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外边吃早餐。

旁边一桌坐着一家三口。

孩子应该是要去幼儿园,背着一个小书包。

爸爸匆匆吃完早餐后就开始玩手机。

孩子吃了几个饺子就说要蘸点醋。

刚好自己桌的用完了。

“叫你爸爸去拿。”孩子妈有点不高兴地说。

“爸爸,拿醋。”

“你自己去,不是跟你说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嘛。老师怎么教的?”

爸爸头也不抬地说。

孩子抿了一下嘴巴,然后自己去隔壁桌拿去了。

没想到刚拿起来就掉在了地上。

满地的碎片和撒开的醋。

空气里都酸酸的。

“你这个笨手笨脚熊孩子。看我不打你屁股!”这时候爸爸就起身骂起了孩子。

妈妈赶紧把吓的不知所措的孩子拉了过来。

“这么大瓶子的醋,是有点滑,没事,跟老板道个歉,赔一瓶就行。下次注意点”

“我看就是你惯的,就知道溺爱,一点小事都做不好。”孩子爸爸一脸的不耐烦。

“那我是不是也惯你了。孩子的事你什么时候操过一点点心。家里的事你又关心多少?你还好意思大喊大叫。如果不是你玩手机,没照顾一下孩子,会这样吗?”

“你,不跟你说了。”这时爸爸也支支吾吾不知说什么了。

我们常常说不要溺爱孩子,要孩子独立。

可是,你真的好好爱孩子了吗?

很多的父母,特别是爸爸,打着要孩子独立的招牌,躲进自己的世界里玩乐或者清净。

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需要孩子为你做点事的时候。

会不会得到种种推诿呢?

如同你当年糊弄孩子那样。

明明在玩手机游戏,却跟拉着自己手的孩子说自己有事要忙。

明明是想看一场球赛,却推开孩子说爸爸忙。

很多时候,找着借口,推开孩子的手。

其实你推开的不是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对你的依恋之情。

要知道,播种爱才能收获爱。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态度,往往影响着孩子将来待人处事的态度。

在知乎看到一个这样的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

一个小男孩看故事入了迷,

故事里说有人给国王贡献了一条桌布,

脏了不用洗,

只用在火里一烧就干净了,

原来这个桌布是石棉做的。

小男孩死活不相信居然有烧不着的布,

男孩的爸爸为了给他演示,

不顾妈妈的反对,

拆了家里的电热杯,从里面拿出石棉,

然后放到煤气灶上烧给他看。

果然那块石棉没烧着,反而变白了。

从此小男孩知道了石棉燃点高这个事实。

二十年过去了,爸爸在电话里问他,

QQ为什么登录不了,

怎么下载电影,

为什么显示器不亮,

电脑越来越慢是怎么回事。

每当他犯懒不想回答时,

他就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个周末,

在燃气灶上安静躺着的那块石棉。

看到这个小故事,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虽然家里很穷,但如果是我想做的事,家里却很支持,从不多问。

所以我那时候就会拿不多的零花钱找医生买体温计、注射器,用来做一些小实验。

将一只青蛙打大肚子,或者量各种水的温度。

虽然奶奶没有读书,不知道给我讲解。

可她却支持我去努力读书,去探索这个有趣的世界。

也不会说这是浪费,更没有说我是瞎玩,他觉得这很好。

而且家里有什么事也跟我商量。

所以我感到了被尊重,变得独立而自信。

而当了父亲之后,越发感到珍贵。

小小的孩子,哪怕是大孩子。

除了父母的管教之外,都需要一种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感情的亲子依恋。

我们称之为“安全型依恋”关系,这种感觉会伴随人的一生。

无论你多大了,内心都会住着这样一个内在小孩。

而这个内在的小孩,跟他成长的那个原生环境永远有着内在的关联。

父母的关注和亲密的爱,是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两个关键。

孩子需要积极地关注。

“当我不开心时,我会感到难过。我的情绪需要有人看到,不管我的目的如何,我首先希望有人关注到我的情绪,而不是忽视和打击。”

这样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是被父母关注重视的。

所以有时候儿子一脸的难过地带着他的玩具找到我说:“爸爸,我的这个轮子掉了。”

其实这个时候他只是希望我能响应他的感受。

“你是不是觉得不开心,要不爸爸给你修修。”

不管再忙都要重视孩子的问题,因为那是他们眼里的大事。

“好的!”这时候儿子马上就高兴了起来,等着我鼓捣。

就算修不好,孩子也不会难过了,因为父母感受到了他的情绪,并且积极地帮助了他,而这样就足够了。

孩子很多时候要的不多,仅仅是父母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拥抱。

或者摸摸头、拍拍肩膀也好呀。

让孩子被关注,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和理解,而不是冷漠和忽视。

所以,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内心会更加的温暖。

会更加疼惜心爱的人。

男孩长大的,娶妻之后,看到妻子每月肚子疼,也会想方设法为其减轻痛楚,而不是忽视妻子的感受。

女孩长大后,见丈夫在外打拼,就算时运不济,挣钱不多,也不会劈头盖脑地一顿臭骂,然后拿丈夫跟其他人比。而是会关注到丈夫内心的感受,同舟共济,勉励为先。

这一切,有一半来源于原生家庭有没有给孩子的内心种下一颗温暖的种子。

亲密的爱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安全的基地

让孩子体会到这种不离不弃的关系,自己不是孤单的,而且不会被抛弃,感觉周边的世界是安全而稳定的。

这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核心。

我们常常谴责父母的溺爱。

反而忽视了很多孩子实际缺爱。

我们期待孩子拥有美好的品格,比如善良、包容、理解、自信、独立、有耐心。

而这都建立在一个被爱着、被尊重着的个体之上。

内心强大的孩子就是就是拥有父母的爱和尊重。

不仅仅感受到温暖,更加让自己变强大。

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其实就是爱我们自己。

因为眼前这个小小的孩子,就是曾经的我们。

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灵魂。”

其实就是跟过去的自己对话。

那个曾经软弱的、被忽视的、默默流泪的孩子在跟你倾诉、呐喊。

那个曾经快乐的、内心温暖的孩子,也在你最无助的时候给你力量。

而如今,我们有了孩子。

看到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前行着。

唯有努力同行。

不辜负这一段上天赋予的难得的亲子情。

文|鱼爸

延伸阅读

面对孩子大哭大闹,家长可以这样做


前言:大哭大叫、遍地打滚、撕咬乱踢……孩子发飙时,许多父母都束手无策。如果以暴制暴,父母也大发脾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怎么应对发脾气的宝宝呢?

近日,美国“深度父母”网(parentfurther.com)刊出了专家的建议。

如果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撕咬乱打,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对他们给出简短有力的指令:“不要咬”、“别打”、“别踢”、“不要叫喊”。

2.孩子越生气,你越要冷静。如果孩子尖叫,你也又喊又打的话,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3.试着让孩子平静下来。用安静的语调跟他说:“你可以生气,但是让我们来谈一谈,好好解决问题。当我们变得愤怒的时候,我们不可以乱打乱踢。”

4.教孩子怎么宣泄情绪。孩子之所以撕咬乱踢,是因为他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情绪的方法,你需要为孩子做出榜样,让他知道除了愤怒的发泄方式之外,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向父母倾诉;比如听听音乐,做游戏来转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大哭大闹,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紧紧拥抱或给他们空间。对许多孩子来说,给他们一个紧紧的拥抱,能让他们止住哭泣。但是有的孩子在哭泣时更需要有一点自己的空间,这时候,你要满足他,表现出支持。

2.解决生理需要。很多孩子大哭大闹是因为太累、太困,甚至太饿。所以,要先解决他们的生理需要。

3.一些小孩喜欢用大哭大闹来控制大人,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如果孩子在商店里发脾气,你应该表示出理解,但态度一定要坚决,告诉他:“我很抱歉你感到不高兴了,但是我不会给你买这个玩具的,我们现在要离开了。”你在做这一切的时候要保持镇定,这样一来,慢慢的孩子就知道大哭大闹不管用了,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安静。

4.如果孩子自己慢慢学会了如何控制愤怒,那你就该花更多的时间教他怎么应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要耐心,要持续。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也是他们的沟通方式,多观察孩子的言行就能听懂孩子们的特殊语言,用适当的言语去引导他们,让孩子明白该怎样去沟通。

家长这样做,宝宝认字超高效!


简单的方法,大智慧。

有一次,跟几位妈妈吃饭,饭间有位5岁的小男孩大南拿着妈妈的手机,一本正经地帮妈妈读信息,读着读着,饭桌上的几位妈妈都很惊讶,都纷纷赞叹说怎么这孩子能认的字这么多?让我暗暗称奇的是,孩子在读到“匪夷所思”时毫不含糊,这么难的字,按常理怎么也该到小学高年级才能学到吧?

大南的妈妈说出了大家心中的疑虑,她用图片结合着让大南认字。听到“图片”2字,我敏感地捕捉到了关键点,“图片”——完全符合孩子学习的心智模式,也被2006年美国记忆冠军JoshuaFoer称之为“符合大脑运转原理”的方法。

当然,大南的妈妈不懂画图,她的方法是先从网上直接搜有关实物或实景图片,然后在图片上标记汉字,最后再打印出来让孩子认,每两天认一张,已经坚持了2年。

为什么这个方法符合孩子学习的心智模式?

常看幼儿说的爸妈一定记得具体形象思维。即幼儿期的孩子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他们对于抽象的东西常常无法理解,更难以记住,即使在小学的低年级,孩子们还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思维逐渐发展的阶段,所以跟图片结合的方法,尤其适合10岁内的孩子的学习。因为在皮亚杰等发展心理学家们眼里,9-10岁才是思维类型变化的具体转折年龄。即使是我们这些成年人,也更喜欢画面的视觉形象而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

这种方法,也叫位置记忆法,已被语言天才们百用不厌了:

1、会25种语言的蒂莫西.多奈

这种学习语言的方式,被TimDoner蒂莫西.多奈称为位置记忆法。蒂莫西.多奈是谁?一位美国的语言狂人,从7岁开始学习各种外语,至今流利掌握的语言有25种。据说他有时能在几周内便掌握一种语言,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人家甚至连我们的文言文也学上了。下面是他学习语言中特别推荐的方法,即位置记忆法,看看他标记的图:

2、古希腊的Simonides

记忆学者们常常认为,人的大脑尤其擅长形象记忆和空间记忆。这方面的应用,最早的记载来自古希腊的公元前447年,一位名叫Simonides的诗人。Simonides有一次参加宫廷宴会,在宴会进行过程中,宫殿突然倒塌,宴席上的客人全部无一幸免,只有Simonides侥幸逃脱。在人们处理这些遇难者时,因为身体被砸得太严重,没人能认得出模样。Simonides就通过出色的形象记忆和空间记忆,迅速记忆出宴席上客人的身份。

3、5岁懂8国语言的维尼芙雷特

美国一位语言学教授斯托夫人,也曾重点推荐过空间形象记忆的方法。这位斯托夫人的女儿维尼芙雷特被妈妈教育成语言天才。小女孩3岁能写诗歌散文,5岁已经学会了8国语言。有一个场景,斯托夫人是这样做的:

选择一个房间或家里某个角落,让女儿先进入到这个房间,看一眼这个房间的所有物品,然后让女儿出去。斯托夫人接着迅速变换房间内1个或2个,有时是多个物品摆放的位置后,再让女儿进入房间观察房间的变化,并说出物品的词汇和句子表达。斯托夫人说,这种学习语言的方法,孩子的记忆非常牢固。这便是利用了儿童的形象记忆和空间记忆的优势。

最后,幼儿说提醒:认字别忘记“重复”

语言的高效学习,形象和空间记忆是重点,但还需要注意“重复”。就如蒙台梭利所言,重复是幼儿的“常同行为”。“重复”不仅是孩子们心智发展所需,比如宝宝们在成长的早期会重复不断地丢玩具、重复不断地看同一部动画片;另外,“重复”也是孩子学习的基本要求。大南妈妈的做法,是每一周都会把上一周所有的“汉字空间图”拿出来让孩子再辨认。但有些孩子可能会排斥,觉得已经学过了就不用再学,这其实也是大脑的“喜新厌旧”机制在起作用。那么父母们可以让孩子读读囊括了相关已学会的汉字的绘本或童书让孩子们阅读,从而达到一个记忆增强的效果。

套用名人NelsonMandela的说法,如果你用Ta自己的语言跟Ta交流,Ta会记在心里!所以语言学习,父母需要理解儿童大脑的脾性。

宝宝入园 家长千万别这样做


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肯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不仅仅是孩子,对家长来说也是,心中的牵挂和不舍,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家长在宝宝入园的时候怎样才能帮助宝宝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有千万不能做哪些事情呢?

一、孩子入园不适应的表现

1.情绪方面

孩子入园时,常常出现不安,情绪波动、哭闹等现象。

2.饮食方面

孩子入园后,可能会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等现象,所以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做到多流质、多清淡、多饮水。

3.睡眠方面

少数孩子会出现夜惊、夜哭现象,这是家长不必惊慌,经过一段时间,待孩子情绪稳定后会自行消失。

4.行为方面

入园后孩子会出现一些行为变化,比如:依恋增强,行为退缩,胆小,沉默不语,反抗性增强等。这也是对新环境的一种反应,一段时间后会消失的。

5.身体方面

少数孩子入园后因为哭闹,不爱吃饭,可能会导致体质减弱和体重下降。

二、孩子入园后,家长切忌这样做!

1.一味妥协,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这是目前幼儿园新生入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孩子哭了,家长很心疼。去还存在侥幸的心理:也许明天,他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呢!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儿园,那么当你再次送园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会更加变本加厉。

2.送两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哭闹比较严重,吃饭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长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几天,在家里休息上一天,给孩子调理调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当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来幼儿园会感到更加陌生,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建立起与老师之间的依恋感情,送送停停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事半功倍。坚持送园,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

3.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宝贝,又见到自己的宝贝哭闹的厉害,家长的心疼也在清理之中。可是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感染实在太强了,这种家长陪着孩子哭的情况在幼儿园的新生入园接待中司空见惯,造成孩子们错认为家长不要他们了,让他们认为上幼儿园不管对于他们自己,还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距,不利于孩子的适应。

4.“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去给你拿进毛衣来!”

在祖辈送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一张嘴要哭,马上对孩子说:“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着你哈!”“奶奶去给你买奶,这就回来!”这种说法可能暂时有效,可是当孩子发现自己上当后,他会感觉到非常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儿了,这让他们没有了安全感。

5.“别哭,我第一个来接你!”

许多家长会这样许诺孩子,当孩子哭着对你说:“妈妈第一个来接我!”你忍心拒绝孩子吗?于是好多家长随口承诺:“好,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们当然并不反对这种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长,您能保证您是第一个吗?如果不能,请不要这样回应孩子,请换一种方式回应孩子:“妈妈会早来接你!”“妈妈四点来接你!”如果轻易的承诺没有兑现,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说话不算数,那么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长欺骗了自己,会推理到其它,那么家长会不会来接他?孩子便没有把握了。

6.“再哭,再哭了就不接你了!”

这是家长气头上的急话,可是我们一线的老师却常常听到。家长这话说出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厉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来接他了,这种负面效应会让孩子觉得恐惧,恐惧幼儿园,恐惧老师,更恐惧分离焦虑。

7.“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会就好了!”

许多家长都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来的,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会,就一定能够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长说再见。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家长的多呆一会儿,只会让孩子的适应时间拉长,让孩子的哭闹和分离焦虑时间拉长。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意识到家长可能走,分离焦虑已产生,便开始哭闹。而家长毕竟是要离开,那是孩子还是要独自去面对,尝试着去适应。

8.“不许哭!”

诚然,每个家长都不愿听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听不到,心里能够接受的了,可是却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泪。其实,面对分离焦虑,孩子选择以哭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感情,是孩子正常的表达方式,压抑孩子哭,以强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的。

9.喂完饭再走

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早上总想喂饱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饱了后再和家长告别,很容易因为哭而呕吐,而且,家长长时间逗留在活动室,会让其它的孩子产生情绪感染,不利于孩子适应。

10.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长送下孩子后,难免会不放心,于是有的家长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适应,可是如果一旦让孩子发现,孩子的哭闹会变本加厉。

11.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12.“有小朋友打你吗?”“老师凶你吗?”

家长对孩子的关切溢于言表,可是我们要知道,这样的负暗示只会让孩子更加恐惧幼儿园的生活,不自觉的建立起幼儿园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师凶我之类的联想。这当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这样问孩子:“今天你认识哪个小朋友了?”“老师表扬你了吗?”帮助幼儿回忆幼儿园一天的美好时光,建立对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13.在家一定要好好补

孩子入园得头几天,吃饭一般都不如在家的时候吃的多,所以有些家长会刻意给孩子带奶晚上吃饭的时候也想多做些鱼虾肉蛋给孩子补充营养。其实,孩子刚入园容易上火,在吃饭上应当注意多饮水,多吃清淡食品,而对于鱼肉之类容易生痰上火的东西,应当尽量少吃,多吃蔬菜,有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高。

14.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据此,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15.休息的时候无节制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星期天,好好陪孩子玩玩,放松一下吧!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孩子星期一的时候特别不容易适应,这一方面是由于休息了两天,对环境陌生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作息规律和幼儿园不一致,从而导致了作息秩序紊乱。休息日时,家长应当尽量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3至5岁,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妈妈的爱让孩子变得有勇气和担当,变得内心更强大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但大多数妈妈当孩子犯错时,都会选择严厉的批评和训斥孩子。但这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那我们来看看淘淘妈妈在孩子犯错时,是怎么做的吧。

淘淘妈妈在书房睡觉,两个小孩在卧室玩耍,把卫生纸从楼上抛到楼下,惹来物业到访,和邻居的指责。这位妈妈走下楼告诉大家:“是我的孩子,我没有照顾好她们,是我的责任。孩子虽然小,但是她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等下我会带她们下来一起给每家邻居道歉

并且打扫卫生,我邀请你们大家都散开,在我带孩子下来的时候,不要围观她们,不要对她们指指点点,谢谢你们。”

淘淘妈妈开始挨个去敲我家楼下的所有楼层,跟每个邻居说:“对不起,我的孩子把那么多的卫生纸扔到了你们家,请你们原谅,我等下会带着她们来道歉并且打扫卫生”。然后淘淘妈妈就这样一家又一家,从下午到晚上,牵着孩子的小手一层层地给邻居们道歉、打扫卫生。淘淘妈妈做的真的很棒,她既保护了孩子不受伤害,又让孩子变的有勇气有担当。(虽然这些也是因为她的失职造成的)

孩子都一天一天的长大,妈妈不可能一直陪着身边,那犯错了怎么办,始终要自己面对的。淘淘妈妈教给孩子的这种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1、保护孩子的自尊。

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越容易受伤害。父母需要给予小心呵护。多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使他感到难堪。

2、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问题

想要正确面对问题,就先要了解什么是问题。

首先要确定的告诉孩子:问题是短暂的、可以解决的。发生问题不算什么,因为以后还会发生很多问题。但要尽可能做到不重复同样问题发生。

其次要让孩子明白:困难与挫折都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在成长中会面对无数的困难与挫折,想办法能够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是重要的。

第三要让孩子坚信:面对出现的问题,只要肯努力,敢于尝试,多角度思考就一定能够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而作为家长,也需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也许在成人世界不值一提的东西,却是孩子世界的一座难以克服的大山。不主张家长直接伸手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却需要家长及时的鼓励、适时的提醒。

3、让孩子逐步做到真正的内心强大

虽然不同的年龄段所体现出来的强大内心是不一样的,但是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一次一次成长起来时,他们变拥有强大内心世界。内心强大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去补足;可以适应集体的生活,并且能够在团队中脱颖而出;懂得原谅、包容身边小朋友的缺点或不足,但绝不盲从;能够为自己随时找到乐趣,哪怕是一片纸也可以成为手中极好的玩具;具有独立自主的探索、创新精神。强大的内心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也会有失败时的痛苦无助,也会有成功时的得意张狂,但一路梳理下来,不断调整自我,保持乐观的精神,勇于接受挑战,也就真正拥有了胜不骄败不馁的强大气场。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在小的时候,容易犯错,这是好事。只有犯错后,才会成长。父母保护的再好,孩子也不能避免不犯错。孩子终是要离开我们,开始自己的生活。那不如从现在开始,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教给他多些面对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这样孩子才能变得强大,能经历风雨,飞的更高更远。

有心的家长是这样教育孩子


现在的这个社会中,家长都不叫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孩子的身上搞大量的投资家长都认为是值得的,说到投资家长应该投资孩子的那些方面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让家长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娱乐投资

这是父母们首要考虑的。 只要能使孩子心情愉快、玩得开心,钱就花得值,比如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游乐场,以及看演出和旅游等。早期教育

智力投资

给婴幼儿期的孩子买一些益智玩具、识字画片,给稍大些的孩子购买图文并茂的知识智力类书刊,以及跳棋、象棋、地图、地球仪等。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购买有科教内容的音像制品。

美育投资

让孩子从小接受美的熏陶,给胎儿买胎教音乐磁带,给幼儿买电子琴。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天分可以给其买喜欢的乐器。经常带孩子参观绘画、雕塑、摄影等展览。

体育投资

为使孩子体质健康、身姿优美,可以购买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体育器械,如皮球、跳绳、羽毛球、拉力器、足球、篮球等。幼儿早教网

培养劳动技能的投资

为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和劳动技能,可以给幼儿买小水桶、小铁铲等。

可能许多父母现在还只注重于智力、娱乐等几个方面的投资。但专家表示,父母的目光不能总盯着智力、才艺和娱乐等方面,孩子需要的是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上述“投资项目”来看,投资越早,收益越丰。

本网站小编总结 :有些投资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可以起到教育孩子的最大的帮助的,家长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对于孩子家长都是存在一定的作用的。为孩子的将来的成长带来一定的有价值的回报也是有可能的。

想让孩子长大个子,家长你就这样做吧!


前言:人的长高的两个高峰期是婴幼儿时期和青春期,这个时期促进长高营养是基础。要给孩子多吃些富含各类营养的食物,如豆类制品、蛋、鱼虾、奶类、瘦肉等动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和A以及钙等无机盐的蔬菜、水果等,尤其是钙,给幼儿和学龄儿童添加适量的钙质和鱼肝油,或者每天有室外活动,让孩子充分接受阳光照射,这对长个子是很有益处的。

想长个子多吃含钙食品

冬季小儿外出相对减少,易缺钙,春季生长发育加速,钙需求量增加,应给宝宝多选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及奶制品、豆制品、骨头汤、鱼、虾、芝麻等。但对一些有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宝宝,春天是好发季节,要慎用海鲜、虾、海鱼、螃蟹等。如果2岁以上的宝宝奶喝腻了,可以改喝酸牛奶。同时可以多食鸡蛋、鱼、虾、鸡肉、牛肉、豆制品、小米、红豆等。鲜蚕豆中含有大脑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是春天餐桌的上选食品,但对家族中有“蚕豆病”病史的宝宝应禁食,否则会发生溶血。

这个季节宝宝易患口角炎,齿龈易出血,皮肤干燥,所以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品。如芹菜、菠菜、油菜、卷心菜、番茄、胡萝卜、白萝卜、山芋、土豆、花菜等。适当吃一些野菜和粗粮,如荠菜、香椿、玉米、麦片、南瓜等。

这些食物促进脑发育

春天脑发育较快,应多吃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如核桃、橄榄油、芝麻、鲜贝等。另外鱼肉鲜美,含有丰富的“脑黄金”,可清蒸或清炖,但不要油炸,否则营养成分会丧失。给宝宝多吃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红枣、桂圆肉、蘑菇、香菇、黑木耳、枸杞子、山药、核桃肉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性味甘平,副作用很少,适合体弱多病的宝宝食用。

当气温由冷转暖,阳气上升时,宝宝容易“上火”,要少吃燥热、辛辣食物,如羊肉、狗肉、油炸鸡、辣椒、胡椒等,巧克力、果脯也是产生“内热”的源泉,尽量少吃。但是略有辛味的食物如洋葱、生姜、韭菜、蒜苗等对人体阳气生发有好处,可以适当食用。

本网站小编总结:影响孩子生长的重要的生长激素,在睡眠和运动的时候分泌较高,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分泌较少。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处于受到批评、责备,家庭不和的环境中,心情压抑、情绪低落,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孩子长高必然会受到影响。

孩子做家务时家长做的事


培养孩子做家务时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的,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做家务时要先做好下列准备:

1、给孩子物归原处的空间或是专属的空间

先帮孩子规划出由他负责的范围,可利用家中现成的大盒子收纳玩具、图书等,让他知道每样东西也都有归属的家。可在盒子上做些标记使孩子容易记得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如贴上照片、剪贴图片或画出玩具的形状。

2、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举手之劳”和“物归原处”

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父母可以先做给他看,请他跟着做,再鼓励他自己做。3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大人示范时边做边说明,如:"小车车累了要回家了,来!我们一起带它回家!"也可以以口头的方式解说完成的步骤,"请你从桌子上拿果汁和杯子。"利用这样生活化的句子,既可以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情形,也可以让孩子当小帮手。

3、把握时机,尽量陪孩子一起做

每个小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孩子对书籍有兴趣,可以让他收拾书房,或指导他将书分类放好,这工作比要求他去扫地来得有效多了。此外,父母可陪孩子一面工作、一面聊天,甚至交换彼此的心得,以增加家务情趣。把握时机训练孩子做简单的家务,耐心地告诉他正确的方法,并陪着他一起做完。例如:"你可以自己用小勺子舀水吗?可以自己把沙子舀进花盆中吗?"让孩子多运用小肌肉,无形中也可以了解孩子的肌肉发展情形。

同时站在妈妈旁边看妈妈做家务的孩子特别爱问问题,妈妈们可要认真地回答,不要敷衍哦!因为这样可以刺激孩子观察力与思考,来个机会教育,让做家务也能成为经验分享的好场所。

4、多赞美鼓励、少批评,肯定他的努力

"你的小手好能干,不但会盖房子,还会把积木排好耶!"这类赞美和鼓励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养成他喜欢帮忙、愿意收拾的习惯。此外,参与家务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增加对家庭的归属感,父母多给予鼓励赞美,使孩子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自信心、肯定自己,也培养了责任感及积极的人格。

培养孩子,让孩子拥有一项优秀的独立能力,能让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照顾好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