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商教育3大误区。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早教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幼儿情商教育3大误区》,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有句老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众不同,于是很多父母都投注了大量的精力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用心良苦并费尽周折地给孩子安排许多活动,尤其关注孩子对知识的学习,花费大量的时间且不计成本地送孩子去参加各种特长班,如画画、舞蹈、钢琴、游泳、书法、围棋等。但是投入多不一定回报多,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但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反倒对学东西有很强的抵触心理,有些还变得性格孤僻,不爱与周围的人接触,跟其他小伙伴关系紧张。

心理学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孩子缺乏情商教育造成的。中国的孩子缺乏的并不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特长,中国孩子真正缺乏的是情绪、情感、人际、挫折、意志、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即情商教育。

因此,加强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影响深远,刻不容缓。做好情商教育,必须从正确认识情商教育开始。然而,在中国,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定向思维的限制,很多人并不能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情商教育始终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幼儿园重视不足

由于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认知课程,因此,在幼儿园里面,语言、数学领域课程竞争激烈,艺术氛围浓厚,但是情商教育无从谈起。再者因为情商教育不如学习知识那么具体,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没有既定的教育模式,很多教师无从入手,只能回避。而个别重视情商教育的幼儿园,由于没有专业课程和专家支持,教育方法不当,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反倒害了孩子。

教师能力缺失

在教师队伍里,教师在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把自身的压力带入其中,或是把情商教学等同于认知课进行操作,不尊重孩子,甚至进行心理恐吓,或是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情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敢面对情商课程,怀疑自己的情商教研能力。

家长方法不当

情商教育在家长中的误区普遍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些所谓的现代父母,自认为属于开放,民族型的,提倡幼儿教育顺其自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不能及时给予正确、必要与系统的指导与教诲,信奉“树大自然直”的理论,殊不知树大不直时就会因失去最佳的修复时机而致使其无法成材乃至成为歪材的后患;第二种是酿造爱水,把孩子当成心头宝贝,事事迁就,伺候周全,最后却因为溺爱过度,把孩子变成缺乏教养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第三种是关心孩子,望铁成钢,却不了解孩子的兴趣,把一些不适合的东西强行灌输给孩子,最后孩子和家长都不高兴。

情商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只有当幼儿园、教师、家长三方面都走出误区,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正确的教育指引下健康地成长。

扩展阅读

孩子的情商教育,父母莫入4大误区


很多父母都注重对孩子情商的教育,但在教育方式上却存在很多误区。错误的方式不仅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更令人担忧。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情商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大误区:

1、溺爱与专制的家庭教育

父母应培养孩子坚强自主的性格品质,可是,目前溺爱孩子、包办式的家庭教育仍然非常普遍。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另一方面,父母缺乏民主意识。他们特别细致敏感、胆战心惊、生怕出事,这几种态度都是溺爱孩子的表现。如孩子摔了一跤,膝盖碰了一下,这本是平常小事,可是母亲赶紧上去,又吹又拍又按摩,而且泪水盈眶。这种态度恰恰给了孩子弱情商的教育,给了他们脆弱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对孩子专制的表现就更多了,如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个不许、那个不要……同时,还有很多具体的规定。这样,孩子的思想、活动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家庭里的“小皇帝”实质上是受父母禁锢的“小奴隶”,孩子的性格也就因而被扭曲。

2、鼓励少,打骂多

鼓励少,打骂多,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主要误区之一,这对孩子情商的发展十分不利,必须加以克服。要想提高孩子的情商,父母应对孩子多鼓励,少打骂,找机会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多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成绩。

3、重视智商教育,轻视情商教育

父母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智商教育,甚至过分地重视,让孩子躲都躲不掉。但是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却没有多少人懂。

父母一般只是想着孩子怎样才能聪明,怎样考高分,考上理想的学校,而不注重对孩子心智的培养。如果父母只重视对孩子进行文化灌输,而忽视孩子接受自己、被别人接受以及友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孩子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相反,会渐渐变得冷漠、自私、焦虑、任性……

因此,父母应在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学业好不好的同时,对他们的责任感、合作意识、选择能力、承受能力、竞争、社交等因素和能力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只有对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同样重视,才能使之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4、不能正确评估孩子的情商水平

父母应正确估计孩子的情商水平,引导孩子的情商健康发展。有的父母往往不能充分估计孩子的情商,一句“小孩懂什么”,就是轻视孩子情商的典型表现。

实际上,随着现代竞争意识和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孩子的情感思维能力也在加速发展,父母应及时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情感思维能力。现代孩子的眼睛就好比照像机,每天拍下了无数的“形象”,小小人儿很有见解,如“爸爸抽烟、喝酒不对,对身体不好”、“妈妈的衣服不漂亮”、“人家的妈妈晚上看书,你只看电视”等等,这种感受能力,包括一些反抗思想,正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父母不应轻易抹杀,要加以诱导。

总之,父母在孩子的情商教育中切莫走入误区,而是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合孩子的方法,正确引导孩子的情商潜力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艺术教育3大误区,你进了几个


如今,艺术教育成为了一种时尚,而艺术教育的起点,似乎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即便幼儿园没有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父母也照样会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去,希望孩子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每年幼儿园招生之际,不少幼儿园会适时推出“艺术特色”的教育服务,令不少父母头晕目眩、糊里糊涂给孩子报了名后,才发现所谓的“艺术”特色也不过是每天唱唱、涂涂鸦,再没有什么新鲜的。

幼教专家指出:幼儿的艺术教育包括了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能教育以及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教育,而不是简单的会唱几首歌、会弹几乎钢琴曲就可以衡量的,只有真正对幼儿艺术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后,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孩子艺术审美、塑造孩子完善人格的目的。

【错误概念:艺术教育等同大杂烩】

很多父母对艺术教育究竟为何物根本弄不明白,对他们来讲,艺术教育就是让孩子学到课堂这外更多的东西,除了幼儿园正常的艺术教学之外,父母还一厢情愿地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班,什么“国画”“小提琴”“珠心算”“滑冰”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从这样的教育中成为全才,完全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一个快乐的出发点,到最后却又成为孩子另一个沉重的负担。

形成原因:概念混淆,抹杀兴趣,盲目跟风

专家提醒:

北京幼儿艺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李晋瑗说,幼儿艺术教育的范畴具体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三类。而且艺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前蝗就是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选择,这一点父母绝对不能替代孩子做主,因为每一个孩子和成人的兴趣爱好是截然不同的,替孩子做选择就等于失去了艺术教育的宗旨。同时,现在的幼儿教育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将艺术教育作为教育中的辅助内容,如将其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抽取出来,以艺术的形式包装,但却忽视了幼儿欣赏、创造美的过程,忽视了艺术本身的特点。

【错误概念:艺术教育变成了技能训练】

重“术”不重“道”是现在艺术教育中最常见的通病,虽然很多父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还是不自觉地拿弹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等作为孩子艺术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准,而忽视了孩子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提高,不少父母都认为艺术教育是教育的附属品,学好艺术可以为各类考试添加筹码也是多数父母的心态。

形成原因: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专家提醒:

李晋缓告诉记者,艺术教育不能完全忽视技能技艺的训练,但是不能过分强调技能技艺,因为归根到底,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就像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样,孩子在合唱的时候,一味地追求唱得整齐、洪亮,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很生硬,这就是因为孩子在歌唱时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到愉快,只是当作一种机械化的模式在进行表演,自然感觉不到美感,当然脸上就表现不出发自内心的愉悦。此外,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舞蹈并不能被音乐代替,现在很多艺术幼儿园都去掉了专门的舞蹈课,而兴保留声乐课,这也是很不正常的一种现象。

【错误概念:拿专业水平要求孩子】

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给孩子乐趣,并不是让孩子过早地达到专业水平,而有的父母和幼教老师想当然地认为把孩子教育得水平越高越好,从而拿一套专业人员的标准来衡量艺术教育的成果,而忽略了艺术教育和纯粹的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固然可以更快提高孩子的艺术水平,但这和幼儿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初衷并不一致。

形成原因:认识模糊,拔苗助长

专家提醒:

李晋缓提醒各位父母:艺术过于枯燥和专业,就会人为地破坏儿童的天性。比如,我在一些幼儿园考察时发现,老师在上钢琴课时,要求孩子反复锻炼手型、指法,几个简单的音节让孩子重复训练几十遍,这样的艺术教育的确堪称专业,可是如此枯燥的训练方法,怎么能让孩子产生兴趣。把这种培养专业人才的方法用在幼儿艺术教育之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忽视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情趣、情感体验的培养,使技能与情感分离。为儿童准备的艺术教育不能过于枯燥和专业。

幼儿早期教育四大误区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早期教育中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早期教育四大误区,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误区一把婴儿当成病人

现在的孩子都很“娇贵”,从一出生就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调查中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

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他们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他们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孩子的抵抗力也不像家长们想像的那么差,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欲望非常强。婴儿对环境的要求不是单一的,除了照顾以外,他们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只是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一个一个地消失了。

误区二把教育当成备考

专家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家长们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不论上什么班儿,目的就是“拿成绩”。

教育和学习不是一回事,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教育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误区三把目标定得太高

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希望孩子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希望孩子成为奥运冠军;希望孩子成为中国的肖邦……因此,家长们深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否则就再也不会有“大出息”了。

人生的起跑线不止是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孩子要准备好每一段路程所需要的本领,去完成一个近期的目标。这个目标看得到,跳一跳就可以摸到,而不是那个根本就不能理解也看不见的目标。

误区四总盼孩子是“神童”

调查中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家长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误区其实还不止这四个,只是这四个误区比较普遍。对于家长们来说,孩子的教育最重要,所谓“关心则乱”,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关键是一定要及时地改变自己失误的地方。当然,也要全社会创造好的教育环境,减少外界给孩子的压力,因为身心健康是孩子成才的先决条件。

幼儿教育中的三大常见误区


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在早期教育中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中的三大常见误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个:过分宠爱

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出门怕宝宝走路累着,忙着抱或用车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专家提醒: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而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第二个:过多管制

有的爸妈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宝宝,就会变得胆小、怕事。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这样的孩子自卑感很强,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强,性格较为孤僻。

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尊重,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采取民主方式。

第三个:幼儿教育小学化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了,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征兆在孩子入园时已经显现。为了筛选优质生源,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许多幼儿园不断提高入园门槛,2、3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习数数、背诗、写字、记单词。

进入幼儿园后,小学化倾向更是明显。据报道,天津河西区一所幼儿园已开始应父母要求教孩子用竖式算3位数的加减法,而这是小学二年级的课程。“橘、凳、酱、藕、墨”这些原在小学三年级才会学到的字,也出现在《学前500字》之中。哈尔滨某幼儿园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幼儿们周末应完成的作业:抄写古诗《静夜思》三遍并背诵、默写汉语拼音字母、父母出20道退位减法题。

这样的幼儿教育的恶果之一就是让孩子(尤其是男孩)从一开始就畏惧学校、讨厌学习。在他们应该游戏、唱歌、跳舞、绘画、到处跑、到处玩、胡思乱想的年龄,孩子们不得不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学习、读书、写字。这会让他们认为,学习是枯燥的,甚至是一种惩罚,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对学校心生厌倦。

情商胎教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