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胎教
2020-06-04 妈妈胎教 胎教法 胎教课胎宝宝也会对孕妈妈有感应。
听觉系统是胎儿与环境保持联系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听力训练即胎教的物质基础。因此,近来人们对胎儿听觉功能研究越来越重视了。我们大人是用眼睛看这个世界,用耳朵听这个世界。腹内的宝宝能听见外面的世界吗?许多人都表示怀疑,其实他也在听呢。
1.宝宝依恋母亲的心音
我们都知道,出生几天的婴儿,哭闹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母亲把婴儿抱在左胞前,婴儿会很快静下来,安然入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胎宝宝在母亲体内时,就已习惯了母体血流的声音和血管(心脏)的搏动,出生后,婴儿的耳朵贴近母亲的左胸脯(即心脏的位置),这种声音和搏动,把婴儿带回昔日宁静的日子和安全的环境中,这种早已体验过的安全感是任何优美的催眠曲都无法比拟的。
胎儿的眼、耳、鼻、皮肤等感觉器官,在妊娠早期就已形成,但功能的建立和发展,则是妊娠中后期的事。这也和感觉的司令部——大脑的发育有关。妊娠4~5个月,脑的结构已日趋完善,胎儿的各种感觉就逐渐发挥了作用。
2.“宫”内的“小窃听者”
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得知,自妊娠6个月起,胎儿就开始不断地“凝神倾听”。妊娠期间,母亲的子宫是一个非常“嘈杂”的场所,因此,有大量的声音传入胎儿耳内。在传入胎儿耳朵的声音中,最为嘈杂的母亲胃内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另外,即使是父母比较微弱的谈话声,胎儿也会全神贯注地倾听。
支配胎宝宝所处环境的声音,毕竟是母亲那富有节奏的心脏搏动声。如其节奏正常,胎儿就知道一切正常,胎儿也会因感到所处环境安全。
说宝宝在子宫内聆听外面的世界并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借助于B型超声波诊断仪,人们已能观察到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活动情况,以及吞吐羊水的有趣模样。当胎儿听到音响时,胎心音会变快;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时,会出现频繁的胎动。用光照射孕妇的腹部,胎儿会有眼球活动。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孕妇妊娠期间,给宝宝起一个小名,并让父母常常向腹中的胎儿呼唤他的小名。胎儿出生以后,当他听到呼唤他的小名时,会突然停止吃奶或在哭闹中安静下来,有时甚至会露出似乎高兴的事情。这项试验结果,至少能说明胎儿在子宫内就有听力。
做母亲的也常常讲起自己的亲自体会:猛然一下关门声,腹中胎儿竟会缩成一团;置身于车水马龙的街头,嘈杂声与喇叭声常会引起胎儿频繁的胎动。
并且,专家们认为,胎宝宝在宫腔内被羊水包围是生活在一个水环境中,而水对声音具有选择的过滤过作用,它能除去一部分低音而对高音则有过多的保留,故而胎儿对高音具有更强的敏感性。
以上的论证及实验都说明,胎儿对母体及母亲的声音具有依赖性与敏感性,这是与胎教直接有关的问题。
3.胎儿听觉何时发育
研究表明,在胎儿的几种感觉器官中最为发达的就是听觉系统。甲在受孕后第4周,胎儿听觉器官已经开始发育,但是,这时胎儿听觉神经中枢的发育尚未完善,所以还不能听见外面世界的声音。到了第25周,胎儿的传音系统基本发育完成,28周时胎儿的传音系统已充分发育并可以发生听觉反应,这个时候,胎儿就已经具备了能够听到声音的所有条件。
编辑推荐
胎谈孕妈妈对宝宝说些什么
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一个年轻父母的共同心愿,因此胎教就变得重要起来,医生更建议采取适当的措施对胎儿进行教育,良好的胎教可以为宝宝建立良好的生长发育氛围,还有哪些让你觉得学到了的胎教小知识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胎谈孕妈妈对宝宝说些什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胎谈,从得知怀孕消息的那一刻就可以开始了。孕妇可以把自己得知怀孕消息时激动、愉快和幸福的心情说给胎儿听。在孕中期,就胎儿的成长来展开适宜的话题,并表达出自己对胎儿健康成长的无限期望。怀孕第8个月时,胎儿能够区分声音的强弱和高低,这时进行胎谈取得效果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好。孕妇应该更积极地给胎儿读书,让胎儿听音乐,唱歌给胎儿听并与胎儿进行谈话,从而对胎儿产生相应的良性刺激。分娩的临近往往会给孕妇带来不安的感觉,通过与胎儿的对话也可使孕妇的心境渐渐平和下来。孕妈妈给胎儿讲讲自己的生活早上起来时:“宝贝,太阳晒屁股啦,昨晚睡得好吗?”孕妈妈吃饭时对胎宝宝说:“我的小天使,妈妈可喜欢吃鱼了,你喜欢吗?我觉得今天这道菜的味道特别好。”孕妈妈去医院时对胎宝宝:“妈妈又在B超检查里看到你拉,宝贝儿,你真的好可爱哦。”孕妈妈听音乐时对胎宝宝说:“这是轻音乐,让妈妈从身体到心情都变得舒畅了!宝宝你的心情也很不错吧?”发生胎动时,孕妈妈对胎宝宝“来,妈妈在这里拍一下,宝宝也来拍一下?嗯,真听话!应对宝宝8大“不愿意” 妈妈有妙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野蛮,耍小脾气,这个不愿意做,那个不肯听。此时,爸爸妈妈不要一味的责骂,而是要耐心地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学会改正。
1、宝宝不愿洗澡
让宝宝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把洗澡当作每天必做的事情。
控制好房间和洗澡水的温度很重要,宝宝要是觉得太冷或太热,当然就会闹别扭了。
让宝宝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
在澡盆里放一两个小玩具,也很管用。对大一点的孩子,鼓励他自己洗就能调动他洗澡的积极性。
对于不喜欢用澡盆的宝宝,可以让他和你一起淋浴,记得脚下要放上防滑垫哦。
2、宝宝不愿剪指甲
乘宝宝睡着偷偷剪。
告诉宝宝指甲长了后,里面就会爬满“小虫子”,吃到肚子里要拉肚子的。
跟宝宝说大拇指是老大,食指是老二……左手从小剪到大,右手从大剪到小。
3、宝宝不愿理发
选一个宝宝喜欢的理发师比选一个技术出色的理发师更重要。选好后最好能长期固定下来,当陌生的理发师变成了自己的朋友后,宝宝就更不会排斥他来动自己的头发了。
先告诉宝宝电推子会发出“嗡嗡”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避免被吓哭。
让他知道头发理好后会更漂亮,小朋友和叔叔阿姨们会更喜欢他。
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让别人来理发,那爸爸妈妈就买个理发器,自己动手给宝宝理一个帅气的发型吧。
4、宝宝不愿睡觉
有些宝宝会依恋于某些安慰物,如毯子、喜爱的玩具、妈妈的衣服等,你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在他的身边,但一定要记得经常清洗哦。
宝宝常会以哭闹、离开小床等方法“要挟”父母,达到不睡觉、不离开父母的目的。可从宝宝6个月开始,用渐进式方法进行训练他乖乖睡觉:
1、如已习惯抱着或摇动着入睡,先停止摇动,仅抱着睡。时间为4—5天:
2、放入小床并继续搂抱和抚摩;
3、不再搂抱,代之以拍背;
4、不再拍背,代之以坐在床边;
5、不坐床边,代之以站在附近,知道宝宝入睡后离开;
6、在宝宝入睡前离开
有些宝宝半夜醒来后就不肯再睡了,这时候你一定要坚决地将他放回小床,别与他闲谈,或提供水或食物,要让他明白,晚上是用来睡觉的,不能干任何其它事情。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配以某种形式的奖励,例如墙上挂一张图,每独立睡好一晚在上面粘贴一颗星星等等。
5、宝宝不愿吃蔬菜
把宝宝不爱吃的蔬菜集中起来,做得色彩鲜艳一点,用他的好奇心挑起他的食欲。
蔬菜太生硬的话宝宝一定不爱吃,可以在做菜的过程中加一点山慈菇粉和奶油,把菜炖得烂一点。
爸爸妈妈要做好榜样工作,带头多吃蔬菜,并表现出津津有味的样子。千万别在宝宝面前说哪个菜不好吃什么的,以免误导宝宝。
把一些蔬菜剁碎了包在饺子或者馅饼里,宝宝既可以换换口味,又摄取了多种营养。
6、宝宝不愿刷牙
好话鼓励。宝宝刷过牙后,一定要多夸他小嘴巴真香啊,牙齿好白啊。不刷牙的小孩子妈妈不喜欢……
让宝宝自己挑选可爱的牙刷、牙膏、水杯,在他刷牙的时候,播放《刷牙歌》,把刷牙当作游戏一样。
7、宝宝不愿看医生吃药
去医院之前,尽可能让宝宝知道待会儿医生检查时会使用什么工具,比如听诊器、温度计等,只要宝宝乖乖的,这些东西都不会引起痛楚的。
买个造型逼真的玩具医疗箱,和宝宝玩医生看病的游戏,让他了解这个过程。
告诉宝宝不吃药的话就要打针了,让他自己选,大多数的宝宝自然是宁愿吃药也不要打针的。
要尽量想方设法减少药的苦味,以便使孩子能够接受。比如,用两层果酱夹一层药粉放在勺子里一下喂进。汤药要煎得浓浓的,分几次喂进。鱼肝油类药物可滴在饼干上给宝宝吃。
8、宝宝不愿叫人
在出门前预先告诉宝宝如果遇到熟人该怎样对待,如果宝宝表现良好,回家大大表扬;如果表现不佳,要就明确指出“没有礼貌的小孩大家都不会喜欢。”
当宝宝拒绝叫人时,不用硬逼他,你可以把话题转移,等宝宝放松后反而有可能会想要表现一下,自动自觉地重新开金口:如果有其他小孩同时在场,而这个孩子很乐意叫人。就适当地利用一下这个条件。表扬大方叫人的孩子,利用宝宝好胜争宠、爱模仿的心理打开金口。
带宝宝外出时遇到熟人,你可以先跟别人打招呼,给宝宝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宝宝不肯叫人,那么告诉他,点头微笑也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让他学着试试看。
宝宝爱咬人,妈妈巧应对
咬人是宝宝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由于年龄关系,他还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好坏以及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因此爸爸妈妈们需要了解宝宝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宝宝咬人,可能只是因为他不能处理某种情况;当他感到害怕、生气或沮丧;当别的孩子咬了他;或者发生一些重大变化,比如家里来了陌生人,或者搬了新家,宝宝觉得心烦意乱,也会做出攻击行为。还有一些时候,孩子咬人仅仅是为了看这种行为会有什么结果,或者是他玩得太激动、过度兴奋,想表达高兴、喜欢而已。
对于不到一岁的宝宝来说,因为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意愿和感受。所以当看护者忽视宝宝的安全需求,让他一个人独自玩耍,就很容易导致他对新鲜、陌生环境的害怕和恐惧。咬人成为他保护自己,战胜恐惧的唯一方式。
>>>>尽管你知道宝宝咬人很常见,但如果你的宝宝咬了别的孩子,或被别的孩子咬了,你心里还是会不好受。这时该怎么办呢?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首先要做的是把两个孩子分开,确保他们谁也咬不着谁。然后不要急于斥责宝宝,哪怕你非常想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你要知道,宝宝并不想攻击别人,所以在责备他之前,先了解一下你的宝宝经历了什么事。阻止他某一次咬人并不是目的,帮助他认识自己的行为,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采用什么方式表达,才是可以促进他成长的关键。
你需要给予宝宝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宝宝渴望被关注和爱护,妈妈能在他需要的时候保护他,永远在他身边,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要取笑或惩罚宝宝,那对他的心理是极大的伤害,尤其是男孩子。无论什么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是经常和宝宝交谈,反复告诉他,你是多么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