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城市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年轻的父母们为了给家庭、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努力在外面工作打拼,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和孩子交流的时间也相对减少,除了物质上满足孩子,在精神上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所以在教中就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亲子关系越走越远,那么现代家庭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最容易忽视什么呢?

害怕输在起跑线上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早,为了不让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孩子没有一个完美快乐的童年,小小年龄的孩子下课后就报这个兴趣、那个兴趣班。这种教育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孩子的成长和大自然的四季变化一样,学习的东西需要符合成长的年龄段,如果过早学习某些超出这个年龄段的东西往往没有效果,还会伤害孩子的心智。

过度照顾

现在的家庭模式,都是独生子女居多,有时六个成人在照料一个孩子,这样一来就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很多孩子被喂食到三四岁,孩子缺乏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小手缺乏练习,会影响手部肌肉的自由发展,以后学习写字都会有一定的困难。有些家长怕孩子噎到,那怕孩子到了三四岁一直给孩子喂食柔软的食物,让孩子的咀嚼功能缺乏锻炼,影响正确发音。怕孩子出现这个意外、那个伤害,而对孩子过度保护。

只关心学业,忽视其他生活能力

中国家庭的父母最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学校只给孩子颁发毕业证书,而不是就业保证书。拿到高学历、好成绩,并不等于有较强的工作技能。因为离开学校才是竞争真正的开始。所以家长除了在意孩子在的分数、学历、学校外,对于孩子内在的美德、健康的人格需要关心和培养。

言教太多、身教太少

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在看电视。要求孩子要讲礼貌,自己却天天大骂孩子。当父母言行不一候,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尊敬和反感。如果希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就要花时间陪孩子阅读。希望孩子有礼貌,就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

完美主义

很多调查研究显示,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的孩子,都是父母造成的,他们被父母的要求与期望逼得太紧,导致厌学。所以在给孩子一条活路时,也要给孩子一条退路,如果孩子没有办法考上第一志愿,还可以另外选择其他。

负面的言语太多

不能、不可以、不听话等等,负面的词语太多,会容易激起孩子的防卫机制,你每次看到孩子就纠正他的缺点,他的大脑会渐渐形成一种反应,一看到你就紧张、害怕、甚至产生敌意。负面言语会压抑孩子的天赋,而正面的欣赏和鼓励会让孩子表现得更好。

用物质来满足孩子

现代社会家庭条件优势,孩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轻视了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即使给孩子再多的东西,也不能增加孩子的快乐。孩子除了得到那买来的东西之外,却失落了许多学习和成长。

一个完全的人生需要从小全方位的培养,学习成绩众然要关注,但孩子的成长、精神世界、身心健康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父母没有了解这一点,在教育道路上就很容易走以上错误的道路。所以家长们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关推荐

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一方面要从儿童的情趣、画面是否丰富,是否体现孩子的创造能力入手,另一方面,还要透过画面进行分析,以充分了解画面所投射孩子怎样的心理,只要发现异常的,有害的心理就要加以重视,并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茁壮成长。

一、幼儿绘画作品与幼儿心理的关系

幼儿都有绘画兴趣,有的更是情有独衷。在绘画过程中,幼儿通常都很投入,因而幼儿绘画作品也是幼儿心态的真实反映。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用色习惯和构图特点,往往能够映射出幼儿的心态特征。例如:有的幼儿喜欢用冷色调,黑色、灰色充斥整个画面;有的幼儿用色很单一,不会换色;这些用色特点通常反映出幼儿的情绪情感波动较大或比较喜欢沉默、独处。还有的幼儿把人画得很小放在一个角落,有的小班小朋友涂色居然能一点都不涂到线外,这类画面往往表现出幼儿的胆小、拘束与不自信;有的幼儿的画面上画着一张张笑脸,太阳、花、草、云都在笑,很可能这样的

幼儿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这就是“皮亚杰”的泛灵论的看法,整个世界充满阳光;还有的幼儿在画面上画了许多东西,看起来丰富多彩,但他却不能完全讲述出来;而有的幼儿画面上没有什么东西却能讲得头头是道。这些情况都说明,幼儿所接触的环境,所具备的生活经验,所具有的绘画经验是不尽相同的,个别存在心理问题,不敢说或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幼儿也大有人在。

二、幼儿的不健康心理及其成因

与他人接触和交流,是培养幼儿健康性格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幼儿与他人交往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有恐惧感,缺乏自信心;二是有攻击性行为;三是有吮手指、撩衣服等神经性习惯;三是语言发展缓慢、口齿不清;四是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

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不健康心理现象的形成,通常都与幼儿的成长环境有关。其成因如下:

1、有恐惧感,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大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没有交往经验,有的幼儿在入学前班之前根本就没有走出自己家大门口一步。

2、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在整个大家庭中是唯一的小皇帝,受到特别的宠爱,祖父母对其百依百顺,家长们经常被孩子打但一声不吭,甚至觉得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很有趣。还有的家长怕孩子在外面吃亏,让孩子主动攻击他人。

3、吮手指、撩衣服等神经性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幼儿缺少安全感,父母教育不当。对孩子批评多,表扬少或工作忙经常让幼儿独自在家,还有的是家庭关系不和睦。

4、语言发展缓慢、口齿不清;除遗传原因外,主要是家长忙于工作、家务、交往,对孩子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即使孩子出现语言发展有滞后现象也没有及时带孩子检查矫治,还有一名幼儿好奇,学结巴,家长不以为然,天长日久竟出现口齿不清。

5、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主要是父母与孩子接触少,交谈的时间不多,没有交往体验,或父母离异由父亲带养。

三、通过绘画活动改善幼儿不健康心理

为了改善幼儿不健康心理,我们对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绘画活动中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绘画形式将目标与幼儿的需要相结合,寓改善幼儿不健康心理行为于绘画活动之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创造条件,以绘画展览的形式增强幼儿的自信力

在日常生活中,本班幼儿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只要在室内活动,一部分幼儿就会选择绘画,每次教师让幼儿画自己的意愿画,大多数幼儿就能很快静下心来,投入到绘画活动中去。这是宽松的绘画环境引起了幼儿充分的兴趣,幼儿在这种开放的空间里创新、创造得以体现,但一小部分幼儿起初并不愿意绘画。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充分了解到幼儿不画的原因是:有的是对绘画主题不感兴趣;有的是不敢画;于是就此问题我们就以绘画展览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进行绘画指导过程中,教师只需投来赞许的目光,惊讶的表情和动作,启发性的语言和提示,如,“你们的想法真好,要是咱们一起来开个绘画展览,让别人也能看到你们的所有作品,了解你们的奇特的想法,那就更好了。”于是大家一起动起手来,展览布置好了,迎来了许多来客,如此的关注,如此的语言指导与提示,很快起到鼓舞和激发幼儿想象与创造的双重作用。幼儿一旦成功,得到老师的表扬与激励,就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加自信力。

2、以反面主题画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激励教育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在交往中,当愿望得不到满足是,幼儿往往会出现一些攻击

性行为。如抢别人的东西,出手打人等;针对这种幼儿的行为,教师把幼儿的这种不良行为概括为一幅画面,让幼儿展开讨论: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你周围有这种现象吗?通过大家激烈的讨论,让幼儿深刻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正确性,并以“我喜欢的小朋友”为主题展开绘画,让幼儿充分发挥绘画能力、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观点。对于敢于表达、表述清楚、画面丰富的,教师分别予以激励性评价。如:“你真棒!”“画的真好!”“你能像画面中那样做就更好了!”

通过反面主题画的形式,幼儿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是非观念更清晰了。同时强化了良性行为,从而潜移默化的改善了他的心理状况。

3、以实物奖励的方法,促使幼儿互动和互相感染,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在闲暇或思考时容易出现不良行为:如吸吮手指、撩衣服、啃笔、掰橡皮等等。结合幼儿好模仿这一特点,对表现好的行为给予实物奖励、树立榜样。如在以“我的愿望”为主题的绘画展览中,林春晖小朋友把画面画的非常丰富,在绘画过程中没有出现上述不良行为,还发明了“超级宇宙飞船”并讲得头头是道,于是教师在鼓舞他的同时,奖励了小星星,激发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与他一组共同学习他的良好行为。在他的带动影响下,陈子浩等小朋友不良行为比以前出现的次数逐日减少,由于精神的相对集中,也发明了“隐形宇宙飞船”等。在这种互动和感染中帮助幼儿改善了不良习惯的同时,幼儿的各种技能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4、结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改善幼儿不健康心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能随机抓住孩子的各种心理需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才能把幼儿外在的行为转化为内在的动机,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在这之中教师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首先教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给予肯定性评价,并带动幼儿对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进行主动评价,如,在绘画系列活动中,以“收购绘画”的游戏,引导幼儿对他人作品进行自主、客观的评价,促使幼儿相互取长补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巡回观察和收购绘画过程中发现收购点收购绘画的价格差距很大,于是就问“收购员”,这个“收购员”认真地说:“XX小朋友的画颜色好看,他的画价钱就高!XX小朋友的画面太小,画的东西少,要是下次得画大些,画面再丰富些作品价钱就可以给高了!XX小朋友画得两幅画差不多,所以给的钱也应该差不多!”等。孩子们轻松自如地评价他人的作品,满足了游戏的愿望,发展了自己的观察能力、交往和表达能力。其次启发幼儿进行自评,包括对自己的语言、行为、作品内容的评价,使幼儿主动对照别人的作品模仿、借鉴,学会了客观地评价自己;再次,在互评的过程中,为游戏的发展,游戏内容的增加,游戏材料的丰富,游戏主题的扩充,游戏形式的完善等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多种手段的运用,幼儿不断改善不健康的心理状况,逐渐在评价过程中认识了自己和他人,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游戏的兴趣越来越浓,对集体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四、结语

教师应注重对幼儿的绘画作品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正确地评价分析,并及时予以解决。

通过创设的各种情境的绘画活动,幼儿在创设激情引趣的教育情境中善想,创设解决问题的教育情境中善学,创设探索实践的教育情境中好问,创设交流分享的教育情境中合作,经过半年的实践,室内环境日渐丰富多彩,心理氛围日渐宽松和谐,本班幼儿前后心理健康程度有了显着的差异。幼儿在积极的探索中主动学习,进一步萌动激励了幼儿的创造兴趣,表明了通过绘画这种手段不仅能改善幼儿不健康心理,而且还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宝宝生命过程中如影随形的恐惧


你知道吗?恐惧其实一直都伴随在宝宝身边,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恐惧如影随形了。近年,国外医学、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表明,害怕或恐惧其实从一出生便开始了。作为父母,了解孩子的这种感觉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指导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种感觉非常重要,促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地生长发育。

恐惧对生存的积极意义

害怕或者说恐惧的含义是什么?恐惧是对真正或可感知到的威胁做出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当危险解除后,恐惧就会消失。恐惧可以使人做好准备避免危险,或在危险不可避免时抵抗伤害或压力。因此恐惧对一个人的生存是有积极意义的。

恐惧与外界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人对它在感觉和理解上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恐惧的出现及恐惧强度。比如,能够激起婴幼儿恐惧的刺激,可能并不会使学龄儿童害怕。

儿童害怕或恐惧的特点

儿童存在的害怕或恐惧,一般情况都较轻微,并有年龄特点,也是暂的。有些恐惧,会随着儿童正常发育过程消失。不同年龄的儿童会有不同害怕的对象,某个年龄段存在的恐惧特定内容以及恐惧强度,取决于每个儿童的学习和体验的历程。随着他们认各水平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儿童会有更多的经验来判断新环境是否具有新厅性或威胁性,对这些环境的反应也会随着年龄而改变。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

1-6个月

婴儿在早期,听觉是较为敏感的。因此,较大的噪音会使婴儿产生恐惧。但偶尔的一两次刺激,不至于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在婴儿哭泣时,给予足够的安抚就可以了。避免连续让婴儿接受令他们恐惧的噪音继续强化。

6-9个月

在婴儿期,对于新奇刺激,特别是陌生人,产生的反应取决于多种情境因素。比如,婴儿所熟悉的人在场还是不在场,与所熟悉的人接近程度,所在的环境是否熟悉,以往与陌生人接触的经历,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反应方式(婴儿能否爬到妈妈或的人那儿去)及婴儿个性特征,陌生人的特征,陌生人接近婴儿的方式等等。

婴儿对陌生人普遍有恐惧感,但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却不同。在某个环境,婴儿见到陌生人会哭泣或回避,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对陌生人产生兴趣,并做出愿意接触的姿态。因此,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对婴儿与陌生人的接触保持警觉,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比较安全的环境。在婴儿出现不安情绪时,父母应该及时进行安慰。

同一时期,婴儿还会对高度产生恐惧。因为婴儿在这时已经对高度产生感知。到了九个月,身体发育已经使他们能够翻身和爬行了,但这些运动能力的掌握,不足以使他们应付对高度产生的恐惧,对高度的恐惧几乎是天生的。不过,随着婴儿年龄地增长,身体控制能力的增强,这种恐惧会慢慢消失。

12-24个月

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所产生的焦虑,高峰出现在18-24个月时,而且是极为普遍的反应。儿童对分离产生的反应,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年龄、过去的分离经验,对环境所具有的控制能力,认知水平,性格特点,母亲与孩子关系的好坏以及在分离时母亲的行为。当儿童进入学龄前期时,与监护人的分离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熟悉的人是否在场,环境是否熟悉,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如何等。通常,和母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分离性焦虑要明显轻得多。他们知道母亲会回来,在母亲离开期间会呆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

由此可见,母子之间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极为重要。同时,还应注意母子分离要逐步进行。比如,一开始先短时间分离,然后再逐渐拉长时间。需要提醒的是,看护者一定要在向孩子保证的时间内回来,让孩子心理有底。

2岁以后

在进入第二年后,儿童的恐惧变得更为个人化。对于较为具体的刺激产生的恐惧反应,让位于对想像出来的东西的恐惧以及对求知情况产生的预想性恐惧,比如独处、黑暗、死亡、绑架者及抢劫者等。一般来说,这些恐惧在四岁时达到高峰,并且在四到六岁这一年龄段维持高峰,此后高峰开始下降。

6-12岁

在6-12岁期间,恐惧大多与学校,身体损伤和自然灾害有关。更为抽象的社会焦虑和对成绩的焦虑出现,对于损伤,自然时间和社交产生的恐惧可以维持一生。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认识到死亡。有时他们的手出血了,就跑去告诉妈妈:“我的手出血了。”很可能孩子说这些话的潜台词是“我会死吗?”妈妈对这种出血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保证,会成为孩子的定心丸。

儿童除了对自身关注外,也会对父母关注。他们害怕父母死亡,那样,就会没有人照顾他们了。因此,让孩子拥有一起受保护的感觉,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利。这种感觉,可以来自父母口头上的保证,也可以来自父母的实际行动。

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恐惧

在对儿童的恐惧进行分类和诊断时,必须考试儿童所处的发育阶段和行为的严重性。某些恐惧在特定的年龄或发育阶段被认为是正常的,但同样的恐惧出现在一个不同的年龄段,就可能被认定为不正常。比如,分离性焦虑出现在幼儿身上是预期之中的,但若出现在学龄儿童身上就是不正常现象。因此,父母需要密切观察孩子,如果预期中的恐惧过于严重,以至影响孩子的适应或发育,则这种恐惧是异常的。

害怕或恐惧是有限度的,当对外在,无危险的物体或环境产生极端,持久及适应不良的恐惧时,就成为了恐怖症,比如,陌生人,孤独一人,黑暗,动物等。儿童一般在有极端不愉快的经历或创作后,才会产生对特定物体或环境的恐惧,如在医院打针的疼痛经验、被狗追咬及意外事故等。除非创伤极为严重或不断被强化,否则这些恐惧会自行消失,不会变为恐怖症。

当孩子害怕和恐惧时

这时,父母的正确应对极为重要,否则,恐惧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发育。当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时,父母对他们的抚摸和搂抱则是最好的肢体语言。除此,轻声安慰的话语也可以降低孩子的不良反应;当孩子学会表达后,父母除了对身体安抚外,还要认真倾听孩子对恐惧的表述,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情,不要一味解释恐惧是不必要的。另外,父母还应该学会听孩子说话的弦外之音,以便了解孩子到底怕什么。如果孩子的恐惧以属于正常发育范围,父母不必过于担心。不然,父母对孩子的恐惧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很可能使他们的恐惧感被强化,日后不易消失。如果孩子的恐惧属于异常,父母的各种安抚都不能缓解,那么最好及早找专家进行诊治。

2022最全早教知识:如何在游览的过程中开发孩子的智力


喜爱游玩是孩子的天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每逢节假日会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既让孩子的身心得到了锻炼又让孩子开阔了眼睛。与此同时,您知道吗?在游览的同时还可以开发孩子智力,只要方法正确,何不趁着一同游览的时间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开阔眼界。

首先,作为家长,在出发之前,应有针对性地将要去的地方了解一番。最好事先一些资料,在知识层面上作足准备。如果无从查找,也可以根据说明牌讲解给孩子听。这主要是要求家长做好准备工作,做到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

其次,在参观和游览时,不要沉默,各自做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玩自己的。而应该随时注意与孩子的沟通,边走边与孩子谈话。看到什么有趣的就给孩子讲解一番。发现孩子对某些事物发生兴趣,就针对那些事物进行恰如其分的知识教育。讲解时要耐心亲切,同时要注意知识的准确性。在遇到自己也不知道的问题时不要害怕在孩子面前丢了家长的“威风”,应当与孩子一起探索交流,问问孩子的想法,虚心请教导游或者当地人等,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学得不耻下问的美德。

其三,家长应该明白,除了游玩,让孩子通过这次游玩学会观察事物,学会一些新的知识也很重要。因此,在观看动植物时,要给孩子一定的指导。比如说不同的花色进行区分,以培养他们比较与鉴别的能力。对孩子不懂又临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先记录下来,提醒孩子回去之后通过各种方式自己寻找答案,培养孩子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对智力的开发很重要。

另外,在游览名胜古迹、参观古代建筑时,要让孩子注意对建筑物的形体特征、比例和色彩等感兴趣,在培养孩子艺术细胞的同时也是智力的发展。还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建筑物是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以此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思想和对创造活动的向往。

当然,为了才能正确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做父母的要多学点知识。做到言传身教。更应该正确鼓励他们观察、思考和发问,使孩子们感到和父母一块出去参观、游览能增长知识,是一件愉快而高兴之事。

总结:孩子的智力发展要从小抓起,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家长们都越来忙,很少有时间能够跟孩子们独处。通过节假日外出游览,在培养和孩子感情的同时也可以把这当做一个契机,利用各种方式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孩子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烦恼与对策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孩子们当今才艺学习的现状、父母在孩子学习才艺的道路上的作法、困惑及经验,2008年4月《父母必读》杂志进行了“才艺培养父母最关注的话题”的调查,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2416父母参与了调查(分直接问卷和网络调查),参与面分布非常广泛。相信通过这个调查和专家解读,能有针对性地给父母提供好的经验和方法。

调查问题:孩子学艺过程中,您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父母必读》综合分析:

父母的烦恼反映了对于学习成果的关注和期待

除了孩子有时会有不想上课的情况外,调查显示,“不主动练习”是大约24%的父母最大的烦恼,另外各有约20%的父母的“最大烦恼”分别是“没有时间陪孩子练习”和“学习效果不明显”。这三大担心,都直指课后的情况,唯恐由于自己的原因耽误了孩子的练习,使得学习效果不明显,也反映了父母对于学习成果的关注和期待。但实际上,孩子课后练习的状况似乎没有父母担心的那么严重。无论父母陪伴情况如何,总体来说,超过50%的孩子能够在课后“练习”,另有约38%的孩子“偶尔练一练”,完全“不练习”的孩子在总体中约10%。

专家支招:

解决烦恼的5个关键词:别奢望、小步子、看成绩、多欣赏、允许停

《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资深儿童心理学家徐凡(主编《最热的26种宝贝才艺培养全书》)

孩子学艺过程中,不主动练习、找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或者拖延练习时间、出错、退步或不愿继续学下去等现象是很正常的。父母首先应调整好心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如果一味批评责备甚至采取高压政策,只会引起孩子更强的逆反情绪。

因此父母与其焦虑于孩子在练习过程中的时间、陪伴、或效果等具体问题,倒不如更根本地想一想哪些因素能够更好地激发和保护好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够快乐地坚持。

才艺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练习,动作才能连贯,技能才会娴熟,表达也才会自如。然而为了掌握基本功,反复练习的过程大多枯燥辛苦。如果孩子感受到的总是噪音与失败,孩子练习的积极性当然受挫。

为此,我在《最热的26种宝贝才艺培养全书》中提醒父母,“设定的目标要让孩子看得见、够得着”,也就是说给孩子定的目标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又要让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才能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如果目标设定得过高,或实现起来时间太长,孩子很难具体地感知和把握,自然就会影响他努力的积极性。比如孩子学琴时,如果曲目较长,其中又充满难关,就把需要练习的曲子切短,而让孩子体验到练习的效果。对孩子,可以不单纯用时间作为限制,而是与孩子商定当天把那段乐曲拉好或把那个运动项目的某个动作练习好。通过这样地设立一个个有些难度但孩子有可能达到的小目标,让孩子更直观地体会努力与目标的关系,体会到成就感。这有利于孩子坚持才艺学习并享受才艺所带来的乐趣。

开始学习才艺以后,老师们往往反复强调天天练习的必要性。养成这种习惯固然好,但需要付出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针对父母最苦恼的问题之一“不主动练习”,我用5个关键词概括解决建议,即“别奢望、小步子、看成绩、多欣赏、允许停”。例如“允许停”的意思就是:当你发现如果再坚持练下去,孩子有可能讨厌某种才艺,父母最好在孩子明确表达之前主动暂停孩子的练习,变练习时间为艺术欣赏时间,或者和老师沟通,把学习的步伐暂时放慢。和是否坚持联系相比,孩子对艺术的喜爱和欣赏更为重要。没有了这个基础,即使技术有了进步,艺术的表达也不会鲜活生动。

相关推荐