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为什么孩子“犯错”不敢跟大人讲?因为我们的观念里,不犯错的才是好孩子,所以父母都不准许孩子犯错,一犯错就是重惩。结果没有使得孩子不犯错,而是逼着孩子学会蒙骗,只求眼前过关!你指望这样长期在蒙事中长大的孩子如何成为有用之才?

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孩子愿意跟父母沟通,遇事可以随时求助父母。如此既可以舒缓紧张情绪,也可以得到父母实质的帮助,自然就能防患未然。可如若家长看到孩子出问题动辄打骂,让孩子心生恐惧,孩子自然会从此封口,打死也不让你知道发生过什么——

在餐厅看过一个亲戚家五六岁的小女孩,一不小心打破了碗,立刻从椅子上下来想收拾,但手惊恐地一直抖,拾不起碎片,叫人看了非常不忍。我们为什么这么苛责孩子,不准他们犯错呢?那天更离谱的是,她那个很会辖管孩子的母亲没有生气,也没有打骂。因为打破的是餐厅的碗,她不心疼。要是在家,孩子只怕免不了一顿狠打。

中国的父母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也不准他们犯错。一楼小孩子的奶奶,常常孩子在学步时亦步亦趋,遇到台阶和高低不平,赶紧抱起来,生怕孩子摔着。有时奶奶不在一旁,那个孩子走台阶如履平地,一高一低叫人惊心。如果一开始就让他自己摸索,岂不是孩子早就练就了自我保护?

大人都很知道通过动手学习更有效,亲手操作才会知道轻重。为什么不鼓励孩子多动手呢,让孩子从“动手动脚”中尝试学习,就要有接纳孩子“出错”的能力,不要让孩子一出错就是大难临头,然后宁死不承认,把责任都推给别人,这还如何指望孩子能有责任心呢?

相关知识

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


以前幼儿教育杂志《妈妈和宝宝》曾经刊登过著名演员严樱兰教育孩子的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关于不爱吃饭的孩子的典型事例:

我精心为孩子做了各种食物都无济于事,孩子越来越瘦,越来越虚弱。当时他除了喝饮料、吃零食外基本上不吃饭。每到吃饭时间我都要端着碗到处追着孩子喂。有几次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把勺子扔到院子里就哭了起来。当时真是伤心透了。

有一次,我在广播里的幼儿教育节目中听到“不要总是强迫孩子吃饭”。当时我觉得要是不强迫孩子吃饭的话,孩子可能会饿死,但我还是下决心听从专家的建议。之后的两天里,我痛苦地看着孩子,生怕他出事。到第三天,孩子终于主动要求吃饭,我就顺其自然地给他盛了饭。从那时开始,孩子爱吃饭了,身体也越来越结实了。

如上所述,在吃饭问题上最重要的是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孩子什么都想自己尝试,这是本能,但是请一定不要错过孩子自己想吃饭的那一段时期。

刚过周岁的宝宝喜欢用双手扶着饭桌站起来,然后用手抓东西吃。这时候可以做小小的肉丸或把食物切成小块放到孩子面前。一开始,宝宝只会用手抓,而且很多食物都会掉到地上,可以在宝宝坐着的地方铺上报纸或塑料布,这样吃完后也比较容易收拾,慢慢地他就能学会用勺子或叉子了。有的妈妈嫌宝宝自己吃饭太费事,收拾起来也麻烦,就直接给宝宝喂,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吃饭的主动性。

不管是谁,一开始做事时都不会太熟练。没有练习的机会怎么能熟练地应用呢?给宝宝一个笨手笨脚的机会吧。宝宝自己吃完后,妈妈不应该说:“怎么搞的?掉的比吃的还多?”而应该说:“哎呀,宝宝太了不起了,都能自己吃饭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他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样父母就不会因为吃饭的事每次都要跟孩子进行一场战争了。

对于不爱吃饭的孩子,妈妈要狠下心来,把饭菜摆好后先叫孩子来吃饭,如果孩子不过来,也不要理他。一开始孩子可能还以为妈妈会像过去那样到处追着喂,即使不吃,也会给别的零食。但只要家里人都不理睬孩子,孩子总有感到肚子饿的时候,到时他们自然会主动要求吃饭。

这看上去虽然有些残忍,但父母必须意志坚定。一般情况下,孩子肚子饿时就会主动想吃饭了。这点父母倒可以放心。

孩子犯错给“惩罚”加点爱


一、规则

就像需要自由一样,宝贝是非常需要规则的,规则告诉他们做事情的底线和是与非的标准。如果在一个没有规则的环境中,宝贝会缺乏安全感和方向感,反而无所适从了,这会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宝贝习得环境中的规则,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和尝试的方式来获得的,那些经常触犯规则的宝贝,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并非坏事。只要对待他们的方法得当,他们是有更多的机会更深刻了解规则的人。

对妈咪的建议:

成人要做的是,为环境建立合理的规则,并让这些规则有效实施。

建立规则3注意

1.规则并非越多越好

规则并非越多越好,要给宝贝充分的自由,这样他才愿意遵守规则。建立规则尽量以安全及不干扰他人为原则,不要过多地限制宝贝探索的行为和乐趣。

2.规则要从少到多

如果一下子建立起太多的规则,反而不利于宝贝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在开始时,也许只是有针对性地建立少数的规则,当宝贝理解并能很好地遵守了之后,再从环境中去寻找更多地可以建立规则的点也为时不晚。

3.规则要符合宝贝的身心发展规律

同样的规则,对不同年龄段的宝贝不见得都合适。比如一两岁的宝贝刚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萌发期,如果此时妈咪一定让他与小朋友分享玩具,显然是不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不同年龄段的宝贝有不同的特质,在设置规则时要考虑到。

二、惩罚

规则一经建立就要执行。如果宝贝触犯了规则,妈咪不能因为心疼宝贝,就让这件事不了了之,一定按事先说好的惩罚办法来履行才行。这样,才能帮助宝贝明白,他要为触犯规则负责,他也就会更认真地对待和履行规则了。

三、沟通

宝贝在认识了规则并感受规则的同时,还需要让他理解和讨论规则,这就需要与宝贝进行很好的沟通,而沟通进行的最佳时机,正是宝贝体验或触犯了规则之后。

但在沟通的过程中,妈咪一定要明白:

1.沟通需要耐心

与宝贝的沟通要更多地耐心,这就意味着,你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和引导他的情绪,或用很多办法来解释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无论如何,妈咪不能急于求成,那样做很可能毫无收获。

2.沟通需要技巧

沟通不是一股脑地把你的想法都告诉宝贝就行了,让他愿意接受你的想法和意见,这是需要技巧的。比如,妈咪要注意自己与宝贝沟通时的体位、说话时的语气、语速甚至姿态。这样才能拉近与宝贝间心灵的距离,宝贝才愿意接受。

3.沟通需要倾听

不管宝贝多小,妈咪一定给他机会,让他充分地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他可以说、可以哭、可以用肢体语言来宣泄愤怒……这些对他和妈咪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理解了他,他才能今后愿意遵守规则。

4.沟通需要理解

妈咪要尽可能地站在宝贝的立场和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然后及时把你的心情、感受、理解反馈给他,引导他思考规则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是否有值得改变之处;同时,引导他思考自己行为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以及是否有值得改变之处。

5.沟通需要循序渐进

对于宝贝来说,沟通并非能一次到位,需要多次反复地沟通,因为宝贝的心理还在发展中,尚不成熟,对事情的理解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四、爱

“爱的表示”在有些情境下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在这些情景中,它是更加不可缺少的,它不只是调味剂,更是整个事件中的关键因素。

每次和宝贝充分沟通后,千万不要吝惜给他一个亲吻或拥抱,这样一个友好的肢体语言,足以化解宝贝的疑虑和担心。他会从中明白,妈咪仍是爱他的,仍然是信任他,是真心地在帮助他,并且相信他能够变得更好。

这会使刚才的惩罚和沟通变得比什么时候都有效,会帮助宝贝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则,建立健康的心理秩序,也会帮助宝贝更快地进步和成长。

笔者心语:

在教育宝贝的过程中,妈咪们不妨试试“规则+惩罚+沟通+爱”的原则。当妈咪把它作为一种习惯的模式运用在生活中时,会发现自己与宝贝之间的交流是如此畅通,还会发现宝贝在一点点地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变化和成长。这时,你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自己宝贝的早教专家了。

早教: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小强有一天,表妹来啦,小强把表妹送到他的卧房玩。可不久,就听到屋子里传出表妹的哭泣声,妈妈闻此声跑进来,发觉小强已经拿泰迪熊打表妹的头,妈妈赶快把2个孩子打开,而且指责小强说:“你再打表妹妈妈就不必你呢!”小强刚想表述说:“是由于……”妈妈就切断他:“打人你要死不承认?”随后就指令小孩子在不一样的屋子玩。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行为心理学: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幼稚园环节的孩子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发生争执十分一切正常,大家最先不可以对于此事心惊胆战。有很多情况下孩子中间的玩耍仅仅她们相处的一种必须,自然,都不清除一些孩子喜爱故意打人。

实例中的家长在发觉孩子打人的情况下,仅仅采用防止或劝阻的方式。针对打人的孩子,家长也仅仅采用吓唬或警示的心态,对于为何要打人,家长听都没有听就给与了否认的心态,那样,就把孩子表述的机遇给夺走了。

权威专家得话: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许多家长讨厌犯了不正确还开展表述的孩子,认为它是在做不必的死不承认,因此无论孩子说些什么全是错的,乃至有的家长听见孩子表述后就更为发火。

那样,孩子的表述心愿遭受了负强化的功效,这般循环系统,也就产生了不喜欢说话的习惯性。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因此,当孩子表述自身心态的情况下,家长要用平静的心态聆听,用缓解的语调答复她们,让她们觉得自身受高度重视,并搞清楚做事应根据語言沟通交流的方法处理。

请学着给孩子表现爱的机会


小孩子们的思维很多的时候父母们都不能够理解,看似胡闹的宝宝却有自己的一份爱心在里面,因此做为家长不可盲目的责怪孩子,多问问他们原因,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解释,让小宝宝们懂得正确表达爱的方式!

前一分钟看到大晨把满上面是水的拖把在地板上拉来拉去我正要火冒三丈,后一分钟她被这架势吓哭了,第三分钟她又蹦又跳的跑过来说些甜言蜜语哄我:“妈妈,大晨就是想帮你拖地!”事情来的太突然了,仿佛前两分钟什么都没发生过……三分钟内,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变形。

前一分钟大晨在被单上画满了小花朵,后一分钟被晨爹发现,晨爹气急败坏地冲上前质问,第三分钟大晨笑嘻嘻地说:“爸爸,我想每天都裹着小花朵睡觉!”三分钟内,晨爹经历了由悲到喜的变换。早教网

前一分钟还好好的乖孩子,后一分钟就趴在地上做匍匐前进状,我怕地板冰凉,上去制止,却发现大晨竟然睡到了地上,把整个腮帮紧贴地面,还表现出比睡在床上还舒服的表情,无论你怎么叫,就是不起来,强行拉起来,她还要趴下去。第三分钟,我拿她最爱的玩具吸引她的注意力,她才勉强起来,问:“妈妈,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听到火车开过来的声音?”三分钟内,我经历了从满头大汗到诧异惊奇的变化。

前一分钟老老实实坐着小板凳吃着饭,后一分钟揉起一张纸巾就扔进米汤里,大人沉着脸,大晨却说:“爸爸,我现在扔东西很准!”说完又乐呵呵的抓起沙发上的玩具做了一次抛物线动作,米汤溅了出来。第三分钟,晨爹愤怒:“你想干嘛!”大晨怯怯地说:“我想让你夸奖我呀!”三分钟内,晨爹经历了从愤怒到冷静等情绪的变脸。

……

大晨在3岁之前最喜欢做这些事,反复无常,我和晨爹不如晨姥姥有耐心,难免会有镇不住情绪压不住火的时候,还会强忍崩溃情绪告诉自己要让生气的情绪悬崖勒马。所以也只有每晚夜幕降临,满城灯火燃亮,大晨熟睡了,我才长长的舒一口气,深度感慨:“熬到3岁,咱们的精神才能慢慢恢复正常啊……”

晨爹也叹了一口气:“孩子到底是来整我们的?还是来拯救我们的呢?”

晨姥姥不悦了:“这是孩子表达爱的独特方式,他们没有大人那么清晰的分辨能力,或许他们特有的爱的表现方式有些极端,但他们想表达的感情和初衷却是善意的!”

是啊,我深思,确实要给孩子一个表达爱的机会,不能自以为是的堵住他们的情感表达,要对她宽容。

我开始改变我的做法。以前大晨给我夹菜,我会担心她弄得菜汤乱撒而拒绝,但我现在学会了欣然接受,不再在意大晨夹的菜有没有滴的哪里都是,并且张大嘴让大晨一口一口的喂,我想给她一个对妈妈表现爱的机会。早期教育

以前大晨不喜欢晨爹抽烟,就会把香烟掰成一截一截的扔进马桶里,晨爹都会气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但现在却学会了理解大晨对他的关心,不再暴跳如雷,而是摸摸孩子的头说:“我不抽了,听你的!”

大晨有个小习惯,喜欢把幼儿园发的小点心留着拿回家和我分享,这是她的爱,我不再拒绝说妈妈不吃留给你,我学会了欣然接受,并且吃得很开心,我要给她一个照顾妈妈的机会……

孩子还小,但他们会在父母的接受、需要、肯定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他们很在意,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呢?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孩子们表达爱的方式很多的时候与大人不同,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表达爱,因此有的时候才会做出一些让大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但愿以上的文章家长们可以明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