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微博上随便一搜,就会发现无数的学校和企业在读《弟子规》,把它当作中国古代“蒙学经典”。《弟子规》诞生于清代,而做清代文献研究的黄晓丹老师,接触了大量清代的诗文集、传记和家谱,却从来没看到过哪里提到《弟子规》。她问及研究民国文献的朋友、读过大量现代学者的回忆录和传记的朋友,发现他们也都从未见过《弟子规》。那么,这个据说是“传统蒙学经典”的《弟子规》到底为什么避开了我们的视野呢?

今天,书评君就跟诸君分享黄晓丹老师在刚刚过去不久的首届“亲近母语”《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的讲稿,让我们看看《弟子规》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又是怎么在近几年大张旗鼓地流行起来的。

《弟子规》在古代是贤人君子们少年时代的启蒙读物吗?

海峡两岸的研究生把《弟子规》拿来做硕士论文时,都会碰到两个问题,第一,作者的生平很不清楚;第二,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一直到2000年,对《弟子规》的研究文献都太少。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绛州的一位秀才,因为没有中举,也没有其他学术上或者政治上的成就,所以同时代人对于他的记录很少。台湾师范大学的刘雅苓同学在她的硕士论文里比对了各家的观点,大致确定李毓秀生于顺治四年(1647)、卒于雍正七年(1729)。东北师范大学的周明杰同学在他的硕士论文里罗列了大陆馆藏的《弟子规》的十二个版本,其中最早的一个刊刻于咸丰六年(1856),而刘雅苓同学在台湾收集到了四个版本,最早的一个刊刻于同治五年(1866)。这告诉我们两点:第一,《弟子规》在作者死后一百多年才被人们注意到;第二,《弟子规》的出版其实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是近代的事。

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历史纪年图,会发现李毓秀生活的年代和《弟子规》的出版物能在市面上找到的年代,都处于中国古代史的最尾端,所以宣传中说“古代出现了那么多贤人君子,写下那么多唐诗宋词,都是因为古人从小读《弟子规》”这是不合适的。

另外一件我觉得奇怪的事情是,不管台湾还是大陆,所有人要证明《弟子规》曾经很流行,就引用这句话“《弟子规》编成后,因其通俗易懂,易于背诵,甚为普及,清代末年有的地方官府还将其定为私塾、义学的必读教材,甚至作为‘劝善’书籍,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使其广为流传”。事实上这句话的源头是1974年3月,发表在《天津师院学报》上的《<弟子规>宣扬了什么》。作为批判文章,“广为流传”的说法有夸大和臆测的嫌疑,但是其中说“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大概是有根据的。我在《四库大系系列数据库》9153种书里,检索《弟子规》,只找到两条文献。说明它真的没有很广为流传。但检出的一条文献说:“劳乃宣,字玉初,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进士,……任吴桥,创里塾,农事毕,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规、小学内篇、圣谕广训诸书,岁尽始罢”(《清史稿·劳乃宣传》)。

这两条文献对照,告诉我们,《弟子规》在最初的使用环境是祠堂、茶馆、书馆,使用对象是干完农活的成年人。这又解释了我的两个疑惑:第一,为什么我看过的所有清代诗人的自传都说自己是从论语、诗经、唐诗开蒙的,因为《弟子规》的适用范围是社会下层;第二,为什么《弟子规》里面对儿童的童真童趣没有一点欣赏的意味,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专门写给儿童的。

我们再回到《清史稿》去看劳乃宣使用《弟子规》的效果,就会发现,他遇到的问题是原先那些成年农民不识字也看不懂政府的法令,经常干些违法的事,学了弟子规之后,能读一些法令了,不违法了。那我就要问了,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拿一本近代才被注意到的,主要用于向那些被剥夺了更高发展要求的农民劝善的行为规范,来作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呢?李白杜甫没有读过它、清代的知识阶层也不读它,它在今天是不是被捧到了太高的位置?

那么我们来看看,它是从何时开始被捧高的。我们看这张图,是中国期刊网上以“弟子规”和“三字经”分别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的结果。从1956-2000年之间几乎没有人提到弟子规,但从2004年开始,它就飞速上涨,到2008年曝光率超过“三字经”。2004年之后的十年间,“三字经”的使用率膨胀了2.4倍,而“弟子规”的使用率膨胀了70倍。它在文献数据库中的检出率对应着它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在最近十年里,远远超出《三字经》和《论语》。台湾的情况也差不多,台湾师范大学的刘雅苓就说,《弟子规》研究,是到民国八十八年(2000)才得到重视。

《弟子规》在今天为什么一下就走红了?

那么,99年到04年之间发生了什么?《弟子规》为什么一下子就走红了?故事要从台湾说起。九十年代,台湾迎来了解严后的教育自由化时代,1991年,儒家经典正式从台湾的教育制度中失去独尊的地位。1991年10月17日《联合报》有一则新闻报道此事,新闻题目是《兼容并蓄诸子百家,不再专攻四书内容,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决定重编》。因为官方减少提供儒家教育,那么那些原本就喜欢儒家教育的人,就只能在民间结成团体了。同时,因为九十年代台湾教育在理念上实行“社会观念松绑”和“多元文化教育”,在技术上支持“弹性课时”和“在家上学”,因此不管你是结成基督教教育团体,还是佛教教育团体,还是读经教育团体,都比较容易。

因为政府减少提供儒家教育,民间就涌起力量弥补这一真空,就在1991年台湾教育部停止《四书》为中学唯一文化基本教材的同时,民间就有人在家自己教读经了。王财贵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二十年间,王财贵的读经书目其实是有窄化的趋势,最初他的读经书目包括中西经典,但后来为了“便利、普及、实效、实证”的目的多次修订,真正普遍得到实施的,读得最多的也就是《弟子规》。而同时台湾各种宗教团体也希望借着读经来扩大自己的声誉。在1993-2000年之间,台湾天帝教、一贯道、佛教的各种组织都捐印了大量读经手册和书籍。而这些宗教团体捐印得最多的就是通俗易懂、篇幅简短、不涉及形而上辩论的《弟子规》。十年前,大部分人获得的第一本《弟子规》都是从佛教寺院里拿来结缘的。

但《弟子规》在大陆的流行,更要归功于净空法师。2004年,净空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在江西庐江汤池奠基,2006年开始对外招生。到2008年解散之间,总共耗资2亿。汤池实验号称仅仅读弟子规就可以使犯罪率降低、离婚率降低、外出打工的人回归乡土、婆媳不吵架以及夜不闭户。这个理想也吸引了大量寻求心灵寄托的现代人,在06-08年之间,大量的白领辞去工作从北上广奔赴汤池。

我们讲了这么多,说《弟子规》写出来是到鸦片战争后,流行起来更要到二十一世纪,无外乎就在证明,它并不是“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材料。那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到底是什么呢?有同学在写关于传统蒙学的硕士论文时,综合了十位学者的观点,发现他们说得都差不多,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异议,就是分为五类。用郑振铎先生的命名法,就是“伦理、故事、识字、常识、诗歌”五类。而且在每类之中,都有十分丰富的文本可供使用。我自己是读古代文学的,我知道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有多么大量的故事、常识、诗歌。我自己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就被这种东西迷住了。因此我想说,传统蒙学是非常丰富的,《弟子规》顶多属于其中“伦理类”文本里的一小部分,而且是不大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以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把一千多字的《弟子规》读个五百遍一千遍的话,不要说不能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儿童,也远远不够培养一个合格的古代儿童。这样的小孩就是放到古代,也是一个只会复述一些僵化的道理,而不知道自然知识、生活常识、不会讲故事,不懂得鉴赏诗歌,没有用处,没有趣味的人。他在古代也不会受欢迎的。

结论:为什么说《弟子规》会给现代人带来的心灵冲突?

那么我这部分其实要想讲两个结论:第一,《弟子规》不能代表传统蒙学的全貌,要防止对传统儿童教育的窄化;第二,传统中本身存在很多互相对抗互相补充的因素,这是传统不断焕发生机的动力来源,要防止对传统的极端化。因为它极端化的一天,就是死亡的那一天。

有人问:“《弟子规》不属于传统经典,那么有没有可能,它正是因为符合了某种现代性的需要,而具有被重新经典化的可能呢”?就我自己而言,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我觉得一个时代的文化状况中有三个必须得到平衡的诉求:过去传统文化资源的如实继承;当下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未来发展潜能的酝酿。

首先,说古代的贤达都是读了《弟子规》才成为贤达的,这就不如实;

其次,要谈当下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就要谈到现代的儿童观。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说,“童年”是被发现的,在现代之前,所有国家所有文化,都不认为童年具有独立的价值。在那时候,文化假设童年只是成人的准备期,童年缩得越短越好,儿童越像成人就越得到表彰。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童年”被赋予了独立的价值,随之衍生的,就是儿科学、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的产生,以及专门的童装、儿童语言、儿童游戏场所、儿童保护法案的出现。现代心理学,不管是皮亚杰还是艾瑞克森,他们都认为你人为缩短童年期,就会带来不可更改的创伤,发展就没有后劲,潜能就没法实现。因为这个前提假设是根本不同的,你无法在一个“童年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假设之下,去执行一种仅仅着眼于训导儿童成为成人的行为规范。

第三,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而言,当下社会以及未来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告别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儿童必须学习如何在陌生人社会中与人合理合法相处的技能。

因此我最后要谈到学习《弟子规》这样的文本会给现代人带来的心灵冲突。我并不觉得读《论语》会导致这样的冲突。

当涉及到那些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的内容时,《论语》和《弟子规》带来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因为《论语》不是一个行为规范,而是一个建议。论语基本上是讲一个大致的道理,孔子从来不越出他的时代和处境隔着几千年的社会落差直接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而且《论语》之中具备着多个声部,使得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个恰当的建议。所以当现代人读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时候,我们不会有焦虑觉得不要坐在凳子上了,赶快去弄一张席子铺在地上。但是《弟子规》每句都是在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哪怕他完全不知道你是谁,你的具体处境是怎样委屈的,它依然以强烈的训导口吻和死板规定对你提出种种要求。这使得我们必须歪曲自己的生命经验来凑这个文本,导致生命体验的虚假化。

我非常喜欢荣格心理学中对于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可能存在的圣贤之说的堕落化的解释。他们说,所有圣贤的教谕,都来自于他们真诚的生命体验。而当你能真正体验宇宙的真实、生活的本质时,这种觉醒的经验是不需要你额外再提醒自己去记住的。只有当人不能再获得这种体验时,才会希望将它记录下来,甚至变成教条,靠意志来执行。而如果它只是教条,而不能与自己真实的体验结合的话,就会带来道德的虚伪化。这就是所有圣贤之学堕落的轨道。

如果我们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只着重外在的行为规范,不着重内在的心性涵养,那它必然也是堕落的。

我想,无论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能在现代社会实现儿童个人的潜能的最大发展”,还是“如何能传承传统文化中优雅和高贵的内容”我都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在千千万万的文本中选择《弟子规》。

相关阅读

早教知识:《弟子规》应该身教而不是言教


中国古代课堂教学,私塾的老师教学员,教句读,仅仅教他记诵,教他识字,不解读的。小孩子六、七岁念书,一般都是以《三字经》念起,各位要知道,《弟子规》并不是院校的课程内容,私塾是院校,并不是学校课程,《弟子规》是在家里里边父母做给子女看的,是家庭教育。

因此,根在家中。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教育特点便是家庭教育,从小孩子出世双眼伸开,耳朵里面会听、双眼会看,他就在学习培训。大约从何时起?在我觉得应该是三、四天,小孩子生出来的三、四天,他的双眼耳朵里面就有用。每天在看大人做些哪些?大人说些哪些?哪个印像都印在他阿赖耶识里,因此到三岁就非常完善。做父母的(便是大人)在小孩子眼前必须端端正正,不能使他有负面信息的、不太好的危害。

真实要保证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一切必须符合礼数,要符合品行,那便是《弟子规》的标准。做给孩子看的,它是以身作则并不是言教。你每天那样做,到三、四岁他确实就学会了,他为人处事为人处事就很掌握分寸。大家在书本里面念到,孔融四岁让梨,他明白重视哥哥,明白孝敬父母。他看到了他的父母如何孝敬他的父母,他的爸爸如何重视他的亲哥哥,这他学会了。

六、七岁念书,刚开始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家庭教育的持续,这个时候再言教。有很多事儿小孩子学会了,不明白大道理,了解是要那样做,为何要那样做不晓得。为何要那样做?有的情况下父母说不出口,为什么说?老师说。老师教学员孝悌忠信,这类社会道德的文化教育就在中小学,十分重视。

老师要做学员的榜样、楷模。因此老师尽管是一个穷书生,他在社会发展上十分受人尊重,为何?他是社会发展大家的楷模,真实保证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是学员的楷模。因此主要在以身作则,主要在生活教育,非常主要在人和人之间关联的文化教育,因此他和睦。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和谐、國家和谐、天地和谐,是教出去的,不教如何行?

少年儿童的记忆能力最好是,人一生之中全是有环节的,这一环节记忆能力最強,就运用他这类特点,但凡要记的物品通通在这个时候教你记诵。学员聪慧不一样,老师如何教?一试就出来。过去古代的书是木版画版本号,一般 一面十行,一行二十个字,全是用这一方式来刻的,你觉得不合理也挺科学研究的,无论哪一家出的书都一样,第几页、第几行字都同样。大家中国古代有这类方法,不象如今每一家出版发行的物品,一样一本书页码不同样,很不方便。

学习培训的內容尽管不解读,大约含意渐渐地都能一目了然,一定要在生活起居之中去贯彻落实。中小学环节侧重于品行,校园内里边要事奉老师,佛书上讲得非常好,「孝养父母,奉事政委」,要为老师服务项目。因此洒扫应对,替老师服务项目,这时候便是学习培训生活教育。你一直在院校里会奉事老师,你回到家里边便会奉事父母;你一直在院校不可以奉事老师,你回家了就不容易奉事父母,它是生活教育,为人处事的文化教育。世法如果是,佛教都不列外。

故事:爱心传播


爱心传播

老虎总是欺负别人,大家都怕它。

一天,老虎追赶一只兔子,不慎掉进猎人埋设的陷阱里,它又蹦又跳,怎么也出不来。它又饥又渴,大声呼救:“谁来救我呀!谁来帮助我呀!”

一头熊走过去了,不理不睬。一条狼走过去了,匆匆忙忙。一只狐狸走过去了,蹑手蹑脚。它们都没有救老虎,好像压根儿就没看见似的。

“哼,瞧我出来不把你们统统吃掉!”老虎咆哮起来。“你真要吃掉它们,”一头鹿走过来说,“就更没有谁来救你啦!”“我那是说的气话。”老虎连忙认错,“求求你,救救我吧!”“我这不是来救你了吗?”鹿说。“我会感谢你的,你要什么都行。”老虎很感动。“我不需要你的什么。”鹿说,“如果真要谢我,就答应我一件事。”老虎笑着说:“别说一件事,就是一百件事我都答应你。”

“那好。”鹿很高兴,“我救了你,你得每天帮助别人做三件事,并要求被你帮助的人每天也做三件好事。”老虎想了想,羞愧地说:“请相信我,我一定会做到。”鹿用藤条和树棒扎了架木梯,小心地放进坑里,老虎很快就蹦上来了。

鹿已经走了,老虎看见那一颠一跛的背影,忽然想起,这不就是前两天被自己追下山岩的那头鹿么?打那以后,老虎牢记自己的承诺,每天都要为别人做三件好事。

不久,这座森林一片祥和安宁,到处充满欢歌笑语。老虎呢,也交了许多的朋友,可是,一直没有打听到救过它的那头鹿。

编后语:

这篇童话的题目叫《爱心传播》,这名字起得多好啊,又多么有意义啊!

小朋友们读过之后,应该好好想一想,是谁出的这个好主意,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把“爱心”传播到整座森林的?如果连凶猛的兽中之王都能充满爱心,每天帮助别人做三件事,这样以身作则,当然会给大家做出好的榜样,“上行下效”嘛。“被帮助的人每天也做三件好事”自然就会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我们都应该向这头鹿学习。它不仅没有记老虎伤害自己的仇,而且救了老虎也不图报答,不图扬名,这才是最高尚的品质啊!

培养孩子规则习惯的七个方法


孩子的许多规则习惯要从小养成,以下介绍培养孩子规则习惯的七个方法。

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

这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是一个关键。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子女是父母的影子,道理就在这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当然除了父母之外也包括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其他人:老人、保姆等。

在家庭中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规则,家长在与孩子出行时要自觉遵守,讲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孩子。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

不要认为家长说的都是权威的话、是不可以改变的。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也有讲错话的时候。

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要落在实处,家长的角色更应该是知心的、可以倾诉的朋友。家长不是完人,说错话、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孩子的观点如果正确,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点说起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家长尊重孩子的语言:“对不起,是妈妈错了。”“爸爸要向你学习。”“你比妈妈做得还好!”等。

家长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表扬、鼓励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可以用微笑、点头、脸上的表情等,对某一个行为的表现表示赞同,这都是一种肯定、都是一种表扬。父母之间教育要一致、要求要一致、观念要一致、目标要一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

家长要多讲规则的用处,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如何在生活情境中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从而在社会中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感受。

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就应该让孩子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漫无边际的选择会把幼儿推到无法控制的规则之外。把幼儿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孩子选择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

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还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幼儿从他律到自律。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变得懂事起来。

如孩子的课堂常规不好,在课上坐不住,不注意听讲,家长可以配合老师,让孩子每天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静静地坐10分钟,练习集中注意力,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课堂常规表现。然后家长和孩子交流,及时肯定孩子坐得很好,要求孩子每天上课时就要这样集中注意力听讲。家长可配以《科学家小故事》的讲解,引导孩子学习科学家们小时候是怎样专心学习的。

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

有时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仍会时常违规。如有时“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并非孩子故意拖拉,而是穿衣、洗漱等动作太慢,不得要领。那么,家长就要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早教知识:孩子规矩不好,家长有妙招


孩子规矩不好,一般都会有什么举动和表现,这些举动和表现如果不及时纠正的话,长期下去,伴随着他长大,以后会成为他人际交往上的一个障碍,比如说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伴们大吵大闹,不懂得分享,有什么东西就要占为己有,最明显的问题是在学校和公共场所和同年龄孩子争抢玩具,那么针对孩子这些行为该如何应对呢。

在这里教给家长一个有趣的惩罚方式。首先要劝说孩子,无论你是有多么地忙碌,这个时候一定要走到孩子的旁边了解事情的过程,询问孩子为何会发生争执,并耐心地听孩子说完他自己的想法。接着要告诉孩子无论如何和别人吵架动手都是错误的行为,教会孩子学会谦让,学会感谢。

把孩子最喜欢的东西拿走作为惩罚。之所以这样做是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家长看在眼里,让孩子停止吵闹,并且没收她的东西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

有些孩子喜欢乱丢东西,玩过的玩具到处乱放,或者在墙壁上涂鸦。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纸质类的东西制作一个惩罚的工具,告诉孩子如果以后再犯,就要受到惩罚。但是家长要注意惩罚的部位,打他的手心之类,其他部位就不要了。

下面给各位家长介绍一些有趣的惩罚方式,比如说准备一张椅子,每当宝宝犯错误的时候就计时惩罚他坐到那里。但是处罚的时间不能太长,而且不要选择在人来人往的地方,最好在惩罚结束的时候让孩子明白哪里错了。

有些小孩子脾气很暴躁,喜欢打人甚至弄伤别人,这个时候父母不要一味地用责骂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在平常不太使用的着的桌子上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这样父母就可以了解到孩子在想什么,这是比较艺术的手段。但是如果孩子本身有受伤的话要先处理好伤口再进行惩罚。

有些孩子喜欢说假话,喜欢拿别人的东西,这个时候有用的惩罚方式是让孩子先画画之类的把情绪化解,然后再慢慢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还有一种孩子喜欢挑食,不爱刷牙,这样让家长十分地苦恼,最有办法的就是当孩子要吃他特别喜欢吃的东西的时候可以阻止他,直到孩子有一天改正为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