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总是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幼儿园就要开学了,但不少孩子仍然是"放假"状态,提到开学就一脸不开心甚至嚎啕大哭,对此,朋友圈里的家长们集体吐槽,你是怎么帮孩子回到"上学模式"的呢?

有的宝宝是从出门就开始哭,一路哭到幼儿园;有的是行为上反抗,比如扔东西,打人等等;有的则是情绪低落的默默含泪;还有的孩子本来好好的,结果到幼儿园里看到别的孩子哭,自己也跟着大哭.......孩子哭闹只是他们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简单粗暴的跟他们说"不许哭"并没有什么卵用,我们要弄清原因,对症下药。

了解孩子为何哭泣?

在成人看来,幼儿园这么好,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还不愿意呢?一是跟宝宝的性格气质特点有关。外向型宝宝不管到哪个新环境都能快速适应,更不用说幼儿园这种全是小朋友的地方了,他能很快和其他人愉快交往。而内向型的宝宝则因胆子较小,社会交往能力较差,不敢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不管是不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在集体生活中可能都会有些不适,从而出现恐惧、害怕等情绪。

二是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及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有关。成年人在不同环境的变换下,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何况是孩子。当从每天吃喝玩乐的愉快假期转变到早起早睡守规矩的幼儿园生活,宝宝当然会焦虑了。

三是孩子太过于依赖父母。在每一次与父母分离的过程中,宝宝对父母的过度依恋都会让其产生担忧和焦躁的情绪,生怕不能在与爸爸妈妈相见。

给宝爸宝妈的小建议

1.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开学前,就在孩子面前树立幼儿园的良好形象:又可以和好多小朋友一起玩啦,可以见到最喜欢的×老师了,可以玩幼儿园的滑滑梯了......这样孩子对幼儿园的抗拒情绪慢慢转化为期待,开学时就能顺其自然的适应了。

2.提前安排与幼儿园相适应的作息时间

放假的时候难免睡得晚起的也晚,一开学要回到早起早睡的作息,想想也觉得痛苦,不如一早就督促孩子早睡早起,中午坚持午睡,以免上幼儿园以后再强行纠正。

3.相信老师

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总不忍心离去,想多陪伴一会,这样不仅不能安慰孩子,还可能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苦受罪,回家后就对孩子百般宠溺,一哭闹就不去幼儿园了,这样来来回回孩子也很难融入集体......

其实这些都是父母对园方的不信任造成的,既然来了,就选择相信幼儿园的工作,相信老师会用心照顾孩子,孩子慢慢就会懂得,虽然离开了妈妈的怀抱,还有老师在身边,他就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从假期回到幼儿园,宝宝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面对宝宝的哭闹、反抗情绪时,父母不要太心急,耐心引导,这段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哦~

延伸阅读

假期马上结束,孩子准备好开学了吗


暑假期间孩子们可不清闲,不少人在放假期间上了各种补习班或者去各处游玩,而这些都会让孩子出现开学综合症。还有十几天孩子就要开学了,想要孩子远离开学综合症,家长是关键,只要家长做法正确了,他们自然也就安心地上学。

1.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

孩子玩的太过或是太high时,家长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听听音乐、看看书,让他们尽快平复心情。在开学前,家长可以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多去看书,了解新的知识。

2.检查孩子的暑假作业

很多孩子会在暑假最后几天来写作业,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暑假过去一半之后,家长应及时检查帮助孩子完成暑假作业。除此以外还可以抽出时间帮助孩子复习,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完成作业,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3.逐步调整孩子作息时间

很多孩子在放假之后,作息时间也变得不规律起来。一开始可能没有啥关系,但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家长应开始逐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比如早上什么时候起床,晚上什么时候睡觉。让孩子逐步适应,等到开学作息时间就完全正常了。

4.让孩子参与家庭会议

在暑假开始之前,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暑期学习计划、生活内容,这样不仅能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5.与孩子一起运动

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在与孩子开会时,可以与孩子讨论做什么运动,什么时候做运动,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总结:

暑期在过去一半之后,家长应该及时与孩子进行探讨,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很尊重自己,自然也就愿意去遵守。同时,家长也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千万别一味的由着孩子。

孩子在幼儿园都学了什么?


宝宝到了3岁左右,爸妈再不舍得也会狠下心把宝宝送到幼儿园,让他去感受集体生活,让他开始离开大人的庇护,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可是你是否了解幼儿园教育,知道宝宝都在幼儿园学什么吗?

学习怎样做学生

在许多爸爸妈妈看来,幼儿园里孩子们很自由,可以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自由选择玩具和玩伴,这可是老师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让孩子自由融入集体和轻松气氛呢。进了幼儿园,孩子学会了把玩具放回原处,学会了离开教室的时候,听老师的口令排队,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里,什么时候午餐,什么时候午睡,什么时候吃点心。

学会了自控,知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不能随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老师说话。你发现了吗,孩子比在家里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乖多了?

学习怎样交朋友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产冲突。

孩子学会怎样参与别人的活动,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干什么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默默看别人玩,或者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样的社交对于孩子长大之后融入集体大有帮助呢。

学习怎样独立做事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纽扣、梳头发、拿玩具,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这样的关照,他们会要求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里穿好衣服,要求他们在多少时间内到教室外边排队。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了自己穿鞋,开果汁瓶盖,知道上了洗手间之后要洗手。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也给爸爸妈妈莫大的方便,你带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着他、帮着他了。

学习怎样说故事

幼儿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无形中培养了对书籍的爱好。孩子还常常会在老师要求下同小伙伴合作表演老师讲过的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渐渐学会了抓住故事的中心,知道说故事的时候怎样开头、发展、结尾,求知欲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慢慢萌芽的。

学会请求帮助

孩子在操场上玩的时候摔疼了,沙子飞到了眼睛里去了,但是怕难为情不敢告诉老师。这是许多初入园的小朋友都发生过的情形。幼儿园老师会鼓励孩子大声说话,有话告诉老师。有没有发现:原来羞羞答答的孩子更懂得怎样保护自己了?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的幼儿园老师在孩子未来的求学生涯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同其他老师和成人的相处方式。孩子如果同家庭以外的长者相处愉快的话,今后在同成年人交往方面会有相当的自信。

学会剪剪贴贴

可别小看幼儿园里那些让孩子们剪剪贴贴的手工,这是最好的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式。当孩子用剪刀、胶水、橡皮泥制作手工的时候,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全部开动起来了。小女孩比男孩更喜欢这些手工,专家指出,所有的小朋友都应该重视这样的动作经历,这样孩子将来学习写字会容易得多。

学会搭积木

研究表明,搭积木对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概念大有益处。然而,就像小男孩不太喜欢手工课一样,女孩子通常会忽略积木。专家指出,搭积木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排序和分类。如果孩子想搭一个高塔,手头又没有长积木,他们会发现两块小积木拼起来可以变成一条长的。这就在无形中为孩子将来学习除法、分数和几何打下了基础。

学会辨别标记、概念、节奏

孩子在幼儿园里认字、阅读,孩子在那里认识了数字和字母,辨识了物体的颜色、形状。知道把两种颜色调和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知道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长方形的、正方形的。

学习唱歌跳舞,懂得了节奏感令孩子朗读的水平提高了。学习乐器对于孩子将来学习数学有帮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研究者还发现,参加小组唱和学习钢琴的孩子在空间想象——如拼图之类的游戏中表现更出色。

学会跳远、跳高等运动技能

幼儿园里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有户外活动,跑步、滑滑梯、攀登和球类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孩子的身体机能和协调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锻炼。

操场上的活动也锻炼了孩子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怎样蜷起腿钻过那个圈圈,怎样找小朋友同自己一起玩跷跷板,操场上的自由活动同跟爸爸妈妈去公园玩可不一样,在公园里,爸爸妈妈的眼睛老盯着孩子,会告诉孩子每一个项目怎么玩,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喝彩。而幼儿园操场上的活动是完完全全由孩子自主的,他们学会了真正对自己负责。

另外,孩子在幼儿园还将学会简单的电脑操作知识和日常英语对话。

幼儿园开学孩子要做哪些准备


如何帮助适应能力不足的孩子尽快调整身心状态,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适应幼儿园的正常生活,是家长需要重视的。南开区第十八幼儿园教学主任李淑琴及骨干教师崔宏霞建议家长从现在开始,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孩子的开学准备:

A生活准备

1、调整作息时间

家长要按照幼儿园的生活安排逐渐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如,为了使孩子能够早睡早起,家长前一天晚上要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引导孩子早点入睡,使孩子早上能自然醒来,另外,家长要用愉快的情绪感染宝宝,使宝宝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开端。

2、恢复饮食习惯

经过一个节日假期,孩子们进餐不规律、零食无节制、饮料随意喝等不良饮食习惯,极易导致身体免疫机能下降。因此开学前,家长要将饮料、糖果等零食收起来,保证幼儿按时进食三餐,肉、蛋、碳水化合物全面摄入,适当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3、加强身体锻炼

在调整作息和饮食的基础上,每天带孩子到户外跑跑跳跳、玩玩器械,也是很有必要的。每日一至两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消耗孩子的体力,这样既有助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也有助于改善孩子头昏脑胀、昏昏欲睡的混沌状态,提高孩子的精气神,对调整孩子的身体和精神面貌起到很好的作用。

4、多做平静游戏

节日期间,孩子们生活在热闹喧嚣的环境中。为了让孩子能顺利从嘈杂环境逐渐回归到安静规律的生活,家长应尽量多引导孩子做些能使情绪保持平静的游戏,如讲故事、画画、玩拼图、做手工等,逐渐减少过度兴奋的活动,以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5、自己事自己做

假期里,孩子回归家庭,有些家长或基于疼爱呵护或基于省心省事的原因,又开始了包办代替,喂孩子吃饭喝水、给孩子穿脱衣服、替孩子收拾玩具,孩子原有的一些自我服务能力又“退化”了。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开学后不适应,就要本着“大爱”理念放开双手,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

B心理准备

1、回忆幼儿园的生活情景

家长可以在家带孩子看看园所网页、班级博客,也可让孩子与老师、小朋友电话联系一下,增进师生和同伴感情,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共同回忆幼儿园的生活情景,如最爱吃幼儿园的什么饭菜、最喜欢在幼儿园玩什么游戏、有几个好朋友他们有什么特点等,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的生活。

2、积累与同伴交流的话题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回忆春节见闻以及节日假期中的趣事新鲜事,如:春节的风俗习惯、给谁拜年了、放了怎样的花炮、去哪里旅游了,遇到了什么新鲜事好玩事等等,还可以猜想一下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听到自己介绍时的表现。鼓励孩子进行大胆想象和清晰、有调理的讲述,激发孩子盼望和老师小朋友共同交流分享见闻和感想的愿望。

C物质准备

1、共同准备开学用品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开学要用到的必需品,如彩笔、跳绳、皮球、沙包、小书包等,带领孩子一起选购或制作,孩子自己挑选和参与制作的用具和物品,会让孩子爱不释手,也会带来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

2、收集废旧材料DIY

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春节物品,如灯笼、对联、放过的花炮棒、礼盒包装、饮料瓶、糖果纸等。还可以和孩子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变废为宝”亲子DIY,既提高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又增进了亲子感情。另外提示孩子开学后将成品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在激发孩子上幼儿园愿望的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成就感,真可谓一举多得。

开学了, 为了孩子, 请家长每天朗读三遍!


从此刻起:

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

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

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

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

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从此刻起:

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

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

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从此刻起:

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

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

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从此刻起:

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

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

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从此刻起:

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

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

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从此刻起:

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

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

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从此刻起:

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地处理好每一个当下。

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从此刻起:

我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

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

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从此刻起:

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

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

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

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

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从此刻起:

我要多为孩子种善因,行善事。

因为我知道种善因,方能结善果,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秧。

从此刻起:

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

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

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

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从此刻起:

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

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妈妈)!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份“入托攻略”


“孩子刚上幼儿园那会儿,

每天就像打仗一样,

一到幼儿园门口,

就使出洪荒之力哭个不停。”

这或许是大多数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情景。

担心孩子入园哭闹?

爸妈们不妨利用孩子入园前的时间,

帮他们提前“预习”幼儿园生活。

怎样准备合适呢?往下看↓

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

技能准备

掌握生活技能,学会照顾自己,是孩子入园前的第一门必修课。爸妈们首先要在这方面下足功夫,以免孩子入园后,因为过于依赖老师,影响到独立性的培养。

1进餐能力

学会用杯子喝水。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应该教会他们用杯子喝水,尤其是控制水杯的倾斜度,做到既喝到水,又不会洒一身。

练习自己吃饭。不用强求孩子会用勺子、筷子。家长需要提前告诉孩子,到了幼儿园不要等人喂,要自己吃饭,并培养他们坐在餐桌前就餐的习惯就可以了。

2表达能力

家长应该让宝宝知道,遇到问题要找大人,并学会基本的表达,比如“我要大便、小便”等。

另外,还要鼓励孩子自我保护,如果遇到不公正对待,要勇敢说出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加以纠正。

3如厕能力2~3岁的孩子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如果他们经常尿湿裤子,会对心理造成不利影响。让孩子知道有尿意要走向尿盆,坐到尿盆上自己会脱裤子就可以了。

每次睡前、醒后、饭后半小时,父母要提醒孩子去大小便,改掉午睡中间给孩子把尿的习惯,并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4卫生意识

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自己走到水龙头下,卷起袖子,用流水洗。孩子无需知道具体怎样洗手,只需要培养讲卫生的意识。进入幼儿园后,老师会专门教孩子怎么洗手。

5穿衣能力

入园前,孩子还应学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知道衣服的正反面。学会穿鞋,知道左右脚。

克服分离的焦虑情绪

心理准备

不少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只要一到幼儿园门口,就条件反射地开始大哭。要想孩子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除了生活技能方面的准备外,家长还应做好孩子的“心理功课”。

1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

带着宝宝到即将要去的幼儿园参观,看看幼儿园里好玩的玩具,接触一下老师,认识一些小朋友。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能减轻孩子入园后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家长还可以在家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邀请邻居中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使孩子在游戏中熟悉幼儿园。

2多讲讲幼儿园生活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幼儿园生活有所认识和了解,比如给宝宝以讲故事的方式,讲幼儿园从早到晚一天的生活安排。

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讲高兴积极的事,还要告诉宝宝,在幼儿园想妈妈了,该怎么办;老师批评了,该怎么办等等。

3适当规范化训练

爸妈们在家里可以参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养成按时吃饭、睡觉、在课桌上写字等好习惯,同时训练独立吃饭、穿衣服等基本生活技能,尽量减少生活上的差异。

4每天夸奖孩子的进步

孩子初入园的一周,爸妈们最好每天问问孩子,在幼儿园做了什么、有没有交到新朋友等。如果孩子去的时候抵抗非常强烈,回家后一定要表扬他“在幼儿园呆了一天真棒,宝宝长大了1

内衣多带、鞋要合脚

物品准备

孩子要上幼儿园,物品准备当然少不了。爸妈们可以提前将孩子要带的东西准备好,避免入园时丢三落四。

多带几件内衣裤

外衣一两套就可以了,内衣要多带一些,便于弄脏、尿湿后更换。衣服上要做好标记,比如缝上孩子喜欢的图标或缝上孩子的名字。

衣服最好是方便穿脱的,不要穿背带裤,因为不方便上厕所。带拉链的上衣,容易夹伤脖子;男孩最好不穿带拉链的裤子,以免尿尿时弄伤外生殖器。

鞋的大小要适宜

尽量选择底软、跟脚、轻便的布鞋或旅游鞋,适合跑跳活动。款式以松紧口或带粘扣的为好,不要鞋带的。注意鞋底防滑。

带几件小玩具如果孩子依赖性较强,可以在最初一段时间,让他带一两件喜欢的小玩具到幼儿园,减轻分离焦虑。

至于被褥、枕头、毛巾、杯子,大多数幼儿园都准备了,并定期消毒,不需要孩子自己带。有些幼儿园会建议家长给孩子带一个小毛巾被,午睡时盖着用。因为孩子对它比较熟悉,可以更好地入睡。

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

纪律准备

与自由自在的家庭环境相比,幼儿园生活要求孩子守规矩,宝宝难免出现抵触情绪。在作息方面,家长可以提前培育孩子的睡眠时间,帮助他们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

1早睡早起多数幼儿园在早晨8点~8点20分吃早饭,中午12点午休。但很多孩子怕睡午觉,有的甚至1分钟都睡不着,应该说,这与早晨起床晚有直接关系。

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最好是晚上8点半上床、9点之前入睡、早上6点半起床。

2懂得与他人相处的规矩

入园之前,父母应该多让宝宝与其他小朋友玩,教他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比如告诉他,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学会与对方商量,或者用自己的玩具和人家交换,即使对方不同意,也不能硬抢,可以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

宝宝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确是件难事儿。爸妈们要相信孩子能适应环境,面对孩子哭闹,不应心软。新的开始,和宝宝一起加油吧。

暂停上幼儿园好吗?


友:我儿子两岁八个月送到幼儿园,半个多月还不能适应,没办法,我们只好暂停送幼儿园,待到九月份孩子三岁时再让他上幼儿园。我想请教专家这种情况我们家长该怎么办?暂停上幼儿园是否妥当?

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因而不愿意去幼儿园,是常见的现象。

孩子所表现的这种现象是由于与亲人暂时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separationanxiety)造成的。这种现象早在1932年就有心理学家研究过了。我本人在80年代也做过有关的研究(论文刊登在《心理学报》1984年第3期,240—249页)。研究发现:

1、影响儿童入园适应程度的因素有:a、过去有无入托经验、寄托经验。b、亲子联结(Parent—childbonding),即亲子依恋程度,是否紧密。c、年龄。也就是说没有与亲人分离过的、亲子联结紧密的、年龄愈小的儿童,入园适应愈差。

2、入园痛苦的程度在一个月内比较明显,特别是头两周。

3、儿童入园与家长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痛苦,与他一日在园的情绪表现,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也就是说离开亲人那一会儿表现很痛苦的孩子,一天在幼儿园,也可能生活得很好,也可能仍然不高兴。所以不要以为他离开你哭得厉害,就一定一天都不痛快(有时也许不高兴)。

4、幼儿园老师的教养能力也重要。

根据以上的结论,结合你孩子的情况,我想提以下几点:

1、半个月不适应,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他的哭闹只会是暂时的。

2、暂时停送幼儿园并不是好办法,因为有过一段“哭闹可以不去”的经验,再送时,还会加长适应痛苦的时间。

3、当然我说这话还要考虑他进的这个幼儿园,老师的爱心、教养能力是不是好。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认为很好,以后还是要把孩子送到他们这里来,那么,极有必要把你们对孩子的耽心和老师讲,希望得到他更多的照顾(孩子还不到三岁呢!),以使他更好地渡过第二次入园痛苦。

4、家人要放松,不要紧张,不要他一回来,好像是从一个受委曲的地方好容易回来了,把他捧为太上皇。即使他发脾气(这应该看作是很自然的)也不要太迁就,要用平常心对待。

5、千万不要当他的面谈论不送他去幼儿园的话,也不要在家里,把他发脾气的表现“硬”与入园连在一起。

6、孩子每天回家后,多和他在一起玩玩,买几件新玩具,注意他的睡眠,假日要关心他的饮食营养。

7、千万不要问他幼儿园的事,当然,如果他愿意说,你们一定要耐心听,而且要表示极大的兴趣。

8、从你们写的问题看,为了孩子入园,你们的确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了,虽然效果不大(因为对两岁多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他不过是看、是听,还没有和自己要去的环境联系起来),但可能还是有用的,也可能不看、不听,更难适应。

学了这5招,防止宝宝幼儿园被欺负


宝宝入园之后,妈妈一定有很多担心吧?

其中最担心的一点,就是怕宝宝适应不了群体生活、不懂怎么和小伙伴相处。

有的妈妈会担心:“我家宝宝被人拿走了玩具只会原地大哭,万一被人欺负了怎么办?”有的妈妈担心:“我家宝宝不懂得怎么和别人沟通,想要什么总是直接去抢,小朋友都不和他玩怎么办?”

像妈妈们担心的一样,这些场景在宝宝刚入园的时候,还真挺常见——

镜头一:

冬冬正在和小熊过家家,忽然润润跑过来一把把小熊抢走了。冬冬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镜头二:

豆豆和悠悠都想玩小火车,为了让豆豆撒手,悠悠一把抓向了豆豆的脸,豆豆哭了起来……

镜头三:

童童玩电子琴,京京也很想玩,可不知道该怎么办。童童问他:“你也想玩吗?”京京点点头,童童说:“那我们轮流玩吧!”两个小朋友轮流玩的很开心。

“受气包”冬冬不敢为自己争取,很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豆豆虽然有了维护自己的意识,却没有合适的方法;只会硬抢豆豆和悠悠都不懂怎么和别人沟通,如果碰到比自己还强大的,他们就只能吃亏了;京京已经有了一定的交往常识,知道不能直接拿,但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童童则是比较善于交往的宝宝,提出了轮流的方法,

这三个镜头里,妈妈是不是都看到了自家宝宝的影子,也都很喜欢那个有办法的童童?不难看出,如果宝宝懂得交往的方法、知道怎么解决问题,那么到了幼儿园就能避免很多冲突和矛盾。

那么宝妈们就要问了,怎么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呢?还有些宝妈说:感觉宝宝平时在小区里跟别的小朋友玩的还可以啊,为什么去了幼儿园还是不适应?

其实小区里一群宝宝看上去是在一起玩,但是他们并没有近距离、深入的接触,而且小区环境是变化的,宝宝随时会转移兴趣。

所以,数量不等于质量,如果没有深交,等于没有。

到底该怎么做?下面就给大家提供几个小妙招。

第一招

找个好朋友家里玩!

作为培养交往能力的第一步,我们要帮助宝宝找一个性情相似的小伙伴,这样两个人才能玩起来。如果性情相差太大,宝宝们一上来就充满冲突,很难玩到一起。

选好小伙伴以后,可以带宝宝到他家去做客,或者请他到家中来玩。

一来,交往的对象很明确;二来,交往的时间有保障;第三,宝贝们的互动有各种玩具、食品支持,也会交往得很深入。

搭积木、小火车、扮家家,这些都是2-3岁宝宝非常喜欢的,也可以两三个人一起玩的。入园前和小伙伴多玩几次,宝宝会产生愉快的交往体验,有助于他进入幼儿园之后的同伴交往。

第二招

交往“金句”记心头

2-3岁宝宝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不会先想“我该怎么做才能和他一起玩”,第一反应总是“我也要玩”,于是就直接上去拿。

所以帮助宝宝做交往准备就很重要,比如:“可以一起玩吗”、“给我玩一下好吗”。

简单的礼貌用语会让宝宝得到更多的认可,比如“谢谢!”、“请”等等。

爸爸妈妈还要提醒宝宝,和别人讲话时候要看着别人眼睛、不是盯着想要的东西,才有礼貌哦!

第三招

大声说出我不要!

最让妈妈担心的,还是怕宝宝被欺负吧?这就要求爸爸妈妈在日常教会宝宝勇敢说“不”。

只有日常多交流、多讨论,宝宝才会知道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做,克服胆怯的心理。

我们可以告诉宝宝:如果别人争抢你的东西,可以说“请你等一等,我一会儿再给你玩”;遇到比较霸道的孩子,还可以教宝宝大声说:“你不要抢”,鼓励他不要害怕。

事实证明,在幼儿园里越是不敢胆小的宝宝,越容易成为欺负的对象;敢于大声说出来“不可以、不行”的孩子,更容易在小伙伴中建立自己的地位。

第四招

巧用绘本,学到好方法

绘本可以通过优美的画面、温情的故事,让宝宝感受到和朋友相处是很愉快、也很有趣的事。

交往题材的绘本有很多,在“40天入园准备计划”中,我们经过精心挑选,推荐了《我好担心》这个绘本,这本书非常符合即将入园的宝宝心理。

绘本中的小莉对上幼儿园充满各种担心,没想到进入幼儿园遇到了同样胆小、害羞的另一个小朋友,结果两个人慢慢地成为了好朋友。这个故事能缓解宝宝对交往的担心,宝宝也会期待和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入园后,他就懂得怎么借鉴书中两个小伙伴相处和游戏的方法,慢慢找到玩得来的好朋友。

第五招

管住手,张开口

这一招是针对平时比较大胆,动作比语言发展要快的宝宝,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抢玩具的豆豆和悠悠。

发生争抢的宝宝内心是受伤的,因为他会觉得我没有什么错啊!

所以,第一步,接受他的情绪,让他知道你懂他。比如“妈妈知道你很想玩那个玩具,对吗?但是别人不给,你很着急也很生气”;第二步,等宝宝情绪平复一下之后,启发他换位思考,给予宝宝初步的移情能力:“如果别人也来拿你的玩具,什么都不说,你有什么感觉?”第三步,重申交往的策略和方法:“如果想要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说什么?如果别人想玩你的东西,你可以说什么?”通过对问题的讨论,逐步加深宝宝对交往策略的认识,帮助宝宝管住手、张开口。

此外,如果宝宝已经表现出了攻击性,爸爸妈妈就要反思下家庭教育中的方法咯——比如,你是否经常跟宝宝说“别人打你,你也打回去”、“这个桌子不好,碰到我们了,打它!”

再如有些家长信奉“不打改不了”的育儿观念;或者家庭成员之间平时总是吵吵嚷嚷、推推搡搡,这些都会成为宝宝模仿的对象。

只有改变家庭中人际交往的氛围,才能给宝宝树立一个好榜样。否则宝宝入园后,会因为不懂适宜的表达,交往屡屡受挫,宝宝也会非常伤心和难过,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以为宝宝没吃亏就万事大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