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早教故事
2021-05-10 胎教早教故事 胎教早教 早教玩具早教先关注宝宝的性格培养。
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如今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在广州市妇联、王老吉药业举办的“三公仔·爱子有方”爱心公益活动上,中国当代早教之父、“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称,早期教育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样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尤其应把孩子的性格培养放在早期教育的首位。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堪称‘根基教育’,能让孩子充分吸收知识的养料”。冯教授强调,早期教育的主教育场在家庭,父母应该承担起孩子早期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有四大规律可循———
第一规律:别错过最佳期
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0-6岁。冯德全强调,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往往于事无补。就拿听音乐来说,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听觉十分发达,可以分辨钢琴上88个半音的音调,错过了音乐开发的最佳期,到少年的时候再去听钢琴,只能听准44个半音。而到了中年,几乎就是“五音不全”。
第二规律:两个“生命”要同时养育
我们把身体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一生命。对于第一生命,家长照顾得无微不至,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少生病,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冯德全说,我们把心理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二生命,如果心理不健康,将很难成才。从小实行胎教,多参加体育运动,学习与他人交往,学习音乐舞蹈、美术造型,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可以让孩子受益无穷。
冯教授解释说,“学习交往”可以让孩子做到“半岁不认生、周岁会串门”;“音乐舞蹈”则能培养美感;“种植饲养”会让孩子学会热爱生命;“体育运动”让孩子变得开朗、乐观、勇敢、合群等,这些都是第二生命的“核心”。
第三规律:看图识字,阅读广泛
“孩子太小,教他看图识字太难,等上了小学自然就会了。”这是家长的普遍观点。可冯德全教授认为,认字和阅读对婴幼儿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将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况且识字阅读并不难,因为对于婴幼儿来说,认东西和认字是一回事。只是因为父母天天说,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因此不到一岁就熟练掌握口语了,但认字和阅读训练的机会少就需要家长有一点技巧和耐心了。
冯教授主张用生活渗透法、趣味阅读法、游戏活动法帮助孩子认字和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学会认物、走路、说话、听音乐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三岁脱盲阅读,五六岁博览群书。
第四规律:把性格培养放在首位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是人生成功或成才的保证,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冯德全教授认为,性格培养是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塑造一个人,就要从性格培养开始。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在三岁之前性格的第二次孕育(第一次是在胎儿期)。
冯教授曾经在武汉市武昌区对1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性格优良的占18%,而性格不良高达82%,其中有25%性格恶劣,任性、霸道等。他表示,在家庭教育里,从小应注意培养孩子“七大优良性格”———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有独立性、有创造精神、长大了做大事的英雄气概。
冯教授强调,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爱、父母的言行都是影响孩子发育发展的“潜在力量”。没有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抱怨下成才,也没有一个孩子会在父母的打骂下学好,培养一个孩子依靠的是潜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楷模。
此外,积极暗示同样重要。消极言行往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给予支持。
扩展阅读
宝宝的独立性格应尽早培养
宝宝的独立性格应尽早培养
很多父母都觉得,小宝宝还不懂事,能做的事情也很少,要等到孩子大些才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其实不然,也许孩子还不能自己去做什么事情,但是独立性的性格和意识,应该是越早培养越好。
独立自主性是指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较显著地不依赖、不追随别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活动。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孩子一岁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独立自主性的培养。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孩子
你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在什么年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了,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你还要了解你孩子的“特别性”。知道你的孩子有哪些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对这些特别之处,你要相应地采取特别的教育。如有的能力是你孩子的强项,那么你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若你的孩子生性敏感、胆小,那么你应该多鼓励他大胆尝试。
其次,在进行孩子的独立性培养的时候,要做到:
1、给予充分的活动自由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2、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爱。与他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从而使他对你和周围事物都具有信任感。因为独立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基础。只有当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得到帮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尝试活动。因此,在孩子活动时,你应该陪伴在他身边,给他鼓励。
3、循序渐进,不随便批评
独立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发展作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横加斥责请先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没有达到要求的原因,以科学的准则来衡量,然后再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孩子两岁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关键期,要好好把握。
两岁左右,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什么事都要坚持自己做,拒绝别人的帮助。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个“执拗期”。父母正好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印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适时地提供给他适当的帮助、指导和赞美,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1、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独立自主做起吧!
2、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环境安全了,同时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就免除了你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后顾之忧,也就不会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就获得了机会和可能。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让孩子学会躲避危险,学会自我保护。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学习的同时,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危害,为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提供安全的保障。
关于性格的培养
友:一直很感谢您给我的帮助,也是您帮我度过了孩子成长的一个个新阶段,我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希望她有良好的人格,所以我现在想请教一个问题:我的孩子现在2岁半了。她和家人在一起时的性格很外向,可到了外界就显的略为内向,不喜欢和小朋友玩,玩具也不肯借给别人。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我现在也努力让她适应,休息日也带她去玩,可平时妈妈帮照顾,我总觉得老人照顾的过于细致,我想请问:这么大的孩子该怎样培养社交能力?我该怎样建议老人家?孩子的这些能力会由于成长而顺其自然吗?谢谢!
茅于燕:你是一个好母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心,相信她在你的教导下,一定会成为一个性格好的孩子。
你说的老人带孩子的方式过于细致,的确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儿童的社交能力是在环境中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培养起来的。最重要的是要给她一个良好的环境。不能照顾得过细,否则孩子就失去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不能得到锻炼。你提到的孩子不喜欢和小朋友玩、玩具也不肯借给别人,这明显的就是照顾得太细,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管辖之下造成的。
孩子的合作、共享、同情、关心,是要锻炼的,不是顺乎自然成长就可以自然会了的。对老人可以这样建议:
1、告诉老人孩子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园里有许多小朋友,来自不同的家庭,大家性格不一样,你要让宝宝从现在起就开始适应和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相处,等到她上幼儿园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假日里让妈妈请些朋友或同事带着孩子来串门,你一定要抓住机会,让孩子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出现她在玩的时候对别的小朋友不够友好的事时,你一定要鼓励她和小朋友一起玩;发现她对别的小朋友不够友好、不拿出玩具来,就要好言相劝,帮助她和小朋友一块儿玩她的玩具,让她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次数多了,她也会改的。
2、和老人谈谈独生子女环境单调,与人交往少的问题,理解孩子将来还是得走上社会的,不能太保护,要逐渐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让她到集体生活中能尽快地适应。
3、让老人家带她到朋友家去串门,在比较陌生的环境中,锻炼她的社交能力。有时她会受到小朋友的热情接待,会使她回过头来想自己的问题(不借玩具给别人玩),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她就会改了。
4、请老人家给孩子讲有关合作、分享、同情的故事,对孩子的社交行为会有好处。这些故事老人可能是有的。如果没有,你可以为她编一些。
早教科普:培养宝宝乐观开朗的性格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早期教育是对婴幼儿进行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早教科普:培养宝宝乐观开朗的性格”,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乐观开朗的性格又是一种心理状态,还是一种性格品质。根据研究表明,性格开朗的人不仅身体健康(患病率低于内向抑郁者),而且婚姻往往比较成功,事业上也较顺利。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具有这种正面性格呢?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塔尼可博士提出如下建议:
1、勿对宝宝子控制过严
作为父母,一定不要对宝宝放任不管、任其发展,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
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喜欢交际的宝宝大多性格内向,因为经常可能感到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人际交往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3、教会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和其他人和谐相处的人内心世界较为阳光。爸爸妈妈不妨带宝宝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宝宝首先得学会跟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融洽相处,跟亲戚朋友融洽相处。此外,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势利卑下,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4、物质生活避免奢华
物质生活的过度享受会使得宝宝产生一种贪婪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获得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高兴。
5、让孩子爱好广泛
一个宝宝假如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拥有长久的快乐感觉。想想看:只喜欢看电视的宝宝一旦晚上没有合适的节目时,心头必然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电视时爱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乐在其中。
6、引导孩子学会摆脱困境
即便是天性外向的人也不会事事顺利如意,没有人能“永远的快乐”。爸爸妈妈最好在宝宝很小时就着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忍耐,或在逆境降临之时寻求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7、创建快乐的家庭气氛
家庭的环境,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宝宝性格的形成有相当大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现实,宝宝在最初学说话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见,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孩子。
总结:乐观的性格有很多好处,比如身体健康,婚姻成功,事业顺利等等。那怎么培养宝宝的乐观性格呢?要创建快乐的家庭气氛,引导孩子学会摆脱困境,教会孩子与人融洽相处,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等等,这样有利于孩子成长。
早教知识大全:宝宝的好性格从小培养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早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早教知识大全:宝宝的好性格从小培养”,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很多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当作自己的目标,但是实际上做起来却有不少困惑,孩子的性格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家长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着手做起?下面有请儿童心理学家为您解答——
专家指出:孩子的性格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养成一个开朗、坚强的性格,会让宝宝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今后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家长注意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给孩子一个美丽的环境
☆如果是男孩,家长不妨在他的房间的墙壁上悬挂一个小篮框,这样宝宝可以经常弹跳,用皮球投篮;
☆给孩子在墙壁上挂一些他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欢乐的照片,让他时刻生活在一个亲情的环境中;
☆在墙角放上一杆球拍或者足球,这样孩子运动的机会就会增加;
☆可以在墙壁上贴一些色彩鲜艳的风景画或者小动物的图片,这样会唤起孩子对自然界的热爱;
☆家长注意的装修房子的时候,在墙壁上喷上颜色鲜艳的漆,给宝宝一个明亮美好的环境。
让音乐伴随宝宝的成长
☆多给孩子听一些富有动感的音乐,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随着节拍任意摆动;
☆如果有孩子很喜欢看的动画片,家长可以让动画片中的配乐曲目陪伴孩子一起玩耍;
☆如果想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家长首先要做一个热爱音乐的人。
守护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孩子想尝尝自己的脚趾,妈妈千万不要去阻止他,我们的任务只是先把他的脚洗干净;
☆孩子去做客,把别人家的抽屉打开,这时候妈妈不要只顾着自己笑个不停;
☆孩子可能会把手指伸进家里所有的小洞洞,妈妈也不要喝止,只要之前确定没有危险就可以;
☆孩子到了两三岁,可能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妈妈要认真回答,如果答不上,千万别敷衍搪塞孩子;
亲子早教网早教网(www.zj09.com)提醒您:家长平时要从小事做起,注意培养孩子的性格,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做好自己,因为再多的培养,都不如一个好家长。
了解加盟信息尽请关注亲子早教网早教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