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入学准备
2020-11-05 上幼儿园入学准备 幼儿园上小学入学准备 幼儿园中大班入学准备顺顺上幼儿园的困惑(中)。
又是一年开学季,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点,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开学前夕去做一些准备,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开学的生活,还有哪些让你觉得学到了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顺顺上幼儿园的困惑(中)”,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我女儿两岁三个月了。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送她去幼儿园的打算。一来我是觉得女儿尚小,吃饭还不能完全自立。二来现在带她的阿姨也不错。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我有一种隐隐的担心,担心女儿和我小时候一样,不适应幼儿园生活。
我是四个月大时进的托儿所,按说应该很适应集体生活,但在我的记忆中,我去,托儿所,没有一天开心过,象顺顺一样,每天大哭不止,中午从来没有午睡过,也从来没吃饱过。因为在,托儿所,里太,孤僻,,什么演出啊,活动啊从来没我的份。我习惯了别人午睡的时候想心事,有时还趁阿姨不备,越过围栏去找妈妈,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5岁,父母觉得可以让我自己脖子上挎着钥匙独自在家了,便不再逼着我去幼儿园。我那时的感觉真的是解放了。没事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插上房门,大声地唱,由着想象拿笔乱画,要么就是组织楼里的孩子做各种能想到的游戏,那时是我幼时最快乐的记忆,而去幼儿园的记忆除了每天抱着妈妈的大腿大哭,被无可奈何急着要上班的妈妈狠心推开的痛苦记忆,真的是找不到一丝一毫快乐的影子。由于有了独自在家两年的独立经历,我练就了一副好嗓子,画的一笔好画(非专业),通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因为那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当我闭着眼睛佯装午睡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灌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阿姨没有时间和耐心给我讲解,那时父母忙着要养一大家子人也无暇顾及,但父母买了一整套的书放在家里,供我独自在家时消磨时间。自由自在的独自在家的两年锻炼了我,用当今育儿最时髦的话,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及社会交往能力等等都很好。离开了幼儿园,我便一路高奏凯歌。
从我个人的经历,对上幼儿园不抱好感,但有时我会想,长达5年的时间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个人气质原因,还是那时的阿姨不懂育儿压抑了我的个性使我不喜欢幼儿园?所幸那时一家好几个孩子,我不缺少玩伴,但女儿可没有我幸运,如果她不上幼儿园,她去那里找玩伴呢?
uchongchong的回复:
看到孩子可怜的样子,忽然想到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经历。每次去,都坚持大哭,有时哭的老师没办法,带上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把我送回舅舅的办公室。当时确实感觉上幼儿园是件痛苦的事,因为我是跟姥姥和舅舅长大的,性格极端内向,自己被姥姥反锁在家里独自玩才是自得其乐的事情。而到了幼儿园,完全不知怎么和小朋友和老师相处,听不懂老师说什么,受小朋友的欺负,所以,不愿意上幼儿园。最后舅舅和姥姥妥协了,不再送我去,但是,我内向的性格也持续了二十几年一直到上班,又不得不融入这个大环境,还是少不了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明显的由于性格上的缺陷很多地方起步都比别人晚很多。Zj09.CoM
我的儿子快两岁了,现在我特别注重他性格的发展倾向。因为现在也是我的妈妈在带他,宠爱他的家人很多。有时的老师有虐待倾向,使我从小就害怕师长!但如果是因为孩子自身性格的原因使他一时适应不了这个环境,那我会坚持送他去,而且会从更多方面入手,改变孩子内向的心理,让他在小朋友的环境里如鱼得水。
顺顺上幼儿园的困惑(下)
延伸阅读
顺顺上幼儿园的困惑(下)
圆圆去年9月份入园至今早晨会小哭闹一会儿,幼儿园的痛苦可以体会,我记得刚上班的时候一坐半天是多么的痛苦和难熬。从这点看和观察,一些内向或者老人看护大的孩子由于缺乏室外活动和不爱运动反而爱上幼儿园。
不会是你的孩子一个人睡不着觉,由于室外活动的缺乏,孩子们都不会疲劳,大多数的孩子都睡不着。老师在评语上常写着:某某小朋友午睡很好,孩子们都会觉得奇怪。我的孩子说:“老师看不见我,要是老师来了就闭眼装睡觉。”
我的孩子尿了裤子老师都给换,但是仔细问她什么时候尿的,她说中午,问她老师什么时候换的,回答晚上吃完饭,再问她为什么,回答不敢说,老师看不见,每天晚饭后老师把我们的裤子摸一遍。由此可见孩子们在幼儿园怎么可能象家里一样舒适自由呢?
但是我反对指责老师,实际上她们真的挺辛苦,态度严厉一些、活动量少也有苦衷,如果决定上幼儿园我的体会是减少孩子在家的舒适感,少点零食,少点呵护,粗放一些,疏忽一点对入园都有益。
怎样让孩子顺利入幼儿园
友:孩子上幼儿园,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变动。由于陌生人焦虑(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焦虑(怕陌生环境),孩子有剧烈的情绪反应(大哭、嗓子哭哑了)。怎么办?
茅于燕:孩子上幼儿园,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变动。由于陌生人焦虑(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焦虑(怕陌生环境),孩子有剧烈的情绪反应(大哭、嗓子哭哑了)是很自然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有。
现在问题是如何减轻这种反应,和缩短这种反应的时间(有的孩子要一两个月)。
你的孩子已经两岁半了,又是一个活泼开朗、爱学新东西的好孩子,估计适应新环境不会太难(有一点攻击行为,到集体环境去生活,会改好)。
下面提几点,仅供参考:
一、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是心理准备:
1、把她带到幼儿园去看看,但不离开他,有亲人在,她有安全感。几次以后,再和她一起去,和她一起玩玩里面的滑梯、小秋千等大型玩具,领她看看活动室、厕所、卧室(如果有的话),消除一点对环境的陌生感;
2、让她见见这个班的老师,老师再对她说几句话,这有很大作用。再看看同班的小朋友,最好也让她和他们在一起5分钟—10分钟,消除对老师和小朋友的陌生感。这时,亲人可以离她远一点,但可以看得到,逐渐离开她;
3、有时和她一起看看有关幼儿园的图画书或儿童电视节目,让她大概知道儿童在一起干些什么,也是消除环境、人物的陌生感的好方法。
二、让她带一两件经常玩的玩具到幼儿园去,这使她产生一种心理安慰,有助于减轻陌生感。
三、切忌经常去看望,否则她会每分钟都等待,反而更难适应,更痛苦。
四、不要在她回来以后表示过分的关心,好像她是从受委屈的环境中回来的,以后就更不想去了。
五、一开始上了幼儿园,就不要轻易不送去,因为这样做,她会找理由不去,甚至真的不舒服了。当然,如果有病,一定不送,等她完全好了,她也愿意去了,再送。这次送,也要做好准备工作,否则她还会不适应,不过,不用那么多天了。
六、不要怕她哭,事实上像你说的“哭了一个小时、嗓子都哭哑了”的情况并不多,可能是因为没做好准备工作的缘故。如果她哭了,由已经认识的老师来哄她,给她玩具玩,她不会没完没了的哭的,老师有经验,也是爱孩子的,应该信任她们。
教育的困惑(中)
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将要迎来新的学期,相信大家在开学前都会做好相应的入学准备吧,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快速做好入学准备小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的困惑(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苗苗的生活环境肯定无法跟城市比,她基本上是在胡同里玩大的,没有人专门教她说话什么的。有限的一些书和玩具都是我和老公给买的。可能平时听到的语言更接近生活吧,她开口说话很早,1岁多点就能说三个字的词,一岁半时就可以跟大人作正常对话,且条理清楚,吐字清晰,虽然讲的是家乡土话,但意思完整。虽然她不如皎皎会的儿歌多,但在实际生活中的智慧那可是远远超过皎皎。比如说我们在公园里,她和皎皎都想要一辆电动车,我对她俩说:人家不卖。她立刻说:去商店买。
她妈妈:我没带钱。
苗苗:你口袋里有。
她妈妈做掏兜状:你看,没有。
苗苗:你包里有。
她妈妈拉开包:真没有。
苗苗:我在这等着,你回家拿!
她妈妈:你再胡闹我揍你!
苗苗哼了一声扭头走了。
而皎皎呢,我告诉她人家不卖,她就说:哦。然后就走了。
还有诸如此类的很多事情,皎皎都不如苗苗应变快,好像有点“傻”似的。苗苗妈妈对我说,她经常糊弄苗苗,所以苗苗谁的话也不轻信。相反,我们从没有欺骗过皎皎,她的世界那真是一片美好,从不怀疑别人。虽然她会说“嘟嘟熊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也不跟陌生人走。”可说一套作一套,在她眼里根本没坏人。我们住的是一个大企业的生活小区,周围来往的都是同事,即使皎皎不认得的人,对她也很友好。书上的大道理跟她压根解释不清。
另外苗苗在物品所有、人员关系及时间概念上的理解能力也远比皎皎强。苗苗懂得皎皎的亲属和她都是什么关系,皎皎则很糊涂,只知道她和苗苗共有爷爷奶奶和姑姑,其他的就弄不清了。虽然她能背家族歌,但实际生活中平时只有爸爸妈妈和姥姥姥爷,不像苗苗一直生活在亲戚堆里,对亲戚关系和亲疏远近根本无师自通。书本教育和现实教育根本无法比拟。
以上所列的是皎皎和苗苗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我周围的小孩子都跟皎皎情形差不多。虽然发育进度不同,个人的小“特长”也不一样,其中不乏很聪慧的小孩,能认许多字,能说双语,或者能画善舞什么的,但凭良心讲,他们的身体发育、生活自理能力及对具体事情的反应能力都不及苗苗。
我这样比较,并不是想说明这两个孩子孰优孰劣,因为皎皎也有一些优点是苗苗所不具备的:比如乐观、开朗;与人为善;大多数情况下懂得分享;知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懂得关心他人;等等。可能这些东西是苗苗在她的环境中很难学到的。但有些方面不如苗苗也是客观事实。而且让我困惑的是,我花了两年时间给皎皎培养出来的好习惯,在短短一周中就丢失了大半!如:按时吃饭睡觉;饭前饭后洗手;要跟别人分享等。父母的言传身教远不如一个同龄稍大的孩子朝夕相处的影响大!皎皎这两天的口头语是:苗苗姐姐怎么怎么。如:苗苗姐姐不喝水,皎皎也不喝水;苗苗姐姐不给皎皎玩玩具,皎皎也不给她玩。我承认自己对待小客人没掌握好分寸,过于迁就苗苗,比方勒令皎皎收好玩具再出去玩,但苗苗不肯收拾我不去管她;还有明明苗苗不对我也要皎皎让步。当时我只想做个热情的好主人,而忽略了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是我做母亲的失职。但反过来我也想,孩子这么容易就变“坏”,是不是她以前所谓的“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非孩子的真实愿望?我们对孩子的干涉是否过多?
我们在生皎皎以前,做了大量的功课,买了许多优生优育及幼儿教育的书和光盘磁带。我和老公也一早统一了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期望,那就是: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希望她身心健康,懂得爱别人也能珍惜别人对她的爱,一句话,就是开开心心做人。我们不希望给孩子任何压力。但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爸爸妈妈,读了过多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卡尔。威特的教育》之类的书,经济条件的宽裕,使我们比父辈有更充足的条件按自己的想法养育孩子,再加上受计划生育影响,只能做一次父母,于是孩子的一切都被我们戴上了放大镜观察,孕期的胎动;出生后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长大后每一次情绪的波动。都被我们仔细琢磨,反复研究,拿到网上讨论。做我们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关心但不溺爱她,尊重但不纵容她,教育她却不给她压力。做我们的孩子也不幸,因为她们不自由。我说的自由不是允许她光着脚丫乱跑,也不是指让她自己在浴缸里尽情玩一会水,而是真正的,不受任何关注的自由,哪怕每天五分钟!
我想,孩子的教育是必需的。但从皎皎和她的小姐姐身上,我发现自己过于照本宣科了。看得出皎皎有些羡慕姐姐的不受约束,我也反省自己是不是做得太多了。也许放任一下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你能掌握好“度”。也想听听各位妈妈们的意见,究竟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我的文笔不好,感觉很多想法没表达出来,总之就是越来越胡涂,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啦。
教育的困惑(下)
养男孩的困惑(上)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许多同学都会在开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养男孩的困惑(上)》,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了诸位的贴,我第一句想说的就是为什么大家那么害怕自己的男孩玩娃娃?
我很喜欢看金瓜玩娃娃(注:不是他姐姐娃娃),看他想办法给娃娃脱衣服,然后带着娃娃跟他一起去BATHROOM洗澡,看见他仔细地给娃娃的每个地方都洗得干干净净,还对娃娃小心翼翼,呵护有加……那样子真的让我觉得儿子好温柔好可爱。玩具娃娃真的是培养宝宝爱护小生命的最佳教具,尽管玩具娃娃本无生命,但在孩子的眼里它却活灵活现,用它孩子学着照顾人,学着去爱,去珍惜,还可以训练动手能力比如穿衣扣扣等等。男孩子就不需要学习疼爱幼小的孩子吗?将来男孩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他是那样细致温婉地对待孩子,你能说他好可怕吗?说他变态吗?
我觉得不让男孩玩玩具娃娃,真是个误区。
泰德也非常爱玩枪,我的做法是尽量少买这样的玩具,如果实在需要,家里备一枝水枪或气枪就够了。玩的时候教导他不要对着人“啪啪”告诉他枪事实上是非常危险的武器。
对于电视节目,我认为父母十分有必要为孩子作检选,暴力的东西的确不应该看!现在孩子所处的时代跟我们那时不一样,我们小时候的电视节目没有那么多暴力的东西;而现在电视已披上了商业化的外衣,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极力制作刺激、暴力、低级、噱头的东西,如果不严禁孩子看这些电视节目,后果难以设想。就算现在儿童电视节目,常常宣扬正义的人可以狠狠打恶人,然而在孩子的意识里,在孩子的世界里,面对那么复杂的现实,孩子如果能判断好人坏人?
养男孩的困惑(中)
让宝宝顺利过度到幼儿园生活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同学们都会为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做一些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快速做好入学准备小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宝宝顺利过度到幼儿园生活,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萱宝儿上幼儿园已经有半个月了,这半个月,妈妈没有办法扑捉到宝贝的很多趣事,再加上最近很忙,所以真不知道日记该怎么写下去!
萱宝儿上幼儿园后,我就开始学车、健身、给家里大扫除,每天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只有偶尔闲下来的时候才会想到“萱宝儿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还是会有心被掏空的感觉,只是很少!相信萱宝儿在幼儿园也一样,没有妈妈在身边,也会感到心里空落落的,但小家伙的表现一直让妈妈很放心,她一定也在积极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打电话的时候也会详细的说到冯译萱的变化~
比如说,萱宝儿从一开始上幼儿园需要妈妈偷偷跑掉到后来的带着情绪看着妈妈离开,到最近这两天安然的看着妈妈离开,我相信再过几天,宝贝一定会开心的和妈妈说“byebye~!”还有萱宝儿的饭量,老师也说从一开始的不好好吃,到现在和别的小朋友吃的差不多了,睡眠啊、和小朋友的互动啊都在慢慢变好~我很欣慰萱宝儿用了很短的时间做了过度,没有让妈妈为难~
最近还会在家唱起幼儿园教的儿歌,边唱边拍着小手,有模有样的,之前在家里时,我给她念儿歌她从来都不跟着学,看样子老师还是有老师的优势,哈哈~
对于萱宝儿和妈妈来说,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晚上去接宝贝时见面的那一瞬间,小家伙开心的笑着,张开双臂就扑了过来,真的很想紧紧抱着她,亲亲她。。。
前几天有个早上,萱宝儿起来不愿意去幼儿园,我就说:“爸爸、妈妈要上班,萱宝儿也要上学,所有的小朋友都要上学,是不是,爸爸妈妈上班挣钱给萱宝儿买好吃的、买漂亮衣服好不好?”“好!”“那萱宝儿上学挣钱干什么?”“给爸爸妈妈买好吃的!”听到这样的回答别提心里有多甜了,晚上跟爸爸说起这段对话的时候,爸爸高兴地举起萱宝儿说:“真是咱家的心肝宝贝!”
养男孩的困惑(中)
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将要迎来新的学期,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养男孩的困惑(中)”,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亲家,
轩儿妈提到的,一位妈妈,就是我呀。这几个月来鹏志对战争非常着迷,让我非常困惑。
鹏志小时候我是不买刀枪类玩具的,他喜欢玩车,火车,飞机,厨房用具,玩具工具,拼图等,他也爱看书,看电视。到他3岁,开始会玩电脑游戏,我也买了一些适合小孩的,如JUMPSTARTKINDERGARTEN,PHONICS,MATHS,THECATINTHEHAT等。有时他也会打开MICROSOFTWORD,就在里面乱打一通,然后将大的字变大变小,变卡通什么的。他从来不喜欢娃娃,连毛动物都不玩,我也随他。
几个月前,他爸爸开始玩一个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脑游戏,鹏志也开始着迷。这个游戏并不血腥,但是显示很多飞机大炮,轰炸,核武器什么的。玩者需要用一定的思考去部署战略、赚钱、买武器。开始鹏志只是看,慢慢和爸爸一起玩,很快就上手自己玩上了!
因为这个游戏,他学会了很多的地理知识,比如利比亚,古巴,伊拉克等国家在哪里(游戏中有地图),这是好的一面,他也学会不能光顾着买船,造飞机,还得提防敌人偷袭什么的。他甚至叫我给他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而且一连几星期抱着百科全书,研究里面的世界大战地图。游戏里面谁是敌人,谁是好人,分得很清楚——我觉得现实中并非如此。我这个做妈的还要注意解释某些国家当时做的不对,现在不一样了等等。
可是问题也来了,我发现他越来越着迷于打打杀杀的游戏。最近经常听到他对妹妹说什么,我打死你,我炸了你,或者假装妹妹是XXX国坏蛋,大喊,敌人来了……而且都不是在兄妹俩吵架的时候,这些话象是对他来说非常平常的话。他有时还发恶梦,告诉我他梦到坦克追着他,有飞机在他头上扔炸弹。坐车的时候,他还经常用手做枪,对着路人,啪啪啪。
还有,他对此游戏着迷得不愿去户外活动,如公园或游泳。
我担心的是他上了学会否相对妹妹一样对同学,同学又会怎么看?也许男同学会跟他一起玩打仗,那女孩呢?老师呢?别的家长呢?
这也许真是男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谢谢各位妈妈的答复。我想我能做的只有
——利用他的爱好引导他对地理,历史的兴趣;
——利用那个游戏讲解战争的可怕;
——寻找其他游戏以慢慢引开他的注意力;
——建一个时间表,让他玩电脑有一定的限制。
养男孩的困惑(下)
困惑
你的孩子发展的非常好,这是秩序感的问题,很正常,请不要担心。
外在秩序的养成,在孩子出生到三岁期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并要求别人去实践。三岁以前的孩子对外在秩序的要求有:场所、顺序、拥有物、习惯、约定。
当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时,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秩序被破坏时,孩子的精神会因此不循和乱发脾气。
因此,此时不打扰孩子并不单纯是顺着他,而是顺应孩子心理的发展。
yangqin的回复:
三岁以前的孩子几乎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建构自己各项身体的技能,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能自己穿衣、吃饭、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蒙台梭利博士说:“他们就象一个充满信心的英雄”——这段话是否对你有参考作用呢?
霖霖妈的回复:
好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有这个阶段,霖霖也是。有一天晚上,他把玩具扔到了床上,但床上当时有好多东西,他爸爸不让他上,就帮他把玩具够下来,他又扔上去,并自己往床上爬去够。他爸爸又帮他取下来,他就又扔上去。如此几次,他就不干了,一边大哭一边说坏爸爸。
隽隽自立能力挺强,这没什么不好,他想自己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好了,没必要凡事都要代劳。如果遇到什么事他不讲道理或做的不对,这个时候大人千万不能强制性地教育他,会适得其反的。最好是由另外一个人把话题引开,或者语气柔和地对他说好孩子该怎样做。
1ounce的回复:
我也认为是秩序感,是好事!只要不发生危险,让他自由发挥吧!放牛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