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学期即将来到,不少的同学会在家里的帮助下调整作息为入学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入学准备的知识吧!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幸福家庭都相似:宠爱妈妈+尊重爸爸+接纳孩子》,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有哪些地方相似?小编想,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妈妈被宠爱,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纳。

妈妈被宠爱,家庭更幸福

女作家入江之鲸,曾讲过这样一则温暖的片段:

地铁到站的时候,我旁边空出来一个位置,有个大概三岁的小男孩蹭蹭蹭地跑过来,坐下,然后对着车门口说:“妈妈快过来,这里有位置坐!”

没多久上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挽着丈夫的手,笑盈盈地和儿子说:“只有一个位置,你坐就好了,我和你爸爸站着。”

小男孩说:“我是男孩不用坐,妈妈你坐吧。”

熬不过小男孩的请求,妈妈坐下了,爸爸则奖励般地揉了揉儿子的小脑袋。

从他们的聊天中,大概明白了,这一家三口是妈妈带儿子出门玩,顺便送爸爸去上班。儿子一直嘟嘟嚷嚷地和爸爸说:“能不能和妈妈一起陪我玩。”

爸爸安慰儿子说:“你要乖点,等我下班了,马上去接你和妈妈,带你去吃你最喜欢的香蕉船。”

小男孩还是不太高兴,一直在蹭爸爸的手,却也没再说什么。

后来爸爸到站,临下车的时候,突然很严肃地对儿子说:“你一定要照顾好我媳妇,不许哭不许闹不许惹她,那是我媳妇,懂吗?我去给你们挣钱!”

我看到整车的人都笑了,善意地看着小男孩像个大人般地做着保证。

如果小编在场的话,简直想给这位爸爸鼓掌。因为宠爱妻子,是家庭幸福的基本法则。

曾有一位爸爸向美国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梅迪纳教授请教:教授,你告诉我,我怎样才能帮儿子考上哈佛大学?

梅迪纳回答说:从现在开始,你回家好好爱你的老婆。

我国一位教育专家后来专门就此事追问梅迪纳:为什么您当时让那位爸爸回家疼老婆?

梅迪纳回答说:在美国,对学业成就的最佳预测指标,就是家庭情绪的稳定性。家庭情绪稳定性大部分可被妻子的情绪所预测。

简而言之:妻子情绪越稳定,家庭情绪就越稳定,孩子成绩也就越好。而想要妻子情绪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宠爱她。

生活在丈夫的爱中的女人,她的心是柔软的、温柔的、安定的,会宽容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会创造出一个愉悦温馨的家庭氛围。

相反,一个长期忍受着丈夫的冷漠、埋怨、暴躁的女人,会把这些负面情绪都转嫁给家庭里的其他人,一个家将从此不得安宁,怨气重重。

国外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Happywifehappylife”。翻译成中文就是“老婆开心,生活舒心”。

爸爸被尊重,则更爱妈妈

在英国,流传着一个“女王敲门”的故事。

一次,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女人需要宠爱,男人则需要尊重。

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是著名的婚姻问题专家,在30多年的婚姻咨询工作中,爱默生发现了经营家庭和婚姻的真谛——爱与尊重。如果一个丈夫不爱妻子,妻子则不会尊重他,反过来,如果一个妻子不尊重丈夫,丈夫则不会爱妻子,于是婚姻就会陷入一个“疯狂怪圈”。

一个被宠爱的女人,会容光焕发,温润如玉。一个被尊重的男人,则会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男人越宠爱女人,女人则会更尊重男人。女人越尊重男人,男人则会更爱女人。爱情如此,经营家庭也是如此。妻子尊重丈夫,丈夫更爱妻子,家庭则更温暖。

孩子被接纳,家才真的为家

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老师曾遇到过一位不敢回家的小男孩。

当时正值期末考试,某小学五年级上午考的是语文。一个小男孩的爸爸妈妈早早就把饭做好了,等着儿子回家。眼看着别的孩子都回来了,他们的孩子却迟迟不见人影。

起初他们以为孩子贪玩回来晚了,就把做好的饭捂在锅里等着孩子。可是放学都快一个小时了,还是不见孩子的踪影,他们夫妻才着急了,赶紧分头去找。他们找到孩子的时候,孩子低垂着头,正徘徊在学校的教室外面,似乎要进教室,又不像要进教室的样子。

小男孩的爸爸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特意就此事找到刘称莲老师,问孩子到底怎么了,他应该怎么办?

刘称莲老师了解到,这位爸爸平时对儿子宠爱有加,经常会带儿子出去玩,但是在儿子没考好的时候,就会打骂孩子。于是刘称莲老师跟他说:“我深深地知道,你一定是爱你的孩子的,你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是恨铁不成钢才做出来的。”

“但是,你知道孩子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他一定希望在他不学习的时候你能够对他好,在他学习的时候,甚至考不好的时候你也对他好。他需要始终如一的爱。”

不能无条件地爱和接纳孩子,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可是在孩子眼中,幸福家庭的标准恰恰是能否接纳他。

有一个心理机构做了份专题调查,让幼儿园到大学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对幸福家庭的定义。前三项分别是:父母恩爱、父母充分尊重自己的意愿、父母真正关心和欣赏自己。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家的定义都是如此,我们常常把家比作母亲的臂弯,因为家可以给人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就像母亲的怀抱那么温暖。

家是唯一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是让你觉得不管变成什么样,那都是能接纳我的地方;是就算你已经为人父母,在人生走到低谷时,还想回去父母身边重新获取力量的地方。

一个好的家庭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慰藉,如果一个家可以让妈妈获得宠爱,让爸爸获得尊重,却不能让孩子获得接纳,那家就不是完美幸福的家。

知乎有一个提问:“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怎样的体验?”网友们千差万别,答案却大同小异:

“小学的时候,小学同学的父母挽着手来接我同学回来,让我们其余一干人等艳慕不已,然后那个同学的家就成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家庭。”

“小时候,我没有被强迫上过任何补习班。现在面临职业规划,他们也从未干涉过。去年跨年的凌晨,我给爸妈发短信,说我才不要当你们的小棉袄,我要当你们的军大衣。第二天,我妈给我回短信说,小棉袄就够啦,好看还不冷。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我爸回的短信是,我和你妈妈能照顾好自己,你的最大任务是让自己过上快乐的生活。”

家庭是母亲的世界,父亲的王国,儿童的乐园。

这就是一个幸福家庭应有的模样。

精选阅读

家庭教育应该听谁的?爸爸?妈妈?


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许多看似细微的差异。这除了与父母文化、修养差异有关外,更多的应是性别差异造成的。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教育内容上:

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

生活习惯的培养上:

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她们不让孩子参加有一点危险的活动,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她们使孩子更柔弱、更胆小一些。

教育方式上:

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不多,零食却吃得不少。

换个角度接纳孩子


大人们的主观看法,往往和小孩子的看法不同。有时候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好与不好的问题。这时,我们如果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能赞同小孩的建议,无形中对他是一种打击。他毕竟是孩子,他的精神承受能力还很低,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请满足他的请求吧!

如果小孩子一早起来,要求你让他穿昨天买的新衣服,你可不要说:“等明天再穿好不好?”对他来说,你答应让他今天穿是他的选择,明天穿是你的选择,他为什么必须什么都听你的呢?如果你换个角度,就答应他吧!我想他会很高兴,这一天会表现得更好。

像这样一些生活里的琐事,交给他处理吧!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帮子女做决定,越早熟练他,就越能让他养成自律的习惯,何乐而不为?反过来他也会关心你,会替你考虑,为你着想

不妨找一天,答应他所有的要求,而后看看孩子满足的表情、感谢的眼神,以及反省的能力,也许你会发现,孩子其实也蛮懂事的。

一味拒绝只会让孩子产生憎恨心,不会令他感到惭愧。适度地满足他的请求,也许情况并不会太糟,毕竟他是孩子。

宠爱孩子要有个度


现今,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庞大,几个大人整天围绕着一个孩子转,对于双独夫妻的家庭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孩子在大人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爸妈心中说是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绝不为过,他们对孩子的疼爱可谓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对于孩子的要求,绝对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在他们看来,孩子的要求又不高,而且有条件何不满足他一下呢,岂不知,他们这种想法会导致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对孩子无限的满足与过度的呵护反而更易养出不孝子的。

笔者小时侯听奶奶讲过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对老员外,老来得子,夫妻俩高兴的同时,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疼爱有加,真可谓说是含在口里就怕化了的那种,儿子所提出的要求,哪怕是无法办到的事情,也必须想方设法弄。有天,孩子突然说想要吃天上的星星,这下夫妻俩可为了难,看着泪流满面的孩子,夫妻心疼极了。后来,父亲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在一根竹竿的一头绑上一个蒜头。然后在院里摆了一张大桌子,老头吭吭哧哧的爬上桌子,举起竹竿对着天空中的星星捣了两下,结果慢慢的爬下告诉孩子星星给摘下来了,孩子吃到大蒜,忙说星星不好吃,再也不吃了,事后,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好吃懒做,恶习满盈,父母辛苦一辈子的家产渐渐被他败干败净,而父母老了,再也无力帮他置家了。孩子看到父母再也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了,就三天两头把老子老娘拉出来打骂一番。还诅咒这两个老东西咋不早点死。儿子如此不孝,而且还当众打骂老子,谁之过?

再如凭窗听海发的一个讨论话题里提到的一位母亲,因为夫妻离异,出于补偿心理对孩子千依百顺。不想儿子却因为母亲没有给他买想要的牛仔裤,威胁不上学,甚至辱骂母亲“生得贱”,甚至还推搡她。儿子只所以推搡她,辱骂她“生得贱”,这个结果还不是她自已一手造成的。难道就因为夫妻离异,就一味的觉得对孩子有愧疚感,采取有求必应的弥补方式?岂不知,这样做既害了孩子,也伤了她自己。

孩子这样的坏习惯当然不是天生就有的。很显然,妈妈平时对孩子的百依百顺,一味的忍气吞声,养成了孩子这样蛮横不讲理的性格。妈妈本意是想补偿孩子,让孩子能生活得更舒心更开心,可却忘记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物质上的给予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思想上的教育。但愿这位母亲能从这件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孩子方式上的不当之处,及时改正。更希望这位孩子能体谅妈妈的良苦用心,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对此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观念:是生者,是养者,但绝不是一个无限付出者。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能盲目的满足,要看是什么要求,合理否。也不能一看到孩子哭闹就采取妥协态度。要学会和孩子淘通,给孩子讲道理,让他们明白父母不是万能的,什么事都能办到的,也有父母办不了的事情的。

邓超:爸爸越有趣,孩子越幸福


曾经看过阿雅采访邓超的视频,一向以搞笑逗逼出现的邓超,这次却一本正经地谈起自己的育儿方法。邓超说:只要我有一天时间,也会飞回去陪他们。虽然工作繁忙,陪孩子的时间有限,他也能把有限的陪伴变成高质量的爱,在日常的陪伴中,蹲下身,融入到孩子的世界,把生活变成游戏,把自己变成孩子最有趣的玩具。

他说:

儿子和女儿最喜欢跟自己玩,

因为他非常有趣。

一个简单的木偶,他们就能演一个下午,

哪怕只是剪一张纸,

他和等等也会变着花样来玩。

虽然工作繁忙,陪孩子的时间有限,

他也能把有限的陪伴变成高质量的爱,

在日常的陪伴中,蹲下身,融入到孩子的世界,

把生活变成游戏,

把自己变成孩子最有趣的玩具。

甚至,毫不避讳地把自己变成儿子的画本,

让等等拿着彩色的画笔在他身上画画,

并为儿子创作的成果感到骄傲,

舍不得洗掉那幅等等的画。

为此,

他还在微博自我调侃地说:

气质一下子就上去了。

等等喜欢在雨中奔跑,邓超陪着他玩,

父子俩一起踩水坑,一起玩玩闹闹。

相比那些美其名曰陪孩子,

却拿着手机刷朋友圈的爸爸们,

我更欣赏邓超的陪伴方式,

把自己变成孩子的玩具,

让孩子的童年生活变得更有趣味。

邓超的教育观,

让我想起了一部叫做《美丽人生》的电影。

这是一部意大利的影片,

讲述的是一对犹太父子

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后发生的故事。

即使在这让人绝望的、

充满死亡味道的困境中,

父亲还是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

撒谎说他们其实正处在一个游戏当中。

为了不让儿子的童心受到伤害,

这位父亲精心地解说每一个环节,

让他的孩子相信他们真的是在玩游戏。

尽管当天还在酷热的集中营里艰难地劳作,

累到孩子扑进他的怀抱中都站不稳,

但他却向孩子解释说今天赢了50分,

又被扣了两分。

整个过程,惟妙惟肖,

好像他们真的是在玩游戏一样。

他说:“我们玩得真开心,真过瘾。”

在残酷的环境中,

他用广播向深爱的妻子传达爱意,

他在绝望中,用游戏的方式向儿子解释:

第一个赢得1000分的孩子将会得到坦克的奖励。

尽管身处悲剧,

却用喜剧的方式来过日子,

尽管最后他没有等到营救,

但他给了孩子一生的正能量。

不止是困境中的人需要有趣的生活,

平凡的日子中,趣味更是生活的调味剂,

对孩子来说,

有趣的生活甚至能激活他们体内的潜能。

有趣,还能让枯燥的学习变得与众不同。

有趣的父亲,

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魔法师。

前段时间,微博有一个热门话题是:

孩子不愿意回老家过暑假,

只因为奶奶家没有WiFi,

不知道从何时起,孩子的玩具竟然只剩下iPad。

孩子们身处网络时代,无可厚非,

但是在孩子塑造自我的阶段,

是非常需要父母予以引导的,

而不仅仅通过iPad就能够满足。

心理学认为:在孩子的童年时期,

特别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

游戏成为孩子日常的主导活动,

也是孩子教育的最佳途径。

幼儿时期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发展尚未完善,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获得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体验,

从而促进儿童人格和情绪的健康发展。

父亲的陪伴有限,

因此更需要注重陪伴的质量。

迎合孩子的生长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试着去做一个有趣的父亲吧!

在孩子面前,爸爸不妨也变成一个孩子

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

就是把自己变成他们的玩伴,

从年龄的变化开始,走进孩子的生活中,

从而打开孩子的心门,更好地引导、教育孩子。

娱乐圈有个号称“神经奶爸”的贾乃亮,

他就是“会玩”的典范,是个十足的“有趣奶爸”。

他曾爆料,自己被女儿甜馨称为“亮哥”。

贾乃亮有一张经典的美人鱼图,

就是他在陪女儿玩的时候,

按照女儿的造型打扮的。

他的“神经奶爸”的称呼,并非空穴来风,

在生活中,除工作之外,

他都会放下年龄,重拾童心,

和女儿打成一片,玩到一起。

而女儿甜馨在综艺节目、

采访视频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举止大方,高情商,拥有众多粉丝。

相信与贾乃亮的趣味陪伴也不无关系。

爸爸不妨放下身份,做好孩子的玩伴

都说父亲像山一样威严,

因为他们总是高高在上,

给孩子讲道理时一本正经,

虽然爱孩子,

但这种爱孩子的方式让孩子觉得有距离。

钱钟书的女儿钱媛曾写过一篇文章,

题目为《爸爸逗我玩儿》

在文章里她写道:

她自幼与父亲最为亲密,

两人一同读书一同玩闹,

是一对无话不谈的好伙伴。

钱钟书曾趁女儿睡着的时候,

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

他也爱玩“埋地雷”的游戏,

喜欢在女儿的被窝里

埋藏玩具、书本、小梳子小镜子等障碍物,

令她措手不及哈哈大笑,

然后她再乐此不疲的一一“扫雷”。

不管钱媛到了多大年纪,

父亲有趣的陪伴,给了她童年无穷的甜蜜。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都会经历一个“母子共生”的特殊阶段,

他们与母亲好似一个整体,

无论精神上还是情感上都高度依赖母亲。

父亲的介入,

可以让孩子从母子共生的小圈子中走出,

他们慢慢地会发现一个更有趣的世界,

这种发现让他们更快地建立自我、变得独立。

暂时放下自己,融入孩子的世界里

许多陪伴孩子的父亲,

一边拿着手机一边玩着游戏或者刷着网页,

他们觉得陪伴孩子是一个任务,

很无趣且很无聊,所以一边还在做自己的事。

孩子的世界其实又简单又丰富,

关键看你是否有用心地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

在最新一期的《爸爸去哪儿》中,

陈小春似乎慢慢地找到了和儿子相处的感觉,

他不再板着脸,而是选择温柔地对待儿子,

甚至和Jasper开玩笑说:你是大哥,我是小弟。

面对愿意带自己出去走走的爸爸,

Jasper开心地跳起来,说:他要带我出去走走。

面对愿意抱着走不动的自己,

Jasper再三确定:你真的可以抱我?

面对给自己盛饭盛菜的爸爸,

Jasper转头满脸幸福的,低声对摄影师说:他喜欢我。

看,如若一个严肃的父亲,

突然变成了亲近的、有温度的甚至是有趣的父亲。

孩子的表现竟然也会让你出乎意料。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也说过:

"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父亲与其不断地制定规则和发扬权威,

倒不如主动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要知道,朱自清的《背影》不是为孩子们写的,

所以父亲不要充当孩子们的路人甲。

如何教育好一个孩子,

如何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

其实最好也是最简单的方式,

就是陪孩子做游戏。

如果父亲可以用心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

陪伴孩子做游戏,

学会做一个有趣的父亲,

定会发现孩子心中那座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而这也是爸爸给孩子最好的,

也是最高效的陪伴!

这八种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会更幸福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作为社会最小单位的“家”,就是孩子的第一个成长乐园,孩子未来成才有否,幸福与否,都跟他背后的家庭息息相关。

作为父母,我们都殷切希望孩子成长的更顺利,生活的更幸福,这背后就需要家庭这个温暖港湾的鼎力相助,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做孩子背后最坚实的后盾呢?

看看下面八个好坏家庭的对比,看看你们是正能量满满的家庭?还是负能量爆棚的家庭?

好家庭:积极的对话,有效的沟通

坏家庭:消极的对话,沟通不顺畅

语言是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最好工具,正能量家庭擅于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良好的沟通使得所有人都心情舒服,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负能量家庭不懂得说话的艺术,把本该属于家庭的生动活泼的语言,变成伤害人的软暴力,沟通一次次出现死循环。

好家庭:感到安全和舒适

坏家庭:感到紧张和害怕

家是什么?是筋疲力竭的时候,可以休息的驿站,是风雨无助时,可以依靠的港湾。好的家庭让人感到自在温暖,无论在哪里,只要想到家,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斗志。坏家庭让人畏惧和不安,是那个就算心里再苦,也不愿回去的伤心地。好家庭会疗伤,坏家庭雪上加霜。

好家庭:很多赞美表扬

坏家庭:太多批评和职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每一次成功,都值得赞扬。好家庭能看到孩子身上的潜力和特质,并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嘉奖,每一次回馈都让孩子信心大增。坏家庭喜欢吹毛求疵,对一个地方不满意,就全盘否定孩子,削弱孩子自信心,越发让他感到前途迷茫,孤立无援。

好家庭:经常表达爱

坏家庭:把爱藏起来

用语言表达心底的爱,本来就是最简单原始最增进感情的方式,所以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达。好的家庭随时随地向孩子诉说爸爸妈妈有多爱他,让他感到他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被人珍视的。坏的家庭,把爱隐藏起来,拙于表现爱,久而久之,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亲子关系不牢靠。

好家庭:教育孩子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坏家庭:用怒吼,大呼小叫的粗暴方式管教孩子

孩子的行为表现,都无一不打上父母的烙印,你现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决定了他以后为人处世的方式。好家庭会把身教放在突出地位,父母为孩子主动做出积极的榜样示范,供他观察和学习。坏家庭一言不合就怒气弥漫,父母通常霸道强势,说一不二,把孩子逼进死胡同,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好家庭:父母倾注时间,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坏家庭:很少互动

没有真心的陪伴,哪来的亲密无间?父母之于孩子,是有有效期的,过了这个阶段,陪伴的功效大打折扣。好的家庭,非常重视对孩子全心全意的陪伴,把亲子时光过得丰富多彩有意义。坏家庭常常牺牲亲子时间换自己的自由时间,成员之间除了吃饭,几乎处在零交流状态,尤其是爸爸们,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缺席孩子的童年成长。

好家庭:公开谈论自己的感受

坏家庭:感受和想法不能表达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唯唯诺诺,成为一个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的人。好的家庭会充分开放沟通渠道,让孩子自在表达自己的主观感觉,父母会乐于倾听,给孩子更多的建议和指导。坏家庭气氛阴沉,孩子必须唯父母是从,不准质疑和提问,孩子内心过得压抑,语言表达能力也受到极大限制。

好家庭:鼓励为主

坏家庭:惩罚为主

在孩子成长道路上,难免磕磕绊绊,孩子犯错也是家常便饭。好的家庭会在孩子失意时,伸出援助之手,鼓励他一步步克服困难,闯过难关。坏家庭崇尚武力,对孩子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惩罚,孩子的内心慢慢被恐惧占据。

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什么养的孩子,以上八张图片,为我们清晰揭示了好家庭是怎样造就优秀孩子,坏家庭是如何毁掉孩子的问题。

希望我们都倾尽全力做个正能量父母,建造一个正能量家庭,让孩子生活在快乐舒服的乐园里,自由自在的幸福成长。

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奏


什么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节奏。弹琴、唱歌、恋爱、莫不如此。一个人的自我建构,也不例外。

对于这一点,很多孩子都给我留下印象。比如源和乖,尽管年龄还小,但他们是有自己一套的类型。尤其是本源更为典型。在我眼里,源很明显是从内心而不是外在环境获取能量的人,他对待外界是积极而开放的,但是他的认知方式特点是:只有他想清楚了,才能放开去做,故而会出现慢一拍的清况。这就是他的节奏,我们不能期望他即时即事的反应速度;在他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应对一个问题时,我们最好闭口等待;在他正在消化我们提出的要求的时候,我们避免唠叨和催促。

生活的锻炼、年龄的增长,会帮助他更快地对很多事情作出判断,但是他会是一个永远力图做“正确的事”的人,只有想清楚了才能放开做,这种认知风格和节奏是会恒定存在的。

还有就是颀。颀的世界里,幻想和现实是界限模糊且交织并行的,它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确定一条自己和这个世界恰当的连接方式。刻板的要求和不耐烦地打断,对于他稚嫩的心芽是灾难性的,却又是最常见的。幸好颀颀妈妈对教育的理解以及人生的积淀已能恰当应对,如果颀不是颀妈的孩子,我会替他暗暗涅一把汗。

理解孩子内在自我的节奏,很多事情就好说多了。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我们只是任凭自己的主观期望,如果我们无法摆脱从众心,我们就很容易打破孩子内在的节奏,如果程度很重,就会造成孩子内心的紊乱,再严重就是心理疾病。

教育“education”来自于拉丁语“educare”,“educare”字面意思是“带出来”以及“带领到”。换句话说,教育就是把孩子本有的东西引出来并使之成长和展现他应有的面目,而不是说把我们想给的东西塞到孩子心里,使之成长和展现我们期望的样子。

如果我们确认自己想帮孩子成为他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要求孩子符合我们的心意;那么,发觉并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奏,就是一件必要到基本的事情。

孟迁:劳动部高级育婴师资培训师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爱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


有些伤害是悄悄发生的。

著名哲学家JeremyBentham说过一句名言:“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把世界分为两种人,另一种则没有”。而我认为,世上有两种父母,一种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另一种则没有。

最近看了一位已经回国的留美学生的回忆录,里面痛诉了父母从小对自己“过度关爱”,导致他患上心理疾病,他不仅拉黑了跟父母的联系方式,并且已经12个春节没回家……

看完这份回忆录,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位留美学生“敏感”、“脆弱”,存在认知偏误,的确需要心理疏导和帮助。但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父母的教育,还有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我们不能说一个孩子成年后的心理问题就是小时候父母导致的,但这对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确存在不恰当之处,他们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养育,而不是把一个孩子当“一个孩子”养育,根源是他们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同理心和尊重。我们作为父母,该从父母的角度,对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回忆录里有些细节,值得我们这些父母关注:

妈妈给儿子穿裙子,把儿子打扮成女娃;

儿子被欺凌时,妈妈让儿子要“哭着”跟老师说;

参加演出需要穿短裤,但妈妈仍坚持给儿子穿长裤;

儿子因为不会剥鸡蛋被亲戚嘲笑,父母不以为然;

……

多少父母懂得“尊重”的涵义?

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养育的父母,他们最大的特征是,孩子是我的,我爱如何养就如何养,我爱如何教就如何教,他们以一个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和照料孩子;而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他们会把孩子当成一个脱离于父母的个体,把孩子当成一个人,给予尊重和必要的认可,还懂得对孩子换位思考。

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想穿某件衣服,他们可能会耐心地询问孩子的理由,理由合适便要支持;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在面对孩子被欺负时,他们会懂得先听听孩子的心声,甚至鼓励孩子给出解决方法;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如果遭遇孩子被嘲笑时,能感受到孩子的悲伤,及时保护好孩子……简而言之,就是“尊重孩子的内心”。

从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2,3岁的孩子已经有“自主感”的心理需求,具体地表现为“我要穿绿色的衣服,而不是蓝色”,“我要穿跳跳虎的鞋子,而不是白色布鞋”……而孩子到了4,5岁,他们有“主动感”的心理需求,具体地表现为“你让我吃饭,我偏不“,”你让我阅读绘本,我偏要玩玩具熊“……当孩子到了6,7岁,便有了“克服自卑感”的心理需求,当他们被嘲笑时会很受伤、备受挫折。

“尊重”孩子,父母至少要做到的3点:

1、有尊重孩子的意识

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说,没有尊重的爱是控制。有尊重孩子的意识,就是懂得从尊重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开始,有了解孩子语言和行为背后的想法,而不是一开始就否定和批评孩子,更不会强迫和打骂孩子。

某天在一个餐馆里,一位孩子因为不想吃饭被妈妈粗暴地强迫:“你不吃饭,我就不要你了……”没多久孩子便躺地上打滚,引妈妈怒吼:“我的脸面全被你丢光了!我从没见过一个像你这样不可理喻的孩子……”孩子没被妈妈尊重,所以他采取了不尊重妈妈的反馈;这个妈妈尊重自己,却没有尊重孩子。

2、给孩子自己选择的空间

儿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通常成人意识不到他们是很容易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的,这是来自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教诲。不少父母懂得要保全别人的尊严,却忽视了自己的孩子也需要尊严,即使小小孩也不例外。孩子从2岁起,就有自我选择的强烈意愿,比如要先玩什么玩具,要先吃哪种水果。虽然不是让孩子说了算,但父母最好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如果父母长期否定、总是帮孩子拿主意,会给孩子造成挫折,继而引起孩子的习得性无助,他们会放弃选择,甚至还会对父母有怨恨。

有一天我带孩子逛书店,旁边一位小女孩看上了一本童书,她被封面吸引,她非常希望爸爸给她买,但被爸爸冷冷地拒绝:“你怎么总是那样幼稚?小孩子不要看没用的东西!”我看到了小女孩脸上的尴尬。可想而知,这个孩子未来也不会快乐,因为她有一个不懂保全孩子尊严的爸爸。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我:“妈妈,什么是没用的东西?”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以至于我想了很久才说:“没用的东西,只对觉得没用的人才是没用。就像你的玩具变形金刚,对我没用,但对你有用。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没用的……”

3、学会对孩子有同理心

心理学家TeresaWiseman说,同理心是一种与他人一起感受的能力。孩子小时候常常需要父母的认可,即使不认可,但他们也希望被父母理解。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有同理心,便能获得自信,因为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关注和在意。有同理心的父母,也会养育出有同理心、理解他人的孩子,因为父母理解了他们的心思,他们也学会了理解他人。

在对孩子有同理心方面,哲学家孔子是典范。据说有一天,孔子跟子路驾马车去泰山,路上被一小男孩挡路,子路很生气,但当孔子听到孩子说,他在前面用泥巴建了一座“城池”,孩子说:“你是要让城池让马车呢?还是马车绕过城池前进?”听完后,孔子向孩子道歉,继而让子路驾驶马车绕开了孩子的“城池”。大概孔子知道,马车绕开前进用不了多少时间,而孩子用泥巴筑城池花尽了心思。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他们自己,尊重孩子,才是父母最温暖的养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