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童话故事四种
2020-06-08 动物童话故事四种 三种物品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小白兔种莱宝宝七种天赋自测方法。
让宝宝接受才艺教育,除了要考虑其年龄、兴趣、健康程度、适应性、经济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请什么样的老师,用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和教材指导宝宝最合适,都必须认真考虑再作决定。当然,如果宝宝有兴趣,健康状况良好,经济条件又允许,尽可能地让宝宝多体验生活是件好事。值得注意的是,最佳才艺教育时期应该不宜过早,不宜过迟,是宝宝兴趣最浓、最兴奋的时候。
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讲座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来我国作短暂访问。他于1983年出版了名为《智能的结构》一书,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具有八种不同智能,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逻辑与数理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些智能由人的大脑构成决定。
语言能力:见到某种事物时喜欢用各种词语描述它;如果在宝宝非常熟悉的故事中更换了一个词,他会马上改正过来;喜欢讲故事,并且讲得绘声绘色。
空间能力:很少觉得空虚而不知所措;走在大街小巷中,能指出曾去过的地方;会绘制地图;描绘物体。
数学逻辑能力:常常提出像“什么时间开始的”这一类问题;常常问“闪电怎么回事?”、“云又是怎么形成的?”;愿意按照大小或颜色要求对玩具分类。
肢体运动能力:动作协调优美;十分容易就学会骑自行车,溜冰等;善于模仿别人的各种动作和表情。
音乐能力:喜欢随着音乐跳舞或唱歌;喜欢听各种乐器演奏,根据乐声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可以对不同的声响进行评论。ZJ09.coM
人际能力: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在大庭广众之下没有怯生感;常常要求去幼儿园或一些公共场所玩耍。
内省能力:非常愿意扮演各种角色,喜欢编造故事;会把自己的行动和感情联系在一起;能够准确判断自己能干什么或不能干什么。
观察能力:随着注意他人的情绪变化能感觉到他人什么时候伤心或高兴;喜欢扮演各种角色和编造故事;第一次见到某人就会说道:“他使我想起了某某。”
加德纳给父母一个忠告:判断宝宝的智能特长不是通过简单对话、交流就能实现,也不是靠纸和笔的测试实现,必须在具体的活动、交往中,从各方面、各角度仔细观察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宝宝的智能特长。
相关阅读
早教方法对宝宝的艺术天赋有什么帮助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以辅助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早教方法对宝宝的艺术天赋有什么帮助”,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早期艺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宝宝艺术天赋的有效途径之一。艺术早教方法可以通过提供多种创造性的体验和活动来促进宝宝的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以下是早教方法对宝宝艺术天赋的帮助:
1. 感知与表现:早期艺术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宝宝通过感知和表现来发展自己的艺术天赋。在视觉艺术方面,通过触摸不同的材料、感受不同的纹理,宝宝可以培养触觉的敏感性和体验不同材料质感的能力。在听觉艺术方面,通过听取不同的声音和音乐,宝宝可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在运动艺术方面,通过参与舞蹈和戏剧等活动,宝宝可以锻炼肢体协调性和舞台表演的能力。
2. 创造与想象:早期艺术教育方法可以激发宝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参与绘画、手工制作和剪纸等活动,宝宝可以通过自由的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艺术教育也可以引导宝宝学会观察世界,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不拘束于现实的限制,创造出新颖的艺术作品。
3. 表达与交流:早期艺术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学会良好的表达和交流方式。通过参与绘画、剪纸等艺术活动,宝宝可以通过图像、色彩等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宝宝培养思维的清晰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并通过艺术作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4. 情感与认知:早期艺术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培养情感和认知的发展。艺术作品可以成为宝宝表达情感和情绪的出口,通过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宝宝可以帮助培养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艺术教育也可以通过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宝宝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提升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早期艺术教育方法对宝宝的艺术天赋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它可以通过感知与表现、创造与想象、表达与交流以及情感与认知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宝宝发展艺术天赋和全面的个人综合素质。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早期艺术教育方法,为宝宝提供更多的艺术体验和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宝宝的艺术天赋的全面发展。
宝宝智能发育 五种行为可自测
要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脑,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幼儿读书。宝宝的早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技能。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宝宝智能发育 五种行为可自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智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先进仪器或化验方法能检查出孩子的智力水平。近百年来,不少心理学家通过对婴幼儿发展过程的细微观察,发现智力水平是和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等五大领域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下面看看高智商宝宝在五个领域有哪些主要的行为模式。一、大运动
大运动是躯体活动和姿态反应,也是人体活动的基础。若大运动发育得好,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若大运动发育的差,常为智力底下的早期指标,但不一定都是呆傻病。
主要行为模式的出现时间为--抬头90度:3--4个月,翻身:5--7个月,坐:10--12个月,行走:11--15个月,跑步:24个月左右,跳跃:30个月左右。
二、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是手和手指探索,抓握和操作物体的能力。如果手的功能要发展得又好又快,是需要有眼睛配合的,这叫做眼手协调。手是智慧的前哨,俗话说的心灵手巧,就是指手的技能发展与智力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手的精细动作发展状况来预示婴幼儿的智力发展状况是否正常。
主要行为模式的出现时间为--抓握动作:2--3个月,抓住动作:4--7个月,耙弄动作:6--7个月,倒手动作:7--8个月,拇食指对捏动作:9--10个月,翻书动作:18--24个月,握笔动作:18--24个月,穿扣动作:24个月左右。
三、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对刺激物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它是和视觉、听觉、语言及手功能的发展分不开的,因此又将它称作应物能。适应性能力是智力发展的前奏,能预示将来智力的发展的好坏。
主要行为模式的出现时间为--眼睛能跟踪物体:1个月,能找到声源:4个月,玩具失落会找:6个月,有意识摇铃:8个月,能寻找盒内东西:10个月,回盖瓶盖:12个月,将圆盒盖子盖上:15个月,认识大小:27个月,认识红色:30个月,懂得“里”、“外”:33个月。
四、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比如,孩子彼此之间交谈、听音乐、听歌曲、讲故事、说歌谣、写字、画图画等,这些听、说、读、写都是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语言可以促进儿童心理活动的迅速发展。
其主要行为模式的出现时间为--发出轻微喉音:1个月,伊呀自语:4个月,发出da-da、ma-ma声:7个月,叫名字时会转头:7个月,会欢迎、再见:10个月,有意识叫爸爸、妈妈:12个月,能说出版个以上单字音:18个月,能说两句以上儿歌:24个月,能说10个字以上的长句子:36个月。
五、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是反映小儿社会交往和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其行为模式也是内在成长因素所决定,有一定的发展程序--眼睛跟人;1个月,见到亲人会笑;3个月,认识母亲和熟人;4个月,对镜子有游戏反应:7个月,会注视所提到的人和物;10个月,能配合穿衣服;12个月,白天会控制大小便;18个月,能自己脱掉单衣、单裤;24--27个月,会扣钮扣;36个月。
一般来说,各大领域各种行为模式的出现是和大脑发育的成熟程度和孩子的年龄相关,不但有相互的连续性,而且有显著的阶段性。科学家们正是从中总结出一套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对婴幼儿开展了智力测查工作。
如果想了解宝宝智商高OR不高,可参照上面介绍的行为模式进行粗略的评价;亦可请专业人员进行智力测试,最后用智龄和发育商评价,才是比较科学和准确的方法。
克服宝宝自卑心理的七个方法
1改变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备服饰保守,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从改变服饰、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便是改变他们的心态,克服自卑心理的一条捷径。据国外最近的实验显示,人在举重的时候如果大声喊叫,就能多使出15%的力量,举起更重的杠铃。实验同时还证实,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因此,专家认为,家长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穿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等。
2语言暗示法
语言是思想的表露。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用“你聪明!”“你一定行!”之类的积极语言为孩子打气,或是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一句鼓舞斗志的话,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在语言暗示后再满怀信心地去上学。
3预演胜利法
每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敢接受挑战时,就要求他们先在头脑中想象完成任务时的胜利情景。这种白日梦式的预演胜利法,对于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4发挥长处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5储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的。科学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有大脑便有一种刻划的痕迹——动作模式的电路纹。当人重新忆起往日成功的动作模式时,人又可重新获得那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自卑,充满信心。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时,为了能让他生活在成功的体验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指导他建立成功档案,将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经常重温成功的心情,这样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
6洗刷阴影法
失败的阴影是产生自卑的温床。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的挫折与失败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及时洗刷失败的阴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败阴影的方法很多,较为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家长要帮助孩子将失败当做学习的机遇,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学习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二是彻底遗忘,家长要帮助孩子有意将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情彻底地忘记,或是用成功的经历去抵消失败的阴影。
7降低追求法
一位哲人说过:“追求越高,才能的发挥就越充分。”对于后进孩子来说,与其空谈立志,当什么爱因斯坦式的划时代的科学家,还不如订几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让这些孩子适当降低追求,让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做到一学期、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都有目标可寻。目标变得小而具体,就易于实现,这样一来孩子就每时每刻都有成功感,就可更快地进步。
从宝宝行为看天赋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你们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从宝宝行为看天赋》,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1、能出色的记忆诗歌和电视播放的专栏乐曲。
2、善于观察父母的心情,领悟父母的忧与乐。
3、善于辨别方向,极少迷路。
4、落落大方,动作优雅,懂礼貌。
5、爱伴随乐器的弹奏唱歌。
6、爱提些怪问题。
7、给孩子朗读时,要是你更换了经常朗读的故事里的某个词,孩子就会说读错了。
8、喜欢自己动手,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
9、特别喜欢模仿戏剧或电影人物的动作或道白。
10、乘车时,对经过的站名或路标记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时候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11、喜欢倾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能根据音响敏捷地判断出是什么乐器。
12、喜欢东写西画,物体勾勒得形象逼真。
13、爱把玩具分门别类,按大小和颜色放在一起。
14、善于把行为和感情联系起来,如说“我生气了才这样干的”。
15、喜欢给人讲故事,而且讲得有声有色。
16、善于描述所听到的各种声响。
17、看见生人时,会说“他好像是某某人”之类的话。
18、善于判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您的孩子如果第1、8和15条表现突出,可能具有语言才能;如果5、11和16条突出,可能是个音乐苗子;如果6和13条表现突出,说明有逻辑数学方面的天赋;如果3、10和12条表现突出,说明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家长应该从婴幼儿日常行为中发现他的天赋潜质并加以培养,让宝宝能够变得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