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才能做到高高兴兴地引导孩子入园呢?

下面列举四个方面,供年轻父母参考:

1.注意消除幼儿对幼儿园和老师的反感与恐惧心理。例如,请入了园的小朋友到家来玩,听他们讲幼儿园里的生活和游戏;讲述小朋友的趣事;讲述老师的可亲可爱;讲述幼儿园里的各种各样好玩具;从而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和兴趣。

2.父母要理智地对待孩子入园时的哭闹。孩子初到幼儿园,难免会哭一阵的,只要父母不把这种情况看得很严重而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那么,经过几次后,孩子看到哭也没用了,以后就不再哭了,并逐渐对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起来。

3.应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和小朋友交往;经常邀请别的小朋友共同游戏,这就会使孩子养成愿意到小朋友中去的习惯。当他(她)看到别的孩子进了幼儿园后,他(她)也想进幼儿园了。

4.父母应该相信,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既长身体,又长知识,并树立集体生活的观念,以免总是担心顾虑。尤其孩子是看着父母态度的,只要父母有决心,孩子就会有信心了。

5.为了使孩子高兴入园,父母还可预先教唱热爱幼儿园的儿歌,使孩子边唱边入园,那就更好了。

zj09.com小编推荐

如何启发与引导孩子的思维(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我们的体机离不开水的输送,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多喝水可防止小朋们上火等等,但就是有一些小朋友不听话,不管老师怎么说就是不爱喝水,那么如何才能让宝宝乖乖喝水呢?以下就来看下吧!

一大早,班里的老师就皱着眉头对我说:“这些日子天气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就是不爱喝水,道理说了一箩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终不高,真拿他们没办法。”

看着老师们无奈的样子,我想起了我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幼儿指导

已经到了深夏,家长们送幼儿回园时,跟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麻烦老师让我的孩子多喝水。”为了让孩子喝足够的水,我特意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讲了饮水的重要性。喝水时,别的小朋友都接一大杯水咕咚咕咚地喝,只有浩浩接了半杯水勉强地喝着。当我转身看别的小朋友时,晓彤跑过来说:“老师,浩浩把水全倒进水池里了。”我听了,心里一怔,难道刚才我说的那一大堆话对他就一点作用也没起?我真想走过去罚他,让他当着我的面重新再接一大杯水喝,可一想,这又有什么用呢?他今天当着我的面喝了,可明天又会怎么样呢?正在无奈的时候,我的眼睛无意中看到了窗台上那盆打蔫的花,眼睛一亮,有办法了。

自由活动时,我悄悄地把浩浩叫到窗前,指着那盆花对他说:“浩浩,这盆花好像生病了,你给他看看病好吗?你看前两天花还开得特别漂亮呢,可为什么现在连花骨朵都耷拉脑袋了?”浩浩很仔细地观察着,并用手按了按花盆里的土,然后自信地说:“老师,你看花盆里的土都裂缝了。我看这花肯定是好几天没有喝水了,咱们快给它浇水吧,要不它会渴死的。”于是,我和浩浩一起为花浇了水。他边浇边说:“花你可别死呀,我一定能给你治好病,以后我天天给你浇水,让你喝得饱饱的,现在你还渴不渴了?”

一连几天,浩浩都是第一个来园,第一件事就是为花浇水。这天他兴奋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你快来看,花骨朵不死了,你看它开得多好看呀!”我又叫别的小朋友一起欣赏,然后不失时机地说:“小朋友,浩浩天天都不忘给花浇水,所以小花才得救了,花呀可感谢浩浩小朋友了,可是它还有些担心……”浩浩抢着问:“它担心什么?”我故作神秘地说:“它说,只告诉浩浩一个人。”浩浩受宠若惊地期待着,我走到他身边,蹲下身悄声对他说:“小花可心疼你了!它说,你天天忙着为它浇水,都顾不上自己喝水,嗓子干得直咳嗽。它多希望你也和它一样天天都喝足了水,这样就不会生病,身体长得又高又壮,你说呢?”他听了高兴地说:“老师你等着。”说着,他用水杯接了一大杯水,大口大口地喝着,好像他从来没有喝过这么香这么甜的水。幼儿须知

在工作中,教师会遇到许多类似上面所诉的小事。如果我们只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幼儿,并用简单的说教方式去解决问题,他们是不会理解和接受的。相反,如果我们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多想一想,多问一问为什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去巧妙地启发、引导他们,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不是所有的道理都能立刻被幼儿接受,我们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体验、理解,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实践。

本网站小编总结:做位一名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有高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不泯的童心,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启发与引导及解决问题,但愿此篇小文章可以让老师们有所醒悟吧!

让孩子开开心心入园去


宝宝第一次离开家进入幼儿园、第一次来到小学开始正规作息时间和课程的学习,是成长中经历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宝宝对进入幼儿园和小学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激动、焦虑、不安……家长们在这个时期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关注孩子哪些方面的培养?

一、储备知识不如储备能力

家长们常会询问我们:“孩子还有一年就上学了,是上学前班还是上幼儿园大班?学前班上一年好还是半年好?幼儿园亲子班上多长时间?”

亲子班和学前班都是为了更好的衔接幼儿园和小学,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储备。以学前班为例,在学前班能提前学习到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前学习的孩子在小学早期会表现得更轻松,但一、二年级学习成绩好,不是判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的标准,越到高年级学习成绩越会拉开距离,也越能显示出孩子个体的学习习惯、方法、效率、能力等的不同。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要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吃饭、入厕、穿脱衣服鞋子、按时睡觉起床、整理书包、写作业、阅读、独立思考能力等。

二、强化规定不如熟悉环境

进入幼儿园和小学,有固定作息时间和相关的要求规定,比如吃早饭的时间、午休的时间、上学放学的时间、课后要完成作业、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等。“到幼儿园要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上幼儿园就不能睡懒觉了!”“你不听话,我就找老师来,让老师管你。”“上小学得写作业”......对于尚不熟悉幼儿园、学校环境的孩子,听到家长不断的提醒各种要求规定时,会给孩子增加入园入学前的紧张与焦虑。入园入学前家长尽量多带宝宝熟悉学校环境、老师、班级内的小朋友,多结识已经入园或入学小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家长之间分享育儿经验,交流育儿困惑,孩子在玩耍之间逐渐的熟悉彼此,为独立入园入学做好准备。

三、反复询问不如坦诚交流

孩子离开家庭,独自在幼儿园或小学,家长非常渴望了解孩子一天的状况,见到孩子会忍不住反复询问:“今天中午吃的什么饭?”“今天乖不乖?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在学校和小朋友玩得怎么样?”……这样的追问会使孩子厌烦,有时应付两句就不想再说,甚至不做回答。

家长可以在和孩子一起游戏时,主动和孩子聊聊一天的见闻、自己的感受,再引导孩子说说他在学校的见闻、感受。交流时,家长要多倾听,不急于评判,坦诚地与孩子交流。

初入园入学的孩子情绪变化波动非常大,这时需要家长耐心的陪伴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待孩子情绪平稳后会迎来各方面能力的飞速发展。

家长如何让宝宝快乐入园


家长如何让宝宝快乐入园

“我要妈妈,呜呜呜……”刚上幼儿园时,很多宝宝经常闹着“要妈妈”,搞得老师和家长都非常焦虑,不知该如何是好。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哭,别扭着走不掉;有些家长扭不过孩子,干脆就此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对此,专家建议家长:要理解宝宝的“入园焦虑”,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宝宝的“入园不适应症”。

接受孩子的分离焦虑

宝宝初次入园时,由于周边环境陌生,往往会产生恐惧感和无助感,从而整天大哭大闹、吵着回家或者沉默寡言,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但专家表示:“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哭。哭是孩子的权利、是孩子的需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面临孩子的入园焦虑,家长和幼儿园的任务,不是阻止或杜绝孩子们的哭声,而是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据专家介绍,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角度来看,3岁儿童的交往范围还主要停留在家庭中。因此入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孩子小的时候,得到长辈们悉心的照料,是全家人关注的中心。可在幼儿园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他们要适应幼儿园里的日程,遵守幼儿园的常规,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老师的注意力和教室里的玩具、书籍……这一切,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对孩子们来说,初入园是一个突然的转变——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父母送进了一个完全陌生,没有任何感情依托的空间,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对任何人他们都不感兴趣,他们只是疑惑“为什么妈妈要抛弃我?”专家认为,对于孩子的焦虑心情,家长首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

三步骤助宝宝快乐入园

熟悉新环境:专家建议,在入院前,家长要带宝宝到幼儿园熟悉环境,参观幼儿园教室、卧室和活动室等各种场地,在幼儿园停留一两个小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各种新环境,让宝宝有熟悉和亲切感。

做好交往准备:入园前还要做好孩子的交往准备:每天早晚让孩子与社区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不要关在家里;每天有意识地给孩子独处的时间,让孩子知道妈妈走了还会回来。此外,家长还要加强与老师的信息联系和感情交流,在入园时要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在家的生活习惯和特点,便于老师掌握情况进行教育。

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很多时候,只要成人对孩子稍微“预告”一下下一步要做什么,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专家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几天有意识对孩子进行“入园倒计时”,提高孩子对即将发生的情况的“预测能力”。如有可能,在入园前一天为孩子做一个小型的庆祝会,祝贺孩子长大了,祝贺孩子上幼儿园了,完成“仪式教育”。

他山之石:德国的父母在孩子入园的当天除了为孩子买一只各种文具配套齐全的书包外,还会准备一个惊喜——入园彩袋:圆锥形的纸袋,里面装有各种糖果甜点,以及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赠送的小礼物,像巨大的蛋筒冰淇淋,每个孩子都会抱着它第一次去幼儿园,兴奋地期待着打开彩袋的那一刻。

如何让孩子笑着入园(宝宝入园)


引言:暑期开学就又到入园季了,新一轮的爸爸妈妈就要接受孩子去幼儿园的现实问题了,暑期的爸爸妈妈们就以及经做好准备了,将自己的宝宝开始往幼儿园送了,接下来肯定会发生很多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专家的意见。

专家指出:3岁左右入园最合适

孩子什么时候上幼儿园比较好?黄萍介绍,宝宝入园,幼儿园的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置,而幼师专业的课程也是按照3-6岁儿童来设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生理状况不同。”

她认为,孩子在3岁左右上幼儿园比较合适,这时候孩子处在社交的敏感期,希望和小朋友一起交流、游戏。同时,孩子在语言上有了飞速发展,能把自己的经历、想法、情绪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对其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以及快速融入集体生活是很重要的。在生活技能上有了一定积累,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在心理上,也具备了基本的与父母分离的承受能力。

让孩子远离分离焦虑

进入幼儿园之后,孩子需要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照顾者,还要离开妈妈,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孩子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入园分离焦虑。

建议,认为家长只要细心做好这几点,孩子基本能够爱上幼儿园。家长应让孩子有这样的概念:长大了就要去上学,宝宝入园,而幼儿园是迈入上学的第一步;其次,家长应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生活;让孩子保持快乐的情绪;家长挑选上放学时段,带着孩子熟悉从幼儿园到家的路途和环境,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在入园前,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好学习用具、玩具、日常用品以及备用衣物,并为孩子在他的物品上做上姓名等记号。

本网站小编:

第一次上幼儿园,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做好以下准备1、了解幼儿园作息时间,开始在家中模仿;2、让孩子学会自己找水喝;3、能自己吃饭;4、能自己大小便,最起码能便前通知家长;5、与小朋友和大人能用基本语言交流。准备越充分,孩子越容易适应幼儿园。

孩子不去幼儿园?家长巧引导


孩子3岁6个月,刚上幼儿园一个星期,前面2天回家还有说有笑,后面3天回家就哭闹,说不去上幼儿园,什么都听不进,而且已经影响到睡眠了,晚上要哭闹几次说不去上幼儿园,作家长的是否该坚持?

幼儿园虽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玩耍,但幼儿园终究没有家里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师的约束,定时吃饭,按时睡觉,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干什么。因此,即使每天放学时好好的,早上起床时,小朋友还是会对上幼儿园心生抗拒。

在初入园周围小朋友哭闹的氛围下,小朋友的矫情度也会upup地上升。谁送孩子入园则是为孩子创造安全感的第一步:

选择平时跟宝宝最亲密的家人。

由最亲密的家人帮助幼儿园老师与自家小孩建立安全域,通过一些简单的互动让宝宝熟悉老师,减少敌意,将幼儿园的老师纳入到小朋友的安全域内,重复一周左右孩子就会逐渐有安全感起来。

很多人说选择送入园的家人一定是要妈妈,其实未必,重要的是宝宝对谁最有安全感。

比如我儿子自小跟爸爸的关系更和谐,每次带土豆出去上游泳课都是爸爸带,孩子在熟悉了游乐场的环境之后,想要带走他,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有几次是我自己上阵主动抱他走,基本上会把他弄哭,儿子对我好感顿失。但每次换了爸爸效果就会好很多。

所以,送孩子去幼儿园这件事,不一定要妈妈,正确的选择是给孩子最多安全感的家人。

其次,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6岁的孩童,跟成人相比,他们更容易被新鲜事物转移注意力。建议孩子在幼儿园里时,借助老师的手送孩子一件新的玩具或者新的绘本,可以是之前孩子接触过但是又没自己拥有的新鲜事物。

适当“物质贿赂”,孩子会有“被关爱”的感觉,就会减少他的分离焦虑。成功被新玩具吸引的孩子,开心会冲淡在幼儿园陌生环境里的不安。

再次,等就一个字。

孩子立马适应幼儿园氛围是不切实际的,这是个过程,尤其是第一次入园,成人进入一个单位还要有适应期,更何况是孩子呢?

等,是送给各位老母亲的金玉良言。

任何一个环节也都急不得,孩子的主心骨急了最糟糕,孩子因为敏感最容易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焦虑。

且急躁了就容易病急乱投医,像新闻中爷爷这种彪悍的做法并不妥当,急躁粗暴的送孩子入园只会让孩子更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逆反恐惧心理,还可能造成孩子伤害,也容易被人误会是不法分子。

第四,安全感是底子,信任感是表子

老母亲要学会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网上流传的照片都是家长垫着脚站在园区外偷偷关照孩子,黏黏糊糊,犹犹豫豫,一旦被发现,孩子会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欺骗感,也容易将好不容易建立的安全域打破。

老母亲的过于担心,实际上是不信任,孩子对于不信任其实很敏感。换句话说,妈妈的心大一点,佛系一点,孩子成长会快一点。

最后一点,正确的问话很重要。

经过以上操作,孩子好不容易在幼儿园得以安生,但你却不小心一句话就踩了雷,立刻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不良记忆,前功尽弃。

比如动不动就上来问孩子:

“今天老师有没有对你做奇怪的事情?”

“宝宝,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

“今天你有没有不乖呀?”

这些负面情绪的话,非但不能鼓励小朋友与你建立良性沟通,相反,因为你的负向引导,立刻调动了孩子的矫情,让他一下子就联想到不愉快,孩子好不容易对幼儿园建立的安全感也会被打破。

这里有十句话,可以让你跟孩子之间更和谐,坚固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感:

宝贝,你今天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开心的事情可以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愉快记忆,促使多巴胺的分泌,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更多的好感。

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呀?

这个问题一方面继续保持正向情绪引导,另一方面能够侧面了解孩子的人际搭建是否顺利。

今天你听了什么好玩的故事呀?

表达欲望是个语言学习期孩子最明显的特征,滔滔不绝的话语表达可以让孩子更自信。

宝宝今天玩了哪些玩具,给爸爸妈妈讲一下呗?

父母同时过问宝宝的日常,会让孩子有被关心的感觉,在幼儿园被分离焦虑的控制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会觉得即使不跟爸妈在一起,爸妈一样是可以关心自己的。

听说你学会唱歌了,宝宝能给妈妈唱一个吗?

一些能调动孩子其他感官的表达方式,比诉说与更拉进孩子与妈妈的关系。

今天听说宝宝画了一幅画,能教教妈妈不?

适当的示弱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厉害,增加其自豪感。

妈妈听说你学会系鞋带了?

新技能的get,是孩子能否独立适应新环境的开始,对减少孩子的挫败感有很大的好处。

今天幼儿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不管在成人的眼里是否有趣,当孩子兴致勃勃的讲话的时候,只要倾听并适当配合孩子的表演欲。

听说你今天对xxx老师说谢谢了,你很棒呀!

刚入园的孩子对老师有敌意,一提起老师都会让孩子警觉,但是使用夸赞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减缓对老师的敌意。老师毕竟是孩子能否更快适应幼儿园的帮手,正向引导舒缓敌意要讲究技巧。

你今天帮助佳佳(任何小朋友)做了什么?

开启具体事件的回忆模式,引导孩子梳理事情发生的经过,增加孩子的荣誉感。

以上10问,当然是要建立在对孩子的了解和关心基础上,进行的正向引导,千万不要有负面事件干扰。

这10个问题可以随机搭配2-3个问题,切忌一股脑儿10个问题问全,会让宝宝失去新鲜感和耐心。

做到以上几点,成为幼儿园的天使宝宝,你的孩子也可以。

家长对孩子入园前准备及入园后调整


王彦玲强调,如果孩子明显偏小,一般不赞成提前入园。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一两个月的差距都会比较明显,孩子小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心智成熟水平都会差一些,很容易导致常说的被欺负的现象产生。

家长也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孩子在入园前和入园初,都表现出孤僻、严重哭闹、一想到幼儿园就表现出严重的恐惧感,甚至影响吃饭、入睡,可以考虑暂缓入学。

家长也需心理调适

其实,在上幼儿园这件事上,无助的不仅仅是孩子,对于即将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妈妈来说,“如何为孩子做足准备”、“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都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王彦玲表示,作为父母,特别是妈妈一定要做好多重准备,最好在孩子入园前一个月就开始做一些心理调试。

首先,对于上幼儿园这件事,家长不要吓唬孩子。故意的吓唬不太可能,但家长一般会忽视一些无意的行为。例如,在孩子面前,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孩子上学后是否安全?是否能吃饱饭?是否会哭闹?这些焦虑、不安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感到焦虑不安。

其次,家长不要过度强调上幼儿园的好处,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做作、不真实,会让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入园后容易产生失落感。

当然,家长要给孩子多讲幼儿园的事,不过,尽量采用平和的语气进行讲述。家长应该像讲故事一样,经常给孩子讲讲,幼儿园有几位老师?他们长什么样?幼儿园有什么玩具?幼儿园的孩子都在吃什么?

此外,家长还可以在家里跟孩子玩“幼儿园的一天”的游戏。家长可以扮演老师,跟孩子做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幼儿园的宝宝上午做什么?中午吃什么?怎么睡觉?下午怎么玩耍?围绕着幼儿园的一天进行实际的模拟游戏。

王彦玲强调,在介绍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切忌夸大幼儿园好玩的玩具,这样会导致孩子误认为,幼儿园等于游乐场,会导致孩子玩累了就闹着回家,玩腻了就产生心理失望的落差。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幼儿园不光是玩的地方,更是学规矩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学规矩,这样才能长大”。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最好尽早确定要上哪所幼儿园,提前进行准备。如果幼儿园主动提供家长进园参观的机会,那再好不过。重点在于,参观过程由孩子主导,父母跟随。不管孩子想去小花园或者洗手间都可以,因为这是他即将进入的环境的一部分。让孩子掌握主动权的意义在于,他能获得控制感,想靠在妈妈身上就靠在妈妈身上,想出去转转就出去转转,想回家也可以立刻回家。这能最快地让孩子熟悉: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有哪些人?会发生哪些事?妈妈也能看到教室里在发生什么事情,老师会怎么处理问题。

如何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症”?


宝贝初入幼儿园,很多家长表现的比宝贝更痛苦,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家长们想象的要强得多。家长们必须经历一道充满眼泪和痛苦的“关”,给宝贝一个成长的机会!

送孩子入园不当的六种做法:

1.善意谎言、不辞而别

“今天不去幼儿园,快点穿好衣服,妈妈带你去看鱼!”、“你去跟小朋友玩,妈妈上厕所,妈妈不走。”很多家长都是用这种方式把孩子骗到幼儿园,为了不直接面对孩子的眼泪和纠缠,就不辞而别,当孩子发现家长不见的时候,会哭得更凶,而且会让孩子失去了对亲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悲悲切切、难舍难分

“再见”说了一遍又一遍,总不忍心离去,再抱一抱,再亲一亲,家长总是想多陪伴一会儿,希望孩子能多一些安慰,但这样的做法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这就如同演员演戏一样,入戏越深,越难从角色中抽离。幼儿园老师其实也不喜欢家长这种做法。

3.过度担忧、加倍补偿

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苦受罪了,接回去以后,百般宠爱、处处迁就,有的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和食品。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娇气、任性,有的孩子还会把上幼儿园当作条件进行要挟,大人必须答应孩子所提的要求才去幼儿园。

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一哭就不去幼儿园了,反反复复,送送停停。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很难融入集体,不坚持入园的孩子会错过很多课,对游戏规则和学习都不熟悉,往往会成为尴尬的“局外人”。

5.消极暗示、威胁恐吓

“听老师话,要不我就不来接你了。”威胁加吓唬是很多成人“对付”小孩儿的绝招,但这样的孩子一般胆子会比较小,特别是到了不熟悉的环境当中,认为处处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

6.疑神疑鬼、中途放弃

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尿湿裤子、吃不饱饭、生病没人照顾,因此果断退园,这也是某些家长的做法。他们的担心有时候确实是客观事实,新生入园阶段,老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幼儿都面面俱到。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并尽量调整心态,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送孩子轻松入园的六种做法:

1.未雨绸缪

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家长要给孩子多带几套衣裤和袜子,以备尿湿裤子时更换,书包里准备一个袋子,用来装换下的脏衣服。女孩子的头发要便于打理,不给老师带来附加的工作量。

2.积极暗示

用正能量影响你的孩子“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终于可以去幼儿园了!”、“老师说今天我们家孩子表现可棒了,不用老师喂,自己吃了一大碗饭呢!”除了语言暗示以外,情绪、表情、行为的暗示更为重要,家长的态度孩子都能读懂,并且深受影响。

3.情感援助

给孩子带上安慰物一个毛绒玩具在成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是在离开亲人的陌生环境中,这个玩具承载的是孩子情感的依托。现在很多幼儿园也会在入园须知上建议刚入园的孩子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

4.信任园方

既来之,则安之有的家长会躲在幼儿园的某个角落当侦察员,看老师有没有“修理”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心神不宁,到处搜寻亲人的身影,也不利于信任感的建立。既然来了,就选择相信,家长的信任感会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和老师。

5.避重就轻

不要跟孩子讲大道理对于3岁的孩子,只讲大道理是没用的,要运用一些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方法,比如把起床穿衣服当成一种游戏,跟小孩子不能较真,要懂得迂回和转弯。

6.持之以恒

不要让眼泪动摇了决心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是最关键的,这个月如果能顺利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可以采取“晚来早走”的方式入园,减少在幼儿园的时间,让孩子感觉一天不是那么漫长、难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