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颖在《快乐大本营》上提及自己的育儿经时,曾说过“三岁定一生”。在西方,有教育专家认为,儿童应从3岁开始经济意识教育,主要教理财知识,并制订了各年龄阶段教育计划。

3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玩具、小食品。最好有家长在场,以防商家哄骗小孩。

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报、给领导买小物件获得报酬。

9岁: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车等。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12岁以后,则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由上述计划可看到,西方社会对獐的经济意识教育比较看重,这与西方社会商品经济发达有关。为此我们可得到以下几点启发。

(1)钱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獐的观察能力很强,对钱产生的举早于其他事物,因为钱能给獐带来直接的好处和利益。家长只要带獐逛几次商店,钱的用处便牢牢树立在儿童心中。

(2)钱的知识与道德教育有紧密联系。孩子懂得钱应该经过劳动赚得后,便产生爱惜钱的心理,引起储蓄行为,避免浪费。我国当前某些学校学生对钱毫不珍惜,任意挥霍浪费,与缺乏理财教育有关。据报载,武汉小学生流行收集《水浒》人物套画,扔掉干脆面,浪费惊人,完全没有爱惜钱的意识。

(3)懂得节约钱,计划开支,是很好的习惯。将来长大后有助于从事财会经济工作。知道自己挣钱,培养独立精神。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洛克菲勒在童年时代,祖父每周给他10美分零用钱,到周末检查是否增加,迫使小洛克菲勒到街头卖报,养成劳动赚钱的观念。

今天看来,小洛克菲勒的童年不仅对他日后成为商业巨头有很大意义,而且对我国儿童的经济教育也有借鉴意义。

(4)通过理财教育,了解商品社会,培养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打破传统观念对理财教育的束缚,转变思想,为将来学生进入社会作好准备。

相关推荐

3岁的孩子开始握笔


3岁实际上你们可以看到孩子画的十是不一样的,可以看一下真正3岁的孩子画的图,这个线不是直线,会有一些波浪。实际上是因为孩子手控制铅笔的能力有限。

这是1岁的孩子抓笔的一种形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往下握,这是3岁的时候握笔的姿势。3岁的孩子手的肌肉发育还不是非常完善,他抓得不是很牢,画一会笔就不知道哪儿去了,就会掉下来。

到4岁的时候会更接近于笔尖一点。

到5岁的时候,他们就会这样抓,他知道用两个手指抓住,我在这儿的幼儿园里面就曾经看到过有孩子这样用笔。

到6岁的时候,他会抓到接近于笔尖这个位置。

到7岁的时候,他就会抓到几乎就是一个笔的最尖上了。

然后到8岁就又往回抓。

到8岁的时候,他的精细运动就比较好了,这个时候他还可以打键盘,在美国现在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教使用键盘。实际上孩子怎么去握笔可能也有文化的一些差异,在英国和美国,小孩是这样握笔,在德国和苏联是这样握笔,在中国、日本孩子会垂直的握笔,因为中国书法的关系。而字母的书写是斜的方式更容易一点。

从0岁开始促进宝宝思维发展


促进宝宝的思维发展,就好比建构一座高楼大厦。怎样从0岁开始就建构宝宝超群的思维能力呢?宝贝思考的两种方式再生式思考:即将新掌握的材料放在既定的模型中,一成不变地产生出固定类型的思维结果。生产性思考:这是一种经常寻找新的定式的头脑活动。宝贝思维的特点1、宝贝的思维没有一定的模式宝贝不像成人,他不会被各种思维定式框住。宝贝会把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行为,随时以独特的方式释放,同时他的创意就这样在活动中产生了。2、宝贝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宝贝的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宝贝的创意思考能力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父母可以利用宝贝思考的特点,将训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宝贝在看似无所用心的教育中一点点培养起创意思考的能力。3、宝贝思维能力依赖经验的多寡每次的新体验都会导致他大脑内突触链接的增加以及突触密度的显著增大。当经验越来越丰富时,宝贝的大脑就通过突触筛选来优化自己。宝贝思维发展进程0-2岁:这个年龄的宝贝还不太具备思维能力,他们更多的是像照相机一样从环境中吸收一切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内化成产生思维的素材。2-3岁:宝贝的思维表现为直觉思维,而且常常是单向思维,即从一个角度而且常常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3-4岁:宝贝的思维没有深度和广度,无法对他进行深层次的思维训练,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对宝贝进行熏陶,提高他的思维能力。创意思考促进方案1、给予宝贝足够丰富的环境刺激从宝贝一出生,父母就要给他营造一个色彩丰富、声响多样、有着不同类型玩具、不同味道和气味的环境,给予他的五官以足够的刺激,促进他们思维发展的重心就是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环境刺激。2、让宝贝的生活尽可能丰富多样化经常带宝贝外出旅游,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等,可以增长宝贝见识,为宝贝提供更多创意思考的素材。3、通过做家务拓展宝贝的思维能力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有效地激活他大脑中的每一个细胞,让他在这些信息的刺激下开始创意地思考。4、鼓励宝贝换一种方式看世界对宝贝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在于帮助他从小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判断事物。

孩子最初的语言从零岁开始


“朵朵,笑一下,看看爸爸,哦、哦、哦!笑了,笑了,真亲!”、“给爸蹬蹬小脚丫子!”……方建业在女儿的小床边戏逗着小家伙,听到女儿咿咿呀呀的回应着他,看到宝宝手舞足蹈的那样高兴,心里跟喝了蜜似的,戏逗的声音变得很温柔很温柔。陈蓉看到这动人的情景,不失时机的夸奖到:“方建业,最近表现不错嘛!我们宝宝语言能力的培养你功不可没!”

我们知道,大多数宝宝要到1岁左右才会说话。那么,是不是在宝宝1岁之前对他说话的事就可置之不理呢?当然不是。其实,宝宝学习说话是从零岁开始的,我们必须细心的解读他最初的语言。

你知道吗?

宝宝能说话只是说明了语言发育到了最后的表达阶段,在这之前为了会说话,宝宝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准备,也就是说,儿童在自己学会说话之前,是先学会发音和理解语言,这一特定时期叫“语言的准备期”或者“语言的发生期。”

☆哭声是最初的语言

宝宝一生下来就会哭,这是他的第一次发音,也是宝宝最初的语言,以后当饿了或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也会哭,哭表示发音器官已为言语的发展做好准备,同时哭又使发音器官进一步受到锻炼。人们经常说“哭是小孩子的主要工作”,某种意义上来说哭也是一件好事。家长们没必要一见孩子哭就抱起来哄着,生怕哭坏了孩子,这样做反而会把孩子惯坏。

(插入婆媳对话)

☆宝宝已有声音分辨力

1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分辨出噪音和其它声音之间的区别,如在他哭闹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对他讲话,他会暂时停下不哭。到2~3个月时,婴儿就开始懂得别人说话声音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听到愤怒乃至斥责的生硬,他会哭起来;如果是温柔而友善的声音,他会微笑且咿咿呀呀地响个不停。他们还能区别熟悉和不熟悉的声音以及男声和女声。

☆要懂孩子哭的不同意思

孩子满月后,语言基本上仍是以哭声来表示,不过这时候的哭声就有了一定的意思了,孩子会通过不同样的哭声来表达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大人一定要听懂他的这一特殊语言。

一般情况下,疼痛引起的哭声,往往是事先并没有呜咽或缓慢的哭泣做过度就突然大声哭起来,期间还会有较长时间的屏气,会把小脸憋紫;婴儿由于饥饿或口渴时的啼哭,是闭着眼睛,嘴向左右做觅食动作或一个劲的吸吮指头,双脚猛蹬,哭声响亮,没有停止的意思;要是尿湿了或有其它不舒服,宝宝的哭声往往是持续不断、悲悲切切,而且要委屈地流泪;如果是醒后想寻找母亲,他的哭就是哭哭停停、哼哼叽叽;若是哭而无泪,脸上也没有痛苦的表情,哭声听起来抑扬顿挫,常在听到大人声音时哭声反而更响,那就是为了唤起大人的注意,要人们来关注一下他。

☆开始最简单的“语言”

到2~3个月时,宝宝的哭声明显减少了。2个多月时,尽管宝宝的发音器官不完善有关婴儿高兴时会发出1~2个韵母声如“а、u、i”。特别是在高兴时或者在大人的逗引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发出的韵母声,主要是基本韵母,大多是一张嘴气流从口腔中出来就能发出的音,不需要舌、唇较多的运动。

3个多月时,婴儿发音明显增多,情绪好时常常会主动发音,有时还会在成人的逗引下发出笑声。当他们身体舒服时,如妈妈跟他说话和戏逗他的时候,他会表现的很愉悦,嘴里还会发出“哦”、“啊”的声音;如果妈妈用温柔的又适当延长得声音对他说话(最好是类似孩子模仿孩子的咿咿呀呀声),宝宝就很高兴地来回应你,同时眼睛会看着你。这样的互动在宝宝满月时就可以进行,利用宝宝的自我感觉良好对其进行发声练习。

您知道吗?

宝宝这个时候发出的声音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人们通常把它称作“咿呀声”,它是语言的萌芽,是儿童和成人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

余博士温馨提示

孩子从零岁就开始了语言的发育,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在这时期发展语言。对于1~3个月的婴儿来说,家长要记住的是无论你在给孩子做什么事情时,一定要对孩子说话,尤其当孩子主动地向你发出“咿、啊”声音时,你要给以相应的应答。当你抱着孩子时,要同孩子亲切地说话,用不同的声调和手势和他交流,这样对他的语言发展和听觉发展都有好处。

从0岁开始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和其他智能一样,都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开发。

当婴儿听到好听的音乐或愉快的声音时,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若帮助婴儿配合音乐舞动,可让他学会用身体表现快乐的情绪。此时父母还可以准备一些能发出美妙声音的玩具和好听的音乐,和宝宝一起玩声音游戏,提高宝宝的音乐智能,发挥宝宝的艺术潜能。

1、风吹铃儿铃儿响

在宝宝的摇篮的各种色彩艳丽的挂饰中增加一个风铃。风儿一吹或宝宝一动,风铃就会左右的摇晃起来,发出好听的声音。宝宝就会专注的寻找目标,判断声音的来源。父母可以在与宝宝一起玩的时候,轻轻的拨弄一下风铃,让宝宝听听是什么声音。

2、拨浪鼓咚咚敲

用一个拨浪鼓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在宝宝的身边摇几下,让宝宝感受到声音的刺激,并追随着声音的来源转头,寻找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当宝宝逐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自己拿着拨浪鼓,妈妈帮着宝宝运动手腕,来听咚咚的声音。

除了拨浪鼓,还可以给宝宝准备好几种可以敲打的玩具。逐渐长大的小宝宝虽然没有节奏感,但他还是喜欢听咚咚,锵锵的声音。一开始他只是喜欢乱敲,不久就能分辨出音色的好坏,变得只喜欢敲打能发出悦耳及愉快声音的东西了。乱敲乱打虽然随意,但是也能锻炼宝宝抓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促进身体多个部分健康发育。

3、纸声嚓嚓

可以拿出两张粗糙的纸张,在宝宝的耳边相互揉搓,发出声响。让宝宝感觉不同的声音刺激,还可以用不同材料、质地的物品相互摩擦、打击,尽一切可能给宝宝更丰富的声音环境。

4、音乐盒叮叮叮

让婴儿听音乐盒的美妙声,可以使他心情舒畅。当着婴儿的面转动音乐盒的开关,做几次后,婴儿便会知道一转动那个小东西那会发出声音来。每当音乐停止时,他会用手指触摸开关,让妈妈转动它。这种过程可帮助他发展智力。

5、快乐的华尔兹

妈妈播放有节奏的华尔兹,抱着宝宝伴随音乐起舞,让宝宝的身体随着音乐舞动,培养乐感。一开始,母亲帮助他,让他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动。做时拉着他的手摇动或抱着他转圈即可。婴儿很喜欢和母亲一起摆动身体,当他听到音乐自己会摆动身体时,动作也会变得更有节奏感了。动听的音乐加上快乐的舞蹈,宝宝的音乐细胞就在转圈圈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