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胎教
2020-07-13 错误的胎教 胎教的方法 胎教方法大全注意十种错误的喂奶方法。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宝宝的教育,我们一般会通过抚摸胎儿、听音乐等多种方式对胎宝宝进行胎教,良好的胎教可以为宝宝建立良好的生长发育氛围,你看过哪些关于胎教的资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注意十种错误的喂奶方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现在提倡科学育儿,喂宝宝喝奶也有学问,看看你有没有进入这些误区?
一、牛奶越浓越好
有家长认为,牛奶越浓,孩子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的家长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其实,婴幼儿喝的牛奶浓淡应该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其浓度要按月龄逐渐递增,即便是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牛奶中掺水的比例也应根据消化情况逐步减少。如果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体重非但不能增加,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奶粉冲得过浓,或者在新鲜牛奶中掺入奶粉,其营养成分浓度升高,超过了婴幼儿的胃肠道消化吸收限度,不但消化不了,还可能损伤消化器官。所以,如果以牛奶喂养婴幼儿,应视牛奶的质量、孩子的年龄来决定加水多少。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家长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如果加糖过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弊无利。过多的糖进入婴儿体内,会将水分潴留在身体中,使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无力。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胖,但身体的抵抗力很差,医学上称之为“泥膏型”体形。过多的糖贮存在体内,还会成为一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龋齿、近视、动脉硬化等。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有的家长专门给孩子买葡萄糖,这大可不必。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而且孩子还会因不甜而拒食。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有些家长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尤其对小儿危害更大。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延伸阅读
三种非常错误的音乐胎教做法
孕妈妈们多数都懂得利用音乐来为宝宝进行一些必要的胎教。但是在做音乐胎教时,准妈妈们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在不知不觉中给宝宝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小编推荐汇总的三种非常错误的音乐胎教方法准妈妈们一定要知道。
第一种,不要将播放器放在肚子上。
胎儿在四个月后就会有听力,到了六个月,听力的发育便接近成人。所以此时孕妈妈们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下,进行合理的胎教。这样可以刺激胎儿的听力器官的成长。但是此时不要将录音机或随身听放在肚皮上,这种做法会伤害到宝宝的听力。尤其是四至六个月胎儿的耳蜗正在趋于成熟。它的耳底短纤维非常娇嫩,高频率的声音会刺激到胎儿。甚至造成损伤。
第二种,不要听高频音乐。
孕妈妈在选择音乐做胎教时,必须找一些专业的选择和设计。建议孕妈妈听一些节奏感柔和舒缓的轻音乐。像一些节奏起伏比较大的音乐,例如摇滚、迪斯科舞曲是不适合孕妇听的。所以选择音频低于两千赫兹的音乐为宜。
第三种,自己会吟唱最有效。
音乐胎教要求孕妈妈要在情绪放松的情况下,感受和聆听优美音乐的安宁、恬静。尤其是让孕妈妈不自己的跟着吟唱,对宝宝而言可以说是一种产前免疫,它可以为其提供重要的记忆印象。妈妈的歌声不仅能有利于胎儿体格发育,还能有利于智力的成长,令胎儿或得感情和感觉的满足。
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胎教,一直是准父母们很重视的事情,多数的准爸妈会采取为宝宝讲故事念儿歌等方式对胎宝宝进行胎教,恰到好处的胎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性格至关重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科学胎教的知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母乳不足或母亲不适合哺乳的妈妈应给宝宝采取混合喂养(即用部分人工喂养的方法补充母乳不足)和人工喂养。人工喂养(包括混合喂养)除不完全具备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外,还有其他缺点,如婴儿由于吸吮橡皮奶头,其口腔运动截然不同于母乳喂养,如再次母乳喂养时,婴儿就会出现乳头错觉,有拒奶、烦躁等现象,造成母乳喂养困难,这在混合喂养的婴儿方面最为明显。因此,在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时,除要在喂养的食品上讲究营养成分适合婴儿发展需要外,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婴儿混合喂养,在每次喂奶时应先吃母乳,约10分钟后加喂牛奶、羊奶或其他代乳品。母乳和其他奶类或代乳品间隔喂,或交替喂。一天只有1-2次喂其他奶类或代乳品,其余喂奶时间全喂母乳。
(2)混合喂奶和人工喂养,都必须作好奶具消毒。由于奶类和其他代乳品易繁殖细菌,食物容易变质,从而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首先要搞好奶具消毒和其他乳品的保存,平时要把消毒的奶具保存好。
(3)配奶时要注意卫生,先把手洗干净。消过毒的奶,要用漏斗分装在瓶内,用消毒巾盖好,最好放在10。C以下地方冷藏,吃时用开水温热即可。
(4)喂奶时温度要合适。喂前可将奶滴在手背或将盛奶的奶瓶贴在脸颊上试温度,以不感到烫也不感到凉为宜。
(5)奶头孔大小要合适。在奶头上扎1-2个孔,以孩子在10-15分钟吃完为适宜。喂奶时要随时注意将奶汁充满奶头,以免孩子吸进空气。
小心:奶瓶喂奶喂出牙畸形
因孩子在吮吸奶汁时,下颌要做适度的前伸运动,并且要与舌、唇、颊各部分肌肉配合,协调地完成吮吸动作。动作协调,面部的肌肉可以得到良好的发育。要是使用奶瓶喂养的方法不当,如奶头开孔太小或太大,奶瓶过于向上或向下,以及奶瓶紧靠牙齿等,都会影响牙齿或牙弓的发育,从而造成牙的畸形。
小心奶瓶用出宝宝牙齿畸形
奶瓶使用不当,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
1、奶头开孔太小:由于奶头开孔太小,孩子在吮吸奶汁时就很费力,会强使下颌向前伸。久而久之,会造成下颌前突。以后长出的牙齿就可能形成反咬颌。
2、奶头开孔太大:如果奶头开孔过大,孩子躺着吃奶就毫不费力,很容易吸入。这样,下颌做向前伸运动就不足,就会造成牙路后缩。
3、奶瓶经常斜向上:给宝宝喂奶,如果奶瓶经常向上,瓶口压迫上唇和上颌,就会使上颌骨发育受阻,而把下颌骨向前推伸,造成上切牙咬在下切牙内的反颌。严重者呈面部中凹,下1/3前伸,形成月牙形脸。奶瓶经常斜向下。
4、奶瓶经常向下喂奶:由于瓶口压迫下唇和下颌,使下颌骨发育受阻,从而使上颌骨前伸,造成上牙前突,开唇露齿的畸形。
为了孩子身体的健康,防止孩子的牙畸形,必须从小注意。
正确方法:喂奶时孩子应取半坐姿势,人工奶头的穿孔大小要适当,以奶瓶倒置时奶汁能一滴一滴地滴出为度,若由倒置时奶汁滴不出就太小,而奶汁呈线状流出即为太大。奶瓶与面部宜成90度角,不要用奶瓶口压迫小孩子的嘴唇。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空吮奶头或含着奶头睡觉。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吐舌头、吮手指、舔牙、咬唇、咬指甲、咬铅笔、咬手绢、咬衣襟、偏侧咀嚼食物模仿别人反咬下颌向前伸、用一只手托腮看书,或托脸睡眠等等不良习惯,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牙齿和颌骨的发育,造成牙畸形,因此,孩子有以上不良习惯的,也应及时纠正。
喂宝宝配方奶的四部曲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胎教,了解胎教的含义,重视胎教,一般胎教要选择少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需要持之以恒,恰到好处的胎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性格至关重要,科学胎教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喂宝宝配方奶的四部曲”,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一部曲:冲配方奶粉
*妈咪先洗净双手,事先准备好冲配奶粉的各种用具;
*取出消毒过的奶嘴、奶瓶、奶粉和冲泡奶粉所需的水;
*根据要泡的奶量,取准备好的50℃-60℃的热水2/3量倒入奶瓶中;
*用配方奶粉加带的汤匙,在奶瓶中按照说明加入适量奶粉;
*晃动奶瓶,让配方奶粉充分溶化,不要结块;
*把剩余的1/3热水加入奶瓶中,然后把奶瓶放平,通过刻度察看是否够量;
*盖上奶瓶盖后再轻轻晃动一次,直至配方奶粉彻底溶化。
摇篮小叮咛:
晃动奶瓶时不要太用力,以免里面起泡沫,使奶液溢出瓶外。
第二部曲:喂配方奶
*妈咪拿起冲好的奶瓶先在小臂上滴上几滴,也可贴在脸颊上试温,稍感温热即为适宜;
*妈咪选一个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势,如坐在床边,并放一个坐垫在腿上调整高度,以免手臂很快发酸;
*姿势舒服之后,妈咪一手拿奶瓶,另一手让宝宝的脑袋枕在自己的臂肘上,撑住宝宝的身体;
*随着奶瓶中的奶逐渐减少,妈咪要注意增加奶瓶的倾斜度,以免宝宝吸入太多空气;
*喂奶时奶嘴常会出现扁缩,阻塞出孔,影响奶汁流出。妈咪把奶瓶盖松开一点,让空气进入瓶内,即可解决奶嘴扁缩的现象。
摇篮小叮咛:
宝宝喝完奶后,妈咪竖着抱起并让小脑袋搭在肩上,轻轻拍拍小后背,好把吃奶时吞进胃里的空气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