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争论不休的“单独二胎”总算一锤定音,随即迅速成为热议话题。对于符合条件的家庭而言,难免会产生“二胎纠结”,其中就有“压力山大”的经济账困扰。有人戏称,养孩子的支出,和时下买房异曲同工,总数额有大有小,而每月花费也各异。多数人认可的是,在孩子身上的花销,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大概需要六七十万。

抚养成本上幼儿园前至少要花6万元低龄小孩的主要开销是“奶粉、尿不湿”,不计入保姆费用、营养伙食、生病开销等,小孩每个月的必要开支就要超过千元。据了解,如今,一罐900克的奶粉价格在200元-400元间,随着孩子长大,奶粉量也会逐渐增加。

在去年生了龙宝宝的林妈妈给算了一笔账,她现在宝宝每个月要吃4罐奶粉,大概要1500元,尿不湿每个月要200元,给宝宝吃的钙片、鱼肝油要花100元。换季的时候,衣服、鞋子买得比较多,大概要花400元。另外还有一些清洁用品、玩具的花销,每个月开销3000元左右。照此计算,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的两三年花费也得要6万元到10万元。若是家里请了照看孩子的保姆,费用还不止这个数。

“做孕前检查就花了近2000元。”王妈妈说,孩子出生后,月嫂一个月的费用是8000元。如果再算上一些营养品和奶粉,从出生到满月共花掉了两万多元钱。当然,抚养成本因人而异,一般家庭每年的养儿成本在1万到4万元不等,上幼儿园前至少需要花费6万元。教育成本到大学毕业最少要花20多万元,孩子从开始上幼儿园,到以后上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费用又是笔不小的数目。

如今,现代育儿观念让早教机构日益火爆。一节课程的价格在80到100元之间,而号称洋品牌的则在200元上下,即便是打包卖,最优惠一节也超过百元。中高端早教机构一年的课时费用大约要8000-10000元,普通的机构也要5000-6000元。

教育开支“全国平均水平”幼儿园期间花费总额1.8万元,小学花费总额5万元,中学花费总额3万元,高中花费总额4万元,大学花费总额9万元,硕士花费总额6.6万元,光是教育费用总计29.4万元。

育儿回报:精神上会获得幸福感

不可否认的是,养育孩子会给家长带来精神上的幸福感。

而物质方面,有调查显示,以现有的家庭情况来看,55.0%的家长表示不需要孩子的回报;15.0%的家长表示需要孩子的回报,另外,30%的家长表示“说不清楚”和“无所谓”。

同时,44.83%的家长不太在意孩子带回来的礼物,而41.37%的家长根本不在意孩子带回来的礼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家长们对孩子们物质上的回报并不太在意。

那么,家长们将来都准备选择怎样的养老方式呢?调查显示,62.5%的家长表示“自己攒钱自己过”,8.5%的家长表示“住养老院”,选择“依靠子女”的家长仅占3.5%,另有25.5%的家长表示还未考虑过自己的养老问题。而调查还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越倾向于不依靠子女养老,而更愿意选择社会化养老和自身养老的模式。

养育孩子并不仅仅是防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与父母相互满足了爱和陪伴的情感需要,这显然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专家观点:不能单纯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福大社会学系副主任、博士甘满堂认为,“单独”家庭允许生二胎,虽然存在不少人因为经济压力选择不生的情况,但也有不少家庭愿意再生,这其中就与中国“多子多福”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惯性有关。况且,独生子女的家庭风险也较大。

他表示,其实,富就富养,穷就穷养,单一地进行生育成本和效益分析存在缺点,成本效益不是主导因素,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当然,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增加一个孩子不再是多加一双筷子那么简单,以前的观念已不适应现在城市的节奏。但是,育儿也不是花钱越多越好,应量力而行而不是盲目效仿和攀比,孩子心智方面的培养,不是金钱方面能完全解决的。

相关阅读

生二胎家庭长子易现心理问题


○看到妈妈抱起妹妹玩耍,9岁的航航就会大哭、摔门……

○一些符合政策的家庭生了二胎,长子却出现烦躁易怒情绪……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理门诊近两月内,就接诊5个孩子……

A、总喜欢推倒弟弟,8岁的哥哥怎么了

“就是经常要留心到,稍微一不注意,老大就把老二打了。”提起自己8岁的儿子亮亮,潼南的王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说你都这么大了,不帮到爸爸妈妈把弟弟照顾好,还老是欺负他,你坏不坏嘛!”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理门诊最近两月内接诊了5个孩子,他们都是因为家里新增弟妹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烦躁、易怒和焦虑的情绪。

昨天上午,在儿童医院心理门诊,王先生和妻子焦急万分。“你说我们家老二也生了有3年了,小时候老大多喜欢老二的。”亮亮今年8岁,因为王先生和妻子均是独子家庭,因此他们在亮亮5岁时生了第二胎。

亮亮在弟弟小毅出生之后的3年时间里,一直对弟弟还挺好的。“又不是只大一两岁,大恁个多,一般来说都不会争啥子抢啥子了噻。”在最近几个月时间里,亮亮突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总是趁着家人不在时,一把抢走小毅嘴里的食物,或者把弟弟玩得正开心的玩具抢过来扔在地上,吓得小毅哇哇大哭。

“我们开始都以为娃娃小,搞恶作剧。”两个外孙都是外婆在帮着带,这也让她最近很烦恼:“老二喜欢天天围到老大转,可老大一凶二恶的。”最近几周,亮亮欺负小毅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好几次外婆总是听到小外孙在卧室突然大哭,冲进房间里发现孩子摔倒在地上喊:“哥哥推我!”大外孙则若无其事地搓着手。

王先生听到外婆告状,回来劈头盖脸对着大儿子一顿吼,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越到后面越恼火:“他公然咬牙切齿地说要把弟弟杀死、打死。”亮亮的话让妈妈很伤心:“从小两兄弟感情都不好,今后啷个办哦?”

B、看到妈妈抱妹妹,这孩子就狠狠摔门

和亮亮类似的情况,儿童医院心理门诊最近两月内接诊了5例。

“他在屋头大哭,说自从有了妹妹,他的幸福生活再也没有了,连大声说话都不可以!”9岁的航航,说出这句话之前刚挨了奶奶一巴掌。上个月,他的妹妹才满月。婴儿睡眠不好,每天航航在家不断地用东西敲出各种各样的响声,奶奶抱着妹妹,再三警告让航航小声点,他不听还故意越来越大声。奶奶怀里的妹妹被吵到了瞌睡之后,张嘴大哭起来。为了给航航一个教训,奶奶挥手就给了航航一巴掌:“结果打了他,他还有道理了,越哭越大声。”

家人觉得哭笑不得,没有太往心里去。但从这天开始,航航再不像妹妹刚出生一样,会去摇铃给妹妹听、捏妹妹的小手。“动不动就喊‘滚’!”奶奶说,航航以前脾气不这么坏,现在妈妈抱着妹妹看窗外、看电话什么的,他就会突然爆发性大哭,然后狠狠把门摔上。

专家支招:

生第二个孩子前先跟长子沟通

梅其霞教授在接诊中发现,生二胎家庭的长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在于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把精力过多投入到第二个孩子身上,忽视了对长子的关心,让长子有种被抛弃的感觉。长子就会将父母不再爱自己的责任推到弟妹身上。梅教授建议家长,符合国家政策可以生二胎的家庭,最好事先跟长子做好沟通。在妈妈怀孕生第二个宝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孩子照顾布娃娃、摸妈妈肚子等方式来参与弟弟妹妹的出生。有了第二个孩子时,对第一个孩子要照常关心。培养孩子开朗性格,鼓励孩子有什么说出来。 (文中未成年人为化名)

父母的爱被分走,带给老大失落感

重庆晨报记者从儿童医院了解到,目前,一些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生育了二胎,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很多原本是独生子女的孩子,面临着父母的关注和爱都被突然分走,家长如果没有科学引导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有失落感,进而引起烦躁、易怒等性格。

针对亮亮的问题,该院心理科专家梅其霞教授注意到,孩子在家相当叛逆,但在学校很听老师的话,说明问题出在家庭关系里。

亮亮告诉梅教授,自己经常都做噩梦,“爸妈喜欢弟弟,不喜欢我。”亮亮觉得很委屈,邻居经常当着他的面,表扬弟弟比他聪明,有时候开玩笑还会说,弟弟长大后还会跟他抢财产。

诊断中梅教授发现,亮亮在内心会常有“打死弟弟”和“爱弟弟”两种声音胶着,这说明孩子不仅出现了焦虑情绪、双重人格,还患上了强迫症。梅教授分析道,王先生夫妻有了小儿子后,一心扑在小儿子身上,忽略了大儿子亮亮的感受。由于亮亮性格内向,长期的压抑和不满无法倾诉发泄,让他出现了心理问题。

生二胎该不该征得老大同意 家长深思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关于二胎话题的讨论也日嚣尘上。最近一则13岁少女用自杀逼父母放弃已怀孕近14周的胎儿,以及一则父母给女儿写《保证书》,承诺永远第一喜欢大宝,才获得大宝对二胎的许可权的新闻,引起大家对生二胎要不要征得大宝同意的广泛热议。据数据调查研究显示,720名小学生中,认为“父母不会对自己像以前那样好”的为158名,约占调查人数的22%。专家分析,小宝的存在会激发大宝同胞竞争意识,产生被抛弃的焦虑感,父母应做好引导,争取大宝同意,妥善处理二宝之间的关系,做到手足相亲相爱,一家人和睦融洽才不违背要二胎的初衷。

一、大宝不同意二胎就是教育失败?

关于13岁女孩通过自杀手段迫使父母放弃二胎,以及写保证书才获得大女儿的许可的现象,很多人归咎于教育的失败,很多网友以及媒体,认为这是独生子女自私的表现,生二胎是父母自己的事儿,如果孩子认为父母必须征得自己同意,就反映了父母教育的失败,而父母如果还像孩子妥协,就只能说明是苦果自吃。

但是小编并不同意这种观点。在中国当代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的独孩们小时候分线观念淡薄,二胎弟妹“来袭”,孩子们难免由于不同程度的心理落差而产生被“夺宠”的想法,这是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本能反应。一项针对小学生“你爸妈要二胎,你知道吗”的调查显示,720名小学生中,158名小学生认为有了二胎之后,“父母不会对自己像以前那样好”,这个比例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22%。专门从事儿童问题研究的心理专家安子老师表示,深处幼儿时期和少儿时期的孩子们对安全感有着强烈的需求,而这份安全感正是来自于家长,当他们担心这份唯一的安全感被抢夺时,就会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会对二胎的到来格外排斥。

大宝排斥二胎,不能单纯将原因归咎为自私,也不能简单将原因归咎于父母的过分宠溺,而要反思他们做出这些行为背后的根源,以及父母教育中的不当。苏州易禾心理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易小蔷表示,当孩子知道自己要多一个弟弟或妹妹时,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同胞竞争问题,感觉自己得到的父爱母爱会被分掉,因而容易产生被忽略甚至被抛弃的焦虑感,父母对孩子过于关注或者疏于关注都会加强这种焦虑。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宝坚决但对二宝,也可以某种程度上反应了父母教育的失败。,父母应该反思是否给与了孩子适度的关注以及足够的安全感,在言谈之间不要给孩子营造有了二宝会对大宝造成威胁的氛围。

二、生二胎该不该征求大宝同意

关于生二胎要不要争取大宝同意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是小题大做,生不生二胎是父母的自由,没必要征求大宝的意见,一些媒体和专家,也认为大宝执意反对是自私的表现,父母应当反思教育中的失败,避免过度宠溺。

在这一点上,小编也持不同意见。大宝作为一个家庭的成员,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权利。而且在客观事实上,二宝的到来,不可避免会分享家庭的资源以及父母的精力,这些的确会牵扯到大宝的切身利益。当然要争取大宝同意。

作为家长,考虑要二胎的时候,应该争取大宝的意见。做到尽量客观陈述二宝到来可能带给家庭的变化,利弊分析近可能全面客观;在态度和言行举止上,尽量保证做到公平对待;父母应尽量给与大宝足够的安全感,让大宝意识到家有两个孩子是很正常的现象;尽量引导大宝学会分享,接受二宝的到来。无论如何,一个备受期待,在全家一致渴望下出生的二胎宝宝,会比一开始就遭受排斥的宝宝,情况好得多。

三、家有两宝如何相亲相爱

准备要二胎不仅仅是要征得大宝同意的问题,手足相亲并不是天生的,二胎家长不可避免会面临两宝的争宠,如何处理才能做到相亲相爱。

首先家长要征得大宝的同意。13岁少女以死相逼的惨剧,以及需要给大宝写保证书才能生二胎都极端了一些,但是作为所有的家庭成员,大宝确实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作为一个备受期待的宝宝,总比不受欢迎的二胎,情况会好很多。因此,准备要二胎,最好是在全家一致期待的情况下。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多引导大宝,让TA意识到即将到来的角色的变化,可以让大宝与多子女家庭接触,了解到家中有两个孩子是正常的、和谐的。也可以通过一些绘本,或者动画片,对大宝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不要忽视对大宝的爱。家有二宝,做父母的精力有限,照顾大宝的时间必然会少,但是关键一定要让大宝明白父母对他的爱一成不变,避免大宝由于二宝的出生而产生失落和嫉妒。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给了详细描述,她感慨说“人类分两种,那做过父母的,而且养过两个孩子以上的,多半和艾瑞卡一样,来看婴儿时,不会忘记多带一份给老大的礼物。那不曾做过父母或只有独生儿女的,只带来一份礼。他们一进门就问:Baby在哪里?为他们开门的,只比他们膝盖高一点点的老大,站在门边阴影里。”家长在有限陪伴大宝的时间里,可以多一些身体接触,亲亲TA抱抱TA,告诉TA“妈妈爱你,不过由于弟弟/妹妹还小,所以需要更多的照顾”,一定要说出来让大宝明白。

然后,教育要公正公平。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说“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可是这句大的要让小的,却让多少家中的老大心里不平衡。弟弟/妹妹的身份角色为什么可以成为天然邀宠的资本?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爸妈更多的时候无条件的偏袒二宝,斥责大宝。这些做法都大错特错。家有二宝,父母一定要公正,不能一味偏袒其中一个。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将问题还给孩子,比如“妈妈只有一颗糖,怎么办?”“妈妈没办法一次抱两个小孩,怎么办?”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可以说“轮流好不好?”逐渐让孩子感知到妈妈处事只问对错,做错事的一方无论大小,都要接受惩罚。

第四,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并领略做大宝的快乐。参与感会增加人的快乐体验,而且能更好的适应角色。在平时给二宝洗澡、喂奶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大宝帮忙,让TA产生身为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激发TA保护弟弟/妹妹的欲望;同时当大宝能够自己刷牙、洗脸、吃饭的时候,给出表扬,“哥哥/姐姐能自己穿衣服了,弟弟/妹妹要加油学习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方面会强化大宝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会让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内心强大的孩子不会怀疑自己的可爱,嫉妒心也会少很多。

最后,年龄间隔要适当。年龄距离对于大宝顺利接纳二宝也很重要,如果父母可以选择,最好不要在大宝两三岁的时候生二宝,这个时期正是孩子独占欲很强的时期,不利于大宝顺利地接纳弟弟妹妹,如果大宝4岁左右,情况则会好很多。当然年龄差过大,超过十岁,家长也要慎重考虑。

离不开妈妈的孩子


“你去和那些孩子一起玩儿吧!”

“别老呆在家里,到外边玩玩去!”

有些孩子,对妈妈的这些劝告和指示,顽固抵抗,死缠着妈妈不放。

我们经常看到刚进幼儿园的孩子,哭着叫着不肯离开妈妈,哭着喊着要跟妈妈回家。如果强行分离,就会适得其反。

儿童的心理分析:

孩子离开了父母就会感到害怕不安,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过来的孩子,突然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当然要陷入不安的境地。

一般来讲,当孩子和小朋友熟悉起来,与小朋友建立了人际关系之后,逐渐地就能离开父母了。不过,也有的孩子特别留恋母亲,寸步不离。

其原因之一,他们是些体质过敏或神经质的孩子。他们的性格不习惯交朋友或不适应周围的环境。其次,当他们感到有人要夺去母亲时,就更加离不开母亲,紧紧缠着母亲不放。其三是两三岁的幼儿,由于住家附近没有同年龄的孩子,一直是单独地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缘故。

妈妈的高招:

属于第一和第三种原因的,可以把孩子带到公园等地方,开始时让他站在母亲身旁,尽量多让他看到别的孩子玩耍。这叫“旁观游戏”阶段。在这个阶段,不要硬性让他离开父母,这时孩子本来正在玩着(即旁观游戏),所以你就不要再说“你也去玩儿吧”之类多余的话。

属于第二种原因的,要对孩子体入微地表达母亲的温情,以此来证实母亲对子女的爱。如果相反,极力想把子女送出去,或让他们离开自己,则效果适得其反。当孩子确信母亲是爱自己的时候,就会安心地离开母亲。切忌操之过急。

二胎如何处理两个孩子的关系


最近一则13岁女孩以死相逼,迫使妈妈放弃14周胎儿的新闻引起大家广泛热议。准备要二胎的宝妈们,如何让大宝接受二宝?已经有了两个宝贝的宝妈,如何做到两个宝贝相亲相爱?

一、年龄差距要适中

年龄距离对于大宝顺利接纳二宝也很重要,如果父母可以选择,最好不要在大宝两三岁的时候生二宝,这个时期正是孩子独占欲很强的时期,不利于大宝顺利地接纳弟弟妹妹,相反,如果大宝4岁甚至年龄更大以后再生二宝,则已经渴望交往的大宝就比较容易对弟弟妹妹持欢迎态度了,虽然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争宠”事件,但相对两三岁的孩子,频率会小得多。

二、给出心理预期

提前告诉孩子弟弟妹妹出生后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让他有一个大致的预期,而不会到时候落差很大难以接受。

可以多描述一些多子女家庭的生活状态,让他觉得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是很正常的。平时看电视、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调选一些兄弟姐妹相处的有趣故事(比如粉红小猪),让他体会到兄弟姐妹会带来的快乐。妈妈在怀孕期间就可以开始培育老大当“哥哥”的感觉了。例如让老大唱首歌给肚子里的“小胖”(为还没出生的婴儿取个小名)听,培养感情(”小胖”听了你的歌在肚子里都动了动呢),让他为自己有的技能骄傲。

三、给与大宝更多的爱

作为享受爸爸妈妈全部爱的大宝,面临一个要跟他分享一切的二宝,心理存在落差是很正常的存在。家长要正视大宝的心理活动,及时做好疏通工作。

要给比大宝平时更多的关心,并且要把你的爱表达给大宝,比如说告诉他“因为现在弟弟/妹妹,还很小,需要更多的照顾。但是我还是很爱大宝,妈妈永远爱你。”虽然这种话有些俗气,但是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而说不出口,这对大宝来说,无异于吃了一个定心丸。只有心里明确了这一点,有了安全感,才会让大宝更好地接受二宝。

四、要留出专门的时间给大宝

虽然,小宝的到来让家长感到非常忙碌,甚至连睡眠时间也少了许多。但是,妈妈们一定要留出单独陪伴大宝的时间,因为单独陪伴对于大宝来说非常重要,这能够让她感受到,她在妈妈的心目当中依然是独一无二,无人替代的。慢慢的你会发现,留给大宝的单独时间越多,他越不会嫉妒你照顾小宝。因为他已经明白,妈妈有时候要照顾小宝,有时候要照顾他,无需嫉妒。

五、让大宝体验当大宝的好处

小宝出生后,家长要学会让大宝体验有了弟弟/妹妹的好处。

作为大宝,会有权利做许多事情,而小宝因为是小婴儿,许多事情都不能做。比如,大宝可以自己穿衣吃饭了,可以跟他说“大宝真棒,以后要让弟弟妹妹跟你学习。”这会激发大宝的自豪感,也会增加他保护弟弟/妹妹的欲望。

六、给二宝树立规则

虽然规则一般要在2岁以后才建立,但是,为了让大宝明白,妈妈并不是对她一个人有许多规则方面的要求,可以对当着大宝的面提出对二宝的要求。比如:“小宝,睡觉的时候可不能大声地哭哦,这样会影响哥哥/姐姐睡觉的!”当着大宝的面向小宝阐述这些规则,更重要的作用其实是让大宝明白,妈妈对大宝和小宝其实是公平的,虽然小宝还小,妈妈对他也是有要求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