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岩刻童话故事
2020-05-25 阴山岩刻童话故事 儿童童话故事带拼音 经典童话故事带拼音醉花阴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醉花阴李清照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zuìhuāyīnbáowùnóngyúnchóuyǒngzhòu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lǐqīngzhào
李清照
báowùnóngyúnchóuyǒngzhòu,ruìnǎoxiāojīnshòu。jiājiēyòuzhòngyáng,yùzhěnshāchú,bànyèliángchūtòu。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dōnglíbǎjiǔhuánghūnhòu,yǒuànxiāngyíngxiù。mòdàobúxiāohún,liánjuànxīfēng,rénbǐhuánghuāshòu。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古诗翻译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3古诗赏析《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古诗扩展阅读
夏日绝句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古诗夏日绝句李清照赏析
夏日绝句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xiàrìjuéjù
夏日绝句
lǐqīngzhào
李清照
shēngdāngzuòrénjié,sǐyìwéiguǐxióng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zhìjīnsīxiàngyǔ,bùkěnguòjiāngdōng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古诗夏日绝句李清照诗意图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3古诗夏日绝句李清照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古诗翻译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诗词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阅读诗词可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你理解的诗词是这样的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古诗翻译”,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古诗带拼音版yǒngyùlèluòrìróngjīn
永遇乐落日熔金
lǐqīngzhào
李清照
luòrìróngjīn,mùyúnhébì,rénzàihéchù。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rǎnliǔyānnóng,chuīméidíyuàn,chūnyìzhījǐxǔ。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yuánxiāojiājiē,rónghétiānqì,cìdìqǐwúfēngyǔ。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láixiàngzhào、xiāngchēbǎomǎ,xiètājiǔpéngshīlǚ。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zhōngzhōushèngrì,guīménduōxiá,jìdépiānzhòngsānwǔ。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pùcuìguànér,niǎnjīnxuěliǔ,cùdàizhēngjìch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rújīnqiáocuì,fēnghuánshuāngbìn,pàjiànyèjiānchūqù。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búrúxiàng、liánérdǐxià,tīngrénxiàoyǔ。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2古诗翻译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3古诗赏析《永遇乐·落日熔金》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为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词坛大手笔。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古诗翻译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大家都是从小学习过诗词的,走进诗词能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你有喜欢的诗词集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古诗翻译”,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古诗带拼音版diǎnjiàngchúncùbàqiūqiān
点绛唇蹴罢秋千
lǐqīngzhào
李清照
cùbàqiūqiān,qǐláiyōngzhěngxiānxiānshǒu。lùnónghuāshòu,báohànqīngyītòu。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jiànkèrùlái,wàchǎnjīnchāiliū。héxiūzǒu,yǐménhuíshǒu,quèbǎqīngméixiù。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古诗翻译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3古诗赏析《点绛唇·蹴罢秋千》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全词语言通俗,风格明快,节奏轻松,是李清照早年的代表作。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古诗翻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我们总背得几首耳熟能详的诗词,读诗词可以说是有莫大的好处。你对哪首诗词寄托了不一样的情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古诗翻译”,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古诗带拼音版shēngshēngmàn·xúnxúnmìmì
声声慢·寻寻觅觅
lǐqīngzhào
李清照
xúnxúnmìmì,lěnglěngqīngqīng,qīqīcǎncǎnqīqī。zhànuǎnháihánshíhòu,zuìnánjiāngxī。sānbēiliǎngzhǎndànjiǔ,zěndítā、wǎnláifēngjí?yànguòyě,zhèngshāngxīn,quèshìjiùshíxiàngsh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mǎndìhuánghuāduījī。qiáocuìsǔn,rújīnyǒushuíkānzhāi?shǒuzhechuāngér,dúzìzěnshēngdéhēi?wútónggèngjiānxìyǔ,dàohuánghūn、diǎndiǎndīdī。zhècìdì,zěnyīgèchóuzìledé!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古诗翻译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3古诗赏析《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古诗清平调其三李白带拼音版 古诗清平调其三李白翻译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相信大家都学习过诗词,简单来说,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诗词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古诗清平调其三李白带拼音版 古诗清平调其三李白翻译”,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古诗清平调其三李白带拼音版qīngpíngdiàoqísān
清平调其三
lǐbái
李白
mínghuāqīngguóliǎngxiānghuān,chángdéjūnwángdàixiàokàn。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jiěshìchūnfēngwúxiànhèn,chénxiāngtíngběiyǐlángān。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2古诗清平调其三李白翻译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令人心欢,美人与名花常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观看。
动人姿色似春风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共同倚靠着栏杆。
古诗清平调其三李白赏析
这一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十分优雅风流。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李清照关于花的诗 有关李清照写花的词
李清照关于花的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
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点绛唇·寂寞深闺》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蝶恋花离情》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浣溪沙》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满庭芳·芳草池塘》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
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念奴娇·萧条庭院》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偶成》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十五年前花月底,
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
安得情怀似往时!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劲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归早。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新荷叶》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
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
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
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
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晓梦》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
因缘安期生,遍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垂发女,貌妍语亦佳;
嘲辞斗诡辩,活火烹新茶。
虽乏上元术,游乐亦莫涯;
人生以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身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马多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鬼神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夏为殷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张说当时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2李清照关于花的诗:诗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李清照《临江仙·梅》
莲子已成荷叶老。——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挼尽梅花无好意。——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晚风庭院落梅初。——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李清照《临江仙·梅》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李清照《临江仙·梅》
浓香吹尽有谁知。——李清照《临江仙·梅》
为谁憔悴损芳姿。——李清照《临江仙·梅》
梅定妒,菊应羞。——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3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买书的故事有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让她在清明时节踏青时穿。一个人冬天在家闷得太久,望见外面一片生机,春意盎然,心情也变得活泼起来。看着身上的新衣,颜色考清淡之中泛着微黄,就像柳树的新芽,李清照不禁赞叹姨母做衣服的水平,衣服不但照映着自然景色,而且还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欢畅。
自然景色固然是好,可是李清照改变不了自己的痴迷爱好,竟不由自主地来到书市。也许是天气的缘故,这天在书市闲逛的人也格外多。李清照在一个又一个的摊位前仔细翻看着,希望找到自己中意的东西。
她就这样以赏玩的心思慢慢游逛,觉得很有意思,就这样走到了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小角落。那里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只守着一个小摊,上百放着一摞书。老者看起来风度翩翩,并不像普通的商贩,更奇怪的是,他并不招揽顾客,好像并不希望自己的书卖出去似的。李清照觉得非常有意思,便走了过去,想和老者说几句话。可是她突然被地上的书吸引住了,书皮上以篆字写着《古金石考》。她不禁大吃一惊,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古书,这部书流落民间几乎失传,所以她找过好多人帮着购买,结果都没有买到。现在的李清照只见书本,不见老者,抑制不住自己的惊喜,拿起一本便翻看起来。
过了很久,李清照仍在忘我地读着《古金石考》,越看越着迷。不知什么时候,她突然猛醒这是人家要卖的书。她抬起头不好意思地对老者笑了笑。老者带着慈祥的笑容对她说:“没关系!”李清照手里紧握着书,急切地问:“老伯,您这套书可是要卖的?”老者点点头:“是啊,这是家传的一部古书,按理讲是绝不能卖的。唉,也是小老儿没用,祖上虽然是诗书世家,到了我这一代,竟然只能做个教书先生。也是时运不济,家遭变故,实在是没有可以救急的对象儿了,只好忍痛将这部书拿来典当啊!”老人说着,显出一种舍不得的神情,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就这么把它送到当铺,交给那些不知道珍惜的人去糟蹋,所以就在这儿等着,只想等个懂得它的人来,给它个好归宿!姑娘,看得出你是个识货的人!你要能买了它去,也算了了小老儿的一桩心事。”李清照微笑着问老人:“老伯,您需要多少钱来应急?”老者说:“唉,应急至少也得三十两吧。姑娘你看着给吧,只要能好好地保存它,就是少点也没什么。”
没等老者把话说完,李清照把自己随身带的钱全部倒出来,仔细查点也不过十两左右,出门时只想闲逛,没想着要买什么,没有多带钱啊。李清照显得有些着急,对老者说:“老伯,我今天出门仓促,没有带那么多现钱,你明日可否还在这里?我一定带多于三十两来拿书,好吗?”老者很是为难地说:“姑娘,不是我不答应你,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三天才等到你这个有缘人,可是我的盘缠早就用得差不多了,不可能再在这里住上一晚。更何况我和家人已经说好,今天日落,无论这书卖不卖得出去,都要和他们一起出城回家的。”
李清照一听,急忙抬头望天,这时已近日暮,就算雇车回家也未必能赶上。她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看着李清照着急的模样,老者也有些于心不忍,只好安慰李清照说:“姑娘,你也不用太过着急,唉,就当是你和它没缘吧!也许有一天,你还能再碰上它呢。”李清照听着老人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但帮不了老者,还失去了保存古书的机会。她不自觉地握了一下衣角。这一握让李清照有了办法,她立即对老人说:“老伯,您只要再等我一会儿,只一会儿就好!一定要等我啊!”然后转身就跑,留下不知所措的老人站在那里。
过了半个时辰后,老者见李清照只穿一件内衬的单衣,跑了回来,手里拿着银两。原来,她把自己的新衣给典当了,换了二十多两银子,连同自己原来的十几两银子,一起交到老人手中。老者看着一个年轻姑娘家竟然为了一套书,不惜当街只穿着单衣薄衫,十分感动。老者说什么也只要三十两,可是李清照没有让他再推辞:“老伯,您给我的可是无价之宝啊,若是今日我身边能再有些银两也会倾囊相赠的。您就不用推辞了。”然后,李清照抱起那套珍贵的《古金石考》,穿着单衣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