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胎教
2020-04-24 孩子胎教 孩子入学准备 小班入学前父母准备父母千万不要这样夸奖孩子。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对于早期教育,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母千万不要这样夸奖孩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因为我这些天也很忙,自然而然地减少了对儿子的关心。我让儿子自己玩,饿了渴了就到冰箱拿东西吃。
天黑时,儿子捂着肚子走到我身边说:“爸爸,我的肚子好疼。”我一想肯定是因为冷落了儿子,所以小家伙变着法子来吸引我的注意。不禁觉得好笑,便伸出大手揉揉他的肚子,又亲了亲他的小脸蛋,说:“我家小齐最乖了,你是小男子汉嘛,是最勇敢的,让爸爸好好工作行不行?到周日了我带你去海底世界玩。”小齐高兴地回了自己的房间。
等我终于忙完了工作,忽然听到儿子在哭。我连忙跑去他的房间,只见儿子捂着肚子直叫疼。我抱起他直向医院赶。医生说可能是肚子受了凉,再一问儿子,果然是因为一个下午吃了很多冰冻东西。
抱着儿子我开始反思:第一固然是因为没有看好孩子,结果他去冰箱拿东西吃,又没经过加热;还有个更大的错误,本来孩子来对我说肚子疼,却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反而夸奖了他两句,让孩子即使疼痛也忍住不再出声。
在平时教育上,对孩子多多夸奖,似乎没什么不对,还可以让孩子的心理得到满足,以此激发他上进。但当孩子有了病痛,遭受了挫折,我们一味地对他说“勇敢”、“坚强”、“不哭”之类的字眼,为了得到我们的笑容与表扬,孩子就会逞强去忍受,这样一来,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对孩子都是不利的。
看来教育孩子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夸奖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学会正确夸孩子。
相关知识
孩子说谎后父母也可以夸奖他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早期教育是对婴幼儿进行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孩子说谎后父母也可以夸奖他》,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孩子说谎后父母也可以夸奖他
谎言识破
儿子尚不到4岁,我便多次发现他说谎了。
明明是别人做的事情,他却说是自己做的;明明没有发生的事情,他也说得情真意切。
一天晚上,我应他的要求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几只蚂蚁。他拿着纸跑去找妻子,说:“妈妈,这都是我画的。”妻子夸他画得好,他又改嘴了:“这是老师画的,画了送给我的。”妻子又夸他,说:“一定是你表现好,老师才送的。”儿子便狠力地点头。
我在旁边听着可沉不住气了,这小子不到一分钟就编了两个谎言。我刚要指责,妻子冲我挤挤眼睛,我没有吱声。
妻子悄声告诉我,儿子并非存心要欺骗谁,他只是觉得那几只蚂蚁画得好,幻想自己也能画那么好,便不由自主地说是自己画的;又出于想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关爱的潜意识,谎称那是老师画了送给他的。这,便是4岁孩子的“愿望的达成”。
理解加教育
我恍然大悟,反觉得儿子的谎言里有了很多可爱的成分。
一天,儿子去卫生间小便,出来后对我说:“爸爸,我打死了两只蚊子。”
我很吃惊,问:“怎么可能呢?蚊子哪里是那么好打的?”
“我就是打死了两只蚊子嘛!”儿子认真地说。
过了没10分钟,他又对我说:“爸爸,我刚才在厕所里打死了3只蚊子。”
妈妈下班回家后,儿子兴奋地报告妈妈:“我打死了4只蚊子。”
我已经哭笑不得了。
我自己去卫生间,发现不知由何处来了一种黑色的小飞虫,用手轻轻一抓便抓住了。我便叫来儿子,问他打下来的是否便是这种“蚊子”,儿子说,是呀,我打的就是这样的蚊子。
孩子仍然没有说谎,他只是没有搞清楚蚊子和这种奇怪的小飞虫的区别。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夏季的夜晚妈妈曾多次空手打死蚊子,每一次都得意地对我和儿子说:“看看,我多能耐,你们得感谢我。”于是在儿子的心目中,打死蚊子便是一件伟大的事业,在他的自述中被击落的“蚊子”的数目不断上升,实则表现了一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聪明的父母应该在这种时候给孩子恰当的夸奖
有一次,儿子对我说,一位小朋友说瞎话被老师批评了,那小朋友一直说自己的爸爸是警察,全班的小朋友都知道他爸爸是警察,可他爸爸其实不是警察。
那位同样4岁的孩子为什么编造这谎言呢?联系平时儿子的言行,我立即读懂了那孩子的心。
儿子在家里舞枪弄棒的时候,总是大叫:“我是警察!我是警察!”
可能在所有孩子的心目中,警察都是勇敢和正义的化身,他们觉得成为警察是一种光荣,而拥有一位当警察的爸爸更是光荣,所以,便出现了“我爸爸是警察”的“谎言”。
孩子实在不应该因为这“谎言”而受到批评
4岁的孩子是不会说谎的,谎言只属于成人。
真正的谎言应该这样定义:有意欺骗他人,以获取某种利益,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
而孩子们所说的“瞎话”,显然不属于这样的谎言,他们尚不明白何为欺骗。那“谎言”只是幼小心灵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理想的寄托,表现了他们童心的纯净。为人父母者,只有真正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看事物,才能读懂孩子的“谎言”,才不会无端地指责他们,甚至伤害他们。
你犯错了!请不要夸奖孩子漂亮!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你犯错了!请不要夸奖孩子漂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语】对于为人父母的你们,当客人夸奖你的孩子漂亮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态度呢?欣喜?自豪?得意?……其实,小编想对这些大人说:请不要夸孩子漂亮,而要夸赞她的礼貌和微笑!看到此,有不少父母还一定一头雾水吧?咱们先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则故事……
有一位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的人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周末,她到当地的一位教授家中做客。
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小女孩满头金发,漂亮的蓝眼睛让人觉得特别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称赞小女孩长得漂亮。
当她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微笑着向她道谢。这时,她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这种夸奖是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但是,那位北欧教授却并不领情。在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并对中国访问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访问学者非常惊奇,说:“我只是夸奖了你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但是,教授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但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她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教授耸耸肩说,“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中国的访问学者只好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赞扬了她的微笑和礼貌。
这件事让这位访问学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赏识孩子的时候,应该赏识孩子的努力和礼貌,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与漂亮。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可贵品质。
所以,父母表扬孩子时,别忘了三大原则: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早教:孩子的3大坏习惯,父母千万不能纵容!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想要给宝宝的将来打好基础,有些家长会选择早期教育宝宝。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早教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额一个环节了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早教:孩子的3大坏习惯,父母千万不能纵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文化教育的目地便是塑造习惯。习惯的能量是极大的,一个人的平时主题活动,90%都会持续反复原先的姿势,习惯姿势是在潜意识中,不用人的大脑思索,不用用信念去操纵。孩子的坏习惯如何纠正?
叶圣陶老先生把“习惯”和一个人的“能力”联络起來:行走和讲话是每个人具有的二种基础能力,这是由于大家自小就习惯了,不管哪一种能力,要做到习惯成当然的程度,才算大家拥有那类能力。孩子的坏习惯如何纠正?
例如,张三记忆能力不强,便是张三沒有把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记录下来的习惯,李四表述能力不太好,便是李四沒有把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说出来的习惯。
因而,习惯培养得越大,那人的能力就越强。为人处世,必须诸多能力,因此最关键的是培养诸多的习惯。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对习惯干了一个品牌形象的形容,他觉得:“好习惯是人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储放的资产,这一资产会不断提高,一个人一生都能够享受它的贷款利息;而坏习惯是社会道德上没法结清的负债,这类负债以持续提高的贷款利息受尽折磨,使他最好是的壮举不成功,并把他拉到社会道德倒闭的程度。”
英国心理学专家斯伯里?詹姆士说:“撒下一个行動,获得一种习惯;撒下一种习惯,获得一种性情;撒下一种性情,获得一种运势。”
换句话说,习惯能够 决策一个人一生的运势。
儿童阶段是人生道路的发展环节,另外也是各种各样个人行为习惯的培养环节。大家父母应当高度重视孩子优良习惯的塑造和陶冶,例如,日常生活习惯、待人接物习惯、阅读文章习惯、劳动者习惯,这些。
有关如何塑造好习惯,儿科专家都是有许多 經典的经典著作,我不会啰嗦了,或许之后会小结一些实际的案例。今日,想对你说好多个“反面典型”,欠佳习惯,对人的一生的不良影响也是难以估计的。
(1)心愿沒有获得考虑,就需要发泄情绪,乃至动手能力打架。
大家和好多个盆友一起出门度假旅游,在其中一个盆友的孩子五岁,只是交往了三天,这男孩儿的受欢迎性子,让任何人都崩溃了!
看电视剧时,他说道需看少儿频道,他妈妈只不过是慢了一秒钟的時间,他竟然着手控制器拼了命往电视上砸去,一边还撕吼狂叫;
吃饭时,他喝过许多 饮品,他妈妈说不可以喝过多,結果他竟然一巴掌打在了妈妈的脑壳上,还振振有词地哭叫;
小伙伴们一起打牌,他想玩,就独立给了他与笑笑一副,殊不知他不高兴,非想玩成年人的,一怒之下把整桌物品都撞开了……
他人的孩子,我不想干预。我唯一做的事儿,便是提示孩子的父母:务必尽早协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假如期待全球都围住他一个人转,一点心愿沒有考虑,就火冒三丈,那麼未来长大了来到社会发展上,毫无疑问会撞的遍体鳞伤!当他遭受回绝、遭受不成功、遭受挫败的情况下,不容易有很好的心态,去应对难题,更不可以理性地解决困难。
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学好考虑到别人的体会,学好调节情绪。
(2)东一锤头,西一大棒,办事没始没终。
一个盆友的孩子早已8岁,上中小学了,我带著笑笑去她家玩。他先取出一堆拼图图片,和笑笑一起拼,当笑笑还沉浸于在其中,他突然撒腿跑开,冲到屋子里,取出一个奥特战士变形玩具。
笑笑仰头看了看,又低着头,仍然致力于手上沒有进行的工作。
小帅哥哼哼哈嘿地比画了几下,又回身打开抽屉柜,取出一张碟,对笑笑说:“侄子,大家看灰太狼吧?”笑笑十分理智地讲过一句:“不必三心二意。”让亲哥哥的妈妈目瞪口呆。
是的,笑笑两岁的情况下,我也在日常生活中对他说,做事情不必三心二意。盆友很苦恼,说她孩子一直就这样,三分钟热度,没耐心,不可以坚持不懈。
如今念书,教师也指责他不可以注意力不集中,一直左顾右盼,回家了写作业呢,也很磨磨蹭蹭,原本三十分钟能进行的事情,他东一锤头西一大棒,一会看电视剧一会射击竟然能瞎折腾两个小时。
假如自小做事情就没始没终,长大后将会没办法成器,并不一定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就算进行再小的事,也必须一个用心资金投入和坚持不懈的心态。孩子的坏习惯如何纠正?
并且,不可以潜心,就代表着工作中、日常生活沒有高效率,三心二意有头无尾,也令人觉得欠缺使命感。
我让盆友先别着急,她孩子显而易见早已培养了“习惯”,重中之重是协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尽管更改没办法,可是为时未晚。
(3)依赖感强,不喜欢思索,碰到难题就找妈妈。
它是一位网民妈妈向我发过来的寻求帮助,女生五岁。
他说,孩子的自觉性很差,非常依靠妈妈,不仅是穿衣吃饭等自立能力,也有日常生活其他层面,例如,绘画的情况下无法打开彩笔盒,不容易自身想办法,便是找妈妈;
玩滑滑梯和小孩子发生争执,不容易自身应对,便是哭着要妈妈;看动画里明确提出的难题,不容易自身思索回答,便是问妈妈……
单独,是一个人的优良习惯;爱思索,是一个人的优秀品格。习惯于依靠他人的人,心理状态上通常较为敏感,不可以承担风吹雨打。
我们都爱孩子,就需要懂得放开手让孩子自身去走。大家可以有着孩子多少年啊?有一种依赖,是以便分离出来!
好多个提议:孩子的坏习惯如何纠正?生活起居中,父母不必过度代劳、过度维护;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多向孩子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激起她的思索能力;激励孩子自身动脑子进行事儿,别忘记适度给一点启迪;让孩子有着满足感,协助孩子创建信心。
怎样用夸奖纠正孩子任性?
早教正能量,成就新梦想。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怎样用夸奖纠正孩子任性?》,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你真可爱!”对任性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对纠正其任性行为的一种鼓励。孩子会从这句话中认识自己因为任性才把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抢走,并一时固执地就是不依不舍。当自己不再任性,稍有一点儿改正自己任性的行动时,父母的一句夸奖就会恰到好处地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那么父母什么情况下说这句“你真可爱”呢?
当孩子不像以前那么任性时就说:你真可爱!
学会用这句话激励孩子:
在一个小区院里,小朋友们在场地上嬉耍玩乐,热闹非凡。正当小朋友们玩得开心时,有个叫圆圆的小朋友却把另一个小朋友手中的一只小皮球抢走,一个人独自玩起来。被抢的小朋友只是在原地站着哭。圆圆的妈妈走过来,厉声说:“把小皮球还给人家。”可圆圆就是不给。他以为妈妈会过来抢皮球,还飞快地跑到另一个角落。但是妈妈并没有追过去。见自己一个人在角落里玩没意思,圆圆又跑回来了,并把小皮球还给了仍在原地哭的小朋友。小朋友不再哭了,还和圆圆高高兴兴地一起玩起皮球来。
这时,圆圆的妈妈走过来,对圆圆说:“这样做就对了,你真可爱!”
有些父母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任性!一点儿都不讨人喜欢!”这种斥责或批评,其实一点儿作用都没有,反而会使孩子更任性。而一句“你真可爱”的夸奖语,却会使有任性行为的孩子慢慢改变过来。
为了纠正孩子任性,也为了让孩子配合父母的教育,在生活中多对任性的孩子说一句“你真可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