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茅教授,您好:我的儿子1岁11个月了,他在1岁的时候断的奶,断奶后就不懂得母亲的乳房了,可是到了1岁10个月,突然又要摸我的乳房,被我制止了,后来我将此事告诉在家带他的阿姨注意他的这种举动,不要让他摸阿姨的。这几天,我发现他有一个癖好——喜欢用小手摸着被角睡觉,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我对他摸乳房的举动拒绝对吗?他后来摸被角与这得不到满足有关吗?这算是恋物吗?对他这两种行为我该如何?有没有幼儿心理(尤其是性心理)方面的书籍?希望您能及时给我解答。

茅于燕:恋物癖是一种精神病,指的是病人对某种东西有控制不住的冲动,看见它,一定要去弄来。比如有的男子喜欢女性的内衣,想尽办法去收集来。

你这儿所讲的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小年龄儿童喜欢某种东西(特别是柔软的东西)是很常见的,这是一种心理安全的需要。抱着一只手绒玩具、抓住一条手巾或被角、甚至摸着一定的T恤衫,他感觉到安全。这些“东西”称之为“慰藉物”(comfortobject)。一般最晚到4-5岁就不要了。

你不让他摸你的乳房或阿姨的乳房这是对的。孩子已经快两岁了,不应该再爱些幼稚的动作了,而且这也是一种不美观、不文明的动作,又要有一个人敞怀露体地陪养他,更不好了。

小手摸被角也是一种需要慰藉物的表现,在一两岁的儿童中也很常见。想要改正这些小毛病,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千万不要紧张,这是儿童常有的行为,等他生活经验丰富一些了、活动的内容多样化了,他会自动放弃的。

2、不要批评、不要取笑,因为他只是做了他喜欢的“事”,他并不“坏”。

3、在睡觉时,可以给他讲讲故事、拍拍他。看到他的手摸着被角,就轻轻地移开,不要说什么,用一个制止的眼神就可以了。

4、会有反复,这不要紧,慢慢就会改正了。

5、把睡眠的环境重新布置一下,床换个位置,改换一下旧情景。

6、把被换一床,也可能有用。

7、睡前不要让他太兴奋,最好一上床就有睡意。

8、可能的话,带他到姥姥、奶奶家去住几天,彻底改换一下睡前情景。

9、如果他还要摸妈妈的乳房,一定要把乳房遮起来(即穿好衣服)。不让他看见,会好得多。如果他闹,可以给他玩具,转移注意。

相关推荐

我的孩子有艺术天赋吗


由于我的职业,总是有很多家长来找我,请我看看他们的孩子的画,每次总是没等我看完,就急不可待地问:我的孩子有艺术天赋吗?

这些家长的意思是:如果有,就送进美术班;如果没有,就干脆放弃美术的教育和培养。面对如此轻率的决定,我忍不住觉得很担忧。要知道,只要你愿意,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那个有绘画天赋的人。6岁的奥斯曼是个来自埃及的孩子,活泼好动。他的妈妈是我的好朋友。当我要求奥斯曼画张画给我看的时候,妈妈却先连连摇头:他不会,他没有美术天赋。我看着奥斯曼。他安静地注视着我,什么也没有说,显然对母亲的话并不觉得惊讶。

可是我很惊讶。我领他去我的画室,给他一张白色的画纸,一支大号的油画笔,告诉他我想要一张温暖色彩的画。

“温暖,你明白吗?”

由于奥斯曼只能说一点点英语,而我一句阿拉伯语都不会,所以我只能用简单的英语词汇和他交流。没想到他很害羞地笑了,做了一个拥抱的动作,使我喜出望外。我决定让他自己画。我离开了画室,和他的母亲在客厅里聊天。

过了一会儿,奥斯曼跑来拉我的手,示意我去看看他的画。

我看到一片桔黄的浓重的色彩,和一些浅浅的柠檬颜色的点。我立刻开始和他讨论“拥抱”和“色彩”。最后,他比划着告诉我,他画的是太阳拥抱了冰孩子,冰被融化了,水珠滴下来,在球场的地上流出温暖的颜色……

真是惊人的表达和想象!

“真的是你自己想的?是你自己画的?”奥斯曼的母亲激动得眼圈都红了,“他以前从来不喜欢画,也从来不对我说这些。”她说。

绘画和交谈使奥斯曼很快成了我的好朋友。现在他经常和我用夹杂着阿拉伯语的英语聊天,告诉我他家乡的房子和学校的很多故事,并且动不动就要画出来给我看。

于是,我请奥斯曼的妈妈也一起作画。

“我不行,我连最简单的色彩也调不好!”

我说:“你需要什么颜色?调不好,我可以帮你!”

当奥斯曼替妈妈摆好纸和笔的时候,我看见这位妈妈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了。她小心翼翼地用笔沾了一点点颜料,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房子。我告诉她基本的调色和要求,她渐渐开始放下心理包袱。

事后她告诉我,她刚拿起笔的时候是多么恐慌。“可是我一注意到色彩在纸上产生的变化,就开始感到非常轻松。我真感谢你,让我得到这样的体验。”

有许多父母和孩子,像奥斯曼和他妈妈那样,因为没有受过启发式艺术教育而害怕或逃避美术,看到他们,我感到深深的遗憾。

绘画是可以属于每一个人的。当你尽情地把来自你内心的感情表达在画面上的时候,你是独特而且不能代替的,你可以体会到的美妙将远远异于语言和想像。

小其妈妈供稿

帮助宝宝戒掉恋物癖


对许多父母来说,要抽掉宝宝的奶嘴、旧毛毯、枕头,那可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善良的出发点总是换来宝宝的哭闹不休,然后又跌进妥协的深渊。究竟怎么才能改掉宝宝的恋物习惯呢?首先,家长不要对这种习惯感到奇怪,宝宝眷恋与他朝夕相处的物品属于正常现象,千万不要让宝宝觉得自己的举止是不对的。在宝宝逐渐走向独立的时候,这些物品是提供安全感的拐杖。

戒除守则1:避免强制性戒除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3个渐进式戒除方法。

小布块随身带:从旧棉被上剪下一块布料,让小宝宝带在身上,尤其适合已上幼儿园的宝宝。

多买一件:不论是毛巾、小棉被还是小枕头,当发现宝宝有特别依恋的现象时,不妨把一模一样的东西多买一件,方便替换清洗,维持基本的卫生清洁。

多找替代品:用宝宝感兴趣的其他东西来转移注意力,多找一些替代品。如果喜欢的东西太多,宝宝的恋物习惯就难以维持,也就更难对某一件物品保持强烈的依恋。

戒除守则2:为依恋物举行告别仪式

在帮宝宝戒除恋物习惯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一致。不妨与宝宝一起举行戒除仪式,如戒奶嘴告别仪式,请宝宝用口述或画图方式,跟奶嘴真正说byebye,一起把奶嘴收起来、埋起来,甚至是丢掉,消灭一切会让宝宝思念奶嘴的可能性。

同时,父母不妨适时给予宝宝奖励,或协助宝宝开发其他兴趣,陪伴他、鼓励他勇于探索,寻找其他更美好、更有趣的事物。或者分配一些小任务给宝宝,加强他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这对戒除恋物习惯也很有帮助。

儿童早教:孩子有恋物癖怎么办


孩子有恋物癖该怎么办

1、平常多拥抱孩子,多拍抚孩子的后背和头上,以解其“肌肤挨饿”。

留意拥抱和拍抚并不是奖励,不必等孩子画得一幅好画或弹出来第一首钢琴曲子时再去拥抱他。拥抱应该是平时的、没有理由的,即使孩子做不对事觉得躁动不安,还可以拥抱他,后面一种大量的是在几代人中间寻找一种无音的调解方法。孩子有恋物癖怎么办?

习惯性的拥抱给孩子那样的暗示着:我会在你身边;我喜欢你;别害怕,有我呢;失败了没事儿;你很安全性……常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决不能将小包被或泰迪熊作为他的“精神实质安全带”。孩子有恋物癖怎么办?

2、即使让孩子独居一室,还要开展临睡前抚慰工作中。

因此的孩子都会本能反应上惧怕恶梦和黑喑,因此强制将孩子与父母分离,对孩子是一件没办法接纳的事。许多儿童便是在入眠前的担心躁动不安中沾染“恋袜癖瘾”的,假如父母在孩子独临睡前守候孩子,唱催眠音乐或读一两个美好的童话故事,开亮一盏小灯,等孩子入睡再离去,就较为非常容易使其对抱被包被这类物块“脱瘾”。

3、搞清九成之上恋袜癖少年儿童会被小包被、小靠枕、丝绒布熊、用惯的毛巾这类“成瘾”后,做妈妈的在购买这种儿童用具时,就需要有目的地备下好多个“转移质粒载体”,让孩子没法对在其中的某些物品“专一”。

假如一开始就备下两三条小包被、一个丝绒布熊家中(包含丝绒布熊长辈、父母、叔叔婶婶、小丝绒布熊和它的堂弟们),让孩子挑选应用得话,孩子也许便会感悟到:它是无性命的化学物质,而不是有情感能沟通交流的人。

孩子恋物癖的缘故

1、很早以前让宝宝刚开始在少年儿童屋子里独立入眠,刚入幼儿园环境转变造成生疏自然环境或路人群会给宝宝产生挺大的刺激性。

许多家中定居标准优异,很早以前让宝宝在儿童房间独立入眠;或是宝宝刚入园时,自然环境的转变会造成出現各种各样偏异个人行为,恋袜癖便是在其中一种,宝宝会想方设法根据各种各样感观来抚慰本身的心态冲动

2、父母工作中忙,孩子由严肃认真的全职保姆一手带大,通常与动漫相随成才在依赖产生的关键时期,宝宝期待获得父母的抚摩和疼惜。

假如父母常常与宝宝分离出来,由卡通片守候、由严肃认真的全职保姆一手带大,宝宝便会没有安全感,把一些物件做为母亲的代表或代替品,把本来对家人的依赖迁移到对物件的依赖上。

3、重视让孩子上早教班,但日常生活却觉得孩子玩耍打闹是虚度光阴和父母玩耍打闹的要求在婴儿的的身上主要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舒服的身体接触中,宝宝获得的不但是感知觉的发展趋势,还获得了心理状态上的释放压力,可以降低紧张。因此,宝宝所恋之物全是这些小被子、毛绒娃娃等较为绵软的物品。孩子有恋物癖怎么办?

如何预防孩子恋物癖

1、解决好恋母情节的转换

针对恋物癖等性喜好阻碍的预防要从儿童刚开始,尤其是解决好3~五岁时儿童恋母情节的转换。例如妈妈一方面不必过度娇惯男孩,此外在孩子眼前加强对爸爸优质质量的认同,不然假如过多娇惯而又在眼前斥责孩子爸爸的并不是,会阻拦男孩将对妈妈的依赖变换为对爸爸的认可。

2、防止欠佳的性兴奋

妈妈在男孩三岁之后不适合与他同房共眠,不要在孩子眼前衣着內衣,不必蹂躏男孩的生殖器官,夫妇亲密无间个人行为尤其是夫妻生活要防止让孩子见到。

3、立即恰当的性启蒙教育

在不一样年龄层要依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开展立即恰当的性启蒙教育,正确引导她们正确对待俩性生理学和心理状态的差别,清除对异性朋友的太过新鲜感。对异性朋友的好感度或挚爱乃至学生谈恋爱不必一味地施压而要有效地正确引导。

4、塑造孩子优良的性情

要重视家庭氛围对儿童人格特质的危害。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塑造优良的个性化质量,如乐观大气、英勇信心等。

5、缓解孩子的工作压力

子有恋物癖怎么办?父母除开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课业之外,更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心里健康,产生亲密无间的亲子沟通,并学好协助孩子缓解各种各样工作压力。例如,不要在课业层面给孩子过多的工作压力,孩子校园内做错事不必一味地斥责乃至责骂,想要先给与宽慰维护孩子,缓解她们的工作压力,返回家中后再详尽掌握状况,给与适当地解决。

宝宝挑战规则 我该坚持原则吗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两岁左右的小孩最难带,特别是菜鸟爸妈面对这个时期的宝宝基本没辙。很多家长疑问:为何两岁左右的宝宝总是说“不”?是叛逆还是成长必经的阶段?该纠正还是该保护?宝宝用“不”挑战规则,妈妈该坚持还是该妥协?两岁宝宝进入了自我意识发展时期,“不”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但宝宝绝不是想要和你作对,他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这些你阻止他做的事情。

1、1.5—3岁,宝宝爱说“不”

每一个宝宝都会在1.5岁到3岁之间经历一段喜欢说“不”的时期,这是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1岁以前,在宝宝眼中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但宝宝成长到两岁左右,开始逐渐意识到除了“我”还有“他人”,外界环境中的很多东西都不属于我。

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出现一些否定行为,他们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开始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和思考世界,只是他们还没学会用更好的方法去处理。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宝宝经常说“不”,这正是宝宝希望通过自己对大人观点和指令的否定,来强调自己的存在,也是寻求大人对他们尊重的一条途径。

2、说“不”是积极探索的一种表现

科学家表示“生命体最先表现出的状态就是探索的状态。如果一个生命体最初表现的状态不积极,那么他的心理一定不健康。”好奇与探索的欲望是每个宝宝与生俱来的,随着身体和智力的不断发育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宝宝开始慢慢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

但很多时候家长出于保护的原则,对宝宝的某些探索行为予以阻止。当宝宝想要做一件事情,而父母不允许时,他就会本能地说“不”。可见,宝宝说“不”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渴望积极探索的一种表现,是成长的标志和动力,是一件妈妈值得为之高兴的事。所以家长在出于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多放手让宝宝大胆尝试。

3、说“不”是和父母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

对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很多被成人认定的“叛逆行为”,实际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叛逆,而是宝宝和父母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有一项研究对两岁左右宝宝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一组“叛逆性”强的宝宝,长大后80%都独立性非常强;而在另一组“叛逆性”比较弱的宝宝中,只有24%在成年后做到比较有独立性。因此在宝宝3岁以前,父母如果能给宝宝足够的说“不”的机会,实际上是在锻炼宝宝自己做判断和自己做决定。

如果家长严厉剥夺宝宝说“不”的权力,给宝宝诸多的限制,宝宝在应该出现“叛逆行为”的年龄没有出现相应的行为,很可能对其后期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4、妈妈问:宝宝说不,我该妥协吗?

面对总是说“不”的宝宝,家长应该是妥协让步还是坚持阻止?一些家长表示,尽管已经了解到宝宝爱说“不”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总是向宝宝妥协不是一种宠溺吗?宝宝不就变得一点规矩都没有了?面对宝宝说“不”,小编教你4步走。

Step1、对于宝宝说“不”的行为,父母首先不要有情绪上的迁怒。家长在给孩子提出要求时,也让孩子能够畅通无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拥有选择的权力,并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的选择。

Step2、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放手让宝宝探索,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限制。随着宝宝视听觉和运动能力的发育,外界环境对宝宝来说越来越新奇。面对新鲜的事物,宝宝总是难以抑制探索的欲望。给宝宝自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是为了帮宝宝建构规则。宝宝在经历了对各种各样自由的体验后,才能真正发现哪一种规则适合他,进而他会很自愿地去遵守这个规则。

Step3、对于一些关系到安全的必要的限制和规则,妈妈要坚持。当宝宝做的符合规则时,妈妈一定要积极表扬。如果宝宝违反了规则,或是对遵守规则进行反抗,妈妈可以表情严肃地告诉宝宝不可以,尝试让他了解事情后果与伤害,必要时候可以让他“碰碰壁”。

Step4、妈妈还可以尝试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果宝宝嚷嚷着非要这样做不可,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当时的情景特点,想想办法通过一些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忘记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对同一事物保持注意的时间是很短暂的,会很快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

所以,爸爸妈妈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例如,宝宝就是要玩妈妈的手机,这时,妈妈可以说,“宝宝,电视里正在播放你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你不想看吗?”这样一来,宝宝的注意力就能转移到动画片上去了,会把刚才的事情很快忘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