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新的开学季即将到来,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中,还有哪些让你觉得学到了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怎么培养男孩子的性别意识》,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据德国儿童行为学家的一项专题研究表明,大约有6%的男孩在其上中小学,甚至进幼儿园时,会表现出程度不等的“娘娘腔”,而且其中有一半在其成年后仍表现得“奶油味”十足。

所谓“娘娘腔”,指的是男孩在行为上某种程度的女孩化,表现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其中较典型的有:说话爱发嗲,走路踩“碎步”,举手投足间动作忸怩,爱跟女孩子玩等。一般来说,“娘娘腔”并不一定会像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可能导致同性恋,但却可能给男孩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带来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

曾经有一位网友写过这样一篇帖子,它或许会给我们一些警示:

“我的外表、身材和女的一模一样,走路也是,从小到大都被别人取笑“娘娘腔”“人妖”之类的,我的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也没人愿意和我交朋友。现在毕业了,尽管我很努力地改变自己,把自己打扮得MAN点,虽然动作是改变了,但是外表和身材却改变不了。出来工作后,我天天都被一些老女人在背后议论。我很烦,很郁闷,很不开心。我总是恨她们为什么这样对待我,我自己也不想这样。我天生外貌就那样,那叫我怎么办?所以我很痛恨她们,她们说我的时候我也会还击她们,骂她们死老太婆..为什么我的命运这么惨,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男生那样过正常的生活,为什么我的父母要把我生成这样?”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父母搭建的温柔陷阱。长辈的过度关心和温柔软化了孩子成长应有的个性和棱角。有些父母喜欢把男孩当女孩养,给他们扎小辫、戴小花帽、穿裙子等。此外,许多孩子都是在母亲、奶奶和姥姥的怀抱中度过学龄前时光的,等到上了幼儿园、小学,也都以女性老师居多,这种从女性怀抱中走出来的男孩,大都不自觉地以女性形象来规范自己,性格做派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女性靠拢..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如果把这一观点用在教育上,那么,它指的就是要按照男孩、女孩的生理差异进行差别教育。通过性别定位、性别差异、性教育等来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差别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男孩自然健康地成长。因此,我们对男孩的教育与培养,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男孩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性别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训练,有侧重地挖掘男孩的潜能。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正确地对男孩进行性别教育呢?

1.给男孩创造一个良好的性别环境

要对男孩进行性别教育,家长首先要做好性别榜样。一般来说,父母是男孩性别的启蒙老师。男孩都是通过父母认识自己性别的。如果父母在家庭中扮演不同但正确的性别角色,那么男孩就会很自然地接受父亲的影响并认同父亲,女孩则会认同并模仿母亲。

2.让男孩明确他的性别特征

可以在取名、着装、生活用品的选择上进行规范,以便日后让男孩形成正确的性取向意识。在男孩稍微长大一些,能听懂言语的时候,家长应该将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在洗澡、着装、修整发型和玩具选择等方面要有明确的性别区分,从而让男孩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接受大自然、热爱人类,认识生命的本质。男孩的性认知是在一种很自然的情况下完成的。

3.让男孩探索自己的身体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洗澡、睡前,很自然地让男孩认识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要男孩认识到生殖器官与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并不神秘,而且父母还要引导男孩保持身体的清洁,让男孩从小就养成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

4.让男孩喜欢自己的性别

“妈妈,我也要留长头发,我也要穿裙子!”你的儿子是否表达过这样的愿望?这绝不是一句戏言,而是有着深刻的根源存在。男孩的性别与父母的希望相反,父母因此对男孩实行相反性别抚养和相反性别角色教育和要求,男孩就会竭力投父母所好,而改变自己的性别认同,学习模仿异性行为。

如果一个男孩的父母特别希望要一个女孩,并在男孩面前有意无意地表达出了这种愿望,那么男孩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爱就有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希望自己是个女孩,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厌恶自己的性别。如果父母对男孩这种厌恶情绪不及时纠正,那么男孩就会出现性别认同混乱现象。这将使他们非常痛苦,常常觉得自己有一个错误的身体。

拿掉男孩儿头上的“小花帽”

有一部分男孩在上中小学,甚至进幼儿园时,会表现出程度不等的“娘娘腔”,而且其中有一半在其成年后仍表现得“奶油味”十足。为避免这种情况,父母要注意不能把男孩当女孩养,给他们扎小辫、戴小花帽、穿裙子等,而应该在在取名、着装、生活用品的选择上进行规范,以便让男孩形成正确的性取向意识。

zj09.com小编推荐

如何让男孩子正确完成性别认同


男孩出现“娘娘腔”倾向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家长错误的性别教育之外,我们主要列举与家长教育有关的以下两点,供家长们借鉴。

如何让男孩子正确完成性别认同

1、家长的“包办”和溺爱

对于男孩来说,家长的过分溺爱也可能会引起他们的男性特征消失。男孩与女孩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女孩常常会通过她们敏锐的感觉来认识周围的世界,而男孩则是通过他们的冒险行为去认识世界的。但如果家长对男孩太过溺爱,每当男孩通过冒险去探索世界时,家长就会心疼地提醒他们:儿子,不要,那太危险!因此,在家长的多次阻止和提醒下,男孩的那种通过冒险和动手来认识世界的特性就会消失,从此男孩变得有些“娘娘腔”倾向也就不足为奇了。

2、父亲角色的缺失

由于工作、事业或其他原因,父亲常常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男孩是通过模仿来完成自己的性别认同的,如果从小时候开始,一直都是妈妈或者阿姨在他们的身边打转,由于缺少男性榜样,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模仿身边这些女性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的性别认同会渐渐定型,这样,即使男孩在幼儿园或学校会接触到其他男孩,他们女性化的行为也不会轻易发生改变。

那么,为了使男孩正确并且顺利地完成性别认同,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方法一:了解男孩性别认同的发展历程

很多家长常常持有这样的观点:两三岁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性别意识,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性别教育。

其实,家长们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男孩的性别取向很早就开始形成了。在他们18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分辨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如果男孩在两三岁时,能够很好地感受并认同自己的性别,到了五六岁时,他们就会形成一种稳定并持久的性别认同。在这一阶段,男孩的性别观念会有些僵化甚至是传统,他们会认为:女孩是乏味的,我才不会跟他们一起玩。但当男孩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之后,这种明确的性别界限就会自动消除。

方法二:给事物披上“性别”的外衣

简单来说,就是强化男孩的性别,并鼓励男孩去培养男子汉气概。如果男孩从小接受的是这种教育,那他绝对不会出现“娘娘腔”的倾向。例如:给男孩买了一本图画书,你可以告诉他:“这是一本专门为男孩写的书。”想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是男孩,你的力气大,就应该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想让男孩去锻炼身体,就可以这样对他说:“这个器材是专门为需要锻炼身体的小男子汉设计的,怎么样,来试一试?”当然,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这种方式虽好,但不可多用或滥用,否则只会使男孩产生反感情绪。

方法三:利用“偶像”培养男孩的男子气概

男孩一旦有了性别区分的意识,便总想找机会来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他们会主动与女孩以及与女孩们所玩的那些玩具保持距离,以此来证明他们与女孩的不同;他们总是模仿那些比他们大的男孩,模仿他们的桀骜不驯、藐视权威;他们总是到处打抱不平,但是,有时他们的打抱不平也会变成侵略行为。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虽然这些小男孩总是在试图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但在很多时候,他们也会表现出软弱,例如,他们也会害怕某个事物、也会哭泣。在这些时候,家长总会试图通过讲道理让男孩明白什么是男子汉,例如,“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汉是不能随便掉眼泪的”……但事实上,家长们对男孩的这种教育基本是无效的,因为男孩大多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经验的。对于这些正在成长的小男孩来说,当他们有了明确的性别意识之后,他们都会为自己找一个伟大的男性偶像,作为成长的模仿对象。他们也许会把家长的说教当成耳旁风,但他们绝对会关注自己的偶像最近有什么动态。

从何时起应该培养孩子性别意识


孩子的性别教育,对于家长们来说似乎再简单不过: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没有什么教导可言。但是,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女生装扮中性,言行粗犷泼辣……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的。”说起现在的孩子,一些家长有些看不明白。专家认为,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应该加强性别角色的教育,家庭教育中也应该注重这一点。

男孩女孩性格特征相反

小羽是一名高二女生,但从小到大一直没梳过长发,没穿过裙子,言谈举止都大大咧咧的,俨然是个“假小子”。在小羽的班级里,有好几个像她这样的“假小子”,她们的性格都非常直爽、开朗,经常和一群男生称兄道弟。相比之下,班级里有些男生则举止文静、性格柔弱。小羽说:“我们许多女生都喜欢李宇春青春洒脱的形象,觉得那样很帅。”

而某小学教三年级的陈老师则对小学生中的“阴盛阳衰”感到有些担忧:“近几年,我发现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入校的那段时间,哭闹的学生中男孩占了大多数,女孩反倒很少哭闹,比男孩更能适应环境,独立能力也更强。甚至有的女孩吵嘴、打架也比男孩厉害。”

在采访中,一些学生家长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已把中性打扮当成一种时尚、潮流,“我觉得有的孩子男女性别的差异都有些模糊不清了,真不知道现在该如何教育孩子了。”

3岁后应培养性别意识

目前国内有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幼儿园分厕对孩子性别意识的认知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幼儿园也在尝试这种做法。他们认为,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学系袁立壮老师指出,现在的孩子出现以上的现象,是因为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或缺失,这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爱护自己,这是非常必要的。但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从出生就应开始的性别教育。性别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基础,是孩子对自身了解的启蒙,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所以从小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别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袁老师介绍,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而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至于6—12岁的小学阶段,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社会知识和兴趣的培养上,这个阶段则属于孩子性别意识的潜伏期。“所以,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

“幼儿阶段所受的影响要比青春期孩子所受的影响大得多。我们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发现,有同性恋倾向的人,都会追溯到幼儿阶段的经历。”袁老师认为,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对3—6岁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性别教育,传授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

男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呢?(秋季亲子教育)


前言:不管教育男孩还是女孩,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单个的特点方法,以下就让我们先了解下教育男孩子父母们所应该注意的几点吧,相信这对于父母们教育优秀的男孩子可起到有利的效果!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亲子网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

有的父母特别宠爱男孩,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

有的父母很有钱,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

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

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原则四: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

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

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

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亲子教育

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

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希望每位男孩的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儿子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为荣!

本网站小编总结:新一代的父母们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却又苦于没有方法,而以上的四大原则正好解决了父母们的这一难题,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将孩子养成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教育男孩子必备的四大原则


每位男孩的家长,如果具备了这四大原则,那么你的孩子会很了不起!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

有的父母特别宠爱男孩,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

有的父母很有钱,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

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

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原则四: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

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

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

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

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

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希望每位男孩的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儿子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为荣!

好父亲如何对男孩子进行性教育


很多中年男子都会回忆起在自己年轻时常常面临性问题的困扰,结果长时间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喘不上气儿来。这在当时性禁锢的历史背景下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顺利地成为男子汉,不再重演历史的悲剧,很乐意从家庭性教育入手,让孩子在各个发育时期都能获得科学的、适时的、适度的、适量的性知识。这一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实践起来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容易。所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将对当父亲的人大有帮助。

首先,最重要的前提便是处理好父子关系,好的性教育需要在父子之间建立起挚爱与尊重的关系。

如果一位“父亲”留给孩子的印象总是粗暴、冷漠、严峻、缺乏耐心,看他们不顺眼,孩子见到父亲就像老鼠见了猫,尽量躲得远远的,父子之间怎么可能敞开心扉、平等地谈问题呢?

其次,做父亲的必须多与孩子在一起游戏、交谈,倾听孩子的心声,承认孩子的爱好和感受,分享孩子的兴趣和快乐,甚至癖好,以尊重的态度支持他们的爱好。

有些男子错误地认为既然要培养男孩子的勇敢与果断,那就不能对他们太亲近了。其实男孩和女孩一样,同样需要体肤之亲,特别是来自父亲的亲近。这种充满温情的触摸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安全感,使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感情的联系及学会如何去爱别人,体肤之亲是反映和传达爱和支持的基本手段。

再次,切不要认为性教育就是讲性技巧,孩子们一般不会在哪一个早晨醒来突然提出一大堆性问题。

他们会在成长过程中随时提出各式各样的与性有关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是逐步涌现出来的。对孩子的性教育要相机行事,当然越早越好,越真实越好。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爱的教育和父子亲情的培植是需要时间的,无论怎么忙也得抽时间陪伴儿子,缺乏父爱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

开展性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只有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摆出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强加于他们,以理服人,即不是以势压人,这样才可能处理好父子关系,做好家庭性教育工作。

您知道如何引导宝贝性别意识吗


您知道如何引导宝贝性别意识吗

爸爸妈妈应留意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爸爸妈妈对性别的接受程度会影响宝贝对自身性别的认可。比如,如果妈妈因为工作和家务过于繁忙,有时会抱怨“做真累”,这种观点则有可能引起对自己性别的悲观。性别是有差异的,但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爸爸妈妈应该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应该让宝贝理解: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不论性别如何,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才华。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1.注意养育方式对宝贝性别意识的影响。

爸爸妈妈的养育方式从宝贝一出生便不断地影响他们。有的爸爸妈妈为了自己没有圆梦——想男孩生了女孩,想女孩生了男孩,就将自己的宝贝装扮成相反的性别,认为反正宝贝年纪小,意识不到其中的差异。事实上,这些模糊的态度非常容易使宝贝发生性别认同上的混乱,阻碍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

2.为宝贝树立良好的性别角色榜样。

父母就是宝贝绝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在日常的身体和视觉接触中,宝贝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身上发展对异性的信任,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这对宝贝的影响是终身的。爸爸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景让宝贝理解不同的性别角色,比如在爸爸工作辛苦时,妈妈和女儿一起安慰爸爸,体现女性的温柔和理解;爸爸和儿子一起来完成繁重的劳动,让儿子感受作为男子汉应有的坚强和力量。

3.尊重宝贝先天的气质类型,不要给宝贝套上性别的枷锁。

虽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性别刻板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和女性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上已经呈现了一定的中性化。严格的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相对的两极,人本身就具有双性化。因此在性别认同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不宜过多的限制宝贝的爱好,以免阻碍他们的个性发展。

4.重视爸爸在宝贝性别意识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心理学家们发现,爸爸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而妈妈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差别不如爸爸那样明显。比如,在游戏中,爸爸会严格地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标准来要求(尤其要求儿子)玩那些适合其性别的游戏,而妈妈总是怕孩子磕着、碰着,并以温柔的方式不加区别的对待孩子。

在游戏活动中,爸爸是处在一个独特的位置上来影响宝贝的活动和对活动的选择的,他们总是比妈妈更多地鼓励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从事探索活动,帮助宝贝掌握技巧、获得经验,在这些游戏活动中逐渐培养了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也使女孩子逐渐摆脱了只能进行安静游戏的传统束缚,使她们在温顺的性格中增添了开朗、果敢、自信等优良品质。

请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性别观


请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性别观

玩具汽车和穿牛仔衣裤,并不能让男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男子。真正使他认为到这一点的,是他童年初期和父亲之间的有益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他渴望长大后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

如果父亲有意拒绝儿子要布娃娃的请求,或者表现出为儿子的女孩品味而担心,孩子的男子气质也并不会因此面得到加强。事实上,儿子甚至会觉察到自己和父亲的男子气质都值得怀疑,或者认为两个人都缺乏男子气质。如果父亲对自己的男子气质感到自信,他就应该通过给儿子买布娃娃的方式,来帮助儿子发展父爱中的母爱一面。 

从小培养孩子的性别观

与此相同,女孩也从妈妈身上寻找自己的偶像。如果当妈妈的能鼓励女儿去参加许多活动来开发她的极限能力,并且自己也去这样做,她就能培养出一个既自信,又健壮的女儿来。但是,如果当母亲的过分担心自己的女子气质,或者担心自己对男人没有吸引力,她就可能过分重视女儿的女子气质。如果她只给女儿布娃娃和炊事具玩,并且总是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就会使孩子曲解女性的特点。 

女孩子同父亲建立积极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当父亲的不理女儿,轻视女人,拒绝和她玩球,或者不让她参加野营、钓鱼等活动,她就可能产生自卑感,并进一步养成老古董性格。其实,小女孩想要玩具汽车,小男孩想要布娃娃都很正常,而且完全可以给他们买这种玩具。男孩想玩布娃娃是因为他具有做父亲的情感,而不是因为他的女子气。因此,应该帮助他成为一名好父亲。不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如果他们想穿不分性别衣服,或者女孩子喜欢穿礼服,那就让他们穿好了,不会有什么坏处。 

至于干家务活的问题,专家认为,应该给男孩子和女孩子分配同样的活。男子和女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应该从事同样的职业。男孩子可以和他们的姐姐妹妹一样,应该做铺床、打扫房间和刷碗等活,而且要干得同样多。女孩子也可以做打扫院子等活,就像我希望她妈妈也能这么做一样。但是,我并不是说不管什么活他们都不应该交换,都应该完全平等,而只是说不应该对他们有明显的歧视或区分。父母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看孩子的特点时要记住,男孩子主要像父亲,但也是常常有点像母亲,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一定程度上像母亲。 

有些女孩子就像她们的父亲,她们有的喜欢养鸟,有的成为了免疫学家,而她们的母亲并没有这种兴趣。所以,孩子的特点问题只存在着程度上、兴趣上或者对事物的看法上的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或者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异性的特点。这样能使他们长大以后理解异性,并且具有更丰富、更容易变通的个性。在整体上讲,它也有益于社会,因为它能使人对各种职业有一个综合的看法。

由于一个人不可能具有百分之百的单一性特点,所以,只要孩子能欣然地接受他们的现状,那么,不论他们已经养成什么样的复杂特点,对事物持什么态度或者有什么爱好,都可以尽管放心地让他们去发展。这样总比由于家长的反对而让他们感到羞愧和忧虑要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