研究者认为,虽然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相当典型,但是它们并非普遍存在。当父母离开,或者当一个陌生人接近时,婴儿是否哭泣,更可能说明的是孩子的气质、生活氛围,而不是安全依恋。

在6个月大之前,婴儿很少对陌生人做出消极反应,而到8、9个月时消极反应会比较普遍,且在1岁结束之前会越来越多,这种变化反应了认知的发展。苏菲的陌生人焦虑包括了面孔记忆、比较陌生人的面孔和母亲面孔的能力,还可能是对她之前和陌生人在一起的情境的再认。如果准许苏菲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适应陌生人,那么她的反应会更积极。

分离焦虑的发生可能并不是由于分离本身,而是由于替代照料的质量。如果替代者是温暖、积极回应的,且在婴儿哭泣之前和他们玩耍,那么与不给以回应的照料者相比,此时婴儿较少哭泣。

照料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雷诺•史必兹以社会福利院中的儿童为被试进行的先驱研究强调,替代照顾和母亲抚养之间要十分接近。研究者强调了照料的持续性和一致性的价值,以便儿童能够形成与照料者之间的早期情感联结。正如米德在东南群岛文化中观察到的,只要照料情境是一致的,婴儿可以与多个照料者形成联结。

如今,对陌生人的强烈恐惧和母亲离开时婴儿的强烈抗议都不会被认为是安全依恋的信号。研究者更多地是通过当母亲返回时所发生的事件来测量依恋,而不是当母亲离开时婴儿流下了多少眼泪。

依恋的长期效应

正如依恋理论所提出的,安全型依恋影响情绪、社会和认知能力。孩子和养育者之间的依恋类型越接近安全型,他们越容易与其他人形成良好的关系。如果孩子在婴儿期有一个安全基地,能够信赖父母或照料者的回应,他们有可能获得足够的自信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在以70名15个月大的婴儿为被试的一项研究中,通过陌生情境法测得的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托儿中心表现出了较小的适应压力,而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则压力较大。

在学步期,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比非安全依恋的儿童的词汇量更大,词的种类更丰富。他们与同伴之间的互动更加积极,他们的友善也更容易被接受。非安全依恋的学步期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更多恐惧、悲痛和愤怒,而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则更加欢快。

在3~5岁期间,与婴儿期是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相比,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可能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能力、共情、适应性、自信,且与其他孩子相处得更好,更容易形成较亲密的友谊。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与父母、幼儿园老师、同伴的互动更加积极,并且能够较好地解决冲突。他们的自我意象也更积极。

安全型依恋孩子的优点还有很多。在一项以法国-加拿大的儿童为被试的实验室研究中发现,6岁时的依恋类型和与母亲互动的情感质量,共同预测了8岁时的交流技能、认知卷入和掌握动机的强度。

安全型依恋为孩子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奠定了基础。在童年中期和青春期,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至少在西方文化下是如此)更易于拥有较为亲密和稳定的友谊关系。

然而,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学步期经常有许多抑制和负性情绪,在5岁时对其他孩子表现出敌意,在学龄期比较依从。那些混乱型依恋的孩子在学校阶段更容易有行为问题,并且在17岁时可能会出现精神障碍。

以1364个家庭中的1个月大的婴儿为被试的纵向研究发现,与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相比,母亲报告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15个月大时的社会能力较低。在学前期和学龄期,老师报告这些孩子更具有攻击性并且更容易焦虑。然而在这期间,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比早期依恋更加重要。对于非安全型依恋或者是混乱型依恋孩子,如果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所改进,那么与父母教养方式没有改进或者变得更加不好相比,他们在学校的攻击行为会有所减少。然而,安全依恋的孩子相对而言则较少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或许是因为其早期的内部工作模式使得他们能够面对环境的改变。该研究表明,依恋和后期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可以通过家庭环境的一致性来加以解释。

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

成人所回忆的与父母或者照料者的早期互动经历影响他们的情绪幸福感,并且也会影响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反应方式。如果一个母亲与自己的母亲之间是安全型依恋,或者能够理解自己不安感的原因,那么她就能够准确地认识自己孩子的依恋行为,能以鼓励的方式给予回应,帮助婴儿形成安全依恋。如果母亲被过去的依恋关系所困扰,则更容易在与自己孩子的互动中表现出愤怒和强迫。如果抑郁的母亲排斥自己的早期依恋记忆,那么他们通常会对自己的孩子很冷漠且不给予回应。父母的依恋史也影响了他们对自己孩子气质的感知,而这些感知又会影响亲子关系。

与照料者的情感交流:互动管理

婴儿是渴望交流的生命,他们强烈地希望与他人交流。1个月大的婴儿会聚精会神地盯住母亲的脸,在2个月大的时候,婴儿会更主动地以积极情绪回应母亲的情绪反馈,到3个月的时候,婴儿开始变得更容易接近和更喜欢玩耍。

与照料者的同步互动是照料者和婴儿都具备的一种能够对对方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进行恰当和敏感反应的能力,这就是互动管理。婴儿在互动管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发出行为信号来影响照料者对他们的行为。当照料者能够准确地读懂婴儿的信号,并且能够恰当地给以回应时,健康的互动便发生了。当婴儿的目标达到后,他是愉悦的或者至少是满足的。如果照料者忽略了儿童邀请玩耍的信号,或者当孩子暗示“我不喜欢”时,照料者仍然坚持玩,婴儿会感到挫败或者悲伤。婴儿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时,他们会继续发出信号,改进互动。通常互动会在较好管理和较差管理状态之间反复,婴儿从这些转换之中学会了如何发出信号,以及当最初的信号没有效果时应该做什么。互动管理可以帮助婴儿理解他人的行为和预测他人的行为。甚至非常小的婴儿也能够感知到他人传达的情绪,并且能够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是当其他人——不论是母亲还是陌生人,不论什么原因——打断了人际互动时,婴儿会感觉被干扰了。(专栏“产后抑郁对早期发展的影响”。)

社会参照

在1岁末,随着婴儿开始能够独立行动和做出复杂的行为,他们经历了重要的发展变化:拥有了就外部事件进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能力。他们现在能够进行情感分享,让照料者了解自己对情境或者事物的感受,并且能够对觉察到的照料者的情绪给以回应。这些发展是社会参照的必备基础,社会参照是寻求指导行为的情感信息的能力。在社会参照中,个体通过寻求和解释另一个体的感知,以确定在模糊、困惑或者不熟悉的情境中如何反应。当婴儿遇到陌生人或者新玩具时,他们会看自己的照料者,此时,他们似乎在使用社会参照。

研究者提供了1岁时社会参照发展的实验证据。当看到地板上或者天花板上抖动的或者振动的玩具时,12个月和18个月的婴儿都会依据实验者对玩具的情绪反应(“耶!”或者“很好!”)来决定靠近玩具还是远离玩具。在一个配对研究中,12个月大的婴儿(而非10个月大的婴儿)会根据电视屏幕上女演员的非言语的情绪信号来调整自己对某些不熟悉物体的行为。

社会参照是一种从获得的信息中保存信息的能力,对学步期一些诸如自我意识情绪发展(尴尬和骄傲)、自我概念发展、社会化和内化过程等关键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本章剩余部分,我们将会涉及社会化和内化过程。

育儿知识大全: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是什么?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埃里克森八阶理论是心理学行业知名的理论。可是并非有许多人了解它的主要内容。那麼,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是什么?

育儿知识大全:埃里克森觉得,人要亲身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发展演化,这类演化变成心理社会经济发展。这种阶段包括儿时的四个阶段、青春发育期的一个阶段及其成年人的三个阶段。育儿知识大全每一个阶段有这种应当进行的每日任务,假如每日任务获得适当的处理,就可以得到比较详细的同一性。而关键每日任务不成功得话,则会出現本人同一性残缺不全、断断续续的情况,因而关键每日任务的事件处理会危害人的一生。并且每一阶段都创建在前一阶段之中,这八个阶段密不可分相接。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四个儿时阶段包括新生儿期(0~1.5岁,基础信赖和不信赖的心理冲突)、童年期(1.5~3岁,独立与羞涩(或猜疑)的冲突)、学龄儿童前期(3~6岁,积极对愧疚的冲突)及其学龄前期(6~12岁,努力对不自信的冲突)而一个青春发育期阶段为青春发育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人物角色错乱的冲突)。三个成年人阶段包括成年人初期(18~40岁,亲密无间对孤单的冲突)、老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身潜心的冲突)及其成熟(65岁左右,自身调节与失落期的冲突。)

空间智能理论及发展阶段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的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那些有出色的视觉空间智能的人对视觉非常敏锐,哪怕是在色彩、形状上的一些细微的变化,在他们的眼中也无处可遁。

发展空间智能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色彩感,也许眼前很难看的搭配会被认为是“绝配”;如果没有方向感,走在陌生的地方,迷路是常有的事……作为多元智能中的一员,发展空间智能有些他的重要性:

有利于发展观察能力,促进孩子视觉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有利于发展思维的形象性,培养孩子富于想像,善于想像的能力;

有利于促进对空间关系的把握,发展方向感,发展二维及三维空间的转换能力;

有利于培养艺术素质,发展、发现美的能力。

生活上,空间智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更近一步,对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空间智能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幼儿空间智能发展4阶段

儿童的空间智能有一个从静态空间感知到获得动态概念空间的发展过程,培养孩子的空间智能,也要根据每个阶段孩子发展的特点,因势利导。

阶段1 0~1岁

这一时期,虽然宝宝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空间概念,视力也不是很好,但他出生时就有听觉,循着妈妈的声音和他的本能寻找乳头就是他最初的空间概念的表现。等他会抬头、转头时,就会开始积极地寻找声源,这时就可以运用声音帮助孩子建立方向感。

阶段2 1~2岁

这一时期的孩子能够熟练地爬,开始蹒跚学步,而且乐此不疲,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爬和学走的环境,多多鼓励孩子爬和走,在宝宝摸索着爬和走的过程中,他对空间的意识将更加明确。

阶段3 2~5岁

2~6岁是幼儿空间智能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在3岁以后。经过这一时间的发展,孩子能够对物体的大小、形状、上下、前后、左右、远近产生准确的空间概念,并能通过自身的运动来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这一时期,孩子空间智能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理解空间和表述空间。家长可以让孩子画画,通过画画可帮助孩子建立大小、形状的概念;也可以让孩子搭积木、捏橡皮泥等,可促进孩子形成对前后、上下、远近等有关空间智能的概念;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指点孩子,比如“这两棵树哪棵高哪棵矮”、“你喜欢走在妈妈的左边还是右边”等等。这些工作都可以在孩子3岁以前就开始。

阶段4 5~7岁

这一时期,幼儿的空间智能又前进了一大步,能够利用明显的标记或路标对物体定位,并开始学习利用较为复杂的标记。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去感受、体验行走的路线和认明标志物,如熟悉去幼儿园路程,看公园导游图等,发展其空间定位能力。

发展空间智能5个方法

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有以下一些特点,所有发展孩子空间智能的方法都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

图像思维,可清楚说出视觉表象;

能轻松看地图及其他图表;

喜欢画画、泥工等艺术;

喜欢拼图、下棋、走迷宫及类似的游戏

喜欢想像,并创造出内心的表象;

喜欢看电视、电影或其他视觉上的表演;

有较好的色彩感觉;

经常用图像来记忆。

在这些基础上,专家提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视觉空间智能。

方法一:乱涂乱画

每个孩子都是绘画天才,不要在意他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提供充份的机会让孩子画画,着色,涂鸦。用不同的绘图用具,让孩子体验到不同色彩的运用、搭配,他们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让孩子学习借由色彩、线条、图案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方法二:看图画

面对一幅图画,走出迷宫,找出两个图画中不同的地方,找出图画中隐藏的图案,找出图画中不同的形状……小孩子们乐于其中。这些练习可以培育孩子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到事物中细微不同的地方,辩识许多相同与不同的形状、图案。

方法三:拼图

拼图游戏可以培样孩子逻辑推理和视觉判断的能力。外面买的拼图自不必说,家长开可以利用旧的月历、海报来制作自己的拼图游戏。这样你们就可以随时更换新的拼图,常常面临新的挑战孩子自然不会玩腻。

拼图的难度要适合孩子,最开始时以5~10片为宜,并随着年龄和水平增长逐渐增加难度。太过简单的,孩子提不起兴趣,也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太难的又容易打消积极性。

方法四:积木和模型

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与手眼协调能力,培育视觉判断与敏锐的观察力。

不论是用传统的木制积木搭建一座小小的城堡,还是用“chicco”或“美馨”的益智拼装出小车、小床或其他的东西。在每个年代,只要是孩子,基本上没有不喜欢的。如果你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甚至可以给他买模型来搭建。

方法五:橡皮泥

孩子在玩橡皮泥时,用不同的手法做出不同形状的东西,并按他们对色彩的感觉组合起来,这不但训练了精细动作,发挥了他的创造力,还可以加强对美的鉴赏力。

专家/屠美如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即4岁开始的儿童,情感的发展有3个特点:1、易变性,即小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支配,如遇到不高兴的事易哭闹,稍加劝导又破涕为笑,所以,这时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此外,小儿的情感也易受他人的感染,倘别的孩子大声叫嚷,他也大声叫嚷;别的孩子表现害怕,他也害怕。随着小儿生活经验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儿情感的稳定性就逐步增长起来。2、冲动性,即小儿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如当小儿第一次看到墙上的电插座后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虽然大人因危险而不让摸,把孩子支开,但是小儿却大哭大闹,执意要去触摸一下。3、反应不一致,即同一刺激,有的小儿可以反应强烈,有的则无反应。

第二阶段即6岁左右的儿童,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增长,表现出对父母的爱、对幼儿园老师的依恋,在集体中热爱小朋友,爱做作业如画图;或喜欢讲故事,爱小动物等情感。其次,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像过去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而是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外露(如疼痛后可忍住不哭),这为今后的个人涵养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再有,由于环境需要而产生的情绪、情感开始发生和发展,表现在喜欢与成人一起,成人离开了,就很痛苦;受教育的影响,开始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还知道为什么好和不好,能主动帮助他人,照顾比他小的弟弟妹妹等,这意味着小儿社会性情感中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形成。此外,也同时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和情感,如当老师表扬某个小朋友时,容易产生嫉妒的情绪,看到别的小朋友穿戴漂亮,他也缠着妈妈要买好看的衣服的虚荣心等,这在教育中应注意克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