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早,陈建州在微博晒出一组范玮琪与双胞胎儿子的合影,照片中范玮琪抱着两个儿子,幸福满满,陈建州更调侃称儿子现在每天都要找妈妈抱,以后一定会跟爸爸抢妈妈。家有俩宝,父母要同等对待孩子,关心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在生活中合理安排好两个孩子,巧妙地做好平衡。

孩子争宠的原因:

宝宝在8个月时就能体会到爱和满足,1岁半左右开始有了愤怒、恐惧、不安等情绪,并渴求爱,发展出嫉妒的情绪。

1、渴望

孩子之所以会做出“争宠”的行为,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爱。孩子的心是敏感脆弱的,如果父母多关心了另外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也会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2、恐惧

当第二个孩子出生后,难免将注意力放在照顾老二,而忽略了老大也需要被关爱。有时老大会害怕自己将要失去父母的爱了,老大的嫉妒心便产生,有时会去攻击幼小弟妹,或是把自己的行为退化,去模仿弟弟妹妹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爱眼神。

3、愤怒

看不惯小宝宝比自己好,或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大宝宝正在学习规矩而犯错要承担,小宝宝犯错没关系;大宝宝要让小宝宝,有时会引起大宝宝心理不平衡。

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孩子:

1、承认孩子个体差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气质特点,虽然是同一父母所生,却不是完全相同。既然有差异,父母就不可能完全一样地对待每个孩子。

2、思想上要公平对待

孩子不管是平凡还是优秀,调皮还是懂事,都是父母的宝贝,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父母的眼里,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平等的。

3、让孩子学会分享

不仅父母需要做出协调,孩子也要学会努力,学会分享和礼让,学会自己协调处理问题,这才是真正解决父母心头大事的关键。

4、建立孩子间的感情

孩子之间是有感情的,很多时候是无所谓公平不公平的,只要兄弟姐妹之间感情深厚,事情往往很容易处理,不会引发矛盾和冲突。

精选阅读

宝妈,你学会批评孩子了吗?


赏识教育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会渐渐发现赏识教育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孩子只愿听好话,不愿听任何批评,也经受不起一点儿挫折。赏识和批评应是教育的双翼,只有赏识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至少是不完整的教育。那么,父母怎样批评孩子,孩子才会虚心接受呢?

1.批评孩子时要客观

美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的批评,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心服口服。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老卡尔·威特认为,首先你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道理和事例去教育他们。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要给他们说一些容易理解的道理。不能用某种高深莫测的东西强行向他们灌输。书本上的道理应该给他们讲,但不能搬弄出那些晦涩的文字,那种学究式的大道理孩子是很难接受的。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应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的思维,切忌在情绪异常的状态下轻易批评孩子。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他们才能剖析自己的行为,触及灵魂的最深处,才可能使其心服口服。

有五种情况,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进行批评。分别是:

·当孩子同你讨论某种个人问题的时候。

·当孩子看上去非常激动而又没有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

·当孩子为某件事而兴高采烈的时候。

·当孩子需要人帮助他作出决定的时候。

·当父母想让孩子解释或同自己讨论某件事的时候。

2.批评不要当着众人的面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往往会让他觉得失去面子,从而产生抵触父母的心理。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人之所以变成了醉汉、赌徒、乞丐和盗贼,都是由于失去了自尊心的结果。父母经常絮叨孩子的过失,就有损于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不正确的。在他人面前揭露孩子短处的父母,不配做父母。”

明智的父母要学会在众人面前称赞孩子,而在孩子遇到问题或犯了错误的时候,在家里单独进行教育。

3.用故事批评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是脆弱的,他们不喜欢父母赤裸裸地批评他们。如果父母能够采取委婉的手段,通过故事、寓言、名言等方式来批评孩子,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在故事中,孩子自然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这比父母讲大道理的效果要好得多。可见,父母要积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孩子遇到相似情况时,用故事来教育孩子,不仅可以避免亲子冲突的产生,而且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涵养,进而更加尊重父母、崇拜父母,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4.用孩子的语言来批评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讲大道理总是无法起到真正的效果,孩子们往往会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这不是代表孩子们故意与家长作对,而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理解高深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学会用孩子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孩子的语言来友善地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进步,鼓励孩子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进步。既然是为了相同的目的,手段的选择就是应以双方都乐于接受为原则。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如果父母善于运用孩子的语言,那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用孩子的语言跟孩子沟通,这样,孩子与父母之间就比较容易获得共同的语言,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

5.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

许多父母习惯于在吃饭的时候教育孩子,当然教育往往以批评为主。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父母都不应该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这种批评方式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沮丧的心理,从而影响吃饭时的心情,影响身体健康。

大部分孩子都对父母的这种行为表示反感。一位孩子曾经说过:“我妈妈总是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批评我,有时候,还拿出我以前的错误再次批评,我只能默默地听着,如果我一反驳,爸爸就会拍桌子摔饭碗,让人无法忍受。”为了避免在饭桌上挨训,许多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匆匆扒几口,即便饭桌上有他们爱吃的菜,但相对于父母的批评来说,他们宁愿放弃吃最好吃的菜。

所以,请家长们想想看,在饭桌上批评孩子是不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孩子吃饭本来是很开心的一件事,结果父母不停唠叨,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很容易厌食。同时,饭桌上的批评还会养成孩子极为敏感的心理,有些时候,孩子并不一定能理解父母的批评就是为了他好的,毕竟是小孩子,他的思维能力不可能达到成人的高度。而当孩子在家没有踏实的感觉,跟父母的沟通就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亲子沟通关系就会产生隔阂,时间越久,隔阂越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6.让孩子学会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点,而是把批评孩子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以通过惩罚来促使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孩子犯错误固然应该教育,但是,教育的方式很多,并不只是惩罚。

对于父母来说,要心里避免惩罚孩子,只要孩子认识到错误,有改正的决心了,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惩罚性的措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往往在心里想:“反正已经挨打了,这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要改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大不了再被打一次。”就这样,对惩罚越来越麻木的孩子不仅无法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对父母的情感也会越来越淡漠,甚至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

7.赏罚要分明

惩罚只是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是通过惩罚性的措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避免下次再犯。因此,惩罚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不要出尔反尔,让孩子无法判断父母的真正意思。比如,你要求孩子不要说谎,你首先不能欺骗孩子。如果说好孩子做了好事有奖赏,父母就一定要执行、兑现。

明智的父母一定要以教育引导为主,事先制定规则,让孩子明白违反规则需要受到怎样的惩罚,同时,不要盲目惩罚孩子,以免孩子受到心灵的伤害。

家有宝宝要入园——准备篇


两三岁的宝宝,就要离开家门,进入幼儿园。宝宝入园往往是令家长非常头痛的事情。因为孩子长期呆在家中,忽然要离开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肯定不适应。在最初的几天总是哭哭啼啼,让家长心里也酸酸的,心疼得不得了。

怎样才能减轻宝宝入园后的不适就呢?相信,只要你在宝宝入园前的一个月,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入园准备,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宝宝入园后适应快,家长就不会过于担心。

那么该如何为宝宝准备呢?

心理准备

1、讲解幼儿园

小宝宝并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和宝宝讲一讲:幼儿园是个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的地方,每个宝宝长大了,都要去幼儿园。那里有玩具,有老师,有小朋友。白天,妈妈把你送到那里,你在那里吃饭、睡午觉,和小朋友玩,晚上妈妈再把你接回家。

提示:对宝宝讲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园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认为家长骗他,不愿去幼儿园。

2、熟悉环境

虽然在宝宝的头脑中,大致有了对幼儿园的印象,但没有亲眼看到,在其头脑中也是模糊的。在平时,家长应该和宝宝一起,到幼儿园走一走,看看幼儿园的外观,听听孩子们的唱歌声,欢笑声,让宝宝产生愿意进幼儿园的愿望。

当幼儿园入园时,放学时,家长甚至可以进入幼儿园里,让宝宝和小朋友离得更近,看看幼儿园里有什么玩具,有什么花草树森等等。

自理能力准备

在家中,有固定的人看护宝宝,宝宝的生活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入园前的几个月里,就要放一放手,让宝宝学学生活自理了。

1、学习用勺

幼儿园老师虽然会在刚入园时喂宝宝,但毕竟孩子多,老师少,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宝宝就要自己学会用勺吃饭,并要吃饱。这时,宝宝和父母一起吃饭时,就要给他一个不易碎的碗,然后让他自己用勺吃。宝宝吃的时候,不免要浪费粮食,也不免要弄得饭菜到处都是,但一定不要责备孩子,对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都要持鼓励的态度,表扬宝宝的进步。对宝宝不正确的用勺姿势,要及时纠正,比如妈妈示范一下,然后让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勺。姿势正确,宝宝很快就能学会用勺。

2、学习喝水

喝水谁不会?但用水杯喝水对宝宝来说有一定难度。他们有的还在用奶瓶当水杯呢。这时,家长就要为宝宝准备一个塑料杯,里面倒上一点点水,宝宝渴了的时候,就让他用杯子喝。刚开始宝宝喝不好,总是洒到身上,但这没关系,多练几次宝宝一定会熟练的。当宝宝能把少量的水喝得很好时,妈妈就可以往杯子里多倒些水,让宝宝学会控制水杯的倾斜度,锻炼既能喝到水又不至洒一身。

3、大小便:

一般一岁半以后,宝宝就可以训练大小便了。如果宝宝有了大小便还不能通知大人,或者还在使用纸尿裤,就要注意了,在入园前,要让宝宝学会说:“我要大便,我要小便。”的话,免得给幼儿园老师增加负担,也免得宝宝受潮湿,不洁之苦。

为了让宝宝尽快学会控制大小便,有大小便及时通知大人,家长在看护宝宝时,要了解宝宝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在宝宝睡前、醒后、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就要提醒宝宝小便,大便,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尿裤子的次数。另外,也要养成宝宝定时大便的习惯。

4、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里,上学放学都有一定的时间,因此,父母要逐渐使宝宝在家的作息和幼儿园的一致,宝宝进入幼儿园后才不至于感到不适应。

家长可以这样为宝宝安排作息时间:

早上七时前起床,活动一会儿后,八点左右吃早餐;中午十二点左右吃午餐;十二点半左右,让宝宝睡午觉;两点半左右起床。上午十点及下午四点左右要给宝宝加餐,以水果、奶制品为主。晚上和家人一起进餐,上床时间为九点钏左右。

5、社交能力培养

进入幼儿园,就进入了一个小社会,有些孩子认生、胆小,父母就要多加注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平时可以多带宝宝去孩子多的地方,如各种早教机构,更可以让宝宝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玩。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受欺负,不敢让宝宝和其他人玩,这就大错特错了,要让宝宝学会应对其他同伴,而不是拒绝交往。

6、语言能力的培养

如果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宝宝来说是非常苦恼的事情,因为他不会说,无法表达自己的要求,易被老师忽略(比如身体不舒服,却又不会说)。因此家长要多和宝宝说话,鼓励宝宝讲出自己的想法,尽管家长已经猜到宝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也要鼓励宝宝说出来。平时也要和宝宝多说话,让他听得懂成人的话。

7、物质准备

将宝宝的被褥、洗漱用品准备好。为宝宝准备几套上幼儿园的服装,虽然只是上幼儿园,但在穿衣上也不像在家时随随便便,应该正规些。

宝宝在入园前要做抽血化验,问一问保健何时查看化验单。

该做的都努力做了,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看看宝宝入园后会是什么样子。

将儿子与色情游戏“隔离”(下)


为了让儿子进一步接纳我,一个星期天,我跟儿子说:“我像你这般大的时候,我对这种东西也是很好奇。”这时候,我谈了自己年轻时对性的渴望心情和经历:自己曾经喜欢某个女生,想跟她在一起,也很希望了解女儿子身体的秘密,甚至还爬过女浴室的围墙……我的话让儿子产生了“共鸣”:“原来爸爸也不例外呀。”“是呀,性渴望是每个人都有的想法,不是独一无二的。只是,正如一篇文章里所说,果子要成熟了才最可口。你说,一个青涩的果子会好吃么?”儿子听了,脸微微红了。

转眼,暑假到了,儿子的时间显得更加宽裕。我给他买了几条鱼和几盆植物来分散他的精力。刚买回来头两天他还记得浇水、喂鱼,但到了第三天就忘了。由于我知道他心思还在游戏上,不是故意不浇,便间接提醒他:“今天你看了你的盆景吗?”他马上去浇水、给鱼喂食。以后他把浇水、喂鱼坚持了下来,就这样慢慢转移他的兴趣,分散他的注意力。十几天过去了,儿子虽然没有看书,但精神好多了,胸也挺直了。

没想到,儿子还会旧病重犯——他竟抓住我和老婆上班的空隙过过瘾。那天回家,家里冷锅冷灶,垃圾箱里的方便面袋子说明了一切。换了以前,我保不准自己的巴掌就抡上去了。这会儿,我让自己冷静下来,并努力想对策。

正当我左右为难之际,机会来了,儿子班上有个同学因为沉湎于这种游戏,竟然猥亵幼儿园的小女孩,并采用跟踪、恐吓等游戏上的手段多次为害小女孩。听到消息,儿子好半天不吭声。我也想到,这种游戏肯定会让不少未成年人走上歧途的。

于是,我把儿子领到电脑前,并给他联上网线,让他上网。在儿子惊愕的眼光中,我让他打上“色情游戏”几个关键字,一搜,那些怵目惊心的新闻报道不仅令我备感任重道远,连儿子也惊呆了。从那之后,他偷偷玩电脑的时间明显减少了。

我趁热打铁。让儿子向自我“宣战”,我也帮助他运用“递减法”减少上网时间。刚开始我规定他每周上网两三次,随后逐步递减,直到每周一次。

半个月后,儿子基本控制了“网瘾”,我又适时“釜底抽薪”停了家中的宽带。我知道,现在最重要是让儿子的生活充实起来。

我专门让儿子规定了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早上6时30分,准时起床,在阳台上做些体育锻炼,早餐后上学,下午先完成作业再到图书室去看书,晚上则看看电视或和我下下棋,22时上床睡觉。为增强体质,节假日我还让他参加了跆拳道学习班。

两个月后,我成功了:儿子说上网不再避开我们,而是神情自若地坐在电脑前看新闻,查资料。

如今,差不多一年过去了,儿子已彻底地摆脱了色情游戏的束缚,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让我和老婆欣喜的是,自从戒了“色网瘾”,儿子的体重增加了,面色也红润了,人显得非常健康。我和老婆也把那个悬着的心悄悄放回了原处。

专家说话:色情游戏走进未成年人的心理空间,暴露了家庭教育的“空挡”。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玩色情游戏,往往就如临大敌一样,采取粗暴的方式进行压制,孩子通常会产生逆反心理,即使家长一下子把电脑搬走砸烂,孩子也有可能跑去网吧玩。所以,父母重在跟孩子沟通。

孩子上网成瘾一般来说是认识问题、习惯问题,也算是心理问题。心理的病要用心药来医治,就是心灵沟通。希望家长不要太急于求成,不要过于焦虑、粗暴、烦躁。打骂只会使隔膜加深。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希望家长一定要学会心灵沟通。

家长跟孩子沟通。不是说不反对孩子玩色情游戏,纵容他。沟通一定要达到表明自己立场的目的:色情游戏兼备了游戏和色情的双重危害,对青少年的毒害更深。在他们的观念中将会滋生对于女性的畸形认识,传统教育给他们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将被推翻,甚至将对人格塑造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同时,性教育是一个过程,并不是说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才觉得是时候应该跟他们说了。如果一个家长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慢慢对他进行性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让孩子接受不同的性知识,慢慢帮助孩子揭开性的神秘面纱,让他能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性,也许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即使他遇到了色情游戏,也不会过于沉迷进去。因为他已经对性脱敏了

来自:39健康网

父母要学会适当夸奖孩子


孩子并不只需要父母供应物质上的一切,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周围人的鼓励,而爸爸妈妈的鼓励更是孩子最在意的。

一个合格的母亲,必须学会夸奖你的孩子。你也许会说:“夸孩子谁不会啊,拣好听的说呗!”其实还真有的母亲不会夸孩子。她们更多看到的是孩子的缺点毛病,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我认为再不好的孩子也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候,学会夸奖你的孩子是母亲的必修课。

母亲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和最常接触的亲人。母亲的夸奖,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早得到的鼓励,在孩子一生中作用最大,是一个孩子长大后自信、成功的基础。

有的孩子已经尽力去学习,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甚至只是与满分失之交臂,可家长仍不满意,原因是有别的同学得了满分。有的妈妈听到孩子考得不好时,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这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直至对自己丧失信心。

这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她对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他做对了90%的试题,只错了不到10%。母亲不但没有表扬孩子,反倒说了一大堆的不是。如果说这个孩子以后不愿意学习了,那么这位母亲应该负很大的责任。这位母亲使孩子对学习没有了兴趣,丧失了努力取得好成绩的信心。

曾看到很多家长,孩子没考好不是去安慰孩子,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回自信,而是一顿批评甚至辱骂,一句“真笨,没脑子!”就把孩子的自信心一下子打垮了。殊不知父母的这一句话已经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孩子本来很脆弱的自信,再重新树立起自信就需更费一番工夫了。

父母如果经常批评孩子,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甚至留下“爸爸妈妈看不上我,别人什么都好,我什么都不好”的心理阴影。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我是不是爸爸妈妈的亲生孩子”的疑问。孩子一旦产生自卑心理,人生成功的几率就大为降低。

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是啊,一切为了孩子,操心又费力,怎么还闹了一身的不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孩子并不只需要父母供应物质上的一切,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周围人的鼓励,而爸爸妈妈的鼓励更是孩子最在意的。我喜欢夸孩子,冬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是我夸奖他的理由。而每一次夸奖又都成为儿子前进的动力。

记得冬冬很小的时候,我就在家里的墙上给他自制了一个光荣榜,写上他的名字,然后剪了很多小红花,冬冬每做一件好事,每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我都会给他贴上一朵。儿子对红花的数量很在意,于是整天都想努力进步,干什么都很积极。一个光荣榜,几朵小红花就能鼓励一个孩子天天向上,努力进取。长期坚持下来,孩子必定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做一切事情。

表扬与鼓励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灵丹妙药,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父母能注意到孩子的点滴进步,适时夸奖肯定,孩子就会乐此不疲,继续努力。爸爸妈妈的微笑赞许,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虽然是错误的,但动机是好的,我们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否定,应该是肯定正确的方面,引导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让他接受教训并迅速想办法改正。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其实当我们鼓励孩子经过努力达到新的目标时,就是在培养他们从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正确的人生之路。

小学一二年级时,冬冬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处于第一二十名的位置上,有时候回到家里就很不高兴。其实成绩也就差那么几分。我告诉他:低年级孩子学的知识少,成绩差几分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很聪明好学,在学校能专心致志地注意听讲,放学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中仔细答题就一定会有好成绩。妈妈绝对相信你的学习是最好的,而且你喜欢读书,课外学习能力强,肯定是越到高年级学习越好。孩子听到我的鼓励就很高兴,学习更有劲儿了。

到了初中二年级以后,冬冬已经是个很自信的孩子了。中考报志愿时只报了一所学校———省实验中学。问他为什么不再报一所低一点的重点高中,他却说从没有想过考不上省实验中学。我当时还想,这孩子是不是自信得过头了?

即使孩子长大了,也还需要父母的夸奖和鼓励。儿子在英国读研时,发来了一篇文章,我觉得写得不错,就好好表扬了他。记得我鼓励了他以后,他来信写道:“母亲:看到您的信,我很高兴。父母的肯定,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鼓励。”

你看,母亲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有多么重要。切记:一定要适当夸奖你的孩子。

好孩子都是父母夸出来的,这句话非常正确,只要父母好好掌握夸奖的度,就能让孩子永远自信满满。

如何与儿子谈遗精和手淫?


儿子读六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在儿子的班里讲过青春期发育时身体的变化,内容很详细,包括遗精和自慰。我的<成长与性>他是第一个读者.

儿子上初中后,看着孩子快速发育的身体,我还是请先生给儿子单独谈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我想让儿子在这个阶段不要因为发育而带来任何的压力,让他和父亲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因为孩子的性问题不是一堂课和一本书就完全能够解决的。父亲和儿子谈青春期的问题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可先生告诉我,他不知道怎样开口,他说:“你是性教育专家,你去和他谈吧!”,一副想推卸的样子。我告诉他:“儿子长大了,是个男人了,我是个女人,和他谈遗精不合适了,你们男人的事应该有男人来解决呀!”,先生勉强同意:“好吧,可我不知道怎么谈!”我开始教先生和儿子谈话的技巧:“你可以这样开始:儿子,爸爸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变化,比如,有一天早上起床时,发现内裤上有一些粘粘的液体,这就是遗精,这是我们每个男人长大的标志,是非常正常的。我不知道你有这个变化了吗?如果已经有了,爸爸要祝贺你长大成人了,如果现在还没有,总有一天你也会像爸爸一样。”于是,选择一个儿子心境平和的夜晚,先生遵照指示执行了,他告诉我儿子不是很配合,不愿意和爸爸交流,我告诉先生,不管儿子是什么态度,你都要将那些话说完,你认为他不配合,是因为他害羞,但那些话他一定会听进心里的。先生还告诉了儿子如果遗精,该如何进行清洁的问题。

儿子上初中二年级了,我继续请先生给儿子谈手淫的问题。有了第一次的尝试,这次他没有推辞,接受了任务。我仍然将技巧告诉了他,一定要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开头,这样,儿子就容易接受。比如,可以这样说:“有时候,我们的身体有性的冲动,我们会用手或其它物品去摩擦生殖器官,获得一种快感,这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感到轻松,爸爸在你这么大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你有吗?随后就能够进入与儿子的交流。”先生说儿子仍然没有配合他,我说没有关系,他心里已经接受了你和他的谈话,在和儿子谈手淫的问题时,一定要告诉孩子:身体有性的冲动,通过手淫可以释放性压力,这样的手淫对身心健康是有利的,如果没有性冲动,通过手淫刺激身体产生性兴奋,这样的手淫会带来身心伤害。

用父亲自己的经历开头,让孩子感到不尴尬,感觉到父亲的亲近:“原来爸爸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在随后的交流中,可以用相关的书籍进行,因为父母的专业知识有限,用专家的书籍比较合适。最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爸爸交流。在以后的每半年或一年,都要循序渐进的和孩子交流,如果这样来处理青春期孩子的发育问题,孩子就愿意和父母交流,可以减少孩子在青春期的逆反,因为,青春期的主要问题就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变化引起的。

当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时,由于害羞的心理,加上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搭建与孩子进行性问题交流的平台,所以孩子不愿意主动与父母交流。在这个时期,父母主动和孩子交流尤为重要。

爱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


有些伤害是悄悄发生的。

著名哲学家JeremyBentham说过一句名言:“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把世界分为两种人,另一种则没有”。而我认为,世上有两种父母,一种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另一种则没有。

最近看了一位已经回国的留美学生的回忆录,里面痛诉了父母从小对自己“过度关爱”,导致他患上心理疾病,他不仅拉黑了跟父母的联系方式,并且已经12个春节没回家……

看完这份回忆录,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位留美学生“敏感”、“脆弱”,存在认知偏误,的确需要心理疏导和帮助。但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父母的教育,还有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我们不能说一个孩子成年后的心理问题就是小时候父母导致的,但这对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确存在不恰当之处,他们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养育,而不是把一个孩子当“一个孩子”养育,根源是他们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同理心和尊重。我们作为父母,该从父母的角度,对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回忆录里有些细节,值得我们这些父母关注:

妈妈给儿子穿裙子,把儿子打扮成女娃;

儿子被欺凌时,妈妈让儿子要“哭着”跟老师说;

参加演出需要穿短裤,但妈妈仍坚持给儿子穿长裤;

儿子因为不会剥鸡蛋被亲戚嘲笑,父母不以为然;

……

多少父母懂得“尊重”的涵义?

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养育的父母,他们最大的特征是,孩子是我的,我爱如何养就如何养,我爱如何教就如何教,他们以一个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和照料孩子;而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他们会把孩子当成一个脱离于父母的个体,把孩子当成一个人,给予尊重和必要的认可,还懂得对孩子换位思考。

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想穿某件衣服,他们可能会耐心地询问孩子的理由,理由合适便要支持;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在面对孩子被欺负时,他们会懂得先听听孩子的心声,甚至鼓励孩子给出解决方法;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如果遭遇孩子被嘲笑时,能感受到孩子的悲伤,及时保护好孩子……简而言之,就是“尊重孩子的内心”。

从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2,3岁的孩子已经有“自主感”的心理需求,具体地表现为“我要穿绿色的衣服,而不是蓝色”,“我要穿跳跳虎的鞋子,而不是白色布鞋”……而孩子到了4,5岁,他们有“主动感”的心理需求,具体地表现为“你让我吃饭,我偏不“,”你让我阅读绘本,我偏要玩玩具熊“……当孩子到了6,7岁,便有了“克服自卑感”的心理需求,当他们被嘲笑时会很受伤、备受挫折。

“尊重”孩子,父母至少要做到的3点:

1、有尊重孩子的意识

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说,没有尊重的爱是控制。有尊重孩子的意识,就是懂得从尊重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开始,有了解孩子语言和行为背后的想法,而不是一开始就否定和批评孩子,更不会强迫和打骂孩子。

某天在一个餐馆里,一位孩子因为不想吃饭被妈妈粗暴地强迫:“你不吃饭,我就不要你了……”没多久孩子便躺地上打滚,引妈妈怒吼:“我的脸面全被你丢光了!我从没见过一个像你这样不可理喻的孩子……”孩子没被妈妈尊重,所以他采取了不尊重妈妈的反馈;这个妈妈尊重自己,却没有尊重孩子。

2、给孩子自己选择的空间

儿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通常成人意识不到他们是很容易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的,这是来自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教诲。不少父母懂得要保全别人的尊严,却忽视了自己的孩子也需要尊严,即使小小孩也不例外。孩子从2岁起,就有自我选择的强烈意愿,比如要先玩什么玩具,要先吃哪种水果。虽然不是让孩子说了算,但父母最好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如果父母长期否定、总是帮孩子拿主意,会给孩子造成挫折,继而引起孩子的习得性无助,他们会放弃选择,甚至还会对父母有怨恨。

有一天我带孩子逛书店,旁边一位小女孩看上了一本童书,她被封面吸引,她非常希望爸爸给她买,但被爸爸冷冷地拒绝:“你怎么总是那样幼稚?小孩子不要看没用的东西!”我看到了小女孩脸上的尴尬。可想而知,这个孩子未来也不会快乐,因为她有一个不懂保全孩子尊严的爸爸。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我:“妈妈,什么是没用的东西?”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以至于我想了很久才说:“没用的东西,只对觉得没用的人才是没用。就像你的玩具变形金刚,对我没用,但对你有用。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没用的……”

3、学会对孩子有同理心

心理学家TeresaWiseman说,同理心是一种与他人一起感受的能力。孩子小时候常常需要父母的认可,即使不认可,但他们也希望被父母理解。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有同理心,便能获得自信,因为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关注和在意。有同理心的父母,也会养育出有同理心、理解他人的孩子,因为父母理解了他们的心思,他们也学会了理解他人。

在对孩子有同理心方面,哲学家孔子是典范。据说有一天,孔子跟子路驾马车去泰山,路上被一小男孩挡路,子路很生气,但当孔子听到孩子说,他在前面用泥巴建了一座“城池”,孩子说:“你是要让城池让马车呢?还是马车绕过城池前进?”听完后,孔子向孩子道歉,继而让子路驾驶马车绕开了孩子的“城池”。大概孔子知道,马车绕开前进用不了多少时间,而孩子用泥巴筑城池花尽了心思。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他们自己,尊重孩子,才是父母最温暖的养育。

将儿子与色情游戏“隔离”(上)


半夜里我起来上厕所,看到儿子房间还亮着灯,我看到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手不停地按着鼠标。当时我觉得他看电脑的表情怪怪的,什么东西让他这么着迷了。

“都几点了,还不睡觉?明天不用上学吗?”我一边走过去。一边说。

可能是我的突然出现把他吓着了,只听见他“啪啪”两下快速敲键盘,然后说:“我正在写作文。”

我走到他电脑旁边,看到屏幕上打开着一个word文件,只写了两段文字。刚才明明看见他在不停地按鼠标,还有他那表情,哪像是写文章的样子?再看电脑工具栏里还有两个窗口,我夺过鼠标点开一个一看,展现在面前的画面顿时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竟是一个定格的做爱画面。

我的怒气“腾”的一下子升了起来:“你这个不要脸的家伙,竟然看这下流东西!”

儿子可能也没有想到我会打开那个电脑窗口,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红着脸小声地说:“你房间里不也放着三级片?”

“你……”我被他气得不行,居然反过来说我了,“你才多大的人啊,再看这个,信不信我把电脑给砸了!”

“看看也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性教育和行为艺术……它可以让大家了解性知识……”儿子还在强词夺理。

第二天检查他的电脑里,我发现了一个隐藏起来的游戏,点开游戏后,那个游戏全是日文,我不知道怎么玩,但本能地觉得这不是什么好的游戏。趁儿子还没回来,根据搜索来的玩法打开一看,才明白那竟是一个不堪入目的色情游戏

难怪儿子昨天晚上有点魂不守舍!想起以前在媒体上看到的,有些因浏览黄色网站最后发生性犯罪的事,我心里开始害怕了:幸亏儿子还没有“实践”,否则就糟了。我悄悄删掉了这个不健康的游戏。

儿子一回家我就又一次严厉警告他:“你再碰一下那脏游戏看我怎么跟你算账!”

接下来几天,儿子都规规矩矩,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完成作业。没料到待我出差回来再检查,那个游戏又顽固地出现在电脑中。我恨恨地说:“这家伙看来是死性不改了,沉迷于令人作呕、画面不堪入目、手段龌龊至极的色情游戏,看我今晚怎么收拾他!”

“你这样对他,我真怕逼得他离家出走了那怎么办?”老婆一句话,像一盆冷水一样浇在我头上。退到客厅,我冷静下来。

那些天,我无心工作,总在考虑如何处理这件事。教育方式过于粗暴是不可取,可轻描淡写的方式和他谈,以这种游戏的吸引力,儿子顶多表面上认错,暗地里照样会偷偷地玩。

关键时刻,老婆给我出了个主意:“单纯的压制性手段已经没有用了,我们还不如放开来谈,跟儿子心平气和地沟通,引导儿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儿子的一些思想误区进行及时的纠正?”我迟疑地看着她。

“要想改变儿子,首先要改变我们自己。”老婆说,“最好的方法是和儿子多沟通。至于如何开展这样的对话,这里面需要一些技巧,因为牵涉到性,我认为你跟儿子沟通比较好一些。你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间,两个人独处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跟他谈谈。”

我接受了老婆的建议:从现在开始,要面对现实,冷静对待,不要急,一步步来。

那天晚上,我把儿子叫到身边,语气温和地说:“孩子,在成长的路途中,你不小心掉进了网络游戏的泥潭里。这是我最伤心的事,你知道吗?这个网络泥潭可以让你远离正常的生活轨道,甚至于让你失去了理想和起码的理性!看着你正慢慢抛弃家庭的温情召唤,沉湎在那些龌龊的游戏当中,作为你的父母,我们的心在滴血!但我相信,只要你愿意勇敢面对,一定能够跳出网络泥潭,回到阳光灿烂的现实。让爸爸和你一起努力,好吗?”

我的话对他有很大的触动,那之后,我不时陪他看他喜欢的足球、篮球比赛的电视节目,还向他请教篮球比赛的知识,与他谈一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什么球星转会等,根本不谈上网的事。

下一篇:将儿子与色情游戏“隔离”(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