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掌握口语表达的重要阶段。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正确发音:幼儿有些语言发音不准,如“奶奶”说成“来来”,“热”说成“乐”,“岁”说成“睡”等,这是幼儿发音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或受方言影响所致,成人千万不要取笑和模仿,应随时纠正。

2.丰富词汇:教幼儿学说衣着、食物的名称,如“毛衣’,、“饼干”,学招呼人,如“奶奶”、“爸爸”、“叔叔”、“阿姨”、“爷爷”,学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学说自然现象,如“春天”、“下雨”,学形容景象,如“蓝蓝的天”。反复巩固已学过的词汇,不断增添新的词汇,词汇丰富了,口语表达能力才有了基础。

3.教短句:句于是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是由词构成的,先教幼儿说短句,才能进一步练习说连贯性语言。

4.鼓励幼儿学讲连贯性语言:5-6岁幼儿词汇已相当丰富了,有名词、动词、形容词、连接词、数量词等,还掌握了不少的短句,应鼓励幼儿把各种词连起来,连贯地用口语描述一件事物或情景,如“冬天来了,天气很冷,我跟妈妈上街,穿了大衣,戴了帽子和手套”。

父母可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从以上4方面入手,结合练习,有所侧重,不可偏废。

推荐阅读:

宝宝的口语表达启蒙训练

引导宝宝语言发育有新招儿

培养宝宝表达能力的关键期TOP4

来源:求医网

扩展阅读

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


判断孩子智力发展的水平如何,言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许多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琴棋书画各种专长,却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卓见成效的技能培养——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言语表达的流畅、敏捷、精确,一方面是孩子现有思维能力的反应,同时又对孩子大脑发育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些家长在看待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上存在以下误区:其一,认为“说话谁都会”,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慢慢长大了就会说清楚了”;其二,认为没必要培养孩子“耍嘴皮子”的功夫,把话说出来,别人听得懂就行了;其三,桎梏于对“少说多做”的偏狭理解,认为“埋头做事”才是成才之道……诸如此类的理解虽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要推而广之,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障碍,影响其沟通、交往甚至思维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呢?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与孩子平等交流”。多向孩子提一些问题,由孩子自己来表述;当孩子表述出现困难时,换个角度进行提问,或是给出一些提示,切忌粗暴打断或是由家长“代劳”。例如,家长让孩子讲讲今天学到的故事,许多孩子讲了一句“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说不下去了,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什么人呢?”“哪吒!”“哪吒都做什么了?”“哪吒闹海!”“是吗?那你给我们讲讲哪吒闹海的故事好不好?”……站在孩子的角度,循循善诱,他们的精细加工和言语组织的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改善。相反,家长若是面露失望,催促孩子“说啊!”“很久很久以前怎么了?”甚至于责备孩子“每回都这样,故事讲半截就没了”,如此种种,无疑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并彻底扼杀了孩子自我表达的欲望。

学习“有效、准确”的表达,组织自己的思维,毕竟是个费脑筋的事,因此,父母在做到了“平等交流以后”,还需要创设一个让孩子愿意“表达”的情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情境不失为最佳选择。下面介绍几个参考游戏,家长可从中寻找出更符合自己孩子实际情况的方法。

看谁说得快

妈妈做考官,爸爸和孩子“同台竞技”。妈妈拿出两张卡片,一张画着鸭子,一张画着老鹰。请爸爸和孩子看清楚,卡片上画着什么。妈妈问“鸭子会游泳,老鹰——”,爸爸迅速回答“老鹰会飞”,这样,孩子就明白了游戏的规则。游戏继续进行,妈妈问“苹果是绿色的,香蕉是——”,请孩子接答“香蕉是黄色的”。游戏过程中,如果出现答案的分歧,经过三人讨论,最终由考官裁决。爸爸与孩子以竞争的形式参与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在“时间压力”下迅速反应、准确表达的能力。该游戏也可以不借助任何道具,在生活中随时进行,并最终过渡为由孩子来当考官:冬天下雪,夏天下雨;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爸爸比妈妈高,妈妈比我高;鸡蛋孵出来变小鸡,蝌蚪长大了变青蛙……

你说我猜

这个游戏是鼓励孩子把随时想到的东西,在不说出名字的情况下,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然后由爸爸妈妈来猜,谁先猜到谁获胜,如果都能很快猜到,表明孩子的表达非常成功,应当给予适当奖励。妈妈可以先做示范:“我现在想吃一样东西,它红红绿绿的,又圆又大,咬一口特别脆,明明这几天午饭后都吃过的……”“是苹果!”孩子回答。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要猜的东西集中在简单的形状、颜色、位置的描述上,如吃饭时问“我现在想吃离我最远的那盘菜,里面是红色的东西,妈妈,你猜是什么?”以后可以慢慢地涉及一些抽象的题材,如“我长大了要当特别有本事,专门搞发明创造的人,爸爸你猜是什么?”另外,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说法来描述同一个事物,把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巧妙地结合起来。

小小工程师

准备两套相同的积木玩具,分工如下:孩子当工程师,妈妈当裁判,爸爸当操作工。工程师与操作工必须背向而坐。工程师按某一图纸搭建积木,边做边说,把当前选择哪块积木,摆放在什么位置,如何摆放等一切细节,详细告诉操作工,要求描述准确,表达清楚,同时操作工也按照指令搭建积木,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向工程师提问,工程师给予及时反馈。限时一刻钟,看操作员最终能否和工程师搭建得一样。其间如果有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如操作回头看,裁判则要予以制止。游戏结束后,全家人要一起总结经验,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工程师与操作员之间的“沟通”更加准确、顺利。例如,在游戏开始前,共同研究积木的每一个部件,统一称谓;统一积木每一种摆放方向和位置的说法;搭建过程中工程师常常认为自己已经表述清楚,但操作工其实还有很多种摆放的可能性,此时操作工要与工程师及时沟通,确认积木正确的摆放方式。在熟悉游戏的玩法后,可以互换角色。

培养宝宝的口头表达能力


长久以来,我们已将与孩子的交流的任务交给了冰冷冷的玩具、电视或电脑,我们将为孩子说故事的乐趣交给了录音机;我们要孩子面对各种无生命的"物",却忘记婴儿需要的是"人"的交流。在许多成人的社交场合中,孩子往往被晾在一边。他们没有讲话的外界要求,也就缺乏口语表达的内在要求。其实只要你不是在办公,就应让孩子参与大人的生活,必要时应多让孩子成为情境的中心,促使孩子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让孩子常讲述自己的想法、经历。毋庸置疑,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听说能力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都要从这个时期抓起。要让孩子学会流畅地说话,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听和说,倾听是前提,只有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才能为孩子更好地说话和表达打好基础。因此,家长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点:以身作则的作用。不可否认,成人的语言示范,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学说普通话,努力做到发音准确、语言规范、用词确切。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尽量节制一些口语、脏话和成人语言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在无形中进行效仿。多与孩子交流。在和孩子面对面谈话的时候,要求孩子不能干别的,尽量注视对方,注意精力,因为倾听是孩子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听不进去,就不用说消化了,常听常积累,就会为更好地表达积蓄资源,也就是说,对话是双方的,家长的责任是引导和激发兴趣,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兴奋点,就会抢着说。起初,很可能前言不搭后语,这没关系,语言的表达究竟要有一个锻炼的过程。经常给孩子念书。孩子看书看画报,一般情况下都是胡乱地翻翻,看一些表面的东西,由于识字的局限性,对一些内容肯定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家长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每天给孩子读一会儿书。像童话故事、儿童读物等等,尤其是孩子睡觉前,最安静了,容易听进去。给孩子读书不要怕孩子听不懂,但他会记住一些东西,长此以往,孩子会积累许多词汇,有时也会脱口而出。丰富孩子生活的内容。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生活,比如节假日带孩子上公园,逛商场、书店等等,引导孩子观察体会,然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讲述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样,孩子就会在亲身体验中增进对语言的理解,同时,孩子也会情不自禁地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高兴之情。总之,孩子的表达能力有其性格和环境的影响,但是,只要做家长的耐心细致,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和锻炼,孩子都会变得活泼可爱,欢声笑语。

培养宝宝表达能力的关键期


宝宝的沟通能力,其实打从娘胎出生就已经开始。不论是语言,或是非语言表达,相辅而成即是整体性的沟通能力建构。语言学习,看似自然而然;不过并不是所有宝宝都能“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每个宝宝的语言学习速度各不相同,要如何“培育”出小小演说家,生理、心理、生活环境都是造就小宝贝流利口语表达的重要关键。

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语言表达及沟通,是形塑互动行为与合作分工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由于现代人凡事讲求效率,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清楚且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将会对日常生活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

口语表达不佳易生负面情绪

当宝宝进入牙牙学语阶段,针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早期重点不在于建立对于语言的认知;而是学习如何透过语言,达成有意义的情绪反应与沟通效果。专家表示,口语表达能力不佳的孩子,有极大比例会出现焦虑、退缩、哭闹等负向情绪;由于无法适度说出内心想法与需求,也较正常人容易出现学习效果低落、社会适应欠佳、缺乏自信心的人格特征。若不及早进行语言治疗,严重者还会出现像是自残等,具攻击性的肢体暴力行为。专家强调,语言表达不但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沟通工具,它同时会对阅读、思考带来重大影响。而对新生宝宝来说,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是个学习能力极佳的个体,即便对外界无明显的行为反应,宝宝们也会不断将外界的刺激与信息,接收后储存脑中,伴随着生长时程持续演进,逐步赋予意义;而后历经逐步理解、修正、应用的过程,语言能力就此生成。

口语表达要“轮转”

身心环境是关键

专家指出,影响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因素十分复杂,举凡小宝贝的身体、心理状态,与外在的生活环境,都是迈向正向语言学习之路的重要关键。

关键脑部、神经肌肉协调度

从生理条件观察,魏贻汶表示,人类的语言发展与大脑运作有直接且密切的关系。部分有口语表达障碍或迟缓的患者,多与脑部功能受损有关。“像是新生儿有脑部缺氧、脑部外伤或受到重创等问题,都易对未来语言表达的能力或流畅度造成负面影响。”

1脑性麻痹

举例来说,像是脑性痲痹患者,因为脑神经障碍会造成唇、舌等口腔器官的肌肉活动无法正常控制与协调,以致于产生构音异常或吞咽障碍等现象,这都会妨碍语言的正常表达。

2口腔与颜面肌肉神经失调

除了大脑伤害会造成语言功能受损,口腔与颜面肌肉神经失调,也是另一项影响流畅口语表达的生理因素;所以宝宝的口腔构造、双唇、下颚、舌头及齿列等发展完整度,都会对表达能力造成影响。魏贻汶提到,口腔肌肉神经不协调,容易会有口齿不清,俗称“臭乳呆”的发音问题出现。“像是把阿公说成阿冬,青蛙说成鸡蛙,部分是因为口腔动作协调性不佳造成构音异常。”

3唇颚裂

口腔唇颚部位出现异常裂缝的唇颚裂宝宝,也会因为生理性问题而导致构音困难。专家表示,唇颚裂患者除了须接受整型外科手术修补裂缝、牙科的齿列矫正,以及耳鼻喉科的检查与治疗,也需要进一步接受语音矫正,才不会因口腔功能构造异常,造成生理性表达阻碍。

4其它

另外,婴幼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听觉模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学习管道。有听力障碍的宝宝,会因听不清楚别人和自己所说的话,造成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产生不同程度障碍。而整体性营养失衡所造成的幼儿活动力低落、健康状况不佳等,也会因学习机会减少,影响小朋友口语表达的正常学习时程。

何谓口齿不清

“口齿不清”在临床上称为“机能性构音异常”,也就是一般人常说的“臭乳呆”。所谓“构音”,是指空气从肺部出来,在通过声带震动后,经由唇、舌、齿、上颚及咽喉等部位的修正及摩擦后所发出的语音。在构音的过程中,口腔各部位的动作协调出现问题,使语音改变,即是所谓“构音异常”,也就是常见的“口齿不清”。造成“机能性构音异常”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可能与孩子的口腔动作协调度较差,或是语音听辨力、口腔灵敏度不佳,或学习到错误的构音方式有关系。

关键2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从幼儿的心理状态分析,魏贻汶指出,小朋友自身的人格特质与个性,也是影响语言启蒙与流利口语表达的重要关键。她表示,性格积极正向,对周遭事物随时保持高度好奇心的宝宝,较喜欢主动表达内心想法;当开口说话的机会越多,而家长又愿意耐心倾听,宝宝就会越说越好。

但若遇上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天性退缩、受挫力低,有情绪障碍的幼儿,会因与他人沟通互动机会减少,使得语言学习机会大受影响。魏贻汶表示,语言大多需靠持续不断的人际沟通互动来学习。对于有情绪障碍问题的幼儿口语表达训练,语言治疗师建议,最好先找出宝宝不愿“开金口”的原因,是单纯害羞,还是真有语言发展迟缓问题?

再对症下药。

语言能力的养成,需要靠人际沟通互动来学习,有情绪障碍的幼儿,语言学习成效势必受到牵连。父母应详细观察孩子的情绪起伏状态,找出引发负面情绪的原因;逐步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口语表达方式,才能有效减轻因情绪问题所带来的表达困扰,达成有效率的人际沟通。

关键3提供感官刺激与丰富生活环境

“父母提供丰富的语言表达情境对小孩来说太重要了!”专家说,宝宝能不能话说的“轮转”,照顾者的专业度是一大影响关键。而对牙牙学语的小朋友而言,最亲近的照顾者往往是母亲,如果妈妈能够提供各种丰富的感官刺激,营造家中小宝贝与外界互动机会,让孩子在充满爱与安全感的环境下,学习口语表达,有助于训练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

她并强调,家中若有语言发展迟缓的幼儿,父母除了寻求医师协助,找出原因之外,还须帮助语言迟缓儿增加生活经验、扩充语汇,让他们学习当面对不同场合时,该如何完整表达想法;透过环境塑造与情境培养,也有助于教出开朗的小小演说家。

怎样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父母要多给孩子念书听:父母是宝宝最好的玩伴,孩子愿意听父母给他们念书,讲故事。在这期间,孩子不仅培养了孩子对书的兴趣,而且孩子在听的中间也会不知不觉地积累许多的知识,并扩大了词汇量,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想要表达的愿望。在此期间,父母还可以通过让孩子看图讲述,或复述,概括您刚刚讲过的故事等方式,直接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或和孩子做游戏,鼓励孩子通过表演的形式,大胆地表达。

父母还要多和孩子用语言沟通:博瑞智教育专家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找一些话题,启发孩子勇敢的说出他的观点与想法。并锻炼孩子有条理的进行表达。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注意孩子表达的词语是否正确,然后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表达不当的地方。

父母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锻炼孩子乐意说话的勇气:博瑞智教育专家认为家长应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并多鼓励孩子勇于表达,敢说,而且要多提醒孩子表达时的举止、态度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说话条理。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孩子的胆量和仪表。

此外,博瑞智教育专家建议,父母还应该经常领孩子到外面转转,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各种事物,不断地充实孩子的生活,扩大孩子的眼界,让孩子发现新鲜的题材,有事可说,有话可表达。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有利于丰富孩子说话的内容,使孩子高兴来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