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的方式
2021-05-11 胎教的方式 胎教方式 不胎教不同性格宝宝的拒绝方式。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教能够提高孩子后期的学习效率,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同性格宝宝的拒绝方式”,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脾气,爸爸妈妈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独特的气质,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拒绝方式。大致有以下的方法。
容易兴奋的宝宝——强制休息片刻法
对过于兴奋、听不进劝的孩子,可以把孩子带到另一个场所,让他脱离使他兴奋的环境,两眼冷静地看着他,强制他休息片刻。
有好奇心的宝宝——转移注意力法ZJ09.CoM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它新奇、有趣的地方。这样,孩子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胆小而又依赖的宝宝——轻柔的暗示法
如果孩子不愿意睡觉,缠着妈妈,你不妨问他:“妈妈明天还要上班,你觉得妈妈累不累?”“你该怎么做呢?”
好胜心强的宝宝——激将法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让拒绝变成鼓励。如:孩子不愿打针,父母可以说:“奥特曼连怪兽都不怕,一定也不怕打针。小明呢?”
提醒:
父母对孩子的拒绝一定要前后一致。不能因为今天心情好,便纵容孩子一些;明天心情不好,便对孩子严格一些。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拒绝不是因为金钱缺乏、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动,它是一个让孩子对周围环境、对行为规则进行认识的教育机会。
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树立行为规则,一开始需要父母和外界的不断点拨、刺激;时间长了,在父母的拒绝过程中,孩子便能学会自我控制,提升内省智能,从被动接受外界的教育内化为自律、自觉地自我克制。如:父母一开始便明确规定孩子睡觉前不能吃糖,并一直坚持执行,孩子自然会养成好习惯。
相关知识
不同性格的宝宝如何教育
只有更好的完美典型
个性特质:
完美主义者的宝宝,标准高,计划性强,注重细节,讲究条理,整洁,能够发现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办法,坚持己见,善始善终。但是,很可能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容易自我否定,似乎始终有一种不安全感,特别需要别人的认同,又爱挑剔别人。
教养方式:
给予充分的鼓励与肯定是教养的重点。千万不要管教过严,事事高标准严要求,以免导致宝宝将来有强迫倾向。
温和忍耐的平和典型
个性特质:
这种类型的宝宝能够按部就班地行动,有耐心,并能够持之以恒。但是,似乎总是慢吞吞的,很难被鼓动,懒惰,马虎,得过且过。人际交往中显得不热情,比较退缩。
教养方式:
爸妈在养育此类宝宝时应该多给宝宝创造交际的机会,比如购物付款、问路之类的小事,教会他们学会展示自己的优势,不善言辞的闷罐子在当今社会可是吃不开的哦。
复合型1:活跃的外向型=活泼+力量
兼备活泼与力量的双重特性,爸妈要注意是哪类因子比较占主导,以区别对待。这类宝宝是标准的外向型,容易取悦也容易发怒。爸妈要注意培养自省能力,让宝宝学着体贴他人。针对喜动不喜静的特点,可以让宝宝学书画、乐器,怡情养性。
复合型2:内敛的内向型=完美+平和
兼备完美与平和的双重特性,爸妈要注意是哪类因子比较占主导,以区别对待。这类宝宝是标准的内向型,感情不爱外露。爸妈要注意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让宝宝学着与他人沟通。针对喜静不喜动的特点,可以让宝宝学舞蹈、运动,增添激情与乐趣。
复合型3:易于接近的人=活泼+平和
这种互补性格的宝宝最是平易近人,特别容易相处。爸妈应多多引导善恶观念,增加宝宝的自我保护意识。
复合型4:优秀的领导人=力量+完美
此类型的宝宝是另一类的互补性格,特别具有领导能力,既有力量型的执著又兼备完美型的细密。爸妈应多让宝宝学习体贴与忍耐,注意增加宝宝的亲和力,以防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复合型5:矛盾性格=活泼+完美或力量+平和
活泼与完美是一对矛盾,力量与平和又是一对矛盾,不论是哪一种矛盾性格的宝宝,爸妈都要特别地小心引导。注意观察宝宝的性格倾向是外向或是内向。既内向又矛盾的性格要防范忧郁哦,既外向又矛盾的宝宝就要防止乖张。
喜欢尝新的活泼典型
个性特质:
乐天派的活泼型,总有新主意,思维特别活跃,说干就干。做事易受情绪干扰,心直口快,而且说得多干得少,遇到困难容易失去信心,杂乱无章,做事不彻底,爱走神儿,爱找借口。容易交上朋友,天生的社交家。健忘多变,办事没有恒心。
教养方式:
爸妈要特别注重恒心与毅力的培养,做事力求有始有终,否则将来会导致学习和事业上难有所作为,这也需要爸妈不厌其烦的督促和鼓励。
永不言败的力量典型
个性特质:
力量型的宝宝目标明确,看问题具有全面性,组织力强,行动迅速,解决问题不过夜,果敢坚持到底,在反对声中成长。但是,因为过于强调结果,往往容易忽视细节,处理问题不够细致。喜欢控制别人,不会说对不起。
教养方式:
爸妈在养育此类宝宝时注重情绪控制的培养,力量型的宝宝容易愤怒,性格比较逆反。爸妈应当以冷处理、软处理为主,这类宝宝可是吃软不吃硬的哦。
教养方式与宝宝性格的形成
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及影响因素: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接近3岁的宝宝在性格上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个体倾向,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将利于宝宝适应未来的社会交往和竞争。影响宝宝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大家公认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家长的性格、家庭的教养方式等。以下是几种类型的家长性格、教养方式及对宝宝可能的影响。
家长性格:柔弱、内向、胆小。
教养方式:过分保护和限制。
对宝宝可能的影响:胆小怕事,承受力差,缺乏竞争力。
家长性格:暴躁,爱大喊大叫,缺乏耐心。
教养方式:爱体罚训斥,缺乏温情或走极端,反复无常。
对宝宝可能的影响:攻击性强或胆小怕事或双重性格,长大后溺爱自己的宝宝。
家长性格:热情,开朗,大方,豪爽。
教养方式:民主,平等或专制,缺乏引导。
对宝宝可能的影响:活泼,大方,沟通能力强,富于想象,有创造力或自私小气。
家长性格:冷漠,缺乏热情。
教养方式:对宝宝的成长漠然置之。
对宝宝可能的影响:缺乏信任感,无上进心,事事无所谓,对他人冷漠。
家长待人处事:正直,勤奋,进取,向上。
教养方式:要求严格,做事认真,有明确目标。
对宝宝可能的影响:学习努力,认真,有忍耐力,不怕挫折。
家长爱清洁或洁癖
教养方式:讲究整洁卫生或不能容忍丝毫凌乱和不洁净。
宝宝可能的情况:爱清洁、爱劳动或脏了也无所谓,推给家长来处理。
小家庭或三代同居的大家庭
如果家庭气氛温暖、祥和,充满关爱而且尊老爱幼,那么宝宝就会爱护别人、愿意与人分享并乐于助人;
如果家庭里夫妻不和、婆媳不和,并且充满对立和攻击,家庭成员互不关心,那么宝宝容易形成自私自利、没有长幼之分、缺乏尊重;
如果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教养方式不统一,那么宝宝就会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家长不要轻易拒绝宝宝
近日前,读者黄女士致电信息时报“早教视窗”栏目,反映自己3岁的儿子毛毛自尊心很强。如果父母的态度让毛毛觉得自己“没面子”,他就以不高兴、哭闹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反抗。
比如,刚吃过晚饭,黄女士在厨房洗碗,毛毛就搬着小凳子过来,也要一起洗碗。如果黄女士坚持不让他洗,他就会很不高兴,甚至会搬来奶奶当“靠山”,一定要洗碗。
对此,广州市心早教中心的吴老师指出,2~3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独立性也一天强似一天。无论做什么事,宝宝总要说上一句“我自己”,言外之意是不用帮忙,自己独立完成,其勇气足以令大人们吃惊。
而这时的孩子,也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被人家说“好”。为了得到家人和熟人的夸奖,大有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架势。就像毛毛求助于奶奶,这时孩子的心理是“妈妈总是对我说‘不’,还说我小做不好,可她越这么说我就越想试试。奶奶不一样,她几乎每次都能满足我的要求,有时还教我做,我能像大人一样做事,让我觉得很自豪。”
吴老师指出,孩子自尊心的萌芽,是他们向上的内在动力,父母一定要细心呵护才对。因为,“不让做”、“不放心”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它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并对家长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使双方的关系对立起来。
建议1适当满足宝宝愿望
对于那些宝宝力所能及、没有危险的事情,如洗碗、洗菜、摆碗筷、拿东西、扔垃圾……则尽量让孩子去尝试,父母还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做。
当然,宝宝做这些事情时,有很大的游戏成分,但只要孩子玩得高兴,得到了“锻炼”,又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爸爸妈妈何乐而不为?即便是事后自己再麻烦一点“返工”,也是值得的。
建议2温和语气解释原因
当然,也要让2~3岁的宝宝明白,确实有很多事情他们目前还不能做,比如独自搬比较重的东西、自己倒热水、自己安电插座、自己过马路等。
但父母在向宝宝说“不”时,最好同时向宝宝解释原因,并借助一些看得见或摸得着的事实,让孩子真正理解并牢牢记住。另外,爸爸妈妈的态度一定要温和、耐心,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
让宝宝学会拒绝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恰当地拒绝,不仅是自我保护必须迈出的第一步,而且也是将来采取更恰当方式与人交流需要掌握的一种处事技巧。因为,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很容易被他人左右、没有自己主张的人,有时甚至还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宝宝不敢拒绝他人的4个小心眼
小心眼一:小朋友不跟我玩怎么办?
人天生就是害怕孤独的,宝宝也一样。如果小伙伴都不跟自己玩,宝宝的心里会没着没落。为了能和小伙伴一起玩,宝宝有时会刻意地去讨好周围的小朋友。
补救措施:
宝宝因为害怕别人不跟他玩而不敢拒绝,这是人际关系依赖症的表现。父母可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宝宝独立性上,让他学会独处,学会自主,而不是总跟着别人跑。克服了人际关系依赖性,有了独立性,宝宝自然也就学会拒绝了。
小心眼二:他们说我小气怎么办?
宝宝虽小,但是很容易受成人世界的影响。如果父母特别好面子,总是做一些并不太愿意做但为了保全自己面子不得不做的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宝宝也会养成这样的习惯。
补救措施:
好面子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宝宝长大了就有可能遇事总是因掰不开面子而吃亏,吃亏之后心里又十分难受,精神上常常很痛苦,从而心理严重失衡。要改变宝宝的这种状况,父母本身应做出榜样,该拒绝时就拒绝,如果没有拒绝就不要后悔。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认清这个道理,才能心安理得地拒绝他人。
小心眼三:他们欺负我怎么办?
宝宝在跟比较大的孩子玩耍时,那些大孩子可能会吓唬宝宝。由于害怕被欺负,所以对别人提出的任何要求,宝宝都会无条件地满足。可这样做,一方面会鼓励那些欺负他的人继续采取这种野蛮方式要挟他,另一方面也会让宝宝对自己越来越失去自信,进入一个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
补救措施:
父母可以让胆小的宝宝从学会拒绝父母、熟人入手,再慢慢过渡到拒绝一些较好说话的小伙伴。只要利用机会多锻炼,宝宝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再不会因胆小而不敢拒绝别人了。
小心眼四:我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怎么办?
拒绝其实也是一种习惯。缺乏拒绝经验的宝宝,往往无法开口拒绝他人,与他有没有拒绝别人的胆量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因为他不习惯说“不”。
补救措施:
婉言拒绝的技巧,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培养。父母可利用宝宝经历的一些事情,根据当时的情境以及具体情况,教宝宝以什么样的方式婉言拒绝他人的要求。比如,娜娜向丹丹借画笔,丹丹如果不愿借可以这样说:“一会儿上课我还要用呢!”或“我用完了再借给你吧”。
宝宝不会拒绝的3个养育错误
错误一:总是软硬兼施让宝宝按父母的意志做事
父母生怕宝宝吃少了,即便确实吃饱了,或者胃口不好不想吃,妈妈还是会不停地劝说:“宝宝,再吃一口,多吃点,长高高。”宝宝玩泥巴玩得正起劲,妈妈过来了,大惊小怪地嚷嚷:“天啦,宝宝不能玩泥巴,把小手弄脏了,再弄,妈妈要打你屁股了!”不胜枚举的事实虽然凝聚了一片无可厚非的爱心,但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宝宝就会养成乖乖听话的习惯,而失去了表达自己意志的能力。
错误二:总是说服宝宝满足他人的要求
家里来了小客人,父母总是希望宝宝能做得很绅士很淑女。于是,当别的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或做别的什么事,而自己的宝宝恰好也热衷于同样的事时,父母可能处于礼仪习惯极力说服宝宝满足小客人的要求。虽然这种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可厚非,并它确实可能让宝宝变得很有教养,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做法也剥夺了宝宝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力。其实,无论宝宝拒绝小朋友的要求,还是满足小朋友的要求,给他自己做主的权力都非常重要。因为,宝宝在这个与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能学会有效地拒绝别人,也学会友好地与人相处,这同样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经历。
错误三: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宝宝的任何要求
不管宝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有的父母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宝宝的一切要求。甚至当宝宝看上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想要拿过来玩,家长也会想方设法去说服别的小朋友,或找对方家长借玩具给宝宝玩,无条件地满足宝宝的需求。殊不知,父母的这种做法会给宝宝打造一个过分纯粹的环境,让他觉得他的任何愿望都可轻易实现,他周围的人群都会对他很好,不会对他构成任何威胁。这样,宝宝将来就不会对陌生人产生任何戒心,有可能给宝宝的心理带来不利影响。
拒绝他人保护自己的安全原则
即便宝宝很小,父母也可尝试告诉宝宝一些拒绝他人的安全原则。这样,在父母潜移默化的教导下,宝宝就会学会条件反射式地采取正确方式拒绝他人。在告诉宝宝这些原则时,妈妈没必要向宝宝解释原因,只要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就可以了。
如果独自在家,正好有陌生人前来拜访,坚决不要开门。
接听电话时,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地址、此刻谁在家里等任何与家里有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