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入学准备
2020-11-11 上幼儿园入学准备 幼儿园上小学入学准备 幼儿园的入学准备顺顺上幼儿园的困惑(下)。
圆圆去年9月份入园至今早晨会小哭闹一会儿,幼儿园的痛苦可以体会,我记得刚上班的时候一坐半天是多么的痛苦和难熬。从这点看和观察,一些内向或者老人看护大的孩子由于缺乏室外活动和不爱运动反而爱上幼儿园。
不会是你的孩子一个人睡不着觉,由于室外活动的缺乏,孩子们都不会疲劳,大多数的孩子都睡不着。老师在评语上常写着:某某小朋友午睡很好,孩子们都会觉得奇怪。我的孩子说:“老师看不见我,要是老师来了就闭眼装睡觉。”
我的孩子尿了裤子老师都给换,但是仔细问她什么时候尿的,她说中午,问她老师什么时候换的,回答晚上吃完饭,再问她为什么,回答不敢说,老师看不见,每天晚饭后老师把我们的裤子摸一遍。由此可见孩子们在幼儿园怎么可能象家里一样舒适自由呢?
但是我反对指责老师,实际上她们真的挺辛苦,态度严厉一些、活动量少也有苦衷,如果决定上幼儿园我的体会是减少孩子在家的舒适感,少点零食,少点呵护,粗放一些,疏忽一点对入园都有益。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顺顺上幼儿园的困惑(中)
又是一年开学季,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点,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开学前夕去做一些准备,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开学的生活,还有哪些让你觉得学到了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顺顺上幼儿园的困惑(中)”,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我女儿两岁三个月了。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送她去幼儿园的打算。一来我是觉得女儿尚小,吃饭还不能完全自立。二来现在带她的阿姨也不错。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我有一种隐隐的担心,担心女儿和我小时候一样,不适应幼儿园生活。
我是四个月大时进的托儿所,按说应该很适应集体生活,但在我的记忆中,我去,托儿所,没有一天开心过,象顺顺一样,每天大哭不止,中午从来没有午睡过,也从来没吃饱过。因为在,托儿所,里太,孤僻,,什么演出啊,活动啊从来没我的份。我习惯了别人午睡的时候想心事,有时还趁阿姨不备,越过围栏去找妈妈,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5岁,父母觉得可以让我自己脖子上挎着钥匙独自在家了,便不再逼着我去幼儿园。我那时的感觉真的是解放了。没事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插上房门,大声地唱,由着想象拿笔乱画,要么就是组织楼里的孩子做各种能想到的游戏,那时是我幼时最快乐的记忆,而去幼儿园的记忆除了每天抱着妈妈的大腿大哭,被无可奈何急着要上班的妈妈狠心推开的痛苦记忆,真的是找不到一丝一毫快乐的影子。由于有了独自在家两年的独立经历,我练就了一副好嗓子,画的一笔好画(非专业),通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因为那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当我闭着眼睛佯装午睡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灌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阿姨没有时间和耐心给我讲解,那时父母忙着要养一大家子人也无暇顾及,但父母买了一整套的书放在家里,供我独自在家时消磨时间。自由自在的独自在家的两年锻炼了我,用当今育儿最时髦的话,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及社会交往能力等等都很好。离开了幼儿园,我便一路高奏凯歌。
从我个人的经历,对上幼儿园不抱好感,但有时我会想,长达5年的时间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个人气质原因,还是那时的阿姨不懂育儿压抑了我的个性使我不喜欢幼儿园?所幸那时一家好几个孩子,我不缺少玩伴,但女儿可没有我幸运,如果她不上幼儿园,她去那里找玩伴呢?
uchongchong的回复:
看到孩子可怜的样子,忽然想到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经历。每次去,都坚持大哭,有时哭的老师没办法,带上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把我送回舅舅的办公室。当时确实感觉上幼儿园是件痛苦的事,因为我是跟姥姥和舅舅长大的,性格极端内向,自己被姥姥反锁在家里独自玩才是自得其乐的事情。而到了幼儿园,完全不知怎么和小朋友和老师相处,听不懂老师说什么,受小朋友的欺负,所以,不愿意上幼儿园。最后舅舅和姥姥妥协了,不再送我去,但是,我内向的性格也持续了二十几年一直到上班,又不得不融入这个大环境,还是少不了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明显的由于性格上的缺陷很多地方起步都比别人晚很多。
我的儿子快两岁了,现在我特别注重他性格的发展倾向。因为现在也是我的妈妈在带他,宠爱他的家人很多。有时的老师有虐待倾向,使我从小就害怕师长!但如果是因为孩子自身性格的原因使他一时适应不了这个环境,那我会坚持送他去,而且会从更多方面入手,改变孩子内向的心理,让他在小朋友的环境里如鱼得水。
顺顺上幼儿园的困惑(下)
怎样让孩子顺利入幼儿园
友:孩子上幼儿园,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变动。由于陌生人焦虑(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焦虑(怕陌生环境),孩子有剧烈的情绪反应(大哭、嗓子哭哑了)。怎么办?
茅于燕:孩子上幼儿园,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变动。由于陌生人焦虑(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焦虑(怕陌生环境),孩子有剧烈的情绪反应(大哭、嗓子哭哑了)是很自然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有。
现在问题是如何减轻这种反应,和缩短这种反应的时间(有的孩子要一两个月)。
你的孩子已经两岁半了,又是一个活泼开朗、爱学新东西的好孩子,估计适应新环境不会太难(有一点攻击行为,到集体环境去生活,会改好)。
下面提几点,仅供参考:
一、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是心理准备:
1、把她带到幼儿园去看看,但不离开他,有亲人在,她有安全感。几次以后,再和她一起去,和她一起玩玩里面的滑梯、小秋千等大型玩具,领她看看活动室、厕所、卧室(如果有的话),消除一点对环境的陌生感;
2、让她见见这个班的老师,老师再对她说几句话,这有很大作用。再看看同班的小朋友,最好也让她和他们在一起5分钟—10分钟,消除对老师和小朋友的陌生感。这时,亲人可以离她远一点,但可以看得到,逐渐离开她;
3、有时和她一起看看有关幼儿园的图画书或儿童电视节目,让她大概知道儿童在一起干些什么,也是消除环境、人物的陌生感的好方法。
二、让她带一两件经常玩的玩具到幼儿园去,这使她产生一种心理安慰,有助于减轻陌生感。
三、切忌经常去看望,否则她会每分钟都等待,反而更难适应,更痛苦。
四、不要在她回来以后表示过分的关心,好像她是从受委屈的环境中回来的,以后就更不想去了。
五、一开始上了幼儿园,就不要轻易不送去,因为这样做,她会找理由不去,甚至真的不舒服了。当然,如果有病,一定不送,等她完全好了,她也愿意去了,再送。这次送,也要做好准备工作,否则她还会不适应,不过,不用那么多天了。
六、不要怕她哭,事实上像你说的“哭了一个小时、嗓子都哭哑了”的情况并不多,可能是因为没做好准备工作的缘故。如果她哭了,由已经认识的老师来哄她,给她玩具玩,她不会没完没了的哭的,老师有经验,也是爱孩子的,应该信任她们。
养男孩的困惑(下)
轩儿妈,星星小的时候我的想法跟你一样,绝不跟星星买枪之类的玩具,原因也和你一样,觉得这玩意儿会使孩子有暴力倾向,星星的第一把枪是他奶奶送的,为此,我耿耿于怀了好长时间呢。
现在我不这样想了,其实这些玩具在孩子眼里永远只是一个玩具,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用它来玩游戏,远没有我们想的暴力、战争这么长远这么复杂。我们的孩子的爸爸们的童年是一个物质生活缺乏的年代,谁没有玩过自制的手枪、小刀,都没少看战争片,也没有谁长大有暴力、战争倾向,成长为希特勒啊,男孩子天性就是如此,我们不可能强迫和女孩子一样去玩洋娃娃或毛绒绒的小动物或者只会看书、下棋,只能静不会动,而用体育运动来消耗孩子这种过剩的精力,似乎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还早了一点。
而且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这类玩具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敢、谋略、合作、创造等能力呢。况且,远离战争永远和平也只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一些武器的作用、知识也没什么坏处,要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要想我们国家的强大,还真得靠这帮小崽子们呢,不仅仅是经济建设,还有军事、科技的发展也犹为重要呢。哈哈,话说大了,扯远了。不过,听说这几天上海有比例航空母舰展,我真打算带星星去看呢,一来为增长他的知识和见识,二来就是为他上爱国主义的课,告诉他航空母舰在保卫国家中的重要意义,还要让他知道我们国家的科技至今造不出航空母舰,让他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养男孩的困惑(上)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许多同学都会在开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养男孩的困惑(上)》,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了诸位的贴,我第一句想说的就是为什么大家那么害怕自己的男孩玩娃娃?
我很喜欢看金瓜玩娃娃(注:不是他姐姐娃娃),看他想办法给娃娃脱衣服,然后带着娃娃跟他一起去BATHROOM洗澡,看见他仔细地给娃娃的每个地方都洗得干干净净,还对娃娃小心翼翼,呵护有加……那样子真的让我觉得儿子好温柔好可爱。玩具娃娃真的是培养宝宝爱护小生命的最佳教具,尽管玩具娃娃本无生命,但在孩子的眼里它却活灵活现,用它孩子学着照顾人,学着去爱,去珍惜,还可以训练动手能力比如穿衣扣扣等等。男孩子就不需要学习疼爱幼小的孩子吗?将来男孩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他是那样细致温婉地对待孩子,你能说他好可怕吗?说他变态吗?
我觉得不让男孩玩玩具娃娃,真是个误区。
泰德也非常爱玩枪,我的做法是尽量少买这样的玩具,如果实在需要,家里备一枝水枪或气枪就够了。玩的时候教导他不要对着人“啪啪”告诉他枪事实上是非常危险的武器。
对于电视节目,我认为父母十分有必要为孩子作检选,暴力的东西的确不应该看!现在孩子所处的时代跟我们那时不一样,我们小时候的电视节目没有那么多暴力的东西;而现在电视已披上了商业化的外衣,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极力制作刺激、暴力、低级、噱头的东西,如果不严禁孩子看这些电视节目,后果难以设想。就算现在儿童电视节目,常常宣扬正义的人可以狠狠打恶人,然而在孩子的意识里,在孩子的世界里,面对那么复杂的现实,孩子如果能判断好人坏人?
养男孩的困惑(中)
让宝宝顺利过度到幼儿园生活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同学们都会为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做一些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快速做好入学准备小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宝宝顺利过度到幼儿园生活,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萱宝儿上幼儿园已经有半个月了,这半个月,妈妈没有办法扑捉到宝贝的很多趣事,再加上最近很忙,所以真不知道日记该怎么写下去!
萱宝儿上幼儿园后,我就开始学车、健身、给家里大扫除,每天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只有偶尔闲下来的时候才会想到“萱宝儿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还是会有心被掏空的感觉,只是很少!相信萱宝儿在幼儿园也一样,没有妈妈在身边,也会感到心里空落落的,但小家伙的表现一直让妈妈很放心,她一定也在积极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打电话的时候也会详细的说到冯译萱的变化~
比如说,萱宝儿从一开始上幼儿园需要妈妈偷偷跑掉到后来的带着情绪看着妈妈离开,到最近这两天安然的看着妈妈离开,我相信再过几天,宝贝一定会开心的和妈妈说“byebye~!”还有萱宝儿的饭量,老师也说从一开始的不好好吃,到现在和别的小朋友吃的差不多了,睡眠啊、和小朋友的互动啊都在慢慢变好~我很欣慰萱宝儿用了很短的时间做了过度,没有让妈妈为难~
最近还会在家唱起幼儿园教的儿歌,边唱边拍着小手,有模有样的,之前在家里时,我给她念儿歌她从来都不跟着学,看样子老师还是有老师的优势,哈哈~
对于萱宝儿和妈妈来说,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晚上去接宝贝时见面的那一瞬间,小家伙开心的笑着,张开双臂就扑了过来,真的很想紧紧抱着她,亲亲她。。。
前几天有个早上,萱宝儿起来不愿意去幼儿园,我就说:“爸爸、妈妈要上班,萱宝儿也要上学,所有的小朋友都要上学,是不是,爸爸妈妈上班挣钱给萱宝儿买好吃的、买漂亮衣服好不好?”“好!”“那萱宝儿上学挣钱干什么?”“给爸爸妈妈买好吃的!”听到这样的回答别提心里有多甜了,晚上跟爸爸说起这段对话的时候,爸爸高兴地举起萱宝儿说:“真是咱家的心肝宝贝!”
困惑
你的孩子发展的非常好,这是秩序感的问题,很正常,请不要担心。
外在秩序的养成,在孩子出生到三岁期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并要求别人去实践。三岁以前的孩子对外在秩序的要求有:场所、顺序、拥有物、习惯、约定。
当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时,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秩序被破坏时,孩子的精神会因此不循和乱发脾气。
因此,此时不打扰孩子并不单纯是顺着他,而是顺应孩子心理的发展。
yangqin的回复:
三岁以前的孩子几乎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建构自己各项身体的技能,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能自己穿衣、吃饭、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蒙台梭利博士说:“他们就象一个充满信心的英雄”——这段话是否对你有参考作用呢?
霖霖妈的回复:
好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有这个阶段,霖霖也是。有一天晚上,他把玩具扔到了床上,但床上当时有好多东西,他爸爸不让他上,就帮他把玩具够下来,他又扔上去,并自己往床上爬去够。他爸爸又帮他取下来,他就又扔上去。如此几次,他就不干了,一边大哭一边说坏爸爸。
隽隽自立能力挺强,这没什么不好,他想自己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好了,没必要凡事都要代劳。如果遇到什么事他不讲道理或做的不对,这个时候大人千万不能强制性地教育他,会适得其反的。最好是由另外一个人把话题引开,或者语气柔和地对他说好孩子该怎样做。
1ounce的回复:
我也认为是秩序感,是好事!只要不发生危险,让他自由发挥吧!放牛吃草:)
宝宝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七个生活技能
一、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托班都有规定的作息时间,宝宝可不能像在家里那样,想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玩游戏都自作主张,在托班可得听从老师的安排,按照作息制度和要求来做。
训练方法;父母可以先和老师沟通一下,在家里模拟一份作息时间表,比如,早上7:15分起床,7:30吃早饭:8:00开始学习和游戏,在家里大人可以教宝宝一些简单易学的儿歌,或者和宝宝起做游戏:11:30午餐:12:00自由活动,12:30午睡:14:30起床;15:00点心,15:30游戏,看书:17:30等爸爸下班吃晚饭。
合格标准:宝宝能基本上按照你制订的时间表按时进餐、睡眠、盥洗、玩耍娱乐。
小建议:可能刚开始,宝宝会不习惯,这时大人可以和宝宝来个小小的竞赛,以身作则,慢慢引导宝宝适应这样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培养他养成一个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二、自己喝水吃饭
在托班没有妈妈、奶奶或是阿姨追着你喂饭,吃饭的时间就只能吃饭,还得自己动手,所以入托之前掌握自己吃饭喝水的技能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辛苦了老师不说,宝宝的肚子还会经常唱空城计。
训练方法:给宝宝个一自己尝试的机会,准备一套充满童趣的碗勺、水杯,这可以增加他尝试的兴趣。训练宝宝吃饭的时候,首先得教会宝宝拿勺子。一般而言,两岁左右的宝宝手指的抓握能力已经发育得很好了,鼓励他用小勺子盛起少量的饭粒,再慢慢地将食物送到嘴里。喝水也是如此,先用塑料杯子,水倒得少一点,父母可以先手把手地帮宝宝控制好杯子的倾斜度,久而久之,宝宝就会自己控制了。
合格标准:宝宝可以拿小勺子吃饭,会用小水杯。
小建议:有的宝宝喜欢吃饭的时候玩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并不是个一好习惯。父母可以和宝宝来个“约法三章”,吃饭和游戏是两个时间段做的事情,不可以同时进行,违反规定就不是乖宝宝了哦。
三、自己解决大小便
宝宝的大小便问题一般过了18个月就该训练了,如果宝宝想要大小便还不能告诉大人,或者还在使用纸尿裤,那就要注意了。托班里的老师没有太多时间替宝宝换纸尿裤,而且把裤子尿湿也是一件很羞的事情哦,所以赶紧趁入托前来一个特训吧。
训练方法:如果以前你上卫生间时从没让小家伙“陪伴”,那么现在是时候了,让他和你一起进卫生间,“实习”如何上厕所,你可以边“解决问题”边向宝宝现场解说。如果宝宝不具备自己如厕的能力可以慢慢训练,但怎么着,也得让他具备想要便便就告诉大人的能力。
合格标准:宝宝可以初步控制大小便,同时在便便前会有意识,并告诉大人。如厕结束后,自己会拉裤子。
小建议:如果宝宝在如厕训练中失败,千万不要责怪,宝宝太小,“意外”免不了,一旦意外发生,你最好冷静地、替宝宝擦洗干净,努力将“意外”最小化。
四、学会独立入睡
在托班吃完饭就要午睡一会,时间一般为两个小时。许多宝宝在家里往往要大人抱着、哄着才能入睡,因此宝宝入托后会不适应,到午睡时间就特别想妈妈,所以入托之前妈妈应培养孩子独立入睡。
训练方法:首先父母要创造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等宝宝进屋上床了,父母不要立即离开,可以坐在门口,让宝宝觉得你并没有离他而去,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如果宝宝在床上玩闹不肯睡觉,父母应平心静气地告诉他,这个时候只能在床上睡觉,不能再做别的事情了,千万不要大声嚷嚷或者训斥孩子。
合格标准:宝宝在熄灯之后可以独自安静入睡。
小建议:如果宝宝的哭闹让你心软,破例答应孩子的要求,那么接下来等待你的,将是每个夜晚的“睡前战争”。所以有的时候父母需要一点“铁石心肠”。
五、自己穿脱衣服
午睡后能否自己穿衣服是宝宝自理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多数宝宝脱衣服睡觉没有问题,可穿起衣服就笑料百出:穿错鞋、穿错裤子、穿反了、漏系了一个扣子……
训练方法:父母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比较容易穿脱的衣服,并告诉宝宝穿脱衣服的顺序,让宝宝模仿你,然后自己尝试。另外,宝宝鞋子的大小也要合适,如果宝宝还不能很好地掌握系鞋带的技巧,那么不妨先给宝宝换上有搭扣的鞋子,方便宝宝刚入托时自己穿脱。
合格标准:不要求速度,但能准确地将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穿好,不依靠大人的帮忙。
小建议:对于年龄小的宝宝,父母可以适当地为他多准备几套衣裤,以便宝宝拉拉尿、呕吐时更换。 六、自己盥洗
宝宝喜欢玩,常常把自己的小手小脸弄得很脏,如果自己不会简单的盥洗,就只能做“小邋遢”了。
训练方法:宝宝喜欢玩水,常常把洗手当作玩水,父母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游戏中教宝宝学会洗手洗脸。当然在这之前,妈妈需要把盥洗的程序耐心地告诉宝宝,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儿歌的形式来帮助宝宝记忆。
合格标准:宝宝可以按照盥洗的顺序收取盥洗用具,并完成洗漱。
小建议:在开始训练的时候,父母可以与宝宝同步进行,加入宝宝的“玩水”游戏中,亲子娱乐的同时还可以让宝宝多个学习模仿的榜样。
七、表达自己
托班老师要照看这么多小朋友,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揣测宝宝心思,宝宝饿了,渴了,要上厕所了……都要学会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意愿。
训练方法:平时可有意识地让宝宝做些这方面的练习。“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告诉宝宝,当自己需要老师帮助的时候就要大声向老师说出来,特别是当身体不舒服时会说出来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合格标准:宝宝会主动向你“汇报”生活上的一些需要、趣事。
小建议:并不一定要等到宝宝不舒服了才要跟大人汇报,平时宝宝遇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与你沟通,“今天宝宝玩了什么游戏?”“午饭,奶奶做什么给你吃了?”“为什么哭鼻子啊?”良好的自我表达就是在平时的亲子沟通间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