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对孩子的好处
2021-04-19 童话故事对孩子的好处 童话故事对孩子的影响 对入学准备的理解绘画:对孩子最好的启迪。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绘画:对孩子最好的启迪”,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我从四岁的儿子手里拿过他画的画时,一时竟然惊呆了,他画得那么逼真。这是一辆蒸汽机车车头,有五个大动轮,前面的小轮子是引导轮,锅炉两边有挡烟板,驾驶室里火车司机探出头来瞭望,烟囱冒着浓烟。儿子看我没说什么,就指着这幅画说:“爸爸你看,还有排障器呢。”果然,车头前下部的排障器凸出着,还被涂成了红色。当然,画上也有疏漏,水箱画得短了些,有些不协调,但水箱上涂着的路徽儿子没有忘记画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儿子的绘画作品。
接着,儿子当着我的面开始画车站,有信号灯,有扳道房,有站台,有运转室,还有旅客候车室。儿子的想象力发挥得恰到好处。
儿子上小学以后,在绘画方面很有长进,他所画的《忙碌的火车站》参加了全市小学生绘画展览并获了奖。
我不由得想起我小时候画汽车的情景来。那堂图画课要求画汽车。那时我在农村,很少能见到汽车,但当教师的爸爸经常给我买画册,而我特别愿意看画册上的汽车,因此,我对汽车的形象还不算陌生。在全班我画的汽车最逼真,被老师贴在学习园地里,供同学们欣赏。
我是铁路职工,对火车有深厚的感情,因此,也愿意买有火车图案的书给儿子看,有意识地引导他画火车。除此之外,我在领儿子坐火车外出时,也不忘给他讲火车的构造。这都大大激发了他爱画火车的热情。
我画汽车画得像,儿子画火车画得像,殊途同归,父子俩的成功都不是得益于早慧,而是得益于多观察,多琢磨。
图画的内容是孩子兴趣的反映。根据对儿童图画的分析,可以推断出他的观察能力以及认识事物的本领。这些一方面来自家长的引导,另一方面来自于客观环境的熏陶。孩子在自由时间,在家里所画的画,可以判断孩子对绘画的倾向和爱好。根据孩子所绘的一些图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聪明伶俐,成人成才,那么,不妨从小就引导孩子接触一下绘画,即使将来不希望他当画家。因为绘画既能培养孩子对外部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又能锻炼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表现力,有利于孩子把空间想象与现实景物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对孩子智力的最好启迪。
相关推荐
孩子学绘画的好处
一定要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孩子学绘画的好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绘画是眼、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在绘画活动中,要将感知到的具体形象,通过眼睛认真观察,经过分析、比较找出主要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出来,做到视有所感、脑有所思、手有所致。这种绘画有利于智力的培养(掌握正确的观察、思维方法)和表现技能的提高。
知识不等于智力,重要的应是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绘画与锻炼这几种能力的关系都很密切。在绘画中,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记忆、比较发展认识能力;通过分析、概括、取舍发展思维能力;通过联想、虚构发展创造能力。当然,几种能力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的,一个人完成一件工作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为了叙述方便,下面分别讲一讲怎样通过绘画培养这几种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进发创造力的基础。当然观察不是随便一看,心理学上称有意的、有计划的视知觉活动。各种工作都离不开观察。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时,对其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画家齐白石说:“吾画虾数十年使得其神。”他用水缸养虾置于案头,每时每刻注意细致观察虾的各种动态,才把虾画“活”了。孩子的学习也和观察有直接关系,观察能力强的孩子读写能力也强,容易分辨字形笔划的细致差别。孩子作文内容丰富,描写生动,与他从小学会观察有很大关系。
我们应创造条件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生活。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哪里有他们自己的乐趣,他们观察得就认真、仔细,画出来的画就越具体、生动。孩子会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把这些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就是《观察日记》。可以做景物的观察,如季节的种种变化(春、夏、秋、冬、风、晴、雨、雪),时间的变化(早晨、中午、晚上)。孩子到公园去观察树的四季变化、水面的波纹、亭榭和远山等自然景色。在节假日,有大的活动场面,让孩子现场观察,做到整体观察看气氛,局部观察看特征。动物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个性突出的大象、长颈鹿、猴子往往最吸引孩子。可到动物园去观察它们的不同形态、不同生活习性。孩子会把它们比作人的家庭(爸爸、妈妈的孩子),画的动物就显得活泼可爱,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绘制动物故事。
孩子对画人感到比较困难,虽然每天和人接触最多、最熟悉,但往往熟视无睹,不太注意,所以画出的人没有特点差别。可以引导孩子从家里人观察起。人的外貌,在穿衣上就有很多不同,只要他细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人的千差万别,当然孩子对人的观察不可能细致到相貌和表情特征。儿童绘画时期,只要画出不同人的衣服、发型区别就行了。
孩子在观察中,注意力不易集中。为了提高观察效果,观察前可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观察,边看边提问题。观察内容的选择、深浅的要求应根据孩子年龄水平而定,低幼年龄浅显些,简单些,学会以后再逐渐复杂些。有的需要反复观察,加深认识。可以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的观察。还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让孩子分辨事物的相同与不同。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的。他的老师对他说:“你别以为画蛋容易,其实一千个鸡蛋中没有两个是相同的。”这就是要他学会观察与比较。我们指导孩子观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入手。家里的生活用具(家具、瓶罐、盒子、锅盆等)形状很单纯,还有适合的几何形体(方体、圆柱体、锥体等),都可以培养孩子认识物体的概括能力。当然,孩子画个物件总伴有自己的感想,如妈妈的书包、爸爸的书桌、我的玩具、我的家。静止的物件带上感情的色彩,就生动起来了。
2、记忆能力。观察的目的是为了积累,人类的智慧正是不断积累知识的结果。积累知识又离不开记忆。绘画的语言是形象,形象的积累也靠记忆。许多作家、画家、演员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记忆能力,能对瞬息呈现的人物景象在写作、绘画和表演中准确地再现出来,这是他们在长期的观察中练出了惊人的形象记忆力。如画家的舞蹈速写,舞蹈演员的动作是那样迅速,不断地变换,画家的速写技巧即使再熟练也赶不上,只依靠眼睛看是无从下笔的,必须在熟悉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靠脑子记忆画出来。
中国绘画传统很强调画家的“默画”能力,有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画家顾闳中一连几夜在韩熙载家窗外偷看他和客人、侍女、姬妾的行乐情景后绘制出来的,显示了画家精深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儿童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的,他们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无意识的记忆。他不是有目的地去记一样东西,而是自然而然记住了。对孩子来说,记忆的效果好坏,一受外界事物特点的影响,直观的、形象的、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住;二受孩子兴趣的支配,有浓厚兴趣的事物容易记住。
训练孩子的形象记忆力,“默画”是一个好办法。让他观察后默画他感兴趣的东西,或看图画书讲故事后默画下来,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他脑子里会贮存丰富的形象,要画什么就会感到非常自由。而画临摹画养成习惯的孩子,只能照画本画,离开画本就画不出来,缺乏的正是这种形象记忆能力。
对孩子智力的培养——绘画篇
1.绘画给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运用鲜艳的色彩对幼儿的房间进行布置。同时也可种些花草,养些小动物。多为他创造观察、探索周围世界的机会。
2.绘画培养幼儿多观察多动手的习惯:你可以放心地让幼儿东摸摸,西看看,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不断发展。通常,绘画为了“复习”获取的新知识会主动地将观察到的事物画下来。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对事物又会有新的认识,这样就形成了幼儿智力发展的良好循环。
3.绘画时用言语激发想象力:多给绘画讲故事,可照着绘画书边讲边看,也可给他讲报纸杂志上的故事,幼儿可以一边听着家长绘声绘色的叙述,一边在大脑里勾勒出故事情景的画面。
4.绘画时不要随意责怪孩子:当他在聚精会神地绘画时,难免会把衣服弄脏。遇上这种情况,有奥妙为你分担,你就能尽管放手让他去绘画了。千万别随意责怪他,要知道孩子的积极性一旦被挫伤后,想再度培养起他的兴趣会变得十分困难。
5.绘画时要尊重孩子的主见:不要将成人世界的认知强加于幼儿。在幼儿时时,你不必提醒他太阳应该是红色的。太多束缚往往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案例:绘画对孩子最好的启迪
我从四岁的儿子手里拿过他画的画时,一时竟然惊呆了,他画得那么逼真。这是一辆蒸汽机车车头,有五个大动轮,前面的小轮子是引导轮,锅炉两边有挡烟板,驾驶室里火车司机探出头来瞭望,烟囱冒着浓烟。儿子看我没说什么,就指着这幅画说:“爸爸你看,还有排障器呢。”果然,车头前下部的排障器凸出着,还被涂成了红色。当然,画上也有疏漏,水箱画得短了些,有些不协调,但水箱上涂着的路徽儿子没有忘记画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儿子的绘画作品。
接着,儿子当着我的面开始画车站,有信号灯,有扳道房,有站台,有运转室,还有旅客候车室。儿子的想象力发挥得恰到好处。
儿子上小学以后,在绘画方面很有长进,他所画的《忙碌的火车站》参加了全市小学生绘画展览并获了奖。
我不由得想起我小时候画汽车的情景来。那堂图画课要求画汽车。那时我在农村,很少能见到汽车,但当教师的爸爸经常给我买画册,而我特别愿意看画册上的汽车,因此,我对汽车的形象还不算陌生。在全班我画的汽车最逼真,被老师贴在学习园地里,供同学们欣赏。
我是铁路职工,对火车有深厚的感情,因此,也愿意买有火车图案的书给儿子看,有意识地引导他画火车。除此之外,我在领儿子坐火车外出时,也不忘给他讲火车的构造。这都大大激发了他爱画火车的热情。
我画汽车画得像,儿子画火车画得像,殊途同归,父子俩的成功都不是得益于早慧,而是得益于多观察,多琢磨。
对待孩子绘画的十大禁忌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早期教育中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待孩子绘画的十大禁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当孩子绘画时,不停嘴地在一旁评论;
2、追究每个细节是否合乎现实,并要求立即更正;
3、当孩子要求绘画用具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的价格,不要浪费;
4、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为害怕批评而放弃绘画;
5、当孩子把作品送给父母观赏时,不愿痛快地进行表扬,总要重复“不要骄傲”之类的话;
6、要求孩子达到尚无能力达到的绘画技巧;
7、不恰当地总是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你看人家×××比你画得更好”,以为可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
8、过早地把孩子送去学画成人画,束缚其自有的丰富想像力;
9、因为画技尚不成熟而对孩子当面讽刺挖苦;
10、未经同意擅自处理孩子喜爱的作品;如果你不幸选择了“是”,那么你在对待孩子绘画方面真的应该“补课”了。
父母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
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
·当孩子绘画时,不停嘴地在一旁评论;
·追究每个细节是否合乎现实,并要求立即更正;
·当孩子要求绘画用具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的价格,不要浪费;
·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为害怕批评而放弃绘画;
·当孩子把作品送给父母观赏时,不愿痛快地进行表扬,总要重复“不要骄傲”之类的话;
·要求孩子达到尚无能力达到的绘画技巧;
·不恰当地总是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你看人家×××比你画得更好”,以为可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
·过早地把孩子送去学画成人画,束缚其自有的丰富想像力;
·因为画技尚不成熟而对孩子当面讽刺挖苦;
·未经同意擅自处理孩子喜爱的作品;
如果你不幸选择了“是”,那么你在对待孩子绘画方面真的应该“补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