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粮食坏习惯童话故事

2021-06-21 浪费粮食坏习惯童话故事 孩子入学哪些准备 孩子入学做好哪些准备

家长哪些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

言传身教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你身上的很多优点、缺点,孩子都看在眼里,并潜移默化的对他们产生影响。下面介绍的这些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家长要当心哦!

1.自己勤俭,对孩子却大手大脚

【害处】有的家长省吃俭用,对孩子却出手大方,以为这样是爱孩子,可除了让孩子学会奢侈、不懂回报和付出、没有良好的理财意识,反倒不能让孩子明白一些他该学会的品质,如节约、有计划的支出等。

【改变方法】爱孩子不是给他昂贵的东西,而是给他合适的。从小教会孩子理财,懂得感恩和回报、明白节俭的道理,才是给孩子最好的。

2.没有礼貌

【害处】家长平时“出口成脏”,或者总做些没有礼貌的事情,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在长期的模仿中逐渐把这些举止变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以后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学业、事业上,没有礼貌都将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改变方法】审视自身的行为,争取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在教育孩子上,言传、身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3.带着宝宝一起看成人剧

【害处】有些家长喜欢带着孩子一起看电视,因为这样既能照顾孩子还能自己娱乐,两不耽误。但是很多电视节目并不适合孩子观看,容易让还在产生错误的认知,而且长期看电视多孩子的视力发育非常有害。

【改变方法】给孩子看的电视节目一定是要适合孩子的发展阶段的、内容健康的,而且小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也要严格规定。最好用玩游戏等来取代看电视

4.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

【害处】总喜欢拿别的小朋友和自家孩子比较,首先可能会让自己出现心理落差,从而在教养上对孩子过于严苛,或者因为总是对孩子说“你看XX怎么样”之类的话,让孩子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孩子身上,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没有信心、自卑。

【改变方法】不要总是用别的宝宝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孩子,让孩子顺着自然的方式自由发展,只要他没有出现滞后、迟缓的情形,就不必过于担心。

5.过于爱护孩子

【害处】你心疼孩子,所以什么也不让他做,但这样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让他没有学习的机会,得不到锻炼,孩子就很难学会照顾自己的技能,同时出现依赖的思想,变成一个“懒惰”的小孩,将来也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改变方法】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给他分配一些事情,让孩子明白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也让他学会该有的能力。孩子动手是学习最有效的途径,过于爱护孩子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6.带着宝宝一起玩电脑

【害处】有的家长既想玩电脑又得照顾宝宝,于是“两全其美”地带着宝宝一起玩游戏,但是电脑的辐射对孩子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很不利,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会伤害宝宝,也容易造成颈椎等骨骼发育问题。

【改变方法】孩子接触电脑太早并不是一件好事,不仅能力达不到,也没有好处,虽然很多家长想让宝宝尽早接触电脑,但也一定要适龄适量才好。

7.当着孩子宣泄你的各种不满

【害处】工作有压力了、朋友间有误会了、夫妻间出现争执了,你都毫不隐瞒地向孩子倾诉,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对。这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也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也让他慢慢学会找别人的毛病,而不能审视自身的错误,学会错误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改变方法】你可以用公正的态度向孩子述说,告诉他生活中有不美好的事情,但是别指望孩子替你解决,你也要尽量试着给孩子更积极的印象。

8.说谎

【害处】有时候,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谎,甚至为自己的谎言沾沾自喜。这一切,看在孩子的眼里,会是什么样的?首先,孩子会觉得说谎不是错,那么他也可能拥有这种“品质”;其次,会让他因不解,而对家长的认识产生偏差

【改变方法】珍惜孩子的信任,不要敷衍孩子,承诺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无论孩子在不在场,都争取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9.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

【害处】有些家长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这样的做法延续到孩子身上,容易让孩子也没有时间观念,对不守时、迟到之类的不良事件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日后就很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

【改变方法】从小给孩子灌输时间观,让他们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平时做事一定要按计划进行,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完成,不要总是“来日方长”。

10.不守交通规则

【害处】看看左右无人、无车,就随意乱闯红绿灯,这样不仅威胁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也让孩子不重视交通规则,存在侥幸的心理。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无论出门在外或者在家都很容易遇到危险。

【改变方法】不论是否带孩子出门,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平时也尽量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告诉他,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

11.当众批评孩子

【害处】有的家长为了挽回面子或其他的原因,总是在宝宝犯错的时候当中责骂他或者羞辱他,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自卑。也会影响亲子间的情感,同时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改变之处】孩子犯了错误要及时指出来,但态度一定要温和,告诉他为什么错了,你的目的是让宝宝改正错误,并不是当众打击他。

12.不爱运动

【害处】这大概是大多家长的通病,自己不爱运动,自然就不会带着孩子一起运动,甚至忽略运动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让孩子成为一个小胖墩,或者因为缺乏运动而导致某些技能发展滞后。

【改变方法】多运动是利于自己也利于孩子的事情,所以平时尽量抽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做些运动和游戏,既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亲子感情。

编辑推荐

孩子最容易模仿父母的坏行为有哪些


小孩子成长的时候,总是喜欢去模仿一个人或者事。所以父母们最需要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最容易模仿父母的坏行为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使宝宝。

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却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你不喜欢的习惯。

可你知道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好坏,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

虽然父母不是完人也无法做到完美,但我们应该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尽力做最好的自己。

看看下面的这些坏习惯各位父母有吗?

如果有的话,为了孩子做一些改变吧。

戳上面的绿色按钮就可以听啦~

在孩子面前吵架

父母吵架对成人而言是平常的,能理解的。

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塌下来了,他的安全感会受到很大冲击。

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令孩子精神高度紧张、不安,心理会产生恐惧感。

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如果有矛盾要把握度。

尽量不要让争吵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这样也能减轻孩子的恐惧感。

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

大人不要认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便相互攻击,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难以弥补。

挑食

曾经有位妈妈跟我说过:

我的孩子挑食特别厉害,都是因为我有一点挑食,从来都不吃青菜胡萝卜,只喜欢吃肉。

后来孩子就跟着我们学,也不喜欢吃青菜,孩子老生病,头发黄,个子都不长。

有些父母爱挑选那些他们认为最好的最有营养的食品给孩子吃。

这种挑挑拣拣的做法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孩子自然就会趋向于那些所谓好的食品,而对所谓不好吃却又含丰富营养的食物,就少吃甚至不吃。

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多谈论哪种食物不好吃或者自己不喜欢。

这会对孩子造成心理暗示,让孩子提前对这种食物产生反感,拒绝吃相应的食物。

另外,家长在吃饭时不要过度关注孩子,应自己先吃得很香,再鼓励孩子自主进食。

不遵守交通规则

在过马路时,我们发现许多人都在毫无顾忌地闯红灯,这里面也不乏领着孩子的父母。

你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大人的言行?

其实恰恰相反,孩子从2岁起,就有了自主意识和判断力。

如果你时常闯红灯,在ta眼中就会认为,那是可以做的事,可能从小就养成闯红灯的坏习惯。

父母在带孩子过马路时,应该告诉孩子红绿黄灯的意义,以及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并且要以身作则,自己坚持不闯红灯,过马路一定走斑马线。

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在孩子面前只顾玩手机

经常会有朋友说,自己的孩子迷手机和电脑游戏不能自拔。

还有参加聚会的时候,家长为了叫孩子们安静,经常会看到孩子们一人一个手机在那玩游戏。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沉迷游戏呢?

家长们要反思自己了:

大人是不是成天抱着手机不放?只顾玩手机也不愿意跟孩子玩?不和孩子交流?

孩子慢慢的也会觉得手机一定很好玩,要不怎么爸爸妈妈们这么感兴趣!

家长们应放下手机,别让孩子有“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的绝望感!

多带孩子出去看一看、走一走,热爱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调节心情、活跃思维。

在孩子面前抱怨

父母的心态对孩子有影响,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

孩子还小,他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父母的对生活的态度直接会影响孩子对现实生活的安全感和信任。

抱怨会让孩子过早的对社会产生了恐惧感,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了压力,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对于以后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也会有影响。

对于家长来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

因为您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言行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没有什么过去不去的坎,积极的去面对,给孩子传递生活正能量!

父母这3个坏习惯容易被孩子模仿,千万要注意了!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家庭的教养。而父母是这面镜子最原始的模样,孩子的一言一行会模仿父母,父母的一些习惯也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优秀的品性,父母以身作则最关键,这些坏习惯千万不要有。

1、把手机当成唯一消遣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东西,现在地铁上、公交上到处低头族已经屡见不鲜。甚至,现在很多夫妻回到家里一有空闲也是与手机为伴,无视与孩子的亲子交流,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

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很容易养成孤僻,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性格,也影响整个家庭的亲子关系。

2、用脏话开玩笑

经常碰到很小的朋友就满嘴脏话,而且孩子的这种习惯大部分都是从家长身上学的。虽不能肯定一个说脏话的孩子就是坏孩子。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说脏话的孩子给人的印象肯定好不了。

它反映的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素养的问题,也折射出一个家庭素质的高低。孩子的这种行为不仅不招人待见,还难以交到朋友。教育上面不分大小,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将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掉以轻心。

3、占小便宜

很多家长喜欢占小便宜,把占小便宜看成一件很随意的事,为了图一时之乐也带着孩子占小便宜,他们的这种行为和情绪会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让孩子错误的认为,占小便宜是一件聪明、快乐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走弯路也是可以预见的。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做好榜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这7个坏习惯,孩子在暑假里最易养成!家长必须要注意!


要放暑假了。结束了一学期按部就班的紧张生活,孩子们终于有时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然而,不少家长开始担忧,学习该怎么办?其实,除了担心这些外,家长们还应该注意千万别让孩子在暑假养成这几个坏习惯!

1、早上不起,晚上不睡

在学校里,作息时间统一。听到固定的铃声,孩子们就会马上开始准备睡觉或起床。而在家里,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赖床或晚睡就成了很自然的事。

虽然偶尔起晚点或睡晚点也没多大事,但是如果天天都是早上不起,晚上不睡的,势必会扰乱生物钟,让人倍感疲惫。

同时,也会虚度时光,连带着吃饭、运动都要往后顺延。更严重的是,在假期结束后,再去恢复到之前早睡早起的状态,必定十分折腾。

家长们可以允许孩子睡会懒觉,但一定要制定作息时间。哪怕比学校晚几个小时起床或入睡,也要按时督促孩子。千万不能任由孩子一睡睡一中午。

2、暴饮暴食,吃饭不规律

在学校,孩子们吃饭往往会按时按量。而放假在家,父母不会过多管束,任由孩子看着电视吃零食则是常态。然而,零食吃多了,孩子就没什么胃口吃正餐了。

有些孩子宁愿早上不吃饭也要睡好,或是非要等到游戏打完才吃饭,在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下,就很容易暴饮暴食。

甚至,部分家长趁孩子在家就想方设法给孩子大补,这不仅会造成营养过剩,也会打破孩子本身的吃饭规律。

长期不按时吃饭,不仅会影响到校后的吃饭习惯,也会损伤孩子的脾胃。因而,父母应该严格管控孩子的吃零食数量及时间。到饭点了,按时催促孩子吃饭。

3、沉迷虚幻,不做作业

受够了学校的作业,很多孩子一到了暑假就将学习抛之脑后。甚至有些家长也认为,暑假就应该让孩子尽情去玩。于是,任由他们或沉迷于手机,或沉醉于游戏,或热衷于网络,或痴狂于电视。

殊不知,孩子正处于贪玩的年纪,极度容易被迷惑。玩多了,就很难再收心。如果放纵他们沉迷虚幻,不做作业,不仅会影响学习,也会有损身心,影响视力。

作为家长,还是应该给孩子规定一个玩手机或网络、游戏的时间。如果孩子确实不爱做作业,也要多疏导孩子,每天带领孩子学习2-3个小时。

毕竟,脑子长时间不用,是会生锈的。

4、好吃懒做,不干家务

有很多孩子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习已经很累了,回到家里就不应该再做家务了。甚至连家长都觉得,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暑假就应该让孩子好好休息。

这就导致,孩子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什么都不用干。长此以往,不仅孩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还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家务就该是父母做的,跟自己完全没关系。

其实,家长们应当明白,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能改改孩子的懒散,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与自理意识,增强孩子对家的热爱和维护。

5、整天宅在家或出去玩

有些孩子一到了暑假就喜欢窝在家里宅一整天。先不说这会影响他们的活动时间,降低免疫力,单是整天宅在家里就会容易导致发胖或是精神状态不好。

还有些孩子到了假期就如同脱缰野马,没事就出去玩,几乎一整天不在家。他们或聚在一起看电视,打游戏,或相邀一起游泳等等。这样不仅会减少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影响亲子关系的沟通,也会加大外出的危险性。

这两种行为,都存在过度。倘若家长不加管制,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如果孩子爱宅,不妨鼓励孩子出去溜达,或是有空带着孩子出去旅游。如果孩子爱出去玩,不妨给他规定时间,并且告知去的地方和伙伴。切忌让孩子结伴出去玩水、游泳,谨防溺水。

6、加倍学习,不懂放松

对于平常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来说,暑假就是纯粹的玩乐时间。但是,对于想努力考重点的孩子来说,暑假又是一个抓紧学习、赶超别人的好时机。

这不,不少孩子趁别人贪玩之际全身心扑在学习上,该有的娱乐一概不参加。就连家长都迫不及待地为孩子报了各种暑期补习班,生怕一个暑假过后孩子的学习就掉了。

事实上,过犹不及。暑假还是应该以玩为主,以学为辅。与其加倍学习,追赶进度,不如劳逸结合。

要知道,过度学习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耗损大脑。作为家长,让孩子学会儿玩会儿,交替着来比一味学习的效率要高的多。

7、完全不运动

一般来说,在学校因为有固定的锻炼时间,以及体育课,能够保证孩子们每天都有适当的运动时间。

但是,暑假在家,缺少操场及同伴,孩子们对运动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宁愿成天躺着也不会出去活动下。

想象一下,如果一整个暑假里孩子都处于完全不运动的状态,他们的身体会变成什么样?显然,到了学校,再去参加锻炼,前期肯定是很痛苦的。再者,暑假里每天都不运动,不仅可能导致孩子虚胖,还会降低孩子的抵抗力。

不管孩子是否爱运动,家长们都应该鼓励孩子每天出去走走。早上或黄昏带着孩子跑跑步、跳跳广场舞,也是不错的选择。即使是带着孩子一起逛街,也能算作活动时间。

对于暑假,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但是,过度地玩或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劳逸结合,才是最佳状态。

坚持一个好习惯,不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一个暑假就够了!

孩子3岁前,家长一定要让他改掉这些坏习惯!


有句话父母都应该听过: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三岁时的表现能反映他长大后会有什么表现。因此,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早教,别让他从小养成坏习惯。如果宝宝三岁前有这些习惯,一定要及时改正。

1.抢东西

三岁前的宝宝没有物权意识,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抢过来玩,这种行为很正常。对于孩子这种行为,父母需要及时矫正,不能因为溺爱而过于放纵他。

如果父母这时不加管束让他养成了得不到就去抢的毛病,那么就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父母要明白,放任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孩子到了社会上,可没人像父母一样的迁就他,不良习惯会让他吃亏。

2.骂人

没有人愿意喜欢一个爱讲脏话的孩子。孩子三岁前不懂脏话的具体含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模仿学会的。如果孩子模仿大人说出脏话,而父母不加重视甚至觉得有趣,那么孩子的骂人的坏习惯就会被强化。

因此,父母要及时制止孩子说脏话,让孩子知道说脏话是不好的行为。孩子还小不懂什么是脏话,父母不能惯着他,否则会对他以后的发展不利。父母可以想一想,孩子出口成脏如何能交到朋友发展人际关系呢?

3.随地大小便

父母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不随地大小便,讲究个人卫生的好习惯。孩子讲卫生说明父母有修养,家教优良,同时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如果孩子在三岁后还随地大小便,说明父母溺爱孩子过度了,需要及时“刹车”。父母爱孩子一定要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点父母要尤其注意。

4.小偷小摸

孩子有小偷小摸的毛病,一方面是太喜欢这件东西了,另一方面就是跟父母学的。孩子从小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危害巨大,下面就根据两个原因说一说如何改正:

孩子想法简单,喜欢这件东西就拿走带回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父母不能对此不闻不问,要教育他,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如果父母也有爱占便宜和顺手牵羊的毛病,一定要及时改正,别当了孩子的坏榜样。父母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孩子有小偷小摸的坏毛病,如何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呢?

让孩子成为一个好孩子,父母除了不能惯他,还要以身作则哦!

浪费粮食坏习惯童话故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