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特殊的天赋,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更强调的是一种模式化,像修剪小树一样修剪孩子,殊不知,孩子的天赋就是这样被埋没的。

1.毕加索的故事

毕加索讨厌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枯燥的东西,他的眼睛总是盯着老师的挂钟,盼望那该死的指针能走快一些。

“先生,我要上厕所。”

“不是刚上课吗?”被打断讲课的老师不耐烦,“去吧!去吧!”

毕加索走出教室,东瞅瞅西看看,实在无处可去,便又走回了教室,但没过一会,他又坐不住了。

“先生,我能为你画像吗?”他脱口而出。“什么?你给我画像!”老师气坏了,瞪着他说:“去吧,去吧,上厕所去吧。”

毕加索在课堂上捣乱的事被父亲知道了,父亲并没有批评他,“孩子,你真的想画像?”毕加索说:“是的,我讨厌上课,只想画像!”后来父亲把毕加索送到了当地有名的美术学校。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他的画作屡被拍卖出天价!

如果你的孩子有毕加索类似的举动,估计大部分父母都只是强迫孩子继续上课!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这是一种天性,说明孩子在某方面有着别人所没有的潜力和优势。作为父母,应该支持孩子对他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学习、探索和研究,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埋没了天赋,你的孩子将只是一个普通人,该有的天赋没被发挥,这不是太可惜了?

3.如何判断孩子兴趣?

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各种机会,留心观察孩子在各种表现中显露出来的才能。如果孩子对一项活动聚精会神,在某一类活动中玩的时间长,表现特别好,就说明孩子的兴趣点找到了。

4.孩子的兴趣和适宜的才艺

喜欢安静:适宜学围棋、数学或科学实验

喜欢说话:适宜学声乐、相声或钢琴

喜欢动手:适宜学书法、编织、珠算

喜欢模仿:适宜学表演、主持、舞蹈

喜欢打闹:适宜学武术、跆拳道和游泳

喜欢服饰:适宜学绘画、雕塑和模特表演

所以,教育孩子,一切以孩子的兴趣为准,不要事事为孩子计划,不要帮孩子“活”!

精选阅读

别让你的面子伤害宝宝


中国传统的教育中一直将子女视为父母的私有物,子女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否则就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很多时候父母由于顾忌自己所谓面子或者说所谓的礼貌,置孩子的需求于不顾,深深的伤害了孩子。如果你也有这些行为,请纠正。因为没有什么比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更加重要。

1.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

很多情况下,不管是家庭中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发生争吵时,还是小区中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们发生争吵时,家长总是喜欢说“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这可能是出于中国传统的礼貌,可能是处于维护大人和谐相处面子需要。

但是家长却不知道,这种说法或深深的伤害孩子的物权观以及自我认同感。

大的让小的,大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我们一代一代都是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希望6岁前的小孩子就严格遵守这个传统,去背负这么沉重的道德包袱,未免苛刻了。

谦让的传统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孩子争吵时,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借用这种传统礼貌规则来“批评大的,保护小的”。结果往往是大孩子认为父母偏心或者嫌弃他,而渐渐变得叛逆或者不自信,而小孩子却恃宠若娇,变得越来越任性。

其实在孩子发生争吵时,我们最好做个中立的仲裁者,了解清楚事情的始末,再选择处理办法,做到不偏袒,不护小。你可以走过去跟孩子们说:“嘿,告诉我刚才发生了什么?让我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谁先说?”等孩子们说明情况之后,再帮助他们分析。如果大孩子不愿意与小孩子分享玩具,你可以问他为什么。

如果是他自己的玩具,那么你可以跟他说:“嗯,自己的玩具自己有支配权,不过,你如果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的话,大家可能都会玩的更开心。”如果他还是坚持,也无需勉强,另外找一件其他的玩具给小一点的孩子玩,并且简单地告诉他:“这是哥哥的玩具,这个是你的玩具。”

如果是公共的游乐设施,你就可以这么和孩子们说:“这个滑梯是我们大家的,每个人都可以玩,要不,我们排队轮流玩吧?”

2.逼孩子打招呼

每次带孩子出门,看到熟识的街坊邻居,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活泼热情的,于是总是强迫孩子主动打招呼,这样家长会觉得很有面子,表示了礼貌。

可是这种强迫的做法,却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以及自我构建。

见面问好,尤其是见了长辈要问好,这是世界性的礼貌。这本身也是基础的社交礼仪,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但若为了培养孩子的基础礼仪,而采取逼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就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越逼迫越叛逆。

实际上,要培养孩子“见面问好”的礼貌习惯,并不需要逼迫,大人做好榜样就好。如果爸妈总能热情地与别人打招呼,那么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养成“见面问好”的好习惯。你也可以给孩子多看些习惯养成的绘本。有时候,绘本里可爱的动物或卡通人物会让孩子很有亲切感,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会愿意跟着学习。

如果带孩子去朋友聚会,或者大家庭聚会,可以先告诉孩子会遇到哪些人,如果他能和他们见面问好的话,这个聚会就会变得非常high。有些孩子不喜欢很多人的场合,这样预热可以让孩子先有个心理准备。到场后就会表现得好很多。

3.别人夸奖孩子,礼貌的说“哪里!哪里!”

中国的家长总是喜欢自谦,对孩子尤其如此,在古代甚至要称呼自己的孩子为“犬子”,到了现在,每每有人夸奖自己孩子的时候,也会当着孩子的面说“哪里!哪里!好多小朋友比他厉害呢。你家孩子......”

其实父母这种所谓的谦虚,会极大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对于别人夸奖的谦虚,没有顾及孩子的“面子”,更别提保护孩子的自信。如果经常这样“拒绝”别人对孩子的夸奖,他很可能会认为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行,自己努力了还是做不好。这样一来,很可能会出现自卑情绪,并且懒于付出努力。

有的爸妈,在习惯性谦虚礼貌回复的时候,还有另一种担心:害怕孩子因得到太多夸奖而变得骄傲。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谦虚的性格。

其实,只要能教给孩子正确归因的方式,爸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孩子会骄傲。还是以这位妈妈为例,如果她当时可以这么说:“嗯,他最近经常练习骑车,进步很大。”那么孩子就能听出来:妈妈认同了阿姨的夸奖,并且知道自己是因为练习得多,所以骑车进步大。妈妈对孩子客观的肯定和鼓励,会让他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面对别人对孩子的夸奖,慎用“哪里哪里”的谦辞,也许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笑纳别人的夸奖,同时鼓励孩子做得更好。

4.碍于面子,不拒绝可能伤害宝宝的行为

和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时,及时明知道有些时候对方做的事情对孩子是不利的,但是为了所谓的面子和表面上的和谐,也不会拒绝。

比如大人在给自家孩子吃零食的时候,都会分给一起玩的孩子一点,以显出自己的大方和友好,而另一方的爸妈又经常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分享而只好默许,或者虽然口里说着感谢,可心理却充满了担心。

分享也是我们的传统,接受别人善意的分享是一种礼貌。然而,如果这个分享是你不需要的,或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影响,那还是礼貌而坚定地拒绝比较好。比如,“谢谢啊!不过他经常吃了糖之后就不吃饭,千万别给他!”或者“谢谢,我家孩子还不会吃坚果”等等。

如果孩子吵着要,对方坚决给,那妈妈就帮孩子先收下,并告诉孩子:“奶奶的礼物,妈妈先帮宝宝收着,等宝宝吃玩饭了再拿给宝宝吃”或者“等宝宝长大了再给宝宝吃”等。

警惕埋没聪明孩子的四大误区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要做的应是: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他,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但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可能埋没原本很聪明的孩子。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宝宝成长发展的错误做法。

开发宝宝的学习能力最好能有专业人士的参与。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邹小兵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邹小兵教授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邹小兵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

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开发宝宝“学能”应向专业人员取经

邹小兵教授指出,造成以上诸多育儿误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广大父母对宝宝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却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致强制学习、拔苗助长、人云亦云和盲目从众等现象比比皆是。

“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定势,应该根据其天赋和特性来具体对待。公平的教育就是对所有的人不公平,父母应重视孩子的个体教育,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来武装头脑,”邹小兵教授说,“开发宝宝潜能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用共性的规则去要求他们。”

邹小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在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明显缺位。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婴幼儿保健学组在全国七个城市针对1200多位0~3岁婴幼儿父母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父母意识到需要特别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但是仅有一成父母意识到从事婴幼儿健康的专业人员指导的重要性。

而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关于婴幼儿早期学能发展其实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并有专业医务人员给予父母指导。但是在国内新晋爸爸妈妈们的“育儿经”,多是从长辈、同事、幼教人员等处咨询得来的,而很少有人会请教儿童保健专业人员。

别让宝宝成为幼儿园里的留级生


关注幼儿园里的“留级生”

1、跟着我,我是小班里的“小超人”

小朋友说:“你怎么不哭呀!哎呀你留级了呀!”

现象:入园太早的宝贝,上了两年小班

小班新学年开学时,总是此起彼伏一片哭声……在所有的孩子当中,潘阳却从没有哭过,他总半是不解半是嘲讽地劝人家:“有什么好哭的!”老师好像也很给潘阳面子,教什么新本领时也让潘阳做示范:“举手发言应当怎么举,看潘阳的!”“小手怎么才能洗干净,下面我们请潘阳小朋友先来洗给大家看!”

潘阳得意了差不多有一个月,有一天,一个同班小朋友披露了一个绝大的秘密:“你们知道为啥潘阳一开学就不哭?为啥他早就会洗手,会系鞋带?他上过一年小班了!他是个留级生!”从此,潘阳“悲剧”了,以前搭积木没人跟他玩,因为他太小,笨手笨脚老出错;现在没人跟他玩,是因为“坏孩子才留级”。

专家建议:

开诚布公。现在很多幼儿园因为师资、安全方面的原因不办小托班,有些上小班年龄不够的孩子,因为家里实在没有人带,就会选择上两年小班,或春季入园,先跟上一届上半年小班,再跟下一届正式上小班,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很显然,家长和老师对“小留级生”的压力都估算不足,比如,潘阳留级的事实披露后,他的心态就会由“惶恐的骄傲”变成“委屈的自卑”,这对一个满心期待要做榜样的小男生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与其隐瞒,老师不如征求家长同意后,一开始就对全体小朋友开诚布公:“咱们班的潘阳小朋友已经上过一年小班了,因为升中班年龄不够,老师希望他再上一年小班,来当老师的小助手。”

激发示范意识。老师甚至可以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给潘阳发一个小红本儿当助手聘书,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潘阳的责任感,让他有一个以身作则的示范意识,同时又巧妙化解了对他“连上两年小班”的质疑。另外,在这一年中,潘阳妈妈和要跟老师取得共识,就是老师对潘阳不要流露出过多的偏爱,这种对得意弟子的偏爱,是妨碍潘阳在新集体中融入的。

2、别理我,我是大班里的“无趣宝贝”

小朋友说:“你连拼音也会?那你怎么还不跟你的同学升小学?”

现象:无法提早入学,上了两年大班

季彬插入大二班时,应季彬妈妈的要求,老师是这样对大家说的:“季彬小朋友是转学过来的,他画画得好,滑滑梯走软梯都是高手,还会一点武术。”

但时间长了,学同样的东西,季彬本来就意兴阑珊,加上老师后来觉得应当打击一下他的傲慢,干脆不给他发言机会,季彬就觉得在幼儿园非常无趣,他后来要么在课堂上打瞌睡,要么起哄捣乱……

专家建议:

1、提前“留”。孩子的接受能力毫无问题,只不过因为年龄小了一两个月,不到小学的入学年龄,所以必须在幼儿园留一级,这样的无奈很多家庭都有过,万一不得不留级,我们主张“提前留”。也就是说,连上两年小班或中班的副作用,比连上两年大班要小些,这不只是因为孩子越大,自尊心越强,对“留级生”的身份更敏感,还因为幼儿园小班或中班以综合活动和游戏为主,到了大班,迫于种种压力,老师必须系统化地教授拼音和算术,这时,学过一遍的孩子就会有强烈的“卖弄”或“厌学”情绪,这对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是打击。

2、不打击求知欲。万一宝宝必须在大班留级,应当怎么办?老师可以和季彬这样的孩子答成一个协议:“老师知道你都会了,那发言机会是不是应当多给那些不太会的小朋友?你会了就举右手,老师就朝你笑一下,点点头;要是你实在想发言,就举左手,老师一定会叫你,这是咱俩的小秘密,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老师也可以给季彬一些听课时的自主权:“要是你都会了可以不听,老师借书给你看。”但不要把这当作季彬一个人的特权:“其他小朋友要是都会了,也可以到老师这里参加一个认拼音和认字游戏,老师认为你可以,一样可以去靠窗那个桌子看书。”

3、我不起眼,但我却是“留级生”

小朋友说:“我姐姐比你小都上小学了,你怎么还在上大班?”

现象:发育迟缓跟不上,成为小小留级生

赵可纯是个内向到有点木讷的女孩子,第一年上大班,过了不到两个月老师就找她妈妈严肃地谈过话,说孩子不够机灵,接受能力挺差的,而且特别胆怯和被动。“要是没有一个老师坐在她旁边拼命鼓励她,她过20分钟还是一个字也不写。问她为什么不写,她眼泪都要下来了,说她老写错,老被人笑,又说她不想上大班,更不想上小学,想退回到中班去。”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妈妈在赵可纯大班毕业那年做了个重要决定:再上一年大班,等她身心再成熟一点,也许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可能是因为学第二遍的缘故,赵可纯可以跟得上了,虽然在班上还不是最拔尖。这年1月,赵可纯过7岁生日,这个善良的小姑娘让妈妈送了一只大蛋糕到班上来,请全班小朋友吃,吹蜡烛时,有小朋友问:“赵可纯你怎么7岁还在上大班,我表姐比你小都上小学了,好奇怪呀!”赵可纯万分窘迫。

专家建议:

不隐瞒。我们再三建议不要隐瞒孩子是“留级生”的现实,因为一旦瞒不住,对孩子的打击更大;而隐瞒这件事,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背负着说谎的良心债,觉得自己更是另类。

发掘天赋。当然,不必直言宝宝是为什么留级的,可以对孩子们包括留级生本人,善意地道出另一个理由。比如:赵可纯一直对画画有很大的兴趣,赵可纯妈妈说,假如这么快就要天天学写数字,写拼音,搞珠心算,赵可纯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画画了;再比如,赵可纯一直想自己为童话画插画,她想在上小学前实现这样的梦想;当然,这么说的前提是,赵可纯真的喜欢画画。挖掘孩子的天赋,把她的留级事件说成是为实现梦想做的一个决定,就大大减轻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她确认自己只要努力,就算是像蜗牛那样慢慢往上爬也可以有进步,且变得很快乐。

别让悲剧再发生 警惕宝宝的乘车误区


一则4岁男孩被锁车中身亡的消息,在很多妈妈内心激起阵阵波浪,愤怒、揪心、同情、不解......五味陈杂,溢于言表。面对已然发生的事实,悲痛或哀思只是最基本反应常态,如何能让更多的家长避免此类的意外?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照料?才是事件更深层的意义,也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

1.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现象:有的父母在开车过程中临时有事离开,就把孩子留在车里。

点评: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据报道,美国一名妇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但她只带走了3岁的大儿子,把年仅8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到下午2点警察发现车中的孩子时,车中温度已达56℃,孩子因闷热而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家长抱着孩子乘车

现象: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

点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3.孩子自己上下车

现象:家长开车到达目的地时,小朋友急急忙忙地开了车门就往外冲。

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4.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

现象:边开车边照看孩子,一些父母将孩子抱到副驾驶位置。

点评: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5.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

现象: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购了汽车儿童座椅后,却没有留意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

点评: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现在美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建议家长至少购买两个不同种类的汽车安全座椅。

6.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现象:家长把天窗或者车窗打开,让孩子探出头去看窗外的风景。

点评:有硬物飞来或天窗出现紧急问题令小孩受伤害。有报道说,一位车主停车后让小孩把头伸出天窗玩耍。结果,引擎熄火后天窗自动关闭,夹伤了小孩的头部。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提醒保持警惕。专家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时淘气,不知深浅,需要您时时叮嘱,时时保护。

7.小孩绑成人安全带

现象: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绑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

点评: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8.开车时与孩子说笑

现象: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还有的人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

点评:由于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9.车内堆砌装饰品

现象:家长在自己的爱车内堆砌了许多装饰品。

点评: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

别让这些行为毁掉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无心之举或者口误遮拦会深深伤害别人,而我们自己还不自知。我们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我们一言一行对他们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千万注意自己的有口无心,以免毁掉孩子的一生。

1.“你怎么又.....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这是爸妈最容易说出的一句责备孩子的话。话里充满抱怨或无奈。

这样的责备无异于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对于孩子改正行为问题有害无益。

处理方式

其实,当孩子的行为不合适,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就好了。例如孩子随处涂鸦,可以给他一个自由涂鸦的小角落,准备一个小画架,小画板,或者就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告诉他可以在这里画。

2.“你要是......我就......”

父母们习惯了“你要是……,我们就……”这样的奖励模式。以孩子的表现为条件,制定家庭的活动计划。可是,往往并不会兑现,这样会让孩子对父母的承诺失去信心,而且这种“谈条件”并不能使得孩子真正建立起良好的行为模式,反而让孩子从中学会了讨价还价。

处理方式

承诺要兑现,否则就直接给出你的理由。

比如我家孩子前阵想要儿童卫士手表,但当时刚刚送过他“故事机”,所以就约定考完试再买给他。结果正好赶上1月27、28号两天儿童卫士手表做活动,正好买下来,在考试结束后送给他。所以,与孩子的约定一定要兑现,否则就要给他明确的结论。

3.别添乱了,一边去。

当大人在做家务的时候,孩子总想过来帮忙做点什么,但却可能越帮越忙。不耐烦的爸妈最喜欢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别给我添乱了,一边玩去。”如此会严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并影响他探索求知的习惯。

处理方式

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务事中,给他分配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他会非常高兴,你也会轻松很多。

4.你不行/你不会,我来吧。

看到孩子事情做不好就着急了,马上冲上去帮忙。比如,吃饭时,孩子想摆碗筷,妈妈担心孩子不小心打碎碗,脱口而出:“你不会,还是我来吧!”在爸妈的事事包办中,孩子的主动性和探索欲一点点减弱,甚至形成习得性无助。

处理方式

孩子在探索中成长,如果担心孩子在探索中受伤,可以跟他说:“妈妈/爸爸和你一起做”,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

5.你看谁谁谁,你怎么就......?

中国的孩子都有一个公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总拿孩子跟别人比,初衷是想以此激励孩子变得更好,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在这样的对比中,会自觉不如别人,自信心被一次次伤害。

处理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在人生最初的这个时期,有些人快一点,有些人慢一点,这些都没有关系。孩子都是要在激励中成长的,要给他们动力和信心。

6.男子汉大丈夫,你至于吗?

我们总是希望男孩子勇敢,如果看看男孩子因为小事儿而哭,父母可能就会责备:男子汉大丈夫,至于吗?其实,男孩子也需要自由表达感情。如果经常对孩子这样讲,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淤积在心里,孩子可能最后会成为一个无法自如表达自己情感的人。

处理方式

鼓励孩子要多多向父母表达情绪,并作出正确引导。不是“男子汉至于吗”,而是“男子汉要勇敢”!

7.听见了,听见了,别烦了。

手头事情比较多的时候,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很容易烦孩子。这时候,如果觉得孩子说的事不重要,就不用心听,或者干脆打断他:“听见了,别再叫我啦!”

处理方式

如果当时确实在忙,可以把语速降下来,低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现在比较忙,过会儿再听他讲,并履行承诺就好。

8.你还像个男孩/女孩?

当男孩子好静,女孩子喜欢运动时,我们可能会不经意间说出“你还像不像男孩儿/女孩儿”之类的话。这和“男孩应该穷样,女孩应该富养”的问题类似。在孩子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千万别武断地给予否定,限制了孩子的天赋发挥。男孩儿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女孩儿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也很好吗?

处理方式

不限制孩子的自然表现,多在行为中发现他的天赋,并积极鼓励,如此把天赋培养成特长。

怎么培养女孩的语言天赋?


细心的父母常常会发现,女孩在说话方面要比男孩来得早,学得快,她们很早就会咿咿呀呀地“演讲”了。

这正是女孩很早就显示出的天赋之一。由于女孩大脑结构的优势,女孩通常能够比男孩更早、更生动、更流利地使用语言,通常男孩到4岁半才能讲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女孩在3岁时就能做到了。

培养女孩的语言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妞妞就是一个例子:

当妞妞还未出生,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妞妞就接受了妈妈的双语胎教。这也跟妈妈的工作有关,因为妈妈是一位英语教师,生活中一半的时间说的是英语,因此,妞妞便受到了熏陶。

当妞妞长到7个月大的时候,虽然还不能说话,但她已经喜欢听英文歌曲了,不管是DVD里播的,还是妈妈给她唱的英文歌。她只要一听到,就会立马停止哭泣或者放下奶嘴掉过头来寻找声源。

妞妞也非常容易在歌声中入睡,3岁的时候,妞妞就能用英文和妈妈交流了,现在说英文成了妞妞感觉最轻松的事情。

正是由于女孩天生具有这种天赋,所以父母更应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及早培养女儿这方面的能力。

一项根据2006年上海高考的全部考生数据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英语成绩上,男生群体的平均分较女生群体的平均分要低2~3分;男生群体英语测试总分比女生群体英语总分低达14.85分,相当于英语考试分数标准差的65%。

这份调查增强了我们对女孩语言天赋的关注。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当同龄的小男孩还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时,小女孩已经可以跟人聊天了。“口齿伶俐”“伶牙俐齿”,好像都是在形容女孩的能言善辩。当然,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和女孩的生理特点有关。人脑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脑的左侧,左脑具有语言功能,擅长逻辑推理;右脑具有形象思维能力,但不具有语言功能。一般情况下,女孩的左脑要比右脑发达。因此,通常男孩到4岁半才能讲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女孩3岁时就能做到了。等女孩长到16岁时,联系着大脑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胼胝体要比男性的大25%,这使得她的左右脑半球交流更多,更容易用语言表达情感。甚至女孩大脑内,负责语言和写作的区域更活跃,所以女孩较男孩能使用更多的词汇,写作也更生动、细腻。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鼓励女孩回家说说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家长需要仔细地倾听她所说的每处细节,注意女孩叙述的条理性(时间顺序、地点顺序等),以及是否用词准确,是否能够让没有亲身接触的人听懂。

家长也可以问一些简单但很具条理性的问题,比如:“老师怎么教你做游戏的?”或者“你今天怎么刷的牙?”家长可以从这些简单的问题入手,去发现女儿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叙述顺序。如果她做得很好,再从更高的层次—叙述的简洁和准确等方面来要求。

家长还可以通过让女孩把刚刚看过的故事讲给父母听,以此去判断她是否弄明白了故事所要讲的事情。当然,每天讲一个故事就好了,否则会导致女孩出现抵触情绪。

总之,家长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女孩的语言天赋,使之成为她智力发展的强项。

别让这些事阻碍了孩子成长


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呢。家长通过对下面的了解可以知道哪些行为对孩子是会产生影响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保障的。具体的方法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场景1:别因孩子可爱就乱了套

妞妞刚起床一会,乐滋滋地在房间看《天线宝宝》。“妞妞乖,把尿包扔到垃圾桶去!”妈妈在外面喊。这时,爷爷进房间了,妞妞马上笑嘻嘻地说:“爷爷扔,爷爷扔!”

爷爷慈爱地摸了下妞妞的头,提了尿包走出来,有些得意地跟妈妈说:“咱家妞妞越来越聪明了,自己不扔叫我扔,这小家伙,呵呵。”

妞妞一周8了,爷爷闲下来,最喜欢逗妞妞玩。“妞,打爷爷,打爷爷!”爷爷笑眯眯地抓起宝宝的小手,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脸庞,妞妞一边拍,一边“咯咯”地笑了起来。

点评

当孩子们动用“小聪明”、“小伎俩”来对付大人时,很多家长明知道不对,却又忍不住对孩子的机灵津津乐道。家长表情、语气、行动的不一致性,常常让孩子无法正确分辨,导致了错误的模仿。

专家支招

孩子最初的社会秩序感和规则,往往来自于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妞妞确实很聪明,懂得把事情“转嫁”给爷爷做,但这并不值得赞赏。父母应该语气平静地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还得自己做。面对孩子的“聪明”,家长要多些理性,并且全家一致。

场景2:不要替孩子“长脸”

乐乐和妈妈一起堆沙子。一会儿提水,一会儿堆土,亲子氛围其乐融融。这时,有小同伴过来了,想借一把铲子。还没等乐乐作出反应,妈妈就说开了:“乐乐,借给哥哥,好吗?乐乐乖,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妈妈告诉过你,要大方的……”长篇大论后,妈妈把铲子给了同伴。可乐乐呢?转身走开了。

点评

孩子大一些,带出去玩,家长当然希望孩子给自己“长脸”。但乐乐妈的行为,实质上干扰了孩子之间的独立交往,让乐乐失去了一个跟同伴交往的锻炼机会。

专家支招

聪明的家长永远是站在孩子身后。碰到类似问题,家长不妨等一等,先观察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很乐于把铲子借给对方,马上拥抱孩子,告诉孩子:“你很棒!”如果孩子不肯借,你再适时加入,引导他与同伴正确交往。早期教育

做父母的最在意的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可有时生活中的一些失误却可能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的障碍,以下六件事可能适得其反,父母千万要小心。

场景1:别因孩子可爱就乱了套

妞妞刚起床一会,乐滋滋地在房间看《天线宝宝》。“妞妞乖,把尿包扔到垃圾桶去!”妈妈在外面喊。这时,爷爷进房间了,妞妞马上笑嘻嘻地说:“爷爷扔,爷爷扔!”

爷爷慈爱地摸了下妞妞的头,提了尿包走出来,有些得意地跟妈妈说:“咱家妞妞越来越聪明了,自己不扔叫我扔,这小家伙,呵呵。”

妞妞一周8了,爷爷闲下来,最喜欢逗妞妞玩。“妞,打爷爷,打爷爷!”爷爷笑眯眯地抓起宝宝的小手,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脸庞,妞妞一边拍,一边“咯咯”地笑了起来。幼儿教育

点评

当孩子们动用“小聪明”、“小伎俩”来对付大人时,很多家长明知道不对,却又忍不住对孩子的机灵津津乐道。家长表情、语气、行动的不一致性,常常让孩子无法正确分辨,导致了错误的模仿。

专家支招

孩子最初的社会秩序感和规则,往往来自于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妞妞确实很聪明,懂得把事情“转嫁”给爷爷做,但这并不值得赞赏。父母应该语气平静地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还得自己做。面对孩子的“聪明”,家长要多些理性,并且全家一致。

场景2:不要替孩子“长脸”

乐乐和妈妈一起堆沙子。一会儿提水,一会儿堆土,亲子氛围其乐融融。这时,有小同伴过来了,想借一把铲子。还没等乐乐作出反应,妈妈就说开了:“乐乐,借给哥哥,好吗?乐乐乖,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妈妈告诉过你,要大方的……”长篇大论后,妈妈把铲子给了同伴。可乐乐呢?转身走开了。幼儿教育

点评

孩子大一些,带出去玩,家长当然希望孩子给自己“长脸”。但乐乐妈的行为,实质上干扰了孩子之间的独立交往,让乐乐失去了一个跟同伴交往的锻炼机会。

专家支招

聪明的家长永远是站在孩子身后。碰到类似问题,家长不妨等一等,先观察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很乐于把铲子借给对方,马上拥抱孩子,告诉孩子:“你很棒!”如果孩子不肯借,你再适时加入,引导他与同伴正确交往。

场景5:家长的权威不是“吓”出来的

妈妈一下班回家,就看到多多正在满地跑,高兴的咯咯笑个不停,后面是奶奶拿着碗和勺子在追。

放下背包,妈妈说开了:“多多呀,刚才妈妈在楼下看到警察叔叔了。他告诉妈妈,正在找不认真吃饭的小宝宝,要把不乖的宝宝抓到警察局里去。你怕不怕警察叔叔?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警察局关起来! ”

晚饭后,妈妈看到多多玩得太兴奋了,在小区里跑来跑去的,出了不少汗。妈妈又说道:“多多,医生阿姨要来抓你了!快过来,穿衣服。不然,让你到医院,打针!”

点评

生活中,有的家长会借用“警察”、“医生”、“小偷”等这些特殊职业人物的权威,“威胁”孩子吃饭、睡觉。也许一时有效,可长久之后,孩子不仅会对这些职业产生恐惧,而且会产生不安全感。早期教育网

专家支招

孩子不听话时,家长总是忍不住摆出大人的权威,强制、命令、恐吓,这些都不是良好的沟通方式。家长何不编个可爱些的小故事呢,或顺着孩子的性情喜好,去摸索一些更睿智的方法。多些耐心和童趣跟孩子交流,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场景6:孩子没你想的那么脆弱

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妈妈看到宝宝正在和一个年龄较大、性格活泼的大哥哥在一起玩。这时,大哥哥轻推了宝宝一把。只是因为宝宝站错位置了,纯无恶意,宝宝很自然地走开了些。可这时,妈妈却飞箭似奔跑过去,喊了声:“小心点,宝宝!我们去那边玩。”

点评

宝宝被大哥哥推了一把,不少家长心里会不舒服,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其实,孩子们的交往是单纯的,他们表达情绪很直接。也许前一分钟,他们还在推来推去,后一分钟,就拥抱欢呼。

专家支招

家长带着成人的眼光出手“保护”,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受挫”的机会。家长不可能永远地守护在孩子身边,让他自己先试着解决,其实孩子很坚强。

本网站小编总结 :希望这些建议,能让有不同“错误行为”的家长有所领悟,并努力改进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用心的“雕刻者”。这样避免这些对孩子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家长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