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
2020-01-14 亲子活动 爱情童话故事 儿童童话故事大全手摇风琴。
我们熟知的故事典故有荆轲刺秦王、四面楚歌等。故事典故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经典。大多历史典故都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对于优秀的故事典故我们应该要鼓励传播。什么样的故事典故会更好地帮助大家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手摇风琴》,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前有位旅行者,他要赶长路。他不能在天黑以前到达一个地方,所以只能整夜赶路。
他沿途要穿过许多树林,越过许多小山,这些地方没有城市,没有村庄,甚至连房子也没有。那天晚上天又特别黑,他看不见路,不久他就在一个树林中间迷了路。
那是一个又黑又静的夜晚,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为了壮壮胆他只能跟自己说起话来。“我现在怎么办呢?”旅行者说,“我继续往前走呢,还是停下来?要是继续走,也许会走错路,天一亮发现越走越远了。要是停下来,当然不会比我现在站的地方离目的地更近些,说不定早饭以前还得走七英里路。我现在怎么办呢?要是停下来,我躺下好呢,还是站着好呢?躺下,也许会躺在一根刺上。站着,我的腿肯定会发麻的。我怎么办呢?”
他讲到这里,毕竟讲得还不算太多,这时旅行者听到树林里有音乐声。一有别的声音好听听,他就马上停止了自言自语。在这个地方听到音乐真是出人意外,那不是人在唱歌,或吹口哨,也不是人在吹长笛,或拉小提琴——任何人在这种地方这种时候都不可能听到这种声音。不,旅行者在那个漆黑的夜晚漆黑的树林里听到的是手摇风琴奏出来的乐声。
听到这种乐曲声旅行者很高兴。他再也不觉得自已迷了路,乐曲声使他感到好像目的地已经近在眼前,他的家只要拐个弯就到了。他迎着乐声走去,走着走着,他似乎觉得草在他脚下颤动,树叶在他面颊上眺舞。走得很近时,他喊道:“你在哪儿?”他断定那里一定有人,因为手摇风琴不可能自己转动摇手。他没猜错,他刚叫一声“你在哪儿?”就有一个欢快的声音回答:“我在这里,先生。”
旅行者伸出手去,摸到了手摇风琴。
“等一等,先生,”那个欢乐的声音说,“我先把这个曲子奏完。你乐意的话可以跟着音乐跳舞。”那个曲子继续响亮而欢快地奏着,旅行者跳起舞来,跳得很快很高兴。乐曲在他们俩兴致最高的时候结束了。
“好哇,好哇!”旅行者说,“我十岁的时候在一条后街上随着手摇风琴的乐声跳过一次舞,后来就再也没有跳过。”
“我看你也没有跳过,先生。”摇奏风琴的人说。
“给你一个便士吧。”旅行者说。
“谢谢你,”摇奏风琴的人说,“我已经好久没挣到一个便士了。”
“你走哪条路?”旅行者问。
“没有一定,”摇奏风琴的人说,“哪条路对我来讲都一样,我在这里那里都可以摇奏风琴。”
“不过,”旅行者说,“你肯定要到有窗户的房子旁去奏,要不然人们怎么把便士扔出来呢?”
“没有那些便士,我也能过日子。”摇奏风琴的人说。
“不过,”旅行者又说,“你肯定要到有孩子的后街去,要不然你摇奏起来,谁来跳舞呢?”
“嘿,你算说到点子上来了,”摇奏风琴的人说,“从前我天天向有窗户的房子摇奏,挣到十二便士才罢休,然后,余下来的时问我就在后街摇奏。天天我花掉六便士,存起六便士。可是有一天我突然感冒了,不得不躺下,我病好出来,却发现我的那条后街上已经有了一架手摇风琴。第二条后街上有一架留声机,第三条后街上有一架竖琴和一把短号。这样一来我发现自己到了退出这些地方的时候了,现在我高兴在哪里摇奏就在哪里摇奏。不管在这里还是在那里,我奏的还是那些曲子。”
“可谁随着乐声跳舞呢?”旅行者又问。
“树林里不愁没有跳舞的人。”摇奏风琴的人说着又转起了他的摇把来。
乐曲一奏响,旅行者就感到青草和树叶像刚才一样颤动起来,不一会儿,空中尽是飞蛾和萤火虫,天上也布满了星星,全都像后街的孩子一样跑出来跳舞。在闪烁星光的映照下,旅行者还发现,树林里刚才什么东西都没有的地方现在冒出了许多鲜花,它们急急忙忙穿过青苔,随着乐曲摇摆着花梗,刚才还静止不动的三条小溪现在流动了起来。旅行者认为,除了鲜花、小溪、星星、飞蛾、萤火虫和树叶以外,一定还有别的许多他看不见的东西在跳舞。树林里上上下下都有东西在跳舞,这时天也不再黑了,月亮从云里跳了出来,在天空四处邀游。
没等月亮出来,旅行者早已跳起舞来,他像十岁时候那样跳得起劲,一直跳到手摇风琴的乐声渐渐听不见为止。因为他已经跳着舞穿过了树林,来到了大路上。在前方城市灯光的照耀下,他继续赶起路来。
编辑推荐
小埃丝的摇木马
故事典故的生成是一个由多到少的凝练过程。典故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总结中国经验。故事典故对于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典故中带给我们的人生哲理我们要慢慢领悟。对于经典的故事典故你知道多少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小埃丝的摇木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从前,有一个名叫埃丝梅拉达的小女孩,从小就没有了母亲,父亲跟一个叫米钦的女人结了婚。后来,父亲去世,小埃丝便跟着继母生活。
米钦夫人很富有。她在郊外有一座很大的住宅,院子里有一片月桂树和一块空地,院子周围装饰着铁栏杆。米钦夫人喜欢创立各种机构,组织各种活动。她创立的机构多半是医院、公共图书馆和市民活动中心之类;她组织的活动多半是产品推销、交易会、募捐之类。实际上,她是个社会活动家,很少有时间待在家里。即使在家里,她的时间也都用于接待来访的客人。
“你的小女儿怎么样啦?”客人们有时会这样问米钦夫人,“她是待在家里呢,还是在寄宿学校上学?”
“啊,她待在家里,”米钦夫人回答,“你们知道,埃丝有自己的游戏室,这样我们可以互不干扰。我不愿意大人总去管孩子的事,你们说呢?”
米钦夫人舍不得花钱送小埃丝去读书,她的钱都用在创立机构或组织社会活动上了。每当她创立的机构举行开幕式时,她总要带小埃丝去参加,因为人们喜欢看到典礼台上有孩子的身影。在这种场合,她总是给小埃丝穿上一身漂亮的白色薄纱童装。可平时在家里小埃丝只能穿她那身又破旧又短小的棕色裙子和一双破了的运动鞋。她让小埃丝自己在厨房里吃饭,吃的东西都是些粗糙的食物。
然而,最使小埃丝忧郁的还是她整天无事可做。米钦夫人所说的游戏室是一间宽大的一楼房间,但却被月桂树遮得见不到一点儿阳光。屋子里空荡荡的,连一把椅子也没有,更不用说其他的东西了。这间屋子平时根本就没有别人进来过,若不是小埃丝喜欢干净,每星期向女仆借一把笤帚来打扫一次,屋子里早就积下厚厚一层尘土了。
小埃丝没有玩具。有一次,来她家修剪月桂树的斯耐先生送给她一截麻绳,她就用来跳绳取暖。她没有书可读,而且也不敢到米钦夫人的房间里去。除了黄昏时偶尔出来散步以外,她也很少到院子外面去。
有一次,米钦夫人要举办一次旧杂货义卖活动,这是市长大人委派她的一桩美差。临走时她告诉女仆胡珀给小埃丝穿上那身白色薄纱衣裙,并把她带到义卖大厅去。嘱咐完后,米钦夫人便匆匆走了。
“真不巧,”胡珀说,“你的薄纱裙子送去洗染店还没取回来,我可该怎么办呢?”
“我就这样去吧,不用换衣服了。”小埃丝说。她很喜欢参加典礼活动,因为这至少意味着改换一下环境,不在那间黑屋里闲得难受了。
“不知道夫人会说什么,”胡珀有些迟疑不决,“可如果不带你去,我肯定也会受到她的责备。”
女仆胡珀没给小埃丝换衣服就带她到义卖大厅去了。米钦夫人发现小埃丝穿着那身寒碜的衣服去见她时,惊愕地叫出声来:“我不能让你以这身打扮出来见人!你马上给我回家去!”说完,米钦夫人便匆匆离开了小埃丝,生怕让人知道这个衣着破烂的孩子是她的女儿。
这时,胡珀被货摊上一个紫色缎面针插吸引住了。于是,她把小埃丝领到一个墙角,说:“我一会儿就回来,你在这儿等我。别害怕,不会有人认出你来的。”
小埃丝默不作声地站在墙角处向四周观望。一位老勋爵正朝典礼台走去。他发现了小埃丝,便停下脚步,从衣袋里掏出一个硬币,说:“拿着吧,我可怜的孩子。去买一个漂亮的玩具。”
老勋爵继续朝典礼台走去。小埃丝惊讶地望着老人的背影,又低头瞧着手中的硬币,这是一个先令。她手里从没有拿过一分钱,她不知道怎么去花这个硬币才好,小埃丝不知不觉沿着柜台徘徊起来。柜台里陈列有书籍、衣服、香水和鲜花什么的,这些东西对小埃丝来说都很新鲜,可她都不想买。她来到一个玩具柜台前。玩具!她从没玩过玩具,只有一次她用自己的手摸过一件玩具。那是米钦夫人在某家医院开设儿童病房时,叫小埃丝给一位小患者赠送的一只玩具熊。
柜台里的布娃娃、七巧板、小发动机等玩具把小埃丝迷住了,她不知道这些玩具不过是些二手货。在柜台的尽头,她终于发现了一件最喜欢的东西。这是一只摇木马——灰暗的皮色,身上已有磨破的地方和风吹雨淋的痕迹。他的耳朵耷拉着,尾毛纷乱成一团。两根摇摆弯杆的外侧印着“王子”的字样,这名字似乎与这样一只破旧的摇木马很不相称。别在木马尾巴上的价格牌上面写着“售价一先令”。
小埃丝举起手中的一先令硬币,怯生生地对女服务员说:“我想买这只摇木马。”女服务员看了一眼小埃丝手里的钱,又看看价格牌,说:“啊呀,普罗瑟罗先生,这东西怎么一个先令就卖了?大概是十个先令吧?”她大声招呼柜台另一头的一位先生,可那人正忙着,没听见她的喊声。
“好吧,”女服务员对小埃丝说,“你把木马拿去吧,这种便宜事是少有的。”她接过那一先令硬币,便把摇木马提起来放到地板上。
小埃丝不知道怎么把他弄回家去。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她的身边停了下来。她抬头一看,原来是斯耐先生。
“你买下了这只摇木马?”斯耐先生问,“嘿,这下好了,他会给你带来许多乐趣。我用大车给你拉回去,行吗?我是到这里给典礼台送花的,我的车就停在外面。”
“太好了,谢谢您,斯耐先生!”小埃丝高兴地回答。
斯耐先生把摇木马扛在肩上,又对小埃丝点点头,说:“我很可能比你先到你家,我把他藏在你院子里的灌木丛里吧。”
于是,小埃丝便转身去找胡珀,胡珀已经买好她所喜爱的针插,两个人便乘公共汽车回家了。
暮色降临了。趁着院子里无人,小埃丝从屋后的台阶上溜下去。从矮树丛里找出木马,半拖半搬地弄到了自己的游戏室。她把摇木马放在屋子的正中央,在他的身边坐下来。这是一个奇妙的时刻。因为自小埃丝记事以来,她从来没有过伙伴,也没有玩具,可现在,游戏室里来了一个朋友。她把一只胳膊搭在木马那光滑而又冰冷的脖子上,木马缓慢地摇摆起来,他的鼻子不时地触在小埃丝的头顶上。
“王子。”小埃丝轻声地呼唤着木马,很希望木马能够跟她说说话。“王子”没有应声,只是不停地摆动着身子。小埃丝找来梳子,把木马的鬃毛和尾毛梳理好,她陪木马坐着,直到该睡觉了才离开游戏室。
小埃丝回到自己睡觉的小屋时,忽然想起,木马会不会觉得冷呢。
小埃丝的床上有两条毯子,她拿了一条毯子溜回游戏室,把毯子盖在木马身上。回卧室以后,小埃丝便躺下来睡觉,可她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她身上只盖着一条毯子,冷极了。同时,她心里一直在惦记着她的摇木马,他会不会感到孤单?会不会想家?所以,过了不大一会儿,小埃丝又拿着另一条毯子蹑手蹑脚回到游戏室。她在地板上为自己和木马铺了一个睡床,把身子蜷缩在木马脚下两根摇摆弯杆的中间睡下。这样,她夜里需要找伙伴时,只要伸手拉一下马缰绳,让木马那冰凉但却十分友好的鼻子触一下自己的脸蛋就行了。
现在,小埃丝不再感到孤独了。可她从没骑到摇木马的身上过,因为她认为那样做对于一位朋友来说,尤其对于这样一个年老疲倦的“王子”来说,简直是无礼的举动。每当她跳绳时,总让木马也来回摇摆,这样她才觉得他们真的是在做伴。小埃丝总是不停地对摇木马讲话,摇木马则聪明地点点头,表示回答。每天夜里,她都抱着两条毯子悄悄地下楼,蜷在木马的两只脚中间睡觉。
一天,米钦夫人决定在自己家里为烟囱清洁工的妻子们举行一次惠斯特牌比赛。她选择了小埃丝的游戏室作为比赛厅,于是便来这里“视察”。进门一看,小埃丝正在做她每周一次的清洁工作。
“好,好,不错!”米钦夫人漫不经心地说,眼睛却盯上了屋子中间的摇木马,问,“这是什么?摇木马?”
小埃丝立在一边,没敢吭声。
“你都这么大了,还玩这种玩具?最好还是把他送给穷孩子们玩吧。埃丝,像你这样一个生在富裕人家的孩子,有义务把自己的旧玩具送给贫民区里的孩子们。明天早上我就让大车把他带走。不过,你首先得把他擦得干净一点儿,他会给孤儿院的穷孩子带来欢乐。我刚才做什么来着?噢,对了,十七英尺长,十六英尺宽,十张桌子——让我来算一下……”
米钦夫人走后,小埃丝仍呆呆地立在原地没动,她觉得浑身都麻木了。饮茶时间过后,小埃丝开始洗刷起“王子”来。“唉,”她心里想,“也许我不配得到这些快乐。我从没想过把木马身子擦洗一下,或许别人会对他照料得更好一些吧。可是,把他送走了以后我该玩什么呢?我该怎么办呢?”
小埃丝擦呀擦,当那层又脏又旧的灰颜色被擦洗掉以后,“王子”的后背和两肋都出现了银白色的亮光,他的鬃毛和尾毛也擦洗得像丝线一样闪亮了。
该睡觉了,小埃丝最后一次默默地回到楼上去抱来那两条毯子。她在“王子”的身边躺下来。朦胧中,她仿佛觉得“王子”把鼻子低垂下来在她湿润的脸颊上轻轻地触了一下。
第二天,米钦夫人来到游戏室,要亲自指挥比赛厅的布置工作。她一看到“王子”光洁的身躯,不禁惊叫起来:“啊呀,这件玩具太贵重了,不能送到孤儿院去,我要把它献给博物馆。”
于是,小埃丝的摇木马就被送到博物馆去了。
这一整天,小埃丝一直躲在楼上卧室里。她不愿意看到自己心爱的摇木马被人带走的情景,也不想再到游戏室去了。
傍晚时,女仆胡珀来到小埃丝的卧室。她知道小埃丝还在为失去的玩具而难过,就带她到外面去散步。她们来到了博物馆。胡珀喜欢参观这里展出的不同时代流行的各种服装,她在那些有衬架支撑的女裙和腰垫前面停住了脚,而小埃丝则趁机溜到一边去。
小埃丝绕过屋角来到另一个展厅,很快便找到了她的“王子”。一根红绳把木马与观众的通道隔开了,大概是为了防止人们随便触摸展品吧。木马的身边放了一块木板,上面写道:“米钦夫人捐赠”。小埃丝伸出手想抚摸一下自己的“王子”,可隔着绳子够不到他。
“请注意,小姐,”一位服务员说,“请不要用手摸展品。”
小埃丝只得收回手,直愣愣地站在那里望着“王子”出神,直到胡珀来招呼她回家时,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从那以后,小埃丝每天都去博物馆看“王子”。米钦夫人正忙着筹备一个福利事业中心和一个诊疗所,既不注意小埃丝日益苍白的面色,也不理会她频繁参观博物馆的事。
有一天夜里,小埃丝忽然从梦中醒来,睁眼一看,原来是一束月光透过窗户射了进来,正好照在她的脸上。她轻轻地坐起身来,穿上那件棕色裙子和那双又破又小的鞋,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像个幽灵似的沿着那空无一人的大街走去。她来到博物馆门前,不由自主地朝旁边一个小侧门走过去。侧门没上锁,她推开门走了进去。
小埃丝沿着一条通道朝前走,一会儿就来到了主展厅,而且很快就找到了“王子”。她迈过栏绳来到“王子”身边,用手搂住了他的脖子。
“埃丝梅拉达。”摇木马说话了。他的声音听上去像是一丝微弱而十分清越的风声。
“你以前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话呀!”小埃丝惊奇地说。
“那是因为我身上的灰色油漆呛得我说不出话来。”
“哎呀,”小埃丝叫出声来,“自从你走了以后我寂寞极了,我该怎么办呢?”
“你一次也没骑过我。”木马说。
“我不愿意那样做。你年老体弱,如果我骑在你身上,那未免有些太放肆、太无礼了。”
“现在请骑到我身上来吧。”
小埃丝胆怯地把脚伸进马镫,然后小心地跨到木马的背上。
“坐到马鞍上去,两手扶住,坐好了吗?”
“好了。”小埃丝回答。
木马摇摆起来,并渐渐地升起,离开了展厅的地板。小埃丝和摇木马像一片大羽毛似的,沿着照进大厅的那一束月光缓缓上升,飞出屋顶的窗口,消逝在茫茫的夜空中。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到他们。
西风和东风的故事西风和东风
我国优秀的故事典故包括夸父逐日、神农尝百草等。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大量的故事典故。故事典故对于我们的人生观有一定影响。关于历史典故我们应该多学习多借鉴。什么样的故事典故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西风和东风的故事西风和东风》,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西风和东风的故事
有一天,西风遇到了东风,便对东风说道:“你看我的力量有多大!难道你不想像我这样?每当我要出现时,整个海岸都会下起倾盆大雨,人们就知道我快来了。我几乎不用费力气,只要轻轻一拉,就能把海船的桅杆卷走,就像你对待蒲公英那样。只要我动动翅膀,大海马上就会波浪滔天。只要我伸伸手,太平洋都可以被我举起来。看到我出现时,那些老弱病残的人马上吓得躲藏起来,我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可以一直钻到他们的骨头里去。人们没有办法,看到我,马上就采煤劈柴,生火取暖。我吹一口气,哪个地方的人能不发抖?你不想拥有我这样的力量吗?”
东风听完,没有说话,只是从云层中伸出了脑袋。它一出现,地上的河流、湖海、森林,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以及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们,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发出了愉快的笑声。它一出现,花园里百花盛开,树上结出硕果,金黄的麦穗长满了大大小小的农田。天空中白云悠闲地飘荡,鸟儿展翅自由翱翔,人们扬帆在海上惬意航行。到处都是美好快乐的图画。
比起西风的恣意、傲慢和暴躁,东风的出现,带来了温暖、快乐和美好的景色,到处都是生机勃勃。这就是东风对西风的回答。
2西风和东风的故事点评小朋友们,我们也应该学习东风。用和煦的笑面对人,温暖人心。而不应该像西风那样只知道让人们害怕。这样的人没有人会喜欢,更别说跟他做朋友。我们对待别人应该和蔼可亲,不耍阴谋诡计,也不用暴力或者恐吓让人害怕。你们说对吗?
白龙湖的琴音
故事典故是我国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这些故事典故都是我们的优秀文化。历史典故都会交给我们一些人生道理。故事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好的故事典故都有哪些内容?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白龙湖的琴音》,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久很久以前,在置赐平野的各个村子里,村民因为干旱而苦不堪言。
村民们给山神水神焚火,不知道求了多少天的雨了,可是雨却一滴也没有下。
无计可施了的村长只好去巫婆住的地方,拜托她能让水神请求下雨者下点雨。
“我知道了。我试试看吧”
于是,巫婆来到湖岸边的水神祠堂前祈祷,不一会儿,通过巫婆之口,告知了村民这样一个事情‘我是住在湖里的龙神,我也差不多该娶个媳妇了。从村子里选个媳妇,三天之内嫁过来的话我就给你们下雨’。
于是全村人都聚集在村长家,商量把哪家人的女儿嫁出去,但是因为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龙,所以怎么都决定不下来。
就在这时,村长女儿来到村民们面前,说道“为了整个村子,我愿意嫁给龙神”
因为事出突然,所以没有准备什么嫁妆,村长女儿把珍爱的琴作为嫁妆带了过去,她穿着白色的礼服被带到了河边。
就在村民们哭着回村里的时候,突然一声雷鸣,从湖的正中央喷出绝美的水柱,两条龙飞上天空。
两条龙中的其中一条,和穿着白色礼服的新娘一样,是条洁白的龙。
不久之后,两条龙飞上的天空开始下起了豆大的雨滴了,村子得救了。
据说在那之后,这个湖就被称为白龙湖,在烟雨朦胧的日子,湖中央总能听到美妙的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