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调皮,总想怎么镇住他。一两岁撒野的时候,就拿大灰狼来吓唬他。晚上他不睡觉,说句:“大灰狼来了!”他立即乖乖睡觉,不出十分钟就睡着了。

(两岁宝宝心语:大灰狼一定是很可怕的动物,连妈妈都害怕,我得听话,乖乖地睡觉。)

到了三四岁,他不怕大灰狼了,大灰狼不管用了。

(三岁宝宝心语:妈妈天天拿大灰狼吓唬我,我可不再上当了,这个游戏不好玩。)

点评:两岁的宝宝天真、简单,没有形成一定的判断力,特别容易受哄骗。妈妈习惯用“大灰狼”来哄骗宝宝,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预期目标。宝宝过了三岁,语言表达能力与判断力有了一定的进步,妈妈常说的谎话再作为矫正宝宝的某些不乖行为,手段就行不通了,得另想办法,难道还要继续采取哄骗的方式吗?

有次上街,碰到一个乞丐,灰头土脸的。宝宝对他很警惕,很紧张,钻到我怀里,偶尔探头看看他。路上,他不停地问关于乞丐的事。“妈妈,他为什么那么脏?他的妈妈呢?他爸爸呢?他家在哪儿?他打不打人啊?他吃那些脏东西肚子痛不痛?”

当时我觉得没什么,就随便敷衍了几句:“他不听爸爸妈妈的话,爸爸妈妈就把他撵出家门。他没有钱,没有房子,所以就在街上捡垃圾吃,睡大街。没有人给他洗澡,所以他很脏!”宝宝听了默默地一句话也不说。有一次他手里拿着糖,还扔了两颗给乞丐。

点评:妈妈的解释满足了宝宝的好奇心,而且宝宝在听完之后还生出一定的同情心,说明妈妈的言论影响了他的行为,是个好妈妈的作为。

有一次,我叫他洗澡,他偏不,怎么劝也不洗。我忽然想起了那乞丐:“你不洗澡,就要变成乞丐啦!好脏哦!”这招果然灵,宝宝立即自己脱了衣服去洗澡。边洗边说,“妈妈,乞丐不洗澡,好臭哦!我要洗得干干净净的!”我不住地点头,以为找到了对付他的妙方。

点评:在儿童形成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妈妈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引导宝宝行为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宝宝的哪些行为会消除,哪些行为会保留,进而影响他整体的心理状态。这位妈妈仍然采取了"哄"的方式。不过从妈妈口中说出的谎言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丝毫的欺骗意味,反倒成为另类激励,鞭策着宝宝朝着某个方向努力进取。你看,因为妈妈的谎话,宝宝乖乖地脱了衣服去洗澡了。

又有一次,他玩了玩具不肯收拾。无论我怎么叫他都不予理睬。我一急,拉起他朝门外走:“你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了!到大街上当乞丐去!”他大哭着求饶:“妈妈妈妈,我错了,我错了!”之后去收拾了玩具,平日里爱说爱笑的他,闷闷的,一句话都没有,只静静依偎着我。

(宝宝心语:当乞丐?太吓人了!比“大灰狼”还可怕!)

我的心为之触动了:是做得过分了吗?因为当时在气头上,也没重视。

点评:妈妈虽然觉察到自己有些过分,但没有重视起来,也许是认为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正是在妈妈所编造的谎言中,宝宝认真吃饭了,喜欢上刷牙和洗脸了,更用功读书了,家庭中的善意谎言成为一条亘古不变的教子定律代代相传。

又有一次,我跟宝宝开玩笑,说他是爸爸厂边的一个乞丐生下来扔在路边的,我看着可怜,就捡回来养了。他信以为真,仔细地问:“扔在哪儿?你怎么看到的?”

我哈哈大笑,说是开玩笑的,你就是我生的。宝宝又一次沉默了。

点评:虽然善意的谎话是出于对宝宝的无限期待与关爱,但谁又能保证每一次用谎言包裹下的好心与善意终将令人接受、引人走向正确呢?实际上,善意的谎言有危害性,它让宝宝觉得周围的世界很不可靠,使他处于深度的恐惧之中,也不利于他了解事情的真实逻辑,对宝宝思维逻辑的形成是一大困扰,更严重的是对心理的一种摧残。

对这些事,我依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昨天,家里来了个小妹妹,比他小一岁。他不喜欢这小妹妹,处处刁难她。小妹妹把一个玩具扔地上了,他追着要小妹妹捡起来,小妹妹跑了,他抓到小妹妹就往门外推,边推边说:“你不听话,把你撵出去当乞丐!”语气很歹毒。小妹妹来的这两天,宝宝一直都很不友好,无论怎么教育,他总是与小妹妹水火不容。今天看到他这副样子,就在他的屁股上狠狠揍了几下。

点评:妈妈在生活中有意和无意的说谎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宝宝的行为和心理情绪,正如宝宝对待小妹妹表现出的语言暴力倾向,长此下去,长大后多半会没有同情心,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自尊心很低,甚至带有暴力倾向。

老公立即护起短来了,不让我打,还责问我:“是谁说要撵宝宝出去当乞丐的?”是啊,这么狠毒的话,出自最亲最爱最信赖的妈妈的口!我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伤害了我最爱的宝贝稚嫩的心!我这么对待他,他也这么对待小朋友,将来他就这么对待爸爸妈妈!对不起,宝贝,妈妈错了!

点评:真是个好妈妈!做为父母,勇于承认错误并纠正错误,难能可贵。

其实,像我这样吓唬宝宝的妈妈很多,今天把我的心得写出来,是想告诫妈妈们慎用这种教育方式。如果给宝宝的心灵蒙上了阴影,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我们将后悔莫及!我想这种伤害一时半会是不会显露的,但它潜伏在灵魂深处,将来对宝宝的人格、家庭、婚姻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要用圣洁的母爱来感化宝宝,用真善美的情感来净化宝宝的心灵!让他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真诚、善良、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点评:真正爱孩子的妈妈懂得:妈妈的诚信可以换取宝宝的诚信,妈妈的谎言所得到的决不仅仅是宝宝的谎言。要培养心智健全的宝宝,除了要有一颗母爱之心外,还要从我们一点一滴的行为做起,自己不说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答应宝宝的事情就力求做到,当实在无法做到的时候,也要给宝宝一个合理的解释,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真诚可信的。这才是好妈妈真正的爱的表现。

相关推荐

早教相关知识:不能对孩子说的三种谎言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孩子要求的东西家长觉得不应该给他,又不想直接拒绝孩子,于是就编个谎言蒙混过关。虽然表面上看这种做法很有效,但是这会对孩子未来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提醒各位家长,不要轻易对孩子撒谎。

其实,家长对孩子撒谎大部分的原因是为了省事,谎言可以很快的抑制孩子的某些想法,而讲道理可能要浪费很多的口舌,也不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教育孩子是不能图省事的,不科学的谎言会在无形中对孩子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认知力和对事物的判断力。有三种谎言是不能对孩子说的,它们会从情感上和认知上对孩子造成影响,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三种谎言。

第一种,不科学的谎言。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好奇心也越来越强,常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些问题家长也不清楚,这时家长不要“打肿脸充胖子”,给孩子编造答案,让孩子学到一些不科学的知识。这种错误是千万不能犯的。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彤彤很喜欢吃糖,看见棒棒糖问奶奶是什么,奶奶为了让彤彤少吃糖,告诉彤彤“那不是糖,是小锤子。”这种谎言是不科学的。奶奶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制止彤彤吃糖,给彤彤讲一个美丽的故事“从前在一片大森林里,有一只漂亮的兔子,特别喜欢吃糖,吃了很多的糖,忽然,它哎哟哟的叫了起来,原来啊,它的牙齿长了很多小洞……”。孩子一般都很喜欢听故事,用讲故事的办法来给孩子讲道理常常是最有效的。

第二种,吓唬型的谎言。到了宝宝睡觉的时间,他却还不想睡觉,有些家长会采取吓唬的方式让孩子乖乖睡觉“赶快睡,再不睡,大鬼小鬼就来找你了。”这种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家长可以给孩子读几个故事,这样既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又可以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第三种,情感型的谎言。当孩子哭闹不停,家长心情烦躁时,可能随口说出这样的话“你再哭,再哭,妈妈不要你了。”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使孩子的情绪更糟糕,闹的更加厉害。

总结: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甚至不得已而对孩子说谎,但是,说谎也是要有原则的,有些谎言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家长必须注意,不能轻易说出这种谎言。事实上,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学习的过程,教育孩子不能随心所欲,由着家长的性子来,而是要不断的学习,借鉴他人好的教育方法,为己所用。

早教相关知识:不能轻易向孩子说出的几种谎言


在家长教育孩子的漫长过程中,总免不了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向孩子编造一些谎言,以期达到吓唬孩子、制止孩子、安抚孩子等目的。的确,为了满足孩子天真、好奇的心理,家长适时地、适当地向孩子说些谎言无可厚非,但家长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孩子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都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大人们对孩子随意的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影响他们这些能力的因素之一,因此,家长在编造谎言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以免适得其反,对孩子思想、心灵的健康成长造成伤害。而以下三种谎言时,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说的。

第一、情感类谎言:我们是否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对孩子说:“再哭、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丢了你,不要你了”,这话自然是假话,父母自然不是真得要丢掉孩子,但对于尚未完全判断力的孩子来说,这话就是真话,那么可想而知,孩子听到这些话会做何反应;

第二、吓唬类谎言:宝宝不听话时,一些家长会说些吓唬类的话试图制止宝宝,如“你再不听话,坏蛋就会把你抓走”,也许这话一出,确实能令宝宝立马安静下来,但它无形之中给宝宝造成的影响。

第三、不科学的谎言:孩子的世界总是好奇的、总是充满了“为什么”的,他们提出的问题常常会让家长摸不着头脑,但这些问题并非完全无厘头的,因此,家长也应该认真对待,不可随口乱答,不可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免不了说谎,有些确实是出于“善意”,但有些谎言又根本不能编造,那该如何是好?事实上,善意的谎言就应该编造得科学、“美丽”。“美丽的谎言”就可以蕴含在美丽的故事中,所以,家长们可以编些美丽的小故事,将想告诉孩子的道理“藏”在其中, 这样寓理于故事的形式再好不过,孩子毕竟都是爱听故事的,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决定了他们更易于从故事中汲取道理、接受教导。

总结:孩子确实天真、“无知”,但他们又是有一定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如果家长编造过于离谱的谎言甚至是吓唬类的、不科学的谎言,总有一天会被孩子“识破”的,那样对孩子的情感和认知都是一种伤害,因此,家长即使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向孩子说谎,也应该科学地说谎、说科学的谎言,这样才能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早教:你对孩子的赞赏过度吗?


伴随着桐年纪的提高,桐爸决策试着着选用赏识教育来协助桐慢慢塑造优良的人生观,因此 那一天:“媳妇,孩子长大以后,我们应当刚开始着眼于挖掘和塑造孩子的身上的优势啦。”“挖掘桐的身上的优势,”桐妈认真地思索着,“嗯,非常好,可桐的身上仿佛没什么优势吧?”听了这句话,桐爸不开心了:“为什么说我儿子没优势,你看看孩子产期是2月18日,出生年月也是2月18日,这就是优势啊!”“那是什么优势啊?”桐妈不屑一顾。“如何算不上,”桐爸小表情严肃认真地表述道,“这就是时间观念么!”你对孩子的赞赏过度吗?

过多赞赏并发症

你对孩子的赞赏过度吗?如今,现有愈来愈多的妈妈了解来到“赞赏”对宝宝发展的关键实际意义,平常里对宝宝们也是一味地表扬、夸赞,可却不了解“赞赏”实际上是把双刃刀,用得不太好仍然会造成许多并发症——

并发症一: 脱离实际的赞赏让宝宝越来越虚荣吧

说白了“赏识教育”就是指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发觉宝宝们的身上的亮点,一得之愚地为她们的发展欢呼。但不论是“发觉”還是“欢呼”全是创建在求真务实的基本上的,妈妈们切勿乱用赞赏,只表扬不指责,乃至把宝宝的“不完美”也说成是“十全十美”,那样脱离实际的赞赏总是提高宝宝们的爱慕虚荣,让她们越来越性情傲慢、性格孤僻。

并发症二: 过度经常的表扬让宝宝放纵自己

人重在有知人之明,但假如妈妈们把“表扬”作为“家常饭”,宝宝干了啥事不管对与错都只褒不贬得话,宝宝便会缺失自我认知、个人评价、自我调整的工作能力,不可以恰当剖析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桐妈曾听闻过那样的一个事例:某中小学测试中有一道看图片题,画的是一个小孩子从楼顶往下泼脏水,把楼底下姥姥刚清洗晾好的被单搞脏,题型是妈妈会对这一小孩子怎么讲?

自然绝大多数同学们的回答全是:妈妈指责了小孩子的个人行为,并使他向姥姥致歉,这些。可有一个同学们的念头却不同寻常,他写的是:妈妈表扬小孩子说“宝宝,你泼得真准!”看见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我觉得妈妈们都应当深思熟虑一下赞赏适当的难题了。

并发症三: 习惯表扬的宝宝经不起挫败

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宝宝们一旦听惯了表扬,就难以再谦虚地接受批评,即便是真诚的指责也会造成不满情绪。你对孩子的赞赏过度吗?此外,在赞扬声中长大了的宝宝经不起一点儿的挫败,一旦遭受挫折,非常容易越来越低落。

权威专家出新招

了解了过多赞赏的弊端,那接下去就要大家听一听权威专家解读的相关表扬的方法及其批评的艺术吧——

宝物一: 把握表扬的方法

妈妈对宝宝的表扬要恰到好处、公平精确,切勿过多浮夸,表扬要言有商品,不能过度含糊更不可以是赞美之词的简易堆积,要让宝宝搞清楚自身怎么会获得表扬,让表扬真实变为一种鼓励宝宝把良好的习惯维持下来的驱动力;妈妈对宝宝的表扬也要把握好熟度、留意掌握分寸,不可以过度经常,赞美之词也无须过度冗杂,有时候一个毫无疑问的目光、一个激励的相拥所获得的实际效果将会会更好;此外,必须需注意的是妈妈们千万别用物质鼓励替代表扬。

宝物二: 学好批评的艺术

你对孩子的赞赏过度吗?赏识教育决不代表着不可以指责,只是要注重批评的艺术。当宝宝干了蠢事的情况下,切勿高声训斥,而要理智地正确引导宝宝了解到自身的不正确,并给予改正;还有,妈妈们不必一直经常地拿自身的宝宝与别的小孩开展较为,絮叨他的诸多不够,应以毫无疑问和积极主动的心态应对她们的缺陷,协助她们发展。

父母分居,怎样对孩子说


友:我的小女孩4岁多了,天真、聪明又敏感。我在照顾她的生活的同时,特别关心她的心理健康,平时对于她的提问,我总是有问必答,可是我一直担心一个问题:如何向她解释我和她父亲现在的关系?

由于我们相处不够融,长期来处于分居状态,她父亲并未住在家里。他也是爱孩子的,许多人劝我们为了孩子而和好,可是做父母的,难道应该为了孩子而凑合下去吗?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我女儿长期以来,一直都知道我们家和别的小朋友的家不一样,我总是以“爸爸出差了”把她对付过去,我知道这不是个好的回答,可又不知应该如何回答。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离异了,我又该如何向她解释呢?

茅于燕:对孩子说明父母分居或离婚的确是困难的。首先,她对父亲和母亲一样的亲爱;其次,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忽然有一天她只能和父亲或母亲在一起;第三,为什么父亲和母亲不像别的小朋友家那样,住在一起呢?

单亲对孩子要有直爽的看法,要直爽解释分居的缘由:

1、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双亲家庭的孩子一样,都能成材,只是单亲要辛苦的多。不要担心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如人,这是根本。

2、不要有负罪感。造成离异或分居是双方的事,并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而且也不是某一方好,某一方坏,是“不合”的结果。

3、要有这样的思想:离异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他们对孩子的爱,不受和配偶离异的影响。应该让双方都有对孩子表示爱的权利和行动。

4、对孩子解释时,要有密切配合的时间、良好的心境,如实地告诉她真相,不要躲闪。讲真相时,只讲事实(比如性格不合、对许多事情看法不一样等),不批评,不让孩子对某一方有恨。

5、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简单地对她讲。

6、告诉孩子爸爸是爱她的,可以去看他、给他打电话,甚至让他到妈妈家里来看她。

7、行为界限仍应照旧,到爸爸那儿去时,也一样。比如不能把鞋脱在沙发上、吃完东西要把残渣倒到垃圾箱里、电视只看一会儿动画片等。

8、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的事与她无关,不是因为她而分开的。这一点很重要。有不少孩子有这种想法。

9、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仍然要管,不要因为舍不得她就放松教育。

10、不要和孩子一起反对另一个家长。

11、鼓励孩子更好地学习,独立性更强,自控能力更大,减少妈妈的任务。

12、一定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亲戚、朋友、邻居等)、在发生困难时(患急病、住处出现危险、赴医生的预约等),能够很容易地找到他。这一点也要让孩子知道。

13、要尽量安排好自己和生活。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可以有一两个周末出去看看朋友、买买东西、散散心、让生活丰富多彩。烦恼是无用的。

14、注意自己身体健康,你的健康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15、给孩子更多的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