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时胎教
2021-06-09 胎动时胎教 胎教时胎动 啥时胎教离开宝宝时,要不要告诉她呢?。
我觉得应该告诉她。要让孩子知道妈妈不是永远都跟她在一起的。妈妈要工作、做饭、买菜……做这些事的时候是要离开她的,等做完了就会回来。我想,只要妈妈们不是有意失约,孩子对于妈妈的暂时离开是会接受的。我从宝宝生下来时就跟她讲“实话”,只要我离开,就告诉她我要去干什么,而且一定告诉她我什么时候会回来,从没骗过她。所以,她很放心让我去,从不哭闹。
喵喵妈妈的回复:(写于9/1/20011:10:54PM)
快两岁的宝宝应该是能听懂大人讲道理的,你不妨和她沟通一下。我常常和喵喵沟通的,把他当成大人,用和大人说话的语气同他讲话。他很快能接受的,而且妈妈走开时他会主动的和妈妈再见,心情很好。
cissy1016的回复:(写于8/21/20012:57:33PM)
郑好属于那种粘妈妈的孩子,但每次我上班时都能顺利和她告别,现介绍与宝宝说再见的一个小经验,那就是描绘与宝贝见面的情景(但最好是以前经常发生的):
每天早上和郑好说:“再见”,她总要哭上几嗓子抗议,这时,我总要把她抱在怀里,轻轻给她说:“宝宝,妈妈晚上下班回来,一按门铃,叮咚,叮咚,宝宝来开门,就问谁呀?……妈妈呀”,或者说:“宝宝,下午跟阿姨在外面玩,远远看见妈妈,妈妈蹲下张开双臂,你就扑过来跟妈妈来一个热烈拥抱”。这样屡屡见效,每次宝宝都能很通情达理的跟妈妈说:“再见”。虽然小泪珠还挂在脸上。
最近我开始把最后几个字留给宝宝让她来说,她也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然后跟妈妈说再见,有时候甚至不用再来这一套程序了,宝宝也许明白肯定会很快和妈妈再见面的。
前天当我说到:“……扑过来跟妈妈来一个热烈……什麽来着?”正等着宝宝给妈妈说:“拥抱”二字,就看这郑好看了我一眼,忽然摆摆手冲妈妈说:“再见吧”。一副不屑回答的样子,把我给逗得笑起来了……
lices的回复:(写于8/21/200111:52:01AM)
赞同晴晴妈的观点,我也是那样。每次出去上班都要告诉瑞瑞我要上班,因为妈妈要挣钱给瑞瑞和姥姥花。有时候是需要对讲几遍的,也有的时候瑞瑞会告诉你他不花钱,舍不得你走,但大部分时间都会跟你说再见。刚开始会有一些困难,花费的时间要多一些,一定要坚持。
yj94的回复:(写于8/21/200110:17:16AM)
洋洋20个月,和顺顺一样,每天早上睁开眼,就开始缠着妈妈,妈妈走时,总要大哭大闹。不过,据奶奶说,洋洋只闹一会儿,妈妈走后,表现非常好。最近几天,洋洋睡得晚,起得也晚,妈妈就省心多了。昨晚十一点了,洋洋还在和爸爸玩牌呢,边出牌边說,“-打-打”,真是受不了他。
hanshome1999的回复:(写于8/21/20019:36:21AM)
晴晴从三个多月开始,我上班都告诉她妈妈上班去了,下班回来陪晴晴。到能说话时就与她说妈妈上班去赚钱给晴晴买牛奶,否则晴晴就要没牛奶喝了哦!一直来除了生病时我出门时要哭闹,她都能主动与妈妈说再见。有时我还在穿鞋,她看见我要出门的样子就来与我说,再见然后就走开了。有时不舍时就自己安慰说:妈妈去赚钱买牛奶,下班了马上会回来的!当然我一下班马上回家。
我觉得一定要告诉宝宝,正因为你是偷偷的走才使宝宝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啊!二十二月的宝宝已经很懂事了,一定要快快改过来!
somestone的回复:(写于8/21/20019:28:53AM)
我总是反复的告诉宝宝,妈妈要上班,要不就不能给他买玩具和食品了。有时候很挺话。
aleta的回复:(写于8/21/20012:07:27AM)
要告诉她,但尽量把告别的过程缩短,说妈妈要去上班,下班回来陪宝宝,然后让她跟妈妈说再见,就可以走,不要偷偷溜。
相关推荐
一定要告诉宝宝这些话
孩子是在父母的肩膀上成长,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会直接影响孩子。有些道理是我们自身或者我们的爸爸妈妈以及长辈经过挫折之后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可以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因此一定要告诉我们的孩子!
什么才是最重要1.旅行比上课重要。
2.主见比顺从重要。
3.兴趣比成绩重要。
4.良知比对错重要。
5.幸福比完美重要。
6.信仰比崇拜重要。
7.成长比赢输重要。
8.察己比律人重要。
教育篇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的吃、乘车不购票等。
29.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长篇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2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很重要。
生活篇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只要与创作尘埃有关,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父母之际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得与义务”的关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许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学习篇1.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8.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
娱乐篇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4.多让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片、益智节目等,少看动作片、连续剧。
5.孩子看电视时,家长们适时地陪他们一起,并且对里面的内容作一些讲解与讨论。
6.春天可以和孩子骑自行车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边游泳,秋天则背着铁锅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
8.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9.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你一定要告诉宝宝的保命童谣
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知道,在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可以踢人,可以咬人,可以撒谎,可以砸东西,可以夺路而逃,可以不用讲礼貌。
童谣一:一个人,上学校。问我什么不知道。低下头,快点走。追上前面小朋友。
童谣二:一人在家放暑假,生人敲门不应答。问路送奶查电表,绝不开门我当家。
童谣三: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
童谣四: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
童谣五:小小秘密藏心里,谁也不会告诉你,坏人要是欺负你,告诉妈妈要牢记。
童谣六:小老虎,会撕咬,小山羊,敢顶角。坏蛋问我不知道,敢骗坏人赶快跑。
童谣七:火灾来了拔腿跑,弯腰捂嘴向下逃。逃跑不能坐电梯,危险挥手大声叫。
童谣八:身后有人很可疑,走到马路对面去。要是他又跟过来,拔腿就跑莫迟疑。
童谣九: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不抢行。先左后右看一看,一定要走斑线
童谣十:骑车避免上马路,不许撒把与攀扶,打闹追逐危险多,人多转弯要减速。
如何告诉孩子宠物的“离开”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技能。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告诉孩子宠物的“离开”,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萌萌妈妈为了独生女能成为更有爱心、更有责任心的小宝宝,在萌萌生日的时候送给了她一只小猫。果不其然,萌萌把小猫当成朋友,悉心照料小猫,全家人也把小猫当作了自己家庭的一份子,但是不知怎么的,小猫身体越来越差,病怏怏的也不活动了。萌萌眼看小猫的身体越来越差,心情也一天一天沮丧起来,这可急坏了萌萌妈妈。
朝夕相处的宠物死了,这样的消息要怎么告诉宝宝呢?
一、告诉宝宝真实消息
如果你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不能冷静,那宝宝肯定会被你传染。所以不如坦然地告诉宝宝即将发生的一切。向宝宝解释小动物病得很严重,不会再好起来了。我们需要把它交给兽医,医生会帮助小动物,让它感觉舒服一点。
二、给宝宝更多关爱
失去朋友的感觉,会让宝宝感到不安全。应该让宝宝正面了解自己悲伤的感情,告诉他这是正常的,家里每个人都和他一样思念我们的宠物朋友。宝宝这个时候需要爸爸妈妈更多的关爱和拥抱,给他安全感
三、告别仪式让宝宝顺利摆脱悲伤
在小动物走之前,妈妈最好能让宝宝单独和它告别,这种仪式能让宝宝发泄一下自己的悲伤。
有些事孩子总需要面对,这是家长们唯一能做的事。
四、用宠物的代替品帮助宝宝缓解悲伤
为宝宝准备一个“思念盒”,把和小狗有关的东西放在里面,比如它的项圈、它和宝宝一起的照片、它最喜欢的玩具等等。把思念盒放在家里明显的地方,这样宝宝就会明白,小狗一直和他在一起。
给宝宝一个新宠物,在把新宠物领进门前,先要给宝宝一段适应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告诉宝宝家里将多一个新宠物的决定。新的宠物并不是要代替她死去的朋友,它是来陪伴宝宝的新朋友。这样宝宝就不会对新宠物产生抵触情绪,而且宝宝也需要知道这些。
宝宝异想天开,不要反感要鼓励!
宝宝有时候在做白日梦吗?要善于发现宝宝讲话或者是行为中的想象力部分,建议家长不要对此表示反感,反而要加以鼓励。
爸爸妈妈有时会发现,小宝宝特别会想象:有时候,他会告诉你,他就是“解放军叔叔”;有时候他可能会告诉你他想和蓝猫一样去遨游太空呢!也许,你会忍不住要笑,也许你便否定他:“胡说八道!”
其实,如果发现宝宝有一些较夸张的想法,应该注意保护,千万不能横加批评,挫伤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创造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集中体现,但它离不开想象力的支持。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无从谈起。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要给宝宝充分想象的空间,也许宝宝有的比喻并不恰当,但妈妈应予以适当的肯定。
月亮究竟像什么
有一天宝宝说:“好久没有看月亮了,想去阳台上看看月亮。”妈妈说很好,过了两分钟,宝宝兴奋地跑过来:“妈咪,今天的月亮很漂亮,像一只灯泡!”妈妈忍不住大笑,因为从来不曾有人将月亮比作灯泡。宝宝顿时愣在那里,他一定感到自己说了什么傻话。此时妈妈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为什么年幼的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想象?古人比喻月亮像一个明晃晃的铜镜,现在的小孩到哪里去见这样的镜子?)妈妈应该立即丢下手边的事情,和宝宝一起来到阳台上,是啊,多漂亮的月亮,何必在乎它究竟像什么呢?成人就是因为常有的固定观念,对一些本来可以成功的事情视而不见。如果妈妈今天对宝宝说,月亮根本不像灯泡,它是一面镜子,孩子可能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想象月亮是其它东西了。所以,十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宝宝又去阳台上看月亮,同样兴奋地跑来告诉妈妈说月亮今天像个香蕉。妈妈这次微笑地点点头,说:“很好,今天的月亮弯弯的非常像香蕉。”也许,妈妈的心里从来不曾认为月亮与香蕉有何相像,但今天经宝宝这一说,哎,真的像呢!
宝宝天生爱“涂鸦”
有一个4岁的宝宝一直喜欢妈妈留长发,妈妈剪了短发,他为此还生气,所以他每次画妈妈时总是长发(因为在宝宝心里,长发的妈妈最美丽)。妈妈见了总是笑笑,从来不纠正他,妈妈认为这是宝宝的合理想象。瞧瞧,宝宝画的“妈妈打电脑”,妈妈的长发是不是很漂亮?
还有一个宝宝,喜欢“异想天开”,看看他画的老鼠真的可以吃掉猫。为什么不呢?说不定哪一天猫真的落后到要被老鼠追赶的地步。
也许厌烦了四四方方千篇一律的电脑,这位宝宝自己动手设计了他喜欢的电脑——青蛙,青蛙的肚子就是显示屏。很漂亮!
参与是想象的基础
我们常说,要给宝贝提供丰富的环境。其目的也就是要让孩子多想象、多参与。现在宝宝的生活环境,只是在既定、有限的物体中作选择,只是在享受他人提供的成果,几乎没有参与生产创造的过程。这对宝宝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是一种限制。人所面对的天地是无限的,它的原始面貌很粗糙,难以直接为人所用。人的生产与创造能力,使这些物体变成精美可用。对孩子来说,这样由无到有的生产创造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再只停留于在有限的物体中选择,这将会大大拓展孩子的视野。让宝宝多参与,是放飞其想象的基础。
趣味想象题
1、买上五六种水果,让宝宝自己做水果拼盘,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说不定能得最佳创意奖呢!
2、今天让宝宝做世界的主人(当然是他自己的小世界),由宝宝设计自己房间的布置,爸爸妈妈必须听宝宝指挥,看看宝宝是否有设计方面的天分。换一种家具的摆法,换一种思维,或许能触动你的灵感。
3、买一块价廉的布料,由宝宝自己动手裁剪,世界超模穿上会不会得奖?
4、少买电动玩具,多买一些手动玩具,并且最好母子一起动脑自己设计玩具。给宝宝一个可乐瓶和三小时,看看能变出什么诱人的新型超级玩具。
5、给宝宝讲一个故事,让他动动小脑筋,设计两个不同的结局。
6、星期天,妈妈做一次懒人,宝宝安排吃什么菜,喝什么汤(必须是家里从来没有这么搭配过的),想象一下是不是很美味?
7、问问宝宝,如果从今以后全是白天或全是黑夜,你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