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师毕业后,安辛被分配到一家幼儿园,一呆就是13年。她怀着对幼教事业的一份执着热爱,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幸福感,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用爱陪伴他们成长。13年的时光,安辛已从一个初出校园青涩的“小老师”,成长为孩子、家长[微博]们信赖的好老师,成为延庆幼教系统中的佼佼者。

用细节打动孩子

2000年,18岁的安辛从北京幼儿示范学校毕业,来到延庆县第二幼儿园。在人们印象中,幼儿园老师能歌善舞,心灵手巧。而安辛总觉得自己大大咧咧地,像个毛小子,动作不够优美。不过性格活泼的她经常有些小点子吸引孩子们。集合时,她经常是一声号令:“谁是我的兵,跟我走。”孩子们便整齐地紧跟其后。每每这时,安辛的心里颇有些得意,也让她开始相信自己一定能当好幼儿园老师。

随着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摆在安辛的面前。为什么自己精心准备的教育活动孩子们不投入,散步时不经意的游戏却让他们感兴趣?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在卫生间停留……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安辛向书本学习,向前辈学习,教学中遇到困难时就多问几个为什么,追根求源。在不断追问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她善于观察孩子们一点一滴的变化,谁今天换了个小发夹,谁穿的衣服特别帅气,都会成为她和孩子们交流的话题,通过这些细节走进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

用心感受呵护成长

入园3年后,安辛凭着优异的表现成为园里最年轻的班长,可以独立带班了。随着幼儿教育工作的深入,安辛对这份工作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跃,在她看来,对孩子们的爱不单单是妈妈爱宝宝那种无私的情怀,更是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睿睿是个内向、腼腆的大男孩。他的话不多,受到老师的关注会发抖。为了安抚他的情绪,安辛会显得不经意地与他聊聊家常,鼓励他大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体验成功。

至深、至浓的爱不仅赢得了孩子的心,也换来了家长的信任与赞赏。很多孩子离开幼儿园已经很久了,还惦记着安老师,在节日里给她发来短信,送上问候。甚至已经上初中的孩子还经常打电话给安老师分享自己的成长,感谢她当年的培育。

主题教育学会探索

作为一所远郊区县幼儿园,延庆第二幼儿园有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幼儿园开设的生态式艺术课程全市闻名。幼儿园鼓励教师们挖掘废旧自然物的创意价值,通过变废为宝,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感受环保、得到美的熏陶。

安辛立足延庆当地教育资源,开展了“小脚丫走田野”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走入田间地头去感受农作物的生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挖红薯、种树;延庆背靠八达岭长城,安辛带着孩子们走进长城,认识家乡……安辛的教学活动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在实践活动学会探究、总结,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zj09.com小编推荐

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成长过程是很快的,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方法不对,亲子双方都会感到痛苦,而且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会白白浪费家长的许多精力与时间,让亲自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陪伴用要指导、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倾听孩子的好处?

1、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父母多倾听孩子的需求,才能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和想法,不会在自己没了解实际情况前去做错误的决定,去发表不恰当的言论。如果父母不倾听孩子的需求就做决定,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武断。

在生活中我们的误会因为倾听会变得更加的少,在教育孩子时,因为倾听会变得更有效率,气氛变得更加融洽,也可以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察觉到孩子的心理变化。

2、提高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被倾听,他们会觉父母是关注和尊重自己的,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父母要鼓励孩子多述说自己的事情,然后认真倾听,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听到孩子前所未有的想法和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如果孩子长期被倾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提出意见的权利,这样,遇到事情孩子就会独立思考,甚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该如何倾听孩子呢?

1、父母要听孩子把话说完

有时候,孩子会兴冲冲想跟父母谈一些事情,想告诉父母自己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可是,父母都总是忙着做其它的事,要孩子等会儿再说;或者孩子诉说一件委屈的事,父母一听就发火、责骂孩子。

当孩子还没把事情说完,父母就打断孩子,也不去了解真正的缘由就责怪孩子,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问题,孩子会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

为了缓解亲自之间的紧张关系,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的工作,先听孩子把事情说完。听孩子说活,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很愿意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2、父母适当给予分析和建议

想要孩子能够得到锻炼和成长,父母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要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父母要在倾听中,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孩子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

听完孩子的倾诉后,家长还要根据自己的阅历,给予合理的建议。例如,当孩子说起幼儿园里的某个小朋友上活动课的时候推打了自己,你就要和孩子分析,以后要小心保护自己,同时也不要去伤害其他小朋友。

小编结语:当孩子诉说完自己的事情还得到了父母的建议,他们就觉得自己足够重视,孩子在倾诉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成为独立自主及有责任感的人。

用爱与理性引导孩子面对灾难事件


孩童在面临重大灾难事件后,需要父母和教师的陪伴和引导,帮助孩子克服恐惧与焦虑,并提供讨论的机会。尽管孩子对事情的理解程度不同,但是和大人一样,他们有权利了解身旁发生了什么事,身为成人的我们,应该尽量以孩子能理解的话向他们解释,和孩子讨论灾害相关话题的注意事项如下:

一、留意时间和场合:

当孩子问起与灾害相关问题时,虽然立刻回应他们很重要,但是家长或教育工作者最好能找到让孩子不分散注意力的时间或场合讨论。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注意力,一起讨论孩子的观点、恐惧、忧虑和担心。比方说,如果孩子在菜市场提起这类的话题,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告诉他们,我们很高兴他们想进一步了解状况,不过应等回到家后,再一边喝着绿豆汤,一边好好的讨论。相同的,如果在学校,孩子在不适当的场合提起这类的话题(如下课休息时间),老师可以找其他机会或场合私下和孩子一起讨论。

二、谈论的第一步:

很多情况下,孩子身边的成人可能必须主动展开相关话题。一个好的谈论点是问孩子是否听到了或看到了什么,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可以接着问孩子他们对于所见所闻的想法和感受。

三、寻求讨论的机会:

大人们应该找个可以讨论的适当时机,比方说,当大人和小孩一起看到新闻报道时,可以借此机会讨论。或者,当一起观赏内容提及灾害的电影时,大人们可以借此展开话题讨论。

四、着重于孩子们的感受和想法:

大人们应该不带着批判的立场,给予孩子机会公开分享他们对灾害的观感、想法、感觉。寻找和了解孩子们怎么看待相关情况、他们觉得什么很重要、对什么感到很困惑,或什么事困扰着他们。大人们应该从孩子的立场出发,避免用教导或告诫的态度讨论话题。

五、倾听并回应孩子心里的感受:

大人们通常惊讶于孩子对灾害的担心和恐惧的程度,我们必须回应每个孩子个人的恐惧,不要对他们的想法,担忧抱持先入为主的态度。

六、再次对孩子保证安全:

不要轻易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可能因为自己表达恐惧却被大人认为不应该大惊小怪,而感到丢脸或觉得被批评。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寻求正面、积极的方法来面对灾害所带来的各类问题,孩子们应该比较容易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与焦虑。让孩子了解相关人员(如警察)正保护着我们,或是和他们一起计划紧急应变措施(如规划紧急逃生计划),这些都是用来向孩子保证他们安全的做法。大人应该提供诚实、正确的资讯,避免使用“如果……该怎么办”的口吻讨论,以免造成孩子的恐惧情绪,维持正常生活的例行活动也是向孩子保证安全的做法之一,可以帮助孩子的生活慢慢趋于正常化,重新为孩子找回安全感。

七、提供事实和正确信息:

一旦对孩子的感受有初步的认识,大人们应该向孩子提供正确的灾害相关资讯。资讯的内容应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和成熟度,应该厘清哪些是真实的资讯、哪些不是。大人们应告知正确的资讯,以面对处理孩子内心的恐惧和忧虑,不要用不正确的资讯欺瞒孩子,让他们有不实的安全感。

八、示范公开的讨论过程:

有时候让孩子和青少年公开分享感受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孩子们生活中一位重要的长辈开始,请他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和展开讨论。从分享大人们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感受是正常的,怀着恐惧和担忧的他们其实并不孤单。

不过,大人们必须随时审视讨论内容,避免自己对灾害或恐怖事件中的某些失去人性的人妄下结论。同时也避免让自己的恐惧或担忧造成孩子们心理上的负担。

九、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让孩子主动讨论及发问:

所有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不一定在一次的机会中就能完全触及。随着时间,对于灾害的新的疑问和讨论可能慢慢显现出来,如需要的话,这些讨论可以随时持续进行。

让女孩用爱去感受世界


一个人只有懂得先伸出自己的手,才能握住别人的手;而有过被爱的、深切感动的人,更能有爱别人的能力。这样的道理用在亲情、爱情、友情上都一样。如果为人父母者想要培养出一个富有爱心的女孩,让她长大后能懂得自爱、爱人,就要从小让女孩学会爱,拥有爱的能力!

一位母亲为了让女儿体验没有水的感觉,暑假的时候,她特意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东北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

在火车上,母亲告诉女儿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孩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

到了定西的老乡家,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她们,这个地方日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用来洗脸,然后再用来洗衣服,最后还要用这盆脏水去喂猪。

女儿担忧地问:“猪怎么能喝这样的水呢?”

妈妈反问:“那你觉得应该给它们喝什么?”

“我给它们喝柠檬汁,喂牛奶。”女儿一脸稚气地歪着头回答。

妈妈又问她刚才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能不能喝,女孩立刻回答:“不能喝,不干净。”

“如果你很渴了呢?如果你两天没喝水了呢?也不喝吗?”

“不喝。”

就在那天晚上小女孩哭了,不是因为妈妈批评了她,而是因为她太渴,这儿太苦。对她来说,毕竟再大的挑剔也抵不过口渴的难耐,于是她终于喝了两天来的第一口水。

这里的早晨,天气都有些阴沉,似乎一场雨即在眼前,像是要给太久没下雨的土地及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希望,可希望最终都破灭了。

土地已干得裂出了一道道缝,农民们面临的将是颗粒无收的命运。

这天,母女俩要回家了。女孩已和这儿的孩子结下了友谊,此刻的离去竟有些难舍。虽然那些孩子灰头土脸,衣着破旧,而且他们从未尝过水的畅快淋漓,但可贵的是他们纯真的童心和从单纯的眼中流出的晶莹泪滴。

母女俩挥手告别了黄土地,把那里的贫穷落后留在了身后,但把一种体会留在了心里。年轻的母亲要让女儿体验的,应该不只是水的珍贵。

什么是爱心?那不只是打电话到新闻媒体去宣布“我要献爱心”,也不只是在镁光灯的闪烁之下向某慈善机构捐款,而更应该是不漠视、不鄙夷那些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

也许你的女儿出生于繁华都市,也许你的女儿生长于穷乡僻壤,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出身,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以及努力做一个具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这才是女孩健康成长的基石。

家庭环境是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接触的第一个重要环境。因此,想要培养充满爱的能力的女孩,就要从小开始,而不是要等到学龄期再期盼学校老师来教导。

培养女孩爱的能力,父母就应该给女孩提供“爱心”教育的机会。比如带女孩搭公车时,看到有老人上车,父母应以身作则地起来让座,就是让孩子感受“博爱”意义的好机会。同时引导女孩关心身边的人。如果听到有其他小朋友有困难,父母可以主动告诉女孩去问问小朋友是否需要帮助,并且在女孩帮助小朋友时,能给予协助,让女孩从小就能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也能让她更富有怜悯之心。

父母还要教育女孩尊重生命。为了让女孩将关爱的情感也能投注到人以外的事物中去,父母可以在家中养宠物,像猫、狗、鸟、鱼等,或种几盆花草。让女孩负责去饲养或换水、清理时,顺便告诉她万物生长的过程,让女孩去跟宠物自由互动,或者观察植物生长,她就能慢慢体会生命的意义。

管教女孩时,同样要让她感受到你对她的关爱之心。特别要提醒父母的是,管教孩子必须有理有据,千万不能情绪化地打骂,必须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对在哪里,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认可和表扬。这样,才不致让孩子有偏差的认知或行为产生,为她将来健康人格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讲好的传说、故事给女孩听也是一种好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故事的角色会影响、投射到孩子身上,通过模仿众人景仰的英雄、善心使者,从而自然地去检视自己日常生活的言行。

亲子8招 让孩子倾吐心声


一次我跟6岁的小女儿闲聊,她对我说:“妈妈你知道我怎么对付跟我开玩笑的小男孩吗?我掀起裙子就把他们都吓跑了。”女儿觉察到我愕然的表情,发现说漏了嘴,就像小乌龟钻进了壳,怎么也不肯开口了。我后悔又失去了一次听听孩子真实生活和思想的机会。我和很多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对我们无所不谈,幸好,专家在这里有很多建议。

(一)慎用批评

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可不是办法。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他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诱使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办法。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家长应越来越走到幕后,给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创造机会

“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如果你们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然而,在你们一起打完篮球,开车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一起洗衣服时,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时候。

要想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就要多创造这些对他们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当你真的需要问问题的时候,也要少用“为什么”,这个词往往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三)控制反应

比如,尽管当儿子告诉你他没有被校足球队选中时,你和他一样很失望,也不能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否则,会造成以后他只报喜不报忧的后果。

(四)选择时间

吃完晚饭的7点钟正是孩子想告诉你很多事的时候,你也许有一大堆的碗要刷,但你最好留在餐桌前,耐心地倾听。大人们总计划着下一步,而孩子们只注重现在,要遵守他们的时间表。

(五)奖励诚实

当孩子做错了事时,你必须首先对他向你承认错误的诚实表示肯定。孩子们最担心因为他们的错误行为而失去父母的爱,所以你要特别注意鼓励他们养成主动承认错误的好习惯。

(六)尊重隐私

即使对于最开放、最友好的父母,孩子还是有他们自己的秘密,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开始学着和父母分离,越来越多地依靠朋友。我们应该做的只是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需要,你永远在他们身边。

(七)替他保密

想象一下,你最好的朋友把你告诉她的最隐秘的事传给了其他人,你的感受会怎样?孩子们也是一样,这可能是你失去信任最快的途径。

(八)及时弥补

不管我们怎样注意,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及时弥补就显得极为重要。要肯放下架子,向孩子承认错误。

细心父母必知的27个孩子心声


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们在想写什么吗?你知道孩子心底的真是想法吗?从现在开始聆听孩子的心声吧!

1、你要是觉得人家的孩子比我好,就让他(她)当你的孩子好了,何必老拿我和人家比呢?

2、“妈妈,我知道您担心我的学习,但是您不能老逼我,让我喘不过气来,这样我会学一次,忘一次。”

3、“妈妈,我想自己上学,不要您接送了,你总是送我上学,害得我在班上好惭愧。如果一支让您接送,一直在您的呵护下,那我长大了怎么办?”

4、“每次妈妈骂我笨猪,我气的牙齿都要掉了,这让我感觉自己很笨,和猪一样,以后希望妈妈不要骂我了”

5、“爸爸,请把25%的温柔+75%的严厉变成100%的温柔好吗?”

6、“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既爱您们,又怨您们。爱您们的是关心我的成长,怨您们的是为什么有时严厉得不合情理。”

7、我还是想告诉您(妈妈):我毕竟是儿童,儿童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难道死读书您就高兴吗?您也是从儿童时代一步一步走过的。希望三思。

8、请爸爸妈妈放大胸怀,不要小肚鸡肠吵闹不停,试着体谅、容忍别人的态度。……我多么希望有一个和蔼的爸爸,慈祥的妈妈,组成一个和平幸福的家,一家人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9、父母天天教育我这个那个,我觉得,首先他们自己就没做好,他们以身作则才对。

10、爸爸经常说我胖,本来很好的心情,被他弄得一团糟。

11、妈妈趁我上厕所的时候翻我的房间,结果什么也没发现,我觉得妈妈一点都不信任我,更不尊重我。

12、爸爸,请不要强迫我学我不感兴趣的东西好不好,这是强迫不来的呀。

13、我会觉得世界里就只有“不要”,没有自由,没有主见,什么事都是由大人来安排,没有了生活的乐趣。

14、每晚我都很孤独,会害怕,你们快快回家把!

15、“老妈,我的学习我做主,你的计划不能执行!

16、妈妈每次不开心都往我身上撒,我不想跟她说话了,有时,我真希望妈妈能温柔一点儿。

17“最近家里欠了很多债,我会知道节俭的,不要老是说我们没钱,许一个愿望——爸爸挣了好多钱,我们再也不欠人家钱了。”

18、“爸爸,我不想你老是抽烟喝酒,怕你们吵架,怕你们说要离婚,因为我怕你们互相伤害。”

“妈妈会累倒的,她常担心自己上班迟到,担心被老板解雇。爸爸,你要多回来看看我和妈妈。”

19、爸爸总是说:“今晚写完作业,先写日记,后拉琴,再做复习资料,不准看电视!”我整天都被他们关在家里。

20、爸爸总拿我和电视剧里的小孩比,说我什么都比不上人家,即使电视里的小孩做错了,爸爸也说他好,因为他知错能改,那我做错了也知道改正啊,为什么你不说我好呢?

21、爸妈天天唠唠叨叨叫我赶快写作业,这让我学习很有压力。

22、我多么想像课文中的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去旅行,可是妈妈能让我一个人坐的士已经不错了。

23、我“恨”爸爸,“恨”他对我的严厉,“恨”他对我自尊心的伤害,他让我这沉重弱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不要这样的爸爸,爸爸请别说了。

24、妈妈喜欢说脏话,可我不喜欢听她说脏话。

25、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需要的是一个包容和理解的妈妈,而不是出口伤人的妈妈。

26、爸爸妈妈对我谈的话题,做的游戏都不感兴趣。有时我想做个模型、画一会画、下一会棋,总被他们干涉,往往会吓我一跳。

27、我总是很心痛,为什么我不是个神童?我什么我不能总是第一名?

幼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


本案例中,子涵是一个活泼、好动、开朗,喜欢和别人说话,性格外向的孩子。

案例描述

“话儿没处说”,幼儿园的语言课后,小朋友听完了故事,教师让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时候,子涵呼呼的跑到老师面前说:“我家有一个好东西,我明天带来,你看看,好吗?”老师轻声的说:“你先回去,咱们先回答问题。”这时她又呼呼的跑回去。刚回答完一个问题,她又呼呼的跑过来,“老师我的照片你看不看”边掏口袋边面朝老师说,老师瞪大眼睛生气的说:“让你回答问题呢?你跟我说照片,快回去坐好,赶快听问题回答,这时她如蛇一样唰的回到座位,噘着小嘴说:“不愿听我说,我就不说,我也不回答,反正你也不愿意听。

分析

每个孩子都有心里想的事情,也有自己想说的话,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引导她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并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进步,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

反思

1、应尊重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幼儿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当幼儿在不适当的时机想对你说他的心里话时,应先委婉的告诉他这是什么时间,如上课之类,如果教师总是以幼儿难以接受的方式和态度对待,其结果只会加重幼儿的胆怯心理、与老师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2、关注幼儿,教师要尽量满足幼儿的需要,从多方面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时机,每位幼儿都会主动的表现出来。不会倾听孩子说话的老师是永远不会了解孩子的,我们只有学会倾听幼儿的心声,才能尊重幼儿,得到幼儿的认可。

用反面现象教育孩子


大多数家长都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实际上,让孩子只接近“赤”,而不接触“墨”是不可能的。家长最多只能营造一个“赤”的家庭小环境,但孩子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难免不接触反面现象。因此,只注重正面教育,忽视反面教育,显然难以使孩子适应复杂的社会另一半。家长应该像重视正面教育一样重视反面教育。具体讲反面教育有何作用呢?

1、通过反面教育,孩子会知道做事情很少是一帆风顺的,人们正当的合理的要求也不是总能实现的。这能使孩子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生活中的一些反面现象,如好心得不到理解、美好的事物受到挫折等,这往往能使孩子产生同情心和责任感。

3、反面现象能使孩子看到不该发生事情发生了,从而使孩子在感到同情、惋惜和愤怒和同时产生一种克服反面现象的心理需要。

4、如果始终生活在单纯的环境里,孩子就很难“长大”。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是脆弱的,而且也很难提高辨别能力。让孩子知道社会还有反面现象以及体验一些逆境的滋味,对加速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大有好处。

家长在进行反面教育时应谨慎行事,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只能配合正面教育进行。否则,孩子会对生活和社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出现沮丧、消极和逆反情绪,这绝不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初衷。

2、切忌滥用反面教育。进行反面教育时必须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如果反面教育对孩子的冲击过大,就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从而使孩子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消极因素增加。

3、家长要对反面现象进行选择,并对可利用的反面现象进行分析。当家长掌握了这个反面现象出现的原因和不该发生的道理后再给孩子讲解。只有这样,孩子将来遇到同类事情时才能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