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州的洛斯拉图斯,eBAY、谷歌、苹果、雅虎、惠普等公司的高级主管,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当地一所只有9个教室的学校上学。这所学校的教学工具,与任何高科技都拉不上关系,就只有笔和纸,甚至是织针、橡皮泥。在教室里,你找不到一台电脑,老师们甚至对学生回家使用电脑也感到不太满意。

美国各地的学校都迫不及待用电脑“武装”他们的教室,有些决策人甚至认为不在教学中使用电脑是愚蠢的行为。但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有父母和教育者却认为,电脑与学校是不能融合的。美国有160所华德福学校(即华尔道夫学校),华德福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体力活动,孩子们应该通过具有创造性的、手工的活动来学习,电脑只会束缚创造性的思维与行动,妨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使人分散注意力。

回归自然的教育理念

华德福教育理念诞生已经将近一个世纪,然而关于电脑、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使人们就这种教育理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50岁的阿兰·英格尔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的计算机系,目前就职于谷歌,他的女儿安迪是华德福小学196名学生之一,他的大儿子威廉则就读于华德福中学。“我不认为一所语法学校使用高科技产品会有什么帮助。如果有人认为iPad的应用程序能够教会我的孩子阅读和计算,我会说那是荒谬的。”英格尔说。英格尔在谷歌的工作包括要为首席执行官舒米特撰写演讲稿,他在生活中会使用iPad和智能电话,但是女儿安迪——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至今还不会使用谷歌,儿子威廉则刚开始学。

在洛斯拉图斯的华德福学校,2/3的学生父母都供职于高科技公司,英格尔认为这与学校的教育方式并没有什么冲突。他说:“如果我供职于米拉麦克影业,专门炮制非常棒的R级电影,我也不会让我的小孩在17岁之前看那些电影的。”

与那些拼命炫耀自己装备了多少高科技设备的学校相比,华德福学校是与众不同的,那里的教室里只有黑板和彩色粉笔,放着百科全书的书架,木制的桌子上放着练习本和铅笔。

五年级的安迪最近的一次课是继续熟悉织针技巧,木制的织针、各种各样的毛线球,是孩子们要征服的对象。学校认为这项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解决问题,还能学会图案设计以及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这门课的最终目标是——孩子们能织好一双袜子。

在另外一间教室,老师正在教三年级的小朋友学习乘法,她向孩子们提问,4乘以5等于多少,大家齐声回答:“20。”孩子们把他们的手指快速指向黑板上的“20”。而二年级的学生们,则围成一个圈,跟着老师念课文,与此同时大家还在扔小沙包,这是一项让脑部与身体同步活动的游戏。

安迪的老师瓦希德,原来是一个计算机工程师,她希望能够把课程设计得让孩子们无法抗拒。去年她教孩子们学数学的分数,她把苹果、玉米饼、蛋糕带到课堂上,把各种食物切成不同的等份。“整整三个星期的分数课,我们都是在吃东西中度过的。当我把蛋糕平均分给每一位学生时,我是他们注意力的焦点!”瓦希德说。

“没必要急着装电脑”

有教育专家指出,迫不及待地在教室里装上电脑是没必要的,因为没有研究发现,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带来其他可衡量的、对学生有利的结果。那么,上课分蛋糕、织袜子是不是更好的选择呢?华德福学校很难去比较,因为作为私立学校,华德福的小学是不设考试的,而且华德福小学的学生去参加公办教育的考试可能分数会很低。

那么华德福的教育理念的有效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北美华德福学校联盟指出,根据他们附属机构的调查,在1994-2004年间,94%从华德福中学毕业的学生都考上了大学,不少还考上了像欧柏林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瓦瑟学院等名校。当然,这个数字可能也不会让人太意外,毕竟华德福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其经济能力也允许他们帮孩子选择一所私立学校。而且除了不使用高科技教学设备以外,华德福学校有很多其他的优势。譬如,由于其新颖的教育理念,华德福学校总是能吸引很多受过良好训练的老师加盟,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全国学校董事会协会的科技教育部总监安·弗林表示,如果学校有能力购买高科技设备而不使用它们,是在欺骗学生。但福尔曼大学教育学教授保罗·托马斯却不同意这种观点:“教学是人性化的体验,如果我们要学文化、算术以及思考,那么科技只会让人分心。”托马斯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已经出版了12本关于公共教育方法的专著。

不一样的孩子们

把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的家长们,看重的是那里的师资力量和课堂设计。“那里非常强调参与,孩子们必须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们沟通。”皮埃尔·劳伦特说,他曾在微软工作,三个孩子都就读于华德福学校。华德福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他们全家,劳伦特太太还在2006年成为该校的一名教师。

关于是否应该在教师里设置高科技设备,华德福学校的家长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没有必要那么快让孩子接触那些东西,况且学习使用计算机实在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英格尔表示:“学会用电脑就像学会用牙膏一样容易。我们谷歌公司设计的差评,都是很人性化的,很容易让人学会,我们的孩子将来没理由学不会的。”

加州一共有40所华德福学校,比美国任何一个州都多。露茜·伍尔兹与丈夫布拉德于2007年在洛斯拉图斯创办了华德福高中,露茜是数据中心节能软件商PowerAssure的高级职员。作为私立学校,华德福学校的收费不菲,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学费一共是1.775万美元,而高中则要2.44万美元。露茜表示,华德福学校的家长们一般都有能力帮孩子在众多私立和公立学校中作选择,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思想自由、对教育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们都明确一点,他们可以在家里教会孩子使用高科技产品。

华德福学校的学生对科技产品一般不会表现出过分的热情,但也不会完全拒绝,安迪·英格尔经常会跟同学们去看电影。有一位女生的父亲是苹果公司的工程师,经常会让她帮忙玩一下他设计的游戏;而另一位男生,每个周末都会玩模拟飞行游戏。有学生表示,他们会对过分热衷于科技产品的亲友们感到无可奈何,11岁的奥拉德·坎卡尔最近与他的表兄弟们聚会,发现其他五个孩子都在玩弄自己手里的小机器,完全没有关注过他或者其他人。无奈之下,奥拉德只能走到兄弟们的面前,逐一跟他们挥手致意。

10岁的费恩·海里德,其父亲在谷歌工作,他表示很喜欢用笔和纸学习,而不是电脑。“我会拿出我一年级写的本子,看看我当时写的字有多幼稚,用电脑是做不到的,因为所有的字母都‘长’得一模一样。因为我是用笔和纸学习,假如电脑被水泡过电源断掉了,我还可以继续学,但用电脑就不行。”

相关知识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曾经看过一个调查数据,说的是孩子在0-6岁期间,超过90%的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成长的,由此可见家庭早教的重要性了。而最近看到一则官方的新闻,说的是安徽省教育厅发出“禁书令”,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本,以及以操作材料、手工材料等任何名义出版的变相教材,严禁“小学化”教学,也很有感触。虽然不少家长担心这样的“禁书令”实施以后,直接影响“幼小衔接”,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但小编认为这一决策真的可谓是政府在科学育儿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进步的一步。

幼儿教育,家庭是第一课堂

“家庭教育”指的是以家庭亲缘关系为基础,看护人与幼儿之间形成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它不应该只是知识方法单向的理性的传授,而更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之间互动的、生活化的、感性的交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儿童的早期教育看作是重中之重,且极力推崇家庭教育。然而目前我国幼儿的教育方式大多是家长将孩子送去幼儿园,将全部的教育责任交付给教育机构,忽略了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禁书令让很多幼儿教育机构失去了内容支撑,让家长的育儿需求难以被满足,从而将引发家长们重新审视家庭教育。可以说,它可能会间接地促使一部分幼儿教育重心“回归”家庭。

家庭教育需要助手

专业的家庭教育必须强调“科学与系统”。所谓科学,便是要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孩子进行身心合一的教育。而系统则指的是家庭教育不能仅是局部的、片面的,而应该根据能力分类,多方面展开,所谓能力分类,便是将能力分成语言、逻辑、情商、音乐、绘画、体能等多个方面。这便让很多家长犯难了,我们都不是专业人士,如何“科学”和“系统”这便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和专业的工具来弥补。

在知识学习上,家长们可以通过家庭早教书籍、杂志等读物来补充,了解实用的早教信息和技巧,如《好老师不如好妈妈》、《捕捉儿童敏感期》等专著,同时,也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书籍或音像制品,让他们自娱自乐或和他们一起阅读观看,帮助构建孩子们最初的世界观;同时,益智玩具、专业早教设备则可以在孩子的娱乐时间,对孩子的心智进行启迪,如套杯、拼图、七巧板等。而像小天才早教机这类的含有具体内容的早教产品,则可以帮助孩子提前学习基本的知识,缓解今后入园或小学的不适应。

功利心理是家庭教育大忌

正如前文所说,家庭教育主打感情牌,是互动的、交流性质的,通过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强化,实现父母对孩子行为、观念的影响与启迪,因此,盲目追求教育效果、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要不得。

儿童早教:家有爱说好话的马屁精


儿童豆托人时,居然会去讨好人。例如,要父亲修他的小车子,会冲着父亲唱“世上只有爸爸好”。用餐的情况下,要妈妈喂,就唱“世界上只有妈妈好”,父亲在旁边要他唱世上只有爸爸好,他還是唱世界上只有妈妈好,如何都不改口费。父母都说连那么小的小孩子都了解溜须拍马取悦人,这类天性不知道是不是难能可贵的,难道说人与生俱来便会溜须拍马?家有爱说好话的马屁精怎么办?

家有爱说好话的马屁精怎么办?礼拜天,母亲带大方去外婆家,姥姥问大方,你喜爱外婆家還是姥姥家啊?大方说:“我很喜欢外婆家。”姥姥乐滋滋地说:“姥姥对你也很好啊,你为什么讨厌姥姥家呢?”大方见姥姥笑了,便坚持不懈自身的观点,说到:“我是喜爱来外婆家。”儿童

分析

天性使然

儿童内心单纯性,期待成年人都喜爱他,因此会根据说一些好听的话获得他人的喜爱。

必须赞美

儿童喜爱被成年人称赞和认同,是由于父母的认同与称赞立即功效于儿童的重视必须,顺向的激励与毫无疑问能够 激起儿童的积极心态,提高儿童的信心,考虑儿童的重视必须;负性的指责与否认则造成儿童负面情绪和感情的造成及重视必须的贫乏。

建议不被重视

家有爱说好话的马屁精怎么办?一些父母较为强悍,一般不接纳孩子的提议,导致孩子诸事必须听家长的,按家长的常情讲话、办事。儿童

提议

家有爱说好话的马屁精怎么办?要激励孩子有自身的观点,要了解孩子就需要了解孩子是由“三个人”构成的:一是自身的孩子,有孩子的心理状态,家长要擅于聆听孩子的语句,激励他有自身的念头;容许孩子犯错误,说口误,要学会思考孩子讲完话再对他得话做结果。二是已经发展的孩子,她们已经从孩子气渐渐地完善,眼界也在慢慢增加。三是慢慢融进社会发展的人,家长要塑造她们诚信的质量、不必以偏概全、一定学好学会思考需不需要一味奉承。那样才可以为将来融入社会发展打好基础。

独生子女的弱点


独生子女存在的弱点已经使家长们担心,这种弱点一方面来自“独生”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于“独生”导致家长出现的教养态度偏差和教育方式不当。这两方面的原因使一些孩子出现了毛病。

“独生”的孩子在家庭里没有年龄相近的伙伴,于是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交往的经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也更多。当孩子得到超量的爱、超量的呵护时,家长的教育理智被严重淡化了。家长的教育出现了以下失误:

1、要什么给什么,这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的根本原因。当他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他会让为生活没有约束,变得不考虑别人。

2、过分地受人关注,这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来源。当孩子受到家人过多的关怀时,他以为自己永远是的中心,他们会表现出缺乏爱心。

3、缺乏纪律性,内心无善恶的界线。主要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得法,对越轨行为采取了过于温和的态度,使孩子对行为没有正确认识。

4、父母被孩子控制。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往往更放纵孩子的行为,使孩子有了一套对付父母的办法。以此控制父母并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家长教育造成的原因,使独生子女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孩子只知接受爱,不知给予爱。

2、孩子惟我独尊而且任性。

3、孩子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

4、孩子消费超前,道德滞后。

5、孩子依赖性大,各种能力差。

6、孩子有孤独感,社会交往能力差。

这些毛病表现在孩子身长,但主要原因却是家长造成的,因此,家长应从自身找原因,防患于未然。首先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与小伙伴交往,让他在集体中成长。其次,建议家长把过量的爱护降温,对待孩子更理智一些,不让孩子感觉他在家里是众人关注的中心。

透视早教中的“精英教育”


专家认为拔苗助长难成功,劝家长不必盲目跟风

4岁的娃娃读“MBA”,3岁的幼儿打美式橄榄球,1岁的宝宝练瑜伽……近年,各种“幼儿精英教育”在广州悄然兴起。为了培养“小CEO”、“小绅士”、“小淑女”,家长们不惜重金投入。

日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在读MBA学员一份关于早教的研究报告显示:家庭年收入20万元以上,孩子3-6岁的白领家庭中,83%表示对“幼儿精英教育”课程感兴趣。对此,专家指出,此类幼儿早期教育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而所谓的“高品质教育”很难界定,家长应理性选择,切勿盲目跟风。

调查:“精英教育”动辄一两万

近年,儿童高尔夫、幼儿瑜伽、儿童美式橄榄球、儿童日式棒球等“舶来品”开始逐渐进入国内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领域。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洋气十足的“幼儿精英教育”,大多与“高价”联系在一起。

日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在读MBA学员一份关于“娃娃MBA,到底是望子成龙,还是拔苗助长?”的课题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市面上的“EarlyMBA/MiniMBA”课程的价格动辄一两万。报告显示,在受访者中,认为价格太高的占47%。认为没有效果的为35%,还有8%的认为早教机构不能替代父母教育。

“3岁娃娃的MBA课程贵过30岁白领的MBA课程,不值!”采访中,一位刚刚了解过此课程的白领邱先生不由得感叹:“我自己在读的MBA一年3万多,但现在的娃娃MBA早教课程一年也要一两万,而且每周仅有三个小时的课程,如果按照课时计算,这个娃娃MBA课程可比我的MBA课程贵上几倍呢。不值得!”

尽管价格不菲,发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却趋之若鹜。记者调查发现,“EMBA”已在广州形成“热潮”。除美国、加拿大、日本及韩国等外籍人士的子女外,本地的小学员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家长们认为,通过“EMBA”课程,可以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气质和风度。其次,“小CEO”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有助于孩子“解决问题、应对不同环境”。“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应让孩子早点接触新事物。”一位家长如是说。

直击:4岁孩童读“MBA”

“为什么世界地图上的南极和北极都是白色的?”“那么绿色和棕色代表什么呢?”日前,在广州市天河区的某早教机构“EarlyMBA”(以下简称“EMBA”)授课点,座无虚席。16位小朋友在两名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了“地球科学”的第二堂课。老师一提问,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用世界地图做地毯的小教室里气氛异常活跃。

据了解,该“EMBA”的课程涉及经济学、创造力、沟通学、目标与生活体验、创意文学等,共有12门课程。如果以每周授课一次,上完所有的课程需要两年时间,花费超过2万元。“这一源于美国的学前教育项目,专门招收3岁至6岁的娃娃学员。”该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

“很多家长乍一看课程的名称都皱眉头,让三四岁的孩子学习‘经济学’,听上去好像是不可能。”工作人员解析,他们让孩子成立“怪物公司”,制作怪物玩具,设计广告把玩具卖出去,“交易、供需关系、收入与支出等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就进入了孩子的视野”。

该工作人员表示,幼儿“EMBA”是传统幼儿教育的补充,所有课程围绕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如领导能力、协作能力、全球化视野等,所以在教育理念上与成人EMBA是相同的:“我们希望培养孩子拥有小小CEO、未来领导人的能力与潜质。”

专家:拔苗助长难成功

有教育专家认为,日益增多的“精英式幼教”,折射出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希望通过早期教育,使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出人头地。这种良好的愿望和初衷,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强调‘精英意识’,提前将成人社会的理念灌输给孩子,对他们的成长反而不利。”华南师范大学一位学前教育专家担忧地说,“一掷千金,不见得就能培养出未来的精英。”

作为MBA教育中的权威,中山大学岭南MBA中心张教授举了个例子:“从大家的成长中不难发现,一个班级中的班长等领袖人物往往不是那些班级中低龄的学生,可见,有些能力,特别是领导力等是要随着年龄长大慢慢培养的,拔苗助长只能让孩子短期内取得成绩,却很难得到人生中真正的成功。”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幼儿早期教育也不能‘放任自流’。”早教专家冯德全表示,幼儿时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要提倡和谐教育,让孩子自然、愉快地成长。她认为,家长和相关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平民意识”、“大众意识”,用宽广的胸怀面对周围的人和事,而不是过早地将自己定位成“精英”。“对于0岁至6岁的孩子学比不学好,开心地学比不开心地学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