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这些天也很忙,自然而然地减少了对儿子的关心。我让儿子自己玩,饿了渴了就到冰箱拿东西吃。

天黑时,儿子捂着肚子走到我身边说:“爸爸,我的肚子好疼。”我一想肯定是因为冷落了儿子,所以小家伙变着法子来吸引我的注意。不禁觉得好笑,便伸出大手揉揉他的肚子,又亲了亲他的小脸蛋,说:“我家小齐最乖了,你是小男子汉嘛,是最勇敢的,让爸爸好好工作行不行?到周日了我带你去海底世界玩。”小齐高兴地回了自己的房间。

等我终于忙完了工作,忽然听到儿子在哭。我连忙跑去他的房间,只见儿子捂着肚子直叫疼。我抱起他直向医院赶。医生说可能是肚子受了凉,再一问儿子,果然是因为一个下午吃了很多冰冻东西。

抱着儿子我开始反思:第一固然是因为没有看好孩子,结果他去冰箱拿东西吃,又没经过加热;还有个更大的错误,本来孩子来对我说肚子疼,却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反而夸奖了他两句,让孩子即使疼痛也忍住不再出声。

在平时教育上,对孩子多多夸奖,似乎没什么不对,还可以让孩子的心理得到满足,以此激发他上进。但当孩子有了病痛,遭受了挫折,我们一味地对他说“勇敢”、“坚强”、“不哭”之类的字眼,为了得到我们的笑容与表扬,孩子就会逞强去忍受,这样一来,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对孩子都是不利的。

看来教育孩子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夸奖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学会正确夸孩子。

扩展阅读

千万别这样和孩子开玩笑


孩子天真可爱,对外部世界似懂非懂,大人们总是喜欢和TA们开玩笑,听TA们的童言童语,然后会发自内心的大笑。但是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玩笑,对孩子来说却是晴天霹雳,严重的甚至会给他们留下终生的阴影。所以,如果家长你们看到了这篇文章,以后千万别再这样和孩子开玩笑了!

1.告诉孩子“不要TA了”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逗孩子“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或者是“妈妈肚子了有了弟弟/妹妹,以后就不喜欢你了”;也经常听到有的人跟孩子说“你这样,爸爸妈妈出去玩就不带你了。”其实在这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为孩子灌输了一些不良的思想。虽然大人们知道是玩笑话,但是说的多了,孩子会慢慢地会把这种想法听进去并感到伤心,变得没有安全感,甚至对即将出世的孩子产生厌恶。对孩子来说,最恐惧的事情莫过于,失去爸爸妈妈的爱了。因此如果有人这样逗你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制止,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TA。

2.当孩子面说“你长得怎么这么丑呀?!”

有时候大人为了逗孩子,会故意说“你长得怎么这么丑啊?!”,然后,看着孩子生气、辩驳,在哈哈大笑。在大人看来,只是单纯想逗孩子开心,但是对孩子来说,却会感受到满满的恶意,甚至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千万不要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来开玩笑。

3.随口给孩子承诺

在孩子的世界里,家长所说的每一句话,他都会深深记得,而不是像家长们以为的那样,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很快就会忘记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家长对孩子说等你做完作业就带你去公园玩,或者说晚上妈妈下班的时候会给你带蛋糕。大人们的随口一说,孩子就会当做承诺,如果家长做不到,就会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给孩子树立起言不行信不果的反面形象,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很坏的反作用。

4.随意捉弄孩子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爸爸指着自己的朋友跟孩子说“儿子,叫哥哥!”爸爸的朋友则笑着对孩子说“叫伯伯!”,这虽然是大人之间的玩笑话,但是孩子却会茫然无措。甚至会因为不开口而被当做胆子小。这样的玩笑,实际上开不得。这样的过程,大人们虽然得到了快乐,但是对孩子来说,却被欺骗、引诱、愚弄甚至吓唬,让他小小的心感到疑惑、受挫、不被尊重和害怕,让他感到不安’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不敢相信别人,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可能造成障碍。

早教文章:千万不要苛求孩子事事完美


实例:小刘每一次去餐饮店用餐,他都是自身擦洗一遍餐具;倘若要外出,他会反复查验门是不是锁住。

复旦附设中山医院心理状态心理卫生科负责人J剖析:小刘归属于逼迫型人格障碍。这类患者做一切事儿都规定恰如其分、循规蹈矩;不科学地坚持不懈他人还要严苛地依照他的方法办事;常延迟或防止作决策;反复考虑到方案是不是恰当,反复核查查验;不遵循老规矩就觉得躁动不安或要改版;进行工作中后较易追悔和愧疚;过分沉迷于岗位职责责任与职业道德,缺乏友情。所述主要表现中最少存有3项,即可确诊为逼迫型人格障碍。确诊时,患者年纪务必超过18岁,现病史超过2年。

人格的产生和童年期生长发育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少年儿童、青少年儿童阶段,假如父母的规定过分严苛,一味完美主义者会让小孩渐渐地产生习惯性焦虑不安、焦虑情绪的心理现象。一些家庭主要成员的生活方式,也将会对小孩造成危害,如在医师家中,因为过分爱清理,非常容易使小孩产生“洁癖症”,造成强迫洗手消毒等个人行为。有科学研究还说明,逼迫型人格与基因遗传也是有关联。

逼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弱。一般医治时,亲人应当采用忽视的心态,别把它当一回事。取笑或是指责总是加强患者的逼迫,而确保和激励,另一方不一定会听。仅有“置若罔闻”,才可以让患者自身觉得一切正常,进而提升自制力。

父母不要挖取孩子的“宝藏”,这样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秘密,喜欢自己和自己分享。孩子也一样拥有秘密,就像宝藏一样藏起来。虽然喜欢和我们一起生活,但他的心灵是自由的,有些是事会藏起来不愿告诉父母,所以有时候相信比了解更重要。爱孩子就留给他一个角落,让他把秘密保藏好。

秘密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孩子长大的重要标志之一。

1、对于孩子来说,秘密意味着他自我意识的成长。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应该感到高兴,这意味着孩子诞生了内心世界,他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珍视一颗童心的成长,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拥有一份独自担承的内心秘密。

2、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孩子越来越不满于凡事受父母控制、摆布的局面,但是成人世界的强大力量又令他们心生忌惮,于是秘密成为孩子作为弱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这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独享的体验,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个体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3、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独立,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秘密是孩子迈向独立和成熟的必经之路,而没有秘密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父母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秘密的。

3岁之前的宝宝,一直活在对父母很依赖,虽然有自我意识,但是不强烈。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混在一起,所以目前他们还没有秘密。在3岁左右,孩子自我意识开始明确,逐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他能意识到有些事情自己很清楚,而其他人却并不知情,“这

是只属于我的东西”,于是秘密出现了,这是一个全新的天地,是他的内心世界。当然,这时的孩子对于要保守秘密还是公开秘密毫无意识。当宝宝孩子4-5时,开始隐约感觉到秘密的含义,但依然不了解它真正的内涵和本质,所以,只能说孩子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仅此而已。如果问一个5岁的孩子什么叫做秘密,他可能回答,“我已经告诉别人好多秘密了。”可见,他还根本没有办法保密。很多6岁的孩子会为该不该把秘密说出去而发愁。尤其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和成人的要求相抵触的时候,他学会了“阳奉阴违”,由此产生了“见不得光”的想法或做法。一方面他希望追求独立,通过保留自己的秘密而获得独立自主的感受;另一方面,他又会为自己保留了秘密而内疚。当们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独立自主的意识迅速提升,孩子心灵的空间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似的,秘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范围逐渐扩大。他们要更广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人生,于是开始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来隐藏属于个人的秘密。比如不少孩子开始转向记日记,在日记中倾吐自己的“秘密”。同时,他们已经意识到要为他人保守秘密,这表明他已经逐渐具备责任感。

做父母的也一定要有这样的自信:孩子的秘密,可能今天不告诉你,明天会告诉你;小时候可能不告诉,长大了会告诉你。如果你限定他马上告诉你,他很可能就是不告诉你哦。

本网站小编总结:对孩子家长不能抓的太紧,不要什么事情都要弄的一清二楚,有时对于孩子要给予适当的尊重。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在监视他们,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给予他适当的自由,否则孩子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允许他把心里的秘密藏起来,但父母切忌不要去挖取呀!除非在孩子的允许下才可以的。

孩子说谎后父母也可以夸奖他


孩子说谎后父母也可以夸奖他

谎言识破

儿子尚不到4岁,我便多次发现他说谎了。

明明是别人做的事情,他却说是自己做的;明明没有发生的事情,他也说得情真意切。

一天晚上,我应他的要求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几只蚂蚁。他拿着纸跑去找妻子,说:“妈妈,这都是我画的。”妻子夸他画得好,他又改嘴了:“这是老师画的,画了送给我的。”妻子又夸他,说:“一定是你表现好,老师才送的。”儿子便狠力地点头。

我在旁边听着可沉不住气了,这小子不到一分钟就编了两个谎言。我刚要指责,妻子冲我挤挤眼睛,我没有吱声。

妻子悄声告诉我,儿子并非存心要欺骗谁,他只是觉得那几只蚂蚁画得好,幻想自己也能画那么好,便不由自主地说是自己画的;又出于想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关爱的潜意识,谎称那是老师画了送给他的。这,便是4岁孩子的“愿望的达成”。

理解加教育

我恍然大悟,反觉得儿子的谎言里有了很多可爱的成分。

一天,儿子去卫生间小便,出来后对我说:“爸爸,我打死了两只蚊子。”

我很吃惊,问:“怎么可能呢?蚊子哪里是那么好打的?”

“我就是打死了两只蚊子嘛!”儿子认真地说。

过了没10分钟,他又对我说:“爸爸,我刚才在厕所里打死了3只蚊子。”

妈妈下班回家后,儿子兴奋地报告妈妈:“我打死了4只蚊子。”

我已经哭笑不得了。

我自己去卫生间,发现不知由何处来了一种黑色的小飞虫,用手轻轻一抓便抓住了。我便叫来儿子,问他打下来的是否便是这种“蚊子”,儿子说,是呀,我打的就是这样的蚊子。

孩子仍然没有说谎,他只是没有搞清楚蚊子和这种奇怪的小飞虫的区别。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夏季的夜晚妈妈曾多次空手打死蚊子,每一次都得意地对我和儿子说:“看看,我多能耐,你们得感谢我。”于是在儿子的心目中,打死蚊子便是一件伟大的事业,在他的自述中被击落的“蚊子”的数目不断上升,实则表现了一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聪明的父母应该在这种时候给孩子恰当的夸奖

有一次,儿子对我说,一位小朋友说瞎话被老师批评了,那小朋友一直说自己的爸爸是警察,全班的小朋友都知道他爸爸是警察,可他爸爸其实不是警察。

那位同样4岁的孩子为什么编造这谎言呢?联系平时儿子的言行,我立即读懂了那孩子的心。

儿子在家里舞枪弄棒的时候,总是大叫:“我是警察!我是警察!”

可能在所有孩子的心目中,警察都是勇敢和正义的化身,他们觉得成为警察是一种光荣,而拥有一位当警察的爸爸更是光荣,所以,便出现了“我爸爸是警察”的“谎言”。

孩子实在不应该因为这“谎言”而受到批评

4岁的孩子是不会说谎的,谎言只属于成人。

真正的谎言应该这样定义:有意欺骗他人,以获取某种利益,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

而孩子们所说的“瞎话”,显然不属于这样的谎言,他们尚不明白何为欺骗。那“谎言”只是幼小心灵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理想的寄托,表现了他们童心的纯净。为人父母者,只有真正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看事物,才能读懂孩子的“谎言”,才不会无端地指责他们,甚至伤害他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